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譯心齋集 作者:王勣 編著


序言

龔剛

(澳門大學南國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澳門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

文學翻譯是一項艱巨而孤獨的事業(yè),而且報酬與付出往往不成比例。王勣老師長年堅守在文學翻譯的前線,如果沒有對文學翻譯由衷的熱愛,以及不為功名利祿所沾染的純凈心靈,恐怕很難做得到。一旦心靈憑借對文學的熱愛擺脫了世俗的羈絆,掙斷了與世俗相連的一線游絲,它就能夠逍遙于文學的天空,體會到文學世界的自由的快樂。文學翻譯進一步打破了不同語言對心靈的阻隔,打通了不同語言的文學世界,為心靈的馳騁開拓出更廣袤瑰麗的空間。文學翻譯是翻譯事業(yè),是文學事業(yè),也是心靈的事業(yè)。

文學翻譯事業(yè)如同其他事業(yè)一樣,需要獲得心力的滋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王勣老師長年的堅守,滋養(yǎng)著她歷久彌新的文學翻譯花園,在這個超越季節(jié)和地域的花園里,她不斷超越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一眾古今中外文學名家進行著心靈上的交流。這部《譯心齋集》就是這種天馬行空的交流的記錄,從中讀者不僅可以體會到文學之美,文學翻譯之美,也能體會到不問功名的純粹的文學心靈之美。

王勣老師不僅擁有深厚的英語文學功底,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lǐng)域也極有心得。錢鐘書先生提出“打通”說,文學翻譯也是“打通”的途徑和成果之一,而要達到“打通”的狀態(tài),臻于“妙合”之境,譯者必須同時精通譯出語和譯入語,并能感受到兩種語言各自的美和相通的美。王勣老師主持的“A Moon Over Fountains”(名作經(jīng)典賞析欄目)旨在向讀者介紹英文文學的原文之美以及翻譯成中文后的譯文之美。這些蘊含著思想的鑒賞文字令人百讀不厭。尤其是她對于曼斯菲爾德的小說以及兒童文學的細膩感觸,令人讀之“口角噙香”。書中收錄的她對于《一幀畫頁》《小紅馬》和《紙鎮(zhèn)》等等翻譯作品的鑒賞都是突出的例子。

正由于王勣老師對于文本有著深邃獨到的洞察力,她的翻譯能把握住原作的精髓和風格,有許多閃光之處。例如,她翻譯的曼斯菲爾德的小說《一幀畫頁》中的一句話:

His heart fell out of the side window of his studio, and down to the balcony of the house opposite—buried itself in the pot of daffodils under the half-opened buds and spears of green...

(王勣老師譯文:他的心兒跌出畫室的側(cè)窗,落到對屋的陽臺上——埋在種著水仙花的花盆里,埋在半開的花蕾和嬌綠的嫩莖下……)

這一句話的原文寫得生動傳神,卻又委婉柔美,不知不覺中牽動著讀者的心,令人如臨其境,如感其情。王勣老師把heart翻譯成“心兒”,把fell out譯成“跌出”,spears of green譯成“嬌綠的嫩莖”,清新流麗,情感涌動,而且整句譯文流暢忠實,完整而真切地傳達出了原文的神采,翻譯得非常成功。又如她翻譯的安東尼·特羅洛普的《歸家》中的這段話:

...the clouds soon gathered and poured forth their collected waters as though it had not rained for months among those mountains. Not that it came in big drops, or with the violence which wind can give it, beating hither and thither, breaking branches from the trees, and rising up again as it pattered against the ground. There was no violence in the rain. It fell softly in a long, continuous, noiseless stream, sinking into everything that it touched, converting the deep rich earth on all sides into mud. Not a word was said by any of them as it came on. The Indian covered the baby with her blanket, closer than she was covered before, and the guide who walked by Mrs. Arkwright's side drew her cloak around her knees. But such efforts were in vain.

(王勣老師譯文:很快烏云密布,聚集的雨水傾倒下來,好似山地這一帶數(shù)月沒下過雨。其實雨點不大,沒有夾雜在狂風里四下胡亂抽打一氣,也沒有折樹斷枝敲落地面后飛濺。雨下得一點兒也不猛烈。它輕柔地落下,悄無聲息地匯成源源不斷的長流,滲進所到之處,把四方肥沃的地下土壤變成泥漿。下雨時,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印第安人用毛毯裹住嬰兒,裹得比先前更緊了,走在阿克賴特夫人身旁的向?qū)盟呐L蓋住她的膝蓋。但這樣做是徒勞的。)

“烏云密布”“沒有……胡亂抽打”“也沒有……飛濺”“四方”等譯文不僅準確地傳達出原文意思,還通過中文特有的修飾方式,突出了當時的晦暗壓抑的氣氛和旅行者焦灼不安的心情。而且,譯者的這種處理方式減弱了“翻譯腔”,使譯文讀來更為自然順暢。此外,譯者對于英文長句的處理也非常嫻熟,譯文中幾乎見不到佶屈聱牙的長句,消除了中文和英文之間的語法隔閡,為讀者呈現(xiàn)出極高水準的譯文,減低閱讀障礙,并通過翻譯幫助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賞析原文。

王勣老師非常擅長英譯漢,同時在漢譯英上也造詣深厚。她在前人的翻譯基礎(chǔ)上重譯《人間詞話》,展示出過人的勇氣和強大的自信心?!度碎g詞話》的翻譯是非常困難的,其核心概念“境界”一詞的翻譯就爭議重重。王勣老師重譯《人間詞話》并非刻意要超越前人,而是為了幫助中國文化“走出去”,通過翻譯將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作品及其蘊含的博大思想傳播至英語世界。從譯文的細致程度可以看出她作為知識分子的文化責任心。

現(xiàn)代人生活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城市中,容易成為技術(shù)的奴隸,也常常受到流行文化、消費主義、金錢邏輯等等的干擾,很難常保心靈的純凈和澄明。閱讀優(yōu)美的文學翻譯作品,有利于幫助人們排除這些干擾,重新思考存在的意義。經(jīng)典的文學翻譯作品能夠成為我們靈魂安頓之所,在某種程度上化解我們的“哲性鄉(xiāng)愁”。如果各位讀者靜下心來慢慢品讀王勣老師的《譯心齋集》,也許能夠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獲得片刻的安寧,而對于青少年讀者來說,就更加多了一層陶冶性情、開拓視野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