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商與西周
白陶爵
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1991年伊川縣南寨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存。白陶由類似瓷土的泥土制成,其質(zhì)堅硬,因此多被當時社會上層所使用,這種器形仿自青銅器的爵即為其中的代表。
白陶爵
二里頭龍紋陶片
二里頭文化時期,陶塑。1960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殘高19.5厘米,殘寬20.5厘米。泥質(zhì)灰陶,是一件陶器的殘片。殘片一端為弦紋收口,陶片上刻有龍首,龍眼采用浮雕手法向外突出。龍首處向外刻有兩身,向上呈弧形張開,下部刻有云紋,使龍的形象氣勢生動。龍身上方,器身刻有一只仰臥獸面紋,頭小耳長,形象生動。作品線條柔和,雕刻線內(nèi)以朱砂填充,眼部涂成翠綠色,外觀色彩豐富。
二里頭龍紋陶片
黑陶象鼻盉(hé)
二里頭文化時期,1984年河南偃師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器為頭、腹鼓,細頸形式,高26厘米。頭部眼、鼻俱全,直長的象鼻為流,頭后部有開口,并有扁形鋬從開口根部伸出,接于腹上部。器無細刻紋飾,只有頸、腹和器足部飾弦紋。史籍記載我國黃河流域有大象,甲骨文記載有商王捕象的歷史,這一點也從夏商早期出土的象形陶器和青銅器中得到驗證。
黑陶象鼻
殷墟陶塑人像
商代后期,陶塑。1937年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由臺灣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灰陶,同時出土的器物造型有男有女,此造型應(yīng)為女像。像頭頂盤發(fā),眼睛扁而小,口大,嘴角向下,鼻大而突出,雙手向前,似戴梏(古時木制的手銬),左臂已殘,下身裹裙似與上衣相連。頸中戴項圈應(yīng)為枷鎖,此人像為商代奴隸或戰(zhàn)俘形象。同時出土的男像,為雙手向后戴梏狀。
殷墟陶塑人像
獸面紋陶母范
周代,陶塑。1960年山西侯馬牛村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長32.2厘米,寬22.2厘米。采用深浮雕的手法,依陶體表面進行雕刻。獸面呈長方形構(gòu)圖,上部雕出兩角,并有鱗紋裝飾,中間呈旋渦狀,角上伸出兩只小爪,向下夾住呈橫向“S”形的兩角,兩角之下為獸面,眼下嘴兩旁向外伸出胡須,形象怪異。整件雕刻內(nèi)容豐富,造型多變,表現(xiàn)手法多樣。
獸面紋陶母范
獸頭陶母范
周代,陶塑。1960年山西侯馬牛村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長10.5厘米,寬8厘米。這是一件圓雕作品,形似豬頭,頂部有耳為桃形,內(nèi)有鱗紋及“S”形紋裝飾。耳下布滿螺旋紋及鱗紋裝飾,線條優(yōu)美,雕刻細膩。面部眼睛周圍和短鼻上,下頜處均刻細密紋飾,線條流暢自然,形象生動逼真。牛村所在地為東周時期晉國青銅業(yè)手工業(yè)區(qū),此地出土了大量生產(chǎn)、生活及雕塑的陶范。
獸頭陶母范
原始青瓷尊
原始青瓷尊
西周,陶制。1959年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高17.3厘米,口徑15.9厘米,腹徑13.4厘米,足徑11厘米。瓷尊口為喇叭狀,頸稍向內(nèi)側(cè)斜,腹部圓鼓,高圈足。瓷尊胎體灰白通體施灰白釉,但釉質(zhì)含鐵量高,因此器表呈青褐色,釉層部分脫落。在瓷尊的口緣、肩部堆貼有卷云紋,頸部、腹部飾有水波紋和斜方格紋,紋飾線條自然舒展,造型古樸端莊。
婦好墓戴冠跪坐石人像
商代后期,石刻。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婦好被認為是商王武丁的王后,約葬于公元前13世紀末到前12世紀前期。婦好墓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座未被盜掘、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墓中隨葬品數(shù)量、品種眾多,其中跪坐人像有玉質(zhì)和石質(zhì)兩種。這尊跪坐石人像,高9.5厘米,采用白石雕造。人像為雙膝跪坐像,頭頂盤髻戴冠飾,腦后有發(fā)辮。像臉形略長,前額突出,眉毛濃密,雙眼圓瞪,顴骨高出,嘴唇豐厚,具有蒙古族人的特征。作品寫實,造型生動。
婦好墓戴冠跪坐石人像
石牛
商代后期,石刻。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長25厘米,高14.5厘米,寬11.5厘米,白色大理石質(zhì)。作品整體采用圓雕,并以浮雕和線刻相結(jié)合,塑造出壯實、憨厚的牛的形象。前肢跪地,后肢前屈,呈俯臥狀。牛角向后,昂首向前,張口露齒,眼睛微閉,神態(tài)安詳悠閑。塑像通體飾以獸面和卷云紋,下頜處刻有“后辛”二字,是石牛所屬的標志物。整件作品雕琢樸實,風格簡樸,形象端莊,造型完整統(tǒng)一。
石牛
石鸮鳥
商代后期,石刻。20世紀30年代河南安陽侯家莊出土。由臺灣的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高33.6厘米,寬24.8厘米,白色大理石質(zhì)。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體線刻雕飾,頭部和背部刻鱗紋,腹部前方及雙足雕飾獸面紋,雙翼雕蛇形和鳥的圖案。像頭生冠角,圓眼突出,雙耳向后,鼻略尖,嘴呈下斜狀,表情呆板,從像形上看應(yīng)是仿自當時的青銅器,具有中國早期石雕作品古樸、原始的特征。
石鳥
婦好墓玉人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12.5厘米,肩寬4.4厘米,厚1厘米,為站姿人像。像為雙面,一面為男,一面為女。像兩面均頭梳雙角狀高髻,女像彎細眉,目略凹,嘴扁,唇薄,兩手扶在腹部。男像一面,額頭留短發(fā),眉粗而直,鼻大,嘴厚,雙目微突,雙手置胯間。兩面人像遍身刻花紋,雙肩略向上聳,肩下鏤空;中間為身體,兩側(cè)為臂膀。雙腿略粗,向內(nèi)屈。像采用透雕與線刻相結(jié)合的手法,雕工精致,構(gòu)思巧妙。人像腳下有突出的短榫,可作插嵌。在薄玉人上刻淺浮雕和線紋,對刻作者要求較高,這件作品雙面雕刻,且細部紋飾較多,顯示出較高的技藝水平。
婦好墓玉人
玉怪鳥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5.5厘米,通體呈深褐色,形象獨特、怪異。像為站姿,軀體短而粗壯。頭頂有三股粗大的彎角,線刻出雙眼,頭前有巨大喙鉤向內(nèi)彎曲。雙翅緊貼身體以浮雕紋雕出,雙足和尾巴均較短,形成底部天然的托座。鳥胸背上飾有線刻羽紋,背和頭上均有孔洞,可作穿繩掛佩。婦好墓出土了大量此類型的動物玉雕,如鸮、熊等,有真實的動物形象,也有怪異的神話動物形象。
玉怪鳥
梳辮跪坐玉人像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8.5厘米,雙手撫膝,雙膝跪坐。上身略微向前傾,方臉尖頷,鼻大口小,作品頭部較大,下身較小,頭部約占全身比例的四分之一。玉人頭頂正中梳短辮垂于腦后,頭頂一圈短發(fā)雕琢細膩。衣飾蛇紋和云紋裝飾,其中胸部雕有獸面圖案,紋路清晰,凹凸感強。雙腿纖細、短小,與上身尤其是頭部形成對比。商代這一時期的玉器作品除實用工具以外,不僅玉雕的題材豐富,人物及動物的雕刻技術(shù)水平也大幅提高。此種人物雕像在同墓中出土多件,并且可經(jīng)由衣飾的不同區(qū)別身份。
梳辮跪坐玉人像
玉人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玉人像高7厘米,通身黃褐色,圓雕作品。人像呈跪坐狀,雙手扶膝,大鼻小口,頭頂戴有圓箍形裝飾物,腦后梳發(fā)辮,向前盤成圓形發(fā)髻。人像身穿交領(lǐng)衣,長袖,腰束帶,腹前懸“蔽膝”。衣飾云紋、回紋裝飾,腰后飾以卷云形寬柄飾物,似具有某種象征意義。作品突出衣飾、發(fā)飾和冠飾等細節(jié)表現(xiàn),并以此來顯示人物的社會地位。
玉人
青玉跽坐人佩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5.6厘米,寬2.8厘米。人形佩為跽坐姿,雙手自然扶膝,面部方圓,五官清晰,為猴面形象。頭頂梳短發(fā),發(fā)紋細密。頭與肩部連接,頸下有小孔,可穿繩。作品由青玉雕刻而成,形象生動,代表了商代晚期的玉雕工藝水平。
青玉跽坐人
玉象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同時出土為兩件,其中一件為深褐色,長6.5厘米,高3.3厘米;另一件為黃褐色,長6厘米,高3厘米,兩件成對。玉雕小象造型寫實,但身體部分的比例被夸大,短腿,身體敦實,四肢粗短,除長鼻單獨雕刻之外其余部位都采用線刻或淺浮雕手法表現(xiàn)。雖無精雕細琢,但造像頗具有生命氣息。象身雕飾云紋和節(jié)狀紋。作品手法簡潔質(zhì)樸,造型小巧圓潤,是商代后期極為優(yōu)秀的玉雕作品。
玉象
玉鳳佩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長13.8厘米,寬3.2厘米,厚0.8厘米,通體呈黃褐色,為雙面雕。玉鳳形象獨特,回首欲飛,整體看上去猶如一輪彎月,更加烘托出鳳鳥的優(yōu)美氣質(zhì)。作品在雕琢上十分簡潔,僅雕琢出鳳鳥大致的輪廓,羽翼上飾以陽刻花紋,整體雕刻以簡潔線條為主。頭部的花冠及尾部的鏤雕,充分顯示出商代匠師的高超雕琢水平。
玉鳳佩
玉鷹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高6.2厘米,厚0.2厘米,兩面雕,通體為深綠色。鷹翅雙展,作飛翔狀;鷹頭向一側(cè),嘴及眼部雕刻細膩。雙面玉雕紋樣各不相同,一面為單線,一面為雙線,似有正反之分。作品造型精致,形象生動。鷹為展開翅膀飛翔狀,此類造型的鷹在東北地區(qū)的紅山文化玉雕中也有發(fā)現(xiàn),來源可能是人們仰望飛鷹所獲得的形象。
玉鷹
玉龍
商代后期,玉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長8.1厘米,高5.6厘米,通身為墨綠色。龍頭較大,口張開,牙齒外露。頭頂眼珠凸起,兩角向后伏于背上,脊部雕扉棱,雙足前屈立地,尾向前卷曲成旋渦狀,龍身遍布雙線勾菱形紋。作品結(jié)構(gòu)簡單,造型別具一格。
玉龍
新干玉羽人像
商代后期,玉雕。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館藏。羽人高8.7厘米,厚1.4厘米,三環(huán)通長4.6厘米,足部殘缺,通體呈紅褐色。作品形象怪異,造型獨特,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羽人雙手上舉,拱于胸前,屈膝向上呈半蹲坐姿態(tài)。面部形象怪異,頭頂有高冠,鳥喙,下半身和腿部如羽狀紋飾,為神獸面造型。其頭頂高冠后有穿孔,墜有三個橢圓形套環(huán),這種形制的商代玉制品為首次發(fā)現(xiàn),反映了當時雕刻技術(shù)較高,可以鏤刻三個活環(huán)。
新干玉羽人像
圭
商代,玉刻。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長30.5厘米,寬7.2厘米,厚1.2厘米,重600克。此玉呈赭色,上面布滿土斑,色澤多變。圭在商代有平首和尖首兩種形式,圖示為平首圭。圭兩面均有紋飾化的鳥紋和動物紋飾。圭上窄下寬,顏色由上到下逐漸變深,中上部有一圓孔,圓孔上部刻有清代乾隆年間加刻的“五福五代”印璽,下部刻有乾隆帝的御題詩。
圭
玉人形鏟
西周早期,玉雕。甘肅靈臺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作品高17.6厘米,裸身像,無性別之分,體形消瘦,肩下垂,雙臂位于身側(cè),兩手扶于腹部;下身雙腿膝部明顯,雙腳隱去站于鏟形基座上,底部有斜刃。人像臉部雕刻較為細膩,高顴骨、扁鼻和凸嘴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明顯,身體部分則以雕出人體外部輪廓線為主,通體幾乎不做任何裝飾,唯頭頂?shù)衤菪西?,似蛇狀。玉人底部為鏟形榫,可能插于其他器物上。此件玉人于1996年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玉人形鏟
玉鹿
西周中期,玉雕。陜西寶雞出土,寶雞市博物館藏。作品采用浮雕與線刻相結(jié)合的手法。以浮雕雕出鹿的外輪廓和動態(tài)。鹿角或豎直,或彎曲,力求變化,塑造出形態(tài)逼真的鹿角形象。此玉雕小品為組雕,由多件不同造型的鹿組成一個場景,鹿角形象更是各具特色,作品造型優(yōu)美,生動寫實,充滿濃郁的生命氣息。
玉鹿
雕花骨
商代,骨雕。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臺北歷史博物館藏。通高35.3厘米,上寬7.5厘米,下寬13厘米。器物上有流口,應(yīng)為注水容器。作品表面刻滿獸面紋飾,刀法利落,紋飾清晰,構(gòu)圖復雜,紋飾外觀細密,顯示出商代雕刻技藝的高超水平。
雕花骨
夔鋬象牙杯
商代后期,牙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同時出土的為三件象牙杯,其一為口沿處帶流,側(cè)面虎形鋬的造型,另兩件造型相同,為觚形杯身與夔龍形的造型。造型相同的象牙杯其中一件杯高30.5厘米,口徑為10.5~11.3厘米;另一件杯身高30.3厘米,口徑為11.2~12.5厘米。整件作品分兩部分進行加工,由兩面雕的器鋬和淺浮雕的杯體組成。器鋬兩面雕刻,上部為變形的怪鳥形象;中部為淺雕獸面;下部高浮雕龍首,整體看來為蛇身夔龍形,通體鑲嵌綠松石,造型生動。杯身用象牙根制作而成,通體雕滿花紋,并以獸面紋及獸面組合紋為主。在杯口及底部有綠松石帶鑲嵌,并將整個杯體分作幾個部分,而且各部分圖案也各不相同。杯身和鋬上均用云雷紋襯底。整件作品布局緊湊,造型精致、典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作品極為珍貴。
夔鋬象牙杯
帶流虎鋬象牙杯
商代后期,牙雕。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河南殷墟博物館藏。此為同墓出土的三件象牙杯中的一個,器形仿青銅器雕刻而成,高42厘米,杯壁厚0.9厘米。杯為象牙根部雕刻而成,杯身不像其他兩件那樣鑲嵌綠松石,而是只雕刻饕餮紋、夔紋、鳥紋和云雷紋,其上有流口,上部為饕餮紋,下部為立虎。
帶流虎鋬象牙杯
獸面紋扁足鼎
商代早期,銅鑄。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通高19.2厘米,重1.4公斤。獸面紋扁足鼎下置三個龍形的扁足。每一個扁足的兩面都有線刻的龍紋,從而增強了鼎的氣勢。獸面紋扁足鼎的紋飾主要是腹中部環(huán)繞的一圈獸面紋。圖案雕琢極為精美,以鼻梁為中軸,獸的雙眼在鼻梁左右,獸面和獸身為淺浮雕勾曲狀紋,呈對稱形式向左右兩邊展開。從圖案的構(gòu)圖來看,這件鼎從整體到局部的設(shè)計都十分簡潔樸素,構(gòu)圖完整,呈現(xiàn)出早商時期簡潔、厚重的裝飾特色。
獸面紋扁足鼎
青銅汽柱甑
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器高15.6厘米,口徑31厘米,汽柱高13.1厘米。這件甑是與其他炊具組合使用的汽蒸鍋,其中空柱蓮花頭有漏孔以散發(fā)蒸汽。器腹靠近底部設(shè)置對稱的耳,器外壁上下分飾夔龍紋和倒三角形蟬紋,內(nèi)壁刻有“好”字的銘文。
青銅汽柱甑
龍頭提梁卣(yǒu)
龍頭提梁卣
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器高36厘米,口徑8.8厘米。器為長徑,小口,鼓腹,圓圈足。腹上部兩側(cè)向上設(shè)高圈形提梁,提梁底部各有一對柱形飾。器頸、腹、圈足前后都設(shè)扉棱,且棱兩側(cè)對稱設(shè)孔釘,形成獸面紋飾,器體以饕餮紋和云雷紋為底紋。頂蓋上鑄一立鳥,立鳥底部由夔龍紋和鳥紋的連接件與提梁上的環(huán)相接。
“婦好”青銅鸮尊
商代后期。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尊高45.9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2厘米,口徑16.4厘米。銅尊以鸮為形,作昂首站立狀。雙足與寬尾形成穩(wěn)固的三個支點。銅尊通體布滿雕飾,以云雷紋為底,喙面飾蟬紋、胸部飾蟬形獸面。背部白鋬面飾有獸面紋樣,下與尾部飾鴟鸮。同時,在銅尊的頂部后端還開有一個半圓形口,上有蓋,并鑄有立鳥和夔龍為提手。整件作品綜合運用了線刻、浮雕與圓雕手法,紋飾清晰、變化豐富,結(jié)構(gòu)緊湊,增強了作品的完整性與統(tǒng)一性。在尊口內(nèi)壁刻有“婦好”字樣,同墓出土銅鸮尊為兩件。
“婦好”青銅鸮尊
人面銅盉
商代后期,銅鑄。相傳為河南安陽出土,出土時間不詳,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通高18.5厘米,頂部蓋作深浮雕人面像,像面朝上,五官突出。像頭頂生兩角,造型特別。頭像向下為圓形盉體,人面頸后部通過連貫的紋飾與盉體上的龍身相接。盉體周身雕飾花紋,有菱格紋和鱗紋構(gòu)成的龍身,還有變形的獸頭和夔龍等圖案,造型豐富。盉體一側(cè)開有壺嘴式的直流口,另一側(cè)又開有一個短流口。除流口之外,盉底還設(shè)圓孔以供穿繩提拉。底部圓孔有三處,分別為直口流下及其兩側(cè),而蓋上的人面雙耳也有孔與底端的孔相對應(yīng),以便穿繩供提拉。
人面銅盉
亞醜鉞(yuè)
商代后期,銅鑄。1965年山東益都蘇埠屯出土,山東博物館藏。同時出土的有兩件,其中一件寬35.8厘米,長31.8厘米,另一件長32.7厘米,寬34.5厘米,兩器造型相似,其中一件正反兩面均有“亞”的銘文。鉞本為造型像斧的武器,圖示這種明顯為禮器。器底部有弧形刃,面上有透雕人面像,鼻、眉為浮雕,其余部位均為透雕。五官造型奇特,手法簡潔、夸張。人面生動的形象充滿情趣,此類玉質(zhì)或青銅質(zhì)的鉞放置于墓中,往往是墓主社會身份的象征。
亞醜鉞
桃花莊龍紋銅?。╣ōng)
商代后期,銅鑄。1959年山西石樓桃花莊出土,山西博物院藏。通長41.5厘米,高18.8厘米。器物以牛角為原型制作而成。其一端為圓雕龍首,龍首上昂,張口露齒,頭頂雙角。龍背為觥蓋,蓋上浮雕龍身,龍身周圍布滿蛇紋、渦紋及云紋等,這些紋樣均采用淺浮雕雕飾,以烘托龍身的形象。其中蓋頂還雕一蓋紐,為圓形帽釘形狀,紐頂?shù)駵u紋。觥體兩側(cè)為鱷魚紋與夔龍紋,且其首與觥身的龍首方向相反。生動形象的揚子鱷圖案在同一時期的雕塑作品中十分少見,而且雕刻手法相當寫實,作品尤為珍貴。
桃花莊龍紋銅觥
二郎坡銅鸮卣
二朗坡銅鸮卣
商代后期,銅鑄。1956年山西石樓二郎坡出土,山西博物院藏。通高19.7厘米,長15厘米,口長徑12厘米,短徑8.6厘米。造型為兩只站立的鸮鳥背部相對,正面為一只站立的鸮鳥,蓋為鸮頭,彎眉,環(huán)形眼,眼下部出尖喙,卣腹為鸮身,飾對稱的螺旋紋,下雙足略內(nèi)收。側(cè)面分別為兩只鳥的側(cè)面像,構(gòu)思巧妙,造型獨特。
小臣艅銅犀尊
商代后期,銅鑄。山東壽張出土,現(xiàn)藏于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通高24.5厘米,以犀牛為原型,作品生動寫實。頭部生角,嘴向上起翹,雙耳伸展,眼部突出,腹部圓鼓,四肢短粗,極符合犀牛的形象特征。尊體周身不施雕飾,在尊內(nèi)底刻有27字的銘文,記敘商王出巡并賞賜臣子的事件。這種較長的敘事性銘文設(shè)置,是自商后期才開始出現(xiàn)的。
小臣艅銅犀尊
豕卣
商代后期,銅鑄。上海博物館藏。高14.1厘米。這件器物的造型為兩只豬背對的形象,器身圓鼓為豬身,在其兩頭都設(shè)豬頭和兩斜向前蹄,由此從兩面看都是完整的豬身形象。豬頭部眼、耳各自鑄出,口鼻為一體,拱唇向前。器物全身雕飾云雷紋,其上再飾耳、眼等形象,紋飾主次突出。
豕卣
象尊
商代后期,銅鑄。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尊通高17.5厘米,形為一頭立象。立象通身以云雷紋為底,雕飾夔龍紋、獸面紋及花瓣紋。象鼻飾細密鱗紋,其造型向上卷,中空,與腹部相通,為流口。鼻下有牙齒外露,額頂有蛇盤臥,雙耳外廓,形象生動。象背有蓋,蓋頂圓雕小象,姿態(tài)造型與大象相仿。作品細部裝飾與整體雕琢協(xié)調(diào),大象馱小象的設(shè)置,使作品更富生活氣息。造型相似的象尊在湖南省博物館和法國吉美博物館均有收藏。
象尊
四羊方尊
商代后期,銅鑄。1938年湖南寧鄉(xiāng)月山鋪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尊高58.6厘米,口徑52.4厘米,上口最大徑44.4厘米,重34.5公斤。這件尊器集圓雕、浮雕、線刻于一體,不僅是商代青銅器中的名作,也是中國現(xiàn)存商代青銅尊中尺度最大的一座。器物為四方形,以四折角為中線,器肩部分別雕出卷角羊胸像,羊頭突出器面,羊身、蹄足均浮雕,肩、背以鱗紋和長冠鳥紋表現(xiàn)。尊口頸雕飾蕉葉夔紋和獸面紋,肩飾浮雕龍紋,四面肩部中央圓雕龍頭探出器面。四折角及四面正中分別裝飾有扉棱。整件作品造型莊重,鑄造技藝高超,充分顯示商代青銅器的制作藝術(shù)水平。
四羊方尊
雙羊尊
雙羊尊
商代后期,銅鑄。日本根津美術(shù)館藏。高46厘米。尊體以兩只羊背相貼合而成,羊肩馱尊頸,羊體為尊腹,羊腿為尊足,造型穩(wěn)重、對稱。圓雕羊首各頂一對彎曲的大角,臉部細刻交連紋。羊體滿刻鱗紋,腿上刻飾渦旋狀蛇紋,尊頸部以云雷紋為底,刻飾獸面紋,包括羊頭、羊身和尊頸在內(nèi)的所有紋飾均左右對稱。
虎食人卣
商代后期,銅鑄。相傳為湖南安化出土,同時出土為兩件,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館,一件藏于法國巴黎。兩件高分別為32.5厘米和35.7厘米。器物為中型酒器,也作禮器用。作品為人、虎合體卣,其中虎口大張,作吞食人狀,因此,此物便稱作“虎食人卣”,虎作踞蹲狀,由尾部及兩后腿形成三足,虎頭頂為蓋,蓋上設(shè)一鹿為提手,虎全身雕飾龍、虎、牛頭及獸面,并以云雷紋作底。與虎相對一人,雙腳踏在虎足上,雙手抱向虎身,與虎作懷抱狀。人的雙臂與虎身紋飾連為一體,臀部和大腿飾蛇紋,但底紋也與虎身的紋飾相一致。法國的虎食人卣,其區(qū)別在于人的左耳部有穿孔,而日本博物館藏品的人形則沒有耳洞。作品表現(xiàn)的雖是虎食人的形象,但從整體的造型結(jié)構(gòu)及人物的表情姿勢來看,卻又表現(xiàn)出一種人與虎的親密關(guān)系。
虎食人卣
象尊
象尊
商代后期,銅鑄。1975年湖南醴陵獅形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尊通高22.8厘米,長26.5厘米,通體呈碧綠色。象形體碩大,長鼻高翹,自然彎曲,四肢粗壯,身體比例被縮短。象身通體以云雷紋為底,雕飾有獸面、虎、龍、鳳等紋樣,形象生動、富有裝飾美感。其中最為精致的是象鼻的雕飾。象鼻中空為流口,前端雕成鳳鳥狀,鼻上卷部雕出一只伏虎,虎首向下,口中銜蛇。鼻下端鑲刻一倒懸蛇,象頭雕兩只旋渦狀蛇。尊背部開口,出土時尊蓋已失。
三星堆銅立人像
商代后期,銅鑄。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通高2.62米,基座高90厘米。人像頭戴蓮花狀花冠,其上有回紋裝飾,冠有殘損,未能復原。頭部眉目粗大,耳闊而上揚,右臂上舉,左臂屈于胸前,作環(huán)抱狀,兩手部均呈封閉的環(huán)狀。這種環(huán)狀手的做法在此時期的多地出土人像中都有發(fā)現(xiàn),其意義尚不明。銅像表情嚴肅,似正在進行莊重的儀式。粗大雙手與細長的身軀形成對比。像身著窄袖緊身長袍,赤足戴鐲。像下基座為復斗形,上層各面透雕倒置獸面。這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青銅人物雕塑。其形象造型在中國甚至世界青銅雕塑史上都很少見。
三星堆銅立人像
人頭銅像
商代后期,銅鑄。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同時出土的人頭與面具像有多件,而且這些人像有著共同的面部特征,均為細長的大眼睛、高鼻梁,闊耳挑眉,嘴扁而長。耳朵造型奇特,耳垂部還有穿孔。因眼部多突出,藝術(shù)處理特別,使人像呈現(xiàn)出獨特的形象和神態(tài)表情,手法夸張。三星堆出土面具有兩種尺度,一種尺度巨大,眼睛向外突出明顯,可能是為祭祀活動鑄造的,面部形象夸張,如獸面。第二種尺度適宜,面部形象更貼近真人,有的眉眼部被描黑,有的則做貼金處理。
人頭銅像
亞方罍(léi)
商代后期,銅鑄。故宮博物院藏。高60.8厘米,寬37.6厘米,重20.8千克。罍是古時盛酒的一種器皿。有屋形蓋,頂端設(shè)屋形紐,腹部兩側(cè)雙耳,耳上銜圓環(huán),圈足。器身的各角及每面的正中均鑄有凸出的扉棱。蓋與腹部飾獸面紋,頸、肩與方形圈足飾夔紋,每個面的雕飾相同,呈對稱式。腹部前后兩面上、下各有一獸首狀圓雕,下部獸首向外穿出為。整體造型莊重渾厚,紋飾瑰麗,風格古樸雅致。
亞方
凸目銅面具
商代后期,銅鑄。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同時出土的有多件面具,這是其中的一個,高85.4厘米,寬78厘米,重19.24千克。面具以蜀王蠶叢的形象為原型,利用夸張的手法鑄造,眉毛粗厚,眼睛斜長,眼球向外凸出9厘米。鼻梁上、額前向上直豎一戟形飾,上端向前卷曲,中為戟形飾,下端飾云紋。鼻下的嘴用三道陰線勾勒,上翹至腮。兩耳朵大且尖,其上鑄有云形勾紋的輪廓。包括圖示面具在內(nèi)的大部分三星堆面具都出土于二號坑,這些面具的共同特征是雙眼突出。據(jù)專家推測,由于蜀地缺碘,因此人們多患有甲亢,雙目突出即為甲亢的主要表現(xiàn),因此導致這些人物面具也多為突目形式,此外,這些面具的腮部上下、額頭多留孔,可能是供系繩固定面具以供懸掛之用。
凸目銅面具
雙面銅頭像
商代后期,銅鑄。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江西省博物館藏。高53厘米,角距38.5厘米,中空,雙面雕,正反兩面相同。頭像頭生兩角,線飾云雷紋。雙耳上揚,眼部內(nèi)凹,眼珠呈圓球形向外突出。鼻頭橢圓,嘴為長方形,張開的嘴露齒,兩邊齒呈卷形。頭頂有圓管,中空與內(nèi)部相通。頭像下細長頸部也呈管狀,在使用時面具頭頂可插入飾物,底部則可插于竹木柄上。作品造型生動,充滿趣味性,是目前出土唯一雙面青銅頭像。
雙面銅頭像
鳥獸紋銅觥
商代后期,銅鑄。出土時間、地點不詳,現(xiàn)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通高31.4厘米,整體造型奇特,雕飾繁瑣。觥體為一怪獸形象,獸頭朝向一端,作昂首狀。獸頭上雕刻一對夔龍,脊背上前雕龍后雕牛頭,背兩側(cè)浮雕龍及卷鼻大象,龍形顧盼回首,形象逼真。獸背向下,前方為一怪鳥形象,鳥嘴突出器表,鳥面上下飾有虺紋,由兩條龍組成的兩翼更是栩栩如生,鳥爪向下正好為觥的前兩足。獸背后為一大型獸面形象,獸面向下,觥足部刻有兩個人首蛇身像。觥的鋬部上端刻帶角的獸頭,獸頭向下作口吞立鳥狀,鳥尾向后與觥體相連,正好構(gòu)成的弧形輪廓。整件作品集多種現(xiàn)實與神話中的動物之大成,充分利用器體的各組成部分,使作品完整而又豐富,具有濃郁的象征意味。
鳥獸紋銅觥
商代銅尊
商代晚期,銅鑄。1965年湖北漢陽東城垸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通高37.1厘米,口徑26.4厘米,底徑16.5厘米。尊口呈喇叭形,器身鑄有四道對稱的扉棱,通體以云雷紋為底,頸飾蕉葉紋、回首夔紋等圖案。銅尊造型別致,構(gòu)思巧妙,獨具匠心,紋飾繁縟華麗,極具裝飾效果,同時也表現(xiàn)了商代后期高超的雕鑄技藝水平。
商代銅尊
人面紋方鼎
商代后期,銅鑄。1959年湖南寧鄉(xiāng)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通高38.5厘米,長29.3厘米,寬23.7厘米。在中國古代,鼎是貴族王權(quán)的象征。這尊鼎為祭祀禮器,呈長方形,深腹,四壁均以回紋為底,四面飾人面紋,兩短壁沿上鑄有兩豎耳,下設(shè)四個粗高足,足上部飾有獸面紋。腹部四個轉(zhuǎn)角及四足上部各有一扉棱。鼎四人面形象基本相同,其中正反兩面較大,兩側(cè)面較小。人面五官刻畫清晰,濃眉、大眼、鼻高挺、嘴唇略厚,表情嚴肅,兩耳上方有角紋,下方飾有爪紋,整體為有首無身像。鼎內(nèi)底鑄有“大禾”二字,應(yīng)是氏族的標記。目前學者推測這種有面無身的形象為饕餮,龍的九子之一。
人面紋方鼎
豕尊
商代晚期,銅鑄。1981年湖南湘潭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通高40厘米,長72厘米。這是中國少有的、寫實風格的豕形青銅藝術(shù)品。豕尊造型寫實,其嘴部有牙外露,耳小,為野豬形象。尊背部有橢圓形口,上覆一蓋,蓋上鑄一立鳥。尊身以方格狀的鱗紋為主,其面部和四肢,以及與四肢對應(yīng)的肘部則滿飾云紋、夔紋。在豕的前后肘部都有一圓形穿孔,推測為供穿繩或棍,方便移動而設(shè)。這件豕尊紋樣刻畫自然,風格細膩,是件具有實用性與象征意義的酒器。
豕尊
龍鳳紋“戈”卣
商代晚期,銅鑄。1970年湖南寧鄉(xiāng)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通高37.7厘米。器物通體呈墨黑色,腹部為橢圓形,從頂部到底足呈縱向鑄有四道凸起的扉棱。腹上部設(shè)置提梁,上飾龍紋,兩端飾以獸面紐。器身分層飾花紋,蓋面及頸部飾以瓦楞紋,蓋沿、腹部及圈足上飾以鳳紋,紋樣變化,每層形紋都不相同。內(nèi)底和蓋內(nèi)鑄有一“戈”字銘文,是中原戈族的標記。出土時器腹內(nèi)藏320件玉器。造型莊重渾厚,紋飾布局嚴謹,精致美觀,線條自然。
龍鳳紋“戈”卣
牲首獸面紋方尊
商代后期,銅鑄。湖南常寧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高53.8厘米,口徑34.6厘米。方尊口呈喇叭形,高圈足,腹部上下內(nèi)束,通體以云雷紋為底,上飾以獸面紋和三角紋,尊身還對稱飾有四道凹紋,肩部對稱鑄有四只鳥身的蹲獸,各鳥之間方尊各面的中央設(shè)豬首。獸面紋方尊造型精美,雕飾繁復而不亂,主次分明,是細部裝飾與整體造型完美結(jié)合的青銅代表作。
牲首獸面紋方尊
虎紋鐃(náo)
商代晚期,銅鑄。1959年湖南寧鄉(xiāng)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通高71厘米,銑間寬46.5厘米,鼓間寬35.6厘米。鐃是甬部插于座上仰擊的一種樂器。兩面以弧形精線組成的簡化獸面紋為主紋。鼓部正中浮雕獸面紋,兩側(cè)浮雕飾以虎紋。甬內(nèi)中空,甬上有旋。鐃整體造型簡潔,紋飾簡練,線條彎曲自然,風格質(zhì)樸。此類鐃有單支出土,也有多個不同規(guī)格同時出土的情況,對于是否存在成組使用的銅鐃的做法,目前學界仍未確定。
虎紋鐃
云紋鐃
商代晚期,銅鑄。1974年湖南寧鄉(xiāng)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通高67厘米,銑間寬49.8厘米,鼓間寬31厘米。這件云紋鐃形體較大,兩面紋飾簡潔洗練,以排列整齊的云紋烘托出主體的獸面紋,中間有棱,左右兩眼對稱,呈立體狀的菱形。云紋鐃紋飾造型仍是獸面紋的形式,紋樣布局嚴謹。鐃以云紋作為裝飾,但構(gòu)圖仍為獸面形式顯示出與早期獸面紋飾的傳承關(guān)系。
云紋鐃
三羊首獸面紋銅瓿(bù)
商代晚期,銅鑄,高52厘米,口徑41.3厘米,出土時間、地點不詳,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瓿是一種古代盛酒或水的小甕。作品以線刻和浮雕相結(jié)合,口徑向下肩部高浮雕三個羊頭,羊角呈旋渦狀,雙眼突出。器物通體淺浮雕云雷紋和羽狀紋,并以高浮雕圓眼組成獸面形象,圖案抽象又不失生動。器體中部和圈足處以大小不同的圓眼組成獸面紋飾圖案,主次分明,結(jié)構(gòu)清晰。
三羊首獸面紋銅瓿
四足鬲(gé)
商代晚期,銅鑄。陜西城固縣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鬲是一種底足中空的炊具,此四足鬲高23.5厘米,口徑21厘米。圓口、腹鼓、袋足,腹部飾獸面紋,按四足劃分為四部分。頸部飾有S形的曲紋和弦紋,圖案組合和諧,富有情趣,造型精巧,形體豐滿。
四足鬲
饕餮(tāo tiè)紋銅鼓
商代,銅鑄。1977年湖北崇陽白霓新堰汪家嘴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通高75.5厘米,鼓面徑39.5厘米。商周時期,鼓是一種重要樂器,但大多鼓都是木質(zhì)。這件銅鼓完全仿照木質(zhì)鼓造型鑄成。鼓形為橫置的桶形,下部兩端向內(nèi)收縮,兩側(cè)鼓面平素無飾。鼓身頂部鑄有一枕形紐,中間有一圓形穿孔,下設(shè)底座,以便懸吊、安放。鼓身滿飾紋樣,以饕餮紋為主,鼓兩端邊緣處各飾有三列乳釘。整體造型精美,線條流暢自然,裝飾紋樣繁而不亂,風格渾厚粗獷,作為商周僅存的兩件銅鼓之一,顯得彌足珍貴。
饕餮紋銅鼓
牛尊
商代,銅鑄。湖南衡陽出土,衡陽市博物館藏。高7.4厘米,因氧化,尊通體呈翠綠色。尊是一種大、中型的儲酒器,此尊以水牛為原型,形象寫實。牛頭及牛背為蓋,牛身為尊。蓋頂塑小型立虎為把手,牛角彎曲,圓眼突出,頭向上昂,一幅憨厚神態(tài)。牛蹄為圓形,腿粗短,飾云雷紋。腹部中空,外觀滿飾鳳鳥紋、夔紋及獸紋,分別采用深浮雕、淺浮雕及線刻相結(jié)合雕飾而成,紋飾繁而不亂,細部雕刻生動,整體形象和諧。
牛尊
饕餮紋盉
商代,銅鑄。1974年河南中牟縣黃店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25厘米,流長7厘米。盉是古時用于盛水、溫酒或調(diào)和酒味濃淡的調(diào)酒器。如果與盤一起,可為盥沐之器。盉頂部密封,只留有一個心形小口和一管狀長流。流兩側(cè)各有一向上凸起的圓面并飾乳釘,頸部飾有一圈饕餮紋,圓面光滑無飾。盉下有三足,為袋狀。作品整體渾圓,大塊大面,轉(zhuǎn)折回旋自然,裝飾簡潔,風格素樸。
饕餮紋
婦好墓夔足方鼎
商代,銅鑄。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42.4厘米,口長33厘米,口寬25厘米。鼎身為長方體,沿稍折,方唇、立耳、平底,下有四條扁狀夔形足,獸尾上卷。鼎通體飾滿花紋,四壁為雷紋襯底,上面飾以饕餮紋,四個角與四壁中間各有一條凸棱,在鼎內(nèi)底的中部刻有銘文“婦好”二字。
婦好墓夔足方鼎
司母辛四足觥
商代,銅鑄。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36厘米,長46.5厘米。觥為古代盛酒的器皿,該觥造型奇特,整體為立獸形,頂部有蓋,蓋的前部似牛,但頭上鑄有一對向內(nèi)卷曲的角,尾部鑄有一獸首形,通體布滿紋飾。在蓋和器身上均刻有銘文“司母辛”字樣。立獸造型寫實,手法粗獷、傳神,工藝考究。
司母辛四足觥
三勾兵
商代,銅鑄。遼寧省博物館藏。這組戈共有三柄,分別長27.5厘米、27.6厘米和26.1厘米。援部均為長條的牛舌形,上刻有不同的紋樣,柄端鏤雕飾有鳥形紋。三勾兵是商代重要的兵器,但從這三件造型及鑄銘文的做法可以看出應(yīng)為禮器。傳這三柄戈均出自河北易縣,皆為殷制,應(yīng)該是殷商時代北方侯國的器物。三戈造型概括簡潔,鑄造精良,風格質(zhì)樸。因器身上雕刻的銘文有20人,共四輩,因此對研究商代宗法制度以及親屬稱謂,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勾兵
饕餮紋罍
商代,銅鑄。1955年河南鄭州白家莊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高24.5厘米,口徑13厘米。罍為古代的一種盛酒器,也可作禮器,器為小口,沿外侈,頸部較長,折肩、深腹、圓底、高圈足。肩部飾有云紋,腹部為饕餮紋、雷紋,足部僅飾有雙弦紋但開設(shè)了三個十字形鏤孔。頸部鑄有三個對稱的龜形圖案。器物整體造型粗獷奔放,紋飾樸實簡練,風格渾厚。
饕餮紋
鸮紋銅徙斝
商代后期,銅鑄。1968年河南溫縣小南張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37.3厘米,口徑20厘米。這是一件古代的酒器,束頸、垂腹、圓底,底內(nèi)刻有“徙”字銘文??谘厣习惨粚阈沃?,底部有三只錐形足,一側(cè)有獸面紋弓形。頂部傘形柱雕飾蕉葉紋、渦紋;器腹部雕刻三組平展雙翅的鴟鸮紋;三足外側(cè)雕夔紋。其中獸面圖案最為生動,還雕有細密的雷紋為底,獸面形象突出。
紋銅徙
饕餮紋瓿
商代,銅鑄。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47.6厘米,口徑29.8厘米。器為大型的盛酒器,器身斂口,器腹呈鼓形,在上下兩端內(nèi)收。上部同樣為半圓形略向上凸起的蓋,器底則為平底圈足的形狀。除頂部鑄有圓形鈕之外,通體滿飾紋樣,肩部浮雕有三個獸首,雷紋為底,上面雕飾饕餮紋,層次豐富。
饕餮紋瓿
外叔鼎
西周早期,銅鑄。1952年陜西省岐山縣青化鎮(zhèn)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高89.5厘米,口徑61.3厘米,腹深44厘米,重99.25公斤。此鼎造型厚重,形體巨大。鼎有三足。耳飾二夔龍紋,口沿下方飾有一圈饕餮紋飾,其下無紋飾。三足上端飾有象面紋。此器紋飾簡練、刀法嫻熟、風格粗獷、形象樸拙,是1949年后在中國所收集到的第一個西周重器,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因鼎內(nèi)刻有作器人名為外叔而得名。
外叔鼎
人形銅車轄
西周早期,銅鑄。1976年河南洛陽龐家溝出土,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通高25.4厘米,人高18.3厘米。車轄是車軸兩端的銷釘。西周時期塑像較商朝相比,形象更為寫實,作品更顯生動。這是一件以人為主題的銅車轄雕塑,人物造型為屈膝跪坐狀,雙手置于腹前,身著右衽長衣,腰束帶,垂蔽膝。人物頭梳高髻,戴束發(fā)物,雙目圓瞪,粗眉扁耳,嘴突出,表情嚴肅、謹慎。人像背后連一橫向擋泥板,板上刻饕餮紋。人像腿彎曲,中心為空洞,腿下接一豎插銷。
人形銅車轄
人面銅盾飾
西周早期,銅鑄。1976年陜西岐山賀家村出土,周原扶風文物管理所藏。作品高35厘米,寬37.8厘米,呈扁長形。人面五官以高浮雕的手法處理,彎眉粗厚,眼睛凸圓,鼻梁突起,從眉端至嘴部,鼻脊飾滿鱗紋。嘴闊而大,寬至臉頰,牙齒外露,作齜牙咧嘴狀。因人像五官造型構(gòu)圖以幾何形為主,因此,人像面目既富有情趣,又充滿粗獷、豐富之感。
人面銅盾飾
太保鳥卣
西周早期,銅鑄。出土時間、地點不詳,日本白鶴美術(shù)館藏。通高23.5厘米。器身造型為一只蹲坐的鳥,鷹啄,上啄可開啟,為卣嘴,長冠垂于腦后,腦后開口并設(shè)蓋。頜下垂肉髯,腹部鼓突,刻翎毛紋飾,兩側(cè)有云紋雙翼,翼下有雙足呈屈蹲狀,與后尾部形成支座。在頸側(cè)處設(shè)有兩耳,耳向上接提梁。器物造型古樸、敦實,裝飾簡潔。卣體上刻有銘文“太保鑄”,故得名。
太保鳥卣
鳥紋爵
西周早期,銅鑄。故宮博物院藏。高22厘米。爵是用以飲酒的器物,同時也可用來溫酒,是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之一。爵的造型一端為寬大的流,用以倒酒,一端呈尖銳的尾狀,流與杯口接合處有雙柱。器身有耳,腹下有細長的寬形刀狀足。流、腹部均飾有高冠長尾的鳥紋。
鳥紋爵
折觥
西周早期,銅鑄。出土于陜西扶風。通高28.7厘米。觥是一種酒器,其前有流,上有蓋,后有。抽象的鳥獸及浮雕獸紋飾使圖案組合豐富多樣。觥尾依次雕刻獸首、立鳥和象頭。其中造型最為突出的是羊頭形的觥蓋。羊頭頂?shù)耧楇p角,呈彎曲下垂狀。觥體略呈長方體,飾獸面紋,圈足一圈飾龍紋,在觥背和長方體的四面中間都有透雕的回形龍紋凸棱。在頂蓋和器體內(nèi)側(cè)均刻有銘文。
折觥
鳥蓋獸紋壺
鳥蓋獸紋壺
西周早期,銅鑄。江蘇丹徒出土,鎮(zhèn)江博物館藏。高49厘米。壺是一種盛水或酒的器皿,其頂有蓋,蓋上一只圓雕鳥,首向上昂起,鳥羽翹起,雙翅上浮雕卷云紋,造型精巧。壺體為不規(guī)則圓柱體,腹部略鼓,頸下有兩耳,壺底為圈足。通體飾卷云狀交連紋,并以四條豎條紋平均分隔,構(gòu)成四組卷云圖案,豎條紋上有凸起的圓點裝飾。
茹家莊銅舞人像
西周中期,銅鑄。1975年陜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乙室出土,寶雞市博物館藏。人像高17.9厘米,雙臂向右側(cè)上揚,雙手作環(huán)狀,置于肩部。人像頭部上寬下窄,眉目清晰,雙眼圓瞪,鼻梁凸起,身穿垂地長袍,腰中系帶,體形適中。銅人底部長袍下有方孔,似乎用于固定。因人像發(fā)現(xiàn)于棺槨之間的頭面部,推測其用途可能與祭祀活動有關(guān)。
茹家莊銅舞人像
幾父環(huán)帶紋銅壺
幾父環(huán)帶紋銅壺
西周中期,銅鑄。1960年陜西扶風齊家村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同時出土的為兩件,壺通高60厘米,口徑16厘米。兩件作品造型、圖案及銘文都相同。壺體長頸,腹體下垂,除沿口與頸端外,通體采用浮雕手法刻波浪云紋,并在頸部及腹部形成三組云形圖案。其中下兩組圖案還分別相間有獸面紋、龍紋和公字形紋,蓋榫外側(cè)刻銘文。作品中采用的波浪紋裝飾,開始流行于西周中期。波浪紋裝飾的此類造型青銅壺還有采用減底平刻方法雕刻的紋飾,與器體本身造型相呼應(yīng),使整體更具流暢感。
銅牛尊
西周中期,銅鑄。1967年陜西岐山賀家村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尊通高24厘米,長38厘米。以水牛為原型塑造,作品呈現(xiàn)出樸實的生活氣息。牛四肢短粗,體形健壯,軀體雕飾變形獸紋,圖案簡潔大方。牛頭前部平,設(shè)流口。頭頂雙眼生動傳神,牛角向后,造型充滿張力。牛背上開口,有一小蓋,蓋上立一只圓雕虎,虎周身刻滿紋飾,并在尾部通過活鏈與牛身相連。
銅牛尊
駒尊
西周中期,銅鑄。陜西眉縣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尊長23.4厘米,通高32.4厘米。駒四肢站地,腹部中空,背部開口,有蓋。頭頂雙耳直豎,五官雕刻細致。短尾下垂,胯部突起,腹兩側(cè)分別刻有圓渦紋圖案。在駒形尊的胸前、頸和背部頂蓋內(nèi)側(cè)刻有105字銘文,是一位名為的官員為紀念周王所賜騾駒而作。
駒尊
鴨尊
西周前、中期,銅鑄。1955年遼寧省凌源市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尊高44.6厘米,長41.9厘米,口徑12.7厘米,重6.6公斤。鴨嘴扁平,鴨頭短圓,頸部圓潤,鴨身刻菱形格紋,腹兩側(cè)以渦旋狀螺紋表現(xiàn)羽翅,身下前部有雙腿,短粗有力,雙蹼雕刻細致,靠尾后部有短柱支撐。鴨背上開圓形口,口沿高出鴨背。作品寫實,造型簡潔、古樸。
鴨尊
方座筒形銅器
西周晚期,銅鑄。1993年山西曲沃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村晉侯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通高23.1厘米。器身滿飾竊曲紋、環(huán)帶紋。頂部有蓋與筒身以子母口扣合,蓋頂圓雕神鳥為提手。筒身下有方座,座四面圓雕四個背向的祼體人像,為器物的足。人像蹲身,作用力背負狀,胸前也刻有紋飾,神態(tài)逼真。
方座筒形銅器
毛公鼎
毛公鼎
西周晚期,銅鑄。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通高53.8厘米,重34.5公斤。毛公鼎是一件宗廟祭器,器物造型和紋飾都很簡單樸拙,直耳,鼎腹為半球狀,三立足為矮短的獸蹄形,只在口沿下部飾有環(huán)帶狀的重環(huán)紋。在腹部內(nèi)側(cè)鑄有500字的銘文,是現(xiàn)存青銅器上所鑄最長的銘文。
散氏盤
西周晚期,銅鑄。清康熙年間陜西鳳翔出土,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趶?4.6厘米。盤為水器,圓形,淺腹,有一對附耳,高圈足。腹飾以夔紋,圈足飾以獸面紋。內(nèi)底鑄有銘文357字,內(nèi)容為一篇土地轉(zhuǎn)讓契約,全篇記載西周時,散、矢兩國土地糾紛和議的事,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散氏盤的造型、紋飾風格均簡約端正,雕刻精細,手法簡練,是西周青銅雕塑精品。
散氏盤
方彝(yí)
西周,銅鑄。1956年陜西眉縣出土,陜西歷史博物館藏。高22.8厘米,口長14.4厘米。此方彝形體長方,帶蓋,有圈足。器身飾有兩個寬扁形豎耳,為象鼻形。器蓋為坡面的屋頂形式,在正脊中央鑄有一屋頂形紐。全器通體布滿以夔紋為主題的紋飾。這座方彝的獨特之處,在于彝腹內(nèi)部有中壁相隔成兩室的形式,并且頂蓋上的兩個開口與內(nèi)部兩室對應(yīng)設(shè)置,彝上的回渦紋在同處出土的駒尊上也有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專家推測這可能是家族標記類的紋飾。此器造型精美,通體浮雕的紋飾線條流暢,刻工細膩,紋樣繁復但不瑣亂,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準。
方彝
蟠龍蓋饕餮紋銅罍
西周,銅鑄。1959年四川省彭縣竹瓦街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通高50厘米,口徑17.4厘米。罍是古時盛酒的一種器具。這件銅罍通體以細雷紋為底紋。上有覆盆式罍蓋,頂部鑄有盤龍形紐,可惜頭部已損壞。蓋心以一蟬紋裝飾,邊緣處飾一周雷紋。壺頸部有兩道凸弦紋,兩側(cè)設(shè)有獸形的環(huán)耳。在壺的肩部兩側(cè)各飾有相向卷身夔龍紋,壺腹飾饕餮紋,下部圈足飾夔龍紋,且兩部分都以番紋打底。銅罍造型別致、紋樣豐富、做工精良、風格質(zhì)樸。
蟠龍蓋饕餮紋銅
牛首紋銅鉞
西周,銅鑄。1980年四川省彭縣竹瓦街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長16.2厘米,刃寬12.6厘米。鉞是一種形如板斧的兵器,這件銅鉞刃部為舌形,向上內(nèi)斜肩。器的正面飾有牛頭紋,兩肩正面飾有圓點紋。器背面無紋飾,兩肩背面也只飾有兩道凸弦紋。銅鉞除了作為兵器用來征伐砍殺外,還可作為刑具或禮器。
牛首紋銅鉞
獸面象首紋銅罍
獸面象首紋銅
西周,銅鑄。1980年四川省彭縣竹瓦街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通高69.4厘米,口徑21.8厘米。這件銅罍除兩耳為圓雕立體的長鼻象首狀之外,在耳間及一面的腹下部也各鑄有一立體的象首。通體布滿紋飾,頸部至圈足,由四道高聳的扉棱把罍分為四等份,每份紋飾相同,以雷紋為底,飾獸面紋、如意云紋等。銅罍整體以淺浮雕和扉棱相結(jié)合,造型夸張,紋飾形態(tài)多變。其特色在于融合運用了多種紋飾,并以浮雕的深淺變化突出主紋的特殊形態(tài),又通過扉棱的對稱設(shè)置獲得了莊重、協(xié)調(diào)的形象特征。
元年琱生簋(guǐ)
西周,銅鑄。相傳清代陜西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22.2厘米,口徑21.9厘米,足徑18厘米。器為圓口、折沿、鼓腹,腹下為高圈足形式。腹部兩側(cè)鑄鳥形耳。器前后兩面的正中各有一道大扉棱。通體以雷紋為底,上面又飾以變形的獸面紋。內(nèi)壁刻有銘文11行,共105字,其中有兩字重文。記載內(nèi)容為召伯虎袒護琱生多占土地的事情。西周時,簋是一種盛食物的器具,通常和鼎配合使用,是貴族身份的象征。這件青銅器造型美觀大方,通體黝黑,紋飾古樸,充滿了商周青銅器的神秘和威嚴的氣質(zhì)。
元年生簋
匽侯盂
西周,銅鑄。1955年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24.3厘米,口徑33.8厘米,足徑23.3厘米。盂為古代盛食器或盛水器,匽侯盂就是匽侯盛飯食的盂。這件匽侯盂為圓形,侈口、深腹、平底、圈足,腹下部略收,兩側(cè)鑄有兩耳。盂體通身飾精美的雷紋,腹部有華麗的回首夔龍紋樣。盂內(nèi)壁刻有銘文5字。此盂造型莊重,即燕國的侯主,刻有匽侯銘文的青銅器在北京房山一帶也有出土。
匽侯盂
青銅人頭戟
西周,銅鑄。1972年甘肅靈臺白草坡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高25.2厘米。刃部飾人頭,濃眉、高鼻、卷發(fā),臉頰上刻有紋飾,頜下有橢圓形孔,直刃部斜出如鉤,有外凸的脊棱。刃部飾牛首,端部為鋸齒狀,內(nèi)側(cè)陰刻有一牛首紋樣標志。此戟造型簡潔,鑄造精良,風格古拙。據(jù)研究,這件兵器上裝飾的人面紋明顯為異族,這種將敵方形象設(shè)置在兵器上的做法,可能來自遠古時懸掛敵首的習俗。
青銅人頭戟
盤龍紋蓋罍
西周,銅鑄。遼寧省喀喇吣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北洞二號窖藏坑出土,遼寧省博物館藏。高44.5厘米,口徑15厘米,底徑16.5厘米。罍上覆蓋,長頸、圓腹、平底、圈足較高。蓋上鑄有一蟠龍,罍頸部飾有兩道凸弦紋,肩部鑄兩銜環(huán)耳,腹部以雷紋為底,滿飾突起的饕餮紋,圈足飾一圈夔紋。罍造型優(yōu)美,敦實厚重,雕飾繁復,風格華麗。
盤龍紋蓋
公卣
公卣
西周,銅鑄,1965年安徽屯溪奕棋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通高23厘米,器物體形較矮,腹部下垂。器蓋猶如一個倒置的大碗,蓋頂塑成喇叭狀。腹圓鼓,向下內(nèi)收,有圈足。頸部兩側(cè)圓雕獸首,向上接提梁,梁面雕飾蟬紋。器物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體高浮雕鳳紋,鳳首、鳳冠、鳳身環(huán)繞成圈狀,其間還以細密的云雷紋作底,頸部有高浮雕獸面。通體雕飾圖案,主次分明,作品敦厚、莊重。
鳥紋銅戟
西周~春秋初期,銅鑄。1959年四川省彭縣竹瓦街窖藏出土,四川博物院藏。戟是兵器的一種。商周時期的戟多為戈、矛合鑄,春秋戰(zhàn)國時則多為分鑄。這件戟是戈與刺分鑄,戈的援部設(shè)有穿孔,可能為綁縛穿線所用。戈與刺的器身上都刻有神鳥紋,且無論是鳥紋還是整體器形均造型簡潔,風格古樸。
鳥紋銅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