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二 亞當·斯密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影響

亞當·斯密傳:現代經濟學之父的思想 作者:杰西·諾曼 著


序二 亞當·斯密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影響

多少學過一點經濟學或者看過一些經濟類書籍的讀者,都知道亞當·斯密是現代經濟學之父,聽到市場經濟這個詞就會想起斯密說的“看不見的手”,談到市場分工為什么能提高生產效率,眼前就會出現他所描述的人們忙忙碌碌“制造圖釘”的場景。在任何一本經濟思想史的教材或很多經濟學家的傳記里,人們都會看到亞當·斯密,讀到他的思想、他的生平。如果你已經知道亞當·斯密了,為什么還要看杰西·諾曼的這本書呢?我們又有什么必要再向你推薦這本書呢?

簡單地說,答案就三句話:知道其名不等于了解其人,了解其人不等于理解其理論,理解其理論也不等于領悟現代經濟學思想的精髓。

關于前兩個理由,即通過這本書更好地了解斯密其人、理解斯密的理論,在此我不想贅述。請仔細閱讀本書的前兩部分“生平”和“思想”,你會在諾曼費心搜集的資料里和精心組織的文字中找到答案。所有的美好都藏在細節(jié)里,好書如好茶,靜心品味足矣。

下面我們重點要說的是第三部分“影響”。在第九章開篇,諾曼細數了當前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種種問題,即他稱為“裙帶資本主義”的各種表現。之后作者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作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是他造成了我們目前的不滿嗎?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認為斯密與裙帶資本主義的興起相關?”這的確是一個“致命的指控”。當然,諾曼在后文中為斯密做了詳細而精彩的“無罪辯護”,忠實地履行了一個傳記作者維護傳主聲譽的基本職責。不僅如此,他還進一步提出,如果要解決當今西方世界,尤其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種種問題,我們不僅不能放棄斯密的經濟理論,更要“回到亞當·斯密本人”,重新認識、思考和發(fā)揚他完整的社會學思想體系。

那么,什么是“亞當·斯密本人”,什么又是他完整的社會學思想體系呢?

在你細讀作者的精彩論證之前,請允許我在此簡要地介紹一下現代經濟思想發(fā)展的脈絡,希望我的梳理和思考能幫助大家理解原書、理解現代經濟思想的精髓。

從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為經濟學開宗立派算起,之后的150多年中資本主義經濟雖然偶有發(fā)生危機、遭遇戰(zhàn)爭,但總體上可謂高歌猛進、蓬勃發(fā)展。經濟學的發(fā)展也是順風順水,各個流派雖然偶有爭論,但基本上都忙著開枝散葉、廣納門徒。但隨著1929年美國股市的崩盤,20世紀30年代世界陷入“大蕭條”和二戰(zhàn)的深淵。從“大蕭條”以來,經濟學家一直在思考“市場失靈”的原因,苦苦尋找防止和解決危機的辦法?!按笫挆l”不僅是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夢魘,也成了經濟學殿堂中的圣杯。

對此,凱恩斯給出的解釋是“人們的動物精神”,開出的解藥是“政府的需求管理和政策干預”。蘇聯的政治家和經濟學者則回到了馬克思,認為問題的根源是私有制,他們主張的解決方案是“實行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熊彼特和哈耶克等自由主義者回到了亞當·斯密,他們對危機的解釋是“毀滅性創(chuàng)新和自發(fā)秩序”,給出的保守治療方案是“尊重市場規(guī)律、限制政府干預”。以這三種代表性思想為坐標,在二戰(zhàn)之后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思想譜系的左端是凱恩斯主義者,強調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右端是自由主義者,強調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國家,雖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主流思想,但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歷史時期,經濟思想譜系也有左右之分。以蘇聯為代表的左端,經濟思想主張純粹的公有制和嚴格的計劃經濟,右端則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改革的波蘭和中國等國家,它們主張不同所有制成分的共存,發(fā)揮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如果只考慮“經濟效率”一個維度,那么在很多人眼中不同的經濟思想可以畫成一條直線,最右邊是強調市場作用的亞當·斯密,以及熊彼特和哈耶克等后世傳人,居中者是強調政府干預的凱恩斯,最左邊則是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顛覆式變革的馬克思。但問題在于,不論是古典時期的斯密和馬克思,還是他們之后的凱恩斯,都不是生活在一維世界里,也不是只關心經濟效率的“經濟人”。斯密除了《國富論》還寫過《道德情操論》和《法理學講義》,馬克思除了《資本論》還寫過《共產黨宣言》,凱恩斯除了《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還寫過《〈凡爾賽和約〉的經濟后果》,參與過一戰(zhàn)后的談判和二戰(zhàn)后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設計。因此,他們既是偉大的經濟學家,更是偉大的社會學家和社會活動家。

因此如果考慮倫理、法制和政治等其他方面的社會問題,我們就需要在“經濟效率”之外,增加一個“社會穩(wěn)定”的維度,站在一個完整的“社會人”的角度,重新審視下圖中這個兩維的世界。

這時我們發(fā)現,站在左下角“大蕭條”的位置,馬克思和凱恩斯給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圖中虛線表示思想路徑)。馬克思認為“大蕭條”的起因是資本家對工人階級剩余價值的殘酷剝削,造成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工人階級有限的購買力與無法消化的資本主義的巨大產出,造成企業(yè)倒閉和“大蕭條”。凱恩斯則認為“大蕭條”起源于人們的動物精神,危機前人們會盲目樂觀、過度投資,危機后又會陷入恐慌、需求不足。因此危機之后,政府可以通過擴大財政支出,彌補有效需求不足,把經濟從衰退的泥潭中拉出來。正常情況下,政府也可以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進行需求管理,有效防止危機的發(fā)生。

遵循各自精神導師的指引,二戰(zhàn)后的蘇聯和美國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政策體制。根據馬克思的理論,蘇聯從消除私有制入手對資本主義制度釜底抽薪,試圖通過公有制保證社會公平和穩(wěn)定,通過計劃經濟代替市場經濟組織社會化大生產。事實證明,蘇聯的計劃經濟雖然實現了暫時的社會穩(wěn)定,但是付出了經濟增長和經濟效率的巨大代價,終究不可維持。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開始不斷探索(圖中上方的實線箭頭)。美國在戰(zhàn)后則遵循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實行有政府干預的市場經濟體制。受20世紀70年代和20世紀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的沖擊,西方發(fā)達國家普遍出現了經濟滯脹,在此背景下,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再度出現自由主義思潮,經濟上也逐步放松了政府管制和調控,開始重回自由市場經濟(圖中下方的實線箭頭)。2008年美國爆發(fā)的金融危機很快席卷全球,不僅引發(fā)人們對“大蕭條”是否會重來的恐慌,也再次引起了人們對自由市場經濟的爭論和反思。

在此背景下,諾曼在書中提出:“革新必須從知識和思想開始。對經濟學家來說,這意味著要提高對經濟學本質和局限性的認識,經濟學從業(yè)者要更加謙遜,并停止夸大科學客觀性的主張。特別是理性主義者,想把經濟學變成一門無關價值的學科的想法是徒勞的。把經濟學從政治學、社會學和倫理學中分離出來的工程即使在理論上也不可能成功。經濟學應當利用模型進行洞察教育和交流,而不是為了顯擺。”因為“一旦承認信息不完善、人的理性有限、偏好形式和交易成本等現實,我們自認為的自由市場的大部分好處就失去了核心的經濟理論依據”。

諾曼認為今天的經濟學家們應該“回到亞當·斯密本人”。斯密關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生活在一個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產生價值觀的世界里?!币簿褪钦f,斯密要解釋的是我們作為“社會人”,如何面對和解決道德、政治和經濟問題。因此在斯密看來,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的社會學體系來回答上述問題,為此他寫了《道德情操論》研究倫理學,寫了《法理學講義》分析政治架構的法理基礎,寫了《國富論》研究政治經濟學和國家政策。這三本著作可謂“三位一體”,反映了他對整個社會學體系的全面、系統(tǒng)而深刻的思考。正如諾曼所說,“如果只看斯密思想的一部分,就會忽略其整體的力量和一致性”。

總之,諾曼認為今天的經濟學家必須放棄脫離實際、錯誤狹隘的所謂“理性經濟人”理論,像亞當·斯密當年做的那樣,關心人們作為“社會人”,在真實世界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和挑戰(zhàn),“把握其他學科的相關性以及規(guī)范、價值觀、認同和信任在經濟解釋之內及其之外的重要性”。

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筆者都深以為是,因此樂而提筆為序。序之將終轉而掩卷長思,中國的經濟學人,又該走什么樣的思想之路呢?我們真正理解馬克思嗎?我們從亞當·斯密、從凱恩斯,從所有西方經濟學中,學到的哪些是術?哪些又是道呢?就像中國的復興之路,是中國人歷經萬難,自己走出來一樣;中國經濟學的思想之路,也要遇山開路、遇水搭橋,靠一代又一代中國經濟學人的繼承、努力和智慧開創(chuàng)出來。

袁志剛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2020年11月于上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