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第二
味的聯(lián)覺
我們平常說一首詩好,怎么好?有味道。中國人對世界的感覺,每每從身體出發(fā),而尤重味覺。西方人也講口味,如錢鍾書所說的,西語里“文藝鑒賞力”和“口味”是同一個字(taste),但兩千年里,西方哲人都抬高視覺、聽覺,而貶低味覺,對舌頭的感官審美一直持不大信任的態(tài)度。柏拉圖把美說成視覺和聽覺所生的快感,不及其余。黑格爾也認為藝術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覺和聽覺,至于嗅覺、觸覺、味覺,與藝術欣賞全不相干。毛姆1901年筆記里的一段話,似乎有針對性:“現(xiàn)在流行鄙視味覺及其享受,但實際上,味覺比審美本能更重要。人若沒了審美感,依然可以輕松快樂地度過一生,但若沒了味覺可就難過了?!蔽鞣饺吮梢曃队X,是不是他們吃得不好呢?希臘人吃得確實簡單,但羅馬人酒池肉林的很豐盛。北歐人被認為是味覺的垃圾桶,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卻是美食的國度。《堂吉訶德》里桑丘的兩個親戚品一桶酒,一個辨出有皮革味,一個辨出有鐵味,惹得眾人訕笑,都以為是胡說八道,結果酒桶倒干,桶底發(fā)現(xiàn)一把系著皮帶的鐵鑰匙??梢娭辽倮∶褡宓奈独僦?,一點都不在我們中國人之下。
但我們中國人喜歡講“味道”?!暗馈笨梢浴拔丁保拔丁蹦艹伞暗馈?,我們哪怕進行玄學的思考,也要征用舌頭。久而久之,中國人的感性經(jīng)驗發(fā)展出一套極為獨特的對味道的細膩分析和精微把握。最終,我們用視覺和聽覺來評鑒賞析的一切藝術,都可以用舌頭代勞。
但味道很難說,是《呂氏春秋·本味》所謂“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不能喻”的事。味覺不比視覺、聽覺可以致遠,它發(fā)生在身體更為幽暗的地帶,身體性或者說物質性最強,含有太多主觀不確定的成分,且?guī)в杏臍庀?。所以我說,味蕾盛開的感覺很私密,難形容。那怎么辦?只好換個法子,用視、聽、嗅、觸來形容。我的《陸客臺灣》里有一篇《問茶》,寫我到臺北深坑一家茶行里喝茶的感受:
這是一個譜系,一部鼓吹,一場交響樂會。凍頂烏龍、白毫烏龍、日月潭紅茶、文山包種,四款茶發(fā)酵的程度,依次是百分之四十、之七十、之百、之二十。茶湯的顏色,從琥珀黃,到蜜絳,再到酒紅,最后回歸于清澄的綠中泛黃。視覺的饗宴之外,也是味覺和嗅覺的狂歡。始舌本若微澀,漸喉頭猶回甘;復唇吻以滋膩,終齒頰而留香。眼、耳、鼻、舌、身、意,乃無不斂緊,無不敞開。
可見,我們對味道的品嘗、對飲食的描述,是一種聯(lián)覺(synesthesia)體驗。聯(lián)覺是各種感覺之間相互作用的心理現(xiàn)象,對一種感官的刺激會觸發(fā)另一種感覺,又稱通感。但一般而言,我們所理解的通感只是六根互用,而聯(lián)覺是六根并用,不僅是感官的交叉激活,也是多重并發(fā)。不同的感覺不可能完全分開,比如聽覺系統(tǒng)就有接受和解讀視覺訊息的能力。查爾斯·斯彭斯(Charles Spence)說:“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來自名字、標簽、顏色、質地以及呈現(xiàn)方式,我們的大腦一直是這么判斷氣味的,讓我們把看到的和嘗到的分開是不可能的?!?/p>
味覺的感受首先是物理刺激過程,然后是化學分析過程。品嘗美食都講究色、香、味俱全,便涉及視覺、嗅覺和味覺。熱食冷食訴諸溫覺。而在吃番茄蝦仁鍋巴或炸薯片時,聽覺也摻和進來。比如說,杜甫一寫到吃喝,總是視、聽、嗅、觸、溫多管齊下: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復新。誰云滑易飽,老藉軟俱勻。(《茅堂檢校收稻二首》之二)
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jīng)齒冷于雪,勸人投比珠。(《槐葉冷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