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考釋
第一類 府兵、戰(zhàn)爭(唐玄宗朝民歌六首)
第一篇 二十充府兵
你道生勝死,
我道死勝生;
生即苦戰(zhàn)死,
死即無人征。
十六作夫役①,
廿(二十)充府兵②,
磧里向前走③,
衣鉀(甲)困須擎④;
白日趁食(死)地(敵)⑤,
每也(夜)悉(起)知(持)更⑥,
鐵缽淹甘(干)飯,
同火共分(紛)諍(爭)⑦;
長頭饑欲旺(亡)⑧,
□似砍(坎)窮坑⑨。(原文此處為□)
遺兒我受苦,
慈母不須生!
相將歸去來⑩,
間(?。┎唬ú剑└。ǜィ┛赏ぃㄍ#?span >?,
婦人因(困)重役,
男子從軍行。
帶刀擬開(斫)煞(殺)?,
逢陣即相刑?;
將軍馬上死?,
兵滅地(敵)君(軍)營,
血流遍荒野,
白骨在邊庭?;
去馬游殘跡,
空流(留)紙上名。
開山千萬里,
影(永)絕故鄉(xiāng)城。
生受刀光苦?,
意里極皇皇?。
〔考釋〕
①“十六作夫役”
“夫役”即伕役,又名“小徭役”或“雜徭”。唐前期法律規(guī)定,“役”有兩種,一為“正役”,一為“雜徭”。
《唐六典》卷三:
“凡賦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調(diào)、三曰役(李林甫注:正役)、四曰雜徭。”
所謂“正役”,就是“丁役”,由二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丁年農(nóng)民擔(dān)任。所謂“雜徭”,就是“夫役”,大多是由十六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中男”農(nóng)民擔(dān)任。故“雜徭”又名“小徭役”。
《唐律疏議》卷二十八:
“?。ǘ∫郏┲^正役;夫(夫役)謂雜徭?!?/p>
卷十三:
“小徭役謂充夫及雜使。”
唐前期所施行的授田制和賦役法,都是“以人丁為本”,“以丁、中為差”。為此,各州縣鄉(xiāng)里都立有戶口“籍帳”,每年“團(tuán)貌”、“注年”。凡農(nóng)民年達(dá)十六歲,便被稱作“中男”;年滿二十歲,便被稱作“丁”。
《舊唐書》食貨志上: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始定律令:……男女始生者為黃(意為黃口小兒),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中男),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
唐前期法律規(guī)定:二十歲以上的壯丁每年除向官家交納租若干、調(diào)若干外,并須服“丁役”(正役)二十日;十六歲至二十歲的“中男”雖不交納租調(diào),但每年卻需作“夫役”(雜徭)若干日。
《舊唐書》食貨志上:
“凡?。ǘ畾q以上農(nóng)民)歲役二旬。”注:“有閏之年加二日。”
《唐會要》卷八十五:
“成童(十六歲)之歲,即掛輕徭(即夫役,較正役為輕,故名輕徭);既冠(二十歲)之年,便當(dāng)正役(即丁役)。”
“夫役”雖名為“輕徭”、“小徭役”,但勞役有時卻甚繁重。
《全唐文》卷二十二:
“玄宗令戶口復(fù)業(yè)及均役制:‘國家力役,合均有無,……每縣中男(十六歲至二十歲農(nóng)民)多者,累歲方使一差;中男少者,一周遂役數(shù)過。’”
由此可知,在唐前期,農(nóng)民年到十六歲,便被稱作“中男”,便開始承擔(dān)法令所規(guī)定的“夫役”。本詩所說的“十六作夫役”,便是指此而言。
據(jù)史載,天寶三載(744)之后,十六歲農(nóng)民不再“作夫役”。所以有此改變,是由于當(dāng)時階級矛盾加劇,封建統(tǒng)治不穩(wěn)。因此,玄宗不得不修改“武德律令”,重新規(guī)定:農(nóng)民十八歲以上為“中男”;二十三歲以上為“丁”。
《唐會要》卷八十五:
“比者,成童之歲,即掛輕徭;既冠之年,便當(dāng)正役。憫其勞苦,用軫于懷。自今已后,百姓宜以十八已上為中男,二十三已上成丁?!?/p>
《新唐書》食貨志一:
“天寶三載,更民十八以上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p>
這表明,在天寶三載,封建統(tǒng)治階級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將少年農(nóng)民作“夫役”的年限推遲了二年,將壯年農(nóng)民納稅服役的年限推遲了三年:農(nóng)民十八歲才“作夫役”,二十三歲才納國課服正役。
由此證明,本詩所說的“十六作夫役”只符合天寶三載以前的特定的歷史時期。
②“二十充府兵”
“府兵”是唐前期的義務(wù)兵名號,是由“軍府”(折沖都尉府)而得名。
唐初,實行義務(wù)兵制(征兵制),全國各地遍立軍府。每一軍府設(shè)有折沖都尉一員、左右果毅都尉共二員,管轄當(dāng)?shù)亍案卑税偃说揭磺Ф偃瞬坏取?/p>
《新唐書》兵志:
“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備于隋。唐興因之,……太宗貞觀十年(636),更號統(tǒng)軍為折沖都尉,別將為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沖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哺龋海ǜ┍Ф偃藶樯希磺藶橹?;八百人為下?!?/p>
軍府的府兵,由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充當(dāng)。據(jù)《唐令》所載:各地軍府每年根據(jù)“戶籍”簡選年滿二十歲的成丁農(nóng)民入軍,稱之為“府兵”。平時,府兵不離鄉(xiāng)土,除冬季農(nóng)閑時集結(jié)練習(xí)戰(zhàn)陣外,其余時間在家務(wù)農(nóng),間或輪番衛(wèi)戍京城和邊鎮(zhèn)。如發(fā)生戰(zhàn)爭,則調(diào)府兵出征;戰(zhàn)事結(jié)束,即遣散回鄉(xiāng)。府兵役限甚長,到六十歲方免役。
杜佑《通典》職官十一:
“初置(府兵),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案:作者杜佑,天寶末已二十歲,是當(dāng)時社會情形的目擊者。杜佑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學(xué)者,曾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
《新唐書》兵志:
“府兵之制……凡民年二十為兵,六十而免。其能騎而射者為越騎,其余為步兵。”“初,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于野……若四方有事(戰(zhàn)事),則命將以出(命將率府兵出征),事解輒罷?!?/p>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府兵平日皆安居田畝。每府有折沖(都尉)領(lǐng)之。折沖以農(nóng)隙教習(xí)戰(zhàn)陣。國家有事征發(fā),則以符、契(調(diào)兵的魚符、木契)下其州及府,參驗發(fā)之?!娺€,則賜勛加賞,便遣罷之?!?/p>
詩所說的“二十充府兵”,正是反映著這一時期的兵役制度。
據(jù)史籍所載,“府兵制”是在玄宗開元年間(713—741)被廢除的。唐初的府兵制只不過施行了一百多年。
《鄴侯家傳》:
“自武太后之代(世,避李世民諱)……府兵始弱矣。”“開元中(案:為開元十年),玄宗將東封(泰山)……而府兵寡弱。張說為相,乃請下詔募士,但取材力,不問所從來。旬月之間,募者十三萬。玄宗大悅,遂以‘彍騎’名?!允歉I,漸不復(fù)補(bǔ)?!_元末,李林甫為相,又請諸軍皆募長征健兒,以息山東士兵。”(案:鄴侯即李泌)
《新唐書》兵志:
“自高宗、武后時……府兵之法寖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衛(wèi)士稍稍亡匿,至是(開元六年)益耗散,宿衛(wèi)不能給。宰相張說乃請一切募士宿衛(wèi)?!允侵T府士(兵)益多不補(bǔ)?!ㄌ鞂殻┌溯d,折沖諸府至無兵可交。李林甫遂請停上下魚書?!?/p>
杜牧《原十六衛(wèi)》:
“貞觀中……開折沖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儲兵伍?!载懹^至于開元末百三十年間,戎臣兵伍未始逆篡?!_元末,愚儒(案:指李林甫)奏章曰:‘天下文勝矣!請罷府兵?!t曰:‘可!’”
《唐六典》卷五李林甫注:
“開元二十五年敕,以為:‘天下無虞,宜與人休息。自今已后,諸軍鎮(zhèn)量閑劇利害,置“兵防健兒”,于諸色征行人內(nèi)及客戶(逃戶)中召募,取丁壯情愿充“健兒”長住邊軍者,每年加常例賜給,兼給永年優(yōu)復(fù)。其家口情愿同去者,聽(聽任)至軍州,各給田地屋宅。’人賴其利,中外獲安,是后州郡之間,永無征發(fā)之役矣!”
杜佑《通典》職官十一:
“天寶八載五月,停折沖府?!?/p>
由此可知,早在武則天皇帝執(zhí)政時,府兵制已開始“寖壞”,府兵漸“逃亡”。到玄宗開元六年(718)以后,府兵“益耗散”,“逃亡略盡”。各折沖府甚至抽調(diào)不出足夠的兵員來輪番宿衛(wèi)京師:“宿衛(wèi)不能給。”因此,到開元十年(722)之后,封建朝廷不得不兼行“募兵”(雇傭兵)制,以補(bǔ)兵源之不足。十五年之后,到開元二十五年(737)時,玄宗頒布了敕令,命諸軍(包括禁衛(wèi)軍、邊鎮(zhèn)兵、長征兵)全都依靠募兵來補(bǔ)充,不再征發(fā)府兵入軍,正如當(dāng)時宰相李林甫所說:“是后州郡之間,永無征發(fā)之役矣!”
這表明,自開元二十五年之后,“征兵制”實際上已被“雇傭兵制”所代替;召募來的“彍騎”、“兵防健兒”代替了“府兵”。此后不再征發(fā)府兵入軍,折沖府成了有名無實的安插冗官的“閑曹”,而這“閑曹”也終于在天寶八載被明令廢除;只保留下折沖都尉、果毅都尉等官名,以作為軍官升轉(zhuǎn)的階銜。
由此證明,本詩所說的“二十充府兵”乃是玄宗開元二十五年之前的事。
③“磧里向前走”
“磧”的原意是“沼澤砂石”、“水中沙堆也”。但從漢代之后,人們所說的“磧”,大多是指的“沙漠”。
程大昌《北邊備對》:
“漠也,言沙磧廣莫,望之漠漠然,漢以后史家變稱為磧:磧者,沙積也。其義一也?!?/p>
唐時中原地帶人習(xí)慣稱我國北部沙漠為“漠”,從而將其附近地帶分為“漠南”、“漠北”;習(xí)慣稱我國西部沙漠為“磧”,從而將其附近地帶分為“磧東”、“磧西”。唐太宗時設(shè)立“磧西四鎮(zhèn)”(在今新疆境內(nèi))。玄宗時曾設(shè)“磧西節(jié)度使”。因此,唐人詩文中所說的“磧”,大多是指西北沙漠而言。
杜甫《送人從軍》:
“弱水(今甘肅武威西北)應(yīng)無地,陽關(guān)(今甘肅敦煌西南)已近天。今君渡沙磧,累月斷人煙?!?/p>
柳中庸《涼州曲》:
“關(guān)山萬里遠(yuǎn)征人,一望關(guān)山淚滿巾。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
岑參《贈酒泉韓太守》:
“酒泉西望玉關(guān)道,千山萬磧皆白草。”
《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p>
《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平明發(fā)咸陽,暮及隴山頭。……十日過沙磧,終朝風(fēng)不休。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p>
裴矩《西域記》:
“自高昌去瓜州,千三百里,并沙磧,缺水草,四面茫然。”
由此可知,本詩作者是個在西北沙漠中行軍的府兵。同時也可由此想見,“磧里向前走”是極其艱苦的。
④“衣甲困須擎”
“甲”是古時戰(zhàn)士在作戰(zhàn)時用以防御刀箭的鎧甲。戰(zhàn)士所披掛的“全甲”,是由三部分組成。
《唐六典》卷十六李林甫注:
“武卒衣三屬之甲。謂上身一;髀褌一;兜鍪一,凡三屬也。”
“兜鍪”即“胄”,戴在頭上,故俗名為“頭盔”?!镑卵偂奔础跋侣眉住?,因系于腰間用以掩護(hù)兩腿,故俗名“腿裙”或“裳甲”。
所謂“上身”即“身甲”,是由“胸鎧”、“掩膊”、“護(hù)腋”三部分組成,形狀如衣,故俗名“衣甲”?!耙录住笔侨辨z甲中的最重要部分。
唐時人所說“衣甲”是指“上身甲”而言。王建《寄賀田侍中》:“親見沂公在陣前……兩重衣甲射皆穿。”
當(dāng)時,騎兵披掛“全甲”,步兵則為了戰(zhàn)時便于奔走,因此不掛“腿裙”,只戴“頭盔”披“衣甲”。由此可知,本詩作者是個“磧里向前走”的步兵。
古時的“甲”大多是以鐵葉或鐵片編串成的,因此很重。漢大將馬援六十二歲還能夠披甲上馬,曾引起光武帝的驚訝(見《東觀漢記》)。隋時驍將權(quán)武能披兩重甲上馬,曾被當(dāng)時人稱為“勇力絕人”(見《隋書》)。由此可見甲是很沉重的,不是一般體弱的人所能勝任。李靖《衛(wèi)公兵法》稱:“諸兵士,……身貌尫弱(者),不勝衣甲。”因此唐軍令規(guī)定:軍中只“授甲六分”(百分之六十),由前列勁卒披掛(見《通典》)。
據(jù)《武備志》載稱,甲重四十五至五十斤(《宋史》載:“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兩?!保.?dāng)然,步兵的“衣甲”可能要輕些。如以宋時為準(zhǔn),則“衣甲”重三十多斤?!短屏洹匪浀氖N甲中,有一種名“步兵甲”,可能是種輕甲。其重量,今已無法考知。
據(jù)史書所載,唐府兵出征要隨身攜帶許多武器和備品。
《新唐書》兵志:
“府兵之制……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祿(即壺盧,作水壺用)、橫刀、礪石(磨刀用)、大觿(錐)、氈帽、氈裝、行縢(今名綁腿)各一?!浣椋祝?、胄(頭盔)戎具藏于庫,有所征行,則視其入而出給之?!?/p>
不難想見,如將這些備品的重量加在一起將在六十斤上下。由此便可了解本詩所描寫的“磧里向前走,衣甲困須擎”的艱苦情形。
其次,從“磧里向前走,衣甲困須擎;白日趁死敵,每夜起持更”四句詩看來,詩所描寫的是“戰(zhàn)前急行軍”。其行軍地在大沙漠中;為了行進(jìn)神速,因此卷起“衣甲”由戰(zhàn)士“擎甲”疾走;白天追擊敵人;夜里宿營時作臨敵警戒。所謂“急行軍”,就是“卷甲而趨,倍道兼行”(《孫子兵法》)。本詩所描寫的正是這樣的情景。
⑤“白日趁死敵”
“趁”,陜西、河南一帶的方言,意與“逐”、“追趕”同。
何承天《纂文》:
“關(guān)西(函谷關(guān)以西)以逐物為趁?!?/p>
《廣韻》:
“趁,逐也。俗作趂?!?/p>
唐時人習(xí)用“趁”字。
杜甫詩:
“相趁鳧雛入蔣芽”;“驅(qū)趁制不禁”;“花底山蜂遠(yuǎn)趁人”。
敦煌抄本《李陵變文》:
“單于親領(lǐng)萬眾兵馬,到夫人城,趁上李陵。……李陵聞言,向南即走,行經(jīng)三日,遂被單于趁來。”
“死敵”,意為“拼命戰(zhàn)斗的敵人”、“敢于死戰(zhàn)的強(qiáng)敵”。
⑥“每夜起持更”
“持更”就是夜間站崗;一夜有五更,守衛(wèi)者分班值更,故名作“持更”。
唐時軍中術(shù)語:夜間放哨名為“持更”,哨兵叫作“持更者”。
《唐律疏議》卷八:
“……持更,即是守衛(wèi)者。”
顏師古《漢書注》:
“持更、夜有五更,故分而持之?!?/p>
《新唐書》百官志四上:
“府兵……持更者,晨夜有行人必問(問口令);不應(yīng)則彈弓而向之(彈弓弦作警告);復(fù)不應(yīng)則旁射(實箭向行人旁側(cè)發(fā)射,最后警告);又不應(yīng)則射之(瞄準(zhǔn)射擊)。晝以排門人(門崗)遠(yuǎn)望。暮夜以持更人遠(yuǎn)聽,有眾而囂,則告主帥?!?/p>
⑦“鐵缽淹干飯,同火共紛爭”
“火”是古時軍隊建制的最小單位,約同于后代軍隊中的“班”。
《南史》卜天興傳:
“天興弟天生,少為隊將,十人同火?!?/p>
杜佑《通典》兵一:
“五人為列,二列為火,五火為隊。”
《新唐書》兵志:
“府兵之制……十人為火,火有長?!?/p>
“同火”猶如“同班”。同火的人互稱為火伴。《木蘭辭》:“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軍隊中的十人小組之所以名為“火”,是因為“十人同火”,是一個火食單位:共用一個灶火,同吃一鍋飯。
唐時軍中,每一火(十人)備有“鐵盂”一口,“火具”一套。
《新唐書》兵志:
“府兵之制……十人為火,火有長。火(每火)、備六馬,凡火具、鐵盂……皆一?!?/p>
文中所說的“盂”就是本詩所說“鐵缽淹干飯”的“鐵缽”?!袄彙保艑懽鳌?img alt="014-i"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8/22/20523745431239.jpg" />”或“”。盂與缽是一物之二名,是軍中所用的“鐵鍋”。
《太平御覽》引《漢書注》:
“盂若而大。與缽字同。”
《說文解字》:
“,器,盂屬?!?/p>
《唐韻》:
“,音撥,同缽。”
《唐六典》卷十六:
“鐵盂”注:“古謂之盂,蓋今之鐵鍋也,為軍中食器也?!?/p>
由此可知,本詩中所說的“鐵缽”,乃是唐軍中一火十人所共用的“行軍鍋”。
本詩中所說的“干飯”,古名作“糒”,又名“糇糧”,是軍中戰(zhàn)時特制的“干糧”。
《說文解字》:
“糒,干也?!薄棒?,干食也?!?/p>
《尚書正義》卷二十:
“‘糒’午飯也。‘糗糒’是行軍之糧?!?/p>
《詩經(jīng)·公劉》:
“乃裹糇糧。”注:“糇,干食也?!?/p>
《一切經(jīng)音義》引《字林》:
“糇,干飯也?!?/p>
徐鉉校定《說文解字》:
“今人謂干飯為糇?!?/p>
“干飯”大多是炒熟并風(fēng)干的米或面,吃時很方便,無需生火,只要用水一“淹”即可。
謝承《后漢書》:
“羊茂……為東郡太守……常食干飯。”“吳郡徐相,為長沙太守,常食干飯,不發(fā)煙爨?!?/p>
楊泉《物理論》:
“呂子義,清賢之士也。……懷干糒(干飯)而往。主人盛為饌食。乃出懷中糒(干飯),取冷水一杯而食之?!?/p>
因此,古時作戰(zhàn)或行軍時所攜帶的軍糧大多是“干飯”。
《漢書》李陵傳:
“李陵……令軍士持二升糒,一片冰?!?/p>
劉珍等撰《東觀漢記》:
“張禹巡行……食干飯,飲水而已。”
馬致遠(yuǎn)《漢宮秋》:
“人搠起纓槍,馬負(fù)著行裝,車運著糇糧,……他部從入窮荒?!?/p>
本詩所說的“鐵缽淹干飯,同火共紛爭”,乃是描述急行軍的府兵在沙漠中打尖吃飯時的情景??磥懋?dāng)時軍糧不足,因此“同火共紛爭”。
⑧“長頭饑欲亡”
“長頭”似是唐時的方言俗語。在敦煌發(fā)現(xiàn)的民歌中有:
“只愿長頭醉,作伴喚劉伶”。
“身上無衣著,長頭草里存”。
“長頭挨床坐,飽吃摩娑肚”。
此外,唐詩人詩歌中有:
王建《織錦曲》:
“大女身為織錦戶,名在縣家供進(jìn)簿。長頭起樣呈作官,聞道官家中苦難?!?/p>
劉禹錫《寄湖州韓中丞》:
“老郎日日憂蒼鬢,遠(yuǎn)守年年厭白蘋。終日相思不相見,長頭相見是何人?!?/p>
王建是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劉禹錫是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以此論斷,“長頭”似是河南方言。
從上引詩句中比較詞義,則“長頭”似有“長年”、“長期”之義。
此外,《晏子春秋》中有“湯長頭而寡發(fā)”;《漢書》中有“陳遵長頭大鼻”;《后漢書》中有“問事不休賈長頭”;《太平廣記》中有“長頭才復(fù)額,分角漸垂肩”;《南史》中有“范長頭”;蘇軾詩有“畏見問事賈長頭”。以上都是指頭型或發(fā)式而言,與本詩中的“長頭”似乎無關(guān)。
⑨“□似坎窮坑”(原文此處為□)
“坎”或作“埳”,與“陷”、“墮”、“墜”同義。
《說文解字》:“坎,陷也?!?/p>
“窮坑”是對“困境”的形容?!翱哺F坑”,意為“墜入不可拔的窮困的境地”。唐宋時人往往用“坑”比喻不幸的處境;近代民間口頭文學(xué)中也有這種形容。
盧仝《月蝕詩》:
“不獨填饑坑,亦解堯心憂。”
戴復(fù)古《歲暮書懷寄林玉溪》:
“人皆居燠館,我獨墮寒坑?!?/p>
西河大鼓小段:
“說著窮,真是窮,慢走一步窮趕上,快走一步趕上窮,不急不忙慢慢走,一腳埳入大窮坑。窮坑之中有窮廟,窮廟里有個窮神靈……”
⑩“相將歸去來”
“相將”,唐時俗語,意為“相共”或“相隨”。
孟浩然《春情》:
“相將游戲繞池臺?!?/p>
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棹相將。”
薩都剌《吉安道中》:
“故鄉(xiāng)歸計喜相將?!?/p>
令狐楚《游春辭三首》: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p>
柳永《尉遲杯》:
“且相將共樂平生?!?/p>
?“健步弗可停”
“健步”即快步,俗語“健步如飛”。
杜甫《蘇端、薛復(fù)筵簡薛華醉歌》:
“安得健步移遠(yuǎn)梅,亂插繁花向晴昊。”
韓渥《離家第二日卻寄諸兄弟》:
“一點心隨健步歸。”
?“帶刀擬斫殺”
所謂“帶刀”即帶“腰刀”。唐時士兵持帶兩種刀,一為陌刀,一為橫刀(腰刀)。
《唐六典》卷十六李林甫注:
“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佩帶)?!暗?,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dāng)囫R劍。”
詩中所說的“帶刀”即“佩刀”,又名“橫刀”或“腰刀”,是短兵器?!皫У稊M斫殺”,意為隨時準(zhǔn)備短兵相接。
?“逢陣即相刑”
“逢陣”意為“遇敵”,即《衛(wèi)公兵法》“逢賊布陣”之意。
“相刑”即“相殺”、“相害”。
《后漢書》孫悅傳注:
“殺戮之謂刑。”
《呂氏春秋·音律》注:
“刑,殺也?!?/p>
《國語》:
“雜受其刑?!弊ⅲ骸靶蹋σ??!?/p>
?“將軍馬上死”
唐官制,武官共分九品二十九階,五品以上(十三階以上)的官銜,皆帶有將軍稱號,如“從五品下曰游擊將軍”;“從一品曰驃騎大將軍”(見《唐六典》)。在“軍職”中,統(tǒng)率三千二百士卒的主將,始可稱將軍:“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有將軍副將軍。”(見《通典》)
從詩中看來,詩所說的“將軍”似是更高級的主將。
?“白骨在邊庭”
“庭”是門內(nèi)堂前的院落,“邊庭”意為周邊的院落。唐時,在今新疆設(shè)立“北庭都護(hù)府”和“庭州”。唐時人們習(xí)慣將邊區(qū)地帶統(tǒng)稱為“邊庭”。
杜甫《兵車行》:
“邊庭流血成海水,我皇開邊意未已?!?/p>
李益《送柳判官赴振武》:
“邊庭漢儀重,旌甲似云中?!?/p>
羅隱《送秦州從事》:
“若到邊庭有來使,試批書尾話梁州?!?/p>
?“生受刀光苦”
“生受”,古民間俗語,意為“吃苦”、“受罪”、“忍受”。
黃庭堅《宴桃源》:
“生受,生受,更被養(yǎng)娘催繡?!?/p>
元劇《東窗事犯》:
“臣在生時多生受,馳甲胄,做先鋒帥首。”
元劇《酷寒亭》:
“謝俺那侍長,見我生受多年,與了我一張從良文書?!?/p>
元劇《朱砂擔(dān)》:
“干著我生受了半世,眼睜睜看你作歹人妻?!?/p>
?“意里極皇皇”
“皇皇”,意為“憂郁”、“恐惶”、“不安”。“皇皇”或作惶惶、徨徨、遑遑。
《孟子》:
“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
《漢書》敘傳:
“圣哲之治,棲棲皇皇,孔席不暖,墨突不黔?!鳖亷煿抛ⅲ骸?span >皇皇,不安之意也。”
劉向《九嘆》:
“征夫皇皇,其孰依兮?!?/p>
《后漢書》鄧禹傳:
“長安吏人,遑遑?zé)o所依歸。”
阮籍《詠懷》:
“棲棲非我偶,徨徨非己倫?!?/p>
《世說新語》:
“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p>
第二篇 患夜盲癥的老病卒
知識相伴佀(侶)①,
蹔(暫)時不覺老;
面皺黑發(fā)白,
把杖入長道②。
眼中泠(零)淚下③,
病多好時少;
怨(思)家鳥(雀?)枯(瞀)眼,
無睡天難曉④。
朝夕乞蹔(暫)時,
百長誰肯保⑤;
使者門前喚,
手腳婆(撥)羅(剌)草⑥。
〔考釋〕
①“知識相伴侶”
古所謂“知識”與今天所謂“知識”,語義不同。古人所說的“知識”,是指朋友或“熟人”而言,意為“相知相識”,與“智識”不同義。
《禮記正義》卷三十五:
“不道舊故?!编嵭ⅲ骸把?span >知識之過失,損友也?!?/p>
《莊子·至樂》:
“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王先謙注:“知識,謂朋友。”
《呂氏春秋·遇合》:
“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p>
《商君書·賞刑》:
“是父兄、昆弟、知識、婚姻、合同者,皆曰:‘務(wù)之所加,存戰(zhàn)而已矣?!?/p>
《世說新語》:
“張華既貴,有少時知識來候之?!?/p>
侯白《啟顏錄》:
“(隋)侯白初未知名。在本邑,令宰初至,白即謁。會知識曰:‘白能令明府作狗吠?!谑侨胫],知識俱門外伺之。”
白居易《感逝寄遠(yuǎn)》:
“昨日聞甲死,今朝聞乙死。知識三分中,二分化為鬼。”
韓愈《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
“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yuǎn)?!?/p>
敦煌抄本《董永》故事:
“孝感先賢說董永,年登十五二親亡,自嘆福薄無兄弟,眼中流淚數(shù)千行,為緣多生無姊妹,亦無知識與親房?!?/p>
陸游《縱筆》:
“何須覓知識,木石即吾師?!?/p>
“知識相伴侶”,意為“朋友相伴隨”。對當(dāng)時離鄉(xiāng)出征的人說來,朋友相共便是一種安慰,故詩下句說“暫時不覺老”。
②“面皺黑發(fā)白,把杖入長道”
“杖”即“拐杖”,老人用以助行的棍子?!鞍颜取币馀c“扶杖”同。
“長道”,唐人習(xí)慣將漫長的道路或通向遠(yuǎn)方的大道稱作“長道”。
儲光羲《行次田家澳梁作》:
“田家俯長道,邀我避炎氛?!?/p>
崔顥《贈輕車》:
“悠悠遠(yuǎn)行歸,經(jīng)春涉長道?!?/p>
杜荀鶴《江岸秋思》: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p>
“面皺黑發(fā)白,把杖入長道”表明:這是位老年士兵,壯年入伍,及老未歸,黑發(fā)變白,步履艱難,因此行軍時需要扶著拐杖。
唐初,府兵臨時出征,最長不超過一年;如輪番戍邊,則“三年而代”,戍期不超過三年。
《鄴侯家傳》:
“府兵……出征,多不逾時,遠(yuǎn)不經(jīng)歲?!涫呎?,舊制:三年而代?!?/p>
這時當(dāng)然沒有“黑發(fā)轉(zhuǎn)白”仍未還鄉(xiāng)的老兵。
據(jù)史載,高宗儀鳳二年(677)之后,由于唐封建統(tǒng)治者與吐蕃奴主集團(tuán)進(jìn)行著長期的戰(zhàn)爭,因此唐朝廷無限期的延長了“戍卒”戍邊的期限。于是,到了玄宗開元年間,西北軍中的很多士兵,都成了白發(fā)老卒。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高宗以劉仁軌為洮河鎮(zhèn)守使(案:時為儀鳳二年),以圖吐蕃。于是始有久戍之役?!?/p>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安西迥途,磧北多寇,自開四鎮(zhèn)(磧西四鎮(zhèn)),于茲十年,及瓜(瓜代)戍人,白首無代?!?/p>
《全唐文》卷二十七:
“每念征戍,良可矜者。其涉河渡磧,冒險乘危,多歷年所,遠(yuǎn)辭親愛,壯齡應(yīng)募,華首未歸?!?/p>
杜甫《兵車行》: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p>
本詩便是當(dāng)時一個老病卒的自述。
③“眼中泠(零)淚下”
“泠”與“零”音同,古時可通用?!般鰷I”即“零淚”。
“零”原是形容雨的:連綿不斷的降落小雨謂之“零雨”。后轉(zhuǎn)而形容草木:枝葉紛紛下墜謂之“零落”。又轉(zhuǎn)而形容人的落淚:淚涓涓墜落不止謂之“涕零”(涕泠)或“零淚”(泠淚)。
《詩經(jīng)·小明》:
“涕零如雨。”
《三國志》邴原傳注:
“心中惻然,而為涕零?!?/p>
鮑照《東門行》:
“賓御皆涕零?!?/p>
《全漢文》冀州從事郭君碑:
“同僚涕泠?!?/p>
樊敏碑:
“士女涕泠。”
李翊夫人碑:
“悲兮涕隕泠泠?!?/p>
郭璞《游仙詩》:
“悲來惻丹心,零淚緣纓流。”
劉禹錫詩:
“零淚沾青簡,傷心見素車。”
本詩所說“眼中零淚下,病多好時少”,看來不全是由于哭泣,而是由于年老和疾病,如醫(yī)書所說“老眼自淚”。
④“怨(思)家鳥(雀?)枯(瞀?)眼,無睡天難曉”
“鳥枯眼”可能是“雀瞀眼”之誤:“鳥”是“雀”之誤寫;“枯”則因與“瞀”音相近而誤書。在《唐韻》中,“枯”為上平聲,苦孤切;“瞀”為入聲,莫卜切。(此據(jù)畿輔叢書本《重斠唐韻考》)
所謂“雀瞀眼”,又名“雀目眼”,即今之“夜盲癥”,是由營養(yǎng)不良而引起。其病癥是:白天視覺如常,每到黃昏之后,即視物不見。
孫思邈《千金寶要》:
“雀瞀術(shù),令雀目人至黃昏時,看雀宿處,打令驚起;雀飛,乃咒曰:‘紫公,紫公!我還汝盲,汝還我明!’如此日日暝三過作之,眼即明。曾試有驗?!保ò福簩O思邈,隋時學(xué)者,唐初在世。引此條僅是為了證明隋唐時已有“雀瞀眼”一詞,并非推薦秘方,是需聲明者。)
陸佃《埤雅》:
“瞀、音木。雀目夕昏。人有至夕昏不見物者,謂之雀瞀?!?/p>
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
“雀目、俗稱也,亦曰雞盲。本科曰:高風(fēng)內(nèi)障,至晚不明,至?xí)詮?fù)明也。蓋元陽不足之病。……若人調(diào)養(yǎng)得宜,神氣融合,精血充足,陽光復(fù)盛,不治即愈。……食以牛豬之肝,治以補(bǔ)氣之藥,即愈?!?/p>
本詩寫道,老病卒因“思家”而患“雀瞀眼”,每到夜晚即失明,同時又害了“失眠癥”。這就是說,每到夜晚既失明又失眠,顯然這是很痛苦的。詩所說“思家雀瞀眼,無睡天難曉”,就是描寫這個老病卒睜著看不見東西的眼睛在長夜里盼望天亮?xí)r的痛苦心情。
⑤“朝夕乞暫時,百長誰肯?!?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8/22/20523710959808.jpg" />
“朝”即早晨;“夕”即日落后。
“朝夕乞暫時”,意為“清晨和晚上請短時病假”。如前所說,詩中的老病卒患“夜盲癥”(雀瞀眼),早晚之間目昏不見物。
樓英《醫(yī)學(xué)綱目》:
“雀目者,日落即不見物也,日出則復(fù)明?!?/p>
因此,這位老病卒不得不向長官“乞求”“暫時”的病假,請求“朝”(日出前)“夕”(日落后)時不派給自己差使或勤務(wù)。
“百長”,唐時的軍職名?!鞍匍L”管轄百名士兵,又名“百夫長”。
杜佑《通典》兵一:
“凡立軍……五人為列(杜佑注:列有頭目),二列為火(杜佑注:十人,有火長),五火為隊(杜佑注:五十人,有頭目),二隊為官?!保ǘ庞幼ⅲ喊偃?,立百長)(案:杜佑、唐中期學(xué)者,玄宗開元二十三年生,德宗朝宰相。)
楊炯《從軍行》: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p>
由此可知,管轄二隊(百人)的軍官稱“百長”。據(jù)史載,“百長”就是“旅帥”。
《新唐書》兵志:
“五十人為隊,隊有正。”
百官志:“折沖都尉府……旅帥十人,從八品上;隊正二十人,正九品下?!?/p>
由此可知,“旅帥”是正名,“百長”是通稱。其職位約相當(dāng)于后代的“把總”、“連長”。
“百長誰肯保”意為“百長不肯作?!?,不允許患夜盲癥的老病卒“朝夕”請“暫時”的短假。
⑥“使者門前喚,手腳婆(撥)羅(剌)草”
“使者”,奉有使命的傳達(dá)者?!笆拐唛T前喚”,意為傳令者在門前召喚。
詩表明,當(dāng)“百長”拒絕老病卒請“朝夕”(“暫時”病假之后),仍派“使者”到門前去喚老病卒擔(dān)任戰(zhàn)勤雜事。看來這正是“朝”或“夕”時,老病卒正在“草鋪”上躺著,因此當(dāng)聽到“使者門前喚”之后,便不得不從鋪草里摸索、掙扎著爬起來:“手腳婆(撥)羅(剌)草?!薄捌帕_”應(yīng)是“潑剌”?!捌帕_”迭韻,“潑剌”也是壘韻。前者在《廣韻》之歌韻,后者在《廣韻》之曷韻。二者音本相近?!皾娯荨笔枪艜r俗語,或?qū)懽鳌皳茇荨?、“撥攋”、“拔剌”,意為左右擺動或上下攪動。今語有“浦落”(記音)即本此。
《廣韻》:
“攋、撥攋,手披?!?/p>
《后漢書》張衡傳:
“彎威弧之撥剌兮,射嶓冢之封狼。”李賢注:“撥剌,張弓貌也?!?/p>
李白《酬中都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
“雙腮呀呷鰭鬣張,撥剌銀盤欲飛去?!?/p>
杜甫《漫成一首》:
“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p>
“草”是指“鋪草”。唐時,軍中每“火”(十人)共攜有“烏布幕”(見《新唐書》兵志),所謂“烏布幕”即“黑布帳蓬”。行軍宿營時,士卒都住在帳蓬里,睡“草鋪”(即打地鋪)。
“手腳撥剌草”表明:當(dāng)“朝晨”或“夕昏”聽到“使者門前喚”時,患“雀瞀眼”的老病卒像瞎子似的用“手腳撥剌”鋪草,從地下掙扎著爬起來。
第三篇 兒大作兵夫
父母生兒身,
衣食養(yǎng)兒德,
蹔(暫)托寄出來①,
欲(如)似便(變)相賊②。
兒大作兵夫,
西征吐蕃賊③;
行后渾家死④,
回來覓不得。
兒身面向南,
死者頭向北;
父子相(分)擘,
不及元不識。
〔考釋〕
①“暫托寄出來”
“托寄”就是“寄托”。本詩中所謂的“托寄”,含有“托生寄世”之意。
②“如似變相賊”
“變相”,意為“變化相貌”、“變臉”。詩的意思是:父母生兒養(yǎng)兒,但兒子長大成人后,卻一反過去兒童時戀慕父母的態(tài)度,對父母很不恭敬,呲牙瞪眼,惡言厲色,前后判若兩人,“如似變相賊”。
其次,古時佛教寺院的壁畫,往往是用幻術(shù)方法繪制的,因此畫中的人物往往能變化相貌,故古時人稱這種能顯示靈異的壁畫為“變相”。唐時,“變相”是人們對佛寺壁畫的統(tǒng)稱。對此,可參閱論文《變相、變、變文考論》。
詩中所謂的“變相”,乃是取用這一詞的正解。
③“西征吐蕃賊”
“吐蕃”是我國古國名,是與唐封建王朝同時存在的奴隸主王朝。吐蕃奴主王朝國家主要是由我國古時著名的“羌”族集結(jié)而成。
當(dāng)時吐蕃奴主王朝與唐封建王朝之間,不斷發(fā)生戰(zhàn)爭。這戰(zhàn)爭的性質(zhì)是我國內(nèi)部兩個統(tǒng)治集團(tuán)之間的戰(zhàn)爭。這戰(zhàn)爭給人民(唐皇朝治下的人民和吐蕃王朝治下的人民)帶來了不幸。對此,本類民歌和當(dāng)時詩人的作品(如杜甫、李白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④“行后渾家死”
唐時俗語,“渾”與“全”同義。
杜甫《春望》: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p>
敦煌抄本《王陵變》:
“自從揮劍事高皇,大戰(zhàn)曾經(jīng)數(shù)十場。小陣彭原都無數(shù),遍體渾身刀箭瘡?!?/p>
“羽下精兵六十萬,團(tuán)軍下卻五花營。將士夜深渾睡著,不知漢將入偷營。”
敦煌抄本《李陵變文》:
“無奈弓刀渾用盡,遂搦空身左右遮?!癯?span >渾輸失,更將何面見京華?!?/p>
唐宋時所謂“渾家”,意為“全家”。
戎昱《苦哉行五首》:
“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p>
敦煌發(fā)現(xiàn)《父母恩重經(jīng)講經(jīng)文》:
“孩子未降,母憂性命逡巡,及至生來,血流灑地,渾家大小,各自忙然。”
“孩子漸長成童子,慈母憂心不舍離,……渾家愛惜心無足,眷屬嬌憐意莫裁。”
陸游詩:
“百錢濁酒渾家醉,六月飛蚊徹曉無?!薄拜允Y入饌渾家喜,碪杵催寒并舍聞?!?/p>
《孤本元明雜劇》飛刀對箭:
“俺渾家大小七八十口……?!?/p>
“行后渾家死”,意為“出征回來后全家都死了”。
元明時,“渾家”又是夫?qū)ζ薜姆Q謂。其例見《元曲選》、《水滸傳》等書。
第四篇 窮漢村
富兒少男女①,
窮漢生一郡(群),
身上無衣著,
長頭草里存②。
到大耶(野)沒(麻)忽(胡)③,
直似飽糖(膛)()④。
長大充兵樸(夫);
未解□家門⑤。(原文此處為□)
積代不得富⑥,
號曰窮漢村。
〔考釋〕
①“富兒少男女”
“男女”,唐時俗語,意為“孩子”,猶如“子女”、“兒女”。
敦煌發(fā)現(xiàn)《珠玉新抄》:
“不自思度者,……盤上取物與男女,……男女殘食卻歸主人,……將眾人酒盞賜與男女?!?/p>
敦煌發(fā)現(xiàn)《尺牘》夫與妻書:
“男女嚴(yán)切教令,不得令其猖蕩。”
敦煌發(fā)現(xiàn)《七曜日吉兇禁忌抄》:
“密日生人,……合娶二妻,少男女,縱有一子,乞姓養(yǎng)之,利益?!?/p>
“莫日生人,……合用妻財成家業(yè),少男女。”
“雞喚日生人,……若得妻,多男女。”
敦煌發(fā)現(xiàn)的“民歌”中所說的“男女”皆應(yīng)作“兒女”解。如:
“人間養(yǎng)男女,直成鳥養(yǎng)兒?!?br />“男女空餓肚,狀似一食齋?!?br />“男女一處生,卻似餓虎狼?!?br />“男女有時好,無時也最精?!?br />“男女五六個,小弱不中使?!?br />“父母生男女,摩娑可憐許?!?br />“心恒憶不忘,入家覓男女?!?/p>
由于唐時的“男女”與“兒女”、“孩子”同義,因此到宋元時,“男女”成為奴仆對主人、下對上的自稱代名詞。
《張協(xié)狀元》:
“末白:‘那張解元特遣男女請先生來圓一夢?!?/p>
高明《琵琶記》:
“生:‘院子過來?!┥希骸喙泻沃笓]?’生:‘我有事和你商量,你休要走了言語?!骸喙笓],男女怎敢漏泄。……男女每見相公憂悶不樂,不知這個就里?!?/p>
由此可知,自稱“男女”猶如自稱“小的”、“小人”、“兒”一樣,是一種賤稱。同時,由于宋元時奴仆自稱“男女”,因此轉(zhuǎn)而變成罵人話:“喬男女”意為“壞小子”;“狗男女”意為“狗崽子”。這些是元明小說戲曲中所常見的。
本詩所謂“男女”只作“兒女”解。
②“身上無衣著,長頭草里存”
“長頭”,意為“長期”或“長時”(考釋見第一篇《二十充府兵》注⑧)。
“草”是指“鋪草”和“臥草”,“長頭草里存”意為“長時在臥草鋪草里存身”。
在民國時代,甘肅和西北等地的貧苦農(nóng)民大多住在“窖屋”里?!敖盐荨笔蔷椭亟焉w成的,除屋頂外有三分之二在地表之下。有的“窖屋”屋內(nèi)面積只方一、二丈。室內(nèi)遍鋪經(jīng)打揉過的谷草,草厚三尺余。冬天夜里,貧農(nóng)全家老小,都是鋪草蓋草,將身鉆進(jìn)草中,以御嚴(yán)寒。貧農(nóng)兒女,夏天時赤身露體,冬天時則日夜藏在窖屋里的谷草中。對此,在范長江的《中國西北角》及一些外國旅行者的游記中都作了記述。
本詩中所說的“窮漢”的“一群男女”,“身上無衣著,長頭草里存”,便是反映著這樣的生活。
寫至此,不禁想到:這種“身上無衣著,長頭草里存”的生活方式,見于記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說明,在已往的階級社會里,我國的一些勞動人民,世世代代是在草窠中長大的。一直到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人民翻身之后,這種曾被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稱作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自由生活方式”,才開始在中國土地上消失。在我國人民公社成立之后,如果再將這種“生活方式”講給我們的小“男女”們聽,他(她)們會覺得這和“猴子變?nèi)恕彼频氖菍儆诠爬夏甏锏氖?;但事實是,他(她)們的大哥大嫂可能正是在草窠里度過了童年。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歷史在躍進(jìn),許多許多的事轉(zhuǎn)瞬之間便變成了歷史陳跡。這不過是其一而已。
③“到大野麻胡”
“野”是當(dāng)時俗語,意為“粗野”、“蠢笨”。
“麻胡”,意為“麻面胡人”。
在古封建社會時代,由于階級的或習(xí)俗的偏見,一些人總覺得“胡人”的面貌“丑陋”,越看越不順眼。早在漢末,繁欽便寫有《三胡賦》。
繁欽《三胡賦》:
“莎車之胡,黃目深睛,員耳狹頤,碩似鼬皮,色象婁橘??稻又?,焦頭折頞,高輔陷口,眼無黑眸,頰無余肉。罽賓之胡,面象炙蝟,頂如持囊,隅目赤眥,洞頞仰鼻。”
這當(dāng)然是極其狹隘的、少見多怪的一種“看法”。但正是由于這種“看法”,唐時一些人因而用“胡”、“胡頭”、“胡貌”作為形容面貌丑陋的形容詞。
韋絢《劉賓客嘉話錄》:
“賈嘉隱七歲以神童召見。……徐(徐世勣)嘆曰:‘此小兒作獠面,何得如此聰明?’嘉隱曰:‘胡頭尚為宰相,獠面何廢聰明!’——徐(世勣)狀如胡也?!?/p>
李商隱《驕兒詩》:
“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吃音gē,口吃)?!?/p>
“麻”,意為“麻臉”。當(dāng)時人對顏面上有密密的黑雀斑、黑痣、面瘡瘢的人,統(tǒng)稱作“麻面人”。
如果面貌如“胡人”,再加上一副麻臉,在當(dāng)時人看來真是“奇丑無比”。從而,稱面目丑惡怖人的人為“麻胡”。
楊億《談苑》:
“馮暉為靈武節(jié)度使,有威名,羌戎畏服,號‘麻胡’,以其面有子也。”
曾慥《高齋漫錄》:
“毗陵有成郎中,宣和中為省官,貌不揚而多髭,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如活菩薩,乃嫁一麻胡!’”
因此,唐宋以后,民間常以“麻胡來了”嚇小兒。
此外,對“麻胡”一詞的由來,還有幾種說法:《朝野僉載》中認(rèn)為是來自“石勒帥麻秋”;《大業(yè)拾遺記》中認(rèn)為是來自“煬帝將軍麻祜”;《野客叢書》引《會稽錄》稱“會稽有鬼號麻胡”??磥斫允且旮綍@里不多引。
“到大野麻胡”,意為“長到大時既蠢笨粗野又丑陋”。
④“直似飽糖(膛)()”
“”是“屯”字的俗寫?!巴汀笔恰?img alt="032-2-i"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8/22/20523764836473.jpg" />”的誤書?!?img alt="032-2-i"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8/22/20523764836473.jpg" />”即“豚”,意為豬娃子。、豚音義全同。“豚”(),在古時也是罵人話。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
“案方言:豚,豬子也。今人相罵曰‘孤豚子’是也?!?/p>
“膛”與“肥”同義,“直似飽膛豚”意為“真像是吃飽的小肥豬”。
⑤“未解□(憶?)家門”(原文此處為□)
“解”,古俗語,兼有“懂得”和“能夠”之意。唐詩中“解”字大多應(yīng)作“懂”、“會”講。今陜甘寧地區(qū),人們說“懂得”為“解開”,“不懂”為“解不開”(方音作“害不哈”),即古語存于今者。
李白《月下獨酌》: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空中自來往。”
鄭谷《通川客舍》:
“漸解巴兒語,誰憐越客吟。”
白居易《贈同座》:
“薄解燈前舞,尤能酒后吟?!?/p>
“未解”,意為“不懂”或“不能”。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p>
“家門”,古俗語,意為“家里”。
《孔雀東南飛》: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p>
⑥“積代不得富”
“積代”即“累代”“累世”,意為“世世代代”。
《隋書》天文志:
“渾天儀者,……積代相傳,謂之璣衡。”
第五篇 男女有亦好
男女有亦好,
無時亦最精①:
兒在愁他役,
又恐點著征②;
一則無租調(diào),
二則絕兵名③。
閇(閉)門無呼喚,
耳里挃(倒)星(惺)星(惺)④。
〔考釋〕
①“男女有亦好,無時亦最精”
“男女”即“兒女”(考釋見第四篇《窮漢村》注①)。
“精”原義為“純粹”,引申義為“美好”。因此,古時俗稱“好”為“精”。
《廣韻》:
“精,……善也,好也?!?/p>
吳起《吳子兵法·料敵》:
“師徒之眾,兵甲之精?!?/p>
江淹《別賦》:
“雖淵云之墨妙,嚴(yán)樂之筆精……”
《世說新語》:
“郄超在剡,為戴公起宅甚精?!?/p>
“男女有亦好,無時亦最精”,意為“兒女有也好,如無兒女則更好”。
②“兒在愁他役,又恐點著征”
役即徭役。唐前期法令規(guī)定,每一成丁男子每年須服“正役”二十日。
《唐六典》卷三:
“凡?。ǘ畾q以上男子)歲役二旬?!弊ⅲ骸坝虚c之年加二日?!?/p>
“點”即“揀點”,唐時挑兵稱作“點兵”。
唐前期,凡需調(diào)府兵出征時,魚符下至折沖府,在其府兵名冊中遴選抽調(diào)。凡應(yīng)抽調(diào)出征者,則在其名字上標(biāo)一“點”。因此,挑兵稱作“點兵”,被抽調(diào)出征,則稱作“點行”。
《唐律疏議》卷十六:
“諸揀點衛(wèi)士征人,……”
《唐六典》卷五:
“凡兵士……皆取六品以下子孫及白丁無職役者點充。凡三年一點簡?!?/p>
杜甫《兵車行》: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p>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p>
“征”,意為出征。唐時,遠(yuǎn)征軍或野戰(zhàn)軍的士兵被稱作“征人”。
《唐律疏議》卷二十六疏:
“從征,謂從軍征討。……在行軍之所謂之征人?!?/p>
“兒在愁他役,又恐點著征”,意為“有兒則愁他服重役,同時又恐被抽調(diào)去出征作戰(zhàn)”。
③“一則無租調(diào),二則絕兵名”
唐前期施行“租庸調(diào)”稅法,每名成丁男子須繳納“租”若干、“調(diào)”若干。
《新唐書》食貨志一:
“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或)稻三斛,謂之租。丁、隨鄉(xiāng)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或)布、加五之一;綿三兩,(或)麻三斤,……謂之調(diào)。”
其次,當(dāng)時各州縣鄉(xiāng)里皆立有戶口籍帳,官府根據(jù)戶籍點選成丁男子充當(dāng)府兵。因此,凡家有丁年男子者,其戶籍上便有“兵名”。
詩所說“一則無租調(diào),二則絕兵名”,意為“如沒有兒子也是很好的,一則可少出租調(diào),二則戶籍上沒有兵名”。
④“耳里挃(倒)星(惺)星(惺)”
“挃”是“到”的誤書?!暗健蓖暗埂保鉃椤胺础被颉胺炊?。
韋應(yīng)物《送元倉曹歸廣陵》:
“舊國應(yīng)無業(yè),他鄉(xiāng)到是歸?!?/p>
薛濤《贈遠(yuǎn)》: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p>
《太平樂府》喬夢甫《離情》:
“小則小,心腸兒到狡猾。”
《水滸傳》:
“吃了那一驚,驚出一身冷汗,敢怕病倒好了?!?/p>
“惺”與“星”音同?!靶市省庇卸x:一為“聰慧”,一為“清靜”。
《增韻》:
“惺,靜也?!?/p>
詩所謂“惺惺”,是取第二義。
第六篇 生時同氈被
生時同氈被①,
死則嫌尸妨,
(臭)穢不中停,
火急須埋葬②;
早死無差料(科),
不愁怕里長③。
行行(纏)腳臥,
永絕呼征防④;
生但(短)死路長,
久住何益(易)當(dāng)。
〔考釋〕
①“生時同氈被”
“氈被”即毛氈。古時,貧窮人冬天無布被,只好以毛氈蓋體,名為“氈被”。
《陳書》孔奐傳:
“曲阿富人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氈被一具?!?/p>
無名氏《放榜詩》:
“薛庶準(zhǔn)前騎瘦馬,范酂依舊蓋番氈。”
杜甫《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
“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p>
②“火急須埋葬”
“火急”意為迅速,像火似的緊急。此為唐宋時俗語。
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
“火急報春知?!?/p>
柳宗元《疊后》:
“勸君火急添功用。”
敦煌抄本《漢將王陵變》:
“火急西行自分雪,霸王固取莫推延?!?/p>
蘇軾《次韻王定國倅揚州》:
“火急著書千古事。”
元明時,“火急”或?qū)懽鳌昂锛薄薄?/p>
③“早死無差科,不愁怕里長”
“差”意為“差使”?!翱啤币鉃椤翱茥l”、“律令”。所謂“差科”,也就是“差遣勞役法規(guī)”,但唐時通常所謂的“差科”,乃是指勞役和勞役代金(附加稅)而言:當(dāng)時人將“勞役”稱作“差科”。
顏師古《匡謬正俗》卷七:
“差?;騿栐唬骸窆俨芪臅?span >科發(fā)士馬。謂之為差;差者,何也?’答曰:‘詩云“既差我馬”,毛傳云“差,擇也”。蓋謂揀擇取強(qiáng)壯者。今云差科,取此義;亦言揀擇取應(yīng)行役者爾。’”
《唐會要》卷八十五:
“天寶四載三月敕:……每有差科,先從高等?!?/p>
韓愈《賽神》:
“白布長衫紫領(lǐng)巾,差科未動是閑人。”
“里長”即“里正”,是地方上的小吏,管轄百戶人家,其職務(wù)約同舊社會的保長,管理戶口、追索賦役。
《唐六典》卷三:
“百戶為里……里有正,以司督察?!崩盍指ψⅲ骸?span >里正兼課植農(nóng)桑,催驅(qū)賦役?!?/p>
杜佑《通典》食貨三:
“大唐令:諸戶以百戶為里。……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戶口,課植農(nóng)桑,檢察非違,催驅(qū)賦役?!T里正,縣司選勛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強(qiáng)干者充?!?/p>
詩所說“早死無差科,不愁怕里長”,意為“人如早死則可不擔(dān)任勞役,再不必害怕里正”。由此可知,詩反映了當(dāng)時“差科”之重和“里正”之兇。
④“行行纏腳臥,永絕呼征防”
“行”讀作杭(háng)。
所謂“纏腳”乃古時葬俗之一。古時葬法:死尸小斂時,頭蒙面帛,兩足纏繞以麻繩。
《禮記·內(nèi)則》:
“唯絞紟衾冒死而后制。”
《釋名》:
“絞紟:絞,交也,交結(jié)之也;紟,禁也,禁系之也?!?/p>
皇甫謐《篤終論》:
“氣絕之后,便即時服幅巾,以籧篨裹尸,麻繩約兩端,置尸床上?!?/p>
“纏腳臥”,意為死后長眠。
“呼征防”即“呼喚入軍”。
唐時,野戰(zhàn)軍或遠(yuǎn)征軍的兵卒名叫“征人”;邊塞戍衛(wèi)兵卒名叫“防人”。所謂“征防人”,是唐時對兵卒的統(tǒng)稱。
《唐律疏議》卷十六:
“諸在軍所及在鎮(zhèn)戍,私放征、防人還者,各以征、鎮(zhèn)逃亡罪論?!彩琛匙h曰:在軍所者,謂在行軍之所(按:即征人)。在鎮(zhèn)戍者,謂在鎮(zhèn)戍之處(按:即防人)。”
“行行纏腳臥,永絕呼征防”,意為“死后兩腳纏上麻繩,長眠地下,從此永遠(yuǎn)不會被官府呼喚入軍當(dāng)征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