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太平草木萌芽錄 作者:易翰鼎


前言

《太平草木萌芽錄》十六卷為晚清湖南士人易翰鼎所著筆記,首先有必要向讀者扼要介紹作者家世生平以及本書的史料價值。

易翰鼎,字伯肫,一字壽梓,湖南湘陰縣營田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卒于民國十八年(1929),享年八十。易翰鼎所在的營田易氏家族是比較典型的書香世家,元末易景旻(1321—1388)從江西吉水避戰(zhàn)亂遷居湖南湘陰,是為易氏遷湘始祖。二世祖易斗北(1342—1405),好讀書,于經(jīng)史子集無不淹貫。三世祖易先(1369—1427),曾任交阯諒山府知府,事跡載入《明史》。清代曾國荃所修《光緒湖南通志》對其記載甚詳:“易先,字太初,湘陰人。永樂中,由國子生授交阯諒山知府,有善政,歲滿當遷,士民相率乞留,詔晉三秩遺任。黎利叛,陷諒山,先嬰城固守,糧盡力竭,闔家十八口同日死。事聞,贈廣西右參政,謚忠節(jié),復(fù)其家?!币缀捕Ω赣H易冕章(1823—1858),能文工詩,著有《今悟樓遺詩》《雜文》《志異》。

易翰鼎出生于道光三十年(1850)九月十二日,是家中長子,胞弟易晶鼎。他們幼年失怙,七歲生母周氏去世,九歲父親易冕章去世,兄弟二人由祖母鄭氏撫養(yǎng)。易翰鼎少年時先后受業(yè)于胡綏堂、李心皆、楊笠青等先生,熟讀傳統(tǒng)經(jīng)籍,學(xué)識大進,同時對詩學(xué)產(chǎn)生濃厚興趣,“始悟詩學(xué)之本源”(《太平草木萌芽錄·乙卷》)。營田易氏派世為“乾元煥文章,鼎甲有輝光。忠孝治謀遠,詩書世澤長”,寄予了先祖對子孫詩書傳家,獲取功名的期望。易翰鼎自十八歲開始參加科考,但是屢試不中,心灰意冷,曾自記“一夜夢中,獨坐一室,悲歌感慨,涕泗縱橫。既而拍案大呼曰:湘陰易翰鼎,有古俠士風,久欲為當世效馳驅(qū)之力,乃至今沈埋草野,豈不悲哉?”(甲卷)作為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仕途不暢的易翰鼎仍然葆有對事功的人生追求,即便“三次大病之后,精神漸減于壯年,然猶壯心未已”(丑卷)。當他回顧自己的人生軌跡時,亦曾自嘲只做過充衢塞巷、不能見用的“佐雜小吏”(丑卷)。根據(jù)《太平草木萌芽錄》,我們可以梳理出易翰鼎三段短暫的“佐雜小吏”職業(yè)生涯:1882—1888年任職厘金局;1895—1896年任職湖北官場;1915—1917年任職臨湘鹽務(wù)局。但即便只是做小吏,易翰鼎也有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則。例如,光緒八年(1882)正月,易翰鼎初至湘陰厘金分局任收支,前任收支楊某虧空甚多,與他密談,欲將新征得的厘金填補虧空,遭到易翰鼎嚴詞拒絕,之后又查到楊某中飽私囊的分賬記錄,楊某派人意圖收買易翰鼎,再次遭拒。郭嵩燾聽聞此事,大為贊揚:“壽梓堅持定力,不可撼搖!”(子卷)易翰鼎堅持“非義之財,君子勿取”的信條,認為“同寅所營求,不過一時之薪金差缺。吾心所羨慕,頗在百年之俎豆馨香”(丙卷),“每年所得館金,但求可供全家終歲之要需,則可安分而止矣,不必營營求多”(己卷),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堅守和氣節(jié)。

易翰鼎久居湖南鄉(xiāng)下,曾自述三十七歲以前“足跡未嘗一至鄰省”。直到晚年,還時常自我提醒要開闊見聞:“山居僻左,孤陋寡聞,不堪度日。然暮年每思日與談友接見,亦非必講道論德以求自廓見聞?!保ㄒ揖恚┮缀捕υ卩l(xiāng)里頗具民望,鄉(xiāng)人對其兄弟有“壽梓重梓一對孝子”的美稱。他一生亦重視朋友,交友甚多,嘗自謂“朋友一途為最寬”(庚卷)。易翰鼎與晚清名臣郭嵩燾的君子之交就是其中一段佳話。同治七年(1868)十月,易翰鼎與郭嵩燾初識于湘陰。光緒二年(1876),郭嵩燾奉命出使英國,臨行前囑咐家人訪聘“仁慈忠信之儒生”,來家坐館,訓(xùn)課兒孫。其弟郭崑燾、郭侖燾極力舉薦易翰鼎,認為其品行端正、循循善誘,若能獲聘而來,定會“無異家人之體貼周至”(乙卷)。郭嵩燾大悅,立即禮聘易翰鼎至其家坐館教書,時間長達四年,也由此奠定了易翰鼎與郭嵩燾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郭嵩燾常將出使日記抄稿從倫敦寄給易翰鼎先睹為快,易翰鼎亦自記“計自丁丑以迄辛卯,翰鼎寄養(yǎng)知書函不下百十”(庚卷),彼此書信往來頻繁?!豆誀c日記》中提及經(jīng)常邀請來家小酌的“易壽梓”“易伯肫”即易翰鼎。郭嵩燾去世后,易翰鼎挽詞有“十二年親炙龍門”(午卷)之句,可見二人相知相交甚深。這段與“湘中近今豪杰”郭嵩燾的交往經(jīng)歷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易翰鼎的眼界,也正是由于郭嵩燾的推薦,已經(jīng)四十二歲的易翰鼎和女婿劉善涵得以于光緒十七年(1891)一起入學(xué)兩湖書院,成為兩湖書院的第一批學(xué)員。兩湖書院是由張之洞創(chuàng)辦于光緒十六年(1890)的新式學(xué)堂,專取兩湖士子入學(xué)肄業(yè)。它是湖南近代人才的搖籃,培養(yǎng)造就了黃興、章士釗等大批人才。易翰鼎次子易甲鷴后來也到兩湖書院讀書,從書院被選派至日本陸軍士官學(xué)校學(xué)習軍事,成為營田易氏家族走向鼎盛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

易翰鼎在營田易氏家族中的地位頗為重要,正是由他創(chuàng)立了言馨堂,深刻影響了家族后輩,培養(yǎng)的四子一女均各有建樹(如次子易甲鷴為陸軍少將、四子易甲猊任代理道縣縣長等)。易翰鼎晚年曾寄語兒孫:“自敘平生至愿:榮華富貴,皆在所后,惟望子孫留心正學(xué),他年得蔚為名儒,則真使吾九原含笑矣。群孫勉乎哉!”(乙卷)表達了對子孫治學(xué)成才的殷切期待。

易翰鼎留存于世的著作不多,主要為《太平草木萌芽錄》十六卷(1920年鉛印本)、《言馨草堂萌芽集》六卷(1928年長沙湘益公司鉛印本)、《言馨草堂詩選》三卷(1928年協(xié)成印刷局鉛印本)。這些著作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史料價值的當推《太平草木萌芽錄》。

《太平草木萌芽錄》為易翰鼎所著筆記,曾在易翰鼎生前,于民國九年(1920)在天津自費鉛印出版,全書一套四冊十六卷。原名《言馨草堂筆記》,節(jié)錄出版時方改今名,“期以感一隅之人心,而厚一隅之風俗”。是書記載上自道光三十年(1850),下迄民國九年(1920),時間橫跨七十年(部分筆記為追憶)。名曰筆記,實際上是根據(jù)其日記整理刪削而成,因此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各條筆記的記載時間亦多半明確可考。據(jù)相關(guān)資料,《太平草木萌芽錄》民國六年(1917)以前各稿皆由好友蔡培劼刪繁就簡,采錄菁華。其自民國七年(1918)以下各稿,則由易翰鼎胞弟易晶鼎、女婿劉善涵續(xù)抄,增入各卷中。鉛印本《太平草木萌芽錄》流傳甚稀,國內(nèi)僅有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等少數(shù)幾家圖書館藏有全帙。

2014年,整理者受邀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尋根紀錄片《客從何處來》的節(jié)目前期調(diào)研和錄制工作,和廈門大學(xué)易中天教授一起探尋其曾祖父易翰鼎的故事。當時在調(diào)研文獻過程中發(fā)現(xiàn),研究易翰鼎可供憑借的資料并不多,筆記體的《太平草木萌芽錄》對于理解易翰鼎生平事跡顯得尤為關(guān)鍵,整理者也從中順利提煉出了展現(xiàn)人物性情和人生轉(zhuǎn)折的關(guān)鍵節(jié)點。節(jié)目播出后,觀眾紛紛感嘆,了解到易翰鼎的故事,發(fā)現(xiàn)所謂祖先、家風都不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詞匯,祖先的血脈遺產(chǎn)是能影響到后世的。也正是有此機緣,經(jīng)易翰鼎后人委托、授權(quán),整理者現(xiàn)以湖北省圖書館所藏《太平草木萌芽錄》為底本,進行點校整理,以饗讀者。

歷史研究者大都重視筆記、日記等文獻,因為它們記敘個人經(jīng)歷和親見親聞的世界,比較真實、具體,治史者??蓳?jù)此考證若干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關(guān)系,更因往往記載正史、官書所忽略的細節(jié),可補正史之缺。易翰鼎所著《太平草木萌芽錄》雖為筆記,實從其數(shù)十年日記整理刪削而成,頗具價值。《太平草木萌芽錄》雖早已整理出版,由于是自印本,當時的發(fā)行量本就極其有限,經(jīng)歷近百年的歲月滄桑,至今存留無幾,自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關(guān)注。僅有少數(shù)學(xué)者對《太平草木萌芽錄》記述較多的災(zāi)害、民謠等方面有所研究和引用。易翰鼎曾自言《太平草木萌芽錄》于“愈瑣屑處,愈見真摯”,此書所記看似蕪雜瑣屑,但其內(nèi)容不僅記錄了易翰鼎的個人經(jīng)歷、所見所聞和與同時代人物的交往,也記載了大量讀書心得和對時局、時人的看法,是易翰鼎八十年人生的真情獨白。特別是《太平草木萌芽錄》所記載的普通士紳日常生活、清末災(zāi)荒資料、社會民情等方面,都極具史料價值,是一座有待發(fā)掘的清末民初社會史料寶庫。《太平草木萌芽錄》記述浩繁,下文茲舉數(shù)例說明。

一、如實記錄了近代水旱災(zāi)害。近年來災(zāi)荒史研究方興未艾,筆記等文獻中的災(zāi)荒史資料頗受重視?!短讲菽久妊夸洝穼禐?zāi)害多有載錄。例如,同治八年(1869)、同治九年(1870)長江發(fā)生了千年一遇的大洪災(zāi),湖南地區(qū)連發(fā)大水,大量稻田被淹,導(dǎo)致百姓流離失所。易翰鼎耳聞目見,詳細記錄了當時的慘狀:“己巳湖湘大水,逾于道光己酉。不特傷苗甚廣,而且圮屋最多,傷心慘目,前所未有。而不意明歲庚午,湖湘大水又逾于己巳,絕后空前,營田傷苗圮屋益多?!保ㄒ揖恚┰偃?,光緒十三年(1887)八月十四日,黃河在河南鄭州十堡橋決口,奪淮入海,對于這次重大歷史事件,《太平草木萌芽錄》留下了珍貴的記錄:“黃河以八月決口,漫淹數(shù)十州縣,死者不乏其人,而生者流離轉(zhuǎn)徙,凍餓呼號。”易翰鼎又記載此時發(fā)生的湖南旱災(zāi):“湘中官紳正籌辦賑捐接濟,有作歌刊貼城市者,標題曰《求雨妙法》。歌曰:‘不助賑捐天不雪,捐賑些微雪現(xiàn)白。天意分明教拯人,無奈世人不思尋。于今要想求雪雨,奉勸大家思此語。再過幾月雨不來,怕要求人來賑災(zāi)。他人一般也不出,請問我們向誰哭?!保拙恚短讲菽久妊夸洝穼S河決口造成的巨大災(zāi)難以及湖南社會流傳的《求雨妙法》,都是難得的第一手近代災(zāi)荒史資料。

二、反映了清末民初地方社會民情。易翰鼎一生主要寓居湖南鄉(xiāng)下,對下層社會生活有較多的接觸,對普通百姓疾苦體察頗深,親懷“康濟斯民之愿”,常以不得行其志為恨。易翰鼎多次提及自己對“有關(guān)人心風俗之事也,不忍不大書特書”(乙卷)。對于官吏貪污與政治腐敗,則多有譴責,這些均見諸《太平草木萌芽錄》,可與其他史料所載互相補正。如《太平草木萌芽錄·甲卷》記載,清末士民感慨時政、諷刺貪官污吏,常編成諺語、民謠等加以傳播。光緒十七年(1891),漢川王某乘知縣授受之際,以三百金賄賂會審委員包大令,請求圓通結(jié)案。當時的漢川童謠頗為流行:“包老爺,睡龍床。替百姓,雪冤枉。定某劉,文山王。蠢主意,太荒唐。三百銀,勸貪贓……”(甲卷)這首童謠反映了當時底層士民的思想和訴求,無疑是研究近代社會史的重要史料。晚清吏治之敗壞,亦多載錄于《太平草木萌芽錄》,如記述清末某省社會情狀:“彼處殺人犯法,習為故常。而富者犯法論死,往往買人以身代。買者公然無忌,賣者甘心就戮,相習成風,不以為駭。官吏雖陰知之,而亦聽之,佯為不知也。有老人年七十余,有男兒三人,適富家買人代死,三子者遂賣其父以與之?!保拙恚短讲菽久妊夸洝匪浀胤缴鐣袂椋煌诘胤街镜任墨I中的泛泛而談和溢美之詞,不虛美、不隱惡,將當時的社會民情刻畫得入木三分。

三、是管窺清末民國諸多歷史事件的一扇窗口。易翰鼎生活的年代正處于中國由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轉(zhuǎn)型的重要時期,古老中國逐漸走向停滯,面臨著“數(shù)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危機四伏,同時一些帶有鮮明時代特色、具有近代性質(zhì)的新鮮事物(如厘金局等)應(yīng)運而生。從某種意義上說,易翰鼎的人生際遇、他的觀察體會是我們細致觀察歷史事件的“顯微鏡”。例如,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廷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易翰鼎對此有獨特的觀察視角:“在長沙城,友人談及東方兵事及近日條議,太息痛恨,不堪言狀。且曰:士民坐視草野,心其何以安乎?予答曰:入則躬行孝悌,俾閭里有所矜式。出則本忠誠以為天下倡,此吾黨之責也。和議大計,樞廷主持,外臣如將軍、督撫尚難盡參末議,士民自無可言。至于補救世道人心,則顧亭林先生所云‘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者也,吾輩何多讓焉?今日之務(wù),正人心,急于攘外患也?!保拙恚┕饩w二十二年(1896)五月,清廷計劃修筑粵漢鐵路(廣州至漢口),光緒三十一年(1905)七月,張之洞奉旨督辦粵漢鐵路。《太平草木萌芽錄》對張之洞修粵漢鐵路軼事多有載錄:“熊君傳述南皮督憲言,粵漢鐵路接通京漢鐵路,欲求靈捷,必須于大江中造成高平寬穩(wěn)之橋,而后可使行程無阻。其有鑒于風濤險惡,嘗累日不能飛渡者歟?!瓕砘洕h鐵路告成,不知南皮先生猶得乘坐火車巡歷湖南轄境否?在南皮心期遠大,功在天南,于美味之得否親嘗,俯視無關(guān)輕重。惟湖南部民如翰鼎者,近年志衰氣沮,將來晚景無多。既得偕百萬湘民,幸托帡幪有年矣。如或湘路鄂路告成,而獨未能及身親見,甲日由湘赴鄂,丙日由鄂還湘,一被火車飛行之澤,豈非終古恨事哉?”(丙卷)從這一記述中,可以了解到張之洞當時的粵漢鐵路籌劃方案以及時人對粵漢鐵路是樂觀其成的。易翰鼎還記載了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夜的狀況:“今歲辛亥八月十九日夜,武昌城突起戰(zhàn)事。湖廣總督實有以激成之,以致轉(zhuǎn)速其行。”(丁卷)又如,易翰鼎記載義和團運動起因:“兒輩侍坐夜話,詢及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掌故。予略舉其大者以示之,而因太息痛恨于庚子拳禍之竟同兒戲也。語云:‘國以一人興,國以一人亡?!硕丝ね踺d漪者,竟以昏迷狂妄,貽毒百萬生靈,誠萬死不足以蔽其辜也。而猶幸邀議親議貴之條,得保首領(lǐng),可勝慨哉?”(辛卷)易翰鼎將義和團之亂的原因歸結(jié)于端郡王載漪,符合歷史實情。

此外,《太平草木萌芽錄》所載的易翰鼎所作詩文,亦有一定價值。易翰鼎早年即學(xué)作詩,其詩學(xué)成就可圈可點,自成一家。民國張翰儀所編《湘雅摭殘》卷十一收錄其七首詩文,如《丙戌七夕瀏陽館中書感》《營田在望》《題三閭祠壁》《漢口客中感懷》,張翰儀評價:“其為詩初無漢魏六朝唐宋大學(xué)之見,抒寫懷抱,尚能有獨到處?!?/p>

以上僅就整理者所關(guān)注的一些內(nèi)容做了簡要介紹,實際上《太平草木萌芽錄》中還有很多寶貴的資料有待發(fā)掘,例如易翰鼎對于厘金局的敘述,對湖湘學(xué)派相關(guān)人物的品評等都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總之,《太平草木萌芽錄》內(nèi)容涉及面廣泛,既可以從中了解易翰鼎的人生軌跡、讀書治學(xué)和思想人格,所謂“七十年之道德精神,已薈萃于是書之字里行間”(易晶鼎序),又可管窺清末民初社會生活的各個側(cè)面,值得重視和研究。

此次點校整理,不當之處,懇請方家不吝教正。

整理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