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出國學習做準備

泰戈爾 作者:李奎 著


施展才華

信仰是個鳥兒,黎明還是黝黑時,就觸著曙光而謳歌了。

——泰戈爾

為出國學習做準備

在那個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并不被大家當做一種職業(yè)。為了讓泰戈爾有更好的發(fā)展機會,經(jīng)父親允許,泰戈爾的二哥薩迪延德拉納特決定帶泰戈爾一起去英國,讓他在那里學習法律。

1878年,遵照父兄的意愿,18歲的泰戈爾準備到英國留學,出國之前,需要學習英語和英國的風俗習慣。

泰戈爾先同二哥一起前往阿赫默德巴德——他的二哥在那里任地區(qū)法官。二哥每天去上班,泰戈爾只好整天在二哥書房里通讀英文版的文學作品和歐洲名著。并在那里為《婆羅蒂》雜志寫過很多評論文章。

“二哥,我的老師是誰呀?他怎么還不出面呢?!碧└隊栍行┲?。

“怎么?著急啦?今晚我們一塊去老師家里,你的老師剛從英國回來呀!”

兄弟二人晚上來到二哥說的朋友家。

兄弟倆正和男主人攀談,突然一陣銀鈴般的聲音從外面?zhèn)鬟M屋來:“爸爸,人家剛回來,您就給我安排工作,我看看我的學生在哪里?”

“愛娜,我的好女兒,你瞧,他就是你的學生,他雖然英語不如你,可寫詩你還要向人家學呀!”愛娜的爸爸將泰戈爾介紹給自己的女兒。

“你好,泰戈爾哥哥,你的名字我早已耳聞,以后我們互相學習吧!”望著英俊的少年泰戈爾,愛娜臉上泛起一陣紅暈。

“你好!愛娜,我會跟你好好學習英語的!”泰戈爾對這位美麗開朗的少女內(nèi)心也產(chǎn)生一種好感。

經(jīng)兄長介紹,泰戈爾住進一位醫(yī)生的家里,而醫(yī)生的女兒愛娜,一個與泰戈爾年紀相仿的姑娘成了他的英語老師。

愛娜是一個美麗而又善良的姑娘,她從小在英國長大,曾跟隨父親周游列國,不僅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還熟知英國的風土人情。她與泰戈爾一見如故,把他當做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

泰戈爾在愛娜家住了下來,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向愛娜學習英語,由于天賦聰敏過人,泰戈爾進步非常快。

在輔導泰戈爾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愛娜發(fā)現(xiàn)他聰慧敏捷,學習提高很快。可是,在學習快結(jié)束時,泰戈爾的學習成績急劇下降,而且心事重重,眼里經(jīng)常流露出憂郁的目光。

“泰戈爾哥哥,你的愛情詩寫得真好,長詩《野花》我已經(jīng)讀過好幾遍哩!”學習之余,愛娜主動與泰戈爾交談。

“愛娜,你也喜歡詩歌嗎?”泰戈爾有些靦腆地問。

“是的,我不但喜歡,還想請你教我寫詩呢!愿意收下我這個學生嗎?”愛娜問泰戈爾。

“我?好吧,我們一塊學習吧,其實我也正在練習寫詩呀!”

“你就別謙虛啦,快給我點評點評我寫的詩吧!”愛娜把幾篇詩稿遞給了泰戈爾。

“好吧,有時間我會拜讀的?!碧└隊柡芸蜌獾卣f。

兩個才華橫溢的少男少女在共同學習中建立起真摯的友情。

愛娜用心教泰戈爾英語口語,泰戈爾也同愛娜一起研究寫詩的技巧。

兩個人互相學習,互相長進,學習之余,形影不離。

他們一塊在花園老榕樹下讀誦泰戈爾用英文寫的詩歌,在花壇邊一起哼唱泰戈爾寫的歌曲……

有一個晚上,愛娜約泰戈爾游覽阿赫默德巴德市的明月湖。皎潔的月光潑灑在湖心水面上,泛著粼粼銀輝,和風習習送來芒果樹的濃香。

樹影倒映在水波中,蓮花在水波中盛開,有一對鴛鴦在水面上游耍,湖岸周圍樓房的萬家燈火倒映在湖水中,仿佛點點繁星鑲嵌在湖底,阿赫默德巴德市的夜景絢麗極啦!

“泰戈爾哥哥,你將來還會來看我嗎?”愛娜有些凄楚地問泰戈爾。

“我?啊,我會的!我會的!”泰戈爾整個身心都撲在詩歌上,對愛娜的問題,他只能支支吾吾,含含糊糊地回答,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少年泰戈爾也不知命運會把他推向哪里……

“我知道泰戈爾哥哥心里在想什么,我不該問你這句不該問的話,走吧泰戈爾哥哥,我們該回去啦!”夜色中,泰戈爾看到愛娜在偷偷地擦眼淚。

這幾句話明確地表達了姑娘愛慕的心情。泰戈爾聽了,內(nèi)心一陣激動,他情不自禁地握住姑娘的雙手,很想對她傾吐自己的愛意。然而,他一想到自己將遠離祖國,一去就得好幾年,便怕因此耽誤姑娘的青春。

同時,泰戈爾還聽二哥說起過,這幾天愛娜的父親正為她準備訂婚而忙碌著。泰戈爾遲疑了,終于失去了向姑娘求愛的勇氣,給自己留下了一個苦澀的果子。

每逢愛娜看見泰戈爾獨自躲在房間想心事,就千方百計地拉他出去散步,或者給他講一些各國的風俗和趣聞逸事。

有一次,泰戈爾對愛娜說起他兩歲時大姐蘇達米妮給他洗澡,曾預言他是泰戈爾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

愛娜聽了,趁機開導他說:“你要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應當?shù)酵饷嫒ヒ娨娛烂?,這對你的詩歌寫作是大有幫助的。你應當努力去實現(xiàn)你大姐的愿望。”

泰戈爾聽了,很受啟發(fā),漸漸的,他安下心來了。

在愛娜姑娘精心輔導下,泰戈爾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學習中,兩人結(jié)下友誼的同時,愛情的種子也在心頭萌發(fā)了。

6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分別的時刻也就到來了。

在離別的碼頭上,詩人向姑娘深深鞠了一躬,深情地說道:“愛娜,再見了,望你珍重!”

這時,泰戈爾突然看見姑娘眼睛里閃爍著晶瑩的淚花。泰戈爾真想轉(zhuǎn)身奔向愛娜,向她傾吐心中的眷戀。然而,他終于還是猶豫了。

誰知,泰戈爾與愛娜的這次分別竟成了永別。不久,愛娜被迫出嫁了,對方是一個比她大20多歲的男人。

那人對愛娜根本沒有愛情,只把她當做一個生孩子的工具。愛娜終日憂郁、傷感,還常常躲著哭泣,不到一年就在孤獨寂寞中死去。

但詩人一直把這份情誼珍藏在心,這是第一個使他動心的少女?!耙环N如此溫柔和真摯的親密感獲得了發(fā)展,它在泰戈爾的記憶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痹?0高齡緬懷這段生活時,泰戈爾寫道:

我的收獲是平淡無奇的,如果她輕視我,是不能責怪她的,然而她沒有這樣做。由于我沒有任何書本知識的寶庫可以贈給她,所以第一次見面時,我就告訴她,我會寫詩。

我唯有這點資本可以招徠別人。當我告訴她自己有詩歌創(chuàng)作天才時,她沒有表示絲毫的懷疑和譏諷,而是輕易地置信了。

她要求我給她起個獨特的名字,我為她選擇了一個,她十分喜歡。我想把這名字編織在自己詩歌的音樂里,所以我為她寫了一首詩,把她的名字寫進詩里。

當我用激昂的語調(diào)吟誦那首詩給她聽時,她說:“詩人,我想,假如我躺在臨終的床榻上,你的歌聲也能使我起死回生。”

泰戈爾在與愛娜分手后漫長的人生中,也一直懷念著她那令人心醉的迷人形象,并且在他后來寫的《我的童年》中,深情地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在我們那棵大榕樹上,有幾年忽然有些不知名的遠方鳥兒前來做巢。等到我們剛剛認清它們翅膀的舞蹈時,它們卻又飛走了。它們從遠方的森林里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知名的新鮮曲調(diào)。

像這樣,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往往有從不知名的地上王宮中自愿前來的使者,使我們心胸擴大了以后,它又走到別處去。它來的時候并沒有受到我們的邀請,到后來有一天我們要呼喚它時,卻又找不到它的蹤影了。

它走了,卻在我們生命的被單上留下了銀色的繡花邊,使我們的晝和夜都因此而永遠格外豐富起來。

后來這首長詩以單行本出版,泰戈爾最小的哥哥從加爾各答寄給她一本。

愛娜收到了這本小冊子,她寫信給泰戈爾表示了謝意,說:“這首詩泰戈爾為我朗讀了多少遍,翻譯了多少次,以致我能夠背熟它?!?/p>

泰戈爾為愛娜取了個美麗的名字“納莉妮”,她也成了長篇敘事詩《詩人的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名字。泰戈爾經(jīng)常朗讀這首長詩給她聽,還為她譯成了英語。

她對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所創(chuàng)作的不少詩歌都給予了鼓勵,而她最喜歡的是納莉妮這個人物。

在英國求學的生活

1878年9月,少年泰戈爾告別了親人和故土,乘船去一個陌生的國度——英國倫敦求學。

輪船在海浪中行駛,海鷗在藍天上飛翔,泰戈爾心情沉重,但旅途中的見聞與感受更令年輕的詩人耳目一新。

盡管航行的前6天他暈船十分厲害,只能無望地躺在船艙中,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許多國家的港口風情,無不給詩人以新鮮的感受。泰戈爾手拿面包,撕成一塊塊碎渣投向船尾,海鷗在浪花中搶食面包的碎塊,它們一會兒俯沖,一會兒飛插云霄。

望著那沖上藍天的海鷗,泰戈爾真是羨慕極啦!

他也要像海鷗一樣展開翅膀自由翱翔,勇敢地搏擊狂風惡浪;要像海鷗一樣,向一切困難發(fā)起沖擊!

少年詩人先從意大利坐火車到巴黎,然后渡過英吉利海峽來到了倫敦。

剛到國外旅行和求學,在泰戈爾的心中激起種種感受。泰戈爾將萬千思緒寫入家書,這些家書連載在《婆羅蒂》雜志上,以后又以《旅歐信札》為題出版。

泰戈爾對倫敦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他覺得他從未見過那么煙霧彌漫、潮濕擁擠的城市。

匆匆與倫敦這座城市會面后,泰戈爾就來到了布賴頓,住在二哥家。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感覺由于嫂嫂善意熱心的款待減輕了不少。

冬天已經(jīng)來臨,泰戈爾與可愛的侄兒納特和侄女納莉,一塊在公園里看雪嬉鬧。

“小叔叔,你給我們堆個雪人唄?”小侄兒納特說。

“好吧,叔叔給你堆一個紅帽子、紅鼻子的大雪人兒!”泰戈爾答應了侄兒。

“太好啦!太好啦!好叔叔,叔叔真好!”小納莉拍著小手天真地夸獎泰戈爾叔叔。

雪人堆成了,泰戈爾用二嫂的紅頭巾為雪人戴上頂紅帽子,用彎曲的紅尖椒做了個大紅鼻子。

“叔叔,你堆的雪人兒真漂亮,真可愛!”納特蹦跳著說。

“媽媽!媽媽!快來看,泰戈爾叔叔堆的雪人多可愛呀!”小納莉拽著媽媽的衣襟圍著雪人轉(zhuǎn)。

二嫂望著雪人笑了:“沒想到少年詩魁還有這套把戲呢!”泰戈爾聳聳肩膀,開心地笑了!

“叔叔,咱一塊玩打雪仗好嗎?”小納特拽著泰戈爾喊叫。

“叔叔!快領(lǐng)我們打雪仗吧!”小納莉也喊叫。

二嫂從地上抓起個雪塊向泰戈爾拋去:“泰戈爾,看打!”

于是,泰戈爾迎戰(zhàn)二嫂和兩個侄兒,一場雪戰(zhàn)開始了。直至二哥從外面回來,雪球大戰(zhàn)才結(jié)束。大家一塊回到暖融融的屋內(nèi)。

在二哥家這段日子,泰戈爾過得非??鞓?。

為了學習法律,泰戈爾進入布賴頓公立學校學習。初次見面時校長夸贊他的面容十分漂亮,友好的同學常把橘子和蘋果塞在這個外國少年的口袋中就跑開。這一切無不給身處異鄉(xiāng)的泰戈爾帶來了溫馨的感受。

他向英國的小伙伴講印度的事兒,英國小朋友也向他介紹英國的事兒,少年泰戈爾增長了不少見識。孩子們經(jīng)常把泰戈爾領(lǐng)到家中做客,家長們也很喜歡這個異國的孩子。

泰戈爾感到:到處都有友愛和歡樂,到處都應該有友愛和歡樂,整個世界都要充滿友誼和歡樂。

然而快樂的生活很快就結(jié)束了,泰戈爾被送到倫敦,先是住在一家公寓里,隨后又住在一個性格怪僻的家庭教師家。

開始獨立生活的泰戈爾在倫敦寒冷的冬天里感到異鄉(xiāng)人的孤單和寂寞,他是如此描述那時倫敦冬景的:

對于一個新到的異鄉(xiāng)人來說,再沒有比冬天的倫敦更冷酷的地方了。

附近的人我一個也不認識,我也不認得路,它的面容是顰蹙的;天空是混濁的;燈光像死人的眼睛一樣沒有光彩;地平線縮成一團,因為這廣大友好的世界從來沒有給它一個招呼的微笑。

因此,當二嫂寫信來讓他前來與全家一起度假時,泰戈爾簡直是快樂極了,馬上乘車來到二哥家。

“叔叔,叔叔!你來得好快呀!這么多日子不見面,我們好想你呀!”小侄兒納特圍著泰戈爾叫個不停。

“好侄兒,叔叔想你們都想壞啦!瞧,叔叔給你買啥啦?”泰戈爾從包里拿出兩盒糖。

“叔叔!我也要!我也要!”侄女納莉也蹦跳著喊個不停。

“好納莉,有你的份兒!別急呀!”

“叔叔,你在哪里呀,為啥不回家呀?”納特問。

“叔叔在倫敦呢!”泰戈爾說。

“叔叔,倫敦好嗎?”小納莉問。

小侄女一句話,觸痛了泰戈爾的心,禁不住在二哥、二嫂面前委屈地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爸爸!爸爸!叔叔為啥掉淚呀?是誰罵叔叔了嗎?”納特著急地問。

哥哥薩迪延德拉納特看出弟弟心里的委屈:“泰戈爾弟弟,人的一生是艱難而又漫長的,有困難就要克服,要有男子漢的脊梁,要有男子漢的氣概!有什么難處等度假結(jié)束,二哥再幫你想辦法,現(xiàn)在我們快上游船吧!讓我們?nèi)腋吒吲d興地玩幾天!”

全家人高高興興在一起度了假,幾天的玩耍驅(qū)走了泰戈爾心中的不快!歡天喜地的他在游玩之余,還寫了一首詩《沉舟》。

從二哥家歸來,泰戈爾進入了倫敦大學,并且寄宿在一個待他十分友好的英國家庭司各特教授的家中,夫婦倆和他們的3個女兒都設(shè)法款待這個印度少年,把他當做家庭中的一員,其中三女兒瑪麗雅對泰戈爾的感情更為深厚。

瑪麗雅當時正在倫敦大學讀文學系,她每天同泰戈爾一起上學上課,一起放學回家。在功課上他們互助互勉,她陪泰戈爾一起聽老師講精彩的英國文學課。

學習之余,她想盡辦法讓泰戈爾參觀了議會,還陪泰戈爾參觀工廠、農(nóng)村,讓他更多地了解社會、了解生活。

他們還一起用英文寫詩歌,泰戈爾常常把自己寫作的詩歌翻譯成英文送給瑪麗雅。

瑪麗雅也把自己寫的英文詩歌送給泰戈爾。少年詩人打心眼里佩服和喜歡這位英國女孩,他寫下了充滿激情的話:

我精神上享受著歡樂和幸福

來吧,她輕輕向我走來!

近一點,再近一點,

我激動的心渴望把自己深深

埋在你的懷抱里。

但是我很害怕,

害怕有一天可愛的小鳥

隨時從我身邊飛走。

就在一切似乎都很圓滿的時候,由于二哥全家即將回國,而恪守傳統(tǒng)的父親決定不讓泰戈爾一人獨自留在英國,令他中斷學業(yè)與兄嫂一起回來。于是1880年2月,泰戈爾告別了依依不舍的司各特一家人,結(jié)束了他近一年半的異國生活,回到了故土印度。

在《我的童年》中,泰戈爾這樣總結(jié)了他的海外求學生涯:

我在大學只念了3個月,我對外國的知識差不多全是靠同人們的接觸得來的,這卻不是學校式的讀書。這是一面了解文學一面又接觸了人心。我去了外國,卻并沒有成為律師。

少年詩人也曾寫詩贊美這段求學異國的生活:

我不愿舍棄這美麗的世界,

我愿同光輝的太陽一起,

我愿同盛開的鮮花一起,

我愿同有情誼的人永遠

生活在一起。

罕見的音樂天才

1878年,泰戈爾與哥哥薩迪延德拉納特同住在阿赫默德巴德期間,便開始為自己寫的歌謠譜曲,當時年僅17歲。

3年后,泰戈爾將歐洲的一些曲調(diào)運用于他的劇作《蟻垤仙人的天才》中。在以后的幾十年,繼續(xù)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他以寫歌劇開始,60年以后,意味深長地以創(chuàng)作舞劇結(jié)束了音樂生涯。

這樣,在音樂與同屬一類藝術(shù)的舞蹈、戲劇之間保持了延續(xù)不斷的聯(lián)系。在內(nèi)容方面,人生的世態(tài)炎涼,大自然的萬千氣象,無不反映在他的樂曲里。

從巴德瑪河、恒河上擺渡的艄公,到井邊汲水的姑娘,種稻子的農(nóng)婦,浪跡四方的歌手,飛梭走線的紡織娘,詩人在凡人瑣事中聽到了生命的樂章。

泰戈爾的歌曲贊美了春天和雨季。詠唱了與這些季節(jié)相聯(lián)系的小鳥、鮮花和樹叢。

人心靈中的種種感覺與激情在這些樂曲中都有表現(xiàn):愛國主義,宗教信仰,人在面臨宇宙的奧秘奇觀時所產(chǎn)生的驚嘆、感思、希望,尤其是愛,各式各樣的愛;母性的,夫妻間的,浪漫的,朋友間的,神秘的,都以各種方式表現(xiàn)在他的樂曲之中。

泰戈爾的音樂天才是罕見的。即便風格接近古典孟拉加曲,泰戈爾的音樂作品,也以其具有詩歌的特色而顯得不同凡響。

泰戈爾喜歡欣賞音樂,而且把這看做在追求最高實在過程中的最高獎賞。他將美的感受看得高于純分析的推理。在各種不同的美的享受中,音樂所提供的享受是最完美的。

泰戈爾寫有2000多首歌詞,其中絕大部分由他自己譜曲。他的侄孫迪南德拉納特有敏銳的聽力,而且受過全面的樂理基礎(chǔ)訓練。當詩人哼起一首在他心中就要成形的歌曲時,迪南德拉納特便把曲調(diào)記錄下來。

音樂和作曲創(chuàng)作,重要的是語詞的聲調(diào),如押韻與韻律。語詞的意義也必須在藝術(shù)方面得到重視,在精神方面提升境界。

迦梨陀娑在談到一首詩的音、意之間的關(guān)系時的一段話,也可用來評論一首歌的曲調(diào)與意義:二者唇齒相依,就像大神濕婆與雪山神女一樣。

人們有時強調(diào),即便是拿泰戈爾的作品來評價,他基本上也是一位詩人,在他的樂曲中,意義決定了曲調(diào)。

就藝術(shù)作品而言,在這種情況下,更難以確定哪一方面應優(yōu)先考慮。意義固然重要,但詩人告訴人們,音樂有時會使意義變得明朗。

泰戈爾在《回憶》中說:“就和我們國家的情況一樣,妻子以承認的依附性來支配丈夫,而我們的曲調(diào)呢!盡管表面上只是附屬的,但最終卻左右了歌曲?!彼宰约旱囊徊恳魳纷髌逢U明了這一點。

泰戈爾音樂的形成因素,首先來自泰戈爾家庭環(huán)境,這一環(huán)境使他從孩提時代起在無意之間對音樂產(chǎn)生了愛好。他還受到西方音樂,尤其是他在英國留學期間所受到的音樂方面的影響。

鮮為人知的畫家

當時,除音樂之外,泰戈爾對繪畫也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泰戈爾成為畫家,連他的至交密友也驚奇。實際上他對繪畫藝術(shù)的強烈興趣由來已久。

遠在他拿起畫筆前,就曾無數(shù)次地懊悔自己的全部作品都是“由腦袋完成的”,懊悔自己無法親筆畫出有靈性的東西,以表達自己的思想。

小時候,泰戈爾就羨慕哥哥喬蒂林德拉納特的繪畫技巧。他當時在繪畫上的嘗試沒有成功。他在《回憶》中說:

我記得很清楚,午后,我常常手拿一個速寫本,躺在地毯上,一心想畫點什么。與其說是練習美術(shù),倒不如說更像是拿作畫當消遣。這種游戲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心底留下了一些東西,紙上連一線一點也沒有留下。

這種孩童游戲般的成分,貫穿他的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除了后期詩歌,還有晚年繪畫。

當然,泰戈爾在繪畫上的靈感,遠不如文學方面。他繼續(xù)亂涂亂畫,并且多少有些灰心喪氣,因為這樣涂涂抹抹沒有產(chǎn)生出藝術(shù)品。

他在21歲時寫的一封信中,把自己對美術(shù)的感情比做一個“失戀的情人”對拒絕了他的姑娘所抱有的感情。

雖然不能通過自己的作品對藝術(shù)作出貢獻,但他與藝術(shù)家及其創(chuàng)作保持著聯(lián)系。他的侄子阿巴寧德拉納特和卡甘農(nóng)德拉納特,成了后來著名的孟加拉印度國立藝術(shù)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

詩人泰戈爾關(guān)注他們的創(chuàng)作,作過一些很有見地的評論,從各方面鼓勵他們。他還同哈韋爾·羅森斯坦等著名西方美術(shù)家和美術(shù)評論家一起,討論過一些繪畫上的重要問題。

泰戈爾對于繪畫的興趣與熱愛是持久而堅定的。他的繪畫從書法脫胎而來,而書法是他所選定的職業(yè)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泰戈爾以書寫整齊美觀為樂事。在修改寫好的作品時,他往往發(fā)現(xiàn)有必要增刪或變動一些詞語,乃至整行。

這些改動打破了作品書面的和諧,也影響了他的情緒。這些涂改之處“呼喚著補償”,于是他開始“加以補救,使他們最終達到勻稱完善”。于是,泰戈爾就這樣開始了刪改修補的游戲,刪掉的詞語又以不同的方式連接起來,直至“一些彎曲旋轉(zhuǎn)的形態(tài)”開始出現(xiàn)為止。

這一過程不斷延續(xù),涂改擦去的部分逐漸變得復雜。手稿上的涂涂改改代表了失敗與不完善,但卻有一點價值,盡管很小,并非一無所獲,必須收集起來給以承認,歸入寫作的整體。失敗是通向成功的橋梁,泰戈爾對此有切身的感悟。

從勾畫刪改有關(guān)詞句或行、段開始的涂鴉,逐漸成為正式進行構(gòu)思的創(chuàng)作,這些繪畫作品是以一些線條和圖形粗略表示出的輪廓為基礎(chǔ)的:一條腿,一個人頭或一只手;花瓣、葉片或樹干;一只鳥,一個翅膀或是一只怪鳥。

到后來的1924年,泰戈爾在阿根廷寫了很多詩,后來收入《普拉比》集。在《普拉比》集的原稿上,有時這種涂改的游戲竟延伸到通篇都是。

在隨后的旅行期間,泰戈爾多次有幸遇到現(xiàn)代抽象派畫家的作品。這對他究竟有多大影響很難估計。很有意義的是,他回國以后就再也不需要以涂涂抹抹來作為起點了。他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直接開始作畫了。

最初開始,泰戈爾的畫全是單色。開始沒有用畫筆,一支自來水筆就足夠了。后來有了雙色或三色的畫。他的畫大都用不同色彩的墨水畫成,而很少用油彩。

墨水幫助他掌握了二次元平面的處理,出于東方繪畫的習慣,他不那么喜歡立體效果。此外,他下筆極快,一張畫往往一氣呵成。油彩要很長時間才干,他因而覺得不合用。

盡管已經(jīng)超越了純書法的階段,但泰戈爾筆下的線條卻一直保持著書法的特點,而且變得更堅實挺拔,更明快嚴謹,用色方面也日趨成熟。

開始作畫是用難以擦去的黑墨水。后來,泰戈爾運用同一種色彩而濃淡不同的兩種色:深藍與淺藍、深棕色與淺棕色等,接下來用的是組合色,黑配紅、紅配藍。再往后,所有顏色都用上了。

泰戈爾作畫不調(diào)色,不需要調(diào)色板,也不用預先調(diào)好的顏料。他用的顏料鮮艷、輕快、透明。1932年以后,他開始用了透明的顏料,但也只是在需要高光的情況下運用。

詩人作畫不以自然景物為題材,也從不有意識地畫任何一個特定的物品或人物,要尋找他畫里的什么“真跡”,或者探究它們的明確的主題,那都是徒勞的。

泰戈爾滿足于有韻律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唯一同他有關(guān)的連貫性是韻律上的緊湊一致,一個奇異的世界誕生了,一個到處都是奇特的物體和人的世界:花兒與鳥的配合;面帶嘲笑形同鬼蜮的家伙;集多種特征于一身的動物;原始的爬行動物和巨獸怪里怪氣地合為一體;情侶們和一些性感裸像被安排在任何人造的房子里也沒有見到過的器物上;尋找未知的朝圣者;若隱若現(xiàn)的房屋;嚇人的、嘲弄人的或者毫無表情的面具,落日余暉下的景致或是沐浴在如水的月色中的風景。

當泰戈爾的繪畫作品首次在歐洲展出時,許多評論家不禁聯(lián)想到了史前藝術(shù)。

泰戈爾說過,“當談到印度藝術(shù)的時候,我們指的是立足于印度傳統(tǒng)與氣質(zhì)的某種真實性。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明確,人類文化中是沒有絕對的種姓限制這類東西的。印度的傳統(tǒng)與氣質(zhì)具有結(jié)合并產(chǎn)生新的不同變種的能力,這種結(jié)合已持續(xù)了很長時間。”

這段話表明了作者對印度藝術(shù)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的態(tài)度。

泰戈爾在繪畫中表現(xiàn)出了他性格的一部分,即渴求在其他創(chuàng)作領(lǐng)域中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

他的畫與詩歌或者音樂并非割裂開的。泰戈爾繪畫以其新的強調(diào)方式來豐富了他創(chuàng)作上的表達方式。泰戈爾本人的評論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將自己的畫稱為“我用線條作的詩”。

泰戈爾在另一篇文章中說,“我的清晨充滿了歌聲,讓日暮時分充滿色彩吧!”這表明,泰戈爾本人將繪畫看做自我表現(xiàn)的一種新的渠道,與別的渠道不同,但并不對立。半個世紀以前,他就請求自己生命的神力賦予他各個方面的表達方式。

泰戈爾還在一封書簡中談到自己的繪畫:“當我的生活書卷的不同章節(jié)全都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我生活中的主宰之神樂于將這個前所未有的良機賜予我,使我有了寫出它尾聲的功力?!?/p>

《暮歌》的創(chuàng)作出版

1880年2月,在英國逗留一年半后,泰戈爾回到了祖國印度。

一離開潮濕、沉悶的英倫,泰戈爾的心情格外愉快,被壓抑了很久的創(chuàng)作潛能也被猛然喚醒。

泰戈爾奔放的詩情找到了釋放的機會,就像一條沖決堤壩的河流,一瀉千里。環(huán)境的變化似乎為他釀造了久積的創(chuàng)作沖動,隨后幾個月里他寫的詩,全都收在一本題為《暮歌》的集子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