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哲學的國度,燦爛的華夏文明孕育了無數(shù)前賢圣哲,他們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對人類生存于其中的社會,對我們的生命賴以存在的自然、對人類的生活與生命、人生進行了深邃的思考,并由自己或后人把自己的思想付之著述,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思想哲學智慧體系。這些前賢的思想智慧博大精深,內(nèi)涵深刻,是我們寶貴的民族思想文化遺產(chǎn)。這些思想澤被后世,使我們受益無窮。其中最富有哲理與智慧的當屬儒家思想、佛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哲學思想體系。對于這些思想智慧,前代的文學文化者與思想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思考和繼承,甚至還有一定程度上的深入發(fā)展。思想者對其進行了獨抒己見的解釋與闡發(fā),溝通了前賢與時人的思想;而文學文化者則常常通過自己塑造的生動的文學藝術形象或故事,把自己認同的圣賢哲理智慧在形象中加以描摹、進行宣揚,使世人在愉悅的藝術欣賞中,自己去體味其中深蘊的哲理與智慧?!段饔斡洝繁闶沁@樣一部既讀起來賞心悅目,仔細思索又飽含無窮哲理的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小說名著。檢點其中蘊含的圣哲智慧思想,不勝枚舉,這里只是試圖對其中的一二略加論述闡發(fā),只求可以通過窺豹一斑而了解其之所以為經(jīng)典的緣由,也略證前賢圣哲思想智慧對后世影響的深遠與廣博。
作為一部古代文學名著,《西游記》以其生動有趣的故事與主人公的可愛形象深得我國廣大人民的喜愛,其情節(jié)與人物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眾所周知,《西游記》是一部通過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去傳說中佛祖如來的所在之地——靈山,求取解救大唐眾生脫離苦海與罪孽的三藏真經(jīng)的故事,可以說是一部關于佛家故事的小說。但是,就《西游記》整部小說而言,其中除卻對佛家哲理思想的體現(xiàn)之外,顯然對儒家與道家的思想也不乏或隱或顯的表現(xiàn)。而且,就小說所體現(xiàn)的思想傾向而言,可以看出,作者在宣揚佛家哲理的同時,顯然并不排斥真正的道家哲理與儒家思想智慧,而是表現(xiàn)出一種表面上以宣揚佛家思想為主,實際上三家哲理智慧同等稱賞、三家并重、各彰其美的思想觀念。只要略加注意品味,我們便可以從其故事中品味出諸多富有哲理思考的各家圣哲智慧。
1.恪遵儒家智慧
數(shù)千年來,儒家思想一直是中華民族思想傳統(tǒng)的正統(tǒng)思想,在中國的歷史發(fā)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儒家的始祖孔子開始,到孟子、荀子,直至后世的諸多封建朝代,無不代有儒家思想哲人出現(xiàn)。他們不斷修正儒家思想,也將儒家哲理進一步發(fā)展與完善。時至今日,儒家思想仍然以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與思維方式,成為無數(shù)志士仁人遵從的生活信念。他們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拼搏,積極進取,以求獲得一份成功而有意義的人生生命歷程?!段饔斡洝分校ㄟ^唐僧師徒四人取經(jīng)的艱難歷程,以及師徒的言語、行動,對儒家思想有深刻的展現(xiàn),在此只以儒家最基本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為例,對《西游記》中展示的儒家智慧略論一二。
“仁”者為人
“仁”是儒家哲學的核心內(nèi)容。臺灣的新儒家學者徐復觀先生,在《中國學術精神》一書中,首篇論文便是對《論語》中的“仁”作出的專門探討。在其文中,徐先生開宗明義的指出:“孔學”即是“仁學”,僅此已可見“仁”在儒家經(jīng)典中的地位和意義非同一般。
古訓說:“仁者人也”。什么是“仁”,什么樣的人可以稱之為“仁者”?為什么我們要恪遵“仁”的儒家智慧呢?我們可以看看徐復觀先生的解釋。徐先生在其文中,通過多方論述以后寫道:“《論語》的仁的第一義是一個人面對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為一個人的自覺自反。真能自覺自反的人便會有真正的責任感。有真正的責任感,便會產(chǎn)生無限向上之心。凡此,都是《論語》中仁字的含義?!彼?,在徐先生看來,“仁”是一個人的“自覺自反”,是“有真正的責任感”,是因此而產(chǎn)生的“無限向上之心?!?/p>
徐先生接著寫道:“道德底(的)自覺自反,是由一個人的‘憤’、‘悱’、‘恥’等不安之念而突破自己生理的制約性,以顯出自己的德性。德性突破了自己生理的制約而生命力上升時,此時不復有人己對立的存在。于是對‘己’的責任感,同時即表現(xiàn)而對‘人’的責任感;‘人’的痛癢休戚,同時即是自己的痛癢休戚。于是根于對人的責任感而來的對人之愛,自然與根于對自己的責任感而來的無限向上之心,渾而為一。經(jīng)過這種反省過程而來的‘愛人’,乃出于一個人的生命中不容自己的要求,才是《論語》所說的‘仁者愛人’的真意。即是先有‘仁者人也’的反省,自覺,然后才有‘仁者愛人’的結論。”
讀到此時,我們的腦海中不由得會浮現(xiàn)出《西游記》中的兩個形象:孫悟空與唐三藏。
這里要說的是,孫悟空與唐三藏并不是典型的、完美的“仁者”形象,他們各自展現(xiàn)的,是“仁者”的內(nèi)涵之一,即:從孫悟空身上,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他的“對己的責任感”,也就是無限向上之心。而唐三藏向我們展示的則是更為典型的“對人的責任感”,即對人無私的愛。
孫悟空一路向西保護唐僧取經(jīng),一路降妖捉怪,一路成就了自己的“斗戰(zhàn)勝佛”;唐僧一路艱難跋涉,一路愈行信念愈堅,一路頂禮膜拜佛祖,終于求取到了普濟眾生的三藏真經(jīng),成就了自己的旃檀功德佛。
在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孫悟空帶領群猴發(fā)現(xiàn)了水簾洞,被拜為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突然一日,心生煩惱。于是辭別眾猴,去尋長生不老的妙方。這是孫悟空自己反省的開始。在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中,孫悟空跟隨須菩提祖師及其門徒修習灑掃應對、言語禮節(jié),修煉心性,領悟祖師妙音,成為自覺的人。在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中,孫悟空不滿意“弼馬瘟”的小官,向玉帝索封了“齊天大圣”的美稱。并因為未得到參加蟠桃會的邀請,大鬧天宮。這一切,都表現(xiàn)了孫悟空強烈的自尊要求,顯示出孫悟空已經(jīng)成為一個理性的個體存在者。這是其作為理性個體的人,具有了無限向上之心的初步展現(xiàn)。
在保護唐僧取經(jīng)的西行途中,孫悟空更是從不服輸,從不氣餒,總是想盡辦法,降妖捉怪,表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樂觀和無畏。無論孫悟空被誤解驅逐,還是身遭痛楚,最終,還是須得孫悟空解救危難,保護取經(jīng)人得以西行。
與孫悟空的樂觀和無畏相比較,唐僧則更多的表現(xiàn)出了對人的無私之愛,即仁者的“對人的責任感”。雖然這種無私之愛有時給他帶來的并非幸福而是災難。但愛人之心本身是可貴的,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例如,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肉眼凡胎,不能分辨白骨精的能言善變,誤認為孫悟空三次殺害無辜,一氣之下,驅走美猴王,結果自己無人保護,落入妖魔手中,險些喪命。在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觀音慈善縛紅孩”一回中,唐僧同樣一片愛心救助落難兒童,結果也險些成為紅孩兒的口中美食。但無論如何,唐僧對他人的無私愛心,由此可見一斑。這里,我們不能過分責難唐僧,作為凡人,他不能辨別妖魔鬼怪,不能分辨?zhèn)窝b后的真假善惡,是可以諒解的。
在廣大讀者心中,孫悟空和唐僧的形象令人喜愛。原因何在?也許,孫悟空的勇敢無畏、“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英勇形象,唐僧慈善仁愛、和藹可親的長者風范,不啻為其中的主要原因。殊不知,他們的這種形象特點傳遞給讀者的,正是儒家圣哲的核心內(nèi)容,即:“仁者”的風范和特征。這也正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應追求和具有的美德之一。
自從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第一個提出“人是什么”的問題開始,人類開始了對自己的反省。從“人是什么”的疑問,到“仁者人也”的擔當,我們追隨著哲人的不斷思考,使自己成為了文明社會中的一員。富有智慧和才能,依此走過一個成功而輝煌的人生歷程,這,正是在當代社會中,我們每個有理想、有追求的生命個體對自己人生的美麗期望。如何實現(xiàn)這一美麗的人生期盼呢?
在此,儒家圣哲以“仁”為準的,向我們昭示了讓個體人生走向成功的智慧選擇,而《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和唐僧,則給我們做了具體的、形象地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追求儒家智慧——“仁”,不應該單純是孫悟空的積極向上,更不應該只是唐僧的純真善良,這里的“仁”,應該是綜合孫悟空的勇敢向上與唐僧的充滿愛心為一體的“仁”,只有如此,才算成就了真正的“仁”,也才算真正達到了儒家“仁者為人”的完美境界?!叭收呷艘病?,這句看似平淡而淺顯的表述,其實蘊涵著無盡的哲理和內(nèi)涵。
從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不足之處或未知領域,有一種自覺的對人生生存和追求的思考,到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可以說,就是成仁過程中的“自覺自反”階段,有意識的思考關于自己,反省自己,甚至反思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此時的你,已經(jīng)從一個單純的生命存在個體,上升到了一個具有理性思索的“人”的高度,與只是生存著而沒有思索的生命個體有了本質的區(qū)別。這是讓你走向成熟,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因為,你已經(jīng)在為實現(xiàn)你自己的生存意義開始努力了。
人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能像想要成為“仁”者的人那樣,可以讓自己感到“有真正的責任感”——對自己的生命,對社會的前進與發(fā)展,并因此而產(chǎn)生出一種“無限向上之心”,那么,你的生命一定會是積極樂觀、無所畏懼的一生。你會讓人感到,你和孫悟空一樣,永遠是那樣的充滿生命力和自信。你不但會給自己的生命歷程帶來一份份成功,也會是一個可以把你的自信、樂觀與勇敢傳遞給別人的人,一個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的人,一個自己一生快樂、成功,也給他人帶來快樂、成功的人。
此時,也正如徐復觀先生在上文中論述的那樣,“對‘己’的責任感,同時即表現(xiàn)而對‘人’的責任感;‘人’的痛癢休戚,同時即是自己的痛癢休戚。于是根于對人的責任感而來的對人之愛,自然與根于對己的責任感而來的無限向上之心,渾而為一?!贝藭r的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把“對人的責任感”溶入了自己的生命無意識,而根于這種“對人的責任感”的對人之愛,也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踐行在你的生活中。
麻木不仁,是我們每個人都耳熟能詳?shù)囊粋€詞匯,朋友,你是否仔細認真地思索過這個詞語呢?徐復觀先生認為,“沒有反省自覺的人,即是對自己沒有感覺的麻木不仁之人。對自己麻木不仁,對他人當然更不會有休戚相關的感覺?!彼裕覀儜撚蟹词∽杂X的意識,而不能麻木不仁,應該有所思考,而不是碌碌無為。
“不怨天,不憂人”,做一個能深切反省自己的人。同時,還要有以一身承擔責任的心境,勇敢、無畏,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才不會感到生活中充滿無奈和困苦。
你積極樂觀,勇敢無畏,并且充滿自信,你又仁愛善良、寬容慈悲,試想,這樣的人生能說不是成功的人生嗎?這樣的一生難道不是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生命歷程嗎?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想成為這樣一位“仁者”呢?你是否已經(jīng)思索過了自己的人生?
“義”不容辭
“義”不容辭,常常作為正直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一種精神支配因素。為何因“義”而不容辭呢?自古至今,多少智者、哲人通過自己的論著,對“義”的內(nèi)涵做出了形象的闡釋。
例如,在西漢劉向所著的《戰(zhàn)國策》中,一系列事件與人物形象,向我們傳達了其對“義”的理解,那種堅持正義、反抗強暴、效死報恩以及排難解紛、貴義薄利的信念與操守處處可見;而《史記》,傳達出的則是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的做人信義,為承諾信義可以不惜生命的為人至誠,成功而不矜其能為人操守,同樣,也有排憂解難,輕財好施的做人熱忱,這是一種行動與信念互相一致的人生言行準則,這也是司馬遷對“義”的理解。清代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塑造了諸多有義之士的形象,他們一個個愛憎分明,知恩圖報,與朋友患難與共,肯扶危濟困,舍己利人,同時,還展現(xiàn)出一種反抗黑暗現(xiàn)實、對人生自由的向往與追求。
在此,我們也可以說《西游記》中的一行四眾,西行求取真經(jīng)的過程,便是一個“義”的展現(xiàn)過程。無論是唐僧率領四眾,為了對唐王的承諾,堅定不移的向西艱難跋涉,還是孫悟空的一路鏟除不平、濟危扶善,保護唐僧一路西行,都時時向我們傳達了一種“義”的信念與精神。
唐僧自從受命于唐王之日起,便曉行夜宿,一意西行。心中并不畏懼山高水遠、虎豹豺狼、陡崖難越、魔怪相侵。當法門寺的僧眾問起唐僧是否有這些憂患時,唐僧回答:“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jīng),使我們法輪回轉,愿圣主皇圖永固?!碧粕摹安挥晌也槐M此心”,“定要到西天”,“愿圣主皇圖永固”,也正是表達信心堅定的誓言,因為曾經(jīng)設下誓愿,便不能不盡心,而且,還一定要實現(xiàn)志愿。從此,不論是遭遇妖魔的艱難阻隔,還是善義之士的好意挽留,唐僧總不忘他對唐王“只在三年,徑回國土”的承諾,總是把唐王的囑托牢記在心。不論是女兒國王滿含深情的勸阻西行,四圣變幻美人的巧試禪心,還是蝎精軟硬兼施的威逼誘惑,唐僧依然是信念不改,依然是志向不衰。這難道不是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的做人信義,難道不是為承諾信義而不惜生命的為人至誠?
在唐僧的誠信之義之外,孫悟空展現(xiàn)給我們的,更多的則是一種堅持正義、鏟除不平的信念與操守,而孫悟空的愛憎分明、反抗強暴,向往與追求自由,同樣是其可貴可愛之處。
面對妖魔,孫悟空從不心慈手軟,總是扯開如意金箍棒,打他個地覆天翻。相反,在弱者和苦難面前,孫悟空則顯得非??捎H可近,救助烏雞國王生還復國,陳家莊挽救無辜兒童免遭妖魔吞食,鳳仙郡勸施甘霖,拯救一方黎民脫離災難,這是孫悟空的疾惡如仇、除暴安良、樂善好施;在玉帝面前,孫悟空不卑不亢,理直氣壯的為自己爭取尊嚴和權利;在佛法無邊的如來面前,孫悟空同樣也不輕易服輸,即使被壓五行山下,也還向往著逍遙自在。偶爾和唐僧賭氣,欲回花果山,也要要求摘下緊箍,擺脫束縛。
對于唐僧和孫悟空而言,求取真經(jīng)的堅定信念,鏟除妖魔的勇敢擔當,都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因為有著這份“義”不容辭的責任感,才使得唐僧堅定西行,才使得孫悟空一路降妖捉怪,保護唐僧求取真經(jīng),功德圓滿。
“義”不容辭的信念,作為唐僧師徒西行的精神支撐,使取經(jīng)僧眾實現(xiàn)了對唐王的承諾,獲得了成功。同樣,對于身處現(xiàn)代社會中的我們,懷有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感,具有堅持正義、反抗強暴、為人排難解紛、貴義薄利的信念與操守;具有一種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的做人信義;堅持行動與正義的信念互相一致的人生言行準則;肯扶危濟困,舍己利人;反抗邪惡、向往與追求自由的人生,也會是讓我們走向人生和事業(yè)成功的一份保證。
可能你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員工,默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你是否對你的公司懷有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感,是否可以為了公司的利益,在邪惡勢力和犯罪面前,能夠義正詞嚴、凜然正義,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勢不兩立的斗爭?
也許,你是一位人民的公仆,不論你的官職大小、職位高低,你是否一直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頭,作為一把手?你是否知道自己已經(jīng)承擔著人民對你的信任和期盼,你是否明了那一聲聲“局長”、“處長”、“市長”的呼喚聲中,有多少沉甸甸的期待?面對黑暗、腐敗或強權,兩袖清風、潔身自好、不畏權貴,正是你的“義”不容辭。
在商品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的今天,也許你正是其中一位時代寵愛的弄潮兒。擁有雄厚的資本、擁有成百上千的公司員工,那么,你一定也知道,誠信,在商品時代的重要意義。也許,你可以依靠法律的規(guī)范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為人誠信、公平競爭,應該是真正商人的行為準則。你的“義”不容辭,是以優(yōu)質的產(chǎn)品去滿足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是用合理的價格進行公平交易,是靠真誠熱情的服務吸引成千上萬的顧客,是敢于同假冒偽劣產(chǎn)品制造者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親愛的朋友,這些“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做到了嗎?
或者,你是一位面朝黃土,背向青天的農(nóng)民,你的“義”不容辭是什么呢?你可知道,雖然默默無聞,你的勞動卻關系著國家十數(shù)億人民的生存大計。在物質產(chǎn)品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綠色,是一個多么令人心儀的詞匯。多少健壯的生命,因為長期食用被農(nóng)藥污染的食品而染上惡疾,多少幸福歡樂的家庭,因為家中有了生病的患者而籠罩在陰影之中,失去了歡聲笑語。當我們聽到蔬菜打完農(nóng)藥即被推上市場,不太成熟的水果為了得到鮮艷的顏色而涂上染料時,無不心懷忐忑。生命是珍貴的,作為農(nóng)民,向全國人民提供健康合格的食物,當是你的“義”不容辭。
又可能,你還是一個正在讀書、求知的少年,你的“義”不容辭所在何處呢?你可知道,父母為了你生活的舒適優(yōu)越,每天在辛勤的奔波勞作;爺爺、奶奶慈愛的眼神中滿含著多少對你一天天長高、一天比一天懂事的喜悅和欣慰;多少老師為了你的學業(yè)有成,無數(shù)個夜晚在燈下認真的備課、批改作業(yè);多少親朋、好友在關愛著你的成長,希望你每天快樂無憂,祈祝你的安康順利。你是否意識到了這一切,你是否想到了擁有這一切。那么,你該怎么做呢?你是否幫助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他們的疼愛有所感恩?你是否每天為送你出門、等你回歸的爺爺奶奶送上一句暖暖的問候、熱熱的茶水?你是否明了老師、還有父母的殷切期盼,只爭朝夕、發(fā)奮努力、自信圖強、力爭上游?這,不就是你的“義”不容辭嗎?社會主義的祖國母親正在朝氣蓬勃的向前發(fā)展,你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即將成為國家棟梁和建設的主力軍中一員的你,可否知道自己作為祖國母親的兒女,你的“義”不容辭?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理想而刻苦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自己正直善良的優(yōu)秀品德,遵守國家的規(guī)范和法律,你想到了嗎?你盡力去做到了嗎?面對如此殷切的期待,也給自己希望和信心,勉力而行。你一定知道這句年輕人的流行話: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是的,趁你還年輕,把握青春,把握自己,揚帆遠行、乘風破浪吧!
同樣,作為父母,作為師長,作為兒女,作為社會、家庭的一員,你應有諸多方面的“義”不容辭,你可曾意識到,你又可曾去勉力踐行?
親愛的朋友,無論你處在何種職位,無論你的工作性質如何,無論你是叱咤風云還是默默無聞,平凡抑或偉大,在盡職盡責的對待工作之外,追求一份生命的獨立自由,反抗黑暗與強暴,當是你一生都應堅持的“義”不容辭。只有如此,你的人生才真實而坦蕩,這才是你真正的享受了人生和生命。
“禮”應妙用
“禮”是儒家的經(jīng)典概念之一。作為儒家圣哲諸多的智慧范疇其中之一,“禮”已經(jīng)成為中國燦爛文化傳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元素。它不但是古代圣哲踐行、遵循的一種道德標準,即使在文明高度發(fā)展的當代社會,“禮”也還仍然應該作為我們必須身體力行的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交際規(guī)則,只有充分懂得“禮”的妙用,遵守“禮”的法則,我們才可以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更多的擁有一份成功的希望。
在《西游記》中,便有多處告訴了我們這一儒家的交際智慧。
欲行“禮”,必需先要知道何謂“禮”。什么是“禮”呢?
中國的“禮”字,可以看作是“典禮”、“禮節(jié)”的意思,還可以是我們?nèi)粘K傅摹岸Y貌”之意;在哲學意義上,“禮”則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秩序,是一種世間萬事萬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的社會狀態(tài)。
那么,什么是儒家的“禮”呢?林語堂先生在《中國哲人的智慧》一書中,對此做了簡潔而明確的討論。他說,“儒家‘禮’字的中心觀念的含義可做如下解釋:作宗教解;作社會秩序原則解(其中包括宗教);作理性化的社會秩序解;作社會、道德、宗教習俗的整體解?!?/p>
又說,(禮)“解作宗教崇拜,國之儀禮,民間節(jié)慶,婚禮、喪禮,男女成年禮”,“禮也可解作意義分明的社會關系,彼此以適當?shù)膽B(tài)度相對待;為父母者要慈愛,為子女者要孝順,為弟者要敬兄長,為兄長者要愛護弟弟;對友人要忠誠;為臣民者要敬尊長;為首長者要仁愛?!薄岸Y是一種誠敬的心境,是行為的道德紀律。”“作為人行為的原則時,是指處世行事皆得其宜。作為廣義的社會原則解時,其義為‘物皆有序’,為‘萬物各得其所’。是禮儀,是遵守法則制度。是繼往開來。最后,是禮貌,是風度”。
通過以上闡述,林語堂先生認為,“由此顯而易見‘禮’之含義包括了社會秩序、社會規(guī)范、典禮儀式的社會傳統(tǒng)”。
基于林語堂先生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禮”決不只是儀禮,而且還代表了社會秩序與社會法規(guī)的哲理。因此,可以說,“禮”的目的,是將社會地位與明確的義務,簡明清楚的進行解釋之后,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社會道德秩序,以此來作為國家的政治秩序的道德基礎。而這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哲理,至今仍應該是社會風氣的基石。
在《西游記》中,對于以上所說的儒家“禮”的智慧的諸多方面,均有所體現(xiàn),表現(xiàn)出一種基于典禮不差、禮節(jié)周詳、物皆有序、各得其所的和諧氛圍中,人才可以取得成功的人生智慧。
凡此種種思想,可以在《西游記》的以下篇章故事中窺豹一斑。
例如,在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圣勸善施霖”中,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風塵,來到鳳仙郡,當唐僧知道鳳仙郡連年亢旱,民不聊生時,便讓徒弟去求雨。孫悟空自告奮勇,“求雨有甚難事”。誰知當他請玉帝降旨下雨時,玉帝卻說,鳳仙郡數(shù)年遭受干旱,是因為鳳仙郡侯三年前被玉帝看見行不仁的事:將齋天的素食喂狗。所以,玉帝要通過懲罰他的一方百姓,以懲罰鳳仙郡侯。
原來如此。孫悟空知道了原因,“大驚失色,再不敢啟奏”。不但如此,而且“走出殿”時,還“滿面含羞”,再不敢逞強好勝。
玉帝的懲罰,孫悟空的“大驚失色”“滿面羞慚”,均可反映出典禮儀式的神圣不可冒犯性。
鳳仙郡侯“原來十分清正賢良,愛民心重”,沒想到一念之差,無意中冒犯了上天,便給他的黎民百姓帶來如此大禍。
孫悟空曾經(jīng)大鬧天宮,天不管,地不怕,此時,也自知鳳仙郡侯理虧,不敢再求情。鳳仙郡侯知道了受災的原因后,追悔不已,最后,鳳仙郡侯以念佛看經(jīng)來謝罪,表示痛該前非,鳳仙郡才得以免災,獲降甘霖。
在此回書中,孫大圣,鳳仙郡侯以及鳳仙郡的普通百姓,都從中體會到了典禮的神圣性。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舉行典禮時,應該心懷一種誠敬的心境,充分表現(xiàn)出虔敬之情。即此而言,儒家的“禮”此時已帶有了宗教的特點。
我國社會或民間的諸多儀式的莊嚴、盛大,可說是“禮”的這一特點的體現(xiàn)。舉行儀式時的這種虔敬心境,可以使參加儀式的人從此努力踐行在儀式中所領受的責任,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責任感,感受到一種踐行使命時的神圣。例如,兒童參加成年禮后,懂得了自己已經(jīng)成人,要承擔一些責任,應該履行一些義務了。又如,國民參加國慶慶典,通過一些儀式、表演,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和發(fā)展,會增強愛國之心,增強建設國家、保衛(wèi)國家的使命感。而新婚雙方舉行婚禮的意義,在于在確定夫妻關系的同時,也賦予了夫妻雙方對家庭的一份責任感,形成一種道德上的約束。
“禮”的這一內(nèi)涵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生活中的諸多儀式,以一種虔敬的心情來參加儀式,重視儀式蘊涵的意義,應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接受儀式的使命,并努力踐行。如若不然,則不但是對儀式的不敬,更是一種欺心的行為,不但欺騙別人,更是欺騙自己的內(nèi)心。
這便是我們從《西游記》中領略到的“禮”的內(nèi)涵之一:“禮”的宗教神圣性。
所以,當我們決定要參加典禮、儀式時,應該先要思考:我是不是可以用心來接受這個儀式;其后,我能否內(nèi)心自愿的踐行儀式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不要欺騙別人,更不要欺騙自己的心靈。
儒家“禮”的另一內(nèi)涵是意義分明的社會關系,即:在社會中,應該各司其職,各謀其政,不可以以下犯上,也不可以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不可以為所欲為,否則必然會受到制約和懲罰,因為這是生活所不容的行為。
在《西游記》中,通過孫悟空大鬧天宮,諸神捉拿孫悟空,及至孫悟空最終被壓五行山下的諸回,對此含義用形象的故事作出了說明。
孫悟空本是一只不受天地管束的天生石猴,憑有一身武藝,便不安分的下海滋事、入冥消籍,玉帝只好把他召入仙班,官封弼馬瘟,來安撫他。沒想到孫悟空卻嫌官小,反下天宮。不但辭職,還索封“齊天大圣”。當他被封“齊天大圣”后,卻又因蟠桃會沒邀請他,大鬧蟠桃宴,攪亂天宮。諸天神都不能降服他,最后,還是佛祖如來把他壓在五行山下,才定住心猿。
在這幾回書中,無論孫悟空本領如何高強,最終還是注定要被鎮(zhèn)壓的。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嚴重擾亂了天庭井然有序的秩序。使得天宮中“君”失去了為君的尊嚴與權威,這是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允許的。所以,孫悟空注定逃脫不了被鎮(zhèn)壓、被制服的命運。他的行為違反了“禮”的“物皆有序”的社會原則,破壞了“萬物各得其所”的社會關系,不遵守法規(guī)制度,也就必然為社會所不容。
在任何社會,需要的是遵禮守法的方正之民,只有這樣的社會才能安定的存在,才能循序漸進的向前發(fā)展?!按蠊俜罟胤?,小官方正廉潔,職務分工合作,君臣互相匡正,這是國家健康”,林語堂先生如此翻譯《禮記》第九——《禮運》中的“大臣法,小臣廉,君臣相正,國之肥也”一句。也就是說,國家只有健康,才能欣欣向榮的向前發(fā)展。
所以,作為具有社會性的人,應該讓自己的國家健康發(fā)展。從自身做起,遵從社會的各種規(guī)則、遵守法律,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擾亂社會的正常秩序,不侵犯他人的合理地位和合法身份。只有這樣才能立足于整個社會,自己才能獲得發(fā)展,社會才能向前發(fā)展,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這正是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給我們的啟示。
在井然的社會秩序條件下,在有著莊重而神圣的典禮儀式的社會傳統(tǒng)中,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就應該是這個社會風氣規(guī)范的基礎。這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包括:彼此要以適當?shù)膽B(tài)度相對待,個人言語舉止要合適得體等。這也是《西游記》中所體現(xiàn)的“禮”的內(nèi)涵之一?!岸Y”的這一含義體現(xiàn)出了對人的兩重要求,即:要禮貌待人接物;這也正是要求自身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作為行為的基礎?!段饔斡洝返牡诎耸亍版迸箨栐褡o道”中,通過孫悟空對豬八戒的一番教導,說明了“禮”的這一內(nèi)涵。
此回中,唐僧失蹤,豬八戒前去探聽消息,結果被打而歸。孫悟空問明他被打的原因之后,不但沒為他爭理,反而說“打得少了”。并對豬八戒進行了一番教誨。借此一段故事,對社會需要和諧禮貌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說明。
豬八戒為什么被打呢?因為他打聽師父下落時,遇到兩個女子,在還不知曉她們底細的時候,他便叫兩個女妖為“妖怪”。讀到此處,聰明的讀者一定會忍俊不禁,會說,這個笨豬,真是該打。因為,他違反了社會交際中的禮貌原則?!把帧笔莻€貶義詞,這是眾所周知的。這等于用罵人的詞語當面稱呼人,不被打才是怪事。
這回故事道出了禮儀在社會交際中的重要性。“禮”是敬讓之道。在社會交際中,對人恭敬有禮,言辭行為符合時宜,這是取得社交成功的條件之一。
看孫悟空是如何教導豬八戒的呢?
首先,“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這,是一切社交行為應遵循的宗旨。對人禮貌周全可以行遍天下,而自恃剛強卻是寸步難行,所以,即使“你一身都是手”,有再大的本領,在別人面前,尤其是你有求于他的人面前,“也要略溫存”;不能魯莽,不能無禮,而要彬彬有禮、溫柔禮貌。
在此基礎上,要“人將禮樂為先”,所以,見面問訊別人時,到跟前,要先“行個禮兒”,要先讓對方從心理上接受你,只有這樣,對方才會幫助你,這是行為的要求。同時,還要有禮貌并且合適的稱呼,孫悟空說道,“若與我們差不多,叫她聲‘姑娘’;若比我們老些兒,叫她聲‘奶奶’?!边@,是禮儀的常識。不但要有稱呼,還要合適。否則,如果是二八少女,被你稱做“奶奶”,她一定會怒不可遏。相反,如果你把八旬老太稱做姑娘,她一定也會認為你是在諷刺、挖苦她,不免要對你怒目相向。不但你想做的事情不能成功,一定還會受到同樣無禮的回報。說者有時無心,聽者卻是有意的。因此,舉止行為謙恭、語言合適得體,是你交際成功的言行基礎。
接下來,孫悟空又以楊木和檀木的不同遭遇,對豬八戒進行進一步的教導。因為“楊木性格甚軟”,可雕可刻,所以被巧匠,“裝金立粉,嵌玉裝花,”作佛作圣,受到“萬人燒香禮拜,受了多少無量之福?!毕喾矗茨疽驗樾愿駝傆?,被“油房里取了,去作柞撒,使鐵箍箍了頭,又使鐵錘往下打”,這都是“只因剛強,所以受此苦楚。”不但生活中的言行細節(jié)要符合時宜,而且,自身內(nèi)在的涵養(yǎng)也要相應修煉到位。否則,不但在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面前會處處碰壁,甚至整個人生中都會處處不能得意,時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件件小事匯在一起,就是一個長長的人生,一次次失敗連起來,就是一個失敗的一生。
由此看來,小事不小。較高的修養(yǎng),在小事中就應時時注意培養(yǎng),交際失敗時,不能只是怨天尤人,而應該認真反省,看看自己是否有錯誤,并注意及時改正;交際成功了,也應該汲取經(jīng)驗,總結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去邁向更大的成功。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不拘小節(jié)固然瀟灑,但萬萬不可事事無所謂,倘若如此,則事事不能成功??傊?,在社會交際中,外在的言辭得體,行為時宜,是社交成敗得失的條件之一。不但如此,我們還要有一種自覺的內(nèi)省意識,取人之長,避己之短,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水平,練就符合時宜的行為舉止,才能立于人生的不敗之地。
綜上所述,在《西游記》中,對儒家“禮”的表現(xiàn),由此可窺一斑。人,作為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個體,應該具有“禮”的品格,這可以說是我們在社會中安身立命的重要條件之一?!段饔斡洝吠ㄟ^如上以及類似的故事,對此給我們做出了有益的啟迪。
“智”者無憂
人類的生活是伴隨著思考而存在的。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是說即使是“智”者,即使經(jīng)過千般思考,有時也會有思慮不周之處。雖然如此,凡事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以后,再去實施,仍是我們應該遵從的行為準則之一。只有經(jīng)過周密的思考安排,才更有可能保證事情的順利、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挫折,一籌莫展是我們常常面對的困境,但我們不應該氣餒。最聰明的人類總會有辦法戰(zhàn)勝一切困難與阻隔。愚者千思,還有一得,何況“智”者?
因為善于思考,多少人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了勝利,戰(zhàn)勝了困難與挫折。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與諸多妖魔鬼怪爭斗爭的過程,便是一個個展示孫悟空的聰明與才智的故事。這些故事不但常常讓我們?nèi)炭〔唤?,還讓我們了解了孫悟空的機智與聰慧。從中,我們還可以得到一種有益的啟迪:面對強敵,聰明的人應該以智取勝。
如在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中,孫悟空變做凌虛子的一粒仙丹,哄熊怪吞食,奪回了唐僧的袈裟佛衣;在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等諸回中,孫悟空變成寶象國公主的模樣,迷惑黃袍怪,最后在眾星神的幫助下,救出師父和公主;同樣,在第三十四“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騰那騙寶貝”諸回中,孫悟空數(shù)次變?yōu)樾⊙?,騙取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寶物,救下師父;在火焰山前,孫悟空為了得到鐵扇公主的芭蕉扇,變做小蟲或變成牛魔王,巧得寶扇。如此種種,無論遇到什么艱難險阻,孫悟空總是機智的想盡種種辦法,戰(zhàn)勝妖魔,使師徒四人脫離魔窟,得以西行。
雖然好多妖怪自身并非本領高強,但他們常常與眾多神仙、佛祖有著種種聯(lián)系,常常憑借所偷主人的法力無邊的寶物為所欲為。此時,孫悟空縱然本領再大,在種種寶物面前也常常顯得無能為力。強戰(zhàn)難以取勝,孫悟空便變換形狀,用各種巧計先奪取寶物,再力戰(zhàn)妖怪。這就是孫悟空的聰明機警之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困難,遇到強敵,而有些困難的關鍵正如妖魔手中的寶物一樣,是必須攻克的難關。因此,我們也需要和孫悟空一樣,擁有機智和聰明的頭腦,抓住克敵制勝的關鍵,不靠死戰(zhàn)硬拼,而是以憑自己的智慧去取勝。
盡管人常說,“智”者千慮,會有一失,但我們還是應該做生活中的智者,遇事還是應該思慮成熟,再去實行。哪怕會有一失,也僅只是“一”失。因為,在生活中,我們雖然很難做到完美,但我們可以努力去追求完美。沒有美麗的憧憬和希冀,怎么可能有美麗的現(xiàn)實出現(xiàn),想都不去想,怎么可能會有成真的美夢?
不但遇到困難和問題,我們應該努力想辦法解決,更進一步,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只要是需要我們?nèi)プ龅?,我們都應該先去思索它的關鍵所在,去想一想我們完成它需要克服的困難所在。重視困難并不等于你害怕它,輕視困難也不能說明你可以輕而易舉的攻克難關。
一次小小的測試,你應該抓住重點,掌握難點,以輕松的心理去應對;一次小小的業(yè)務談判,要解決什么問題,你想得到什么,你不能失去什么,你可以作出那些讓步,你必須堅持那些條件,這都應該是你心中非常清楚明了的行事原則;要完成一項頭緒紛亂的重大工程,你應該充分考慮你已擁有的有利時機和條件,你欠缺的、不利的因素,你應該重視什么,可以忽略什么,你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只有考慮得盡量周全,你擁有成功的可能才會越大。
“智”者不但要千慮,儒家還言道:“智者不惑”,有才智的人不會困惑、迷惑,于事,于物。這就是說,遇事不但要深思熟慮,還要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被迷惑。
機警的孫悟空不會被白骨精的數(shù)次變幻而迷惑,一眼便可以看出她的真面目,堅定的要除掉她。即使肉眼凡胎的唐僧用緊箍咒制止孫悟空,也不能改變他的疾惡如仇。紅孩兒變成被劫的小孩,哄過了唐僧和豬八戒,卻照樣騙不了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一心向西,真誠求取佛經(jīng)的唐三藏,面對巧試禪心的三圣,同樣毫不動,不為其嬌媚所惑;女兒國王的情深意切、榮華富貴也不能打動他的堅定佛心。
在處處充滿著物質誘惑的當今社會,人們對物質的追求與向往也日益膨脹,此時,面對種種迷人的誘惑,保持清醒的頭腦,更是至關重要。我們也應該像孫悟空、唐僧一樣,做不被誘惑的智者。在看似良善的騙者面前,可以辨別真?zhèn)巍⒚莱?,可以識破騙局。在金錢、美色的誘惑面前,不失做人的根本原則,不失“智”者的清醒頭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迷失自己、不受騙、不墮落、不滑向犯罪的深淵,這,應該是我們時時保持的警覺之心,時時為自己敲響的警覺之鐘。
“智者動”、“智者樂”,也是儒家智者的表現(xiàn)。何謂“動”,何謂“樂”,當有諸多含義,但靈動、充滿活力,無憂與快樂,該是其中的應有之意。這些特點,在孫悟空身上也有所表現(xiàn)。
只要一提到孫悟空,人們眼前便會浮現(xiàn)出那個連走路都蹦蹦跳跳的猴子,他總是不停地抓耳撓腮、一雙閃亮的眼睛不住地東瞧西看,還喜歡拿懶惰而貪吃貪色的豬八戒開開玩笑、尋尋開心,搞些不大不小的惡作劇。機靈與活潑,是猴子的特點,也便是孫悟空的特點;不知疲倦,永遠那樣機警、精神,那樣快樂無憂,是孫悟空留給我們的深刻印象之一,也是我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充滿快樂、無憂無慮,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的生活狀態(tài),也是我們對親朋的美好祝愿;工作中充滿活力,做任何事情都滿懷熱情和信心,常是我們對自己、也對他人的一種期盼。只要我們盡力去做,我們就可以做到這一切:保持快樂的心情,充滿自信的去做要做的事情。
一次次成功的結束,也是你又一次次走向新的挑戰(zhàn),追求新的成功的開始,就像孫悟空一樣,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辛又出發(fā)。無論如何,我們遇事應該三思而行,盡量做到思慮周全,但不能過分求全責備。只要我們充滿自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快樂和美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像唐僧師徒一樣勇敢機智、百折不撓,人生的快樂和成功最終一定會屬于我們。
“誠信”為本
作為儒家五常之一的“信”,是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自古以來,人們就已知道“信”對于個人、對于國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鬃釉谧鋈撕团c人交往中都十分注重“信”,主張做人應該以忠誠信實為主,要言行一致,誠實守信。
什么是“信”?首先,“信”應該表現(xiàn)為自信,即相信自己,認為自己的思想認識、希求、愿望及行為客觀、合理,可以為人理解、認同和接受,具有自信心;其次,“信”應該表現(xiàn)為他信,即對他人的思想認識、希求、愿望及行為客觀、合理,可以為人理解、認同和接受,相信別人。而自信與他信合而為一,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的“信”。這應該是人與人之間開誠布公、真誠交流的結果,沒有真誠就不能建立互信。而只有互相信任,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得以真誠合作!才會有人與人之間信守承諾,和諧發(fā)展。
關于“信”,儒家有以下論述。
如:“民無信不立”,是說人沒有誠信,就不能自立,不能立足于社會;“誠者,人之道也”,是說,誠實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又如“匹夫行忠信,可以保一身;君主行忠信,可以保一國”,意思是:一個人履行忠信的行為規(guī)范,可以保護自身;作為一國之君,如果履行忠信,可以保護國家;
還有“言忠信,行篤敬,雖蠻邈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講的是為人“誠信”,即使到了“蠻邈之邦”,也行得通;言不守信,行不誠懇,即使在鄰里之間,也寸步難行,這些都是儒家的遺訓。
孔子非常反對那些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實、無能而不講信用的人。他認為,真誠的君子,應該以忠信來結交友人,對待朋友,應該坦誠,敢于指出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可以指正朋友的錯誤,并真心誠意地勸告他,好好地引導他改正錯誤。
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也是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的以誠信為基礎的道德標準。在社會交際中,孔子認為,與人相處應該表里一致,反對與人交往中的“巧言、令色、足恭”,并以此為恥。
孔子認為,不要抱有懷疑別人不誠信的成見,也不要無根據(jù)的猜測別人誠懇。在交友方面,應該“君子尊賢而客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闭J為既要尊敬賢人,同時也要能與一般的人相容,稱贊有才德之人,也要同情沒有能力的人,為人不要自傲,要能和人相容相處,這都是人際交往中的以誠為信,以誠待人。
要同正直的人、守信用的人和見聞多的人交友,這是儒家的“益者三友”,同時,要把稱道別人的長處和多結交賢良的朋友當作快樂,這是儒家的“益者三樂”。
以上所有這些,和我們今天提倡的平易近人、寬容諒解、誠實守信是一致的。誠信是無價的,在社會、人生的諸多方面,堅持誠信,將會使我們受益無窮。
在《西游記》中,也不乏描寫誠信的篇章與段落,給我們做出有益的啟迪。
在第一回“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便有應該信守承諾的體現(xiàn)。當石猴孫悟空與眾猴在山中玩耍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有一股澗水清澈可愛時,群猴便說:“那一個有本事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聽到這些,孫悟空即應聲而去,并為眾猴發(fā)現(xiàn)了“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安身之處。在群猴都進去安身之后,孫悟空便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要求大家拜他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序齒排班,尊孫悟空為猴王,沒有一個違背諾言。這正是一種信守承諾的表現(xiàn)。這里,連猿猴都信守承諾,可知,在《西游記》中,信守承諾已經(jīng)是一種毋庸置疑、被普遍接受的行為規(guī)范了。
在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十回“二將軍宮們鎮(zhèn)鬼唐太宗地府還魂”兩回中,唐太宗允諾要挽救觸犯天條的涇河龍王的性命,結果卻未能實現(xiàn)承諾,為此,不但唐太宗愧疚不已,親自向龍王的鬼魂賠禮道歉,龍王鬼魂還可以把唐太宗告到地府,使唐王不得不親臨地府,當面去對質。在此,即使皇帝不信守承諾,也不能不了了之,也要受到一番質問與責難。這又一次說明了守信的理所當然。在接下來的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空門”中,還魂的唐王派人去地府進奉許下的南瓜,閻王非常高興地稱贊他是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不守承諾險些送命,信守承諾,連閻王也大加贊嘆。
唐僧為了實現(xiàn)為唐王求取真經(jīng)的承諾,帶領徒弟,長途跋涉、歷盡艱辛、出生入死,經(jīng)歷十四載的磨難,終于取得真經(jīng)回歸東土,了卻夙愿。這些都是《西游記》中講求誠信的范例。
在古代社會中,誠信非常重要,而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中,以誠信為道德準則,做到言行一致,也應該是人們?nèi)粘I钪械幕镜赖乱?,做人的根本,同樣是建構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必不可少的道德規(guī)范。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行為規(guī)范,它要求做人要誠實守信,不自欺,不欺人,不虛偽;在社會交往中要待人誠懇,信守諾言,只有這樣,才能既取信于人,又能贏得彼此間的信任。所以,可以說,“誠信”是調(diào)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和諧關系的根本。不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誠信,家庭的生活,集體、單位的活動,無不應該以“誠信”作為基礎?!罢\信”要求人們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寬容、信守諾言。
如果社會中沒有“誠信”,個人將會失去真誠可信朋友,經(jīng)營者將會失去親密合作的伙伴。所以,不論個人還是集體,都必須樹立誠信為本的意識。
“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樂于稱道別人的長處,樂于結交賢良的朋友,這同樣也是人際交往中一種科學而積極的交往方式,心胸開闊,以誠待人,是我們立足于當今社會的有力保證。
以“誠信”為本,這種思想對于我們今天塑造和諧完美的精神個性、建構新型的人際關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儒家還強調(diào)“信”與“義”的關系。儒家認為,所遵守的“信”應該是合乎道義的,也就是說,如果發(fā)現(xiàn)已承諾過的事情有不合理之處,也就是不合“義”,那么,就不應該對這種承諾再死守不放,這時,不守信,不履行承諾才是合乎道義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只知重然諾而不會分辨是非善惡。沒有原則的有言必信有時也會犯錯誤。真正有德行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關鍵要看交往的對象,如果對方是不講誠信的不義之人,我們就應該明辨是非,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自己正當?shù)睦娌皇芮址?,才能為單位、集體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由此看來,儒家所講求的誠信是非常合理而正確的,這才是確切而完整的儒家關于“信”的基本內(nèi)容。這種具有明顯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雙重特點的“信”,對于我們今天生活、工作的重要指導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以此種“誠信”觀念為基礎,建立起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引導人們?nèi)プ非?、實踐真、善、美,這,正是社會主義社會中,道德建設的應有內(nèi)容。
“忠”正行事
說到“忠”,人們常常會想起專制時代的政府官吏對于君王的無條件的絕對尊崇與服從。因此,“忠”似乎成了專制時代中愚昧思想的代名詞,它似乎代表了專制社會每一個臣民對于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的放棄,也似乎傳達出此時的每一個臣民對于道德和正義的漠不關心。但是,如果我們能擺脫心中的成見,通過古代典籍中有關“忠”的論述來重新審視“忠”字的原始含義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忠”,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優(yōu)秀品德。
“忠,中心也”,
“出自心意為忠”,
“忠,恕也”,
“忠,正也,”,
“忠,直也”,
“忠,厚也”,
“忠,愛也”,
“忠,言以中心也”,
“義明而物親,忠也”,
“竭意不諱,忠也”,
“知無不為,忠也”,等等,
這些都是古代典籍中對“忠”的論述。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了解“忠”字的最初意義。它實際上包含了“發(fā)自真心的、寬恕的、正直的、仁厚的、慈愛的、坦率的、勇敢的、盡力而為的”等諸多優(yōu)秀品質。由此可知,“忠”,并非對上級言聽計從,而是指行為不偏離自己的本性和本心;“忠”也不是指是非不分,而是指人們真正地按照自己的良知和良能而行動。因而,“忠”正是要忠于自己的本性和本心,忠于自己的良知,是一種最強調(diào)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的道德品質,正直、公正、寬厚與善良,是“忠”的應有之意。這才是儒家傳統(tǒng)美德中真正的“忠”字的內(nèi)涵。
梳理以上有關“忠”的論述,我們可以概括出“忠”以下幾方面含義。首先,“忠”是不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意志,它要求人坦率真誠,言行一致,表現(xiàn)真實的自我,不虛偽、不喏喏,這是對獨立人格的堅持與追求;其次,“忠”,是一種正直的品質,敢于指出世事的不平之處,盡力制止、勉力而為、不畏強權暴力,這是一種人間的凜然正氣,一種無畏的勇敢;第三,“忠”,還是一種類似長者的寬恕態(tài)度,一種仁厚與慈愛的品格,因此,我們可以說,“忠”之人應該是讓人覺得可親可近的人,“忠”是真實,是正直,是仁愛,是與唯命是從、是非不分完全不同的一種思想品格,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
檢點這種包含真實,正直,仁愛的“忠”的品質,《西游記》中豬八戒、孫悟空、唐僧可以說各是其中一方面的代表。
說到豬八戒,人們便會想到他的貪吃、好色和懶惰。但古語說:“食色,性也”,貪吃和好色,正是人的本能。而豬八戒的表現(xiàn),正是這種人的本能的表現(xiàn),只不過是作為藝術形象,顯得更加夸張而已。
現(xiàn)實中,當我們形容一個人的貪吃和懶惰時,常常會調(diào)侃地說:像豬一樣。也許,這也正是作者讓豬八戒投胎為豬的緣由。豬的形象是人類這種本能的最典型體現(xiàn)。如,豬八戒因調(diào)戲嫦娥被貶下仙界,而在第十八回“觀音院唐僧脫難高老莊大圣除魔”,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試禪心”,第五十四回的女兒國中,豬八戒的好色特點,無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取經(jīng)的途中,去討要齋飯的豬八戒常常一頭拱進草堆,美美的睡上一覺,然后回去交差。在數(shù)次與妖魔的爭斗中,豬八戒也是常常躲在后面,一副貪生怕死的樣子。面對齋飯,豬八戒卻一口丟進去一碗,十數(shù)碗飯轉眼就不見了。也正是因為豬八戒的這些特點,才數(shù)次被孫悟空捉弄,被誘哄去干些出力氣的差事。但無論怎樣地可笑與可氣,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栩栩如生、真實生動的豬八戒。他雖有諸多劣性,可不虛偽,常常直言表達出自己的愿望,頑劣中透出一絲可愛。
如果說豬八戒是真實表現(xiàn)自己的典型,則在某種程度上,孫悟空可以說是正直、無畏的典范。他的諸多優(yōu)點,已有很多論述,而正直、勇敢、無畏的特點,也是不容置疑的。他面對邪惡毫不妥協(xié)的勇敢,就是玉帝、上仙、觀音或如來,有錯也敢當面批判指出的正直無畏,都是具有“忠”的品格的表現(xiàn)之一。
就“忠”而言,在豬八戒的真實之“忠”,孫悟空的無畏之“忠”而外,唐僧更多表現(xiàn)的則是一種仁愛之“忠”。唐僧的取經(jīng)一路,也是指引徒弟們救危扶善的一路。哪有妖魔害人,他要徒弟降妖救人;哪有百姓受難,他讓徒弟們解救危難,唐僧正是儒家“善”的化身。
體察了“忠”的形象特點,也了解了其真正含義,此時,我們一定認可了“忠”的優(yōu)秀品格。“忠”正是儒家圣哲理論和信念的直接表達。
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發(fā)自人類個體的內(nèi)心的思想和行為都應該是好的思想和好的行為。正因如此,由人類每一個體的內(nèi)心思維,所指引的人類的每一個個體的獨立思想和獨立人格,也應該是最完善的思想和最完善的人格,它的思想基礎便是這種“正直、真實、寬厚、善良的品格和行為特征。只有以此“正直、真實、寬厚、善良”的品格和行為特征為基礎的社會,才可能是一個人人享有幸福與自由的社會。
因此,“忠”這一優(yōu)秀品格,在我們的當今社會中,仍然應該是彌足珍貴的。我們不僅應該有孫悟空的無謂、勇敢,唐僧的仁慈善良,也應該能像豬八戒一樣,勇于展現(xiàn)真實的自己,當然,豬八戒的饞與懶,貪財與好色是我們應該摒棄的不良習慣。
因為人類每一個體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人類的善良本性中也常常帶有與這種善良本性相背的軟弱與惰性等不良因素,而這種軟弱和惰性的因素使得人們?nèi)菀资艿酵饨缡挛锏恼T惑,從而偏離自己善的本性,甚至做出背信棄義的行為,這是我們應該時時警惕的。
因而,理解儒家真正“忠”的含義,堅守“忠”的信念,是我們每個公民應該負起的責任和義務,是保證社會健康文明發(fā)展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每個社會個體生命走向成功和自由的保證。
“孝”道為先
“孝”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以來傳承至今的優(yōu)秀美德,是儒家重要的倫理規(guī)范之一。因此,在儒家典籍中,有很多關于“孝”的論述。
如:“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备改改昀希约簯卸璨蝗プ鍪?,不贍養(yǎng)父母,這就是不孝之一。但知道贍養(yǎng)父母,是不是就可以說是孝呢?“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當人問孔子“孝”時,孔子說,現(xiàn)在的人,認為贍養(yǎng)父母就是孝,連犬馬有時都可以得到人的飼養(yǎng)。如果只是養(yǎng)活而不尊敬老人,那么養(yǎng)活父母和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可見,不贍養(yǎng)父母,當然是不孝,但只贍養(yǎng)父母,而對父母沒有真情實意,不從心底真摯的關心、尊敬父母,也不足以稱作“孝”,還要敬重父母、贍養(yǎng)父母盡心盡意,這才是“孝”的根本所在。
另外,孝敬父母是不是就要對父母言聽計從,凡事都順從父母的意愿呢?如果父母有過錯該怎么做呢?孔子說,應該“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對待父母的過錯,應該委婉的進行勸阻,如果父母不愿意聽從,也仍然要尊敬父母,不可以冒犯父母,不可以怨恨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而不進行勸阻,就是讓父母處于不義的境地,此時,再對父母順從則是不孝了。
除此之外,“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好財貨,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好勇斗狠,以危父母”都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因為自己的不良嗜好、貪圖享受或自私心理,置父母的生活于不顧,甚至讓父母為自己擔驚受怕,這都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
孟子曾說:“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君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盲中。大孝終身慕父母?!币馑际牵喝四暧椎臅r候,愛慕父母;等知道愛慕年輕的女子時,則愛慕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和孩子,就愛慕妻子和孩子;等做了官,就會愛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賞識,就會思慮焦急。而至孝的人終身都愛自己的父母。這說明,父母、妻子、工作、事業(yè),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每一方面,我們都應該付出自己的精力和熱愛,而孝敬父母則應該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西游記》的以下章節(jié)中,通過書中人物的言行,對應該實行“孝”道,做了有益的宣揚。
在第一回“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便有“孝”的表現(xiàn)。求師學藝的孫悟空途中遇到了一個砍柴的樵夫,當孫悟空從樵夫口中知道了須菩提祖師和樵夫是近鄰時,問他為什么不去求取長生不老之方時,樵夫說,母親年老,要供養(yǎng)老母,所以不能去修行。當孫悟空再次用手扯他一起去時,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與你這般說了,你還不?。考偃粑遗c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yǎng)?”一個普通的樵夫也知道奉養(yǎng)老母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可見,《西游記》中,行“孝”已成為一個人人生中的基本信念之一了。
在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孫行者智降妖怪”中,孫悟空見到被黃袍怪擄去的寶象國百花公主,問公主:人生天地間,什么是得罪?公主說:“記得古書云:‘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知道自己遠離父母,不能在父母面前行孝,“誠為天地間一大罪人”。孫悟空也說:“孝者,百行之原,萬善之本”,并以此勸說公主幫助他捉拿黃袍怪。公主也深知自己的行為十分不孝,要竭力幫助孫悟空戰(zhàn)勝黃袍怪。這些對話也是對行“孝”的重要性做出的說明。
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識破了白骨精的變幻,數(shù)次將她變化的假身打死,而肉眼凡胎的唐三藏不明真相,怪罪孫悟空濫殺生命,甚至用念緊箍咒來制止孫悟空殺生。孫悟空忍著頭疼,向師父解釋真相的同時,仍然不忘保護師父不受妖魔的侵害。這不正是“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的表現(xiàn)嗎?雖然唐僧不是孫悟空的生身之父,但俗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唐僧之于孫悟空,也正像孫悟空的父母一樣,值得孫悟空孝敬和尊重。
當孫悟空被逐,唐僧被黃袍怪捉住,不能獲救時,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孫悟空,孫悟空得知師父有難時,就對群猴說:“他(唐僧)倒不是趕我回來,倒是叫我來家看看,送我來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這件事,待我還去保唐僧,取經(jīng)回東土?!庇纱丝芍M管被逐回,孫悟空還是心系唐僧的安危,知道唐僧需要他的解救,就立刻前去,毫不遲疑。
在《西游記》中,即使一些妖魔,捉住了唐僧,要吃唐僧肉時,也知道要請來妖怪父母一同享受,不敢獨享。
因此,可以說,在《西游記》中,“孝”不但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不言而喻的道德準則,并且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這同時說明了行“孝”,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具有重要意義。當然,在我們社會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實行“孝”道,仍是社會道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當今社會中,經(jīng)濟和科技高度發(fā)展,使得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普遍加快,生活中各方面的壓力也日漸增大。網(wǎng)絡等各種信息手段的普遍流行,使人們的交流受到時空的限制大大減少。但同時,忙碌的生活,現(xiàn)代化的信息手段,也使人減少了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一個電話,便是新年的問候,節(jié)日的祝福??墒?,對于那些年老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不必再去為工作而辛苦奔波,有了更多的閑暇,而忙碌的子女卻常常沒有很多時間去陪伴老人,于是,很多老人難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我們要盡的不但只是“孝”行,更重要還要有一份“孝”心。
一首《?;丶铱纯础?,可以唱遍大江南北,在流行歌曲層出不窮、風靡街頭,充斥耳畔的今天,《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正說明它唱出了人們的心聲,代表著一種普遍的心愿。“父母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所以,應該“找點時間,找點空閑,帶上孩子,?;丶铱纯础??!罢尹c”時間和空閑,是因為人們生活的忙碌,“常”回家看看,說明人們平時不能“常”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需要成年的兒女帶給他們家庭的溫馨和天倫之樂,需要有時有人陪伴他們一會兒,哪怕只是家長里短的隨便和父母嘮叨嘮叨,也可以給父母帶來莫大的快樂與滿足。
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忙碌的人們常常陷入家庭觀念的誤區(qū),認為家庭的作用已經(jīng)淡化。其實不然。在物質高度發(fā)展的社會,只有精神建設也保持在相當?shù)膶哟伟l(fā)展,社會才可以稱得上整體有了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的社會,家庭的觀念更應該強化。因為家庭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產(chǎn)物,代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而維系一個溫馨家庭的核心則是孝道。儒家所闡發(fā)的孝的理念,那種父慈子孝、充滿親情與愛意的家庭氛圍,會為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帶來輕松、自信、積極向上的愉悅心情,如果把這種愛意融融的家庭氛圍擴大而為社會的整體氛圍,那么整個社會的友善和諧氛圍將會隨之而來。這樣的社會,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fā)展的社會,也才是高度發(fā)達的社會。
所以,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朝夕相處的家。子女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撫養(yǎng)和疼愛,是父母含辛茹苦的養(yǎng)育,才有子女的今天,而讓年邁的父母有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也許,你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讓你忙碌緊張;也許,你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天真可愛的兒女,為了兒女的健康快樂成長而辛勤奔波,但無論怎樣,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年邁的父母,不要忘記他們希望你“?;丶铱纯础钡囊笠笃谂?,別忘了常給父母一聲知冷知暖的問候。對父母行孝道,盡孝心,是一個人有責任心的體現(xiàn),對家庭有責任心,才能對工作有責任心,對工作有責任心,才會對社會有責任心。這樣的人,才可以成為家庭的支柱,社會建設的主力,才可以做國家的棟梁。
上行下效,你的孝行是你的兒女行孝的榜樣,你的孝心將會讓你獲得晚輩兒女的尊重和敬愛,將會給你的晚年帶來融融的天倫之樂。
在人們對物質多所追求的今天,我們還應該避免走入另一個誤區(qū),就是以為多給父母物質的享受,保證父母的物質生活,就是孝敬了。其實不然。儒家更看重精神的敬重。正如上文所說,孝在行,更在心。在老人的基本生活大多數(shù)已經(jīng)得到物質方面保證的當今社會,老人更多需要的是精神的安慰。因為年老而產(chǎn)生的情緒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會讓老人的情緒變得容易波動,所以,對于今天的老人,精神方面的照顧和關懷應該是最重要的。也許我們不能天天守在父母身邊。但心靈的關心必不可少。與父母保持聯(lián)系,常??赐?,用各種方式給父母以精神安慰,這一點,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如何處理我們與老人意見的分歧,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如儒家所言,尊敬父母,委婉的提出意見,而不能流露出不屑或不敬的神情。面對家庭中出現(xiàn)的矛盾,也應該講究處理的方式和方法,年老的父母有時固執(zhí)己見,我們應該妥協(xié)退讓,在晚輩面前注意維護老人的尊嚴,然后再慢慢進行交流溝通。
在我們廣泛提倡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的今天,對人性,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尊嚴的關注和高揚,也是一種關于人生的終極關懷和價值取向的關注。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社會中,避免成為金錢的奴隸,維護人的自尊,保持人類本身善良、優(yōu)秀的品質,反思社會思想倫理的蛻化之處,傳承儒家思想的數(shù)千年美德,是家庭和睦,社會發(fā)展的有力保證。依法治國,還要以德治國,確保人類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2.領受佛家智慧
如果可以用“有志”與“現(xiàn)實”對儒家的思想的哲理內(nèi)涵進行最簡潔的概括的話,佛家思想也許可以用“為善”與“來生”來做以類似的描述。佛教雖然產(chǎn)生于西域,但經(jīng)過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與發(fā)展,佛家思想已經(jīng)成為華夏民族哲學智慧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因而,佛家思想對華夏民族的影響也已經(jīng)極為廣泛深遠,為諸多的世人信奉與尊崇?!段饔斡洝访鑼懙募词窍蚍鸺覍で鬄榇筇瞥济窠饷摽嚯y的良方的故事經(jīng)歷。作為佛家故事書,《西游記》對佛家智慧的展示自然是隨處可見,讓讀者不僅通過取經(jīng)事業(yè)了解佛家的無窮力量,還可以從故事中體會到佛家哲理的智慧火花,獲得有益的人生啟迪與生命、生活智慧。在此,正如對《西游記》中儒家思想的解讀不能周全、普遍一樣,這里也只能擷取其中展示的佛家智慧火花數(shù)朵,如通過對“佛家四諦”的解讀,認識佛家的人生觀;以及佛家如何對待人生的生命不永;佛家的因果觀念產(chǎn)生的向善思想等,借此以求管窺一斑,以證其實。
佛家四諦,求得人生極樂
“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佛家的四圣諦,亦即佛家的四種真理。何謂“苦諦”?佛家認為,人生有出生時苦、老來時苦、生病時苦、臨死時苦、冤家碰頭苦、心上人別離苦、所求不得苦、身心欲求好比火一樣的熾盛煎迫人苦,即,人生有八苦,這是佛家對于社會和人生,及至世間的一切所做的價值判斷。
“集諦”,又稱“因諦”,主要揭示“苦諦”的原因。也就是說,人生的“苦諦”在于“貪、嗔、癡三毒”等造下的孽。“貪”為貪欲,“嗔”為嗔恨,“癡”為不知無常、無我之理。佛家認為,人生世間雖有無量的苦,但這種苦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他產(chǎn)生的緣起便是“集諦”。
“滅諦”是說要滅除“集諦”所包括的一切惑業(yè),從而使人生解脫生死,趨向真空寂滅的涅槃境界而獲證圣果。
“道諦”是指滅苦的方法?!暗乐B”揭示出“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正道,即“八正道”。也就是通向涅槃解脫之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佛家認為,按照“道諦”揭示的“八正道”等方法進行修行,就能超凡入圣,由迷界此岸到達悟界彼岸。
佛家以為人生的本質就是痛苦,人生猶如苦海,沒有終極,身在其中,只能沉淪起伏,歷盡痛苦?;钪娜顺32坏貌幻鎸ι聿⊥?,或生活中的挫折。而且,痛苦也不僅是來自肉體或精神情感,還有人生命運難卜、禍福無常的生命體驗,使人時時感覺到無奈。
而“集諦、滅諦、道諦”則分別指出人生之苦的原因,人要懂得應該滅除這些苦的根源,尋找到滅除這些苦的方法和途徑,最終使人達到極樂世界。
由此可見,佛家的“四圣諦”是在教人如何脫離苦海,求得快樂,是一種自我解脫的法門。佛家認為,人生在世,無不有苦,而苦的根源是人的貪得無厭,應該把人類的貪欲一并去除,而去除貪欲的方法就是斷除苦因,這正是佛家的大智慧之處,也是佛家的根本真理。
《西游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求取佛經(jīng)的故事,其中當然有許多關于佛家真諦的論述,勸人去除欲望、雜念,無牽無掛,就可以獲得涅槃。如,在第十九回“云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jīng)”中,有一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到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埵,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p>
這段心經(jīng)可說是佛家四諦觀點的概括。世間一切皆空,無論思想還是行為。人生如果沒有欲望和夢想,心中就沒有掛礙,沒有掛礙,則沒有恐懼,生活也就沒有苦厄,只有這樣,才可以從苦難中得到解脫,才能獲得極樂。
同樣,在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道昧放心猿”的篇首詩中,“靈臺無物謂之清,寂寂全無一念生。猿馬牢收休放蕩,精神謹慎莫崢嶸。除六賊,悟三乘,萬緣都罷自分明。色邪永滅超真界,坐享西方極樂城”。第七十八回“比丘憐子遣陰神金殿識魔談道德”中,“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但憑洗滌無塵垢,也用收拴有琢磨。掃退萬緣歸寂滅,蕩除千怪莫蹉跎。管教跳出樊籠套,行滿飛升上大羅?!边@兩首詩句,也都是勸導人們要心中清凈無物,全無一絲雜念,不可放蕩心性,要滅除萬緣,驅除心中各種欲望,自然就可以跳出俗世樊籠,圓滿飛升,得亨極樂。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合理,也因為社會生活物質的不發(fā)達,人們的各種愿望常常很難得到滿足,也因此常常被各種苦惱纏住身心。而佛教的傳入,教給人們一劑擺脫苦難之感的良方,那就是放棄各種欲望,正如所說,沒有希望,也就沒有失望,就不會有不滿足的感覺;而且,還要把一切的苦難都不放在心上,一切的得失都不去計較,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痛苦的感覺,就沒有得失成敗的苦惱。沒有不滿足,沒有痛苦感,沒有得失心,這樣的人生,當然是沒有苦難感的快樂人生。這,就是佛家開給世人的、擺脫苦難的良藥。
人們有時說,人生苦短。死亡猶如一把利劍,時時威脅著人生,使人不得不忍受死亡陰影的逼迫,痛苦不堪。人生之苦,也許,人們最懼怕的就是死亡,可以說,死的痛苦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幾十年的歲月,只不過彈指一揮間,面對各種所求而不得的痛苦,生、老、病、死、怨、恨、別離等,有時,太過執(zhí)著只能徒增傷感,也許,放棄一些,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
沒有太多貪婪的欲望、不嗔恨而懂得寬恕之道、不過分癡迷于一事一物而可以放開視界,這樣的人生一定是豁達而開明的人生,一定不會為各種苦難壓抑得難以喘息。
生活在古代社會有古代社會中的苦,而生活在當今世界也有當今世界的愁。社會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人生的追求也是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斷在發(fā)展變化,也許愁苦就是與人生相隨的、難免的。關鍵是如何對待。認知佛家“四諦”,也許可以指引迷途,讓人生少一些痛苦感,多獲得一些快樂感。
今生為來世,給生命希冀
佛家不但注重今生,追求今生的無憂生活,而且還認為人生有來世,所以可以給來世的生活以希冀。認為人生可以通過今生的努力行善,使來世可以脫離已經(jīng)認識到的人生苦海,獲得或富貴或快樂的來世生活。
因為佛家講究“輪回”、“因果”,認為人今生死了之后,還可以有來世的投胎轉世。而且,今生的為善與行惡,會在來世得到彰顯和回報,今生行為和來世的禍福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講的就是佛家的“輪回”。意思是說,人生的出生和死亡都不是人的最初開始和最終結束,生和死都只是人的輪回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蕓蕓眾生的生生死死輪回不已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造成的“業(yè)”,也就是人的思想和行動,“一切諸報,皆從業(yè)起”,所有的“業(yè)”都會導致相應的果報,這就是佛家的“因果”。即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業(yè)”承擔果報責任,并不能以死來逃脫責任或免遭懲罰。今生的“業(yè)”將在來世得到果報,只要人不停地制造業(yè)力,那么人就將在生死場中輪回不休。
佛家還有“六道輪回”的說法。認為因為“業(yè)”有所不同,有善“業(yè)”、有惡“業(yè)”,所以,果報的性質也就不同,有善報、有惡報?!傲垒喕亍笔钦f人根據(jù)自己不同的“業(yè)”,在“地獄、鬼、畜生、阿修羅、人和天”的“六道”中輪回。人死后何去何從,全部是根據(jù)自己生前所造的業(yè)而定的。
《西游記》在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空門”中,借判官之口告訴唐王佛家的“六道輪回”: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梢?,如果今生為善積德,行孝盡忠死后再轉世輪回,不是可以得道成仙,就是能得享榮華富貴;否則,如果今生作惡多端,死后不但要沉淪鬼道,而且有可能永世再也不得超生為人。
因為有了佛家的“因果”和“輪回”的說法,佛教才給生活在人世間的人們以未來的希望。有了對未來的希望:得享富貴或得道成仙,知道了實現(xiàn)希望的途徑:廣結善源、努力行善,人就會去追求希望,去勉力而行,去按照佛家指引的道路向前,行善業(yè)、做善事,積善德。因此,信佛的人知道行善積德,這正是為了來世獲得善果,為了來世可以獲得榮華富貴或者得道成仙。
雖然佛家的“因果”、“輪回”說法有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但其善惡報應的觀念在客觀上卻可以起到揚善抑惡的作用,促使人們?nèi)バ猩品e德。
佛家講求生命的最終要達到一種“涅槃”的境界,希望得到一種與凡人完全不同的心境和境界,超越生死、超越有無、時空、也超越物質和精神,這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生命境界。佛家認為,想要達到“涅槃”的境界,超越世間的一切,就必須潛心向佛,一意修行,多行善事,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今生和來世進入超越生死的自由境界。
在《西游記》中,就有眾多的行善之人。唐僧、孫悟空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也許,我們可以說,唐僧的樂善好施是因為深諳佛家教義,虔誠相信,努力遵從和恪守,是一種已根植于生命中的有意識行為。而孫悟空的揚善懲惡則是其正直善良的本性使然,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在《西游記》里的眾多行善之人中,他們虔誠信佛,樂善好施,廣結善緣,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內(nèi)心深處接受并相信了佛家的思想,相信佛家的“輪回”和“因果”說法,相信今世的“善”行會修得來世的福分,會獲得來世的善果。如在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運雙叉嶺伯欽留僧”中,伯欽搭救唐僧的性命、伯欽的母親知道唐僧是西去求取佛經(jīng)的高僧,一家人殷勤款待他,并祈求唐僧給伯欽死去的父親超度亡魂,使他早日轉世投生,獲得來世。
唐僧師徒四人到西天求取佛經(jīng),歷經(jīng)寒暑十四載,跋山涉水,途經(jīng)國都州郡等十數(shù)個,除非受到妖魔的侵害,一路上大都受到州國或百姓的禮遇,通關換碟,求施化齋,最終得以順利通行。這也說明佛教的思想已是流播甚廣,為四方各地接受。
“為了未來,給生活、生命以希望”這一思想本身,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這種“今生努力,為了來生”的佛家思想可以引申拓展為一種把握現(xiàn)在,努力奮斗,給未來的生活創(chuàng)造更多的希望和快樂的人生觀。而這種為了將來,寄希望以未來,不言放棄的生活信念,何嘗不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在面臨種種生活壓力的現(xiàn)代生活中,激烈的社會競爭、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等復雜多變的生存環(huán)境,常會使人產(chǎn)生挫折感、壓抑感或虛空或無聊等的各種不快樂的感覺,面對諸多生活中時有的不快樂的感受,給自己一份寄托于未來的希望,也許可以有效地幫助自己從種種偶有的不快樂情緒中擺脫出來,繼續(xù)一種充實快樂的生活。這種心中懷有未來,寄希望以未來的信念也可以說是自己給自己生命的一種有效的精神支撐,讓自己的生命中少一些陰霾和低沉的時光,多一些快樂和昂揚的歲月。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切向前看”一樣,而且,不僅要向前看,還要努力尋找前方存在的希望,努力去創(chuàng)造希望。
寄希望于未來,也許,你的思想會變得更為豁達,你的生命會顯得更為輕松。相信未來有希望,在生命的歷程中,你會走得更堅定,更有信心。
心中懷有未來,你會覺得生命因此變得充實而有意義,不再總是虛空相伴,不再常是迷惘相隨。
人生無常,要勇敢、坦然面對
“無?!保欠饘W詞匯之一。它指的是種種因緣所生成的萬物,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生滅變化,不可常住的。這尤以人之生死為明顯,這也是人們普遍能體驗到的一種“無常”。無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現(xiàn)象的真理。因為世間無常,所以苦。正因為人們可以真切的親身體會到無常的客觀存在,所以有情的生命就會常常處在一種受逼迫、被束縛的狀態(tài)之中。
如何擺脫這種人生中無奈的沉重精神枷鎖呢?佛家對此為我們做出了答案。佛經(jīng)指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庇H證無常,同時也就實證了空、無我,也就會獲得根本的自由,達到“涅槃”的境界,實現(xiàn)對無常及與之對立的常的徹底超越。
由此看來,佛教的無常觀并不是如世人所理解的那樣,是悲觀消極的,相反,它肯定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卻苦就樂的追求,也就是承認人有能力與權力去追求最高尚最深刻的快樂,并指出了可行之路。而且,我們也深刻懂得,順境變成困逆固然是無常,但禍厄轉為幸福也是無常。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無常不是消極的,它在說明好的會變成壞的的同時,也告訴我們壞的也有可能會轉好。所以,貧窮的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獲得富足;諸事不順,但只要肯與人為善,廣結善緣,自然會獲得真誠的幫助;在挫折面前,只要能夠愈挫愈勇,逆境也終將會被突破。依此而言,無常對人生也具有某種積極的激勵意義。正因為世事無常,我們才會努力去擺脫不滿意的現(xiàn)狀。
《西游記》中,不乏無常事例的展現(xiàn)。在附錄的“陳光蕊赴任逢災害江流僧復仇報本”一回中,唐僧的父母高高興興的去江州赴任,沒想到唐僧的父親卻被一艄公劉洪、李彪謀害了性命。轉眼之間,唐僧的母親失去了身邊唯一的親人,無所依靠,命運被控制于惡人手中,只得忍辱偷生。在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空門”中,唐王御妹李玉英正在花園中徐步而行,不期就被鬼使捉去魂靈,倒地死去。在第二十九回“脫難江流來國土承恩八戒轉山林”中,寶象國的公主被黃袍怪擄去為妻,十數(shù)年不得與父母團聚。而在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中,烏雞國王突然被認為是自己的兄弟一樣的全真推到御花園的井中淹死,王位被奪,自己創(chuàng)建的國家也被全真統(tǒng)治,夫人與兒子成了仇人的夫人與兒子。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中的天竺國公主,夜間在自己家的花園中玩月觀花的時候,被玉兔精用妖風刮離王宮。公主身份被玉兔代替,自己也只能淪落在寺院里暫時棲身。
這些都是由好變壞或由生而死的無常。同時,在《西游記》中,也有由壞變好,由窮變富或死而復生的無常。同是在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瑀正空門”中,賣瓦器的相良突然受到唐王的酬謝,可以富有千金。因為他堅持不接受金銀,最終得建生祠,留得英名傳世。同一回中,代唐王去陰府進瓜果的劉全,不但自己生還,自縊而死的妻子也借唐王御妹的尸體還魂,夫妻得以團聚,盡享人間天倫之樂。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的陳家莊無辜的孩子眼看即將落入妖魔虎口,卻被取經(jīng)的唐僧師徒搭救,獲得性命。這些都是展示事情由壞變好,常人因禍得福的事例。還有在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中,院主滿以為可以謀害唐僧師徒,獲得袈裟,又誰知卻搭上了性命。這更是禍福無常的故事。
諸如此類的故事,不但形象地說明了人生的生死無常,也說明人生的貧賤、禍福的無常。人生中的得失無常、禍福無常,直至人的生死也不能為自己知道和把握。這也是多少古代小說典籍展現(xiàn)的永恒主題之一。多少落魄之人突然間發(fā)跡變泰的故事,又有多少富貴之人一夜之間流離失所、浪跡街頭。正如《西游記》中的王孫公主一樣,縱然富可敵國、貴為天尊、權傾九相,即使如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可以騰云駕霧,可以自己鉤去閻羅生死簿上的姓名,也可能突然淪為乞丐、變成奴隸或不名一文,孫悟空也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逍遙自在。
面對這些人生的無常,我們并不能未卜先知,更不能把握其來去,而只能勇敢地面對或者坦然的接受。也許,所失去的一切,我們還能有機會,可以重新找回,也許,失去的已經(jīng)是再也不能復得,這就是人生需要常常面對的無奈。而且,這種變化無常的無奈常常是突然來臨,在你還不明白事情的因由時,它已經(jīng)奪去了你曾經(jīng)擁有的一切,甚至寶貴的生命。讓你猝不及防,毫無準備。又或許,你突然擁有了所夢想的,但你要知道,你也許又會失去這一切。所以,常言中寓含真理,勝不驕,敗不餒,得而不衿,失亦不執(zhí),這才是我們應該保持的平常心態(tài)。
尤其是一些突如其來的變故與失落,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嚴峻考驗。如何應對呢?如果,你覺得你還有機會去尋回所失的一切,那么,你應該盡力,應該去努力爭取。如果,你失去的,是再也沒有辦法找回的,此時,你只有坦然的去接受這些無常的變化,勇敢地去面對,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重新去適應這新的一切。此時的怨天與尤人都是無濟于事的,抱怨和愁悶只能讓自己沉淪于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帶來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不能自救,不能擺脫這痛苦的一切。俗語說得很有道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與其生活在過去不幸的痛苦與陰影中,不如抬起頭,面向前方,去尋找新的希望,去為自己的未來努力。
當我們熟諳了無常這一生活、生命是沒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時,我們也許就可以看開生命中的一切得失、禍福,包括至親之人的辭世了。痛則痛矣,失既失去,但我們還要生存,我們還有未盡的責任與義務,對社會、對親人、也包括對自己。我們應該可以,也必須要去勇敢地面對一些生活中的突變,去調(diào)整自己的心緒,用坦然的心情去接受那些無常的變化。
所以,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無常為我們的人生開拓更寬廣的空間,很多苦難都因無常而重新燃起無限的希望。所以,可以說,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又蘊藏著無限的希望與生機,它是最實在,最真切的道理。
如果可以認識到世事無常,就可以樂而不貪,苦亦不憂。在勝利時而不敢驕傲,失敗時亦不氣餒。所以,明了無常的人,可以平息狂妄之心,可以鼓舞人保持勇氣,因為幸運不是可以長久擁有的,現(xiàn)在的境況會有改變的可能。
正因為無常使生與死相互繼續(xù),所以無常也帶給人以無限的光明與生機。如果世間的一切都是永恒的,恒常不變的,則世界必然會一片死寂而沒有生機。正因為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成的,所以,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所以才有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變換,才有了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的斗轉星移,也才有了聚散窮通、悲歡離合的人間喜怒哀樂,這樣,才能構成一個生機無限,絢麗多姿的有情世界,才使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挑戰(zhàn)與希望,才使生命更有意義。
四大皆空,超然人生
“四大皆空”,是佛家對生命、物質及世界的一種認知觀點。
佛家的“四大”,指的是構成世界的四種基本的物質,也就是佛家常說的“色”,是指:地、水、風、火四種基本元素。佛家認為:小至日用常物,大到世界宇宙,及至世間的一切生物,都是由這四種物質構成的。如果世界宇宙中缺少“四大”,則什么都不能構成。佛家認為,人的身體也是由“四大”構成的,地為人體的骨肉,水為血液,火為體溫,風為呼吸,以此“四大”,人“結而成身,以為神宅”,由這四種基本的物質,構成人體,才有了人的“神”賴以存在的基礎。
佛家還有“有識四大”和“無識四大”的說法。認為“有識四大”是“內(nèi)四大”,是以眼、耳、鼻、舌、身“五根”感官,和合“心識”而組成生命現(xiàn)象,“無識四大”是“外四大”,是由色、聲、香、味、觸“五塵”構成的客觀物質世界。
但另一方面,佛家又認為,雖然因為“四大”的積聚,才形成了人的血肉之軀,但從佛家“緣”的角度而言,這種“四大”的積聚,又只不過是暫時的湊合,“緣”在則聚,“緣”散則離,所以,人體的本性并非是真正的有,而只是一個虛假的幻象。
正是基于這種主觀的對宇宙物質及生命的認識,佛家常說“四大皆空”,把人類生命的死亡,以及世間的一切生命的終止現(xiàn)象,都以此解釋作為基礎,使人來擺脫對死亡的懼怕。
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也正是這種思想的反映。
佛家的“四大皆空”,還指世間的一切事物最終都將會化歸為無。因此,佛家認為,人生于世間,凡事都不應該太執(zhí)著,不應該太貪婪的追求。這樣,人不但可以擺脫面對人生必然死亡的恐懼和不安,獲得一種精神的永生,還可以坦然地面對世間的一切功利是非,去過一種超然而無所掛礙的人生。
在《西游記》第七十八回“比丘憐子遣陰神金殿識魔談道德”中,比丘國王問唐僧為何信佛的人可以長壽,唐僧回答道,“為僧者,萬緣都罷;了性者,諸法皆空。大智閑閑,澹泊在不生之內(nèi);真機默默,逍遙與寂滅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靜而千種窮。若乃堅誠知覺,須當識心:心靜則孤明獨照,心存則萬境皆清。真容無欠亦無馀,生前可見;幻想有形終有壞,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誠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還知事事無為;善計非籌,必須頭頭放下。但使一心不動,萬行自全;若云采陰不陽,誠為謬語,服餌長壽,實乃虛詞。只要塵塵緣總棄,物物色皆空。素素純純寡愛欲,自然享壽永無窮?!?/p>
這一段話對僧人進行了描述。他們了卻世間的萬般塵緣,認為世上一切皆空,六根清凈,堅誠修行,潛心向善,不為煩瑣的世事糾纏,不計較一切的是非恩怨,只要是拋卻一切塵緣,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便可以享壽無窮。
在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中,同樣,通過佛祖如來的講法,對“四大皆空”作了進一步的強調(diào)?!安挥兄杏校粺o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占词强眨词巧?。色無定色,色即是空??諢o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辈坏吧词强?,空即是色,”而且色、空本身也是無定的,而有、無的關系和色、空的關系一樣,是可以轉化的,有中有無,無中有有,色并不單單是色,空也不只是空,而且,非色就是色,非空就是空,所以,對于佛家而言,不要太執(zhí)著的追求什么,因為到頭來,一切都是空的,色終究會轉化為空。認知了這一思想,參禪者潛心修行,就可以超凡脫俗,修成正果,獲得涅槃。
在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木棉庵三藏談詩”一回中,唐三藏對諸樹精講禪:“禪者,靜也;法者,度也。靜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滌慮,脫俗離塵是也。夫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識,遂可掃除。菩提者,不死不生,無馀無欠,空色包羅,圣凡俱遣。訪真了元始鉗錘,悟實了牟尼手段。發(fā)揮象罔,踏碎涅槃。必須覺中覺了悟中悟,一點靈光全保護。放開烈焰照婆娑,法界縱橫獨顯露。至幽微,更守固,玄關口說誰人度?我本元修大覺禪,有緣有志方記悟?!笨梢?,參禪要用心體悟,要掃除六根,包羅空色,要透悟佛家的智慧與義理,向佛的人不但必須修行要虔誠一心,而且自己還要有佛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進行覺悟,才可達到佛家涅槃的成功境界。
由此可見,對于佛家而言,認識空色,是修成正果的必要前提,要想達到涅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了世間的一切事物的關系,都可以是色空的關系。因此,不必太執(zhí)著于塵世間的現(xiàn)實事物,要以一種超然物外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生生活甚至生死,這可以說是佛家哲理傳達給我們可以借鑒的智慧之一。
當然,應有的、正當?shù)淖非笪覀儜撱懹洸⑷ヅ崿F(xiàn),但過分的欲望和非分的想法是我們應該加以堅決遏制的。在物質產(chǎn)品極其豐富的現(xiàn)代社會中,面對各種耳目聲色之欲的誘惑,多少人不能自己,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多少身居要位、重權在握的高官權貴利用職權,貪污受賄,以權謀私、非法侵吞國家資產(chǎn)、中飽私囊、占為己有,致使國家數(shù)以億計的財產(chǎn)流失不復;又有多少人為蠅頭小利,不惜以身試法,從點滴以至汪洋,終至家毀人散,落得凄涼悲慘的余生。
“四大皆空”,可以讓你活過一種超然的人生。當你有時面對不合理的物質的誘惑而有所動時,如果你可以想一想你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幸福的家庭、安穩(wěn)的生活;如果你可以想到身外之物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一旦開始,不能自拔,將有可能給你帶來的可怕后果;如果你意識到佛家有言“四大皆空”,人生的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一定可以懸崖勒馬,保持住清醒的頭腦和意識,不滑向墮落或犯罪的深淵。此時,你并不應該遺憾失去了生活中最貴重的什么,而是應該慶幸你保住了生命中最珍貴的什么;你不應該覺得生有所失,而是可以感到呼吸甚至生命的輕松和舒暢,因為,你的意識是屬于自己支配的,你并沒有為外物所驅使;你的精神是獨立的,并沒有被物質所誘惑而失去純真的心靈。此時,你的身心都應該是輕松而自由的,未為物累,未為利驅,坦坦蕩蕩,任爾八面來風,超超然然,不惑于繽紛五色的大千世界,你會坦然度過你的一生,快樂而超然。
“四大皆空”,不但可以讓你坦然面對身外的物質利益,而且,也會讓你在人生必須面對的死亡面前,懷著一種坦然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之美麗,更會讓我們覺得死之恐懼。然而,人生難免一死,當我們認真的活過,不再有諸多的奢望,也不再有諸多的遺憾時,當我們明了人的生命伴隨著死亡的到來,一切將不復存在時,我們應該就可以坦然的去面對死亡、面對一切未能得到的遺憾了。因為我們不能左右死,正如我們同樣不能左右生一樣,與其執(zhí)著追求而不可得,恐懼害怕而不可解脫,不如坦然地去放棄一些,丟開一些,看開一些。
如此,你的一生一定會是恬靜而無所畏懼的一生,不為外物所累,不為生死所懼,超然無憂。
護生,也是珍愛自己的生命
“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是對佛家弟子愛護生靈生命行為的形象描繪,也是佛家弟子對自己愛護生命的行為要求。佛家講求愛惜生命、以慈悲為懷。因而,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可以說是佛家對待生命的基本思想觀點。
佛家雖然談天說鬼,看起來似乎極為玄遠,但實質上,佛家思想?yún)s是以現(xiàn)實中的人類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佛經(jīng)上有這樣一句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意思是說,佛家認為,在生命的無盡輪回中,生存在人世間的機會是極為難得的,比起“盲龜值浮孔”(即一只瞎眼的烏龜,在茫茫的大海中,碰到一根上面有藏身之洞的樹干漂浮而來,借此來度過大海)還難。
在佛家看來,人來到世間如此之難,這也足以說明在佛家心目中,生命的難能可貴。所以,愛護生命、珍惜生命,對于佛家而言,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因此,佛家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勝過建造七層佛塔的功德。而且,在佛教最基本的“十重禁戒”和“五戒”中,其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這里的“生”不但包括人類,也包括一切動物。如果佛家弟子觸犯了這一條戒律,就是觸犯了佛家的破門罪,因此就會喪失佛教徒的資格。由此可見,佛家對待生命是極其重視的。
愛護生命、尊重生命,在《西游記》中,處處體現(xiàn)著佛家的這一思想。
如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不知道被孫悟空打死的一家三口人都是白骨精幻化的,誤認為是無辜的生命,因此氣憤之下把孫悟空逐回花果山,不再認他作弟子。連飛蛾和螻蟻的生命在佛家弟子看來都要認真小心的加以保護,更不用說是無辜的活生生的人的性命了。所以,唐僧數(shù)次制止孫悟空傷害人命的行為,甚至用念緊箍咒來制止、懲罰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