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1]?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2],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3];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4]:此蓋道之文也[5]。仰觀吐曜,俯察含章[6],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7];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8]。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9]。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10],自然之道也[11]。傍及萬品,動植皆文[12],龍鳳以藻繪呈瑞[13],虎豹以炳蔚凝姿[14];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15];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16]。夫豈外飾,蓋自然耳[17]。至于林籟結(jié)響,調(diào)如竽瑟[18];泉石激韻,和若球锽[19]。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20]。夫以無識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無文歟[21]!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22],幽贊神明,《易》象惟先[23]。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24]。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25]。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26]!若乃《河圖》孕乎八卦,《洛書》韞乎九疇[27],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28],誰其尸之?亦神理而已[29]。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30],炎皞遺事,紀在《三墳》[31],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32]。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33]。元首載歌,既發(fā)吟詠之志[34];益稷陳謨,亦垂敷奏之風[35]。夏后氏興,業(yè)峻鴻績[36],九序惟歌,勛德彌縟[37]。逮及商周,文勝其質(zhì)[38],《雅》《頌》所被,英華日新[39]。文王患憂,繇辭炳曜[40],符采復(fù)隱,精義堅深[41]。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詩》緝《頌》,斧藻群言[42]。至夫子繼圣,獨秀前哲,镕鈞六經(jīng),必金聲而玉振[43];雕琢情性,組織辭令[44],木鐸起而千里應(yīng),席珍流而萬世響[45],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46]。
爰自風姓,暨于孔氏,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xùn)[47],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shè)教[48],取象乎河洛,問數(shù)乎蓍龜[49],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50];然后能經(jīng)緯區(qū)宇,彌綸彝憲[51],發(fā)揮事業(yè),彪炳辭義[52]。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53],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54]?!兑住吩唬骸肮奶煜轮畡诱叽婧蹀o?!?sup>[55]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迺道之文也[56]。
贊曰[57]:道心惟微[58],神理設(shè)教。光采玄圣,炳耀仁孝[59]。龍圖獻體,龜書呈貌[60]。天文斯觀,民胥以效[61]。
注釋:
[1]這是對“文”的實質(zhì)的一個重要說明,其關(guān)鍵是在對“德”字的理解上。《文心雕龍》的舊注一般對它沒有作什么注釋。范文瀾《文心雕龍注》:“按《易·小畜·大象》‘君子以懿文德’。彥和稱文德本此。”范注以儒家德教來釋“德”字,然此處之“德”,指的是“文”和天地并生之特點,以“文德”釋之不確。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德,指功用或?qū)傩?,如就禮樂教化說,德指功用;就形文、聲文說,德指屬性。就形文、聲文說,物都有形或聲的或?qū)傩?;就情文說,又有教化的功用。文的屬性或功用是這樣遍及宇宙,所以說‘大矣’?!边@個解釋也不妥,說形文聲文的形或聲屬性,并未涉及其本質(zhì),僅指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說情文有教化功用,則與范注“文德”說接近,系指內(nèi)容而言,與形文聲文亦不統(tǒng)一。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注釋》中釋“德”字為“意義”,把這一句譯為“文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其實,沒有把“德”字的含義反映出來。劉勰原意是:“文之為德”,其意義是很重大的。從《原道》篇的基本思想來看,這個“德”是“得道”的意思,指“人文”和天文地文一樣,作為道的體現(xiàn),其意義是非常大的。
[2]玄黃,指天地。玄,赤黑色?!吨芤住だぁの难浴罚骸胺蛐S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贝艘蕴斓氐念伾柑斓?。色雜,指天地未分之時?!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天圓地方,道在中央。”《大戴禮記·曾子天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薄痘茨献印け杂?xùn)》:“夫圓者,天也;方者,地也。”體分,指天地形成,互相分開。
[3]璧,圓形的珍貴玉器。《說文》玉部:“璧,瑞玉圜也?!悲B璧,本指日月像重疊的璧玉,但非謂二者重疊,而是指二者相繼而出?!渡袝ゎ櫭罚骸靶毓狻!标懙旅鳌督?jīng)典釋文》引馬融注:“日月星也。太極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疊璧,五星如連珠,故曰重光?!薄肚f子·列御寇》:“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垂,出現(xiàn)?!吨芤住は缔o》:“天垂象,圣人則之。”麗,附著。麗天,附著于天。《易·離》彖辭:“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笨追f達正義:“麗,謂附著也。”
[4]煥綺,光彩綺麗。《論語·泰伯》:“煥乎其有文章?!焙侮碳猓骸盁ǎ饕?。”鋪,陳列。《小爾雅·釋詁》:“鋪、敷,布也?!崩?,指文理脈絡(luò)。理地,即地理,《周易·系辭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笨追f達正義:“天有懸象而成文章,故稱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理地之形,指大地的山川原野分布極有條理,構(gòu)成美麗的文采。《周易·系辭上》:“在地成形?!表n康伯注:“形,況山川草木也?!?/p>
[5]指上述天文、地文皆為道之文,是自然之道所體現(xiàn)的美的表現(xiàn)形式。
[6]吐曜,發(fā)出光輝,此指天文。魏明帝《山陽公贈冊文》:“乾精承祚,坤靈吐曜?!眲⑽酢夺屆め屘臁罚骸瓣祝?,光明照耀也?!焙拢牟?,此指地文?!吨芤住防へ粤侈o:“含章可貞。”王弼注:“含美而可正?!薄吨芤住は缔o》:“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7]高卑,高低,指天地?!吨芤住は缔o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孔穎達正義:“天以剛陽而尊,地以柔陰而卑?!眱蓛x,即天地?!吨芤住は缔o》:“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p>
[8]參,叁,人與天地相配而為三。《禮記·孔子閑居》:“三王之德,參于天地?!编嵭ⅲ骸皡⑻斓卣?,其德與天地為三也。”性靈,人的靈性。鍾,凝聚,聚集。三才,即指天、地、人?!吨芤住ふf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p>
[9]五行,木、火、水、金、土。秀,指精華。人為五行之精華凝聚而成。天地之心,指人為天地萬物的核心?!抖Y記·禮運》篇:“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薄肮嗜苏撸斓刂囊?,五行之端也?!?/p>
[10]此心即指人,人與萬物之別,即在人是“性靈所鍾”的“有心之器”。人產(chǎn)生后就有了語言,也就有了用語言文字寫的文章,也就是“人文”。
[11]自然之道,這里指自然的規(guī)律和原理。黃侃《文心雕龍札記》:“案彥和之意,以為文章本由自然生,故篇中數(shù)言自然,一則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賱t曰:‘夫豈外飾,蓋自然耳?!齽t曰:‘誰其尸之,亦神理而已?!瘜だ[其旨,甚為平易。蓋人有思心,即有言語,既有言語,即有文章,言語以表思心,文章以代言語,惟圣人為能盡文之妙,所謂道者,如此而已。此與后世言文以載道者截然不同?!?/p>
[12]傍,當為“旁”,廣也,擴也。萬品,萬物。此兩句言推廣和擴大而言及萬物,則所有的動物和植物皆有文采,皆有其美的表現(xiàn)形式。
[13]藻繪,艷麗的文采,指龍鳳均有美麗的外形和皮毛?!墩摵狻狻菲f:“龍鱗有文,于蛇為神;鳳羽五色,于鳥為君。”呈瑞,呈現(xiàn)出吉祥的樣子。
[14]炳蔚,光彩繁茂。《周易·革·象辭》:“大人虎變,其文炳也?!薄熬颖?,其文蔚也?!泵纨g《仲氏易》引王湘卿云:“虎文疏而著曰炳,豹文密而理曰蔚?!蹦?,凝聚成壯麗的姿態(tài),指其色彩斑斕的毛色。
[15]雕色,自然形成的美麗色彩。逾,超越。畫工,指人工繪畫的色彩。
[16]賁,本為“飾”之意,《周易·序卦》傳:“賁者,飾也?!贝耸亲匀谎b飾之意。華,花也。錦匠,織錦之工匠。此句意為:草木自然裝飾的花朵是最美的,遠遠超出織錦工匠繡出的花草。
[17]此謂內(nèi)在自然本色之美比外在人工雕飾之美要高得多。
[18]林籟,風從林木間的空隙吹過所自然發(fā)出的聲音,有如莊子所說的天籟。結(jié)響,形成聲響。竽,和笙相似,有三十六簧。瑟,和琴類似,有二十五或五十弦。
[19]激韻,泉水沖擊石塊所產(chǎn)生的聲韻。和,不同聲音和諧配合所形成的樂音?!墩f文》謂:“球,玉磬也?!薄伴B,鐘聲也。”
[20]章、文,皆為文采之意。上句指形文,即龍鳳虎豹之瑞姿,云霞草木之妙奇。下句指聲文,即林籟泉石之自然聲韻。
[21]無識之物,指無知覺、無意識之物。有心之器,指有思想、有靈魂的人。器,指形體。劉勰顯然認為“人文”所具有的文采,要遠遠高于動植等物的文采。
[22]“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之文即為“人文”。元,指人文之起源。太極,本指天地未分時的混沌元氣?!兑住は缔o》:“是故易有太極?!笨追f達正義:“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崩畎俊峨s說》:“日月星辰經(jīng)乎天,天之文也;山川草木羅乎地,地之文也;志氣言語發(fā)乎人,人之文也?!眲③拇颂幩f之“太極”實即指下文之《易》象,也即是八卦?!罢刈蕴珮O”和“《易》象惟先”同義。
[23]幽贊,深明也。神明,即神靈也。此謂《易》象乃神靈給予人類的啟示。《周易·說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表n康伯注:“幽,深也。贊,明也?!笨膳c下“《河圖》孕乎八卦,《洛書》韞乎九疇”相參。
[24]庖犧,即伏羲。《易·系辭下》:“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敝^伏羲畫八卦,而孔子作《易傳》(十翼),而將神明之意志昭示于天下。
[25]乾卦為天,坤卦為地,天地定位,故此兩卦下均有“文言”,以闡說這最重要兩卦的意義??追f達《周易正義》說:“《文言》者,是夫子第七翼也。以《乾》《坤》其《易》之門戶邪?其余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義理深奧,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p>
[26]人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故“人文”亦為“天地之心”,所以也必然具有文采。
[27]《周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漢書·五行志》:“劉歆以為虙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
[28]玉版金鏤,玉版上嵌有金字。丹文綠牒,綠色的版上有紅字?!渡袝泻颉の蘸蛹o》:“河龍出圖,洛龜書感,赤文綠字,以授軒轅。”《詩緯·含神霧》曰:“刻之玉版,藏之金匱?!?/p>
[29]尸之,主宰?!对姟ふ倌稀げ?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4/11/221139871097.png" />》:“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泵珎鳎骸笆?,主?!鄙窭恚耢`的意志和原理。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設(shè)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崩钌谱ⅲ骸吧窭愍q神道也。《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
[30]最初的文字是模仿鳥跡而創(chuàng)造的,它代替了用結(jié)繩記事的沒有文字的歷史?!吨芤住は缔o》:“上古結(jié)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痹S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作書契?!笨装矅渡袝颉罚骸肮耪叻耸现跆煜乱玻籍嫲素?,造書契,以代結(jié)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北?,昭彰顯明。《說文》:“炳,明也。”
[31]炎,炎帝,即神農(nóng)氏。皥,太皥,伏羲氏。孔安國《尚書序》云:“伏羲、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p>
[32]渺邈,久遠。聲采,聲音和文采。靡追,無法考察和追究。
[33]唐虞,唐堯、虞舜。《論語·泰伯》:“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睙ǎr明有光彩。文章,這是指廣義的文章,相當于“文化”的概念,包括一切典章制度。
[34]元首,指舜?!渡袝ひ骛ⅰ酚涊d舜作歌云:“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p>
[35]益稷,指舜的臣子伯益和后稷。陳謨,敘述治國的謀略。垂,流傳。敷奏,臣下向皇帝進言的風度?!渡袝に吹洹罚骸胺笞嘁匝?,明試以功。”孔傳:“敷,陳也;奏,進也。諸侯四朝各使陳進治禮之言?!彼某褐T侯四岳朝會,或謂四年一朝。
[36]夏后氏,即夏禹。業(yè)峻鴻績,即業(yè)峻績鴻,指事業(yè)和功績。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云:“案業(yè)、績同訓(xùn)功,峻、鴻皆訓(xùn)大?!?/p>
[37]九序,指九種功業(yè),皆有秩序?!蹲髠鳌の墓吣辍吩疲骸熬殴χ?,皆可歌也,謂之九歌。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眲椎?,功德。彌縟,更加繁盛而有文采。劉向《說苑·修文》篇云:“德彌盛者文彌縟?!?/p>
[38]逮,及也,逮及商周,發(fā)展到商周。文勝其質(zhì),商周之文在文采上超越了殷商之質(zhì)樸?!抖Y記·表記》:“子曰:虞夏之質(zhì),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zhì);殷周之質(zhì),不勝其文?!?/p>
[39]所被,影響所及。英華,風采(包括內(nèi)容和形式),日新,日新月異。
[40]文王,周文王。患憂,文王為西伯侯時,曾被殷紂王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湯陰)?!吨芤住は缔o下》:“《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史記·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繇辭,指周易的卦辭和爻辭。傳說文王演《易》,把八卦兩兩相配,演化為六十四卦,并撰寫卦辭和爻辭。炳曜,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41]符采,玉的文采,這里比喻文王所作卦爻辭的文采。復(fù)隱,指卦爻辭含蓄豐富的意義。精義堅深,指卦爻辭的寓意深刻精確。
[42]重以,再加上。公旦,周文王之子周公,名旦。振,發(fā)揚,振興?;眨??;樟?,美好的功業(yè)。制,創(chuàng)作。緝,編撰。指周公在整理和創(chuàng)作《詩經(jīng)》方面的業(yè)績。據(jù)《毛詩》《尚書》《國語》《呂氏春秋》等書記載,《詩經(jīng)》中的《七月》《鴟鸮》《時邁》《常棣》《文王》《清廟》等均為周公所作。斧藻群言,是指周公在整理加工古典文獻方面的功績。揚雄《法言·學(xué)行》篇:“吾未見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崩钴壸ⅲ骸案?,猶刻桷丹楹之飾?!?/p>
[43]夫子,孔子。繼圣,指繼承周公的事業(yè)。秀,特異,超越。前哲,指文王、周公等。镕鈞,陶鑄。指孔子對六經(jīng)的融會貫通和整理修訂。金聲玉振,說明孔子完成對六經(jīng)的加工和對它意義的闡發(fā)?!睹献印とf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敝祆洹端臅戮浼ⅰ罚骸蔼q作樂者集眾音之小成,而為一大成也。成者,樂之一終,《書》所謂‘《簫韶》九成’是也。金,鐘屬;聲,宣也;玉,磬也;振,收也。此言圣德全備,如作樂之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集音之大成也?!?/p>
[44]雕琢情性,即陶冶性情。組織辭令,撰寫有文采的文章。詹锳《文心雕龍義證》云:“按‘情性’,元刻本、兩京本,俱作‘性情’,《御覽》亦作‘性情’,為是?!褡列郧椤q陶冶性情,指修身言,‘組織辭令’,指修辭言?!?/p>
[45]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先秦儒家宣傳政教時搖木鐸。《尚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巡于路?!笨装矅鴤鳎骸澳捐I,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教?!薄墩撜Z·八佾》:“儀封人出曰: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笨装矅⒃唬骸澳捐I,施政教時所振也。言天將命孔子制作法度以號令于天下。”席珍,儒者有珍貴的道德學(xué)問,可以從容席上,流播萬方?!抖Y記·儒行》:“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xué)以待問?!闭x:“席猶鋪陳也。珍謂美善之道,言儒能鋪陳上古堯舜美善之道,以待君上聘召也?!?/p>
[46]這兩句是說:孔子對六經(jīng)的整理,使之體現(xiàn)了天地的輝光,與日月同耀,并啟迪了百姓,使他們目聰耳明,能充分理解六經(jīng)所蘊涵的義理。
[47]此四句中,“風姓”即“玄圣”,指伏羲。唐司馬貞《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風姓?!扁覡藜词欠恕!翱资稀奔础八赝酢保缚鬃??!侗碧脮n》卷五二引《論語讖》:“子夏曰:仲尼為素王?!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翱鬃幼鳌洞呵铩?,先正王而系萬事,見素王之文焉。”《論衡·超奇》篇:“然則孔子之《春秋》,素王之業(yè)也?!薄皠?chuàng)典”,指伏羲畫八卦;“述訓(xùn)”,指孔子整理六經(jīng)。本篇上文說:“幽贊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p>
[48]這里“道心”即是“神理”,既是自然之道的內(nèi)在真理,又是神明意志的真實體現(xiàn)?!渡袝ご笥碇儭罚骸叭诵奈┪?,道心惟微?!笔ト藦淖隽?jīng)而把宇宙的“道心”展示于文章中,運用神明的啟示來教化百姓?!胺笳隆保珜懹形牟傻霓o章。《周易·觀卦》彖辭:“圣人以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
[49]取象,取法。河洛,指河圖、洛書。數(shù),指命運。蓍龜,占卜用的蓍草和龜甲。
[50]《周易·賁卦》彖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崩疃瘛吨芤准狻芬莘疲骸叭赵滦浅綖樘煳囊?。”人文,指以六經(jīng)為代表的各種文化古籍。
[51]經(jīng)緯,指經(jīng)線和緯線的交錯,治理的意思。區(qū)宇,疆域,這里指國家。彌綸,綜合闡述。彝憲,經(jīng)常的法度。《周易·系辭上》:“《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笨追f達正義:“彌謂彌縫補合,綸謂經(jīng)綸牽引。”
[52]《周易·系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薄兑住だぁの难浴罚骸懊涝谄渲?,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彪炳,輝煌,指文采煥發(fā),使辭義鮮明。
[53]此兩句謂宇宙的自然之道是借助于圣人的理解闡述而發(fā)之于文章,圣人也因為天文、人文,而明白了宇宙的自然之道。
[54]滯,停滯、不流通。匱,匱乏,缺乏。
[55]見《周易·系辭上》??追f達正義:“鼓謂發(fā)揚,天下之動,動有得失,存乎爻卦之辭,謂觀辭以知得失也。”此處所謂“辭”,原指爻辭,這里引申為文辭。
[56]迺,即“乃”。
[57]贊,明,說明、總結(jié)。
[58]微,微妙。
[59]炳耀,本篇上文云:“繇辭炳曜?!比市?,指儒家的仁義道德思想。《論語·學(xué)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60]龍圖獻體,黃河里的龍獻出八卦圖。龜書呈貌,洛水里的龜獻出赤文篆字的書。
[61]天文,指河圖洛書?!对姟ば⊙拧そ枪罚骸盃栔桃?,民胥效矣?!编嵭{注:“天下之人皆學(xué)之,言上之化下,不可不慎?!薄稜栄拧め屧b》:“胥,皆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