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世間死了祖父”

有關(guān)蕭紅的一百個細(xì)節(jié) 作者:句芒 著


4.“世間死了祖父”

蕭紅回憶祖父的作品,還有作于1934年的散文《蹲在洋車上》。文中蕭紅回憶了自己六歲那年一次離家出走的經(jīng)歷,她獨(dú)自上街去買皮球,結(jié)果自然是皮球沒買到而她迷路了,想回家但怎么也分辨不清家的方向。就在她不知所措跌倒路邊的時候,一個拉車的洋車夫讓她上車,問她家在哪里,并將她送回了家。被拉到家門口了,調(diào)皮的蕭紅不肯老實(shí)坐著,突發(fā)奇想蹲在車上,洋車忽然放停,她便從上面倒?jié)L了下來,祖父心疼孫女,見狀不問青紅皂白地“猛力打了拉車的,說他欺辱小孩,說他不讓小孩坐車讓蹲在那里。沒有給他錢,從院子把他轟出去”。善良的洋車夫受到冤枉毆打,讓年幼的蕭紅對蠻不講理的祖父非常不滿,但文中“所以后來,無論祖父對我怎樣疼愛,心里總是生著隔膜”這句卻不能當(dāng)真,因?yàn)樵凇逗籼m河傳》中,“我”和祖父之間毫無芥蒂,祖母去世后,“我”還鬧著睡到祖父的屋里去了,祖父教“我”念《千家詩》,沒有課本,就口耳傳誦,祖父念一句,“我”跟著念一句。“早晨念詩,晚上念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念了一陣,念困了再睡去”。《呼蘭河傳》中這段和祖父有關(guān)的文字,較《蹲在洋車上》的更具可信性,因?yàn)閺男W(xué)起就接受新式教育的蕭紅確有舊詩功底。1936年旅居?xùn)|京時蕭紅曾兩次寫信給蕭軍,要求他快快寄唐詩給她讀。而據(jù)端木蕻良回憶,蕭紅平時不寫舊詩,但偶一為之,也頗不俗。可見,祖父在蕭紅的腦海中播下了一顆古典文學(xué)的種子,盡管她后來不以舊詩聞名,她生前出版的作品集中甚至沒有收入一首舊詩,但像那個時代從事新文學(xué)、白話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作家一樣,她的內(nèi)心存有對舊詩的愛好,對古典審美的認(rèn)同。而更重要的是,早慧的蕭紅可能正是在對“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和“重重疊疊上樓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為明月送將來”的反復(fù)吟哦中,學(xué)會了以詩意的目光打量自己所處的世界,她后來所寫的那些最成功的作品,尤其其中寫景的部分,無不具有詩性化的特點(diǎn)。

1920年蕭紅九歲時,她上學(xué)了,那以后,跟祖父一起在后花園消耗或在屋里念詩的時間少了。再往后,蕭紅念完初小念高小,又上中學(xué),漸漸脫離家庭,遠(yuǎn)離祖父。年邁的祖父越來越衰弱,又抽上了大煙,病到神志不清,有一次竟然忘了三女兒已經(jīng)去世多年,讓蕭紅寫信叫三姑媽過來。蕭紅每每放假回家,總是陪在祖父身邊,直到開學(xué)也不忍離開?!白娓杆臅r候,我就躺在他的旁邊哭,好象祖父已經(jīng)離開我死去似的,一面哭著一面抬頭看他凹陷的嘴唇。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個人,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間一切‘愛’和‘溫暖’帶得空空虛虛。我的心被絲線扎住或鐵絲絞住了?!边@是1935年蕭紅在《祖父死了的時候》一文中憶及1929年祖父去世前后自己內(nèi)心的孤苦和絕望時寫下的,她寫到了最后一次和祖父相聚的情形:

“大門開時,我就遠(yuǎn)遠(yuǎn)注意著祖父住著的那間房子。果然祖父的面孔和胡子閃現(xiàn)在玻璃窗里。我跳著笑著跑進(jìn)屋里。但不是高興,只是心酸,祖父的臉色更慘淡更白了。等屋子里一個人沒有時,他流著淚,他慌慌忙忙的一邊用袖口擦著眼淚,一邊抖動著嘴唇說:‘爺爺不行了,不知早晚……前些日子好險沒跌……跌死。’”

其時張維禎已經(jīng)八十一歲,身體和精神俱已風(fēng)燭,他自己知道,蕭紅也知道。那一天無法避免地來了,蕭紅從學(xué)校趕回家,馬車離家還很遠(yuǎn),她就看到白色的幡桿挑得比房頭還高,吹鼓手們的喇叭在愴涼地悲號,穿過門前的白幡、白對聯(lián)、靈棚和鬧哄哄的人,在吹鼓手們嗚嗚的哀號聲中走進(jìn)家門,祖父不是坐在玻璃窗里,“是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沒有靈魂地躺在那里”,蕭紅意識到“祖父這回真死去了啊”!

祖父被裝進(jìn)棺材的那天早晨,又是后花園里的玫瑰花滿樹開放的時候。蕭紅用祖父的酒杯飲了酒,跑到后園的玫瑰樹下臥倒,園中飛舞的蜂子和蝴蝶、青草的氣息,都令她回想起十年前母親去世的時候她在園中撲蝴蝶的往事,這一次她真正體會了失去至親的悲痛。

祖父的死帶給蕭紅的,不只化不開的悲痛,還有與她當(dāng)時年齡不符的絕望。祖父曾給予她無限的包容和柔軟的溺愛,對年幼的蕭紅來說,這意味著自由意味著免于恐懼,這種隔代的舐犢之愛是如此充盈純粹,它抹去了一顆早慧的心對未知世界的恐懼,滿足了它被溫柔對待的渴求,祖父的愛照亮了蕭紅的童年,也照亮了她記憶中每一個祖孫相聚的瞬間。曾經(jīng)被這樣愛過的她,在祖父去世后勢必要面對黯淡的未來,和荒蕪兇險布滿了瑕疵的世界。因此,年僅十八歲的她感到絕望了:“我懂得的盡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間死了祖父,就沒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間死了祖父,剩下的盡是些兇殘的人了。”這句恐懼悲觀的話,與她1942年臨終前寫下的“半生盡遭白眼冷遇”,不幸成為了她后來十幾年人生的預(yù)言和總結(jié)。

  1. 端木蕻良《我與蕭紅》,載曹革成著《我的嬸嬸蕭紅》,時代文藝出版社,2005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