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人格”與“風格”

蘇雪林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 作者:丁增武 著


二、“人格”與“風格”

在以上的篇幅中,我們簡略探討了蘇雪林的文化心理結構及其制約下的文化性格的主導特征,即作為個體“人格”中的“文格”部分。當然對于現(xiàn)代人和中國現(xiàn)代文壇來說,“人格”和“文格”是可以分離或者說分裂開來的,現(xiàn)代文人中不乏此類例子。但這個問題對蘇雪林顯然并不存在,“文格”構成了蘇雪林的“人格”基礎,成為展現(xiàn)她“人格”的主要方面。也正因為如此,在第一部分我們用了較長的篇幅來集中論述這個問題。從概念的包容和歸屬關系看,“文格”畢竟只是“人格”中的文化部分,顯然不能代替“人格”的全部。在政治化傳統(tǒng)根深蒂固、意識形態(tài)之爭尤為激烈的中國現(xiàn)代文壇,討論一個現(xiàn)代知名作家,其“人格”中的“意識形態(tài)”乃至“道德品格”的層面是難以回避的。故而在第一部分關于蘇雪林文化性格的展開中,其實已經融匯了以道德為核心的“品格”層面與以政黨政治為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一些內容。通過分析蘇雪林的文化性格,第一部分已經對她的整體人格的關鍵特征作了一個基本的勾勒。但討論蘇雪林這樣的政治上充滿爭議、思想上矛盾重重的新文學作家、批評家和學者,在很多時候作為其“人格”的感性生命顯現(xiàn)的“風格”,是必須進入的、也是最終的話題。相對于本書的討論范疇來說,這一點也具有更直接的關聯(lián)性。

法國著名作家、博物學家布封1753年在法蘭西學士院入院典禮上的演講《論風格》中,提出了著名的“風格即人”的命題。細讀該文不難發(fā)現(xiàn),布封在演講中所說的“風格”指的是文章的風格。(29)長期以來,漢語學術界將此命題理解為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文如其人”,這實際上超出了布封的原意,將之變成了一個藝術社會學命題?!拔娜缙淙恕钡拿}一方面強調了作為“風格”的基礎和根源的“人格”的地位,另一方面還蘊含著“人格”依賴“風格”體現(xiàn)其感性的生命的深層次意蘊。從“風格即人”到“文如其人”,使得“風格”概念包含了這樣的內涵:與所有文學的或審美的構成要素相比,風格是文學的或審美的獨特個性的唯一代表,而這種獨特個性則來自于風格和作者個人之間的同一關系。因此,風格不僅僅是“人”(作家)的審美個性的體現(xiàn),而且也是“人”(作家)的直接體現(xiàn)。也就是:審美“風格”不僅基于“人格”,而且可以代表“人格”。蘇雪林在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間的新文學實踐及相關的文化活動,為我們很好地展示了這種“風格”與“人格”之間的統(tǒng)一關系。

1.蘇雪林的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的“風格”歷程

從思想和文風定型以后的蘇雪林來看,她的“風格”是基本穩(wěn)定的,為“人”與為“文”是高度統(tǒng)一的。這一定型的時間大約在1936~1937年間,即抗戰(zhàn)爆發(fā)前的一年左右。但如果把她放到整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發(fā)展歷程的大背景下,放在她的文化性格形成的大背景下,她的“風格”的形成很明顯經歷了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人”與“文”之間也經歷了一個磨合、協(xié)調與整合,最終走向統(tǒng)一的過程,其階段性還是比較明顯的。通觀蘇雪林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時期的新文學及與之相關的文化、教育、學術活動,我們可以把她的“風格”形成過程分為四個較為明顯的階段:

①求學時期(1919~1925)

這個時期是蘇雪林“風格”形成的早期階段,包括她在北平女高師的求學和赴法留學兩個時間段。這個時期基本上屬于“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及其落潮期??耧j突進的時代思潮對那個時代的每個新文藝青年都形成了巨大沖擊和影響,將他們裹進了時代巨變的洪流,蘇雪林當然概莫能外。從基本面上看,蘇雪林在這個時期無論從事新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活動,還是用文字參與社會活動,以及對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都鮮明地打上了“五四”時代的印跡。雖然她在赴法留學期間加入天主教,成為天主教徒,也未能改變這一參與、體現(xiàn)并受制于時代的整體風格特征。

從蘇雪林本時期的新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文本看,她的風格比較駁雜,但總體上比較外向和張揚,有時甚至尖銳而激烈。從作品的內涵看,無論是小說詩歌,還是雜文評論,多為針砭時弊,揭露社會底層民眾之苦難、追求婦權新知、抨擊封建禮教等內容。如她在北平女高師時期主持該校的《益世報·女子周刊》,每周一兩萬字,寫了大量的此類文章,激揚文字,追求個性解放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體現(xiàn)了典型的“五四”時代精神和“新女性”的姿態(tài)。最有代表性的當然還是那篇后來甚至改變了她的人生道路的批評文章:《對于謝楚幀君<白話詩研究集>的批評》。先拋開文章的觀點是否周詳不談,她卷入這場論爭,對新詩發(fā)展乃至新文化運動的責任感也可見一斑。她和同學黃廬隱、馮沅君、程俊英并稱為當時女高師國文班擅長文學的“四大金剛”。這些決定了她的文風不可能像她在實際讀書生活中那樣溫文爾雅,甚至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而是比較張揚外露的。此外,從文本外在的修辭層面看,她的文風比較犀利,尤其體現(xiàn)在批評文章中。為了達到批判和褒獎等目的,有時用語尖銳而夸張,分寸感把握得不夠好,修辭上有失當之處,反而背離了初衷,容易招致被批評者的反感和反擊,導致一些不必要的言辭糾紛和論爭的出現(xiàn)。關于謝楚幀《白話詩研究集》的那場著名論爭,和蘇雪林本人的這種言語修辭風格難脫干系。

在法國的四年,由于遠離故國家鄉(xiāng),憂思難遣,加之自由戀愛失敗和張寶齡的婚姻風波,蘇雪林的情感方式開始向內轉,這對她的文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23年秋她從法國寄回國內,在《晨報副刊》上連載多日的組詩《村居雜詩》四十三首,屬于國內當時流行的“小詩”類型。這些小詩展現(xiàn)的是一種和諧恬靜而多愁善感的年輕的知識女性情懷,在句式和抒情方式方面近于明清小令的變種,在對異國他鄉(xiāng)的人事和鄉(xiāng)風秋色的感受中,寄托淡淡的哀愁。詩中既有詩情畫意,也不乏寂寞的幽思。就風格看,已經近乎于國內那些“淑女型”作家的作品格調了。為暫時擺脫婚姻困境對她的精神擠壓,她在并沒有做好充分精神準備的情況下加入了天主教,天主教徒的犧牲精神和虔誠態(tài)度對她的風格的內轉還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愛情既不可求,修道又不能,她決定終身從事著述,獻身藝術,這時的她已經很沉穩(wěn)地來思考自己的人生了。(30)應該說,在1925年歸國時,她的心情是比較寧靜的。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切都是在國外的環(huán)境中完成的,一旦回到時局動蕩的國內,所見民不聊生,滿目瘡痍,蘇雪林的“五四”情懷又有所覺醒。1925年下半年她歸國后寫的一些散文,如《在海船上》與《歸途》,就作品的內容和關注的社會文化問題來看,仍然屬于“五四”時期主題的延續(xù),文章中當年批判的鋒芒和銳氣仍在,但感嘆于文化革新的障礙之強大,因而又變得有些悲觀絕望起來。

總體來說,求學時期的蘇雪林的文風帶有典型的“五四”時代特征,間或也流露出女性作者的多愁善感。可以肯定的說,這個時期蘇雪林基本上處于接受“婦權新知”的文化接受期,雖有傳統(tǒng)倫理觀念與宗教因素對其思想世界的介入,但決定不了她的基本的、對外在世界的評判和言說方式,對舊式婚姻的屈從中也有過不屈的抗爭。如果簡單地把新文學第一代女作家分為“淑女”和“叛女”兩種類型的話(當然這種區(qū)分并不完全準確,忽視了大量的中間類型),本時期的蘇雪林應該還是要和廬隱、馮沅君、石評梅等人一同歸為“叛女”的一類。這應該是沒有多大異議的。

②短暫的婚后生活(1926~1930)

蘇雪林回國后,即從母命在家鄉(xiāng)太平嶺下和張寶齡結婚。眾所周知,她和張寶齡的婚姻是屈從傳統(tǒng)儒家倫理文化的結果,是服膺于母親無上仁慈之德性的結果。雖然婚后兩人關系并不和睦,但在婚后幾年卻一度帶給了蘇雪林對美滿愛情和和諧家庭生活的向往,這對一個年輕知識女性來說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在婚后,生活穩(wěn)定下來后,她也用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方式,對自己留學后的生活與思想經歷做了一個回顧和總結。反映在新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就是1928年與1929年相繼出版問世的散文集《綠天》和長篇自傳體小說《棘心》。

《綠天》和《棘心》在當時的文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擁有讀者眾多,從這兩部作品風格入手,人們把這個時期的蘇雪林視為“淑女型”作家并不為過?!毒G天》文字清新雋麗,以童心、自然和兩性之愛為主題,頗類冰心。其風格溫柔蘊藉,表達了“五四”時期知識女性內心對愛的婉約與矜持?!都摹纷鳛樽詡黧w作品,重在表達個人生活與思想的矛盾經歷,以向倫理和德性的皈依為主線。主人公杜醒秋雖經歷了“五四”風潮洗禮,但總體上看“發(fā)乎情,止乎禮”;情感雖偶有激烈之處,但總體上趨于內斂。作品結局尤其沉浸到對傳統(tǒng)的倫理親情和家庭氛圍的想象中。由此可見,婚姻和家庭還是對蘇雪林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一度影響了她對于兩性關系和現(xiàn)實世界的看法。這個時期的蘇雪林是溫和的、理智的,對未來生活抱有期待和幻想的,即便家庭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中有種種不如意之處,她也能強顏歡笑、委屈自己去妥協(xié)、去忍受,甚至去美化。從《綠天》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回歸“淑女”行列、希望能夠擁有和諧的家庭生活、兩性之愛以及完整的情感世界的蘇雪林,和“五四”落潮后諸多女性知識分子的追求并無二致,盡管她從現(xiàn)實世界中得到的卻是失望和痛苦。

本時期也是蘇雪林歸國后重新融入新文壇的時期,她積極尋找融入的路徑,在《北新》、《語絲》、《現(xiàn)代評論》等新文學刊物上發(fā)表了許多作品和雜文,包括一些研究性的學術文章。這些文字無論抒發(fā)情感還是探究事理,都脫去了“五四”時期的浮躁之氣,變得較為沉穩(wěn),修辭上也不再咄咄逼人。這些都說明了作者心態(tài)的穩(wěn)定。對于多數(shù)女性作家來說,心態(tài)的穩(wěn)定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生活的穩(wěn)定,包括家庭和婚姻關系的穩(wěn)定。

就對蘇雪林的接受來看,人們似乎更愿意接受這個時期的淑女型的蘇雪林,總是把她和這個時期的作品聯(lián)系起來,她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確立了作為有代表性的新文學女作家的文壇地位。這當然反映了人們對女作家的一種固定的審美思維模式,即女作家總是和溫和、細膩、含蓄、柔順等特質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女性的這些特質有時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和她們的家庭與婚姻狀況有很大關聯(lián),女性也傾向于在家庭和婚姻關系中體現(xiàn)這些特質,從而形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風格。所以蘇雪林在本時期的成名,在某種程度上在于她契合了這種社會風格,特別是針對《綠天》的評價更是如此。這也決定了在時人眼里,她的本階段的散文風格脫離不了影響更大的“冰心體”風格的范疇,而被視為后者的一個分支了,(31)這就導致忽視了蘇雪林自身風格的獨特性與獨立性。

另外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在上海(包括在蘇州)的這幾年,也就是約1926~1929年間,如前文所述,蘇雪林在閑暇時閱讀了有關明清歷史文獻資料,在漢族中心主義先入為主的基礎上,她的并不融通的民族主義觀念開始萌芽。不過,這個時期家庭倫理的概念在她心中顯然還是處于第一位的,她當時并沒有將這些觀念萌芽訴諸語言文字,故而對她這一時期的文風并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

③民族主義視域的形成(1930~1937)

30年代初至抗戰(zhàn)爆發(fā)前,是蘇雪林意識形態(tài)立場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她自身風格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從人生經歷上看,她與張寶齡開始分居,離開上海獨立工作。1930年先到安徽大學,第二年轉聘武漢大學,并于1932年和大姐蘇淑孟正式組成姐妹家庭。由于從婚姻和情感的困惑中解脫出來,蘇雪林將大量精力用在了教學和著述上,可謂成果顯著,進一步建立和鞏固了自己的社會關系并樹立了學術自信。與此相一致,她的文風開始變得成熟自信,重新恢復了“五四”時期的青春潑辣之氣,修辭方面也再現(xiàn)了以往的敏感與尖銳,但更加豪放肆意、酣暢淋漓,具有一種內在的堅硬質地。與此同時,女性的細膩、溫柔卻見得少了,往往只見于論及自己心儀以及要好的女性作家之時,如冰心、凌淑華、袁昌英等,她的語言才會變得溫情款款起來。

30年代的武漢大學文化保守主義風氣很濃,蘇雪林任教的文學院更是如此,聚集了劉永濟等一批舊式學者。出于現(xiàn)實教學之壓力與在武大文學院站穩(wěn)腳跟的需要,蘇雪林在古典文學和新文學研究方面下了相當?shù)墓Ψ?,出版了《唐詩概論》等專著,撰寫了大量的新文學批評,成績顯著。從這個角度看,這個時期的蘇雪林倒更容易變成一個無關時事的書齋學者。但事實是,在武大,由于和王世杰、陳源等人交往漸多,加上前期和胡適等的交往,蘇雪林的社會人際關系慢慢變得穩(wěn)定下來。她的社交圈基本上屬于原“現(xiàn)代評論派”和“新月”中人,在感情上她開始傾向于這些意識形態(tài)立場偏于“右翼”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這與20年代后期她回國后急于重返新文學陣營而多方出擊、四處交友形成了鮮明對比。20年代后期開始萌生的民族主義觀念,這時有了具體的附著物,因這些“右翼”自由知識分子政治立場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投射到現(xiàn)實政權即南京政府身上。蔣介石領導下的南京政府在她看來“是二十五年來最好的一個政治機關”(32),只有南京政府才能代表她的民族認同。當然,在這背后,還是她那狹隘的、以漢族中心主義為核心的民族觀和保守的文化心態(tài)在起作用。她希望社會能夠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不希望有任何社會動蕩來危及現(xiàn)政府的管理,從而影響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而無視當時普遍存在的社會和階級矛盾。隨著30年代日本侵略的逼近,民族危機加深,她的這一民族觀越發(fā)鞏固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盡管蘇雪林并沒有加入當時南京政府支持的民族主義文藝思潮,也并不是反對“左翼”所有的文化人,但她站到了“左翼”文化陣營的對立面,在文化立場評價方面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情感傾向性。

1936年魯迅去世后,蘇雪林在武漢《奔濤》上刊出驚動整個文化界的《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痛斥魯迅之過,逞口舌之利,嬉笑怒罵,文風犀利尖刻,被稱為“鞭尸文章”,幾乎遭受“千夫所指”。此事決定性地影響了蘇雪林后半生的人生道路,她從此走上“反魯”道路,成為現(xiàn)代文壇一大公案。緊接著她又寫了《與胡適之先生論當前文化動態(tài)書》,與胡適討論“左翼”文化界打著魯迅旗號、支配當時文化領導權的問題,胡適批評了她對魯迅的態(tài)度,也未認可她對當時文化動態(tài)的憂慮,但她堅持己見,并不同意胡適的意見。這兩篇文章合在一起,將蘇雪林文風中的批判性、攻擊性和固執(zhí)性特征發(fā)揮到了極致,體現(xiàn)了一種典型的修辭暴力。由于部分判斷缺乏學理依據(jù)和流于個人愛憎,走向人身攻擊,且言辭夸飾,意識形態(tài)導向色彩濃厚,明顯有借助政府公權力以濟個人批評之窮的嫌疑,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時人此后對于蘇雪林的新文學批評和其他文章的理性評價。直到今天,這也是蘇雪林研究的一個門檻。對于意識形態(tài)傳統(tǒng)根深蒂固的20世紀文壇來說,要跨過這道門檻相當不容易,只有借助于新世紀人們觀念的轉變了。

由于后面有專門章節(jié)會探討蘇雪林和魯迅、“左翼”關系問題,在這里,筆者更愿意從風格探討的層面、而不是意識形態(tài)評判的角度來看待這樁公案。時人難以承受蘇雪林對魯迅的“惡毒”攻擊,筆者覺得比較多的原因在于文風方面。以魯迅的筆力和在當時文壇的地位,魯迅的論戰(zhàn)對手一般不會意氣用事,徒逞筆舌之利,否則他們在魯迅面前不僅討不到任何便宜,反而會一敗涂地。因此他們更多的是從學理入手(不管這種學理是傳統(tǒng)的還是現(xiàn)代的、固有的還是舶來的),希望從學理上駁倒魯迅,從而贏得論戰(zhàn)。梁實秋和魯迅的論戰(zhàn)是最典型的例子(從今天看,梁實秋并未輸理,但當時他并未占到便宜)。也就是說,至少在文章風格上,論戰(zhàn)對手對魯迅多是平等的、尊敬的甚至是敬畏的,和魯迅同一陣營的“左翼”就更不用說了。當時的人們乃至于今天的人們,對這種對待魯迅的風格和態(tài)度是習以為常的。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人們對蘇雪林批判魯迅的文章如此驚訝和憤怒,因為在此之前從未有人用這種風格的文章來如此“惡毒”地攻擊魯迅,況且還是個女作家,且不論內容道理如何,這種語氣和修辭就已經是對文壇領袖大不敬了。

我們再看看胡適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在不贊同魯迅的人中,他的態(tài)度是有代表性的),胡適在致蘇雪林的信中批評她的文章有“舊文字的惡腔調”、論人不夠“持平”等,列舉了魯迅在創(chuàng)作和學術方面的成就,并沒有對蘇雪林的具體觀點進行批駁。(33)總體看來,除了“持平”論之外,感覺胡適的不滿意還是集中在文字風格方面。胡適是溫和的,他主張批評雙方的“持平”,但蘇雪林此時以保守的民族主義為信念依據(jù),充滿了“正義的火氣”,并沒有接受胡適善意的批評。其實,從蘇雪林對魯迅的道德和人格的攻擊來看,她的這種所謂“正義的火氣”的爆發(fā)是符合她的文化心理結構和文化性格的。雖然她尊胡適為師長,極為推崇胡適的道德文章,但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了自己的風格。從后來的歷史看,蘇雪林就是蘇雪林,立場沒變,風格也沒變,是一以貫之的。

④從抗戰(zhàn)到解放(1937~1949)

這是一段艱苦的歲月,從民族到個人都是如此。武大遷川,蘇雪林的姐妹家庭顛沛流離,歷經艱辛。隨著年齡的增長,蘇雪林的個性被風沙撲面的時代苦難磨礪得更加堅韌,她的文風也變得更加粗放率真,含蓄內斂的表達更加難以見到了,語句辛辣有力,字里行間滿含郁郁不平之氣,時有金剛怒目之慨。從風格的延續(xù)性來看,本階段的蘇雪林延續(xù)了30年代的文風與個性,且進一步走向成熟,在風格的質的屬性上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增加的只是心態(tài)的偏執(zhí)和情緒的鋪排。這就決定了她不可能改變自己此前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和藝術價值判斷的立場與標準。當冰心在抗戰(zhàn)期間寫作《關于女人》這些似乎無關民族危難的文章之時,蘇雪林卻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戰(zhàn)時意識形態(tài)之爭的漩渦。她對魯迅和“左翼”的情感上的排斥態(tài)度也有增無減,如她繼續(xù)寫了《理水與出關》、《富貴神仙》、《論偶像》、《論污蔑》、《論是非》、《過去文壇病態(tài)的檢討》、《對武漢日報副刊的建議》等偏激之文,對魯迅和“左翼”文化界的評價,失之于空浮的議論與個人的想象,在流連于人身攻擊和自身意識形態(tài)立場表白之余,離學理、事實和真相卻越來越遠。可見情感的偏執(zhí)是如何妨礙了一個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批評家的理性判斷。

人到中年,伴隨著人生經驗與學術經驗的積累,在離開了和意識形態(tài)相關的題材領域,蘇雪林的文思會趨于深沉,感慨亦多,但缺少中年女性那種內斂的柔情。本時期她的《屠龍集》中的一些作品如《煉獄——教書匠的避難曲》、《青年》、《中年》、《老年》、《當我老了的時候》等散文,思考的現(xiàn)實和人生,都凝聚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而作者似乎并不消沉,嬉笑怒罵,揮灑自如,自有一股洞透和超越現(xiàn)實人生的豪情。艱難的時事和個人生活,反而激發(fā)了蘇雪林的對于人生的樂觀和創(chuàng)作熱情,創(chuàng)作上進入了一個豐收期,即她所謂的“四十不惑、硯田豐收”,這在當時特別是戰(zhàn)時的女作家中并不多見。此外,抗戰(zhàn)時期出版的《青鳥集》中的大量文藝隨筆和評論,以及1948年她為法國神父善秉仁編著的《當代中國小說戲劇一千五百種》所寫的長達三萬余言的論文《中國當代小說戲劇》,無不顯示了她的對于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宏觀視野和精細的微觀分析能力。只可惜這一切都被一個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偏執(zhí)一辭的、言辭刻薄的、口無遮攔的蘇雪林所掩蓋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蘇雪林作為新文學作家和批評家,其風格發(fā)展階段的歷時性特征是比較明顯的。但到了后期,其風格中的某些特征逐漸保存和沉淀下來,顯示出共時性兼容的特點:以儒家基本的道德理性為原則,以三四十年代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為導向,以唯美化的藝術標準為具體評價標尺,不時輔之以浪漫化的感性甚至是夸張的發(fā)揮,增加了觀點的尖銳、偏至與敘述的鋪排。蘇雪林將這些表面看起來并不相容的因素兼容在她的風格中,當然這肯定會造就她風格的駁雜與內在矛盾,導致在實踐過程中理論表述得不夠周詳和穩(wěn)妥。但難能可貴的是,蘇雪林能以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和“正義的火氣”,將她的這種不乏內在矛盾的、駁雜的風格執(zhí)拗地堅持了下來,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個人特色。

2.“風格”與“人格”的糾結

風格來自于人格,并且代表人格。在中國,自古以來,風格評論和人格評論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直接同一性。自漢末的“九品中正”到魏晉南北朝的名士風度,再到盛唐文人的風流與氣象、明清士子的沉暮與開新,詩文風格、人物性格和倫理人格的角色表現(xiàn)渾然一體,成為自覺的公開評論的對象。進入現(xiàn)代以來,隨著現(xiàn)代學科分類的日趨細致和現(xiàn)代藝術理論的深入發(fā)展,對風格的“現(xiàn)代性”的界定和梳理導致一個后果,就是傾向于將風格做藝術化的理解,而無意識地隱匿了風格的人格背景,于是對風格的藝術評論逐漸針對“文章”而無關乎“人格”。這一轉變完全符合現(xiàn)代文明對公共評論的現(xiàn)代性的基本要求:現(xiàn)代文明只允許公共評論以藝術形態(tài)的風格為對象,而禁止這種評論指向人格行為。即評論作品的風格是正當?shù)?,但評論作為作品風格之根基的人格卻是忌諱甚至禁止的?,F(xiàn)代人可以自由評論甚至是激烈抨擊藝術家的藝術風格,但卻無權以公開的形式評論他人的性格氣質和道德水準。特別是當這種評論援引了權威意識形態(tài)作為評價標準的時候,評論者就有將自己演化為社會公共領域權威審判者的危險。因此,盡管人格構成風格的底蘊,但對風格的藝術評論卻不能轉化為對作為風格根基的人格評論。這不僅是藝術評論的范疇,也是現(xiàn)代文明對于現(xiàn)代人倫交往和藝術活動的基本規(guī)范。(34)明確了這一點,對于學界考察與評價蘇雪林的風格與人格、考察她的風格批評與人格批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jù)上述觀點,我們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文學時期的文學與文化實踐所顯示出的風格特征并不“現(xiàn)代”,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是戰(zhàn)士還是蒼蠅,甚至是廣泛的中間階層的文化人,將人格與風格、人格批評與風格批評混在一起,進行討論和進行人身攻擊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當然和當時的時代危局以及文化意識形態(tài)斗爭同體相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政治化傳統(tǒng)的附屬物和寄生現(xiàn)象。只有那些真正堅持文藝獨立且潔身自好的人,才會將兩者分開評說。反之,由人格推及風格,或者由風格反觀人格,在那些一貫強調文學的意識形態(tài)歸屬的文人那里,實在是非常流行和自以為是的事情。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蘇雪林的風格來批評乃至否定她的人格,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反過來,從否定蘇雪林的人格入手,從而否定她的藝術風格,也似乎是很容易的事。正如蘇雪林從否定魯迅的道德人格入手,從而希望達到否定魯迅的整體風格和精神示范,也是同樣的思維使然。中國文人向來推崇道德文章,而且總把道德標準(人格)放在文章(風格)的前面,也正是由于“文如其人”所揭示的人格對于風格的決定性作用。否定了一個人的人格,很容易就否定了他或她的作品,特別是將人格標準放寬到意識形態(tài)標準或階級標準的時候,20世紀文學史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蘇雪林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個反面的個案而已。

然而蘇雪林的情況在普遍境遇中似乎又帶有某種特殊性。她和當時一些熱衷于從人格上或意識形態(tài)定位上批倒批臭論爭對手、而自身并不注意藝術風格的經營的論者不同,她在推崇作家人格的同時,又是非常注重作家作品的藝術風格的。在一些具體藝術標準如語言、情感、意象等領域,她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唯美主義者。在她的新文學創(chuàng)作和新文學評論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后者對前者的超越。當然,在二者誰為主導的問題上,我們還可以作進一步的辨析。在這里我們不妨先理清一個思路,或者可以說判定一個事實:那就是蘇雪林在批評實踐中對待特定的批評對象時,確實存在以人格批評或意識形態(tài)批評取代乃至否認風格批評的做法,如對魯迅、郁達夫、郭沫若等人的片面的、武斷的批評。但整體上統(tǒng)觀她的新文學批評,她還是將人格批評和風格批評分開使用的,而且使用的界限也是清楚的。最典型的例子還是體現(xiàn)在她對魯迅的批評和評價上。

《在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一文中,蘇雪林集中鮮明地表現(xiàn)了她的道德義憤,全盤否定了魯迅的人格,并在此基礎上痛陳魯迅及其代表的“左翼”文藝給青年們帶來的嚴重不良影響。這是典型的人格批評,并在后半部分由人格批評上升到意識形態(tài)批評。至于觀點的周詳穩(wěn)妥與否,這里似乎已經沒有必要再討論了。我們看蘇雪林此后的文章,無論是在現(xiàn)代文學時期還是去臺后,只要涉及“反魯”,基本是沿著這條線下來的,基本不脫離道德與人格領域。蘇雪林由于自身文化心理結構的原因,深深服膺胡適身上體現(xiàn)出的傳統(tǒng)倫理德行,所以她在人格方面站在魯迅的對立面并不奇怪,令人奇怪的倒是她對魯迅進行人格攻擊時所爆發(fā)的“正義的火氣”以及將“反魯”演繹成“事業(yè)”的持之以恒的耐心??梢姡谌烁裆?,她似乎對魯迅是深惡痛絕的,完全難以忍受的。人格批評演化為一種激烈的人格沖突。

與激烈偏執(zhí)的人格批評形成鮮明對比,蘇雪林對魯迅的風格批評相比較而言就冷靜多了,且基本是以正面評價為主的。眾所周知,蘇雪林從法國回國后的幾年,想在短時間內融入新文壇,除了胡適,對魯迅等新文壇領袖也是非常尊敬的,并在《語絲》上發(fā)表過不少文章?!毒G天》出版后,也曾經贈送給魯迅。對于魯迅作品的藝術評價,一直是比較高的,而且保持了這種高評價的延續(xù)性。這里提兩點,兩篇作品,可以說明問題。一篇是1934年11月5日蘇雪林在《國聞周報》第11卷第44期上發(fā)表的文章《<阿Q正傳>和魯迅創(chuàng)作的藝術》,這篇長文是30年代公認的蘇雪林論魯迅作品藝術成就的代表,分析細致,見微知著,基本奠定了后來對于《阿Q正傳》特別是阿Q形象分析的基本理論框架。熟悉蘇雪林對魯迅態(tài)度轉變過程的讀者知道,經歷過女師大風潮、贈書、宴會等風波與事件之后(具體事件的評析將在后面的相關章節(jié)詳述),此時從情感方面說,蘇雪林已經站到了魯迅的對立面,否則她不可能在短短兩年后就寫出了那篇《與蔡孑民先生論魯迅書》,而且是在攻擊對象剛剛去世之后,這是相當觸犯中國文人的禁忌的。如果不是在情感上極度憎惡,保守的蘇雪林是難以寫出這樣的“鞭尸文章”的。所以《<阿Q正傳>和魯迅創(chuàng)作的藝術》這篇文章,讓我們看到蘇雪林的另一面,在藝術評價方面的嚴謹與獨立性。另一篇文章出現(xiàn)在1948年,是蘇雪林為善秉仁主編的著作《中國現(xiàn)代小說戲劇一千五百種》寫的一篇長文,也是該書的緒論,題為《中國當代小說和戲劇》(Present Day Fiction&Drama In China)。在該文評價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時候,第一個提到的就是魯迅,她說無論什么時候提到中國現(xiàn)代小說,我們都必須承認魯迅的先鋒地位。(35)此時已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接近尾聲的時候,蘇雪林也早已因先前對魯迅的惡評而弄的“臭名昭著”。此時她對魯迅還能做出這樣的藝術評價,說明在現(xiàn)代文學時期,蘇雪林盡管曾經倚重于人格批評甚至是意識形態(tài)批評,但對人格批評和風格批評還是相區(qū)別對待的,是具有一定的現(xiàn)代風格批評意識的。

蘇雪林對風格和人格關系的處理和區(qū)別對待是有悖于中國“文如其人”的傳統(tǒng)的,在“文”與“人”的關系上表現(xiàn)出了矛盾性。因此,如果我們從傳統(tǒng)的風格觀的角度來看蘇雪林,她自然是一個矛盾的個體。在對批評對象進行人格攻擊的時候,無論對魯迅還是郁達夫、郭沫若,蘇雪林的批評更像是“罵”和借助于意識形態(tài)的“威脅”,而止于道德義憤,并不能提供更多的東西。這時她的批評風格便暴露出她人格中偏執(zhí)、狹隘、剛烈的一面;當蘇雪林回到藝術批評領域的時候,她又變得寬容溫和了,稱贊茅盾、田漢、張?zhí)煲淼取白笠怼弊骷遥瑢Α笆Ч?jié)事大”的周作人并無非議,甚至對同樣墮落的穆時英也不吝贊詞。對藝術獨立的推崇、唯美的標準,頓時又讓她的人格充滿了包容性。風格與人格的糾結,在蘇雪林這里,似乎只有在藝術與道德的厚此薄彼、此消彼長里才能得到最終的解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