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辨析

廣東李氏先祖考 作者:李挺芳 著


三、辨析

1.文典歸納

為了追尋盡可能早的記載,上文羅列了大量文典,驟然一看,使人有如墜五里霧中。但為了溯源,不得不鉆進去,以求究竟。

玆將上述與皋陶世系有關(guān)的主要典籍和主要網(wǎng)上文章記載整理成表1、表2,以便分析??梢钥闯?,對皋陶世系的記載、說法五花八門,相互矛盾。

歸納起來,對皋陶世系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皋陶世系是:黃帝—昌意—顓頊……女修—大業(yè)(皋陶)—大費(伯益)。

皋陶是黃帝—昌意—顓頊的后代,是帝顓頊的女兒(或?qū)O女)女修吞吃玄鳥卵所生。皋陶是天生的,有人母無人父。大業(yè)就是皋陶,皋陶娶黃帝族的女華生子大費,大費就是伯益。

此說根源于唐司馬貞對西漢司馬遷《史記·秦本紀(jì)》的注釋《史記索隱》,盡管司馬遷《史記·秦本紀(jì)》并未說大業(yè)就是皋陶。

第二種說法,皋陶世系是:黃帝—昌意—顓頊—大業(yè)—女華—皋陶—益……理征—李利貞。

皋陶是黃帝—昌意—顓頊的后代,是帝顓頊的曾孫輩。大業(yè)不是皋陶。

此說法根源于北宋歐陽修的《新唐書》?!缎绿茣凡尚帕颂屏謱毜摹对托兆搿?。

第三種說法,皋陶出于東夷少皞氏族,是一個氏族首領(lǐng),與炎黃氏族無關(guān),與黃帝—昌意—顓頊的世系無關(guān)。大業(yè)不是皋陶,伯益不是皋陶兒子,伯益也是一個氏族首領(lǐng)。

此說來自當(dāng)代徐旭生專著《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該書的特點是證之以考古學(xué)上仰韶、大汶口與屈家?guī)X文化的分布、交流與融合情況。

表1 與皋陶世系有關(guān)的主要典籍記載

① 時間不確定。

表2 與皋陶世系有關(guān)的主要網(wǎng)上文章記載

(續(xù)上表)

2.中華李姓血緣始祖

1993年9月,筆者有幸到陜西橋山黃帝陵朝圣。曾想:漢族姓百家,都是黃帝所生?

按照傳統(tǒng)觀念,皋陶出自顓頊,出自黃帝,十分正統(tǒng)。因為顓頊?zhǔn)沁h古名帝,黃帝是中華人文始祖。但是,為什么后世只稱皋陶為李姓血緣始祖而不稱顓頊為李姓血緣始祖?為什么不稱黃帝為李姓血緣始祖?

神游古海,終于領(lǐng)悟,不可能從古籍史書中查證出皋陶先祖!

真實歷史應(yīng)該是這樣的:

中國古代氏族林立,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廣袤大地上,可以將各部族大致分為華夏、東夷與苗蠻三大集團,各有其地域,各有其文化,各有其首領(lǐng)。在文字、歷法都沒有成形的時代,少典、炎帝、黃帝、太暤、少昊等名,多半是指這個氏族;有時候,這個名字又指這個氏族首領(lǐng)個人。這個名字可以綿延幾百年?!叭饰宓邸敝f,并非這些氏族首領(lǐng)連續(xù)相繼承,年數(shù)可記。儒者以天地人三才、水火木金土五德配上古圣君,遂有“三皇五帝”之謂也。

嫘祖生二子也好,三子也好,遙遠的東方還是個謎,談不上征服,更非一統(tǒng),黃帝怎么能封自己兒子少昊到山東去當(dāng)?shù)勰兀吭S多個百年之后,皋陶可以去堯、舜朝中當(dāng)官;嫘祖時,黃帝兒子少昊是不可以到山東去當(dāng)?shù)鄣?。那時,中華大地,絕不是只有黃帝一氏。山東是別的氏族的地盤,江南又是另外氏族的地盤,他們都有自己氏族的首領(lǐng)。天下百姓,不是都出于黃帝一人或一氏族。

看來,李姓溯源至皋陶,尚有據(jù)可查,再向前溯就虛無縹緲了。探尋皋陶先祖的結(jié)果,得出:“皋陶是東夷少皞氏族一個首領(lǐng)”,此說或者是個有力考證。所以,唐玄宗李隆基也必定考據(jù)有度,才認(rèn)皋陶為李姓始祖,于天寶二年(743年)追封皋陶為李唐皇朝第一帝“德明皇帝”(《新唐書·本紀(jì)第五》)。

李姓血緣始祖是皋陶,皋陶是黃河下游東夷少皞氏族一個首領(lǐng)。

北宋歐陽修的《新唐書》說,皋陶后裔理征“以直道不容于紂,得罪而死。其妻陳國契和氏與子利貞逃難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為李氏”。此說法可以采用。

3.李姓第一人

有文章說,正史李姓第一人是春秋時期李耳。

但是,據(jù)《新唐書》,李姓得姓始祖是李利貞。難道“李姓得姓始祖”不是“李姓第一人”?李耳的父親李乾不是比李耳更早姓李嗎?李耳父親李乾的先祖不就是李利貞嗎?何必做文字游戲,選一位名氣大的道教創(chuàng)立者老子李耳來做“李姓第一人”?

《新唐書》就是正史。正史李姓第一人就是得姓始祖李利貞。史上最有名氣的李姓第一人是李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