找尋自己的瓦爾登湖
人文學院
李殊凡
當?shù)谝淮温犝f邱勇校長贈給每一位清華新生的圖書是大名鼎鼎的《瓦爾登湖》時,我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高二的時候就被文藝青年們的書評吸引,買過這本書。但僅僅讀了十幾頁就昏昏欲睡地放下,再未曾翻閱。這是一本極安靜的書,安靜得讓人困倦;這是一本極晦澀的書,晦澀得讓我不知其所云。再次翻開這本書,壓力當真是極大的,很怕自己二度半途而廢。
閱讀《瓦爾登湖》,是清華新生錄取后的第一件事。于是,與曾經(jīng)隨意地擱置不同,這次,我甚至仔細閱讀了譯序。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在你的心靜下來以后,你就會思考一些什么?!蔽疫x擇在黃昏閱讀,當夕陽西下晦暗了一日的喧囂;在深夜閱讀,當繁星東升映照一空的寂靜。我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地讀進去了,思考了。不同于往日讀書的走馬觀花,讀《瓦爾登湖》,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吸引,它需要我讀一句就思考一句,慢慢地讀,慢慢地思考,慢慢地品悟。
我想,這就是讀《瓦爾登湖》的第一大收獲。當今信息化時代,當碎片化閱讀成為主流,當小說成為人們本就少之又少的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很少能,更不愿意,去勞神費力地讀一些需要思考的文字。作為一名青年學子,尤其是人文學院的學子,這是萬萬不可的。這本書首先提醒我,作為一名人文人,我太需要減少快餐閱讀,太需要減少各種綜藝電影電視劇的“攝入”,而是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一些真正精神饕餮——那些需要眼腦并用,不斷思考,不斷沉浸的經(jīng)典書籍。
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我開始進一步思考梭羅式的生活,梭羅式的思維方式。
那個時代,是風起云涌的工業(yè)革命時代。當大煙囪日夜不停地排放黑煙,人們陶醉地呼吸工業(yè)文明的“芬芳”;當流水線轟隆隆地生產(chǎn)出大批量廉價的工業(yè)制品,人們興致勃勃地開拓市場,賺取財富;當各類吊車馬不停蹄地建起越來越高的摩天大樓,人們一窩蜂地離開耕地,涌進城市。而梭羅,卻一個人,離開工業(yè)社會,走回田園,走向瓦爾登湖。因為,他覺得,只有孤獨,才能思想。
當代的中國,不也正像是那一百年前的美國嗎?從北京到廣州,從上海到深圳,多少這樣的社會人——他們早晨六點半準時起床,七點鐘跟著人潮機械地涌入密不透風的地鐵,八點鐘走進自己的格子間,不斷重復那些做過了千百次的勞動,然后下午五點鐘又跟著人潮涌進地鐵站,掙扎著回到家,最后疲累地躺在床上,玩著電子產(chǎn)品直到睡著,準備迎接下一個黎明六點半。蝸居、格子間、地鐵的鐵皮罐,我們被自己囚禁在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中,然后一邊抱怨生活的單調,另一邊又被社會的齒輪卷攜,無法自抑地轉動,從不敢停留,也從不曾思考?!俺俗鲆患軝C器之外,他沒時間來做別的?!?/p>
我究竟是誰?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嗎?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為什么非要奮斗在鬧市的一隅成為一名生活無虞的白領?我為什么不能去隱居,去過一種極簡的生活?大家有曾經(jīng)停下來,哪怕只是一次,思考過這些問題嗎?
我們想要的真的太多,我們想吃美食喝美酒,想住豪宅擁嬌妻,想進入奢侈品店隨心所欲地買買買。我們拼盡全力,去工作,去掙錢,以求得有朝一日能過這種理想的生活。卻從沒有想過,這究竟是你想要的真正幸福,抑或是旁人期許你獲得的所謂“幸?!薄?/p>
正如書中所寫,“在人類的所謂游戲與消遣底下,甚至都隱藏著一種凝固的、不知又不覺地絕望。兩者中都沒有娛樂可言,因為工作之后才能娛樂?!庇行┤艘辉購娬{,如果沒有拼命工作掙來的錢,如何生存?如何養(yǎng)家?如何負擔起生活的責任?
當今社會,對于《瓦爾登湖》,對于梭羅的生活方式,有許許多多批判的聲音。有人說梭羅不需要供養(yǎng)父母,也沒有妻兒需要養(yǎng)活,他可以通過寫作賺得生活所需的一切,然而我們不能。有人說,如今的中國,哪里有一片安靜優(yōu)美的瓦爾登湖,哪里有一片綠蔭,一湖幽靜,只有無窮無盡的人潮,無窮無盡的喧囂,甚至無法安放一張寧靜的書桌。有人說,梭羅式的生活是那樣的理想化,這誠然需要勇氣,但更需要才華,一個庸碌之人即使擁有梭羅的一切,但只能對著湖水閑得發(fā)慌,卻寫不出《瓦爾登湖》這樣的傳世巨作。
但是我覺得,《瓦爾登湖》所代表的絕不僅僅是梭羅在湖邊擁抱自然的寧靜生活,而是梭羅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堅守本心,選擇他想要的人生。他說:“我步入?yún)擦?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fā)現(xiàn)自己從沒有活過?!?/p>
你也許是隱遁山林的高雅隱士,抑或只是在鬧市中穿梭忙碌的普通人,哪一種生活更好呢?哪一種生活更高尚,更偉大呢?我無法評價,也沒資格評價。我只想說,我們應該去思考——思考我們真想要過哪一種生活;思考我們真正想要得到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去活著,去評價別人的活著。既不被市場經(jīng)濟時代盲目的拜金主義所綁架,更不必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過一種寡淡的歸隱生活。
我時常問自己一些問題,可能聽起來有些神經(jīng)兮兮。我日日辛辛苦苦、早出晚歸,究竟是為了什么?我掙扎著困倦的雙眼,堅持著清醒聽課,意義在哪兒?我可不可以就此雙眼一閉,夢游天外?我可不可以不用不斷努力,爭取做一個越來越優(yōu)秀的人?如果有一天我終將逝去,身歸黃土,不復存在,那么,我過怎么樣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呢?
以前,我往往無法得到答案,并為此痛苦。但現(xiàn)在,我想,也許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應該不斷地反省,反省自己的每一個決定,反省自己的生活,反省自己價值和意義。讓生命里的每一個抉擇不僅僅只是浮于表面的利益得失,讓生命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厚重。
帕斯卡爾將人比作一根脆弱的葦草,卻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耙蚨?,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正是由于它,而不是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我在深夜的一片寧靜中思考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因為,只有不斷地思考,我才會不斷接近真理,或者說真正的內(nèi)心,找到屬于我的瓦爾登湖。
作者簡介:
李殊凡,女,來自天津市,畢業(yè)于南開中學,2016年考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曾獲《瓦爾登湖》新生演講比賽優(yōu)秀獎。
母校寄語:
這是一個轟隆隆的機器驅趕著人類轉動的大工業(yè)時代,我們被紛擾的利益裹挾,無法控制方向。一百年前,梭羅選擇了離群索居,找到了屬于他的寧靜湖水。他覺得,只有孤獨,才能思想。那么,在無窮無盡喧囂中的你,可曾想過,你的瓦爾登湖在哪里?
愿每一個南開人,都能懷揣一顆公能之心,在偌大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瓦爾登湖,無愧于自己、母校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