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選前言
這部小書,是我對中國古代戲曲研究的論文選集。
自從王國維先生開辟了中國戲曲研究領域以來,中外學者,不斷深耕。目前,對中國古代戲曲和戲曲史的研究,已成為顯學,成為人們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研究中國文學史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于1956年畢業(yè)于中山大學,留校任教后,師從王季思、董每戡、詹安泰三位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中山大學,王、董兩位老師是研究中國古代戲曲的名家,在他們的引領下,中山大學一直有研究中國古代戲曲的傳統(tǒng),多年來,也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結(jié)合的團隊。我的興趣比較廣泛,任教以來,由于教學的需要,在一般情況下,我給本科生講授的多是詩詞,也出版過《詩詞創(chuàng)作發(fā)凡》《周易辨原》之類的專著。而受到師友的熏陶,我把古代戲曲的教學研究,視為自己的工作重點。改革開放以來,陸續(xù)發(fā)表的論文,也多是以對元明清戲曲的研究為主。
本書收集了我研究古代戲曲形態(tài)的一些論文。
戲曲文本,一般屬于敘事性的文學體裁。但它又與小說和敘事詩不同,多數(shù)戲曲作家所寫的戲曲文本,主要用于舞臺演出。因此,它在體裁方面有特殊的形態(tài)。如果離開了對戲曲形態(tài)的研究,只從文學的角度對文本進行分析,實際上,也不可能準確地了解戲曲發(fā)展的歷史,不可能了解戲曲的審美趣味,也不可能全面地歷史地了解它在藝術上的價值。
對古代戲曲形態(tài)的研究,有許多問題我們今天還沒有徹底地解決。例如,怎樣看待我國古代戲曲的起源?戲曲為什么會成為綜合性的藝術?戲曲的體制是怎樣形成的?等等。對此,前輩學者多有不同的看法,許多疑點還有待深入討論。本書收錄的幾篇論文,如《參軍戲和儺》《爨弄辨析》,便企圖通過對古代參軍戲和爨弄等戲曲形態(tài)的分析,探討我國戲曲起源與祭祀的關系,以及戲曲形成的多元性問題。至于《旦末與外來文化》《丑和副凈》,則從考論腳色的名稱來歷入手,探索我國古代戲曲體制發(fā)展的趨勢。雖然我努力爬梳文獻資料,但許多想法,只屬一孔之見。我之所以敢于獻芹,無非是希望引起學者對戲曲形態(tài)問題的關注。在中山大學,近年來,我們的團隊,也一直把古代戲曲形態(tài)作為研究重點。新世紀之初,我和康保成教授主編了《中國古代戲曲形態(tài)研究》一書,作為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重點項目,結(jié)項評為“優(yōu)秀”,并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上面提到我所寫的幾篇論文,則先期分別發(fā)表于《文學遺產(chǎn)》和《戲劇藝術》??梢哉f,我的這些論文,是在團隊共同關注古代戲曲形態(tài)的學術氛圍中陸續(xù)完成的。
本書還收錄了我對古代戲曲整理的意見,以及探索傳統(tǒng)戲曲審美特征的論文。其中,《從〈全元戲曲〉的編纂看元代戲劇整理研究諸問題》一文,是我在參與由王季思老師主持的《全元戲曲》編纂工作中的體會。按照一般情況,整理古籍,校錄的底本,應求善本。底本愈古愈好,因為它會愈接近作品的原貌。但是,真正是元代留存下來的劇本,實在不可能找到。即使是現(xiàn)存的《元刊三十種》,不僅是只剩曲文,許多應該有說白、科介的地方,也均殘缺不全。而且,這書的刊行者,還以“新刊”自詡,可見他所收入的戲曲,也另有更古的本子。在不可能獲得“真本”“古本”的情況下,選取元劇的底本,只能是擇善而從。因此,我們便不按照一般整理古籍的準則,只能以明代臧晉叔所編纂的《元曲選》作為底本。因為它收錄的劇本,曲白完整,文字整理也比較完善??紤]到元劇在表演時,說白、科介,由藝人臨場發(fā)揮,不同時期的演員,都參與了集體的再創(chuàng)造,因此,也不必斤斤計較底本是否最真最古的問題。并且,據(jù)臧氏自稱,他收藏了許多明初的內(nèi)府本,很有可能他所編的《元曲選》,還是比較接近元代劇本原樣的。我們認為,元代戲曲的整理工作,有其特殊性。由此引申,我認為對待古籍,不必食古不化,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梢约惹笳妫睬笊?,盡量做到兩者的統(tǒng)一。
《元劇的“雜”及其審美特征》和《鬧熱的〈牡丹亭〉》兩文,是我從古代戲曲演出的形態(tài)中,發(fā)現(xiàn)古代戲曲的編演,具有獨特的審美傳統(tǒng)。
在西方,戲劇要求符合“三一律”的準則。如果以此看待我國古代的戲曲,便會覺得它很“雜”,認為戲曲的許多地方與故事情節(jié)的統(tǒng)一無關。但是,我國古代的觀眾,對雜七雜八的伎藝卻很欣賞,所以元劇在每折之間都插演伎藝。人們也徑直稱元代的為“元雜劇”,連王國維也認為:元代的戲曲分明屬“真戲劇”,卻名之為“雜劇”。這讓他覺得無法解釋。其實,元人愛看的就是“雜”。這習慣,到明代傳奇的演出還保存下來,有些作者,甚至把與故事情節(jié)沒有多少關系的伎藝表演,也納入寫作的范圍中。連《牡丹亭》這樣的名著,也不例外,在劇本中,湯顯祖插入“勸農(nóng)”以及“數(shù)花”、石道姑插科打諢等與故事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細節(jié)或情節(jié),這分明是著眼于讓觀眾看到各式各樣的伎藝表演,這實際上也是“雜”。到明代后期乃至清代和民初,折子戲流行。它只摘取劇本某些精彩的片段表演,觀眾也只著眼于欣賞演員唱、做、念、打的伎藝,而不在乎觀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這都說明,從元代以來,觀眾樂于看到“雜”的審美趣味,一直連貫下來,成為我國戲曲的審美特征。由此可見,既重視劇本的教育作用,重視“高臺教化”,又重視伎藝性、娛樂性,這是從古以來我國戲曲的審美傳統(tǒng)。
本書的另一些論文,是我對幾部傳統(tǒng)名劇,作出自己的評價。
在“文革”以前,我們受“左”的文藝思潮的影響,往往只重視分析劇作的思想內(nèi)容,特別注重從階級斗爭的角度來評價傳統(tǒng)名劇的成就。古代戲曲寫的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在“文革”前夜,被視為宣揚封建主義的毒草。本書所收有關評價《桃花扇》《長生殿》和李漁等論文,在上世紀80年代初撥亂反正的時候,發(fā)表于《文學評論》,我希望對傳統(tǒng)戲曲的名劇名家作出重新評價。
此后,我多次圍繞著傳統(tǒng)的戲曲名著或名家撰寫論文,往往寫了一個論題,發(fā)表后,過了一段時間,或覺得意猶未盡,或覺仍有偏頗,便又撰寫另一文或修正,或補充。例如對《長生殿》的評價,在《〈長生殿〉的意境》-文中,我著重分析它的后半段具有特定的意境,否定自己從前在論文中認為它有冗長的毛病。后來,我發(fā)現(xiàn)它的后半段,多有道教儀式的安排,也發(fā)現(xiàn)洪昇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于是又寫了《〈長生殿〉藝術構思的道教內(nèi)涵》一文,有別于在前階段對《長生殿》的評價。這兩篇論文,均先后發(fā)表于《文學遺產(chǎn)》。我不想故步自封,希望自己不斷更新,有所進步。
我研究傳統(tǒng)戲曲的興趣,集中在幾部名著上。這是因為它們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影響巨大,思想和藝術水平極高,值得仔細反復咀嚼。
歐美以研究中國戲曲史著稱的伊維德和奚如谷先生,在翻譯、研究《西廂記》時指出:“《西廂記》屬于世界偉大經(jīng)典之列,像這樣的作品,每隔一代人,就應當有一個新譯本的問題?!?sup>這兩位外國朋友的意見,很有道理。因為每隔一個時代,讀者的眼光,包括譯者對文本的理解,隨著歷史的演進都會有所更新。同樣,每隔一個時代,學者就該對《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那樣屬于世界的偉大經(jīng)典,作出重新的研究分析。只有如此,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材料,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或者采取新的角度,運用新的科學方法,以求對這些名作得出更準確更深刻的評價。
我認同兩位外國朋友對待文學經(jīng)典的理念。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不同的時期,我也不斷更新自己對傳統(tǒng)戲曲名著的看法。因此,本書收集了好幾篇寫于不同時期,而同屬研究《牡丹亭》《長生殿》問題的論文,記下自己在不同階段研究戲曲經(jīng)典作品的足跡。
高爾基曾經(jīng)認為,批評家對文藝作品的評論,應像是一把“解剖刀”。我在求學時期,也曾奉為圭臬,稍后便感到困惑。因為好的作品,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只有活靈活現(xiàn)的生命意象、形象,才能夠引人入勝,感動讀者。如果把文學作品視為“尸體”,放在手術臺上,用“解剖刀”一塊塊地割下分析,把評論文章寫得干巴巴,這豈不是首先便讓讀者大敗胃口,哪里談得上對作品有欣賞的興致?因此,我覺得,文藝評論包括對古代文學作品的研究,固然需要有理性的分析,也應像梁啟超所說的那樣:筆鋒常帶感情,從而引導讀者鑒賞作者創(chuàng)作的奧妙。在這方面,研究作者如何進行題材的提煉,探索人物形象的典型化過程,考察作者的藝術構思,把鑒賞和考論結(jié)合起來,是十分必要的。話雖如此,盡管我也想朝這方向努力,但實在不易做到。
戲曲文本具有文學性,但由于它主要用于舞臺演出,因此,它又具有舞臺性。這是它不同于其他的敘事體裁的地方。劇作者在撰寫劇本的時候,會考慮演員如何在舞臺上舉手投足的問題,會考慮人物上下場和科介的安排,會考慮戲劇矛盾起伏跌宕的處理。在劇本中,作者的舞臺提示或許寫得很簡單,但評論者需要透過它,審視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也是學者在鑒賞評論戲曲文本時,目光應有不同于評論其他文學體裁的地方。我希望把劇本的文學性和舞臺性結(jié)合起來,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戲曲的經(jīng)典之作。話雖如此,由于水平所限,實在也沒有做好。
近年,有幸看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我寫了一篇評論文章,談及對戲曲審美觀的理解??紤]到這與如何對待傳統(tǒng)名劇有關,也附錄以供參考。
在本書編選的過程中,羅燕博士、王娜、詹拔群老師給予我許多幫助,張詩洋、吳佩薰、周丹杰、王良慧諸君,參與校核,特致謝意。
2015年1月18日
于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心
- 《明刊本西廂記》英譯本導論,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