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本書主題
本書旨在介紹18世紀的偉大哲學家讓-雅克·盧梭的核心觀點。盧梭1712年出生于日內瓦,1778年逝世于埃默農維爾(當時位于巴黎城外,現在已經是巴黎市郊了)。盧梭至今因其對社會政治理論的貢獻而享有盛名。寫作于1762年的《社會契約論》是一部關于社會正義和政治合法性等基礎性問題的著作,這是他在這一領域乃至所有涉獵領域中最有名的著作。他成果豐碩,包括:暢銷小說《朱莉》(也稱《新愛洛伊絲》,1761);內容廣泛的教育理論著作《愛彌兒》(也稱《論教育》);影響深遠的原創(chuàng)性自傳《懺悔錄》(寫于1764—1770年,直到盧梭去世后才出版);若干自辯性文章;語言學和音樂理論論文;一本音樂詞典;一部成功的歌?。恢参飳W著作等。這些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作品在當時為盧梭贏來巨大的、但也是富有爭議的名聲,他的觀點從誕生之日起就持續(xù)不斷地產生深遠影響。
盧梭的一生也頗引人注意。在他出生后幾天,媽媽就去世了。他因沖動離開日內瓦時還不到十六歲,后來轉信天主教,被一位比自己大十三歲的夫人收養(yǎng)并成為她的情人。幾年后這段關系結束,他前往巴黎追求功名,在楓丹白露為路易十五和蓬帕杜夫人演出自己的歌劇,與當時領導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建立親密關系,但是后來他又從上流社會抽身而退。盧梭被自己的觀念所累,他的作品在巴黎和日內瓦遭到公開焚毀,他隨著著名的經驗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大衛(wèi)·休謨前往英格蘭,又為敏感猜疑的精神偏執(zhí)所困而最終返回巴黎。在那里,經過一段更長時間的嚴重精神疾病折磨后,他在去世前終于找到某種心靈與身體的寧靜,這絕不是隱者的安逸生活,而是被錯位的人生困擾!我會在第2章詳加論述這些內容(也可參見年表)。
這顯然是一位令人著迷的著作等身的人物,本書希望還原盧梭觀點的本來面貌,闡述其重要意義,并指出他的思想為何值得我們注意。
本書目標
本書試圖以清晰可行的方式來呈現和評價盧梭的論點,在我看來,這些觀點是盧梭的重要成就,也是他值得關注的原因。研究這些論述和觀點必然要通過其作品進行,所以我將仔細考察部分節(jié)選作品,同時論及諸多其他內容。為了直接感受盧梭的行文風格,我會大量引用原文,雖然是翻譯的作品,不過也可以給我的解釋提供根據。如前所述,我的首要關注點是理解和評價盧梭的核心論點,所以全書將圍繞相關主題,采用問題導向式結構,而不是進行簡單的陳述和概括。
我嘗試讓那些沒有或只有少量相關知識的讀者也能理解這些材料,讓他們了解盧梭的所思所想,不過我知道這有一點兒困難。我希望充分說明盧梭作品的重要性,闡述它為何會對人的想象力產生持久影響、為何得到人們持續(xù)不斷的反思和重視,如果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我將不勝榮幸。由于本書內容有限,我將盡量提供清晰、平實、合理的界定,避免陷入爭議性解釋和學術辯論,哪怕這意味著忽略了某些技術性問題。在我看來,向讀者呈現條理分明的論述,要遠遠好過數量龐大的討論,那會讓人陷入混亂而錯過某些復雜問題。各章結尾的拓展閱讀會帶讀者領略不同的解讀方法和評論,它們對正文中的內容構成補充和挑戰(zhàn)。任何聲稱對盧梭思想的絕對論述都是不可能的,我只試圖展現一種令人信服的、不含任何假想結論的分析。
寫作計劃
如前文所說,本書第2章將總體介紹盧梭。不過,他的作品范圍廣泛、種類豐富,這樣一本小冊子很難涵蓋盧梭作品的各個方面,我只能挑選出在我看來最重要、最經久耐讀的文章,圍繞最有趣和最富挑戰(zhàn)性的主題進行評論。大多數時候,我將按照成書先后進行討論,有時候也會根據對核心論點的論述需要而展開。
我主要關注以下作品:
《論科學與藝術》(1750)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1755)
《論政治經濟》(1755—1758)
《愛彌兒》(或《論教育》,1762)
《社會契約論》(1762)
《懺悔錄》(寫作于1764—1770,發(fā)表于盧梭逝世以后)
同時,我會或多或少地大量論及其他作品。
我著重關注這些主題:
●盧梭論述和批評文明給人帶來的墮落
●盧梭討論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系
●盧梭贊美“自然”人
●盧梭分析自愛和自尊的情感作用
●盧梭論述政治合法性的基礎以及公意的作用
●盧梭強調公正、仁愛的社會具有自由、友愛和平等的特征
●盧梭論述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在個人生活和公正社會中的作用
為了突出以上論題,我不得不暫時忽略盧梭著作中的許多內容,而它們也是相當有趣和重要的,也值得關注。
大體說來,本書第3章分析“三論”(1),關注人類的墮落和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系;第4章討論《愛彌兒》,論述自然人、自愛與自尊的重要性;第5章評析《社會契約論》,探討政治合法性、公意、自由和平等;第6章考察友愛、文化以及宗教在社會中的作用;第7章寫《懺悔錄》,這就順理成章地回到關于“自然”人的討論;最后,第8章簡要論述盧梭的知識遺產和影響。隨著討論的進行,我也會涉及許多其他內容,此處只是對主題和與之相應的作品的寬泛說明。在第2章中,我將概述盧梭的生平和著作。
為何讀盧梭?
本書著重介紹盧梭在個體心理學、社會道德理論和政治哲學領域的觀點。他在每一領域中都做出了富于原創(chuàng)性的卓越貢獻。在我看來,這些理論振聾發(fā)聵、影響深遠。
盧梭論述了人類關系:由于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著擴張性欲望,比如希望獲得對他人的支配性地位、掩飾落魄炫耀榮光,在他看來,這形成了虛假自我,人們以虛偽外表(面具)去博取艷羨,卻遠離了自己的真實需求和原初善良,他們依賴別人的認可和贊美而不能自拔。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欺騙和操控,社會進程以及社會組織的整合與鞏固的模式只不過是統治和從屬、控制與順從。在我看來,這是對人類心理和社會最敏銳的觀察,不僅對18世紀的巴黎有啟發(fā),就是對今天的個人生活和社會動力仍然富有啟示。盧梭預見到的這些問題,也成為黑格爾和馬克思的某些中心議題,不過他們的觀點與他有一定距離(詳見下文第8章)。
為了擺脫個人和社會這種夢魘般的景象,盧梭認為,人類的幸福安寧來自于社會中人們彼此尊重、地位平等地充分參與生活,并由合法權威制定法律,唯有如此,才能發(fā)現真正的內心需求并使其得到滿足。他強調每個人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尊嚴,這種尊嚴應該得到尊重,要充分考慮主權形式、立法機構和立法程序,以保障這一切能在公正、穩(wěn)定和繁榮的社會中實現。他提出在主權者進行決定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權利平等地表達意見,這開啟了政治變革的進程,至今依然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至少在我看來確實如此。沒有一個人能影響整個歷史,除非在某種程度上如盧梭所說,整合社會中全體成年成員的力量,否則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qū),難持續(xù)聽到關于政治合法性的討論。
盧梭也認為,道德準則和品德教育所灌輸的許多內容與強迫和恐嚇無異,這反而會讓人產生本來試圖遏制的惡行。他嘗試將倫理規(guī)范建立在對弱勢群體同情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因獲得幫助和得到支持而心存感激,這包含了互助關心而不僅僅是屈從于道德的壓力。最后,在這幅人類和諧生活的畫卷上,盧梭稱贊以簡為美的審美品位和生活方式,強調自然的歡欣以及發(fā)展個人情感和天賦的愉悅——這種被稱為“浪漫主義”的觀點至今仍有深遠影響。
我不知道此處描繪的內容是否對讀者的口味,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盧梭有一系列內容豐富、震撼人心的觀點,我希望單單是好奇心——如果沒有其他的話——也會讓人想要了解更多內容,但愿本書能在某種程度上滿足這種好奇心,也許同時還有與眾不同的、深邃的思考。
我將開始詳細地介紹盧梭的一生,概述他廣泛而豐富的著作。
拓展閱讀
Robert Wokler,Rousseau–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這是一本出色地概述盧梭作品的簡要指南。
Ronald Grimsley,The Philosophy of Rousseau。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這是另一本仔細研究盧梭各方面成就的著作。
Allan Bloom,‘Jean-Jacques Rousseau’in Leo Strauss and Joseph Cropsey (eds.)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third edition)。這是一篇富于啟發(fā)性的文章。
Peter Gay,‘Reading about Rousseau’in Peter Gay,The Party of Humanity–Studies i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London:Weidenfeld&Nicolson, 1964。這篇文章研究在過去若干年中人們如何理解盧梭。
N. J. H. Dent,A Rousseau Dictionary。Oxford:Blackwell, 1992。本書以詞典的方式展現盧梭的著作。
Colin Jones,The Great Nation–France from Louis XV to Napoleon 1715—1799。London:AllenLane,The Penguin Press, 2002。本書有助于理解盧梭生活時代的法國歷史。
(1) 《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論政治經濟》?!g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