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向天后
第一節(jié) 整肅外朝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痹趦绍娊粦?zhàn)的時候,這是常用的技巧。而在權力斗爭的舞臺上,武則天上演的是“擒賊先斷翼”的一幕。在對敵人的首腦——長孫無忌動手之前,武則天粉碎了宰相韓瑗把褚遂良重新召回京城的企圖,識破了吏部尚書唐臨保護關隴士族重臣來濟、打擊武后派中堅李義府的圖謀。
顯慶元年底,武則天已著手按預定的計劃進行人事調整。長孫無忌的親戚,一個個被外放,離開了朝廷。先是太常卿、騎馬都尉高履行被任命為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帶)大都督府長史,接著工部尚書長孫祥被任命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這種人事變動表面上看來是很正常的內外遷轉,但這兩個人一個是長孫無忌的表兄弟,一個是他的堂兄弟,這種調動的目的是為了斬斷長孫無忌在朝中的羽翼。
顯慶元年(公元656年),褚遂良外貶,此事使關隴派遭受重創(chuàng)。此后,他們始終不忘將褚遂良重新拉回政治舞臺的中心。雖然看不到長孫無忌有什么實際行動,但挽救褚遂良的計劃卻已展開。侍中韓瑗在這個問題上做了先鋒。在褚遂良被貶一年多之后,韓瑗認為,是為褚遂良說話的時候了。他細心繕成一本,上朝奏稱:“朝廷貶謫賢良之臣,向為政風敗壞之征。遂良殫畢生之力事先王,清廉耿直,不言則已,言必公忠體國,先帝引為知己,視同兄弟。是以臨終選擇,以受遺詔?!彼又謴臍v史上引證實例。他說:“國家之衰亡,政治之腐敗,皆因為疏遠賢直忠諫之臣?!彼Y論稱:“遂良雖有忤君之罪,然已受一年之苦。陛下其憐而赦之乎?”
他奏完之后,皇帝也承認褚遂良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問題在于他的態(tài)度激烈,對皇帝大不敬,所以才貶謫他。韓瑗情緒激烈地回奏說:“如今臣深懼小人之勢長,君子之道消矣?!表n瑗一時失口,竟引用不得體的古語,《詩經》上說:“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臣不愿見唐室之衰亡也。”引用這個典故太不機敏了,這是公開侮辱武后是使周朝亡國的褒姒。高宗怒吼說:“你下去吧!”朝議之時,武后不聲不響,不過她的緘默倒更為兇險。她在籌備反擊。
韓瑗回家之后,修本辭官,但是皇帝不準。在廢王立武的問題上,高宗早已鐵了心,誰想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用不著武則天多言,自然都沒有好下場。韓瑗即使以辭去宰相相威脅,高宗也沒動搖。他就是不主動提出辭呈,在相位上也待不了多久了。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三月,高宗在洛陽下達了命令:褚遂良由潭州都督再貶為桂州(今廣西桂林)都督,與京師的距離越來越遠。不久,又有一道命令:皇后派的鐵桿分子李義府被提升為中書令。八月,李義府與皇后的另一黨羽、侍中許敬宗,聯合上奏侍中韓瑗、中書令來濟與褚遂良密謀不軌。他們在奏折中指出,桂州是用武之地,韓瑗圖謀不軌,安排褚遂良為桂州都督是為了做外援。盡管沒人會相信這隨意編造的罪狀,但顯慶二年七月,高宗還是下發(fā)了四項貶黜敕令:韓瑗貶為振州刺史,來濟貶為臺州刺史,終身不許入朝;褚遂良再貶為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榮州刺史柳奭再貶為象州刺史。褚遂良到達愛州后,曾上疏皇帝,想調回京師,但皇帝并沒有答應他的要求。第二年,褚遂良死于愛州刺史任上,終年63歲。長孫無忌的左膀右臂被貶黜到極南的蠻荒之地,勢力漸漸單薄了。
隨著長孫無忌勢力的削弱,武則天的心腹逐漸進入宰相集團。其中,李義府在外朝更是恃寵用事。李義府升任中書令后,與另一中書令杜正倫發(fā)生沖突。杜正倫是唐太宗時期的中書侍郎。他當時“出入兩宮,參典機密”,而李義府直到高宗時才上升到中書舍人(相當于中書省中層領導)的職位。兩個中書令,一個以老資格自處,一個則倚仗皇后撐腰,明爭暗斗,各不相讓。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十一月,兩人被貶,李義府被貶為普州刺史,杜正倫被貶為橫州刺史。
李義府被貶,對于關隴集團來說是一個極好的報復機會。當時擔任吏部尚書的唐臨,企圖以薦舉兩巡察使的方法,繼續(xù)斗爭。唐臨也是關隴集團的一分子,其祖先隨宇文泰入關,祖父唐瑾北周時官至內史,唐臨本人與兄唐膠皆知名于時。顯慶三年,唐臨利用手中權力,保奏許煒為江南道巡察使,張倫為劍南道巡察使。唐臨的用意是這樣的:許煒是來濟的好朋友,來濟貶謫地點在臺州,屬江南巡察使的察視范圍,讓許煒擔任江南道巡察使,就可以達到保護來濟的目的。而張倫與李義府是冤家,李義府貶謫地在普州,屬劍南巡察使的察視范圍,以張倫為劍南道巡察使,就可以達到打擊李義府的目的。早已建立起嚴密情報系統(tǒng)的武則天很快獲悉此計,她知道李義府雖不堪任用,但他是朝中擁武的支柱之一。所以李義府雖流放在外,武則天還是保護他。她對高宗說:“唐臨這個人利用權力私自選人授官,朝中議論紛紛,不撤換此人,有損朝廷威信?!备咦诒阋浴扒菜蕉狡溥^”的罪名罷了唐臨的官。唐臨不久死于潮州刺史任上。
反觀長孫無忌的態(tài)度,武則天進寸,他就退尺。李義府猖狂得勢,長孫無忌沒有抑制他的言行,武則天立嫡子為太子,他也沒爭。如此退守,將來更大的事就更難爭了。經過反復的斗爭,至顯慶四年初,親武后勢力在朝中形成,關隴集團土崩瓦解,只剩下太尉長孫無忌這一個孤家寡人了。扳倒長孫無忌,最大的阻力恰恰是武則天的夫君高宗李治。李治雖然不想在舅父的羽翼下當聽命受教的恭順皇帝,但讓他去除掉元舅,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永徽初年,洛陽人李弘泰曾經告發(fā)長孫無忌謀反,高宗接到狀紙,根本問都不問,就下令將李弘泰斬首。但此時已非彼時了。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武則天把矛頭對準了長孫無忌。四月,洛陽人李奉節(jié)狀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監(jiān)察御史李巢朋黨一事,許敬宗主動請求會同辛茂將進行審理。兩位主事的宰相親自審訊一起一般官員的朋黨案,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因為韋季方是長孫無忌的門生故舊,所以許敬宗趁機想挖出點什么來。審案時,大理寺官員秉承許敬宗的旨意,讓韋季方誣陷長孫無忌同謀犯罪,如果這樣就可對他從輕發(fā)落。韋季方深感不妙,抵死不認,尋機自殺,結果未死成,在獄中奄奄一息。許敬宗見從他身上不能獲取證據,又看他橫豎已經沒命了,便向高宗誣奏說:“韋季方欲與長孫無忌構陷忠臣近戚,使權歸無忌,伺隙謀反?,F在怕事情暴露,所以自殺?!迸赂咦诓恍牛謱捻f季方身上搜得的一封私信交給高宗,說:“這封信是題給趙師的。趙師,即長孫無忌也,陰為隱語,欲陷忠良,以伺機謀反?!边@個對于武則天、許敬宗等人來說是蓄謀已久的計劃,對于高宗來說,乍一聽說國舅謀反,還是大驚不已,不能相信。他又讓侍中辛茂將再去核實,辛茂將是許敬宗的心腹,他偵察的結果當然與許敬宗說的完全一樣。高宗還是不信,說:“辛茂將愚蠢無用,所奏不可聽信。舅父絕不會做此等事。舅父為小人挑撥,可能有些疑慮,怎么會到謀反的地步呢?”但既然人證物證俱在,高宗有些不知所措了,情急之下忍不住哭了起來:“我家真是不幸,親戚之間屢有異心,往年高陽公主竟與房遺愛謀反,今天母舅也這樣,我還有什么臉面見天下之人啊!如果此事果然是真的,我將怎么辦啊!”
許敬宗深恨長孫無忌等的飛揚跋扈。他見高宗已是半信半疑,就鼓起如簧之舌,說道:“房遺愛只是一個乳臭小兒,與一個女子謀反,成得了什么氣候!長孫無忌就不同了,他以前與先帝謀取天下,天下都佩服他的智謀;后來他當宰相30年,天下害怕他的威勢;如果哪一天悄悄舉事,陛下派誰去能抵擋得了他呢?今幸好宗廟有靈,因按治一件小事,得到大奸人的陰謀。這是天下之大幸!臣竊恐長孫無忌知道韋季方自殺之事一時窘急,鋌而走險而發(fā)動叛亂。他舉臂一呼,一起作惡的人都云集起來,必為宗廟社夜之憂啊!陛下不見隋朝嗎?宇文化及的父親是宰相,弟弟娶了公主,手握禁兵,隋煬帝對他一點也不懷疑,委以朝政。宇文述死后,宇文化及又統(tǒng)領禁兵。一夜之間,就在江都作亂,先殺不附己者,臣的家也遭其禍亂。于是大臣蘇威、裴矩等人,都急忙服從他,等到黎明,隋朝江山就斷送了。前事不遠,望陛下吸取教訓,速作決斷?!鼻缮嗳缁傻脑S敬宗把無忌和太宗時的叛臣房遺愛相比,又和隋朝的宇文化及相比,似乎一場江都之變式的大難,已經迫在眉睫,皇帝將被殺死。而要殺死皇帝的,就是長孫無忌。
次日,許敬宗啟奏皇上:“昨夜韋季方已承認與長孫無忌謀反之事。臣又問韋季方:‘長孫無忌與國至親,兩朝受寵,有什么怨恨要謀反呢?!’韋季方答:‘韓瑗曾告訴長孫無忌說,柳奭、褚遂良勸立梁王為太子,今梁王既廢,皇上也疑心你,所以把高履行外放出去。從此,長孫無忌很憂慮,日夜尋思自安之計。后來見長孫祥又被外放,韓瑗又得罪,所以日夜商量與我等謀反?!紖Ⅱ炈f的話,都很符合實情。請依法收捕長孫無忌?!?/p>
這番話是針對高宗疑慮的心理事先精心編排好的,高宗不由自主就相信了。高宗被謀反的預警嚇昏了,同意將無忌削去官爵。
后人常以此為例,認為高宗是個糊涂人,很容易就被臣下騙了。當然,高宗不比他的父親太宗明察秋毫、天威難測,但關鍵的原因還在于許敬宗在雄辯中點出了隋唐皇位繼承中令統(tǒng)治者寢食難安的一大心病。隋代在皇帝繼承問題上,未能實行嫡長子繼承制。隋文帝廢長立次,他去世后五子楊諒在太原發(fā)動政變,在隋朝留下陰影。因為政壇上沒有長子必然繼承皇位的觀念,所以名義上是有德者居之,實際上則是有力者稱雄。隋末群雄并起,自立為帝,以及隋煬帝以一國之尊被弒,都給統(tǒng)治者“能者為王”的危機感。
唐初李世民兄弟發(fā)生流血政變,始取得政權。李世民又將宗室降爵為郡公,唯有功者封王,將其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下一代全部殺掉。李世民對待宗室的態(tài)度,還可以通過貞觀元年涼州都督李幼良伏誅一事看出大概。李幼良是李世民的叔祖。有人告他養(yǎng)死士,李世民便派出中書令宇文士及調查此事,查證屬實后便把他殺了。用中書令去調查邊境將領是否養(yǎng)了亡命之徒,可見李世民對此事的重視,也可見他所受到的威脅。
李世民雖然對宗室嚴加注視,但即位后依然受到起兵威脅。一位是他的叔父幽州都督李瑗,另一位是賜姓李的隋末降將、駐守涇州的羅藝。這兩次兵變雖然很快平定,但多少在統(tǒng)治者心底留下陰影。李幼良事件大約發(fā)生在這兩次兵變之后,故此唐太宗的處理手法,也不為奇。事實上,這并不是最后一次出現的起兵事件。同年年底,利州都督李孝常和右武衛(wèi)將軍劉德裕等因被指控謀反而被殺。貞觀十七年齊王李祐起兵失敗,是另一個例子。
由此可見,南北朝那種有機會就試圖建立本身政權的風氣,依然存在于初唐的一些統(tǒng)治階級,特別是皇室中。掌權者因此不得不時刻加以防范。特別在權力交替之際,最怕有人趁機謀反。因此,高宗認為,在自己多次違反元舅的意圖乃至與整個關隴貴族為敵的情形下,長孫無忌有謀反的可能,于是就相信許敬宗的話了。但高宗不忍按謀反的法律處理這位立過大功、輔佐他六年的舅父,他哭著說:“舅舅如果真是如此,朕決不忍心殺他。否則天下將說朕什么呢!后代們又會說朕什么呢!”這時,許敬宗見高宗已經相信了,又怕高宗真的心一軟,放過了長孫無忌,就進一步說道:“薄昭,漢文帝之舅也,文帝從代王的位置做到皇帝,薄昭立有大功。后來薄昭犯罪,只是因為殺了人,漢文帝法不阿私,讓百官穿著孝服,哭著殺了他。至今天下人都以漢文帝為明主。今長孫無忌忘記兩朝之大恩,謀奪社稷,其罪不知比薄昭要大多少倍。所幸的是奸狀自己暴露了出來,逆賊自己招供了,這還有什么可疑慮的?古人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安危就在一刻之間,一絲一毫也不能錯過。長孫無忌乃是今日之奸雄,是王莽、司馬懿之流,陛下稍有一點耽擱,臣怕變亂就會馬上發(fā)生,后悔都來不及啊!”
一連串煞有介事的理由和聳人聽聞的后果,最終使高宗的精神陷于崩潰。由于對叛逆陰影心懷恐懼,他沒有勇氣把舅舅叫來當面問個明白,一切都交由許敬宗處置。一起不明不白的重大謀反案的主犯,就得以這樣了結:長孫無忌被削除太尉及封邑,以揚州都督身份安置到黔州(今四州彭水),仍按一品大臣的待遇供給飲食,每日細白米二升,粳米、梁米各一斗五升,粉一升,油五升,鹽一升半,醋三升,蜜三合,粟一斗,黎七顆,酥一合,干棗一升,木橦十根,炭十斤以及不同數量的蔥韭豉蒜姜椒之類,每月還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尾,酒九斗。高宗想讓這位至親長輩靠著這優(yōu)厚的待遇安度晚年。
長孫無忌一垮,關隴集團的支柱就倒了。根據武后意旨,許敬宗將長孫無忌之案推而廣之,開始了對關隴集團的最后一次掃蕩。只用了一個多月,就貶逐了一大批關隴集團的官員。許敬宗上奏:“無忌謀逆,由褚遂良、柳奭、韓瑗構扇而成,奭仍通宮掖,謀行鴆毒,于志寧亦黨附無忌?!标P隴集團的另一重要人物于志寧,因為在立梁王為太子時出過力,后在立武后的爭議中又不說話,盡管當了冊后副使,又任太子太師,但也被加上黨附無忌的罪名,免去了他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務,武后害怕這個關隴集團中地位極高、又有聲望的人留在朝中會有不利。于是已經去世的褚遂良被削官爵,柳奭、韓瑗除名,于志寧免官。
關隴集團的子侄輩也沒能幸免。長孫無忌的兒子、秘書監(jiān)、駙馬都尉長孫沖等被除名,流放嶺南;長孫無忌的堂兄弟長孫知仁,也被貶到冀州為司馬;族子、駙馬都尉長孫詮,也流放到今四川西昌一帶,不久便被迫自殺;長孫無忌的表兄弟、高士廉的兒子高履行受牽連,由益州長史貶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不久又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刺史。時任涼州刺史的趙持滿,是長孫詮的外甥、韓瑗的內侄,許敬宗生怕他在西涼造反,將其快馬召至京師,下獄拷訊,但他始終不招,終以謀反罪被殺。
一個朝臣如果遠離了首都,遠離了皇帝的視野,他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證。七月,許敬宗會同李勣、辛茂將和剛上任的兩個宰相——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任雅相、度支尚書同三品盧承慶一起復審長孫無忌謀反案,并派已升任中書舍人的袁公瑜等人到黔州去取證。袁公瑜向長孫無忌取得株連別人的供詞,被長孫無忌嚴詞拒絕。袁公瑜就對長孫無忌說:“你為什么不自縊身死來謝罪呢?你死以后,我總會想辦法在你的供詞上替你簽名的?!遍L孫無忌無可奈何,自縊身死。袁公瑜又去找韓瑗,想如法炮制,但獲悉韓瑗已死在貶所。他特意打開棺材,驗明正身才回京。同時被殺的還有長孫祥、長孫恩、柳奭等人。
至此,關隴集團中最盛而且盤根錯節(jié)的幾個家族都遭到摧殘和打擊。他們曾盛于唐初,壟斷朝政達三四十年。長孫無忌集團徹底毀滅的同時,李義府從普州被召回,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成了掌握人事任免大權的宰相。外朝基本由許敬宗、李義府把持,武則天不僅可以高枕無憂地做皇后,而且可以在某些國家大政方針上發(fā)揮自己的政治影響了。
武則天從當上皇后以來一直想要消滅太尉長孫無忌,但無忌是皇帝的肱股,最有威望的朝臣,而且長孫無忌一派經營多年、根深蒂固,如果一開始就動其根本,阻力和影響都太大。武則天用的是剝筍戰(zhàn)術,先斷其羽翼,削弱其基礎,讓無忌孤立起來,最后拔除主干。終于,武則天在鞏固權力的角逐中贏得了勝利。
武則天消滅了長孫無忌的勢力,她在外朝中的危險減輕了,她可以安心地登上皇后之位了。
第二節(jié) 母儀天下
皇后加冕的典禮定于十一月,距離廢王皇后只有一個月。武則天不愿在典禮中顯得心中有所愧疚,不肯偷偷摸摸地舉行,她要理直氣壯,要冠冕堂皇。
禮儀是威勢的最好載體。武則天以女性做皇帝,于舊的道德、禮法不合,更需要借助威儀樹立她在人們心中的威嚴。在威儀方面,武則天的一個特點是人不敢為,我偏要為之,敢于打破舊禮儀的束縛,從不躲躲閃閃,而是光明正大地展現她非凡的威儀、氣度。
武則天取得皇后的寶座用了不少陰謀,這事本身也有不合當時禮法的地方。顧命大臣褚遂良就曾在朝堂上當著皇帝的面說,武則天曾做過太宗的才人,如果被公開地立為皇后,有被天下人譏為有悖倫理的危險。但武則天不把這些當回事。天下人的譏笑又能怎樣?譏笑并不能殺死人,相反,譏笑人的人笑過之后還是要對權威低頭。所以,在她心里,這一樁皇后加冕之事要盛大地鋪張一下,要壯觀,要榮耀,要賽過皇帝的登基,要讓天下都知道武氏由此就成了天下的皇后,并且是順理成章,堂堂正正。
冊立皇后的日子到了,大殿里排滿了文武百官。在侍女簇擁之下,武氏皇后走進殿來,頭戴鳳冠,金珠爍光奪目,身穿祭天地大典時的緞袍,上繪霓虹光彩的舞鳳,紅色的寬帶自正中下垂到裙鞋。武氏寧靜而莊嚴。皇后的印璽放在一個玉制的盒子里,由李勣正式遞給她。武氏登上皇后寶座之后,隨后宣讀圣旨,朗誦富麗而莊嚴的四言賀詩,奏出古典的音樂,禮成。然后,在皇宮以西的肅義門,新皇后接受文武百官及番夷諸長的朝賀,這是特別安排的,是史無前例的。鳳輦之前有騎士先導,制服盛裝,另有勛徽執(zhí)事,排列成行。到了肅義門,武氏下輦登樓,立在樓臺之上。樓下面的廣場里跪著各王子、文武官員、諸番夷的使節(jié),都是衣冠整齊。在前排的都穿紫袍,佩玉帶,戴金飾,或為諸王,或官在三品以上;第二排,身穿淺紫色袍,佩有金帶,官為四品;第三排,穿藕荷色袍佩金帶,官居五品;第四排,身穿深淺兩種綠色袍,佩銀帶,官居六品、七品。以后依品次排列。武后向臣下藹然微笑,答謝諸臣敬禮之意。然后乘輦回到皇宮,在內宮招待百官和番夷使節(jié)的夫人。
威風的皇后加冕儀式昭示著武則天的母儀天下的地位,武則天終于實現了她叱咤政壇的第一步。她的盛大的典禮,既是向世人展示她的地位,也是向朝廷內外的大臣展示她的實力:她不再是任人擺布的嬌弱女子,她是有權有勢的皇后娘娘。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正月,武則天由東都回并州故鄉(xiāng)。這回是衣錦還鄉(xiāng)。武則天大行宴請、賞賜她的父老鄉(xiāng)親。這一切活動的高潮是閱兵。高宗在三月二十八日于并州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與其說是對武裝部隊的檢閱,還不如說是為武皇后的故鄉(xiāng)之行壯威。參加檢閱的兩支部隊,一隊由建國以后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將領梁建方、張延師指揮,另一隊由宿衛(wèi)中央的內府禁兵組成。演習的具體過程是,“一鼓而示眾,再鼓而整列,三鼓而交前”,出場、列隊、交鋒,整齊而迅速完成,然后布開陣形,左為“曲直圓銳之陣”,右為“方銳直圓之陣”,三挑而五變,步退而騎進,五合而各復其位。在城樓飛龍閣中檢閱的高宗君臣都被這威武雄壯的陣勢所吸引。許敬宗奏曰:“張延師表現得整而堅,梁建方表現得敢而銳,都是一代良將?!鄙斫洶賾?zhàn)的老帥李勣也感嘆道:“此番演習甲胄精新,將士齊力,從武器裝備到將士們的士氣都給人以震撼,在一旁觀看尚且感到威懾,何況真的到戰(zhàn)場上交鋒呢?”這是武皇后在顯示力量!
武則天在宮廷之內,收買大批黨羽,建立情報和監(jiān)視網;和外朝的元老重臣們斗時,在外廷也收買黨羽,第一批投靠她的是許敬宗和李義府。
許敬宗是江南士族之后,他的父親許善心,公元618年彭城閣之難時,為叛兵所殺,許敬宗跪伏求饒,留下一條性命。朝中的政敵常常把許敬宗的丑態(tài)廣為傳播,許敬宗既羞且怒,又無可奈何。他是李世民的私人學士之一,有相當學識。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負責為皇帝起草機要文件的岑文本半途病死,許敬宗接替了他的職位。從此,他便進入了高層政治的圈子,在門下省和中書省任職,從事國史的編撰工作。公元645年,他成為太子的老師之一,公元649年他當上宰相,但不久即因受誹謗而降為地方官員。
許敬宗是朝臣中第一個為武則天說話的人,也是武則天在外廷中的第一個心腹,他曾勸長孫無忌改變態(tài)度,但受到無忌的嚴詞拒絕。于是,武則天與許敬宗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武則天和長孫無忌都勢均力敵。一方面,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辭去了中書令的職務,改作吏部尚書,這是武則天的第一個勝利。但在第二年五月,長孫無忌設法任命韓瑗為侍中,來濟為中書令。韓、來二人的政治觀點與長孫無忌相同,長孫無忌的力量并沒有削弱。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王皇后巫蠱事件發(fā)生后,高宗將柳奭由吏部尚書下貶遂州刺史,后又改貶榮州刺史,對此,長孫無忌等又予以回擊。在柳奭被貶的同時,皇帝想將武則天提升為宸妃,這是通向皇后道路上的一個重要步驟,但被外廷卡住了。韓瑗、來濟認為,這樣做在制度上沒有根據,皇帝只好打消了這個主意。雙方的較量,互有勝負,很難說誰已經處于優(yōu)勢地位。不過,武則天的活動已經引起了外廷人們的注意。人們自然地要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究竟太尉的力量大呢?還是昭儀的力量大?
如果從武則天不斷派人向長孫無忌致意,力圖爭取他的支持上看,似乎是太尉的力量大。但是已經有一部分朝臣,他們希望在這場斗爭中,昭儀能戰(zhàn)勝太尉。許敬宗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在為武則天暗地活動,企圖物色一些同伙,但他很難找到。有意于此的人,正采取等著瞧的態(tài)度,不敢一試,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許敬宗任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后又兼太子賓客。六月,他終于找到了另一個幫手——中書舍人李義府。
李義府是梓州人(今屬四川)。從他的出身看是庶族地主,他得以在政治上發(fā)跡,是出自太宗朝的宰相級人物劉洎、岑文本的推薦。而劉、岑二人,正是與長孫無忌對立的派系首領。長孫無忌不喜歡他,企圖將他調開,“左遷壁州司馬”,并已得到皇帝的批準,敕書即將發(fā)到門下省,但事情忽然起了變化。
唐代的中書舍人,是一個不小的職務,由于他們是皇帝的秘書,所以必須輪流在朝堂值班,夜晚寢于朝堂,謂之“值宿”。那天晚上,輪到值宿的是另一個中書舍人、許敬宗的外甥王德儉。不愿接受“左遷”的李義府向王德儉求救。王教給他一條秘計:武昭儀正得寵,皇上欲立她為后,怕宰相非難,沒敢進行。你如果敢跳出來首倡此事,或許可以轉禍為福。王德儉教給李義府的,實際上是他自己不敢干的事。而李義府則不同,他必須鋌而走險,這是他唯一的選擇。于是,李義府這晚代替王德儉值宿。趁著這個機會,李義府“叩閣上表”,請立武昭儀為皇后。這個建議迎合了武則天與皇帝的需要,皇帝立刻召見李義府,當面撤銷了調動,叫他繼續(xù)留任中書舍人。隨后,武則天又派人秘密地去慰問他,還破格提拔他為中書侍郎——相當于副宰相。
李義府轉禍為福,是太尉與昭儀兩大力量較量中的一個重大變化。群臣從這變化中,得出結論:權威赫赫的長孫太尉,已敵不過宮廷深處的武昭儀。那些觀望者和對長孫無忌一直心懷不滿,想去結交武則天又畏縮不前的人,現在開始放下包袱。很快,朝堂上形成一股擁護武則天的力量。于是衛(wèi)尉許敬宗、御史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都成為武則天的心腹。這是外廷第一批投靠武則天的力量。這股力量,與武則天在宮廷內所集結的情報網,構成她起家的基本力量。
許敬宗、李義府、袁公瑜和其他支持武則天的人結成死黨,通力合作。武則天在朝中的權利中樞培植起了一部分親信,朝廷不再是關隴集團一言堂的天下了。但武則天的這些黨羽剛一受寵,本性就暴露出來,貪污腐敗,唯利是圖,恃寵用事。李義府的強取豪奪,搶人田產,奪人妻子遠近聞名。他母親死后,出喪時送殯的行列竟達數里之長。從某種意義上,武則天愿意看見這種示范效果:向她唯命是聽的人有權有勢,富貴榮華。這種權勢榮華都是由她隨時予取予奪的。
不過,李義府確實鬧得太過分了。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八月,一位洛州婦人淳于氏,長得很美,因犯奸事系在大理寺獄中。李義府聞她美色,竟讓大理寺丞畢正義徇情枉法,將她釋放,想納為妾。這給關隴集團以可乘之機,大理寺卿段寶玄立即將此事寫表上奏。高宗命令給事中劉仁軌等人審理此案。李義府恐事敗露,竟膽大包天逼令畢正義自殺于獄中。由于李義府納妾沒成事實,畢正義又死無口供,高宗沒有給李義府加罪。這也許是武則天起了作用,她盡管對李義府惱火,但當此用人之際,當然不想讓關隴人士反擊得逞,也不想讓擁護她的人寒心。
但這件事情并沒有結案。關隴人士不放過這個機會,侍御史王義方上奏,說:“李義府在天子的眼皮底下,竟敢膽大包天,擅殺六品官,罪不可恕。即使說畢正義是自殺,也是因為害怕李義府的威勢。如果這樣,則生殺之柄,不在皇上的手中了。此風不可長。請皇上命人查清楚。”這一彈劾雖然沒有真憑實據,但切中要害??墒峭趿x方還是被冠以毀辱大臣的罪名遭貶。這后面隱約可以看到皇后的手在罩著她的親信。對李義府,她既知其優(yōu)點也知其缺點,既記其功也記其過,她完全站在一種主動的位置上,決不會讓奸詐小人牽著鼻子走。她有時任用小人,把這當做一種政治手段,一種政治需要。一直到八十高齡,她任用過而又被拋棄的小人不計其數。
通過各種政治手段,武則天終于威風凜凜地登上了皇后的寶座,她的權力和地位從此就走上了一個新的階段。
第三節(jié) 姓氏錄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三月,高宗下詔改《氏族志》為《姓氏錄》。修改的理由是《氏族志》中沒有列入武則天家族的郡望。
武則天皇后之位穩(wěn)固后,再撼永徽政治格局,在大的策略、措施上有二:一是把大量“雜色”放入“流內”;二是建立《姓氏錄》的門閥體系以取代太宗時期《氏族志》的體系。這兩項措施,一個讓許多沒有門第資蔭的人能進入上流內官的行列,另一個讓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能名列天下士族榜,抬高他們的社會等級。這些都是收買人心的大舉措。
唐代的選官,到高宗顯慶年間出現了官闕(空缺的職位)有限而應選人多的嚴重矛盾。當時內外官員的編制只有1.3萬余人,而每年取得做官資格等候任命的多達1400人左右,以每人任官30年計,約1.5萬名的員額每年只需500人入流即可補充,現在每年入流1400人已是此數的三倍,更何況現任官員中30年之后還有許多人在任。所以,每年銓選結束之后,仍有許多人得不到官職,造成“九流繁總,人隨歲積”的混亂情況。顯慶二年時,黃門侍郎知吏部選事劉祥道曾上疏奏請進行改革,后來中書令杜正倫也想整頓一下此事。高宗下詔讓百官集議,由于人們大都不愿做大的變更,討論沒有結果,只好不了了之。其實,劉祥道、杜正倫等人提出整頓選官制度,主要還是著眼于“雜色入流,不加銓簡”,即許多沒有門蔭又未經科舉的人進入到流內官的隊伍中。
當時,正統(tǒng)的官僚階層稱為“正色”?!半s色”是跟“正色”相對的,指的是流外官,仿佛是足球場上的替補隊員,只有流內官退下一小批,才有相應的流外官替補上場,這叫做“入流”。流外官是高門大族所不齒的,一般是由庶族擔任。孫悟空在弄明白弼馬瘟是個什么官后,就羞憤地說這是個不入流的小官,而且一生以此為恥。在唐太宗時代,雜色入流必須經過嚴格的銓選,因而每年的入流量是不大的。但在武則天奪得皇后寶座后,入流量便猛增了,雜色入流,幾乎不要經過什么銓選。這種現象之所以產生,恐怕與她鞏固皇后寶座的圖謀有關系。善于收買人,樹置黨羽本來是武則天一貫使用的手法。過去,她是一個一個地收買。現在,她位居皇后,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大批大批地收買。在外廷,同意或支持長孫無忌的人是眾多的,武則天如果不在流內官員中廣樹腹心,她將陷入孤立的境地,有被長孫無忌擊敗的危險。
考慮到當時科舉入仕的人很少,進士每年平均只有十余人,明經也不會超過此數三四倍,在每年入流總數1400人中,科舉出身者所占比例極小。大量的人還是從流外入流、或通過應募從軍獲取軍功躋身官場。劉祥道、杜正倫等關隴集團中人要求限制雜色入流,根本上還在于強調門蔭,就是根據父、祖的官品取得做官資格,然后入仕任官,這是門閥制度在選官制度中的殘余。如此看來,這次整頓如果成功,將是對大量新興階層進入官場的一種重大打擊,也是對門蔭制度即貴族特權的一次強化。
而實際結果是“事竟不行”,主管部門的建議沒有被通過。一種解釋是,剛剛做上皇后的武則天正急于取得新興社會勢力的支持,為了收買人心,必須給這種新興勢力以機會,也就必須對這樣的動議進行干預。
這時候,政治上的另一種突出的現象便是李義府賣官。李義府是唐代歷史上第一個大貪官。不僅他本人賣官,他三子一婿全都參加賣官活動,門庭若市!他賣官的目的,自然有斂財的目的在內,但政治方面的意圖卻是主要的。這種意圖即是“多引腹心,廣樹朋黨”。李義府的這種活動如沒有得到武則天的支持,是說不過去的。李義府的朋黨,自然也就是武則天的朋黨。將“雜色入流,不加銓簡”與賣官二事合而觀之,我們就可以看到武則天意圖所在,這就是廣樹腹心,以摧毀長孫無忌這一派的勢力。
與此同時,武則天又采取了欽定士族的方法。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頒布《氏族志》。現在,武則天為什么要修訂《姓氏錄》呢?
魏晉南北朝以來,士族風氣濃厚,士族與庶族之間地位懸殊。唐朝建立后,社會等級的編制也出現了否定門閥制度的趨勢。但是,幾百年來的門閥觀念在唐初社會上還有著強大影響。唐室天下的取得主要靠關隴士族擁戴,既得天下,關隴士族集團成為穩(wěn)固統(tǒng)治的重要基礎。唐太宗為穩(wěn)固統(tǒng)治,也要依靠這一集團。他想抑制一下舊朝士族,目標主要是聲望和歷史傳統(tǒng)地位很高的山東士族,特別是崔、盧、李、鄭等山東大姓,而不是關隴士族。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命高士廉等撰寫《氏族志》,是想借此提高包括皇族在內的當朝貴族的聲望。
貞觀十二年《氏族志》修成后,唐太宗見崔民干被列為第一等高門,甚至排在皇室之前,深感這種做法與時代精神不合,于是提出了一個新的原則來劃分等級,命令加以修改。新舊原則都承認現時權貴也承認過去冠冕、父祖官蔭的做法不同,是以當今官爵高下劃分社會等級的原則,說白了,不看祖宗多大官看你現在多大官。
但是,那些熟悉和維護門閥制度的修撰者們一時還跳不出舊有觀念,修改后的《氏族志》中,許多當今沒有高官厚爵而以過去冠冕著稱的舊士族,仍是居于皇族、外戚之下的最高等級。所以說,貞觀《氏族志》只是提高了皇族和外戚的地位,許多現時新貴的社會地位沒有得到承認。于是,還有一些高官以通譜聯姻等方式攀附高門,同時,更廣大的一般地主出身的官吏們,雖然通過各種方式以得到迅速升遷,但在門第上仍不能躋身于高層。這在當事人看來是榮辱攸關的大事。
尤其是高宗即位后的幾年來,邊境戰(zhàn)爭連年不斷,對軍功的賞賜也很豐厚。像薛仁貴在太宗末年白衣從軍、立功后由兵卒致位五品游擊將軍,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又如蘇定方,雖說隋末已投身農民起義,貞觀初年也曾隨李靖擊突厥,但至永徽初年也只是個四品下階的中郎將,顯慶后連立大功,迅速提拔為正三品的大將軍,封為從一品的國公。這些為數不少的新近因軍功而置身高位的官僚們,越來越迫切地要求取得法定的社會地位。還有一些人雖無軍功卻也迅速做了高宮。如李義府,在投身武則天的過程中做到了三品中書令。即便是李勣,雖在貞觀時已位重官高,但到死,他在貞觀《氏族志》中也沒有列入很高的等級。很難想象,經過幾十年的出生入死,做到了位極人臣的三公(正一品),李勣沒有抬高自己家族門第的愿望。而舊的《氏族志》里面記錄的是當年和太宗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勛貴,武則天的支持者大多不在其中。
世易時移,打破《氏族志》的框框,重新確定權貴們社會等級的任務被提上了日程。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三月,由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建議,高宗下詔改《氏族志》為《姓氏錄》。
《姓氏錄》本是針對武氏和新貴而定的,所以它比《氏族志》更加“崇重今朝冠冕”?!缎帐箱洝返闹笇г瓌t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這樣一來,連以軍功至位五品以上的軍卒們都成了士族。
《氏族志》雖然也列入了沒有舊時去冠冕的新貴之家,但不記其郡望,而只對舊士族卻敘錄郡望,著意考辨其真?zhèn)?。其實,像武氏這樣在開國過程中興起的新貴在《氏族志》中未敘郡望的家族還有許多,李勣即是一例。所以,許敬宗的提議,不應只是得到武皇后的贊許,背后還有更多的人加以響應。為此,高宗下詔編輯200卷的新《姓氏錄》。高宗親自作序并確定應遵循的等級序列。
《姓氏錄》在長孫無忌被貶之后迅速修訂成,并于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六月頒布,這無疑是武則天勢力的一個重大勝利。在《姓氏錄》中,武則天與長孫皇后的家族并列第一等,但作為長孫家族的中心人物長孫無忌卻已被削去官爵,其家族弟侄及子孫即使沒死的也已被除名為庶人,實際上已無人入敘《姓氏錄》的族譜中。李勣之家進入第一等,許敬宗、李義府以宰相資格進入第二等,還有大量因功提拔為五品官爵者都列入了《姓氏錄》中。盡管由于根深蒂固的門閥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還存在著對《姓氏錄》的抵制,但是,《姓氏錄》畢竟以皇帝的名義頒布推行了,李義府還上奏收天下《氏族志》而焚之。
新志的標準很明確:皇朝得五品者書入族譜,也就是說,五品(當然包括五品以上的人)官可列名于《姓氏錄》。而且,《姓氏錄》一律不注明郡望,完全以官品高下排列等級。這與傳統(tǒng)的標準如婚宦、血統(tǒng)、門風、家學等是針鋒相對的?,F代人可能不把這當做一回事,但是在唐初,門閥觀念的殘留還很深遠,無論多顯赫的官員,都把立門戶、傳姓氏當做頭等大事和無尚榮耀。而《姓氏錄》打破了高門大族長期依據“家庭出身”和社會承認對門第的壟斷,讓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能榜上有名,這是多大的誘惑啊。
《姓氏錄》同樣重視軍功。與舊的《氏族志》不同的,新志收錄的多是近期對外戰(zhàn)爭中涌現出的新的英雄人物。一個出身庶族的普通戰(zhàn)士,可以通過積累軍功,達到五品,上升成為士族。這是具有一定進步意義的措施。
如果說,通過“雜色入流”,使得大批的胥吏,得以入流內,從而在流內低層官員中,安排了武后大量的擁護者的話,那么,通過《姓氏錄》的修訂,就使得那些五品以上的人,成了欽定士族。于是,在中層以上的官員中,特別是在武官中,又收買到了一批擁護者,軍隊指揮官中有不少的人,成了武則天的黨羽。至少,他們在武則天與長孫無忌的斗爭中,不會采取支持無忌的態(tài)度。如果一個統(tǒng)治者沒有牢牢地把握兵權,他的寶座是不穩(wěn)固的。長孫無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永徽奪宮之后不久,他逐漸喪失了發(fā)動反政變的能力,武則天已逐漸地控制了軍隊。也就是在這一年,武則天發(fā)動了對長孫無忌的最后進攻。
除了雜色入流和修訂《姓氏錄》之外,還有一項更具跨時代意義的舉措也開始實施,那就是科舉制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變化,即“制科”舉人開始多了起來。唐初科舉取士還處在官僚隊伍來源的補充地位。與此同時,庇蔭為官的制度仍盛行,而且貴族子弟上升速度非常快,勛舊大臣的子孫一下就授以高官。制科是皇帝臨時下詔選拔特殊人才的途徑,高祖、太宗時情況不詳,高宗永徽三年以后,不斷設科舉人。尤其是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三月,設八個科目舉人,應舉者達900余人,選拔出了郭待封、張九齡等人,進入弘文館隨仗供奉。這似乎是對長孫無忌集團發(fā)起總攻之前一次招兵的象征。武則天從此看到了通過制科選拔人才在收買人心方面的效應,所以等她將來臨朝稱制以后,便大開制科,既以祿位收天下人心,又因此選拔出許多經世治國之才,這些都是后話了。
要想牢固地把握住權柄,最根本的還是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給他們以利益,這樣才能換來他們發(fā)自內心的支持。對武則天來說,不僅要在外朝籠絡住自己的私人勢力,更重要的是取得大多數中下層的官僚的認可和支持。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舊貴族,維護的是小集團的利益,排斥大多數關外勢力和庶族地主。武則天正是反其道行之,獲得了大多數官僚的支持。
“雜色入流”為武則天獲得了大批低層官員的心,《姓氏錄》的修訂使五品以上的人成了欽定士族。士族和庶族之間嚴格的等級界限終于被徹底打破了。
第四節(jié) 遷都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則天把朝廷遷往洛陽。
武則天的重大策略都有她的政治目的。高宗時,她修大明宮,運用這一表面看來毫無政治意義的事情,分開了內廷與外廷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削弱了宰相權力對皇權的約束。接著,武則天又力促遷都,通過遷都洛陽來進一步鞏固她的權力。
所謂把握住大的利害關,是指能根據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或制度變遷的需要,及時調整政策,趨利避害。它涉及的不是小權小利,而是關乎政權興衰的財脈。統(tǒng)治者把握住這一點,就為掌好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集中體現的是移都洛陽。
武則天皇后位子剛一坐穩(wěn)就開始醞釀一件大事——把首都從長安移到洛陽。朝廷事實上已于太宗時期分三次遷到洛陽。但在顯慶二年(公元657年),武則天終于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洛陽被正式定為第二個首都,而不只是朝廷的行宮。每個部和每個衙門都在洛陽設分支機構。當然,這是一項大工程,此后的五年,武則天一直為此努力。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在洛陽辦起東都國子監(jiān)。高宗時期,朝廷遷往洛陽不少于7次。高宗統(tǒng)治在建立新都后的26年中,約有10年在洛陽上朝。咸亨二年(公元671年)高宗一行駕幸東都時,許多政務還要在長安處理,留太子于京師監(jiān)國。把太子留在長安,就是武則天的有意安排。因為這樣可以把那幾位宰相也留在長安,便于自己改組政府。而且,決定把李顯召到洛陽之后,除裴炎外,留在長安的宰相都沒有接到隨同前來的通知。公元682年,朝廷最后一次遷往洛陽。在這次轉移政府的過程中,舊的宰相集團中那些武則天的障礙被紛紛去除:李義琰在公元683年請求退休,獲得武則天批準。中書令崔知溫在洛陽去世。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也在長安病得不能開口說話,上表請求退休,很快獲得批準。八月,太子李顯被召往東都,裴炎隨往,任命李顯的第二子唐昌王李重福為京師留守,唯一還留在長安的宰相劉仁軌被任為副留守?;实?、太子以及除掛名宰相劉仁軌外的所有宰相,都已集中到了洛陽,武則天組建新政府的計劃宣告完成。從此,整個朝廷經常遷往新都去處理公務,這已成為定制。雖然在空蕩蕩的京師始終保留著一個小小的留守政府,但實際上不但整個皇室及其隨從,而且中央政府的全部行政機構在這幾次遷移中也轉移一空。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武則天永久性地把朝廷遷往洛陽,一直到公元701年。
朝廷在東、西兩個京都之間來回遷移,使帝國財政極度緊張。幾次遷都不但造成了很大的混亂,而且耗資巨大。眾多的扈從人員給所經之地帶來了貧困。洛陽需要建造許多新的宮室和官署,以提供一個京都的必要設施。耗資巨大的工程在高宗時期不斷進行。因此,進行這一新的和花費極大的工程,一定是事出有因。
第一個因素就是被傳統(tǒng)歷史學家所強調的武則天的情感和精神狀態(tài)。據說在除掉王皇后和蕭淑妃以后,迷信的武則天??吹剿齻兊墓砘曜魉?。蕭淑妃臨死前的詛咒效果如此強烈,以致武則天一生都不能擺脫它。她時常感到貓的威脅!自武則天奪宮成功之日起,她常見王、蕭二人披發(fā)如厲鬼的影子。為此,她換了幾次宮殿,但還是擺脫不了這種幻影。最后只好長居洛陽,不歸長安。
第二種解釋純粹是經濟方面的。長安位于比較貧窮和生產不發(fā)達的地區(qū),易遭受長期的嚴重干旱。從外地供應長安谷物既困難,費用又極大。供應洛陽,便容易得多,因為它直通隋朝修建的復雜的河渠網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由于關中受災,糧食匱乏,高宗和武則天決定前往東都洛陽。因為那里受漕運之便,庫存了許多從江淮運來的糧米,可以保證大量官員的吃飯問題。
都城范圍廣闊,人口繁多,日常用水自然不少。引導附近河流,使之流入城內灌注各處,也就成為當務之急。而水上交通也比陸地方便,如能用之得宜,更有助于都城的繁榮昌盛。長安和洛陽在這一點上基本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地理條件所限制,而有所差異。長安位于龍首原,平坦無阻,故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依次而南,條理井然。洛陽則有洛河橫貫。洛陽有洛河從城中橫穿流過,引水自較長安為易。隋煬帝開鑿通濟渠和永濟渠,是以洛陽為肇始之地。
由于有河流和渠道都流經洛陽城內,城內不僅有水上交通航路,就是一般用水也較為方便。由于引水方便,一些達官貴人的邸第中就能都有池沼,甚至還都相當廣大。白居易的宅在長夏門東第四街履道坊,宅地17畝,水居五分之一,中有島樹橋道!這樣的情況在長安城是少見的。
作為都城,不但要是政治中心,還要是經濟中心。唐朝當時的中心應該放到揚州。后來只有益州能夠和它相比,因而有了“揚一益二”的說法,長安和洛陽更是居于其后了。洛陽雖然說不上是經濟中心,還是比較繁榮的,仍然可以作為經濟都會。武則天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時,又徙關外雍、同、秦等七州戶數十萬以充實洛陽。這么多的人口,其中還夾雜著許多達官貴人,這就必然會促進當地的商業(yè)發(fā)展。
隋煬帝開通濟渠,其作用之一就是運輸東南漕糧,含嘉倉為洛陽城中儲糧的倉庫。漕糧運來后,即能隨時入倉,可以說是相當便捷地通過這些運河渠道,太行山東,江淮之間皆能與兩都相聯系,就是江南和嶺南,也可通達。長江下游各部的貢品甚至嶺南貢品也能夠運來,商貨也就隨之而至。
對遷都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其中首要的當然還是政治上的解釋。長安是兩北地區(qū)的自然中心——當關隴集團已處于統(tǒng)治地位時,它是文職官僚機構的政治中心。指定洛陽作為新都,這本身是一個象征性的表示,即關隴貴族政治勢力的全盛期已經過去了。遷都又是一個旨在取悅于許多山東、河北出身的官員的行動,他們在高宗時期當上了高官,并且算得上是武則天最熱心的支持者。陳寅恪說:武則天以關隴集團之外的山東寒族的身份,一旦攫取政權,久居洛陽,轉移全國重心于山東,重視進士科的選拔,拔取人才,于是就破壞了南北朝的貴族階級,運輸東南的財賦,以充實國防力量的格局。
以上政治經濟原因,可算是武則天時代做出的重大戰(zhàn)略調整。不過有的也許是她在不自覺之中發(fā)揮了作用。其實,對于遷都武則天還有一個現實考慮的因素,那就是擺脫宰相集團的控制。說白了是打不過就跑。
武則天做皇后以來,長期面對著來自宰相中的反對勢力,對于她執(zhí)掌朝政來說,這方面的阻力,要大過來自高宗和李唐宗室方面的阻力。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八月調整后的班子,加上儀鳳元年(公元676年)補充的4人,共有9個宰相,其中侍中張文瓘和中書令郝處俊處于核心地位。
張文瓘,貝州武城人,從小喪父,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貞觀初舉明經入仕,受李勣提拔入朝。龍朔年間,官至中書舍人,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以黃門侍郎同三品入相,至今已是將近十年的資深宰相。在拜為侍中之前,他擔任大理卿知政事,由于執(zhí)法公平寬恕,深為犯人推服。侍中是宰相中的首相,由于他為官正直謹嚴,深得高宗信任。
郝處俊出身高官貴族家庭,外祖父許紹、舅父許圉師都是一時高官名臣,父親被封為縣公。但郝處俊本人還是依靠個人的才學而入仕的,貞觀年間舉進士出身。雖然他曾經作為李勣的副將參加了討伐高麗的戰(zhàn)爭,但基本上還是一個文士??傉露?公元669年)以黃門侍郎同三品入相之后,同樣深得高宗的信任,尤其以反對高宗遜位給皇后而知名。
由于這個宰相班子有著反對武則天直接執(zhí)政的色彩,雙方似乎陷入一種僵持的局面。在廢李賢之前,這種僵局已經有所改變。因為這些宰相不僅資格老,他們的年紀也大了。儀鳳三年(公元678年)九月,侍中張文瓘去世,終年73歲;十一月,來恒去世;第二年正月,戴至德去世,終年72歲;十一月,高智周罷為御史大夫。9個宰相中去了4個。但郝處俊已擔任侍中,在李賢監(jiān)國的情況下,形勢對武則天依然不利。
不過,武則天利用老宰相去世留下的空缺,還是在這種僵局中打開了缺口。調露二年(公元680年)四月,新任命了3個宰相:黃門侍郎裴炎、黃門侍郎崔知溫、中書侍郎王德真,打破了原來那個老齡化宰相班子造成的僵局,給武則天帶來了機會。四個月后,李賢被廢,兼任東宮官的宰相張大安、李義琰、薛元超等受到沖擊,張大安外貶,王德真也罷相。到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侍中郝處俊罷相,稍后,劉仁軌又請求辭相。當年十二月,郝處俊去世,終年75歲。
于是,老宰相的格局徹底改變。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七月,裴炎任侍中,崔知溫、薛元超任中書令。不過,裴炎并非武則天的親信,資深望重的崔知溫更不可能聽武則天的擺布,薛元超是武則天打擊上官儀的受害者,反對武則天執(zhí)政的李義琰也還是宰相,劉仁軌以功勞和資歷在朝庭還發(fā)揮著很大作用。武則天仍無法控制宰相。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四月,由于關中受災,糧食匱乏,高宗和武則天決定前往東都洛陽。這次去東都,把太子李賢留在京師監(jiān)國,代理政事,并留下劉仁軌和裴炎、薛元超二位宰相幫助他。這對高宗來說,正可以到洛陽去休養(yǎng)一下,畢竟可以擺脫關中的悶熱天氣、糧荒和煩人的國事,而對于武則天來說,更是擺脫宰相控制的一個極好機會。
武則天匆忙離開長安前往洛陽,是因為她急于在高宗眼看將不久于人世的情況下,擺脫雖然相互之間也有矛盾但都不可能完全為己所用的文臣武將。讓主要的宰相和軍隊都留在長安,到達洛陽后,武則天在許多問題上就可以放開手腳了。
遷都,在歷朝歷代都是關乎社稷命運的大事。特別是在唐朝,起家在關隴一帶,地域內的各種政治勢力根深蒂固,難以撼動;王朝的軍隊主力也集中在關中,內重外輕,在首都的一舉一動都不敢大意。可越是這樣,就越要打破舊格局。
遷都洛陽,既為武則天贏得了權力上的優(yōu)勢,又幫助她有效地避開了與宰相的沖突,擺脫了宰相的控制。武則天經營多年,終于在高宗在世時完成了這一關鍵性的調整,眼光之遠大,決心之恒久,超出常人。
第五節(jié) 息兵富民
史書記載,高宗以來,承平日久,府兵為人所賤。百姓以當府兵為恥,甚至有人蒸熨手足以逃兵役。輪值當兵的大都是貧弱受雇而來。另外,長期的戰(zhàn)爭也給國內經濟帶來沉重負擔,社會生產受到耽誤和破壞。與此同時,國內又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尤其是當時經濟最發(fā)達的河南、河北廣大州縣,連年遭到水災,關中也是先水后蝗,繼以疾疫,糧食歉收,米價踴貴。
對正在滋長的厭戰(zhàn)情緒,武則天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就成為她進一步樹立自己政治領袖形象的重要突破口,她不失時機地提出了息兵富民的《建言十二條》。
所謂勢是一個時期最主要的變化趨向,勢是潮流,是人心所向,是不可逆轉的。如果逆勢、抗勢而動則有覆亡的危險;如果應勢、順勢而動,則能很好地融入潮流之中,成功系數增大;而能把大勢為我所用,則所向披靡。善于利用形勢是武則天的過人之處。她在咸亨上元年間提出的《建言十二條》就是她順勢應勢的典范。
不同時期的大勢也不同,那么,咸亨上元年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社會形勢,出現了什么樣的思想動態(tài)呢?那時的大勢并不顯露,那就是唐朝雖然表面看來武力強盛,但外交形式已經走到了一個危機四伏的境地,多年的戰(zhàn)爭引發(fā)了社會基本制度的巨大變化,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
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平定西域以后,唐朝終于消滅了東、西兩個突厥汗國,取代了他們在亞洲內陸的霸權。并且設置了大量府州,唐朝因此建立起了自己對西域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西部疆界到達咸海和阿姆河以西地區(qū)以及今阿富汗和伊朗邊界。
但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與西突厥余部在西域連兵,唐朝被迫罷安西四鎮(zhèn),強大的吐蕃帝國開始了與唐朝在西域的爭奪,使得唐朝的西線戰(zhàn)爭不斷受挫,安西四鎮(zhèn)也時棄時置。唐朝在西域開始陷于被動。
在東線,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中,高麗莫離支蓋蘇文死以及繼任者與其兩個弟兄內部爭斗,使形勢變得對唐朝有利。當吐蕃的新首領請求唐朝協(xié)助對付他弟兄的反叛時,唐朝派出李勣率軍對高麗發(fā)動水陸大戰(zhàn)。新羅的一支大軍從南面配合進攻??傉略?公元668年)征服高麗,實現了隋唐帝國幾十年來的愿望。李勣經長達一月的圍攻后,攻陷高麗首都平壤,帶著20萬俘虜(其中包括高麗國王)返回中國,并把高麗國王獻到太宗墓前祭奠。一個有兩萬駐軍的都護府在平壤設立,以治理被征服的高麗王國。唐朝的軍事力量和威望在這個時期達到了頂峰,甚至超過了太宗時期。在短暫的幾年中,唐朝控制的帝國的領土比它以前和以后都更為廣闊,長安的影響已達到中亞和東亞的大部分地區(qū)。
高宗朝對外戰(zhàn)爭頻繁,可以總章二年(公元669年)為分水嶺,在此以前是一連串的成功——唐朝領土不斷擴張,于公元658年置濛池、崑陵二都護府,同時把本來在高昌的安西都護府移至中亞的龜茲國,10年后又在朝鮮半島平壤置安東都護府。但其后唐對外征戰(zhàn)只是勝負參半。
由于越來越嚴重的財政困難困擾著帝國內部,濫用軍事力量,超過了合理限度,并且過分延長了唐朝的防線;再加上中亞和北亞新的強國的崛起,最終迫使中國收縮自己的邊境。公元670年負于吐蕃,失安西四鎮(zhèn)。公元670年及公元676年,安東都護府先后兩次從平壤撤移至遼東。
唐軍為何在朝鮮半島棄守平壤退居遼東?有些學者指出,高麗人并未有“欣然慕化”,他們隨即展開了反唐運動。而且,一直與唐朝保持同盟關系的新羅,由于百濟和高麗的滅亡,也開始同唐朝發(fā)生沖突。史學大師陳寅恪認為,唐在朝鮮半島勢力后退是由于唐室受西北強敵吐蕃的牽制,不得不在東北采取消極退守策略。這應該是令唐室減低東北軍力的主要原因。高宗晚年,除吐蕃外,突厥又威脅北邊??偠灾捎谖鞅狈矫鎵毫?,在高宗晚年,唐朝對東北方面也無法實現強有力的控制,只能利用親唐分子,間接管治高麗。
總之,到咸亨年間,朝廷收到的是前線連連受挫的戰(zhàn)報。一代名將薛仁貴先敗于青海大非川,再敗于新羅,標志著唐朝對外戰(zhàn)爭進入到了一個重大轉折時期。盡管如此,高宗在公元678年末還打算出兵對付吐蕃??梢娝幕緫B(tài)度,仍然傾向于采取積極行動。公元679年底唐軍出動18萬人去討伐東突厥。
武則天對當時的戰(zhàn)爭持什么態(tài)度呢?從部分接近武則天的人物的政見中可以去探求她對外政策的見解。武則天立后次年,皇太子李弘于公元668年,唐破高麗后,曾經上表指出軍人因疾病、遇匪或其他原因被判定為逃兵需要受刑是不公平而該糾正的,他的建議后來被接納。另一個例子是張文瓘,他先后擔任李弘和繼任皇太子李賢的顧問。公元678年,唐高宗一度有意再次起兵討伐新羅,但在張文瓘的反對下才打消此念頭。他的理由是恐怕百姓不堪其弊。由于他早年曾諫高宗減少勞役以安民,可見他反對出兵的意見是一貫的。李弘和李賢兄弟的顧問中,宰相戴至德和李敬玄均非武將??偠灾?,武則天兩個兒子的幾個顧問中,沒有積極的主戰(zhàn)派。這情形比較高宗任太子時由主戰(zhàn)的李勣任顧問的景況,大相徑庭。這不似是偶然,而是武則天刻意安排的結果。
高宗晚年時,武則天在對外事務上的總體思想是減少國力的消耗,主張息兵,如不能與鄰邦修好,則用以夷制夷方式對抗外敵。武則天何以主張息兵呢?
咸亨年間唐朝在對外戰(zhàn)爭中的連連受挫,給國內的人民也帶來了嚴重影響。在高宗初年進行的對外戰(zhàn)爭中,由于對軍功賞賜豐厚,生活上富裕起來的許多平民子弟都希望通過立功獲取官職,而且當時的戰(zhàn)爭時間持續(xù)也不長,往往幾個月的出征即戴功而還,所以出現了“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的熱烈場面。到后來,隨著戰(zhàn)爭持續(xù)的時間越來越長,戰(zhàn)事也更加頻繁,出征人員得到的勛賞越來越少,并且有因戰(zhàn)敗受罪責的可能,人們越來越不愿出征打仗,兵募發(fā)生困難。
為了廣泛地籠絡人心,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則天提出了《建言十二條》。這十二條建議,是皇后通過表疏的形式向皇帝提出的,后公布于天下。
十二條建議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至五條主要說息兵、息役、輕德薄賦: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第一條是說要獎勵農業(yè)生產和手工業(yè)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負擔。第二條“給復三輔地”就是要免除國都長安周圍的京兆、馮翊、扶風等地人民的徭役。第四條是禁止朝廷各部門的奢侈浪費之風。南指南衙,是宰相們辦公的地方,在宮城之南;北衙指宮廷中各機構;中指中書?。簧屑瓷袝?。第五條 “省功費力役”就是要減少營建所造成的財政開支和勞動力的使用,這一條是針對大修宮室的教訓提出來的。尤其第三條“息兵,以道德化天下”,明確提出了停止戰(zhàn)爭,在邊疆由進攻轉入防守,把國家的重心轉移到恢復和發(fā)展生產上來,這是高宗即位以來基本國策的一個重大轉變。武則天抓住時代的潮流,能夠在國家大政方針上提出綱領性的意見,說明多年的參決政務,已使她對現實情況有了深刻了解并具備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六至九條是關于政治風氣和意識形態(tài)的改革: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廣言路”是為了改變軍人執(zhí)政的局面,聽取更廣泛社會階層的意見;“杜讒口”則是為了防止有人對自己以皇后身份參政說三道四,維護“二圣”政局;“王公以下皆習《老子》”。是為了表明自己是李唐皇室的忠實擁護者,因為老子姓李,被尊為唐朝的玄元皇帝,同時也是為了提倡道家思想,真正實現無為而治;“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則是為了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因為按照古禮,子為父、父為長子服喪都叫“斬衰”,“斬衰”都是三年喪。“齊衰”次于斬衰,齊衰一年是父在的話,子為母的服喪。齊衰本來就低于斬衰一等,又在居喪期限上規(guī)定父在只為母齊衰一年,母親還不及家中長子的地位。武則天覺得這種服制對女人是很不公平的。因此她規(guī)定“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
十至十二條則是改訂姓族、泛階政策的繼續(xù),旨在維護一般中下層地主官僚的利益,以爭取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十、上元前勛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勛官是獎賞給立有戰(zhàn)功者的一種身份,雖然沒有具體的職守,但可以按照勛品的高低占有不同數量的“勛田”:勛官本人及五品以上高級勛官之子,可以獲得任官資格,按規(guī)定服役或納資滿一定期限后,經考試合格,可參加銓選,二品勛官還享有門蔭的特權:勛官的服色與同一品級的官員相同,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對于大多數平民子弟來說,獲得勛官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戰(zhàn)爭的艱難和士兵情緒不穩(wěn),致使許多士兵從前線戰(zhàn)敗回來后被“奪賜破勛”。這也是促使國策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武則天提出凡是上元以前已給勛官證書者,一律不再追回,政府予以承認,就是為了在轉變國策的同時,照顧廣大軍人階層的利益。第十一條是給京官增給俸祿。第十二條說的是,為官年久其仍居下位者,應予考查,著即依功績升遷。這三條是較為廣泛的籠絡官員的一種政策,關系到各階層官吏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