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書定稿之時,也恰逢山居兩周年。
我在為出版整理稿件時,幾乎翻遍了這兩年記錄的照片:菜地,作物,村子;陰晴雨雪,春夏秋冬,夾雜著周圍四處云游的點點滴滴。原來的理想,在一個終于到來的決定之后,就這樣變成了現(xiàn)實。
山居的日子,和從前一樣的是,依然要為生活忙碌。
播種、收割,收集柴禾,都要掂著時節(jié)天氣而來,有時反倒更顯奔忙。糧食、蔬菜、柴火,因為它們即刻就被需要,也就不必去想“到底忙碌是為了什么”之類的問題。當(dāng)對一件事,確信到不需要思考就可以開始行動,就會只剩下身體上的勞累與汗水,精神從困惑之中解放出來,就開始變得幸福。
我們總是從回顧一段過往里,才看得到生活如此豐盛。山居的日子,慢慢將這種豐盛感不斷地推到眼前,讓人更加在當(dāng)即,忍不住贊嘆一片陽光的溫暖、一碗米飯的香甜。與其再追問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生活會過到什么時候,不如在一次次這樣的篤定之中,接近生活的本源。
當(dāng)初朋友勸我寫連載時,想著:這些雞零狗碎的日常,會有人看嗎?
本以為,自己山居的主業(yè)是種菜,其他的都是副產(chǎn)品。這樣想的時候卻忘了:每個人的主業(yè)都只有一種,就是更自在地生活。
濱斌
在一個降溫的冬夜
鄉(xiāng)居,給了自己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在水庫邊碰上釣魚,在山坡邊遇見野草,每次盡不相同,足以歡喜。
山居,放眼山色,四季周而復(fù)始如此美好,隨時可看書寫稿。
我不再執(zhí)著于在什么時候找到什么地方,只想著明年春天,在哪塊地種上番茄,又要把豆角架子搭在哪里。
我也不再擔(dān)心這里能住多久,照例煮雪水,煎飯團,燉上甜糯的蘿卜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