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誰在寫誰?
紅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相當于他的自傳。曹雪芹親眼見證了曹家從繁華到衰落的轉(zhuǎn)變,痛定思痛,寫出來這樣一部回憶錄。這里描寫了貴族的紙醉金迷、勾心斗角,描寫了真愛無果,更包含了對當時社會的失望,后來,他在回憶的痛苦中,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病打擊中,凄涼地死去了。至于小說后面的結(jié)局,居然不是悲劇? 居然他們家又復興了? 不對,那肯定不是曹雪芹寫的。找來找去,對了,肯定是那個書商程偉元伙同高鶚改編或續(xù)寫的! 于是,前80 回是曹雪芹寫的,后40 回是高鶚續(xù)寫的,就這么成了定論。反正,既然是沒落子弟的回憶錄,就肯定是悲劇,而且必須是悲劇。
這種觀點,我覺得也沒有問題。還是那句話,只要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受用了,那對你來說作者就沒有白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嘛。
關(guān)于《紅樓夢》的各個版本,我覺得還是程乙本最可靠,所以解讀的時候依據(jù)的底本都是程乙本?!都t樓夢》開頭的成書歷程交待值得深思:
最早是石頭的翻跟頭經(jīng)歷,“石頭”(就是后來的賈寶玉),沒翻過跟頭之前,喻指一切修行人的“意”,翻過跟頭之后,雖仍是那塊石頭,但已經(jīng)是“修成圓覺”的了。
空空道人明白了以后,反觀自心,回想過去的各種修行經(jīng)歷,就是與石頭對答的喻象。他思忖,公開這些經(jīng)歷,會不會害人呢? 不會的,我又不是誨淫誨盜,如實記錄一下,給別的修行人做個參考吧,涉及現(xiàn)實社會的,也都沒有敏感詞,怕啥呢? 想完了,寫出來吧,于是筆錄成書,問世傳奇。再一直傳到曹雪芹手里,經(jīng)過曹雪芹完成最后的加工工作。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這個工作量是極大的。
曹雪芹又是何許人也? 這又有意思了,民國以后流行的說法,說他是康熙年間重臣曹寅的孫子,晚年窮困潦倒、“舉家食粥酒常賒”、幼子夭折而備受打擊,等等,所依據(jù)的抄本、脂批等文獻材料,其真實性現(xiàn)在還在爭論。筆者不想介入這些爭論,只想解讀小說本身,因為在筆者看來,小說的主旨和情節(jié)都夠清楚了,如果非要再考證其他的方面,那也是別人做的事情。有時使用“作者”,有時使用“曹雪芹”,都是本書行文上的方便。
至于說這空空道人又是何方神圣呢? 既然叫“空空道人”,就是叫咱別考證了,考證了也考證不出來,人家根本就不想留名,而且寫那么多文字跟沒寫是一樣的,“空空”嘛! 這世界從來都是法爾如是,所以佛經(jīng)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說自己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個字。
寫的是誰呢? 宗旨并不是要說貴族家族怎么樣,也不是官宦子弟的真愛怎么樣,而是圍繞一個主題:夢幻?!都t樓夢》說:
知道夢幻了又怎樣呢? 就是覺悟嘛,醒了嘛!
《紅樓夢》寫的其實就是一個人,一個修行人。他蓋起了紅樓,他玩了一系列的修行游戲,最后紅樓也不要了,在修道這條路上,他終于得到了無數(shù)修行人夢寐以求的“成就”,其實是什么也沒有得到,因為有得有證無非半路風景。賈寶玉比喻修行人的“意”(賈寶玉,就是假寶意,借意識這個假,來修真),眾多女子比喻修行人的各種妄情,女子們死的死散的散,最后賈寶玉也失蹤了。為什么要失蹤呢? 但凡有個下落,不管是哪個地方,就還有“意”,就不是涅槃。這可以參照《大乘入楞伽經(jīng)》的說法:
可見,意識不轉(zhuǎn),就還是凡夫,轉(zhuǎn)了,才能成圣。眾生有八識,為什么偏偏只有意識最關(guān)鍵呢?《大乘入楞伽經(jīng)》告訴我們?yōu)槭裁?
禍是意識闖的,解鈴還須系鈴人。有了意識,輾轉(zhuǎn)就有了其他的七識,相互糾纏,相互滋長,眾生因此輪回;滅了意識,其他的七識也就滅了。
為什么叫“紅樓”呢? 不是北大的紅樓,不是富豪的紅樓,是修行人的紅樓。借假修真,雖說本來無所修,但是該經(jīng)歷的你還是得經(jīng)歷。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在紅塵世界里修,所以叫“紅樓”?!缎慕?jīng)》是佛門的精華,很多人都會背,但是有故事的人,跟沒故事的人,背出來的《心經(jīng)》也許是不一樣的。黑格爾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同樣一句話,從一個少年嘴里出來,跟從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嘴里出來,分量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主要是一大群女子來比喻妄情,不是男人呢? 這可以參考丹道家的說法。他們說,眾生的身心,都是陰陽混雜,甚至以陰為主,陰就是各種妄情,修成就了,就可以轉(zhuǎn)變?yōu)榧冴栔|。比如呂洞賓有一首詩,是這么說的:
古人推崇“大丈夫”,根本的標準,不是肉體上的性別特征,而是心。就像《圣經(jīng)》所推崇的義人,或者說“以色列人”,根本的標準,不是國家或種族,而是信仰程度。
第17回以后,《紅樓夢》又以大觀園為核心空間。關(guān)于這個大觀園,現(xiàn)在還有人在找,有說在蘇州的,有說在北京的,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的看法,大觀園就是修行人的內(nèi)心世界,當你開始有意觀察內(nèi)心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各種情緒、各種念頭來來去去,圣人和凡夫來來去去,一會兒是佛做主,一會兒是錢做主,一會兒是女人做主……不修行的人,沒有起觀,就是雜亂而若有若無的內(nèi)心世界;修行的人,起了觀,就是大觀園?!都t樓夢》全書所涉及的人物紛繁復雜,實際上是放之而為大千,收之則唯一心,全書的主角其實就是修道者自己;至于具體的某一位人物,包括賈寶玉,一般只是參與這種復雜的心理化學反應的某一種元素或化合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