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隴西堂李氏

廣東李氏先祖考 作者:李挺芳 著


第二部分 隴西堂李氏

一、隴西堂李氏根基

1.隴西縣與臨洮縣

筆者少年時,曾親眼目睹先父手書先祖神位牌,正中是“隴西堂上李門歷代祖先神位”,左右是祖父母和曾祖父母?,F(xiàn)在,許多李氏家中仍有這樣的神位牌供奉在堂中(見附錄圖19、圖20)。稚子心,不識“隴西堂”。1965年,從東北沈陽西遷“三線”,恰在西北甘肅蘭州獻(xiàn)出了青春二十年,數(shù)不清經(jīng)過隴西站多少次。在隴海鐵路上,過了寶雞,火車吃力地爬坡,西入甘肅,第一大站是天水市,過兩個小站,便是隴西縣。然后再向西北是定西市,接著就到蘭州市了。此程是個艱難緩慢升入高原的過程,窗外,從墨綠漸變成滿目黃土。每次到達(dá)隴西站,內(nèi)心都閃現(xiàn)著“隴西堂”的神秘感。

如今,網(wǎng)上大量文章談到隴西堂,還有今天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的“李家龍宮”“隴西堂”照片。據(jù)云,1992年6月,隴西縣把仁壽山公園修建的“大雄寶殿”匾額拆除,換成了“隴西堂”,又把鞏昌祖師廟改建成了“李家龍宮”(見附錄圖4)。隴西縣的網(wǎng)上登載了不少有關(guān)文章,如《李唐的祖籍和郡望》《尋根敬祖隴西堂》等,廣東南雄珠璣巷整修了李氏大宗祠(見附錄圖5、圖7),吸引著許多海內(nèi)外隴西堂李氏后裔去隴西縣、去南雄尋根問祖。

然而,在今天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還有一個叫“隴西李氏祖籍臨洮聯(lián)誼研究會”的組織,也在不遺余力挖掘隴西堂李氏的根。臨洮縣在隴西縣的西北方向,蘭州市的南面約六七十公里處。在蘭州與臨洮之間稍偏東面的位置上,有座名山,叫興隆山,屬榆中縣,現(xiàn)為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hù)區(qū)。南宋理宗時(1226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曾在興隆山屯兵、整軍、療養(yǎng),后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后移至成陵供奉。1939年,為避免日寇劫掠成陵文物,將之遷往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nèi)。1949年8月又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內(nèi)蒙古才迎回,安放在新建的成吉思汗陵。1942年,在興隆山修建有蔣介石行宮??梢?,該地區(qū)本是個好地方。筆者曾兩游興隆山,常聽聞臨洮,卻未識臨洮。今天,臨洮縣、隴西縣同屬定西市。

隴西堂李氏根基究竟怎樣?根就在今天的隴西縣嗎?還是遵循秦時秦地、宋時宋地、今時今地的原則,歷史地看看。

2.隴西、隴西郡與狄道縣

我國西北部六盤山的南段別稱隴山,古代指稱隴山以西的地方為隴西,又稱隴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前659—前621 年在位)稱霸西戎,統(tǒng)一了隴山以西許多戎狄部落和小國,將今天甘肅省天水、岷縣、臨洮一帶地域納入秦國版圖。周安王十八年(前384年),秦獻(xiàn)公在位于蘭州市南面的今臨洮縣處建立狄道縣。到前280 年,秦昭王在以上地區(qū)設(shè)置隴西郡,郡治就在狄道。這是有隴西郡建制的初始。先建狄道縣,后置隴西郡。

公元前221年,秦嬴政平定天下,自稱始皇帝之后,總結(jié)周朝分封諸侯全國戰(zhàn)亂紛紜復(fù)雜的教訓(xùn),遂決定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大縣小,法令一統(tǒng)。仍置隴西郡,治所未變,在狄道。第二年,秦始皇巡隴西郡。這在《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上都有明載。當(dāng)時,隴西郡轄地相當(dāng)于如今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qū)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

到了前205年,漢高祖在今隴西縣處設(shè)置襄武縣。在設(shè)置隴西郡、郡治狄道500年后,220年,魏文帝將隴西郡治由狄道遷至襄武。又過了870年,至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才將襄武縣更名為隴西縣,即是今天的隴西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狄道縣改稱臨洮縣。

可見,古隴西、隴西郡、隴西縣是不同的概念。古隴西是泛稱隴山以西的一大片地方;隴西郡是公元前280年秦昭王設(shè)置的郡,轄地廣泛,郡治在狄道縣,今稱臨洮縣;隴西縣是今天甘肅省定西市的一個縣,初稱襄武縣,漢高祖時所設(shè)置,北宋哲宗時才更名為隴西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