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青少年時期
第一章 貧困之農(nóng)家子
瀕臨祖國南海的珠江口外伶仃洋的西岸,北距廣州72公里的地方,在峰巒起伏的檳榔山腳下,潺潺長流的蘭溪河畔,有70多戶毗連的房舍,這就是廣東省香山縣(1)的翠亨村。村西南,有一間四米寬、九米長的舊磚房。1866年11月12日晨(清同治五年農(nóng)歷十月初六寅時),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子、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奠基人、世界聞名的革命家、偉大的孫中山,在這里誕生了。
這一年是英法聯(lián)軍劫掠圓明園、侵入北京,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的第六年。繼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我國沿海各省,進而深入內地,領土又一次被割奪,中國半殖民地程度加深。經(jīng)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完全喪失了獨立性。
這一年,又是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被曾國荃(曾國藩九弟)指揮的湘軍攻陷后的第三年。太平軍余部與捻軍聯(lián)合,在遵王賴文光(原太平軍將領)、梁王張宗禹(捻軍將領)率領下,仍在與清軍作戰(zhàn)。這年秋,他們在河南許州分東西兩支,東捻軍由賴文光率領進入山東,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進入陜西。
孫中山誕生的第八天,即1866年11月19日,曾國藩因進攻捻軍連敗,奏請另簡欽差大臣接辦軍務。12月7日,清政府命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命李鴻章為剿捻欽差大臣。
孫中山兩歲時,即1868年1月,東捻軍在揚州瓦窯鋪戰(zhàn)敗,賴文光被俘就義;同年8月,西捻軍在山東茌平縣徒駭河戰(zhàn)敗,張宗禹投河自盡。至此,捻軍全部失敗。當月,清政府因李鴻章平捻有功,加太子太保,并授以湖廣總督協(xié)辦大學士。在此前后的10年中,南北各城鄉(xiāng)居民為反抗外國侵略,搗毀焚燒教堂、打死打傷外國傳教士的事件不斷發(fā)生。這年,是同治七年,也是載淳生母那拉氏慈禧太后(因曾住西六宮的儲秀宮也稱西太后)與鈕祜祿氏慈安太后(因曾住東六宮的鐘粹宮也稱東太后)垂簾聽政的第七年。
孫中山乳名帝象,此名之由來,是因當時粵俗婦女多信神,其母楊氏因村廟中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簡稱北帝)而起的。先生自述稱:“因我母向日奉關帝像,生平信佛,取號帝象者,望我將來像關帝耳?!?sup>(3)譜名德明。1875年9歲入學時,由塾師取名孫文。1883年17歲在香港拔萃書室讀書時,取號日新,系取《大學》中“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4)1886年20歲在香港中央書院上學時,由補習國文老師區(qū)鳳墀按日新粵語諧音改號逸仙。(5)從1892年以后行醫(yī)和1894年以后多年在國外進行革命活動中,他在與外國人交往時常用“孫逸仙”這個名字,故歐美國家沿稱至今。1896年30歲時,即廣州起義失敗后的第二年流亡到英國,到倫敦清駐英使館宣傳革命,時自稱陳載之。(6)1897年31歲,孫中山在日本東京與日本追隨者平山周訪友歸途中,在銀座的“對鶴館”旅店投宿時,店掌柜請署名,平山周執(zhí)筆代書“中山”,先生接筆加了“樵”字,化名中山樵,先生自述“是中國山樵之意也”。(7)革命黨人和日本友人皆以中山稱之。而革命黨人章士釗貿然以“中山”二字綴于孫字之下,以孫中山稱謂,“始也廣眾話言,既而連章記載”(8),章雖然受到革命黨人指責,但因符合中國姓前名后三字的習慣,于是一呼百起,“孫中山”這個名字便公開稱用起來,從此成為當時和以后人們對他的尊稱,他自己從未用過這個名字,只署過中山。因中山之名已為眾人所知,失去秘稱作用,以后又易新名。平山周據(jù)日本維新志士、著名醫(yī)生高野長英之名給他改名為高野長雄。
在此前后,進行革命活動時,根據(jù)所在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意向,曾化名:陳文、杜嘉諾、高達生、林行仙、興公、中山二郎、張宣、吳仲、山月、肅大江、武公、逸人、高野方、無恙生、東山、艾斯高野等。
發(fā)表文章用名,也是變換多樣,有:南洋一學生、南洋小學生、廣東香山來、杞憂公子、洪大哥、翠溪、中原逐鹿士等。孫中山的名、字、號和化名、筆名,多達30余個,反映了孫中山在組織、發(fā)動、宣傳革命活動中的艱辛歷程。辛亥革命后在國內的宣言、著述、函件、電文以及革命烈士寫的挽聯(lián)等都署名孫文,與外國政府和友人書文信件有時署名孫文,有時署名孫逸仙。清政府及其爪牙把他喻為洪水猛獸和罪人,在通緝諭文或奏章中把孫文寫成孫汶。前清時,凡是犯罪者,人名都加三點水旁,把“孫文”寫成“孫汶”,無非妄圖在人民中詬毀歪曲孫中山的形象。而孫文、孫逸仙、孫中山這些名字卻更激勵著學生、教師、士兵等各階層愛國志士,他們勢如潮水般地匯集在這些光輝名字之下,形成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
在孫中山一生革命活動中,與發(fā)動、組織、領導人民向反動勢力拼搏并行的是對革命目的、政治理想和國計民生問題的宣傳。
孫中山一生,每到一處,必有演說,直到他心血耗盡病倒。有些人不探研其演說豐富的內涵,而認為先生好說大話,稱先生“孫大炮”;“孫大炮”也出自軍閥和反動派之口,是他們對先生的畏懼和仇視。
1901年孫中山在檀香山與母親楊氏(中間坐著)、長兄孫眉(后左四)、夫人盧慕貞(后右三)等家人的合影。
翠亨村姓楊姓陸的居多,姓孫的只有六七戶(9)。村中絕大多數(shù)土地集中在幾戶地主手中,如做過洋行買辦的陸仁車、販賣豬仔(華工)的暴富戶楊啟,都擁有300畝以上的土地。翠亨村土地多砂磧、磽瘠,又常旱澇失收,許多農(nóng)民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到澳門、香港、菲律賓、檀香山等地去謀生。
孫中山出生在一個貧苦的佃農(nóng)家庭里。他祖父孫敬賢(1789—1850年)是沒有土地的佃農(nóng)。在多年的辛勞節(jié)儉中,購田20畝。因聽了風水先生說牛眼龍穴這個地方是吉祥地,得此穴,子孫發(fā)達。孫敬賢就將20畝田賣掉買了這個地方。他父親孫達成(1813—1888年)16歲時到澳門,先在一家鞋店當學徒,三年出師后,在澳門板樟堂街一家外國人開設的鞋店當工匠,每月只掙四元錢。(10)到了32歲時,積了一點錢回到家鄉(xiāng),與附近的隔田鄉(xiāng)(今崖口鄉(xiāng))農(nóng)民楊勝輝的女兒楊氏(1828—1910年)結婚。他們相繼生下了孫眉(1854—1915年)、孫妙茜(1863—1955年)、孫中山、孫秋綺(1871—1912年)兄弟姐妹四人。在孫中山之前還有一個哥哥孫典,五歲殤;一個姐姐孫金星,三歲殤。家中還有祖母黃氏(1792—1869年),共七口人。孫達成有兩個弟弟孫學成(1826—1864年)、孫觀成(1831—1867年),因家境貧困,約于19世紀50年
代初到美國加利弗尼亞采金謀生,先后客死他鄉(xiāng)。二弟孫學成只活到38歲,死在附近的上海的洋面上,三弟孫觀成只活到36歲,死在加州的產(chǎn)金地。孫中山的父親孫達成沒有自耕地,先后租了六畝半地,耕種水稻和雜糧,并養(yǎng)著一頭耕牛和一兩頭豬,還有幾只雞鴨。盡管孫中山的纏足的母親楊氏和年幼的哥哥孫眉幫著父親下地干活(11),也維持不了全家人的生活。他的父親就兼當村中的更夫,一年可得谷12石,濟補家用。村中的人家有了婚喪事,他父親也去幫忙(12)。孫家還有一項麻煩的事,在幾代前祖輩賣出的土地,因當時立下的是“白契”,未經(jīng)官府辦理手續(xù),而且有的土地幾易其主,所以每次交納田稅時,孫達成都要跑很多的路去收錢,常因不能按時交稅受官府的訓斥。
孫達成常受富人的欺辱。他的一塊園地,無故被鄰村徑子蓢強占。一次挑糞過地主楊寶常家門口,受楊的無理斥罵而不敢還口。地主楊啟煥妻,硬賴達成偷了他家的雞,后來發(fā)現(xiàn)他家的雞是跌在糞坑里了。(13)
孫中山三歲時,剛剛15歲的哥哥孫眉到離翠亨村三里遠的南蓢墟地主程名桂家當長工。孫眉17歲時,到海外謀生,嬸母(孫學成妻)程氏為他將租給達成的田地押出兩畝作旅費。孫眉與同鄉(xiāng)青年鄭強一起隨舅父楊文納赴檀香山,在鄉(xiāng)人的菜園當傭工(14),每月工錢15元,寄家10元。過了11個月轉到夏威夷人的農(nóng)牧場做工。
孫中山六歲時已經(jīng)和姐姐孫妙茜上山割草、拾柴或到塘邊給豬撈飼料,有時還隨外祖父楊勝輝駕船出海取蠔(15)。宋慶齡曾回憶說,孫中山的家很窮,“到15歲才有鞋子穿”,“他的家住在一間茅屋里,幾乎僅僅不致挨餓。他幼年吃的是最賤的食物,他沒有米飯吃,因為米飯?zhí)F了。他的主要食物是白薯”。(16)孫中山自己也曾說過:“生而為貧困之農(nóng)家子?!?sup>(17)可見孫中山幼年時家庭是很窮苦的。
數(shù)年后,孫眉在火奴魯魯不遠的依華墾荒,并有雇工數(shù)人。1880年又在火奴魯魯?shù)木┙种临R梯厘街之間的怒安奴街開設了一座商店,經(jīng)銷糧米、雜貨。1883年后,遷至夏威夷群島五大島之一的茂宜島的茄荷蕾埠創(chuàng)辦農(nóng)場,發(fā)展到6000畝,又兼釀酒、伐木業(yè)。在茄荷蕾埠又開設了商店。
孫中山的家庭由貧農(nóng)轉化為華僑資本家,經(jīng)濟上全部由大哥孫眉供給。孫中山七八歲的時候,村中有一個太平天國遺兵叫馮爽觀,時常在他家街門前榕樹下給孩子們講說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的故事:太平軍1萬多人,在金田村西的犀牛嶺起義,一直打到長沙,攻占漢陽、漢口、武昌三鎮(zhèn)后,50萬大軍沿江東下,一舉打下了南京定都,建立天朝;北伐大軍逼近天津,北京城一片混亂,咸豐皇帝惶恐萬狀;西征大軍在翼王石達開指揮下,在鄱陽湖火燒敵船40艘,大敗清兵,曾國藩投水自殺被隨從救起,狼狽逃去。他一段一段講,講得孩子們個個聽得入了神,尤其小帝象更是興致盎然地諦聽不倦。他曾感嘆地說:“洪秀全滅了滿清就好了?!?sup>(18)這位老者見孫中山特別愛聽這些故事,就對他說:“你長得很像洪秀全,你長大后也當洪秀全吧?!?sup>(19)于是孩子們都管帝象叫“洪秀全”,他也以此自許。一有空就帶著大家玩“打仗”的游戲。他當洪秀全,有的當太平軍,有的當清兵。各家的孩子若是到了傍晚還不回來,大人們就說:“是不是又跟‘洪秀全’‘打仗’玩去了?”(20)以造清王朝的反為榮的革命種子,從小便深埋在這孩童的心底之中了。由于清政府對外喪權辱國,對內昏庸統(tǒng)治,使孫中山的反清思想日益成熟起來。在中外革命家中,孫中山算是投身革命活動較早的一個,他從17歲就開始了反清的宣傳活動,這與他小時聽太平天國的故事有著直接關系。
到了七歲,已是上學的年齡,但孫中山因家境貧困沒有錢交學費,未能入學。
孫中山九歲那年(1875年)1月12日,19歲的同治帝載淳死,那拉氏立她的二妹夫醇親王奕□之子四歲的載湉即帝位。15日,清政府宣告中外:西太后繼續(xù)垂簾聽政。2月改年號光緒。當月,英使館翻譯馬嘉理帶英兵200人,由緬甸侵入云南,在永昌府被中國軍民阻止通行。英兵開槍打死中國居民,群眾奮起反擊,將馬嘉理殺死,趕走英兵。1876年英國政府借此強迫清政府簽訂《煙臺條約》: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廣西內)作通商口岸;外國貨在租界內免收厘金,運往內地免稅;英國可以派人到云南調查通商情況。這個條約,給英國對云南、西藏的侵略,大開方便之門。
孫中山到了九歲才入了本村馮氏宗祠內的私塾讀書。放學后,還要幫家里下地插秧、鋤草、放牛。他光著腳穿著條破褲,跟父親一起在田間勞動。因此,孫中山幼年時“打禾之類,皆所擅長”(21)。
小帝象干起活來特別敏捷勤快。有一次,他和二姐孫妙茜到金檳榔山割芒草,他一到山上就亂跑,去采摘山上的野果。妙茜很著急,心想:看你那擔芒草幾時割完。過了好些時間,帝象才開始割。當妙茜割了一半多,帝象已割足了一擔,很快捆好了,又幫姐姐把草割足。(22)
1877年6月9日這一天,帝象正在田野采豬菜,見到一個人坐著轎子,前面有些挑夫挑著很多行李向翠亨村走來。帝象好奇地站著看,發(fā)現(xiàn)每件行李上都寫著一個“孫”字,他看看行李,又看看坐轎的人,突然,拿起裝豬菜的籃子一口氣跑到家,一進家門就沖母親大聲喊:“亞媽亞媽,大哥回來了!”母親楊氏不相信他的話,對他說:“你發(fā)夢,你怎認識哥哥呢?”楊太夫人認為孫眉去檀香山時,帝象才五歲,不會記得他哥哥的相貌。帝象著急地說:“是就是啰,坐轎的人與大哥的相片很像,行李上又寫有‘孫’字,為什么不是呢?”在爭辯中,門外有人喊:“亞媽!亞媽!”走進屋的正是孫眉。楊太夫人把剛才與帝象的對話向孫眉說了一遍,母親、哥哥、姐姐都稱贊小帝象,說他“真是個細心的精靈”。帝象還斟了一杯茶端在哥哥面前。這年帝象是11歲。(23)
孫眉這次回家是應父母的要求來結婚的。
一天早上,孫眉問帝象:“你認不認識去三鄉(xiāng)的道路?”帝象回答說:“認識認識,我跟亞媽去過的?!睂O眉拿了一籃東西叫他送到三鄉(xiāng)的朋友鄭君家里,囑咐他:“路上要小心,早些回來。”帝象攜著一籃子東西奔三鄉(xiāng)去了。當經(jīng)過偏僻的山坳“疴尿環(huán)”時,一個陌生人裝著笑臉問他:“細佬,細佬,你這樣早去哪里呀?”帝象看看他說:“我到三鄉(xiāng)去?!蹦侨苏f:“我也去三鄉(xiāng),那很好,我們一同走好了?!钡巯舐爧寢屨f過,這個地方常有賣豬仔(拐騙人口販賣出外作苦工)的壞人活動,又看這個家伙行動鬼祟,心中甚為懷疑,但又想自己是小孩,他是大人,他要是硬來侵犯,自己要吃虧的。于是帝象裝作歡迎的樣子說:“三鄉(xiāng)我去過一次,現(xiàn)在對那路徑都有點記不清,你與我一起走,就正好啊。”當走到距翠亨村五公里的小村河頭埔時,小帝象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就對那人說:“亞叔,你能在這里等等我嗎?我要交些東西給這里的親戚。”那人答應等候,催他說:“快去快來。”帝象入這村,找到他父親孫達成的一個朋友,說明路上遇到的情形,這人找來一群村民跟帝象出來,把那壞人捉住了。經(jīng)盤問,他正是一個專作販賣人口的壞家伙。(24)
孫眉回國前得到夏威夷政府的特許:“多招華人,來檀,大興墾務?!?sup>(25)于是,他在村里設了一個移民事務所。9月,準備返回夏威夷時,鄉(xiāng)民們熙熙攘攘地就要跟他哥哥一起出發(fā)到海外,孫中山被這種氣氛所吸引。平時,“在鄉(xiāng)間,見鄉(xiāng)人由廣州、香港、澳門、金門、檀香山而回者,經(jīng)濟豐裕,并談洋務,故有出洋之志”。(26)他懇求父母同意他也跟哥哥一起到國外去見識異國的風情,但被拒絕了。他的父親很感傷地對他說:“小象呀!你的兩個叔父都死在那里,如今你哥哥又去那里冒險,這是生活的逼迫,不得已的事,你不能再離開家了!”(27)
他失望地看著哥哥帶著他所招徠的100多人離去了。
小帝象喜歡放風箏,用幾根細竹扦,與紙粘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燕子的形狀,用棉線操縱著,它就可以扶搖直上飛向云霄。幾個小伙伴仰臉望著天空,手里的線越放越長,看誰的風箏飛得最高。他對這種傳統(tǒng)的少年游戲很感興趣。還有一些競技性的游戲,如踢毽、跳田雞、量棒(看誰把棒打得遠)、劈甘蔗(看誰砍斷得長)等。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兒童,喜歡玩賞的事物很多。又喜泅水,游在水中,輕快如蛙,“村中兒童,皆不能及”(28)。他曾對人說:“少年時候我喜歡游水,我的游泳技術不算好,但我敢于游到很深很遠的地方?!薄坝幸淮斡蔚桨胪?,感到疲累,游不動了,怎么辦呢?泳術不精,不能停止劃動,否則就會沉下去。于是仍然拼命地向岸邊游去,終于上岸了?!币粋€10歲左右的兒童,能游到很深很遠的地方,在疲累的情況下,游回岸上,說明游泳的功夫還是很熟練的。他還擅爬樹,常攀登上參天高的大樹去取鳥蛋,用石塊擲擊小鳥。
翠亨村鄰近的石門坑、信福隆、鵝眉、大象埔等村設有三合會(清初在民間流傳下來的反清秘密組織在廣東的支派)的習武館,小帝象在課余時間還常與同學楊帝賀、孫梅生等,到鄰村觀看三合會練武?;氐郊依?,便仿效起來,舞弄拳棒。他曾對同學說:“學好武藝,有了本領,長大時做一員大將,好去打滿洲仔?!?sup>(29)
在村塾里,修習的課文有《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幼學故事瓊林》以及“四書”“五經(jīng)”等,教他們的老師姓王,因鴉片煙癮很重,有時不能上課,年老無牙,語聲似蟾蜍,綽號“蠄蟝(即蟾蜍的廣東方言)王”。中山記憶力很強,老師指定的背誦部分,從未因背誦不出,被罰跪打板。有一天,在讀《大學》這門課時,這位塾師領讀了兩遍,就叫學生背誦,不作任何講解。中山站起來對老師說:“讀的這書一點不懂,有什么意思?”他的話觸怒了王老師,罰他背書。孫中山依他把書背誦完了后接著又說:“老師,我們對書中的道理一點也弄不明白,什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還是請您講解給我們聽吧!”教師拿起戒尺訓斥他說:“怎么,你不尊重經(jīng)訓嗎?”他說:“不是,我是說,不懂書中的意義,為什么天天總是這樣無意識地念呢?”教師不聽他的申辯,說:“你是反對圣賢之教!”頓時,教室的氣氛緊張起來,學伴們擔心他會遭到板笞。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要求:“我到學堂里來,是要先生教我讀書的,而我現(xiàn)在不懂我讀的書,先生應啟發(fā)我們,把書中的意思講明白!”(30)教師見他堅持自己的要求,也知道他素日勤學,如用威嚇的辦法對付他,會招致難堪,同時也覺得沒有理由拒絕他的要求。于是,把態(tài)度緩和下來,叫大家翻開書,用他那令人乏味古板的聲調講解起來。
這種陳舊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是極束縛少年思想的。后來,孫中山對這種教學制度和內容批判說:“中國政體專制已久,士人束發(fā)受書后,所誦習者,不外‘四書’‘五經(jīng)’及其箋注之文字,然其中有不合于奉令承教一味服從之義者,則任意刪節(jié),或曲為解說,以養(yǎng)成其盲從之性。”(31)
但是孫中山在國內外的16年的學生時代,無論在哪個學校,無論學哪個科目,一向是好學深鉆,潛心探求,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這和他追求真理、愛好科學的精神是一致的。據(jù)他的同學和戰(zhàn)友陳少白回憶說:“孫先生求學用心,實為我所僅見,在雅麗氏學校讀書,平時無論什么學科,都是滿分。到了27歲畢業(yè)的時候,其中只有一科是九十幾分,校中教員與考試官,就為他開了一個會議,覺得這個學生是本校中最好的學生,學科大部分是滿分,只有一科稍為欠缺些,似乎是美中不足,會議結果,他們就送給他幾分,使他得到全部滿分的榮譽。所以畢業(yè)證書上是注明滿分的?!?sup>(32)
孫中山幼年時,他的家鄉(xiāng)曾發(fā)生過兩起搶劫事件,在他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天,他和同學們正在塾室念書,忽然聽到外邊一陣喊叫,間雜發(fā)出砰砰的石塊砸擊墻壁的響聲。這是海盜們在光天化日之下砸搶一個華商的住宅。全村的人驚惶起來,師生們四散逃開了,孫中山卻朝著發(fā)事地點走去。他看到海盜們搶走了幾個裝著貴重財物的箱子,上船逃走了,主人顫抖著身子,站在斷壁上悲痛欲絕地哀訴著:“我完了!海盜們把我所有的財產(chǎn)搶去了!多年來,我冒著生命危險在洋人的地方做工,積聚的金錢,被海盜搶去了。假如我留在洋人的地方,是有法律保護的,在中國只有禁令,得不到保護!”(33)聽到受害人的哭訴,孫中山不禁思索著:人民的財產(chǎn),任遭搶劫,政府平時沒有防范措施,事后也毫不過問,這樣的政府對人民有什么好處?
翠亨村有楊姓兄弟三人原來很窮,早年去舊金山采金致富,后來在村內建一座美麗花園“韻園”,既供自家娛樂,村民也可入內游賞。中山幼年常到這個花園游玩。有一天,他正在花園里玩,忽聞一陣喧囂,只見幾十個清兵和許多衙役端槍挎刀,后面跟著幾個官吏,擁進這家的庭院,不由分說把這家的兄弟三人同時上了手銬押走,幾個官吏竟霸占了他們的財產(chǎn)和住宅,并洗劫了鄰人楊啟恒家的金銀器皿財物。后來兄弟三人中的一個被斬決,另外兩個囚在獄中,但是全村的人,從沒聽說這兄弟三人犯了什么罪,都忿忿不平。有一天,孫中山挺身向這幾個狗官詰問,他們竟蠻橫地用刀刺向他,他機智地逃去。(34)這件事使他對清朝官吏的橫暴行為切齒痛恨。
在村塾里富人的子弟與窮人的孩子不大合得來。窮人的孩子受富人的孩子欺負,他總是站在窮人的孩子一邊,與富人的孩子對抗,“即打不贏,亦不稍退”(35)。因為他大膽勇敢,外號叫“石頭仔”(36)。鄰居中,有個營豆腐業(yè)的,名叫亞秀,鄉(xiāng)人稱他“豆腐秀”,他的兩個兒子都比帝象大,常欺負帝象,多次用彈弓裝小石子彈射他。有一次,帝象忍無可忍,拾起一塊石頭追到他們家,見正煮開了一鍋豆腐漿,將石頭扔去,“乓”的一聲,鍋被砸破,豆腐漿四濺?!岸垢恪比掖篌@失色,“豆腐秀”趕到帝象家論理,經(jīng)盤問知道了事情的經(jīng)過,于是對兩個兒子大加責備,但又為鍋破不能再用而發(fā)愁。中山母親楊氏知“豆腐秀”生活艱難,自愿賠償?!岸垢恪鄙顬楦屑ぁ4撕?,他的兩個兒子再不敢欺負別人了。
孫中山自幼坦率,做了錯事也能向家長說實話。其母楊太夫人常命他課余之暇肩挑瓦罐從井中汲水,他頗以為苦,有一次私下把瓦罐故意撞碎。母親又叫他到水塘捕魚,他又故意把竹帽扔到外邊?;氐郊襾?,母親厲聲斥問,他向母親說了實話,母親見他誠實,未加處罰。(37)
中山先生學識淵博,原因:一是他好學不倦,二是他驚人的記憶力。帝象12歲那年的舊歷十二月底,嬸母要買年貨,叫帝象到南蓢墟去采購。帝象正與小伙伴們在門外玩耍,聽到嬸母叫他,就回家來。嬸母告訴他要買的東西,怕他記不往,就拿了一張紙叫他記下來,給了錢叫他馬上就去,帝象正玩得高興,接了錢,又去玩耍。過了很久,嬸母到街上叫他。帝象匆匆回家,拿了一個籃子蹦跳著走了。過了一些時候,嬸母發(fā)現(xiàn)帝象買東西的那張記單還在屋內,已追不及了,很著急,只得等著。又過了一會兒的時間,帝象冒著滿頭大汗提著滿滿一籃子年貨回來了。嬸母擔心他會買不全,當一件件東西從籃子取出后,卻一件也不少。嬸母很佩服小帝象的記性。(38)
孫中山自幼反對賭博。12歲那年,村中有幾個兒童聚在祠堂里推牌九,其中有個叫楊帝卓的年已16歲,小帝象拉著他的辮子,勸他不要賭博。楊帝卓以被人拉辮子必敗賭,深為不滿。一會兒工夫,楊果然賭輸,他就狠狠地抓住帝象,揪著他的辮子,摁著他的頭向墻壁上撞擊,致使帝象劇痛氣絕,不省人事。幸著鄉(xiāng)民施藥急救,一時許,才蘇醒過來。母親楊氏將他帶回家去。(39)
孫中山幼年在家鄉(xiāng),對封建習俗也有深刻的感受。我國纏足惡習,始于隋唐,已有千年的歷史,習以成俗,積深流廣,中國婦女受其殘害,不堪其苦。
中山見母親又用長布帶把姐姐的腳上下纏綁起來,姐姐終日疼痛難忍,不能下地走動,呻吟不止。帝象對母親說:“為什么姐姐的腳好好的,要用布把它包扎起來呢?你看姐姐痛得這么厲害,不扎可以嗎?”母親對他說:“唉!傻仔,你姐姐不纏足,是沒有人家要的?!?sup>(40)以后,母親不忍女兒的疼痛自己不動手,卻請鄰家一位嬸母繼續(xù)為女兒纏腳。舊傳統(tǒng)對于人們正如魯迅所說的“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41)。她認為她所給予女兒的,唯有這一樣是不可缺的。但孫中山還是認為:“女子把兩足毀傷是毫無理由的?!被谟啄赀@種感受和他所代表的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在政治上的要求,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總統(tǒng)時,令內務部通飭各省的政令中,有一項就是《勸禁纏足》,指出了它對國家和人民的危害性:“惡習流傳,歷千百歲,害家兇國,莫此為甚。……阻閼血脈,害雖加于一人,病實施于萬姓?!?sup>(42)但由于中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軟弱性,這一政令,不能貫徹到廣大群眾中去,成為自己解放自己的行動。在頑固的封建勢力面前,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
(1) 1925年4月17日改名中山縣,1983年12月改為中山市。
(2) 賠償英法軍費各800萬兩銀,割九龍司給英國;增開天津為商埠,俄國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3) 《與鄧廷鏗的談話》,《孫中山全集》第一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6頁。
(4) 羅冀群:《孫中山先生學生時代逸事》,1956年11月12日《人民日報》。
(5) 《革命逸史》第二集,第11頁。
(6) 同上書,第19頁。
(7) 魏育鄰譯:《宮崎滔天談孫中山》,《廣東文史資料》第25輯《孫中山史料專輯》,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3頁。
(8) 章士釗:《疏黃帝魂》,《辛亥革命回憶錄》(一),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243頁。
(9) 黃彥、李伯新:《孫中山的家庭出身和早期事跡》,《孫中山史料專輯》,第276頁。
(10) 同上書,第278頁。
(11) 同上書,第279頁。
(12) 同上。
(13) 引自王俯民:《孫中山詳傳》上冊,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第7頁。
(14) 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第1頁。
(15) 《孫中山家庭出身和早期事跡》,《孫中山史料專輯》第282頁。
(16) 宋慶齡:《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為新中國奮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5頁。
(17) (日)宮崎滔天:《孫逸仙傳》,《建國月刊》第五卷第四期。
(18) 《孫中山家庭出身和早期事跡》,《孫中山史料專輯》,第282頁。
(19) 同上書,第283頁。
(20) 《廣東文史資料》第25輯《孫中山史料專輯》,《宮崎滔天談孫中山》,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合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3頁。
(21) 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重慶商務印書館1942年版,第38頁。
(22) 楊連逢:《中山先生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片段》,《孫中山生平事業(yè)追憶錄》,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頁。
(23) 同上書,第15頁。
(24) 同上書,第16頁。
(25) 《革命逸史》第二集,第1頁。
(26) 鄭東夢:《檀山華僑》,檀香山1929年版,第11頁。
(27) 《中山叢書》(四)傳記,中國印刷局1927年版,第20頁;《足本中山全書》附傳記,第5頁。
(28) 《國父家世源流考》,第38頁。
(29) 林家有:《孫中山的民族思想與辛亥革命》,《中山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第45頁。
(30) 《中山叢書》(四)傳記,中國印刷局1927年版,第8頁。
(31) 《倫敦被難記》,《孫中山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頁。
(32) 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辛亥革命》(一),中國史學會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頁。
(33) 《中山叢書》(四)傳記,第10頁。
(34) 同上書,第12頁。
(35) 《國父家世源流考》,第38頁。
(36) 朱執(zhí)中:《訪孫中山故居》,1956年11月2日《工人日報》。
(37) 新華社《參考消息》編輯部編:《參考消息》專輯(24),《孫中山生平史料》,第30頁。
(38) 楊連逢:《中山先生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片段》,《孫中山生平事業(yè)追憶錄》,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頁。
(39) 《國父家世源流考》第38頁。
(40) 楊連逢:《中山先生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片段》,《孫中山生平事業(yè)追憶錄》,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頁。
(41) 《熱風》,《魯迅全集》(一),第394頁。
(42) 《近代史資料》總25號,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1號《辛亥革命資料》,第2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