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80后沒有理由還在“裝嫩”
文|李勛陽
不知從何時我和春樹聊天,中間夾雜了這么一句口頭禪:能力大責任就大!
大概我們倆的意思是,有機會能做點事還是要做點事,正如以一人之力把《新世紀詩典》做大的伊沙所言:“詩人有大詩人和小詩人,同時有大乘詩人和小乘詩人?!蔽液痛簶湫睦锒歼€是想做點事的,否則老干些別人栽樹自己乘涼、別人開車自己蹭車的事,真有些說不過去——當然我們不是指責別人怎么樣,只是自己還是更喜歡有擔當?shù)娜?,于是動起來吧,用魯迅在《阿Q正傳》里的話來說:“洪哥,我們動手吧?!?/p>
也可能我相信一個年少成名并且登過《時代》雜志封面的作家和詩人,真想做點事的話還是能做一點的——至少比我能做得更多,因此我三番五次地和春樹說起。正好她去年有個未成形的計劃被擱淺,管它呢,東邊不亮西邊亮,重拾起來我們繼續(xù)做,那就是編選這本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詩人的詩集。于是春樹正式發(fā)布征稿信,先后邀請我和宋壯壯協(xié)助編輯?;旧弦皇盏礁寮簶渚蜁謩e給我們倆轉過來。我們?nèi)齻€也毫不顧忌地表達各自的喜好和意見,說哪首喜歡哪首不喜歡。意見一致的肯定通過,不一致的最后還是交給春樹來定奪,誰讓她是起頭人和主編呢——正所謂能力大責任就大。
總的來說,我本來對依然打著“80后”字眼是持有保留意見的,畢竟80后都奔四了,人到中年,應該是整個世界的頂梁柱了,即便是最小的也已經(jīng)年至而立,再標榜80后這個概念,顯得有點撒嬌。但怎么辦,如果不框限一下,我們又沒辦法做事——主要也沒能力做更多的事,只能把80后當作像“第三代”這樣的概念一樣,完全當成一個文學概念。就這樣,我自己的氣兒也理順了,剩下的就是我們時不時的編選、交流,一不小心也有半年之久。
生于1980的這一代,詩歌的確已經(jīng)趨于成熟,也進一步向中堅力量邁進,而且的確就像《新世紀詩典》和《口語詩年鑒》那樣,新的詩歌美學已經(jīng)建立并且深深普及,80后詩歌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最新、最先進的文本成就。當然,也如前面所說的,雖已成熟,但還不中堅,這還需要時日,就像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熟的60后、70后一樣。同時,最新的00后乃至10后都在茁壯成長,80后沒有理由還在“裝嫩”,社會上已經(jīng)不允許了,更何況在文學上。翻滾吧,80后!加油吧,生于1980這個所謂黃金年代的我們!
2019/08/01 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