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紹興人文薈萃
魯迅的故鄉(xiāng)浙江紹興,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地處浙江杭州灣錢塘江南岸,寧(波)紹(興)平原南部,稽山鏡水之間,屬于美麗而富饒的浙北平原。
錢塘江水滾滾東流,湍急的曹娥江奔流不息,匯入錢塘江后直瀉東海。錢塘江南岸和曹娥江西部,是一片開闊的田野。一條條小河縱橫交錯,像一條條銀白色的帶子,縈繞在湖泊、池沼以及村落與村落之間,構成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瑰麗景色。這組全紹興的河流,就是所謂“鑒湖八百里”了。遠處是俊俏的會稽山,向西伸展是秦望山、香爐峰、禹陵……重迭雜沓,一直綿延到無盡的遠方。
紹興東鄰上虞,南接嵊縣,西界諸暨,北連蕭山,蕭紹海塘橫亙東北,三江大閘屹立其間,海岸線長16.5公里,水陸交通便利。美麗的山川,肥沃的田野,哺育著世世代代紹興人。
在遠古時代,紹興被稱為“古荒服之國”。相傳在公元前21世紀,有一位“圣君”——虞舜到過這里,所以紹興至今還有舜橋、舜江、舜王廟等紀念虞舜的地名。舜后來讓位給大禹。大禹治平了水土,才把紹興劃入“揚州之域”,并改稱紹興的苗山(一作茅山)為會稽山,地名稱會稽。著名的紹興會稽大禹陵,相傳就是禹的葬地?,F今大禹陵旁還有禹廟、禹穴、岣嶁碑、窆石亭等,這都是后人修筑用來紀念這位古代偉大的治水英雄的。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紹興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帶,農業(yè)生產已經取得顯著發(fā)展。越王勾踐曾經在紹興建立國都,地名稱“越地”。公元前494年,勾踐被吳國戰(zhàn)敗,退守會稽山,決心復仇,經過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報仇雪恨,完成了復國的大業(yè)。如今紹興城內,還保留著種山(即府山)、蠡城、西施山、投醪河,城外有上灶、下灶、阮社、谷社等地名,都留有許多當年越國的痕跡?,F在我們站在會稽山上,依然可以看到許多殘存的用山石砌成的大小各異的烽火墩(亦稱“煙墩火墩”),它是當年吳越兩國在這里鏖戰(zhàn)的遺跡。烽火墩存留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了,它矗立著,默默地激勵著越地后代子孫發(fā)憤圖強,艱苦奮斗。
1949年后,在紹興漓渚、灒宮一帶,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又相繼發(fā)現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西施山、樹下旺、繆家橋等遺址,以及漓渚戰(zhàn)國墓群、富盛尼竹國戰(zhàn)國窯址,并陸續(xù)出土一批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瓷器和遠古時代的植物種子。這些豐富的出土文物,生動地展示了紹興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富有魅力的人文精神。
到了秦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11年,即他逝世前一年,東游會稽。他特意來到會稽山下,祭大禹,登秦望山,觀滄海,并令丞相李斯撰寫了《會稽銘文》,即著名的“會稽刻石”,可惜這塊石刻到了宋代就不存在了。現存的一塊,是根據元代拓片摹刻的。
秦、漢兩代,紹興農業(yè)又有了新的發(fā)展。東漢永和(136年—141年)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組織了民工疏浚鑒湖,從此減輕了山洪之患,紹興平原地區(qū)的農業(yè)收成也有了保障。傳說保存至今的紹興湖塘、古城、阮江、蘭亭、跨湖橋一帶的堤埂和水壩等,便是漢代營造的水利工程的遺跡。
東漢時期,紹興出現了著名思想家王充、很有骨氣的學者嚴子陵,還有被封建統(tǒng)治者封為孝子孝女的董黯、曹娥。漢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蔡邕,曾到過紹興避難,紹興河橋一帶迄今還留有他的英名。
在漢代,紹興鑄造的銅鏡——人獸鏡和畫像鏡,已經相當精致。到了唐代,這里的銅鏡又有了長足進步,已由圓形發(fā)展為方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在紋飾題材上也更活潑多樣,更富有情趣。
東晉時期,大書法家王羲之,居會稽,官至右將軍會稽內史。永和九年(353年),他在紹興蘭亭寫下了享譽海內外的書法藝術杰作《蘭亭集序》。王羲之故宅在紹興城內戒珠寺(即蕺山書院舊址),附近有座題扇橋,傳說是他為買扇者寫扇面的地方;此外還有鵝池、墨池、筆飛弄、躲婆弄、畫馬橋,相傳留下了當年王羲之意氣風發(fā)時的足印。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紹興的名稱已由隋代的“吳州”改稱“越州”(包括今紹興、上虞、余姚等地)。隨著唐代的繁榮,紹興的經濟、文化也相當發(fā)達,陶瓷業(yè)尤其得到迅速發(fā)展。紹興境內有不少戰(zhàn)國、漢、兩晉、唐、五代的窯址。聞名于世的唐越窯瓷器,就出自越州。唐詩中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詩句,便是形容越瓷之玲瓏秀美。唐人陸羽在《茶經》一書中將越瓷列為全國瓷器之上品。自唐代始,越瓷便遠銷海外,一些外國博物館藏有中國唐代越窯瓷器。
◎唐代蟠龍罌
作為浙江文化中心之一,紹興也是唐代文人墨客游覽觀光的名勝。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元稹都漫游過吳越,杜甫還寫下了“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的詩句,贊美紹興少女白玉般美麗和鑒湖風光的旖旎。
唐代詩人賀知章有一首《回鄉(xiāng)偶書》詩,有“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詩句,流傳甚廣。賀知章以86歲高齡逝世于紹興,葬在城南九里山,世稱“九里墓”。紹興城內有學士街、學士坊、月池等,也是為紀念這位詩人而命名的。
到了宋代,1130年,約4月間,宋高宗趙構從海上避難歸來,棲息越州。當地文臣武將聯名上表,請求皇帝題寫府額。趙構為滿足抗金將士之求,便按照“紹祚中興”一語,將越州改名為紹興?!敖B”含承繼的意思,“紹興”便意味著要振作一番,大概也寄寓著南宋皇帝某種失落的心緒吧!
南宋有六個皇帝,死后都葬在紹興府: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寧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紹陵。這就是紹興的宋六陵。宋代的紹興還出了偉大的詩人陸游。他的詩多是傷時愛國,不忘世事,詩風豪宕奔放,晚年進入閑適恬淡的境界,他的詠梅詩含蓄著寒香沉沉的高潔品格。
此外,還有文學家張岱、理學家劉宗周、曲律學家王驥德、醫(yī)學家張景岳、學者祁承鄴等。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富有民族氣節(jié)的文學家王思任。相傳清兵南下時,馬士英敗走紹興,王思任作文拒之曰:“我越乃報仇雪恥之邦,非藏垢納污之地?!眱烧闶睾?,他絕食而死。
清康熙乾隆年間,紹興的繪畫、書法以及文史研究,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成果。畫家陳洪綬的《水滸》、《西廂記》等繡像插圖,經過雕工的刻印,廣為流傳。史學家章學誠,除了主持編纂《續(xù)資治通鑒》之外,他的《文史通義》、《校讎通義》等著作,把治經引向治史,為史學研究開辟了新的路徑。趙之謙的書畫刻石,卓絕一時,做到書、畫、印三者融會貫通。畫家任伯年留下的《鐘馗》、《饑天看圖》、《玩鳥人》、《小紅低唱我吹簫》、《作樂圖》等畫作,也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應該提及的是清末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英雄葛云飛。1840年爆發(fā)了鴉片戰(zhàn)爭。1841年9月,英軍進犯浙江定海。當時鎮(zhèn)守黃巖、舟山一帶東南海疆的清軍總督葛云飛,與官兵們奮力抵抗入侵者。在“孤懸海外”的艱難情勢下,戰(zhàn)士們用土槍、土炮、長矛、大刀奮戰(zhàn)六個晝夜。葛云飛身先士卒,身負四十多處創(chuàng)傷,壯烈犧牲,五千多名將士也戰(zhàn)死沙場。為紀念這位抗英名將,紹興人民在龍山西南麓修建了“葛公祠”。
清末,紹興涌現了一批著名的革命家。如光復會主要領導人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陳伯平、蔡元培、王金發(fā)等。1907年7月,徐錫麟在安徽安慶起義失敗被殺,案連秋瑾,波及紹興。同年7月15日,秋瑾也被殺害于紹興軒亭口。
陸游在《鑒湖歌》一詩中云:“千金不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鑒湖?!苯B興給予后人的是智慧,是人格意志,是傳統(tǒng)精神。紹興以它充實的人文環(huán)境,養(yǎng)育了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