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我意識的覺醒——博士論文
由于當時的普魯士規(guī)定要在大學獲取教職,必須獲得相應的博士學位,而馬克思在和父親的通信中就流露出想在大學獲取教職的愿望,因此,馬克思很早就開始著手進行自己的博士論文的寫作工作,以期在畢業(yè)時能夠獲得博士學位。
1839年初至1841年3月,馬克思研究古希臘哲學,特別是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他曾計劃撰寫一部全面論述伊壁鳩魯主義、斯多亞主義和懷疑主義的著作。在深入研究古希臘哲學的基礎上,馬克思完成了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的差別》。由于當時柏林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十分煩瑣,因此,馬克思于1841年4月6日將論文寄給耶拿大學哲學系主任,并于4月15日以本人不在場的方式獲得了耶拿大學哲學系頒發(fā)的博士學位證書。
馬克思的《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
1839年,在學習和研究伊壁鳩魯哲學的過程中,馬克思留下了七冊筆記。其中,筆記一至四和筆記七等五本筆記的封面上標有“伊壁鳩魯哲學”(Epikurische Philosophie)的標題。筆記二至四的封面上注有“1839年度冬季學期”的字樣。筆記五和六的封面沒有保存下來。筆記六還缺少數(shù)頁。筆記五的最后五頁全是黑格爾的著作《哲學全書》的摘錄,標題為“自然哲學提綱”。這些筆記是馬克思對古希臘羅馬哲學所作的研究結果。除了闡述他自己的觀點外,筆記還有大量主要和伊壁鳩魯哲學有關的一些古代作家的著作的希臘文和拉丁文摘錄。在這一筆記的基礎上,馬克思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后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的編者將這一筆記命名為《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Hefte zur epikureischen Philospphie)?,F(xiàn)在,這一筆記已經(jīng)成為研究馬克思思想起源的重要文獻。
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都是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在歷史上,人們常常將他們在自然哲學方面的思想等同起來。事實上,他們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在自然哲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在下落過程中是直線下降的,不存在任何的改變和偏移。相反,“伊壁鳩魯認為原子在虛空中有三種運動。一種運動是直線式的下落;另一種運動起因于原子偏離直線;第三種運動是由于許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認第一種和第三種運動是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共同的;可是,原子脫離直線而偏斜卻把伊壁鳩魯同德謨克利特區(qū)別開來了。”[1]可見,原子在下落的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偏斜運動是伊壁鳩魯和德謨克利特關于原子運動的不同之處。然而,伊壁鳩魯?shù)脑悠睂W說在哲學史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遭到了很多偏見。西塞羅和皮埃爾·培爾等人都認為這一觀點沒有多大意義,只有盧克萊修正確地評價了它的意義。“盧克萊修正確地斷言,偏斜打破了‘命運的束縛’,并且正如他立即把這個思想運用于意識那樣,關于原子也可以這樣說,偏斜正是它胸中能進行斗爭和對抗的某種東西。”[2]可見,伊壁鳩魯?shù)脑悠闭f是對德謨克利特的機械決定論的糾正,從而打破了命運的束縛,從自然界的角度來論證個人的自由、個性和獨立性。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指出,原子偏斜說并非特殊的、偶然出現(xiàn)在伊壁鳩魯物理學之中的規(guī)定,而是貫穿于整個伊壁鳩魯哲學。當然,原子偏斜說規(guī)律出現(xiàn)的規(guī)定性,取決于它被應用的范圍。同時,原子偏斜說也表明原子自身就存在著矛盾,而原子在運動過程中存在著辯證的否定,即事物的自我否定。這也是馬克思獨立運用黑格爾辯證法來分析伊壁鳩魯?shù)恼軐W的結果,表明了他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深刻把握。
在論文的序言中,馬克思闡述了自己的無神論的立場。“只要哲學還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顆要征服世界的、絕對自由的心臟里跳動著,它就將永遠用伊壁鳩魯?shù)脑捪蛩姆磳φ咝Q:‘瀆神的并不是那拋棄眾人所崇拜的眾神的人,而是把眾人的意見強加于眾神的人。’哲學并不隱瞞這一點,普羅米修斯的自白‘總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學自己的自白,是哲學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對不承認人的自我意識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sup>[3]馬克思公開反對宗教對哲學和人的壓制,要求將人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馬克思為伊壁鳩魯?shù)臒o神論思想辯護,高度贊賞他站在無神論的立場上反對希臘民族將天體神化的觀點,將其稱為最偉大的希臘啟蒙思想家。在馬克思看來:“對神的存在的一切證明都是對神不存在的證明,都是對一切關于神的觀念的駁斥?,F(xiàn)實的證明必須倒過來說:‘因為自然安排得不好,所以神才存在?!驗榉抢硇缘氖澜绱嬖?,所以神才存在。’‘因為思想不存在,所以神才存在’?!?sup>[4]可見,對于神的存在的證明完全是空洞的同義反復。馬克思已經(jīng)意識到宗教的發(fā)展、對神的信仰與人的認識水平的低下有關,反映了認識能力和思維發(fā)展的低級階段。同時,馬克思意識到了宗教觀念和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關系,強調(diào)是由于非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神才存在,而不是相反,進而駁斥了舊的理性主義的神學,從理論上開始尋找宗教產(chǎn)生的根源及其實質(zhì)。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將哲學引向現(xiàn)實,指出哲學必須和現(xiàn)實相結合?!笆澜绲恼軐W化同時也就是哲學的世界化,哲學的實現(xiàn)同時也就是它的喪失,哲學在外部所反對的東西就是它自己內(nèi)在的缺點,正是在斗爭中它本身陷入了它所反對的缺陷之中,而且只有當它陷入這些缺陷之中時,它才能消除這些缺陷?!?sup>[5]可見,哲學和生活本身就是辯證統(tǒng)一的,在改造現(xiàn)實的同時,哲學也使自身得到發(fā)展。這里包含著關于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思想的萌芽。在論文序言的結尾,馬克思寫道,普羅米修斯是哲學歷書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這不僅表明了馬克思對普羅米修斯的崇敬之情,而且預示著他立志成為人間的普羅米修斯,尋找革命的火種,使勞苦大眾和全人類獲得解放。
雖然馬克思整體上還是一個唯心主義者和黑格爾派,受黑格爾思想影響很大,并運用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分析伊壁鳩魯?shù)恼軐W思想,但是他并沒有被黑格爾牽著鼻子走,在運用黑格爾的方法的同時,得出了許多和黑格爾思想不同的結論,闡述了自己的許多獨立觀點,尤其是公開表明了自己的無神論立場,這為他之后轉向唯物主義,闡述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等問題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因此,博士論文是馬克思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他獨立展開科學研究的重要標志。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3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