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高歡
性機敏 長計謀
高歡
Gao Huan(496~547)
漢民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疾之。 --高 歡
高歡是南北朝時期東魏政治家,東魏丞相。又名賀六渾,祖籍渤海調(diào)蓨(今河北景縣南),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出生于懷朔(今內(nèi)蒙古固陽)。懷朔是鮮卑族聚居地,在這里長期生活,高歡學會了鮮卑的生活方式,成為鮮卑化的漢人。高歡幼年喪母,成年后參加了鎮(zhèn)軍,任隊主,負責保衛(wèi)當?shù)刂伟?。后轉(zhuǎn)任函使,往返于懷朔鎮(zhèn)與北魏都城洛陽,負責投遞中央與地方間的信函。高歡性機敏,長計謀,善用間。
起兵奪權(quán)
北魏末年,政廷腐敗,地方坐大,出現(xiàn)群雄爭立局面。時高歡已洞察北魏敗亡在即,于是開始尋找自己發(fā)展的機會。北魏正光四年(523),北方爆發(fā)六鎮(zhèn)起義。高歡先是參加杜洛周、葛榮等領(lǐng)導的反魏起義,后又脫離義軍,搖身投入北魏鎮(zhèn)壓義軍的隊伍。由于勇猛機智,深得契胡首領(lǐng)爾朱榮的賞識,很快升遷為晉州刺史。
高歡深沉有大度,輕財重士,廣結(jié)士人,為豪俠所擁護。永安三年(530)爾朱榮在洛陽被魏孝莊帝誘殺,爾朱氏集團起而控制朝廷。高歡為保存實力,表面上歸降元魏皇室,暗中尋機發(fā)展。足智多謀的高歡使用計謀,謊騙爾朱榮子爾朱兆,輕易控制當年被爾朱榮兼并的六鎮(zhèn)起義軍約二十萬人,奔走山東的冀、定、相諸州(今河北及河南北部),從而形成自己的軍事勢力和據(jù)點,逐漸擺脫爾朱氏的控制。
高歡善于帶兵用人,在東出山東,向河北進軍途中,制定嚴格軍紀,約束部將。過麥地時,本人帶頭下馬穿行,得到河北人的支持。到山東后,更是申明紀律,以收眾心。山東百姓也心向高歡。不久,高歡被節(jié)閔帝封為渤海王、東道大行臺、冀州刺史。
位極人臣
普泰元年(531),高歡率軍駐扎于信都(今河北邢臺西南)。當時,河北的大部分地區(qū)仍在爾朱氏的控制之下,他們手握重兵,占據(jù)重鎮(zhèn),并不支持高歡,拒絕向高歡提供糧食。高歡就施離間計,使爾朱氏諸將互相猜疑,假造書信,在六鎮(zhèn)人中誹謗爾朱氏要將他們分給契胡做部曲,引起六鎮(zhèn)人對爾朱氏的不滿。接著又假造兵符要征用六鎮(zhèn)人當兵,并親自到郊外為征發(fā)的萬余人送行,使六鎮(zhèn)人以高 歡為救星。最終,高歡在河北、山東立住腳,并開始舉兵聲討爾朱氏集團。在廣阿(今河北隆堯東)擊敗爾朱兆軍。
永熙元年(532),高歡率將士在韓陵(今河南安陽市東北)奮戰(zhàn),取得以三萬余眾大敗二十萬爾朱軍的卓著戰(zhàn)果。韓陵之戰(zhàn)后,高歡乘勢進據(jù)洛陽,廢節(jié)閔帝,另立孝武帝。高歡任大丞相、世襲定州刺史。北魏大權(quán)實際已落入高歡手中。
控制了北魏朝政后,高歡立即進據(jù)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建大丞相府,并州成為其霸業(yè)基地。為徹底擊潰爾朱氏勢力,高歡采取疲敵戰(zhàn)術(shù),多次放出口風要進攻盤踞在秀容的爾朱兆,但每次均按兵不動,爾朱兆窮于應付,兵士疲憊不堪而放松警惕。然后乘爾朱兆舉行年宴時,派精兵晝夜兼程,進襲爾朱兆軍,爾朱兆措手不及,兵敗自殺。高歡完全控制北魏王朝。
時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做傀儡,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征召關(guān)右軍隊,并親率屯于河橋(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東北黃河上),準備攻打高歡。高歡也領(lǐng)軍駐扎河橋以北十多里的地方。因元修軍中矛盾重重,不能與高歡抗衡,元修只得逃奔關(guān)中,投靠了宇文泰。高歡又立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宇文泰毒死元修,擁立孝文帝孫元寶炬為帝,是為文帝,北魏 從此分為東、西魏。東魏遷都鄴。
治政東魏
高歡為人深沉,富于智謀。控制東魏的軍國政務后,為與西魏對抗,也采取了一些安定社會的政治措施。首先采用兩面討好的辦法,緩和激烈的民族矛盾。高歡下令鮮卑軍士不得凌辱漢族百姓,說道:漢人百姓是你們的奴婢,男夫為你們耕種,婦女為你們紡織,給你們供給粟帛,使你們得以溫飽,還有什么可恨的地方呢?同時對漢族百姓說:鮮卑軍士為你們打仗,為你們防盜擊賊,安寧度日,你們只是供給衣物吃的,為什么恨他們呢?雖然,高歡的策略并不是高明之舉,但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利于民眾的安寧和社會的發(fā)展,有利于鞏固政治權(quán)力。
高歡在治政東魏時,善于用人,不論地位高低,唯才是舉,唯才是用,后來北齊朝中的許多名臣都是高歡提拔的。尤其是帶兵打仗,治軍嚴明,將士都愿意效死力。高歡也十分重視民情,天平二年(535),特地派使臣至郡縣巡察,訪問民間疾苦和官吏的治政情況,對不法的官吏加以懲治,勤勉官吏加以褒賞。武定二年(544),因常年戰(zhàn)亂,東魏戶口失實,高歡遣使檢括戶口,查得無籍戶六十余萬,僑居者都勒令還本籍,以維護社會安定。但高歡的一些舉措終因土地兼并激烈,社會矛盾尖銳,加之人為爭戰(zhàn)不休等影響,社會效果并不明顯。
高歡為實現(xiàn)東、西魏的重新統(tǒng)一,多次出兵與西魏戰(zhàn),經(jīng)歷了潼關(guān)、沙苑之戰(zhàn),因恃眾輕敵,多次敗北。武定四年(546)十月,高歡在玉壁(今山西稷山境)之戰(zhàn)中,接連受挫,憂憤成疾。次年元月病逝,被東魏封為齊王。待高歡子高洋代東魏立北齊后,追尊為神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