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明眸回轉(zhuǎn):道是無晴卻有晴

林徽因:墜入人間的天使 作者:陳瑯語


第二章 明眸回轉(zhuǎn):道是無晴卻有晴

沒有歸宿的愛

徐志摩來英國是為了尋找羅素,跟羅素學(xué)習(xí)哲學(xué),不過這一切都由于羅素被開除而終止。已經(jīng)放松了幾個月的徐志摩開始考慮自己何去何從,究竟是該回國還是該繼續(xù)留在英國,特別是在他得知羅素接受中國邀請去講學(xué)之后,那種失之交臂的挫敗感更是讓他感到沮喪。林長民不愿意看到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在本該精神勃發(fā)的年紀(jì)如此消沉,于是動用私人關(guān)系為他引薦了當(dāng)時頗具盛名的文學(xué)家高爾斯華綏,高爾斯華綏十分熱愛中國文化,對徐志摩這個充滿才行的小伙子也是非常友好。高爾斯華綏是劍橋大學(xué)的教授,在劍橋?qū)W院主講政治學(xué)和國際關(guān)系,同時還是一位頗具特色的作家,后來他推薦徐志摩進(jìn)劍橋大學(xué)的皇家學(xué)院,從此,徐志摩開始了自己和劍橋的緣分。

就是在劍橋,徐志摩的輕靈氣韻、浪漫情懷、詩意的信仰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他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詩篇,也正是通過他五彩繽紛的語言,為劍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它在眾多的莘莘學(xué)子眼中,變成一汪清潭,忍不住地想要前去考究其中的奧妙。

徐志摩經(jīng)常會陶醉在劍橋的清新氛圍中,他經(jīng)常會帶著林徽因來劍橋,兩人漫步于校園之中,在康橋上探討哲學(xué),康河中水靜靜地流淌,似乎是在悄悄聆聽這對璧人的談話。夕陽西下,月光透過樹梢灑在兩個人的身上,清幽而浪漫。望著河水之中隨風(fēng)泛起的漣漪,林徽因的心中涌出感動,此時此刻,一個活躍在劍橋的瀟灑男子就守護(hù)在自己身邊。兩人同時眺望著康河的遠(yuǎn)處,就這么靜靜地凝望著遠(yuǎn)方,偶爾的相視讓彼此忘記了一切。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徐志摩眼中的林徽因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她會突然在他的視線里消失一整天,而他,就這么對她念念不忘,甚至忘記了自己還有位結(jié)發(fā)妻子。

認(rèn)識林徽因的時候,徐志摩已經(jīng)身為人夫、人父,徐志摩和妻子張幼儀早在1915年就結(jié)為夫妻,那年,張幼儀也不過才16歲。

張幼儀是上海寶山縣羅店巨富張潤之的次女。張潤芝一共有八子兩女,張幼儀排行第八。寶山張家是名門望族,所以張幼儀和徐志摩的結(jié)合也算是門當(dāng)戶對。但是這樁婚姻卻是父母包辦,兩個人并沒有感情基礎(chǔ),徐志摩對張幼儀非常冷淡。

但張幼儀一直覺得沒什么,夫妻之間不就是這樣嘛。四年后,兩個人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一個小男孩,徐志摩對孩子極度疼愛,恨不得時時刻刻抱著他。通情達(dá)理的公婆,可愛的兒子,溫柔的老公,張幼儀從來都沒有想過她的婚姻會出現(xiàn)什么變故。

其實很多時候,感情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不是你愛我我就會愛你,也不會門當(dāng)戶對才可以互相愛慕。書香門第的小姐可能會愛上山野莽夫;書香子弟也可能沉迷于煙花之地。而很多看似很是登對的公子和小姐卻怎么也擦不出火花,徐志摩對張幼儀就是如此,不討厭,可就是不喜歡。

婚后沒幾年,徐志摩就踏上了遠(yuǎn)洋的征程,臨行前還叮囑張幼儀照顧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張幼儀只是微笑著點點頭,她未想到過,這一別竟讓他們永遠(yuǎn)地分別了。如果徐志摩真的棄絕道德、信義、原則和林徽因因愛終成眷屬倒也讓人無話可說。他雖然漠視倫理道德,卻也有著君子操守,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家室的人,于是,他后來甚至?xí)乓环鈶┱埰拮觼碛阕约鹤x書,以打消對林徽因的迷戀。

1920年,張幼儀果真千里迢迢來到倫敦,可是當(dāng)她來到徐志摩面前的時候,他又后悔了,張幼儀曾經(jīng)回憶自己當(dāng)年到達(dá)馬賽時候的境況:“我斜倚著船舷,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里,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dāng)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來的表情的人?!?/p>

張幼儀的到來打破了徐志摩的生活節(jié)奏,為了節(jié)省開支,徐志摩將家從劍橋附近搬到了鄉(xiāng)下的一間別墅里,高大的栗樹高高低低,蔓延在從房子到河邊的路途,高低錯落的農(nóng)舍,炊煙裊裊的煙囪,五顏六色的房頂,都讓張幼儀感到興奮。但是勤儉持家的張幼儀并未得到徐志摩的首肯,相反,他更懷念天真爛漫、充滿靈性的林徽因,他的內(nèi)心一直在吶喊,他開始瘋狂地給林徽因?qū)懶?,令人欣慰的是,他的每封信林徽因都會回。只有林徽因的信才能安撫徐志摩焦躁的情緒。

離家不遠(yuǎn)的地方有個信箱,徐志摩經(jīng)常會去那里收取信件,郵差是個長著大胡子的開朗的人,他對眼前的這個每天都會收取信件的年輕小伙子非常好奇,一來二去,兩個人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徐志摩匆忙趕去學(xué)校,沒時間取信,大胡子郵差就把信送到了他家里,親手交到張幼儀手中。雖然是一封寫滿英文的書信,但張幼儀明白,她所擔(dān)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女人的第六感可不是隨口說說的,她們可以路癡找不到回家的路,她們可以飛蛾撲火般癡傻地愛上一個人,但是對于欺騙和背叛,她們卻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那一張張信紙摧毀了她多年來堅守的心。

張幼儀到達(dá)倫敦的第二年9月,林徽因和父親的倫敦寓所的租期到了。10月,林徽因就和父親回國。張幼儀和林徽因的取舍是此時徐志摩最艱難的選擇,但是林徽因的突然回國證明了徐志摩對她無法動搖的感情。這個時候徐志摩真的是將自己的一顆心都放在了林徽因的身上,什么都不顧了。

雖然兩個人之間出現(xiàn)了裂縫,可生活仍然要繼續(xù)。很快,張幼儀懷孕了,她開心地告訴徐志摩說起這件事,滿以為即將到來的新生命能改善兩人的關(guān)系,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徐志摩只是冷冰冰地回復(fù)一句“打掉他”,就再也沒理會過張幼儀。對于這樣一句無情的話語,張幼儀的內(nèi)心是說不出的痛,她不知道為什么,一個同眠共枕了幾年的男人竟然可以無情到這種地步,她以為徐志摩不過是一時間想不明白,時間久了自然會留下這個孩子??伤龥]想到還有更大的打擊等著她,徐志摩竟然向她提出了“離婚”。在那個年代,離婚是一件對家族而言十分恥辱的事。張幼儀失聲痛哭、悲痛欲絕,可她的楚楚可憐并未打動自己的丈夫,這個男人已經(jīng)決意要離開她。張幼儀寫信給自己的二哥,二哥在得知徐志摩想離婚時,只說了一句:“張家失徐志摩之痛,如喪考妣”“萬勿打胎,兄愿收養(yǎng)。拋卻諸事,前來巴黎”。

看到自己的丈夫是那樣的無情,張幼儀選擇了放棄,七弟將她接到巴黎,她投靠了自己的二哥,一直到兒子誕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