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文學觀念演進與復古之思想的原因

中國文學批評史(套裝全2冊) (中華現(xiàn)代學術名著叢書) 作者:郭紹虞 著


第四章 文學觀念演進與復古之思想的原因

同時,文學批評又常與學術思想發(fā)生相互連帶的關系,所以學術思想風氣之轉移又常足以左右文學批評的主張。

茲先就文學觀念演進期的三階段言之。先秦顯學,僅儒道墨三家,而此三家中道家反文,墨家尚質,在文學批評史上都沒什么關系;惟儒家以尚文之故,頗流露其一部分的文學觀,所以亦惟儒家思想為最重要。不過因儒家偏尚實用之故,其文學觀不免有文道合一的傾向,僅足為雜文學張目,不足為純文學發(fā)展之助力。所以論周秦時期的文學批評,只能在儒家思想中求之,而在儒家思想中所窺出的文學觀念,當然要與學術相混合了。兩漢時期儒家經(jīng)學雖號為極盛。而儒家思想?yún)s未見光大;所以儒家的文學觀亦不足完全支配當時的文學界。兩漢詞人如司馬相如、揚雄、張衡等,殆均沾染道家之臭味者。故因經(jīng)生詞人之各異其趣向,而“文學”與“文章”亦顯生區(qū)別。至魏晉南北朝,論思想則道家之外益以釋家,論學術則兩漢經(jīng)生所孜孜致力之訓詁章句諸學又皆中止,此實是儒家學術思想最為銷沉的時期。因此文學方面亦盡可不為傳統(tǒng)的衛(wèi)道觀念所支配,而純文學的進行遂得以絕無阻礙,文學觀念亦得離開傳統(tǒng)思想而趨于正確。

進至隋唐,風氣一變:王通講學,而河汾傳洙泗之緒;二劉傳經(jīng),而唐《疏》亦足闡漢《注》之蘊,于是儒家之學術思想復見發(fā)皇。只可惜李唐一代,儒釋道三教并尊,終究不是儒學獨霸的時期,所以文之與道,猶能并重。及至北宋,陽儒陰釋的道學家起,于是以其陽儒,遂本于儒家重道輕藝的見解而益以偏執(zhí);以其陰釋,亦略近禪宗不立語言文字的宗旨而卑視文藝。這種思想既深入于人心,則文學觀念又安得不趨于極端的尚質而成為極端的復古。我嘗以為歷來中國一般人的文學觀,大率都本于孔子;至其本于孔子,而成為傳統(tǒng)的文學觀者,則不是一般詩人的文學觀,而是文人的文學觀,不是駢文家的文學觀,而是古文家的文學觀,抑且,不是古文家的文學觀,而是道學家或道學家之功利派的文學觀。此意,我于舊作《所謂傳統(tǒng)的文學觀》一文中已申論之。(《東方雜志》二十五卷二十四號)蓋這全是本于孔子文學觀中尚用一點以發(fā)揮者;所以發(fā)揮到極端,有時成為尚質而不尚文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