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御伽草紙 作者:[日] 太宰治 著;徐建雄 譯


序言

“啊,打響了!”

說著,父親放下鋼筆站起身來。

僅僅是聽到空襲警報,父親是不動身的。可要一聽到高射炮的射擊聲,就得趕緊給五歲大的女兒套上防空包頭,抱著她鉆進(jìn)防空洞。這時,母親早已背著兩歲大的兒子在防空洞的盡頭處蹲著了。

“這次離得很近啊?!?/p>

“嗯。這個防空洞也太小了?!?/p>

“是嗎?”父親似乎有些不以為然?!斑@樣子不是剛好嗎?挖太深的話會有被活埋的危險哦?!?/p>

“可是,再挖得寬敞一點(diǎn)總還是可以的吧。”

“嗯,話是不錯,可眼下泥土凍得硬邦邦的,不好挖呀。以后再說吧?!?/p>

用幾句模棱兩可的話將母親敷衍過去之后,他就專心聽起收音機(jī)中的防空播報來了。

母親的抱怨剛告一段落,女兒就嚷嚷著要出去了。唯一能夠讓這個小丫頭消停下來的法寶,就是講小人書。父親會借用圖文并茂的小人書,給她講《桃太郎》《噼啪噼啪山》《拔舌雀》《摘肉瘤》《浦島太郎》等老故事。

這位做父親的盡管衣著寒酸、外貌愚鈍,但絕不是什么平庸之輩——他可是個胸藏錦繡,能夠編織故事的奇才呢。

很久很久以前……

即便是拿腔拿調(diào)正朗讀小人書,他的心里也在不自主地構(gòu)思著另一個故事。

  1. 二戰(zhàn)時日本人遇到空襲時戴在頭上,防止磚瓦碎片砸傷頭部的棉包頭。主要供婦女、兒童使用。
  2. 《桃太郎》是日本著名的民間故事,講述從桃子里誕生的桃太郎,用黍米團(tuán)子收容了狗、猴子和野雞后,一起前往鬼島為民除害的故事。在日本,岡山縣、香川縣、愛知縣和奈良縣都認(rèn)為《桃太郎》的故事發(fā)祥于自己的地域。明治二十年,日本政府將《桃太郎》的故事改編后寫進(jìn)了小學(xué)語文課本,之后便更是家喻戶曉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