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送楊氏女/韋應物

唐詩三百首 作者:果麥文化 出品


送楊氏女

韋應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楊氏女:韋應物的大女兒,嫁到楊家為妻。

永日:整天。

戚戚:悲傷。

無恃:沒有母親。

結中腸:腸中百轉,形容憂愁。

義往:按照道理應該離開。

闕內訓:缺乏母親關于如何為人妻母的教導。

事姑:侍奉婆婆。

貽:留下。

令門:好人家。

任恤:信任,體諒。

資從:隨嫁物品。

周:完備。

容止:表情舉止。

猷:法則。

纓:帽帶。

對于一位父親來說,女兒出嫁的日子,通常是一生中感情最復雜的時刻。一方面,女兒的終身大事終于有了托付,可以松一口氣;另一方面,女兒從此遠嫁他鄉(xiāng),雖然不是死別,但日后見面的日子就很少了。更何況韋應物的妻子早逝,女兒是自己一手撫養(yǎng)長大,其中甘苦是外人無法想象的,父女之間也更為親密,如今女兒出嫁離別,自然多了一重傷感。

作為送嫁的常規(guī),韋應物也會囑咐女兒到婆家應該謹守婦道,好好侍奉公婆。但是這樣的囑咐,與其說是為了教導女兒新娘的禮數,不如說是為了讓女兒早日融入婆家,不要受欺負。因為需要叮囑的事情很多,所以在送別的時候,父親的情緒并不十分傷感。但到了歸家獨處之時,想到過去相依為命的艱辛和未來女兒獨處婆家的孤獨,又看見自己的小女兒,想到她也終會有出嫁的一天,屆時只留下自己一人伶仃終老,不由百感交集,眼淚終于無法抑制地流淌出來。

詩歌用寫實的筆調,將父親送女出嫁過程中的復雜心理真切地描摹了出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