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菩薩蠻[1]

宋詞三百首全解 作者:[清] 上彊邨民 編;王景略 注


菩薩蠻[1]

哀箏[2]一弄[3]湘江曲[4],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5],細將幽恨傳。

當(dāng)筵秋水[6]慢,玉柱斜飛雁[7]。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8]。

【注釋】

[1]關(guān)于這首《菩薩蠻》,現(xiàn)存刻印最早的一部宋詞總集《六十名家詞》歸之為晏幾道,后《全宋詞》也是晏而非張。《詞綜》歸之于陳師道,李慶甲先生點校時注明:“此詞系晏幾道作,見《小山詞》(朱氏刻本)。”所以現(xiàn)今學(xué)界公認此為晏幾道作品,朱孝臧此輯本歸于張先,是錯誤的。但為尊重原書,暫不加以調(diào)整,關(guān)于真實作者的簡介,請見下文晏幾道選詞。[2]哀箏:指箏聲哀怨。漢代侯瑾《箏賦》中稱箏聲使人“感悲音而增嘆,愴嚬悴而懷愁”。[3]一弄:弄即撥弄,一弄是指彈奏一曲。[4]湘江曲:并非實際有一首名為《湘江曲》的曲子。唐朝沈亞之《湘中怨解》記載道:“垂拱中,太學(xué)生鄭生乘月至洛陽橋,遇一女子,自言為嫂所苦,欲投水。生載歸與之同居,號氾人。數(shù)年后,氾人自言為‘湘君蛟宮之娣’,被謫而從生,今期滿,與君相別。后十年,生登岳陽樓,見有畫船彩樓,高百余尺,有彈弦鼓吹者,皆神仙蛾眉。其中一人,含嚬凄怨,狀類氾人。”此句化用其事,指曲調(diào)幽怨,彈者凄絕。[5]十三弦:指箏弦。唐宋時箏弦十三,后來逐漸增加到十六、十八,直至今天的二十一弦。[6]秋水:原指目光清澈明亮,如同秋天的水面,白居易《詠箏》詩有“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句。后可直接指代眼目、目光。[7]斜飛雁:指箏上系弦之柱斜行排列,如同雁行。[8]春山眉黛:《西京雜記》有云“文君姣好,眉爭如望遠山”,后即以“遠山”“春山”來比喻美人的雙眉。古人以黛色(青黑色顏料)畫眉,故稱眉黛。

【詞牌說明】

小令,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出自唐代教坊曲。蘇鶚《杜陽雜編》中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被蚰苷f明此曲最早為外夷的舞曲。上下闋共四十四字,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韻轉(zhuǎn)換,使得聲調(diào)由急促轉(zhuǎn)為低沉,非常適合描摹哀怨之情。

【語譯】

她撥響音色哀怨的箏,彈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聲聲愁緒,仿如碧波蕩漾的湘水。她的纖纖玉指,劃過十三根箏弦,細膩地傳達出內(nèi)心濃稠的怨恨。

面對宴間賓客,她清澈的目光緩緩流動,箏柱斜列著,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當(dāng)曲調(diào)彈響到最哀傷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兩道黛眉,就這樣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賞析】

這是一首寫歌女彈箏的詞,或有所寄托,或純寫眼中所見之人,耳中所聞之曲,不必深究。

開篇先點出樂曲的格調(diào),首先,用的是箏,而箏聲向來蒼涼柔婉,適合表現(xiàn)哀怨、哀愁的情緒,而歌女所彈奏的也正是類似湘江故事的哀傷曲調(diào)。樂曲本是要靠耳聽,而無法目見的,但詞人卻突然從聽覺轉(zhuǎn)向視覺,說“聲聲寫盡湘波綠”,這種修辭手法叫作“通感”,也稱“移覺”,即將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諸如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感觸溝通起來。因為文字最方便描寫的是視覺,而對于聽覺則相對難以描摹,所以用視覺來比擬聽覺——澄碧的湘流,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說,確實易使人產(chǎn)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來比喻箏曲。

上闋后兩句點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義,并點出彈箏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箏彈奏“幽恨”之曲。

下闋開篇也是視覺,重點從箏曲轉(zhuǎn)換到彈箏之人,在宴會席間,沉靜地彈箏,“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緩緩流轉(zhuǎn),表明彈箏的女子完全把整個身心都融合到所彈奏的箏曲中去了。而賞其彈奏者,眼中所見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箏柱,也將箏和人合為一體,仿佛這樂聲不是從箏上彈出,而是從彈箏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箏聲彈奏到最凄婉斷腸的那一刻,女子緩緩垂下雙眉,表情與樂聲渾然一體,吐盡了胸中的哀傷和怨恨。

至于此哀傷何來,純因所彈之曲,還是心中便有所感,這一切都并不重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