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概貌
王羲之生于西晉末年,主要活動于東晉年間。兩晉與之前的三國及之后的南北朝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和共同的特征。研究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應該放在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背景下進行分析和探討。
三國兩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包含了許多王朝,如三國時代的魏、蜀、吳,之后的西晉、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當然也必須加上北方前后建立的五胡十六國、北魏及分裂之后建立的東魏、西魏,及再之后的北齊、北周,這還不包括期間建立的一些小國,林林總總三四十個王朝,但后世的歷史研究者們,卻通常把它們歸入一個時代進行整體研究。當然,近年來三國是熱門題材,一些研究者把三國單獨進行研究和論述,但終不是主流。
把三國兩晉南北朝放在一起研究,不只是因為它們共同孕育在我們這片偉大的土地,更是因為這些王朝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犬牙交錯,氣脈相連、難以分隔,由此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表現(xiàn)出許多共同的特點和屬性。研究一個王朝,實在難以不與其前后及同時代的王朝發(fā)生千絲萬縷的關系。特別是從中國歷史全貌來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中華文明五千年就是一部由亂到治、由治到亂、再由亂到治的過程,這個過程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文明形式的不斷發(fā)展。西周、漢、唐、宋以及之后的明、清,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封建社會由萌芽到長大,再到強盛、完全成熟的過程。而此之間出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所謂的“亂世”。特別是三國兩晉南北朝,它承接兩漢、開啟隋唐。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兩漢,我想是“強”,用一個字形容隋唐,我想是“盛”。兩漢的強大,在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一方面均表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像春天的種子,它要發(fā)芽長大,有不可阻擋之勢;但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成長中的焦慮、莽撞和粗獷。而隋唐是不同的,它如盛夏的大自然,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盡顯華美和燦爛。期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讓這兩個時代如此不同?我們在關注和贊美兩個偉大時代的同時,是不是應該靜下心來研究中間的這個“亂世”?這會給我們帶來多少的啟迪?。?/p>
就本書主題來看,從書法角度講,漢以隸書為代表,唐則書法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唐楷基本達到了中國書法的最后圓滿和輝煌。隸書代表了書法的“古”,唐楷代表了書法的“今”。從自然到規(guī)范、從古樸到驚艷、從天真率性到法度形成,從質拙雄渾到盡善盡美,中間難以繞開三國兩晉南北朝這段歷史,期間的許多天才人物不斷涌現(xiàn),將中國書法帶到了最高峰,靈性畢現(xiàn),直指人心,窮盡奧妙,暢達天地。特別是以二王為代表的書風,足足影響了之后一千多年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他們留下的作品,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記憶標識。其實不只書法,這個時代的許多政治事件、社會制度、科學文化、人物傳奇,對后世影響之大并不遜于漢、唐,或任何一個偉大的時代。我想,與其說是“亂世”,不如說是黎明前的萌動,盛世前略顯慌亂的忙碌,無數(shù)的生命和活力在此刻涌動、融匯、交集,只等待一個時機迎接“大時代”的到來。
那么,讓我們首先走近這個特殊的時代。
對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起訖時間,時間下限基本有所定論,即結束于公元589年,也就是隋朝滅陳,實現(xiàn)中國統(tǒng)一的年份。但對于開始于何時,歷來爭論頗多,有人認為應當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算起,也有人認為應當始于董卓之死和曹操鎮(zhèn)壓黃巾軍時年,即196年。近現(xiàn)代史學大家陳寅恪、周一良及田余慶等,均認為應當是196年,即漢獻帝建安元年算起,理由是這一年曹操把漢獻帝迎到許昌,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漢朝名存實亡。翦伯贊形象地比喻,曹操在這個時候已經“把皇禮袍當作襯衣穿在里面了”。因諸位先生不僅學術上高山仰止,其分析也合情合理,足以明辨視聽,所以目前已為學界共識。從公元196年算起,到公元589年結束,共有393年,這個時間比兩漢的四百年稍短,但比唐(共289年)、宋(南北宋共319年)、明(共276年)、清(包括“后金”也才295年)均要長許多。
這393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亂世”。其間,沒有戰(zhàn)爭的年份只有70多年,平均5年多才會有一年的太平。而在人們直觀印象最亂的時代——戰(zhàn)國,在254年中打了185仗,平均每3年多就會停下來喘息一下。而這又是一個災難頻發(fā)的時期,據(jù)史料記載,在此期間發(fā)生了水、旱、蝗、疫等各種災害619次。期間王朝更迭頻繁,皇帝成為最高危的“職業(yè)”,被史料記載并可考的皇帝近90位,其他不被后世正史承認或記載的帝王足有上百人之多,而能善終者寥寥無幾?,F(xiàn)代人所羨慕的皇親國戚、王公貴族更如頸上懸刀,被殺或滅門者不計其數(shù)。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進行著中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也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移民遷徙,甚至陳寅恪先生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點,即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大變動,都是由人口的大流動、大遷徙引起的。雞與蛋誰前誰后的問題之后我們再討論,但由此可見人口流動的規(guī)模和影響。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亂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均創(chuàng)造了足令后世驚嘆的輝煌。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特別是融合的方式不是通過本體民族發(fā)動的戰(zhàn)爭和民族壓迫,而是少數(shù)民族在不少杰出領袖的帶領下主動地、自發(fā)地向漢文化靠近;官僚機制不斷探索完善,封建王朝管理方式得到不斷嘗試和總結,為隋唐國家機器的構建提供了有力保證;制定了一部又一部結構完整、概念明確、文字精練的法典,其精神及體系一直延續(xù)到近代;儒、道、釋三家不斷融合,中國傳統(tǒng)哲學繼春秋戰(zhàn)國后進入第二個大發(fā)展期,并初步形成了中華文化的根梗;科學技術并未因戰(zhàn)亂而停滯,相反在農業(yè)、天文、醫(yī)藥、數(shù)學等方面成果斐然;文學迎來大發(fā)展,以“三曹”為首的“建安風骨”和陶淵明、謝靈運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山水詩”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幾座高峰;書法繪畫、雕塑造像,更是幾乎達到巔峰水平;期間產生了如“竹林七賢”“清談誤國”“狡兔三窟”等后世耳熟能詳、令人回味的成語和故事,讓人突然會覺得這段歷史如此真實和生動。
下面,我們慢慢揭開它的歷史大幕。
第一節(jié) 歷史回顧
一、三國局面的形成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交替把持朝政,地方勢力日熏,社會矛盾突出。東漢中平六年(189年),靈帝死,劉辯繼位為少帝。屠戶出身并在當時執(zhí)政的何太后兄何進在與宦官爭奪權力中,聯(lián)絡了當年控制京師的西園八校尉之一的袁紹(曹操時為其中的典軍校尉),殺死八校尉統(tǒng)領蹇碩,并密謀盡殺宦官,為壯大勢力,召時任并州牧的董卓入洛陽。后何進被宦官死殺。而袁紹盡死宦官后,董卓漁翁得利,不費吹灰之力獨攬朝政。不僅如此,他廢黜靈帝,另立劉協(xié)為漢獻帝。董卓的專橫激起了東漢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強烈反對,釀成了東漢末年群雄紛爭的大規(guī)模內戰(zhàn)局面。
東郡太守橋瑁假東漢三公名義,號召各州郡興兵討伐董卓,并推立袁紹為盟主。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持獻帝西遷長安。關東聯(lián)軍不久也分崩離析,初平三年(192年)長安兵變,董卓被殺,關中混亂不已。經過激烈的混戰(zhàn)后,到建安元年(196年)時,全國形成了許多割據(jù)勢力和區(qū)域,主要有:袁紹占據(jù)青、并、冀三州;曹操占據(jù)兗、豫兩州;韓遂、馬騰占據(jù)涼州;公孫瓚占據(jù)幽州;公孫度占據(jù)遼東;陶謙、劉備、呂布先后占據(jù)徐州;袁術占據(jù)揚州的淮南部分;劉表占據(jù)荊州;劉璋占據(jù)益州;孫策占據(jù)揚州的江東郡部分;士燮占據(jù)交州;張魯以道教的組織形式占據(jù)漢中地區(qū)。其中,勢力最強大的當屬袁紹和曹操。
董卓入洛陽后,曹操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反抗,并成為關東聯(lián)軍的一支。初平三年(192年),誘降黃巾軍三十萬人,選其精銳,編為青州兵,后來又陸續(xù)收納一些豪強地主武裝。此時,他表現(xiàn)出與當時群雄不同的戰(zhàn)略眼光和野心。建安元年(196年),他把漢獻帝迎到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不臣”之勢,在政治上取得主動。同時屯田積谷,以蓄軍資;不限門第,開門納士。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兩軍進行了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官渡之戰(zhàn)”,全殲袁軍主力;又利用袁紹二子的矛盾,攻占鄴城,相繼占領青、冀、幽、并四州,統(tǒng)一了中原地區(qū)。建安十二年(207年),提兵北上,打敗了侵襲北方的烏桓。建安十三年(208年),南下攻占劉表之子劉琮所據(jù)的荊州。之前依附于荊州的劉備南逃。江東孫策之弟、此時的東吳之主孫權,已看清曹操攻打荊州而實志在東吳的圖謀,派魯肅與劉備會晤,并與受劉備之命的諸葛亮,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談定結盟之約。在之后的赤壁大戰(zhàn)中,孫劉聯(lián)軍不僅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zhàn),也迫使曹軍退回中原。自此也暫時形成了南北相持的局面。
北歸的曹操,集中精力用兵于關中、隴西,把統(tǒng)一范圍擴展到整個北方。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按照與諸葛亮隆中對時定下戰(zhàn)略,率軍入川,占據(jù)了原屬劉璋的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取漢中。正當劉備實力不斷壯大之際,孫劉聯(lián)盟破裂,孫權派軍襲殺正由荊州向曹軍發(fā)起進攻的劉備大將關羽,占領荊州,隔三峽與劉備軍相持。
漢延康元年(220年)一月,曹操死;十月,其子曹丕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建元黃初。次年(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國號漢,世稱蜀,建元章武。孫權一度于221年接受魏國封號,但229年,孫權也稱帝,定都建業(yè)(今南京),國號吳。同時,蜀、吳恢復結盟,共抗曹魏。之后,南北之間雖然仍常有戰(zhàn)事,但總的來說,力量大體平衡,三足鼎立之勢維持了四十余年之久。三國建立后,政治均較為開明,采取了一系列恢復農業(yè)生產、促進經濟發(fā)展的舉措,國力得到了較大幅度提升,科技文化發(fā)展也比較迅速。
三國時期,魏蜀吳出于增強軍事實力考慮,一方面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另一方面加大開疆拓土力度。魏國實行了屯田、租調制,社會秩序趨于穩(wěn)定,生產恢復速度較快,水利、冶鐵、交通、商業(yè)得到不同程度發(fā)展。源于東漢的北方大族得到發(fā)展和加強,“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更是強化了北方士族地位,這些士族在之后的西東晉、五胡十六國、北魏,甚至到隋唐依然發(fā)揮著或大或小的影響,源遠流長,不可絕斷。特別是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司馬懿本人在曹魏時代屢立軍功。景初二年(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國。正始十年(249年),發(fā)動高平陵政變,得以獨攬朝政,之后通過鎮(zhèn)壓毋丘儉和諸葛誕反抗,進一步鞏固了司馬氏的統(tǒng)治。此時,出現(xiàn)了原屬曹魏一派的、以阮籍和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等名士,開始由儒入玄,對司馬氏進行了消極反抗,之后他們之中的大部分陸續(xù)歸服于司馬氏,但他們開創(chuàng)的“魏晉名士”風度和玄學之風卻幾乎影響了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治、文化,甚至對整個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時的蜀、吳兩國,一個向西南擴展、一個向東南進發(fā),從中國歷史上看,加強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融合、開拓東南農業(yè)經濟均起了巨大作用。特別是孫權統(tǒng)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fā)展,北人南來,山越族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均設有屯田區(qū),會稽郡農業(yè)生產尤其發(fā)達。歷代修建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累年征戰(zhàn),孫吳又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從而形成了吳國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xiàn)了顧、陸、朱、張這樣世居高位的大族。在之后的東晉及南朝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蜀、吳后期,國勢均日趨衰落。
公元263年,司馬氏帥魏軍滅蜀,蜀國歷二帝,共四十三年。兩年后(265年)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史稱西晉。魏國歷五帝,共四十六年。公元280年,晉軍攻占建業(yè),吳帝投降,吳國亡。吳國歷四帝,共五十二年。司馬氏以晉代魏,雖然為歷代史家文人詬病,但客觀上講,西晉的統(tǒng)一,結束了自東漢初平元年(190年)后出現(xiàn)的全國分裂局面,流離的人民得以安定,動蕩的社會得以喘息,至于誰家稱帝于百姓何干?
二、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吳,統(tǒng)一南北,全國共有十九個州,一百七十三個郡、國,二百四十余萬戶。經過九十多年的戰(zhàn)亂,人口已不足東漢末年的一半。
西晉的政治、經濟、軍事措施,多沿襲曹魏舊章,雖加以改革,但總體變化不大,官員也多為舊人,故一脈相承,難以割裂,史家常常統(tǒng)稱為魏晉。政治方面,中央最高官職設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尚書省長官有令、仆射,執(zhí)行皇帝詔命,統(tǒng)領百官,處理政務。令以外有時設總錄一人,或錄尚書六條事若干人。前者地位高于尚書令,后者地位與尚書令大致相當。尚書左丞掌監(jiān)察省內及群官。中書省的監(jiān)、令負責起草詔令。侍中侍從皇帝左右,以備顧問;尚書所奏文案如有不妥,侍中有權即加封駁。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負責糾彈不法和掌斷刑獄。選官用人機制仍沿用九品中正制。西晉官僚體制,對后世影響很大,中書省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法制方面,西晉改變了秦漢以來律令不分的狀況,把屬于行政規(guī)章制度的條文獨立成令,為后代所沿用。晉律篇目體系比較完備,而條文大為減少。不少律條的規(guī)定,起到了緩和社會各階級矛盾的作用,鞏固了中央政權??梢哉f,晉律的影響大大超過了秦漢律法,不僅為之后隋唐至明清的法制起到了重要的參考藍本作用,而且其中的一些法律精神和律法結構體系,一起影響到近代。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后前期采取了寬和節(jié)儉的治國方針,繼續(xù)推行廢止典農官的政策,把曹魏以來的屯田民編入郡縣為自耕農,從而增加納稅人口;全國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歸于一律,以方便政令的統(tǒng)一和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同時沿用曹魏之制,丁男之戶交納實物,稱為調。戶依資財貧富為九等,調按戶等收取,九等平均定額,稱為九品混通之制。這種田租、戶調的名稱與方式一直沿用到唐朝。對吳蜀故地,則采取了區(qū)別對待的措施加以安撫,同時也對大族加強了防范。但在晉武帝后期,一反之前儉樸低調作風,反而變得驕侈淫逸,豪門貴族奢靡成風,競相攀比斗富,歷史上著名的石崇和王愷斗富的故事就出現(xiàn)在晉武帝末年。晉武帝不僅不加制止,還旁觀取樂。一時權貴階層強取豪奪、橫征暴斂、貪腐成性。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東漢末年,世家大族社會地位日隆,朝廷通過“征辟”方式選用官員時,世家大族占盡優(yōu)勢。曹操起兵之初,由于其宦官家族的出身,不為當時名士所尊重。世家大族出身的袁紹,在討曹檄文中稱其為“贅閹遺丑”,曹操不得已三發(fā)教令,提出“唯才是舉”的口號,從較低的社會階層中網(wǎng)羅人才。實際上,他對世族名士也是極力爭取。對此本書將另有篇章進行論述。從其子曹丕繼位以后,進一步向世家大族妥協(xié)。特別是在選人用人上,提出了“九品中正制”,士族出身的司馬氏建立西晉后,更加重視大族利益,出現(xiàn)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東漢、三國以來,大族占有處于依附地位的人口,西晉進一步規(guī)定,高官顯爵按照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并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以法令形式承認私家依附農民。高官可按照官品高低庇蔭親族,多者蔭九族,少者及三世,免除其租稅徭役負擔。為了耕種所占田地,還允許他們庇蔭勞動人手,作為佃客和衣食客。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礎上,東漢、曹魏以來的世代高官而且累世襲土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占據(jù)有特殊優(yōu)勢地位,形成門閥士族。
西晉中后期,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由于宮廷勢力內斗在選帝繼位方面出現(xiàn)重大問題,皇帝勢弱,皇后賈南風專權,引起“八王之亂”;二是到惠帝時,天災人禍并行,百姓背井離鄉(xiāng),流離失所。各地方統(tǒng)治者不但不妥善安置,反而迫使他們還鄉(xiāng),甚至濫加殘害,各地流民不斷反抗,多地發(fā)動起義;三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勢力不斷壯大,參與到了西晉內戰(zhàn)之中,最終演變化為“五胡亂華”,并最終顛覆西晉政權,西晉于愍帝鄴被殺(316年)后正式滅亡。西晉歷四帝,共41年。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后稱王,次年即帝位,國號仍為晉,史稱東晉。而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國的大動亂時期。此處歷史背景,本書將在后面章節(jié)詳細進行論述。
三、東晉的偏安政權
西晉覆滅后,各少數(shù)民族競相建立政權,戰(zhàn)火連年。不少中原漢族人士紛紛南遷。“永嘉之亂”后,北方諸州人口通過幾批共有達九十萬人南渡,約占到當?shù)赝林牧种弧,槴e王司馬睿在大族王氏的策劃下,早在永嘉元年(307年)已出鎮(zhèn)建業(yè),在長安淪陷后稱帝。
東晉政權在政治、經濟等政策制度上,基本沿襲了西晉的做法。與西晉不同的是,東晉王朝的建立,從一開始就大族緊密相依。從開始王氏大族在東晉建立初期發(fā)揮重要作用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后,門閥制度已向門閥政治過渡,士族大戶在東晉的政治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王氏、庾氏、謝氏、桓氏相繼成為實際執(zhí)政者。而南方本土氏族,也在整個社會政治、軍事、經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部東晉史,就是僑姓士族之間、僑姓士族與本土士族之間的斗爭及合作史。而北來的流民,在其各自的流民帥的帶領下,對東晉王朝特別在士族之間的爭斗中發(fā)揮著獨特的、微妙的作用和影響。司馬氏的皇權和正朔,隨著士族之間的斗爭和合作而飄搖起伏,但卻一直生死與共。當士族大戶勢微,并被下層族姓人士占據(jù)上風后,東晉的統(tǒng)治也告結束了。下層士族人士劉裕對內鎮(zhèn)壓孫恩、盧循起義,討平桓玄,外北伐滅南燕,西征平座譙縱,滅后秦,公元420年,取代東晉建立王朝,國號宋,史稱“劉宋”。東晉歷十一帝,共103年。在社會矛盾、民族矛盾嚴峻復雜的形勢下,已實屬奇跡。對東晉歷史,本書在后面也將專門論述。
四、混亂的五胡十六國
與東晉偏安江左基本同時期的,是北方的五胡十六國時代。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tǒng)一北方期間,各民族在北部境內建立的政權。東漢、三國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開始內遷中原,西晉末年,北方少數(shù)民族內遷步伐加快,“八王內亂”中,司馬諸王為加強自身實力,勾結少數(shù)民族勢力加入到他們的內戰(zhàn)之中,使得各少數(shù)民族之間的殺戮和仇恨日益加深,所以周一良等歷史學者曾說,與其說“五胡亂華”,不如說是“華亂五胡”。“八王之亂”中,司馬諸王紛紛被殺,西晉王權日趨凋零,這些參與內戰(zhàn)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逐漸在北方占據(jù)優(yōu)勢,最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西晉滅亡后,以匈奴、羯、鮮卑、羌、氐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也包括留在北方的一些漢族勢力,在不同地域相繼成立了十六個國家,包括: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后趙、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漢。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及西秦、夏,主要活動在西北一帶;前趙、后趙、前秦、后秦主要活動在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陜西為主的中原一帶;源于東北鮮卑慕容氏(包括鮮卑化的漢人馮跋)相繼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巴賨人雄在蜀地建立的成漢。其中,匈奴建立的政權有:北涼、前趙、夏。羯建立的政權有:后趙。鮮卑建立的政權有:南涼、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羌建立的政權有:后秦。氐建立的政權有:后涼、前秦。漢族建立的政權有:前涼、西涼。其實,當時內遷并建立政權的少數(shù)民族還有不止以上所述,因存在時間太短或割據(jù)區(qū)域太小為史家忽略。但由此也可以看到當時北方的混亂和分裂程度。
下面簡要介紹十六國的情況。
前涼:由漢人張寔建立。其父張軌原為涼州刺史。314年張軌病死后,張寔襲位成為割據(jù)政權。345年,其子張駿稱涼王,設都姑臧(今甘肅武威)。統(tǒng)治范圍包括甘肅、寧夏西部及新疆大部,曾極盛一時。376年,前涼為前秦苻堅所滅。
后涼:氐族呂光所建。呂光本為西漢劉邦皇后呂雉的族人,同前秦苻堅是同族、同鄉(xiāng)。384年,受苻堅命討平西域。前秦瓦解后,呂光據(jù)有姑臧,386年稱大將軍,389年改稱三河王。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403年被后秦所滅。
南涼:河西鮮卑禿發(fā)烏孤建立的政權。其王室姓拓跋。漢魏時已遷徙至河西。397年在今西寧稱王,后遷都青海樂都。414年降西秦。
西涼:漢族李暠所建。李暠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后裔,世為涼州大族。400年,自稱涼公,405年遷都酒泉。強盛時控制范圍包括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西抵新疆蔥嶺。421年北涼所滅。西涼太祖李暠,被后來的唐朝皇室李氏和詩人李白、李商隱尊為先祖。
北涼: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首領沮渠蒙遜建立。也有一說是漢人段業(yè)所建。沮渠蒙遜原為后涼太守段業(yè)部將,后與沮渠男成勸說段業(yè)反涼。397年,段業(yè)自稱大都督、建康公,建都駱駝城(在今甘肅高臺南),399年改稱涼王。401年沮渠男成謀反殺段業(yè),412年遷都姑臧(今甘肅武威)。強盛時控制今甘肅、寧夏、新疆、青海一部分,是河西一帶最強大的勢力。439年,降北魏。
西秦:鮮卑乞伏國仁建立。乞伏國仁原為前秦將領。385年,在隴西稱大單于,又被前秦封為苑川王,定都士川(今甘肅榆中),388年,其弟乞伏干歸立,稱河南王,遷都金城(今甘肅蘭州西),407年,改稱秦王,又復遷都苑川(今甘肅榆中地區(qū)),控制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qū),對于隴右地區(qū)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及各民族融合,具有重要作用。431年,被夏國滅。
前趙:匈奴貴族劉曜所建。因其先祖在西漢時被賜姓劉,故以漢族正統(tǒng)自居。在“八王之亂”中較早地參與了西晉王室爭奪的混戰(zhàn)中,304年,劉淵起兵,自稱漢王,所建政權被稱為漢趙。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310年,其子劉聰繼位,316年滅西晉。318年,劉聰族弟劉曜自立皇帝,319年,徙都長安,改國號為趙。統(tǒng)治區(qū)域為陜西、山西、甘肅和河南部分。329年,被后趙石勒所滅。
后趙: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石勒原為劉淵部將,控制著今河北、山東等區(qū)域。319年,脫離前趙,自稱趙王,定都襄國(今河北邢臺)。329年滅前趙后稱帝。十分注意籠絡漢族士人,減輕租賦,發(fā)展農業(yè),推選儒家教育,社會呈現(xiàn)難得的繁榮豐裕景象。強盛時統(tǒng)治區(qū)域包括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陜西以及江蘇、安徽、甘肅、遼寧部分地區(qū)。其石虎當政時社會矛盾開始尖銳,石虎養(yǎng)孫冉閔盡殺石氏子孫及羯胡,351年,后趙亡。
前秦:氐族人苻堅建立。350年,氏族人苻洪占據(jù)關中,稱三秦王。351年其子苻堅自稱大秦天王。352年,改稱皇帝,定都長安。苻堅在位期間,任用漢人王猛為相,起用許多漢族士人為官,推選儒家理念,勢力逐漸強大,先后消滅前燕、前涼及代國,統(tǒng)一了整個北方地區(qū)。強盛時疆域東至大海,西抵蔥嶺,南控江淮,北極大漠,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與東晉的淝水之戰(zhàn),前秦慘敗,名存實亡。394年被后秦所滅。
后秦:羌族貴族姚萇建立。前秦淝水之戰(zhàn)兵敗后,原降于前秦的姚萇反叛,于384年自稱大將軍、萬年秦王。386年在長安稱帝,國號大秦。姚萇去世后,其子姚興繼位,打敗了前秦殘余勢力,滅前秦后,占領源西燕河東之地,又攻占東晉的洛陽,打敗西秦,攻滅后涼。后東晉劉裕進攻后秦,收復洛陽。后秦宗室開始骨肉相殘。417年,劉裕攻占長安,后秦亡。
前燕:鮮卑首領慕容皝建立。337年,慕容皝在龍城(今遼寧朝陽)稱帝。征服高句麗,消滅東北相關部落,成為當時東北地區(qū)最強大的政權。后遷都于薊(今北京西南)。強盛時統(tǒng)治區(qū)域包括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各地一部分。西接前秦,與東晉淮水為界。370年,前秦軍攻破鄴城,前燕亡。
后燕:也是鮮卑慕容諸燕之一,前燕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建立。前秦在淝水之戰(zhàn)大敗后,投降前秦的前燕首領慕容垂于384年自稱大將軍、燕王。386年,稱帝并定都中山。394年滅西燕,全盛時統(tǒng)治范圍包括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和遼寧的一部分。397年被北魏所滅。
南燕:鮮卑慕容諸燕之一,由慕容德建立。慕容德原是后燕宗親,后燕被北魏所滅后,后燕被截為南北兩部分。398年,慕容德于滑臺(今河南滑縣)建立,因相對在南故名南燕。400年,于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稱帝。強盛時統(tǒng)治山東、河南、江蘇一部分。后被東晉劉裕滅。
北燕:鮮卑化的漢人馮跋建立。407年,馮跋滅后燕,擁立慕容云為天王,定都龍城(今遼寧朝陽)。409年,慕容云被部下所殺后,馮跋平定動亂后稱王。在位期間,注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減輕人民稅賦,設立太學,重視教育,與柔然、契丹、東晉交好,維持了較長時間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刂七|寧西南部及河北東北部。436年被北魏所滅。
夏: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建立。是匈奴人建立的最后一個政權。5世紀初,北方匈奴鐵弗部崛起,進入河套地區(qū)。407年,赫連勃勃稱王,定都統(tǒng)萬城(今陜西靖邊北白城子),417年在長安稱帝。強盛時統(tǒng)治今寧夏、陜西、山西西南及內蒙古河套地區(qū)。為政殘暴嗜殺,關中人民深受其害。431年,夏國為北魏所滅。
成漢:巴賨族李雄建立。301年,巴賨族領袖李特在蜀地領導西北難民反抗晉朝統(tǒng)治。304年,其子李雄稱成都王。338年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強盛時控制今四川、云南、貴州一部分。347年東晉桓溫伐蜀時投降。
五、南北朝的對峙
南朝,依次是宋、齊、梁、陳。這中間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時間,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終建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劉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tǒng)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歷4代8帝,共60年。南齊(479—502年)國祚短暫,只有24年,但由于爭殺頻繁,竟歷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歷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蕭衍個人享國時間最久,幾近半個世紀。陳(557—589年)首尾共33年,歷3代5帝。南朝的歷史是門閥士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南朝的皇權比較強大,門閥士族社會地位雖然高貴,卻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隨著江南開發(fā)的不斷深入,土著漢人在政治上逐漸上升,步入官僚行列,為皇帝所倚重。從梁陳之際開始,南方內地的土豪,也成為割據(jù)的一方勢力。南朝各國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級世族,因為在東晉末期之后,軍職大多由士族或次級士族等擔任。由于執(zhí)政者的努力,出現(xiàn)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國力富盛?;实凼塬@聲譽隆重的主流士族擁護,然而士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門擔任軍職或次要官職以平衡政治勢力。皇室內部也因為爭奪皇位的斗爭,時常發(fā)生宗室血腥事件。由于戰(zhàn)略運用錯誤與北朝的興起,使得南弱北強,疆域漸漸南移。到南朝梁時為梁武帝改善,北魏六鎮(zhèn)之亂后,使南朝國力逐漸追上北朝。但在他晚年時,過度崇信佛教,國家承平日久,民眾不習戰(zhàn)事,侯景發(fā)動“侯景之亂”后,梁武帝死在臺城,部分蕭氏皇族為爭奪皇位而各自為戰(zhàn),使南朝實力大減并四分五裂。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最后到南朝陳的陳文帝方完全統(tǒng)一南朝,但南朝陳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御北朝。
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朝依次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魏皇室多為鮮卑族。而鮮卑皇室也逐漸受到漢文化的熏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北魏前期以平城為都,后來孝文帝大舉實行漢化,政治中心也遷徙到中原腹地洛陽。北魏初期,實行宗主督護制,從5世紀下半期開始,其漢化趨勢加快,開創(chuàng)了北魏黃金時代的正是北魏孝文帝元宏。孝文帝實行三長制,頒布均田制,遷都洛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遷都后在三年間展開漢化運動,例如全用漢官官制、禁胡服胡語、推廣教育、改姓氏并同漢人世族通婚、禁止歸葬及度量衡采漢制,并頒詔宣布吸收漢族文化。孝文帝企圖通過限制自身文化,來達到與漢族融合的目的。通過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漢族的先進文化及先進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入了北魏的統(tǒng)治中,中國的北方已經開始進入了各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然而,雖然南遷的鮮卑人提升了文化素質,但使得暮氣重重的鮮卑貴族趨向奢侈及文弱。而后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朝皆無功而返。至于留在北方六鎮(zhèn)的鮮卑貴族由于不愿南遷,逐漸不受洛陽朝廷重視而失勢,這使得北魏內部分裂成鮮卑化與漢化兩大集團,成為日后六鎮(zhèn)民變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后廢太子并賜死。保守派穆泰、陸叡于平城擁王兵變,后被鎮(zhèn)壓,孝文帝還親自北巡安撫。孝文帝死后,北魏開始走入下坡。由于北方的柔然牽制北魏,使得北魏難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較親北朝的突厥取代柔然后才較安定。北魏后期政治逐漸敗壞,六鎮(zhèn)民變后國力大衰。最后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并分別由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zhèn)流民及關東世族,其軍力比較強盛。由于其源頭六鎮(zhèn)流民偏向鮮卑化,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北周在立國時鮮卑軍不如北齊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齊及南朝梁,所以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最后北周形成團結的關隴胡漢集團,得以攻滅因政治混亂而衰退的北齊,而漢族也逐漸成為北周軍隊的主力之一。周武帝去世后,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入朝輔政。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即隋文帝,建立隋朝。于開皇九年下詔滅南朝陳,南北朝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第二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特點
縱觀三國兩晉南北朝近400年的歷史,除了眾所周知的“亂世”外,其特色和個性十分鮮明。
首先,這是一個民族大融合時期。這種融合開始于三國,繼十六國時期后,北魏時期的融合達到巔峰。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分別向北、西南、東南縱深發(fā)展,采取了一系列少數(shù)民族政策,和平融合是主流。到十六國時期,十六國在根源上與漢民族及漢族政權大多都緊密相連。像前涼、西涼、后涼、北燕、成漢本身就是漢族所建或與漢族關系密切外,一些少數(shù)民族,南遷較早,受漢文化影響很深,如匈奴劉淵父子、鮮卑慕容氏家族、前秦苻氏、后秦姚氏等,從小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本身的漢文化水平很高,建立政權后,學習漢制進行改革,起用了北方士人加入政權管理。后趙石勒,雖然本身漢文化程度不高,但對漢文化卻十分向往和崇拜,為政期間,全面學習漢制,任用漢族士人。留在北方的漢族大戶,在少數(shù)民族政權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甚至在東晉玄學興盛的情況下,北方政權中留下了許多儒家烙印,為政更加務實。雖然北方群雄紛爭、戰(zhàn)亂不斷,但一些政權也保持相對強盛,如前趙、后趙、前秦、前燕等。從漢民族的正統(tǒng)地位來講,后世歷代對東晉偏安江南、固守自全的保守政策多有詬病,東晉時對是否北伐也分兩派,特別是本書主人公王羲之在不同時期也存在不同政見。這些主張和觀點,必須放在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下進行分析和討論,而不能一概冠之激進派和保守派的帽子。本文對此在后文有專門論述。
特別應當強調的是,當時少數(shù)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并非中華民族與外族他國的矛盾,而是內部民族之間的矛盾,而且其中的一些斗爭,用民族矛盾是難以概括的。其中的不少政權,很早地已與漢民族融合,參與到了漢民族,特別是西晉諸王之間的權力爭奪之中,一些政權與之后建立的東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合作者,有對抗者,是西晉末年政治權力斗爭的部分延伸。所以說,各政權之間的矛盾,有民族矛盾,有社會矛盾,也有權力之爭。當時戰(zhàn)爭頻仍,社會動蕩,百姓流離,但客觀上講,十六國特別是之后的北魏時期,是中華民族融合最廣泛、最深入的一次,在中國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到隋唐時期,這些民族基本已消亡,或依附漢族存在,與漢族緊密不可分離。更有意思的一個現(xiàn)象是,從軍事上說,漢族是戰(zhàn)敗方,已被少數(shù)民族政權驅趕至江淮以南,但其中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領袖,卻能看清自身不足,克服了內部許多保守派的壓力,主動向漢文化學習,雖然也有歧視漢族士人、實行胡漢分治的制度和行為,但其能夠放下勝利者的優(yōu)勢姿態(tài)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其胸懷和氣魄是值得我們今人學習和深思的。從另一方面講,當時的漢文化是何其興盛和先進,值得戰(zhàn)爭的勝利者崇拜和學習?!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本是什么,歸根到底說還是形而上的文化,以及在此前提和背景下的政治制度、經濟政策、軍事戰(zhàn)略等。如果放棄文化這個根本,只在形而下的層面上進行努力,最終還是難以持久和興盛。
在我們注意到胡族漢化的同時,必須應該看到,這也是漢族胡化的一個過程,雖然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五胡的飲食、服飾、建筑、藝術等,特別是尚武精神,對漢民族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兩晉士族重文輕武、崇玄務虛的情況下,少數(shù)民族的尚武精神,無疑是對漢文化的強烈刺激,一定程度上促進中華民族保持了警醒的民族精神,也為之后隋唐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留下了雄渾蒼茫、開闊大氣的印跡。而民族斗爭和交融中碰撞出的火花,也讓這個時代的文化顯得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深刻地影響了之后的整個華夏文明。
其次,人口的大規(guī)模流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個歷史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流動規(guī)模最大、最頻繁的一個時期。造成人口流動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北方的長期戰(zhàn)亂和動蕩,大批難民外逃避禍;二是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為了控制人口,憑借武力強行遷徙。這種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不僅在當時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現(xiàn)象,在中國歷史上也產生深遠影響。陳寅恪先生甚至認為,“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來的大變動,可以說就是由人口的大流動、大遷徙問題引起的”。
從全國范圍來看,當時北方人民避難遷徙的方向主要是:東北、西北、南方。自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后,人口便開始流動;而北方人民的大規(guī)模流動,始于劉淵起兵,特別是永嘉七年洛陽陷落之后。流向東北的一支,奔托于鮮卑慕容政權之下;流向西北的一支,歸依于涼州張軌領域;流向南方的一支,寄居于原孫吳的故土。當時流向東北和西北的北方漢族,除庶民百姓外,也有不少士族階層,但以中下士族階層為主。這些流民帶來了充足的人力和技術,五涼及慕容諸燕,從這些人中選拔了很多人才輔佐政權??梢哉f,流民對東北和西北的漢化與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于北人南來避難,可以分為兩條路線,一至長江上游,一到長江下游。雖然南來階層也各不相同,但其中卻包含了以西晉皇室及公卿士大夫等上層階級。對北人南來情況本書后文將專門介紹。
少數(shù)民族政權強徙各族人民,也始于永嘉之亂。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為加強統(tǒng)治、發(fā)展經濟,往往以武力將其統(tǒng)治范圍內的人民,強行遷入政治中心地帶,以便控制和役使,“虛其心腹,以實畿甸”;而當這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發(fā)生混亂,失去控制力或滅亡后,被遷徙的人民又往往回遷。這里不僅包括漢族人員,也包括了許多少數(shù)民族人民。每次強徙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其中,在前趙劉聰、后趙石虎、前秦苻堅時期最甚??陀^上講促進了民族間的了解和融合,但對于各族人民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災難,“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漢人能逃的都逃難了,不能遠離本土的,大多糾合宗族鄉(xiāng)黨,屯聚堡塢,據(jù)險自守,形成了中國古代特有的塢堡和鄉(xiāng)黨現(xiàn)象。后來在東晉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祖逖、蘇峻、庾氏均曾結塢自守;王羲之的岳父、東晉初期重要的歷史人物郗鑒,就是著名嶧山塢的塢主。而陶淵明的名篇《桃花源記》也取材于此。
最后,是各階層社會地位的起伏變化。在一個長期穩(wěn)定的封建王朝,經過多次的權力斗爭,既得利益群體逐步形成,社會階級或階層將漸趨穩(wěn)定,不同等級之間的壁壘將越來越難以打破,這種情況一方面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特別是皇權的鞏固,但另一方面也使社會發(fā)展動力減弱,國家制度、思想趨于保守,從而很大程度造成社會的停滯,甚至倒退。而人性的貪婪,注定既得利益群體借助于已有優(yōu)勢進行權力和權利的擴大,從而打破舊有的社會平衡,激起新的社會矛盾,進而出現(xiàn)重組利益格局的社會心理和行為,反抗和暴動必然發(fā)生。
兩漢經過300多年強大王權的統(tǒng)治,在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雖然交替把持朝政,但畢竟缺乏根深蒂固的社會勢力,在政權斗爭更迭中煙消云散。而士族大戶卻作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特有的一個社會形態(tài)成為影響時局變化的重要力量。陳寅恪先生對這一歷史階段的社會階級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論述。三國時期,本已是草根的劉備披上了皇叔的外衣;孫氏入東吳后馬上與當?shù)睾雷褰Y成聯(lián)盟,而江左豪族也在孫吳政權的庇護下快速發(fā)展,成為東晉時期的重要力量;曹操出身宦官家庭,為當時以袁紹為首的士族大戶所不齒,不得已打出了“唯才是舉”的政治口號,實際上也極力拉攏豪門貴族,到其子曹丕時期,已完全向士族大戶妥協(xié)。兩晉本是大士族出身的司馬氏建立,到東晉時形成了司馬氏與王、謝、庾、桓共有天下的局面,由門閥制度進而發(fā)展為門閥政治,士族地位上升到空前高度。在十六國和北魏代表的北朝時期,雖然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但北方漢族大戶因其社會影響、文化傳承、人才儲備方面的優(yōu)勢被當權者所倚重,雖然也有被歧視,甚至幾近被滅門的情況,但他們在北方政權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難以忽視。南朝均是中下士族或出身寒素的人士建立,士族大戶的政治地位已每況愈下,但也均給予了較高優(yōu)待。士族大戶雖然作為上層階級長期存在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中,其中的微妙變化應引起我們注意。一是士族之間的斗爭。如東晉時期王、謝、庾、桓之間的權力之爭;如同一時期僑姓氏族與江左原有氏族大戶的權利之爭。二是新舊士族之間的斗爭,如寒素出身的陶侃發(fā)展為上層一流士族后與王、謝、庾、桓的合作和斗爭。三是不同階層之間的斗爭,如曹操早年與袁紹的對抗,如郗鑒、蘇峻等中下士族作為流民帥與上層士族的合作和斗爭,如以劉裕為代表的中下士族對皇權及上層士族的反抗和顛覆。而在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北方地區(qū),漢族大戶雖然影響很大,但也只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搭配,無法成為權勢的主流。因此到南北朝末年,士族的影響和地位已大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也為隋唐的建立和強盛掃清了掣肘。
縱觀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亂世”,近400年的時間里,充滿了殺戮、陰險和動蕩。但同時也是一個南北交流、民族融合、社會階層不斷變化、各類勢力重新整合的大時代。與漢、唐這樣成熟的封建王朝不同的是,這個時代沒有特別強大而長久的政權、沒有官方思想權威的束縛、沒有在封建體制下的刻板和僵化,“非主流”的許多新鮮事物地不斷涌現(xiàn)反而成為時代的主流,一切充滿變數(shù),一切充滿活力,雖然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血腥和苦痛,但在中國近三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中,生命的勃勃生機反而讓這個時代更加引人注目。對隋唐,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本書主題,文化發(fā)展在這一時期呈現(xiàn)出的驚人活力和卓越成果值得我們分外關注。
第三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與生活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科學文化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發(fā)展階段。這一時期的文化,繼承了前代的文化成就,又進行了有意義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為隋唐文化的繁盛昌明提供了新的發(fā)展基礎。在科學技術領域方面,數(shù)學、天文學、農學、醫(yī)藥學、冶鑄、地理學和機械制造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許多有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哲學、文學、史學、書法、繪畫和雕刻方面,名家輩出,有許多重要作品問世并流傳至今,特別是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內容極其豐富,開啟了歷史性的新風氣。因本書主要圍繞王羲之展開,故在此部分一并介紹一下當時文化生活中的相關事物。
一、科學技術穩(wěn)步發(fā)展
這一時期科學技術領域的成就嚴格講不算太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動蕩不安有很大關系。但因為幾個偉大人物的出現(xiàn),讓后世永遠地記住了這個時代。
數(shù)學、天文歷史方面,有兩個著名人物,一個是劉徽,另一個是祖沖之。三國時的劉徽,撰有《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他在《九章算術注》中,運用極限理論,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其后南朝宋、齊人祖沖之,精確算出圓周率為3.1415926~3.1415927,這一成果比歐洲早近1000年,20世紀50年代,日本數(shù)學家三上義夫建議把圓周率改為“祖率”,著有《綴術》等書,對數(shù)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綴術》有六卷。是隋、唐、五代時期研究數(shù)學必讀的著作。在唐代,國家辦的學校設置明算科,《綴術》列為數(shù)學教科書,并規(guī)定四年學完。中世紀的日本和朝鮮,也采用它作教材。這部書是當時數(shù)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可惜后來“學官不能究期深奧”,遭到遺棄,在宋朝失傳了。他重編了一本歷法,叫《大明歷》,運用歲差原理,測出一回歸年的時間,與現(xiàn)代科學測定的數(shù)字只差50秒;還以十萬分之一的誤差計算出了“交點月”的數(shù)字;即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是365.24281481日。他發(fā)明的“千里船”,據(jù)說能日行百里,據(jù)史載,具有“百屈不回,未嘗移變”“圓不窮而司方如一”的功能,但后來失傳。
農業(yè)科學方面,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最杰出的農學家——北朝賈思勰,他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的優(yōu)秀著作之一。他在自序中談到,在編寫《齊民要術》時,曾“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時”,廣泛參考前人的有關著作,大量搜集民間流傳的歌謠和諺語,訪問有經驗的老農,自己還親身體會生產實踐。全書近20萬字,內容極為豐富,“起自耕農,終于酰醢,資生之業(yè),靡不畢書”。它涉及農、林、牧、副、漁的生產經驗,給后世留下極其寶貴的資料?!洱R民要術》在世界生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如對人工選種、人工雜交、定向培育等原理,作了初步的揭示。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就受過《齊民要術》的啟迪。
地理方面。西晉的裴秀,作為中國古代杰出的地圖學家,他繪制出了《禹貢地域圖》,并提出了繪制地圖的原則。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雄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學的優(yōu)秀作品。
醫(yī)學方面。三國時出了被后世景仰的名醫(yī)華佗。西晉初醫(yī)學家王叔,對當時已失散的東漢名醫(y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進行輯集,整理成《金匱要略》和《傷寒論》,使《傷寒雜病論》這部醫(yī)學文獻大部內容都得以保存下來。他的《脈經》十卷,使古代脈學系統(tǒng)化,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脈學專著,奠定了中醫(yī)脈學診斷的基礎。東晉的煉丹家和醫(yī)學家葛洪,他寫的《抱樸子》,對醫(yī)藥學、化學的發(fā)展和火藥的發(fā)明,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說:“整個化學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根源),是地地道道從中國傳出去的?!备鸷閷懥瞬簧籴t(yī)書,其中《肘后備急方》最有實用價值,它內容豐富,如對肺結核、恙蟲病均有記載,還作了我國關于天花病及其防治等情況的最早記載。南朝梁時著名醫(yī)藥學家陶弘景,收集藥物730多種,這些藥物的標準分類法,在一千多年內,一直沿用和不斷充實。他又對葛洪寫的《肘后備急方》加以增補,寫了《肘后百一方》,使它更加完備。
二、哲學宗教異彩紛呈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哲學宗教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如果說春秋戰(zhàn)國通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完成我國本土哲學思想領域巔峰構建的話,三國兩晉南北朝則開了本土與外來哲學思想交融并存的先河,并最終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釋、道合一的特質。
儒家之學仍是社會學術主流。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采納后,儒家學說成為兩漢為政的圭臬,以至于形成了西漢煩瑣章句和東漢讖緯迷信的經學,到三國時已開始衰落。但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卻并未中斷。西晉流行鄭玄注,東晉流行王肅注。后代傳習的《左傳》杜預集解、《谷梁傳》范寧集解和《爾雅》郭璞注,均出于晉人之手。荀勖繼承了劉向以來的圖書目錄之學,改變圖書七種分類為經、史、子、集四大類。晉代史學成就顯著,如西晉陳壽的《三國志》、東晉干寶的《晉紀》、孫盛的《晉陽秋》、常璩的《華陽國志》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士族大戶,雖然將注意力轉向玄學,但其大多祖輩即是儒家資深門徒,雖口頭上、行為上“玄化”,但骨子里無一不是緊依儒學的封建士大夫。
黃老道家學說開始分化,一支變?yōu)椤靶W”,一支變成中國本土宗教——道教。魏晉時期,一些士大夫為了逃避現(xiàn)實,崇尚空談,標榜虛無玄遠,名為“清談”,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易經,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莊子》為經典,稱為“三玄”。出現(xiàn)了以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清談名家,一時士大夫爭相加入,蔚然成風,甚至許多以儒為本的士族大戶開始“改儒入玄”。道教作為宗教源于東漢,張陵創(chuàng)立,實際上與道家學說關系并不大,而是和求仙求長生不老及民間巫術緊密相關。初時,凡入道者要繳納五斗米,俗稱“五斗米道”,因他的徒弟們尊稱他為天師,故又名“天師道”。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影響很大,許多士大夫也深受其影響,瑯玡王氏也與其很有淵源。東晉葛洪結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揚采藥煉丹,長生不老,道教變成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的宗教。前文所談的葛洪,不僅是一位醫(yī)學家,更是一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蕭梁時,道教經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義和封建等級觀念,豐富了道教教義,建立起道教的神仙體系。
佛教開始盛行。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教義為窮苦百姓找到了一條精神解脫的道路,也適合統(tǒng)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傳播,當時出現(xiàn)許多名僧,如法顯、佛圖澄、道安、慧遠、僧肇等。在皇室和士族大戶的大力倡導下,佛道在此時廣泛傳播,一時興盛異常。與佛教盛行同步的是反佛潮流和滅佛事件。著名學者范縝在《神滅論》一文中,針對佛教宣揚的形神分離,形亡而神不滅的觀點,提出人的精神和形體是統(tǒng)一的,形體存在,精神就存在,形體死亡,精神也就消失?!渡駵缯摗返姆捶鹚枷?,是對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重大發(fā)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從加強統(tǒng)治出發(fā),曾先后兩次滅佛。北周武帝利用滅佛增加勞動人手和財政收入,有利于社會生產的發(fā)展,但焚燒佛經,搗毀佛像,也使佛教文化遭受損失。
因哲學宗教涉及士族群體極大,影響深遠,本書對此將單獨論述。
三、文學藝術大放光彩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詩歌完成了古詩從四言、五言,騷體到七言詩的過渡,涌現(xiàn)了一批杰出詩人。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七子”,以所見所聞及親身經歷,寫出的詩賦,史稱“建安文學”,出現(xiàn)了以曹操的《篙里行》、王粲的《七哀詩》和蔡文姬的《悲憤詩》為代表的偉大作品。東晉末年,出現(xiàn)偉大的詩人陶淵明,以《歸園田居》、《桃花源詩》等為代表的詩作清新自然,風格樸實恬淡,成為我國“田園詩”流派的開山之祖。另外,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詩開始興盛,謝靈運的《登池上樓》,是山水文學的代表作;與謝靈運同時代的鮑照的代表作有《擬行路難》等,對后世影響較大。南北朝時期,一種新的樂府詩即民歌大為盛行,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有《采桑度》等,北方民歌最有名的是《敕勒歌》《木蘭辭》等。
藝術方面。繪畫藝術成就顯著。魏晉南北朝的繪畫,往往帶有宗教色彩,三國時的曹不興是我國佛像畫的始祖,東晉顧愷之是這一時期最著名的畫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魏晉以后,因佛教廣泛傳播而修造的石窟寺遍布南北各地,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等,后來成為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音樂與舞蹈藝術方面,直接從西域引進了《龜茲樂》《疏勒樂》《康國樂》,異域傳來的《天竺樂》《扶南樂》《高麗樂》等,也很流行,舞蹈在這一時期帶有明顯的民族融合色彩,有名的舞是《大面》和《城舞》,《大面》又稱《蘭陵王入陣曲》,對后世戲劇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特別需要介紹的是,這一時期書法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著名學者蔡邕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顯現(xiàn)三大特點,一是書體漸趨完備,楷、行書正式出現(xiàn)并發(fā)展勢頭迅猛;二是出現(xiàn)了以士族組成的龐大的書法家群體,書法成為名流們競技的重要手段;三是書法真正由實用向藝術轉變,成為士大夫表情達意的文化形式,以“韻”為勝的審美標準影響了之后一千多年的書法發(fā)展走向。特別應該關注的是鐘繇一脈,鐘繇開始把字體由隸書轉化為楷書,這是漢字書法的一種進步。東晉女書法家衛(wèi)鑠,世稱衛(wèi)夫人,她師從鐘繇,得其真?zhèn)?。王羲之曾隨衛(wèi)夫人學習書法,王羲之之妻郗璇,也是一位書法家。當然,這一時期書法史上最大事件就是,出現(xiàn)了本書主人公、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世稱“書圣”,代表作有《蘭亭序》《黃庭經》等。其子王獻之書法造詣也極高,與王羲之合稱“二王”。北魏時期,北魏碑志藝術最有代表性,人們習稱這種書體“魏碑”,《龍門二十品》是魏碑書法藝術的精品。關于書法本書在后面章節(jié)將詳細論述。
四、與文化生活相關諸象——“衣食住行”與“文房四寶”
酒及茶。中國歷史上因酒作詩的人無數(shù),而為酒作賦的人卻不多,但作者文學史上地位卻極高,一是西漢揚雄,二是三國曹植,同作《酒賦》,可見酒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地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常稱酒為“浮蟻”,《齊民要術》對該酒的釀造方法作了詳細的描述。西晉詩人張協(xié)描繪了一個可以提供該酒的宴會:“乃有荊南烏程,豫北竹葉。浮蟻星沸,飛華萍接。玄石嘗其味,儀氏進其法。傾罍(léi)一朝,可以流湎千日。”陶潛在他的一首《擬挽歌辭》中有以下兩句:“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彼胂笠粋€死者在死后是否仍能喝上一杯酒。張協(xié)賦中的“玄石”,指有名的酒徒劉玄石。有一次劉到酒肆中喝了一杯“千日醉”,一回家就酒醉不醒,家人誤以為他已死,就把他埋葬了。三年后,酒肆的主人去拜會劉玄石,希望看到他已從千日醉中醒來。劉的家人剛把墳墓挖開,劉就醒了,口鼻間仍有酒氣。當時在中國漢地,大多數(shù)酒精飲料是由谷物釀制的。西漢時期的探險家張騫從西域引入葡萄。最早贊美葡萄及葡萄酒的是魏文帝曹丕,他曾作文:“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說蒲萄……又釀以為酒,甘于鞠蘗,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寧有匹之者。”曹孟德更是詠出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篇;本文主人公王羲之,若無“流觴曲水”之風流雅集,估計也難出《蘭亭序》這“天下第一行書”。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農業(yè)不發(fā)達,糧食供應不足,天災不斷,戰(zhàn)火連天,酒是奢侈品,基本只供士大夫飲樂,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酒基本是文化士大夫的專供和標簽,故許多著名的歷史典故、詩歌品作、名士韻民事均與酒相關,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茶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盛行于南方,名其為“茗”或“荈”(chuǎn)。在朝廷人們把它作為酒的替代物來飲用。茶完全是南方人的飲品,北方人并不飲用。例如東晉時一剛剛南來的北方人,對丞相王導端來的茶感到不知所措。他假裝很精通地問道:“此為茶為茗?”當注意到人們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時,他馬上申明說:“問問飲為熱為冷耳?!?/p>
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與秦漢時期雖然一脈相承,但由于這一時期中國各民族的大交流、大融合,在烹飪飲食上,各民族把自己的飲食習慣、特點都帶到中原地區(qū),是引入新食物、新烹飪方法的重要時期。上層士族對飲食非常講究,都很善識美味,飲宴取樂已成為士族大戶的日常生活方式。許多文人更是對美食有相當深入的研究,陶潛曾言“好味止園葵”,謝靈運更是將食物的充足與理致的和諧等同起來,“理取足于滿腹”。大畫家顧愷之以食甘蔗時由尾到本的習慣聞名,“人問所以,云:‘漸至佳境。’”顧愷之回答時所用的四字短語精確地把握住了中國傳統(tǒng)飲食觀念的核心。此時,也出現(xiàn)了氐族苻朗這樣的美食家?!洱R民要術》中還專門記載了“魚鲊”等美食的制作方法??梢哉f,正是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國廚藝成為一門精彩的藝術。
家居。這個時期,北方和西方民族的內遷和佛教的普及,都對家具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建筑從此時開始發(fā)生了最顯著的變化,首先在于起居方式及室內空間方面,即從漢以前席地跪坐,空間相應較為低矮,逐漸改為西域“胡俗”的垂足而坐,高足式家具興起,高型坐具如凳、筌蹄、胡床和椅子等開始出現(xiàn),室內空間也隨之增高。這一趨勢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對以后的影響越來越大。佛教在這一時期漸趨普及,也對家具產生了一定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如“壸門”的出現(xiàn)和蓮花紋等裝飾紋樣的使用。關于凳子的最早記載,可見《晉書·王羲之傳》:“魏時凌云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所謂“橙”就是凳子,因其較高,故稱“懸橙”,可站在上面書寫榜額。當時凳子的形象可見于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7窟壁畫。椅子出現(xiàn)較晚。這一時期僅有極少的信息,一是斯坦因在新疆尼雅遺址發(fā)現(xiàn)的一把木椅,時間大約相當于我國的晉代,其造型和裝飾風格全是犍陀羅式。這是一件商旅帶入我國的家具。另一例是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畫“山林仙人”所坐的一把椅子,與佛教活動有關,可說是最早見到的禪椅,仙人在上盤腿結跏趺坐,與垂足坐不同。這個時期仍以席地而坐為主,故憑具仍有發(fā)展。憑幾除大量為直形外,在長江流域的下游又發(fā)展了有較大改進的弧形憑幾,文物考古工作中有相當數(shù)量出土,多陶質,說明在這個區(qū)域相當普遍。安徽馬鞍山三國吳朱然墓出土的褐漆曲形憑幾,是迄今見到的最早一例實用憑具,幾面弧形,三足作獸蹄狀,造型很有代表性。通體褐色,樸素無華,也就是后世所稱之烏皮隱幾。南齊謝脁還寫過一首詠烏皮隱幾的詩?!侗饼R校書圖》繪有一座壸門式大榻,榻座立面有壸門,正面四個、側面兩個或三個。榻上坐四人,并擺放筆、硯、盂和投壺。按榻的面積,還可再多容數(shù)人。這是在漢代榻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新家具。在大榻上仍是席榻而坐,只在榻邊垂足。唐代仍應用此種大榻,同時將此發(fā)展為大型桌子。從對家具的考證來看,這個時期仍以席地而坐為主,故書法的書寫習慣與唐之后大不相同,特別是在日常手札等的書寫中,仍是采用秦漢左手持卷,右手懸筆而書的姿勢,這在很大程度影響了這個時代迥異于后世的書風。
服飾。漢末以后,頻仍的戰(zhàn)爭使社會財力日顯艱困,兩漢冠服制度已難以維持。以往的冠帽,此時已多用后來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但有官職的男子還是戴小冠子,而冠上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后傳到民間,且男女通用。這個時代最大特點是少數(shù)民族服飾的“漢化”和漢族特別是下層人民為方便日常生產勞作在服飾上的“胡化”。這里,重點介紹一下此時士族文人的服飾。受“玄學”思想影響日深,開始寬衣大袖、散發(fā)袒胸,以示對禮教束縛的突破;“褒衣博帶”成為魏晉世俗之尚。魯迅先生在其《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一文中提出自己對此獨特的見解,先生認為,魏晉名士多服用“五石散”,此藥吃后全身發(fā)燒,皮膚易于磨破,故不能穿窄衣,非穿寬大的衣服不可,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襪而穿屐。一班名人都吃藥,穿的衣都寬大,于是不吃藥的以為其輕裘緩帶、十分高逸,也跟著名人,把衣服寬大起來了!“所以我們看晉人的畫像和那時的文章,見他衣服寬大,不鞋而屐,以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飄逸的了,其實他心里都是很苦的?!毕壬恼撌雎詭追衷溨C,也算是對與先生同時期“假文人”“假名士”的一種諷喻吧!
語音。三國及西晉時期,中原河南特別是洛陽方言,被稱為“河洛雅言”,是當時官方用語。之后,北方經過了十六國、北魏、東魏、北齊、北周等歷代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胡漢雜居,在長期民族交流和融合中,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也被漢化,最終“河洛雅言”取代胡狄語成為北方的共同標準用語。在南方,隨著西晉末年大批北人南渡,也將“河洛雅言”廣布于江淮大地。后經南朝四代吳語的浸染,中原雅言已“南染吳越”,成為一種新雅音,稱為“金陵雅言”或“南方雅言”,有人稱其為“南音”“吳音”。對日本語音影響甚大。梁朝顧野王的《玉篇》之音系,是流傳至今最古老、最完整的雅音體系,故在漢語語音史中均以其作為中國中古語音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東晉初年,由于南遷士庶中皇族和文化士族很多,屬當時中華文化的“正朔”,南方氏族在文化上自卑和謙慬之心甚重,故“河洛雅言”仍是官方用語,無論南北,士族均以使用“河洛雅言”自豪,南方當?shù)卣Z音只是下層人民用語,氏族所不齒。東晉王導為拉攏南方大族,偶用“吳語”,被南方士人所重。
紙。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造紙技術比漢代已有明顯進步。現(xiàn)在對出土漢紙和三國兩晉南北朝紙進行檢驗,漢紙白度差,表面不甚平滑,結構不緊,紙面上纖維束較多,纖維帚化度低,簾紋不顯,紙質粗厚。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的紙則白度增加,表面較平滑,結構較緊湊,纖維束較少,有明顯的簾紋,紙質較細薄。有的晉紙纖維帚化度達到70%,已接近機制紙。漢代造紙術發(fā)明后,在書寫紀事材料方面,還是紙與縑帛和簡牘并用,紙還不足以完全取代簡帛。這種情況,到晉時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于晉代已能造出大量潔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紙,人們不再使用昂貴的縑帛和笨重的簡牘來書寫,而逐步習慣于用紙。最后紙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書寫材料,徹底淘汰了簡牘。隨著造紙術的進步和推廣,這一時期的南北各地都建立了官私紙坊。北方以洛陽、長安及山西、河北、山東等地為中心;浙江會稽、安徽南部和建業(yè)、揚州、廣州等地則為南方的造紙中心。當時主要生產麻紙、桑皮紙和楮皮紙。浙江嵊縣剡溪沿岸是藤紙中心。由于藤紙質地優(yōu)良,曾名噪一時。但在南方仍以麻紙為大宗。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造紙原料,以麻料為主,此外還采用其他韌皮纖維原料如楮皮、桑皮、藤皮等,有時還將樹皮纖維和麻料混合起來造紙。造紙原料的擴大,與造紙技術的革新是密切相關的。這一時期的造紙,已在漚制脫膠、堿液蒸煮、舂搗、漂洗、打漿、抄紙等工序上更加精細,如舂搗已不止進行一次,并一般以碓代替杵臼,打漿度有顯著增加。為改善紙的性能,晉代已有施膠技術,早期的施膠劑是植物淀粉糊劑,或將其摻入紙漿中,或刷在紙面上,再予以砑光。這樣處理的紙在書寫時就不會發(fā)生走墨、暈染等現(xiàn)象。在設備方面,出現(xiàn)了活動的簾床紙模,即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因而可反復撈取成千上萬張濕紙,并且這種先進的抄紙工具,能抄出緊薄而勻細的紙面。這是造紙技術中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革新。另外有了表面涂布技術,即將白色礦物細粉用膠粘劑或淀粉糊刷在紙面上,再予以砑光。這樣,既可增加紙的白度和平滑度,又可減少透光度,使紙面緊密,吸墨性好。對紙張加工的另一技術是所謂的“潢治”之法。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有專篇敘述染潢法:“凡打紙,欲生則堅厚,特宜入潢。蘗熟后,漉滓搗而煮之,布囊壓訖,復搗煮之,凡三搗三煮,添和純汁者,其省四倍,又彌明凈。寫書經夏然后入潢,縫不綻解。其新寫者,須以熨斗縫縫熨而潢之。不爾,入則零落矣。”這樣一整套入潢法,其目的不僅在于染色,更重要的在于借黃蘗藥力以防蟲蛀。紙加工技術的進步,對書法的影響是空前的。一是紙的供應量充足,日常書寫練習成本大大降低;二是紙張質量不斷提高,更能表現(xiàn)出《書譜》所描述的“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的神采,使書法的表現(xiàn)力大大增強;三是紙的防腐性加強,從而使我們在1700年后有幸見到晉人遺墨風韻。
毛筆。我國制作毛筆的歷史十分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筆描繪的痕跡;東周的簡牘、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F(xiàn)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毛筆是在湖北隨州出土的,大約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對筆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筆”“聿”“拂”等名稱。直到秦代才統(tǒng)一稱作“筆”。相傳秦將蒙恬曾在善璉村取羊毫制筆,故在當?shù)丶霸S多書中將其奉為“筆祖”。漢代是我國毛筆的重要發(fā)展時期,據(jù)正史書籍記載,我國著名的宣筆就發(fā)明于漢代。晉時,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筆,以筆鋒堅挺而著稱。宣州陳氏之筆深受時人喜愛。自三國以后,毛筆的制作方法逐漸被人們總結出來,《筆方》與《筆經》相繼問世,《筆方》載于《齊民要術》,詳細記述了毛筆的制作工藝;《筆經》相傳為王羲之所作,介紹了筆的另外一種制作方法,雖有假借訛傳之嫌,但也可知當時制筆工藝的成就。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xiàn)了許多贊美毛筆和制筆的詩賦。如西晉成公綏的《棄故筆賦》和傅玄的《筆賦》,東晉郭璞的《筆贊》等。
墨和硯。墨出現(xiàn)于公元前十四世紀,考古發(fā)現(xiàn)當時的器物上已有墨跡,在湖北云夢縣發(fā)掘出來戰(zhàn)國時的墨塊?!洱R民要術》中最早記述了制墨的方法。史上也有三國時期魏國韋誕“仲將之墨,一點如漆”的記載??芍谌龂鴥蓵x南北朝時期制作技術的成熟。研與墨的出現(xiàn)幾乎同時,陜西臨潼出土的石硯為五千年前用品,但用于書寫的墨硯,戰(zhàn)國晚期至秦漢才定型。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包括硯在內的書寫工具更加精良。瓷硯在三國開始流行,其形狀一般是圓盤形,下附三足,足常呈獸蹄形。三國之后,青瓷硯較多。這一時期,陶硯也繼續(xù)存在,材料大多取自各地山上的石灰?guī)r、葉巖、石英石和青石。盛行圓盤三足式,長方形四足式,四方形四足式。已實用性和藝術性并重,帶有突出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的硯臺開始出現(xiàn)。
歷史像個搗蛋鬼,一方面給我們揭露了政權頻繁更替陰謀不斷、全境戰(zhàn)火連年血流成河、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的“亂世”景象,讓人長吁短嘆,發(fā)出“寧作盛世犬,不作亂世人”的感慨后,一方面又展現(xiàn)出了新觀念和新事物層出不窮、鮮活的文學藝術作品競相涌現(xiàn)、文化生活中充滿生機和趣味的一個文化盛世。在那樣一個可以稱之為黑暗和混亂的年代,是這些文化藝術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才讓這個時代明亮、燦爛起來。在這里,我突然想起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的一句話:“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散布的幾點星光”,我想,用在此處正是合適不過了。
文化是一個獨特的東西,屬上層建筑,但又不完全屬于上層建筑,與政治、法律等絕不相同。文化常常有其自身獨特的發(fā)展生長方式。政治的大一統(tǒng)、經濟的極度繁榮并不代表文化盛世的必然出現(xiàn),三國兩晉南北朝就是一個實例。但文化依然有其發(fā)展規(guī)律可循。我們分析這個階段文化繁榮的根源,是否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首先,思想的撞擊必然產生智慧的火花。三國兩晉南北朝思想產生了激烈的沖突、撞擊和融合。一是漢民族與少數(shù)民族之間。秦漢近四百年的大一統(tǒng),少數(shù)民族難以染指漢地,雖有交流,但終始漢文化站在高峰之巔難以平等對話,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大量少數(shù)民族政權入主中原,雖然“漢化”是主流,但一方面“胡化”也在悄然進行,同時漢政權作為“失敗者”,在心靈深處對漢文化的堅定難免不有所松動,不知不覺中進行了許多反思和學習。二是南北的交融。戶籍制產生于秦漢,統(tǒng)治者通過控制人口流動的目的有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和鞏固封建政權,這也形成了兩漢三百年的穩(wěn)定。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亂引發(fā)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在給人民帶來苦難的同時,客觀上也讓南北方,乃至全國各地進行了思想、文化、技術等的一次大交流,眼界更加開闊,桎梏的思維活躍了起來。就連那些士族大戶也“有幸”看盡了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這其中觸動了多少靈感??!三是佛教作為外來宗教對本土儒、道思想的沖擊。佛教一來華夏大地即被人廣為接受,這里有時局動蕩不安、尋求精神依托的原因,更是因為佛教本身也博大精深,許多方面為儒道所不及,后世、甚至今天的許多學者,往往看到前一原因而忽略后面的事實。佛教與其說被人民甚至皇室所接受,不如說是被這個時期的文化大族普遍認可。佛法教旨本與儒道并無本質沖突,甚至多有相輔相成之處。所以通過一些大德高僧的佛法“漢化”,佛教,特別是佛教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佛教“性空”思想,對中國文學藝術影響深遠,幾乎當時及后世每代文化人、藝術家在心靈上、思想上均受其啟發(fā)。
其次,是王權大一統(tǒng)的衰落讓思想多元化成為可能。文化是可以通過政權倡導繁榮的嗎?文化是可以被統(tǒng)治者的權力促進的嗎?文化是因為最高領導者的喜愛而實現(xiàn)真正的繁榮嗎?政治與文化同為上層建筑,但卻有其本質的不同。政治的終極目標是政權的穩(wěn)定存續(xù),對與一切動蕩和不安本能上是排斥的。文化是什么,是文學作品?是藝術?是大師引領我們多彩的生活?這些只是文化的表現(xiàn)方式,文化最根本的是思想。文化的前提是思想的自由,沒有自由思想的文化毫無生命力,最終可能成為政治的點綴。為了維護政權的穩(wěn)定存續(xù),一定程度的思想自由是被允許的,特別是在唐、宋這樣清明的時代,但思想的絕對自由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現(xiàn)代所謂的民主社會中也不可能。所以,我們看到人類歷史上思想、文化的大發(fā)展期,基本都在“亂世”。漢武帝之后“獨尊儒術”,到東漢時代,思想界用“一潭死水”形容也許過激,但僵化刻板、墨守成規(guī)是事實。從三國時期開展,政權更替頻繁,皇權自顧不暇,主流正統(tǒng)已不存在,長期儒學壓抑后的反彈十分強烈。“玄學”的興起和諸多名士離經叛道的做法即是明證。南遷的文化氏族紛紛“改儒入玄”,一定程度上是思想上輕視甚至對抗皇權的表現(xiàn)。這種形勢,促成了我國歷史上繼春秋戰(zhàn)國之后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之后似乎再未出現(xiàn)第三次。由此可見這個時代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和偉大。那是一個文化的自覺時代,真正的為文學而文學,為藝術而藝術。
再次,是天才人物生逢亂世的悠游生活。文化藝術的發(fā)展有其規(guī)律性,但也有其意外性,我們的常規(guī)思維,總是被一些“曠世奇才”的出現(xiàn)所打亂。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一個天才人物輩出的時代,這里有祖沖之、有曹氏父子、有葛洪、有王弼、有陶淵明、有顧愷之,當然也有羲獻父子,難以計數(shù)。但與其他時代不同的是,他們都生逢亂世但又有悠游生活。一方面,亂世帶給他們巨大的沖擊,不僅耳聞目睹了國家、社會的動蕩不安,家族及個人也如同一葉扁舟,在時代的大潮中不斷起伏,他們對世間、人生意義的看法是迥異常人的;另一方面,這些天才人物大多士族大戶出身或身居高位,身上有“貴族氣”,無論仕途和生計都不需要他們作太多考慮,社會地位崇高,物欲的需求很少,心靈相對自由,這是后世許多文人無法相比的。即便是生活在田園的陶潛,是東晉著名人物陶侃的三世孫,“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根本原因是不屑向寒素出身的督郵低頭。他們的胸懷是大氣寬廣的,心靈是快樂并痛著的,如果說此時無大師出現(xiàn),真有些辜負了那個時代!
最后,是亂世中依舊對文化的尊重??慈龂鴥蓵x南北朝的歷史,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權力和武力對文化的低頭。三國時魏、蜀、吳三國君主禮賢下士的故事人們都耳熟能詳自不必多說。西晉末年大批士族南渡后,面對以南方大多以武力起家的豪強士族,依然保持了文化的自信,而南方氏族也對這些文化士族崇拜禮遇有加。十六國及后來的北魏,大多能放下軍事優(yōu)勝者姿態(tài)向漢文化學習,對北方士族大戶及士人爭相利用。南朝四代,均是中下士族起家,原有的士族大戶早已勢微,但歷代均給予了相當禮遇。這在后世,特別是在今天我們這樣一個物欲橫流、成功至上的時代,是多么不可思議呀!這對我們而言至今也是一個謎。如果試著分析,我想有四個原因。一是這些大戶都是世家大族,社會關系盤根錯節(jié),家庭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都很大;二是這些士族大戶基本都是文化大族,代表著文化的“正統(tǒng)”,在靠儒家思想維持的封建社會中,地位不可取代;三是當時教育并不普及,士族的家傳教育十分成熟,經世治國人才大多出于這些大族,歷代帝王不得不用;這一點在唐朝教育普及化后大大改善;四是文化魅力。在當時的時代,以儒學為主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少數(shù)民族、南方豪族、下層人民所極力向往的,甚至直到近代,文化及文人被歷代帝王所重我想可能也源于此。近代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被顛覆,中華民族屬于自身的新思想、新文化還沒有真正建立,中華文化的魅力已遠不如前,文化的高度在降低,文化人的水平在下降,所以才有了今天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混亂、彷徨、淺薄和功利。
第二章 兩晉大事件
在前面介紹論述了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大背景后,讓我們進一步縮小范圍,重點分析王羲之生活的時代,即西晉末年和東晉前期,可以說,就個階段的許多歷史事件,都與瑯玡王氏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這個大門閥士族的重要成員,幾乎當時的每一個大事件都與王羲之有關,或多或少影響了他性格和思想的形成。為論述的連貫性,文中對其前后歷史事件和人物也將進行簡要的論述。
第一節(jié) 短命的西晉
西晉建于公元265年,正統(tǒng)歷史學家常稱其為“司馬篡魏”。魏晉時期的政策規(guī)章、法律制度基本一脈相承,故史家習慣稱為“魏晉”。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命的王朝,先后僅僅51年,而且有一半時間都是戰(zhàn)亂和動蕩。一些學者分析西晉短命的原因,常常歸結為“八王之亂”,其實,西晉統(tǒng)治時期,特別是后期內外矛盾均已十分突出。“八王之亂”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從歷史的延續(xù)性看,西晉末年的不少事件和人物,對東晉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西晉后期的極度奢靡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像兩晉南北朝時期那樣,皇室及上層士族的驕奢淫逸之風達到了瘋狂的地步,這種瘋狂不僅僅是要滿足物質生活的需求,而是要滿足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精神需要。當把揮霍當作瀟灑,把斗富作為地位象征,把暴殄天物為眾人稱頌和追慕,社會已陷入怎樣的深淵!這種極度的奢靡之風,放在當時社會經濟屢受破壞、人民流離所失的大背景下,顯得多么觸目驚心!而奢靡的瘋狂程度與他們表面上所標榜的自然清淡、忠孝仁義的說教,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種病態(tài)的奢靡之風正是源于西晉。
兩漢時期的整體作風崇尚簡樸,不少帝王皇室表率作用較好。但到了東漢末年,腐敗奢靡之風已比較嚴重。曹操統(tǒng)治時期,“務以儉率人”,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史稱他“性節(jié)儉,不好華麗”。這一點,我對陳寅恪先生關于兩個王朝的階級性分析深以為然。前面已經論述,曹操出身不好,為當時士族大戶所不齒。從東漢末年開始,士族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曹操的崛起可以說是對士族門閥制度的挑戰(zhàn),但士族的勢力和影響十分強大,因此在曹丕繼位后,一步步向士族大戶妥協(xié),奢靡之風又隨之而起。
晉武帝司馬炎時期,奢靡之風漸趨瘋狂。在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是個十分有爭議的人物,褒貶參半。特別是許多人把他作為奢靡之風的始作俑者,認為他奢淫成性、荒淫無度。確實也有實例為證。他下令興建太廟,極盡奢華。當政后第九年,宣布將公卿以下的女子充實后宮,在采擇聘定之前,禁止各級官員家庭嫁女議婚。一時,天下名家大戶的女子都故意破衣穢妝,逃避采擇。平定東吳后,更是將東吳宮中5000多名伎妾收入宮中。后宮佳麗多達上萬。晉武帝的苦惱在于佳人太多不知如何選擇,于是他時常坐上羊車在后宮漫游,羊車停在哪兒就在哪兒就寢,后宮的女子們爭著在門前插竹葉、撒鹽末,吸引羊車,于是出現(xiàn)了著名成語“羊車望幸”。他在晚年還縱容母舅王愷與當時首富石崇斗富。
但總體來看,晉武帝司馬炎還是有所作為的帝王。在位期間,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系,拱衛(wèi)中央。采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fā)展生產,屢次責令郡縣官勸課農桑,并嚴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吳、蜀地區(qū)人民北來,充實北方,并廢屯田制,使屯田民成為州郡編戶。太康元年,頒行戶調式,包括占田制、戶調制和品官占田蔭客制。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弘揚民族文化,為中華民族古代燦爛的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太康年間出現(xiàn)一片繁榮景象。特別是針對漢末風俗頹廢,生活豪奢的情況,即位當年,就下詔要求“大弘儉約”,“矯以仁儉”,不能自存者賜谷人五斛,免逋債宿負,詔郡國守相巡行屬縣,并能容納直言,還出臺了一系列倡儉之舉。《晉書》記載:“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蝗菁{讜正,未嘗失色于人;明達善謀,能斷大事,故得撫寧萬國,綏靜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遺風,乃厲以恭儉,敦以寡欲。”后世對其也多有贊譽。特別是唐太宗對其極力推崇:“武皇承基……絕縑絕之貢,去雕琢之飾,制奢俗以變儉約,止?jié)诧L而反淳樸。雅好直言,留心采擢,劉毅、裴楷以質直見容,嵇紹、許奇雖仇讎不棄。仁以御物,寬而得眾,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睍x書中記載,一日,司馬炎問耿直的大臣劉毅:“你看我可以比漢朝的哪一個皇帝?”劉毅回答:“桓帝、靈帝”。并言:“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彼抉R炎干笑不答。后人多將其作為詬病司馬炎的證據(jù),實際上,劉毅所答是指晉武帝時期,而非本人賣官。從另一個側面,也足以看出司馬炎的胸懷和氣量。
不過,晉武帝司馬炎對奢靡之風盛行也難辭其責。在其后期,國力日益強盛,特別公元280年攻取東吳統(tǒng)一天下后,熱衷于安逸享樂,以致荒淫無度,君臣賽富,出現(xiàn)了“后宮殆將萬人”“日食萬錢”“無下箸處”的情況。前明后暗是對晉武帝最公正的評價。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王族如此奢靡,世家大族爭相效尤。晉武帝司馬炎女婿王濟,不僅文辭俊茂,才華橫溢,風姿英爽,且愛好弓馬,勇力超人。但生活十分奢侈,麗服玉食,揮金如土。當時洛陽土地昂貴,王濟買地為埒(埒專指馬射場的圍墻),并且用錢輔地,被當時人稱為“金溝”(一作金埒)。王愷家有一頭牛名叫“八百里駁”,王濟以錢千萬與王愷進行射牛打賭。王愷自以為比王濟箭法好,讓王濟先射,結果王濟一箭將牛射死,并立即命人把牛心挖出,揚長而去。有一次,王濟在家宴請武帝,食器珍貴,蒸肫味道甚美。武帝問,這是怎么做的?他回答說:“以人乳蒸之?!?/p>
晉武帝時的吏部尚書王戎,在晉惠帝時又擔任司徒。而這樣一個“國家棟梁”之臣,不思報國,卻嗜財如命。他的家產不計其數(shù),莊園遍布全國各地,錢多得連專用倉庫都放不下,有不少已積久生銹,還貪心不足,一有時間就把自己關在賬房里,拿著賬簿啪啪地算個不停。他家種了很多李子,味道好,產量高,每年要賣好多錢。因怕別人買李子傳種,還挖空心思讓人在賣出的李子核上鉆個洞。由此可見其貪婪與鄙俗已令人不齒。
當時,在西晉王朝中這樣貪婪、庸俗、腐化、奢靡的王公大臣比比皆是。他們貪暴恣肆,攀比炫耀,明爭暗斗,已發(fā)展到不知廉恥、毫無顧忌的程度?!笆醵犯弧笔瞧渲凶钔怀龅囊焕?/p>
石崇是將門之后,先后擔任過修武的縣令、荊州刺史、徐州監(jiān)軍等官職,也是個文學家,著有《石崇全集》。受滿朝奢靡之風的熏染,一入仕途就不擇手段為自己牟取私利,聚斂財富。在擔任荊州刺史時,為了暴富,曾帶領手下一幫人喬裝打扮,攔劫富商,還闖入巨豪府第,連偷帶搶地將巨額財物據(jù)為己有,轉眼成為“富翁”。就這樣一個無恥之徒,居然受到朝廷重用,青云直上,位列九卿。石崇暴富后,在河陽金谷建了一座別墅,名之曰“金谷園”,其規(guī)模之龐大、設計之精巧和裝飾之豪華,都登峰造極,蓋世無雙。為了恣肆玩樂,還派人四處搜羅美女,先后納妾100多個,愛妾綠珠,美若天仙,壓倒全國佳麗。他天天帶著這群美女嬌妾在園中宴樂,“春從春游夜轉夜”,渾渾噩噩,不知天高地厚。大富豪石崇請客,席上山珍海味就不必說了,僅他家的廁所就有十多個美艷的婢女排成一列侍候。這些婢女都穿著漂亮的衣服,戴著華麗的首飾,手里各端著托盤,里面放著手巾、香粉(甲煎粉)、香水(沉香汁)、干凈的衣服、熱水等。晉人石崇每次宴客,都要家中美婢倒酒,客人如果不一飲而盡,石崇立刻派人把倒酒的美人拉出去殺了。
王愷是司馬昭的小舅子,晉武帝司馬炎的親舅舅。他對石崇的富很不服氣,一心想勝過他。石崇也瞧不起這種貴戚,老想壓壓他的氣焰。于是兩人便在暗中斗富,互比奢侈。王愷用糖水洗鍋,石崇就用白蠟燒飯;王愷作細紗步障四十里,石崇用絹綢作步障五十里;石崇涂墻用香椒泥,王愷就用赤石脂。司馬炎知道后不僅不制止,不查辦,還暗中支持王愷,賜他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王愷把這個稀世之寶拿到石崇面前夸耀,石崇順手把它打碎,然后叫人拿出三四尺高的珊瑚樹六七株,任他挑選。這下把王愷嚇傻了,不得不服輸。
這種明目張膽、烏煙瘴氣的斗富,在社會上造成極壞影響。大臣傅咸上書說“奢侈之費,甚于天災”,請求王帝制止,但司馬炎無動于衷。于是這股奢靡之風,愈演愈烈,殃及全國。在斗富得勝之后,石崇更加得意忘形,終于成了眾矢之的。趙王司馬倫對石崇的財產早就垂涎三尺。在晉惠帝時的宮廷政變中,借機殺了他全家,綠珠也墜樓自殺。石崇的暴富速亡成為后人譏刺的話題,東晉畫家史道碩曾作《金谷園圖》以諷之。南宋畫家趙伯駒、明朝畫家仇英、清朝畫家華勖、現(xiàn)代畫家黃均等,皆以此題作畫,借以抒發(fā)藝術家對世事的哀悼與諷喻之意。唐朝詩人杜牧曾作詩《金谷園》以悼之。詩曰: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如此奢靡的風氣,加重了權貴階層對人民的剝削。朝廷大官百般勒索地方官,地方官想方設法搜刮民脂民膏,官場風氣十分腐敗,清白為官甚是艱難。歷史上有名的為《左傳》作注的杜預,也是影響之后歷代法律制度——《晉律》的重要制定者,在其出鎮(zhèn)襄陽都督荊州軍事,積極籌備渡江滅吳時,仍得時常向洛陽的權貴送禮,目的只有一個,防止被人暗算。另一個原來以正直著稱的官員茍晞,外出任刺史時,見朝廷混亂,唯恐災禍臨頭,只得結交權貴以自保,在任上搞到珍稀寶物送到洛陽。為保證送上的珍稀物品保持新鮮,他特意買了一頭千里牛,朝回暮歸。
西晉的奢靡之風并不是偶然的。西晉是由上層士族為主體建立的政權,士族大戶從東漢末年開始日益強大,在政治、經濟上對當世影響甚大,這些大士族通過在朝廷中的顯赫地位和權勢,強占大量土地,擁有大批依附人口,雖然魏晉時期朝廷也出臺政策予以限制,但成效有限。土地和人口是農業(yè)社會的主要生產資料和資源,因此這些士族掌握著社會的巨大財富,兩極分化十分嚴重。這一狀況,到東晉時期雖有所收斂,但本質并未改變。雖然后來的南朝均是下層士族建立,但也受這股奢靡之風習染甚重。當后世的我們遠觀晉人風韻無限贊嘆的同時,也應細細體察在此背后人民的艱辛。不過,從史料來看,鮮有南渡王氏家族極度奢靡的記載,倒是有不少關于王羲之為官期間體恤民情的史實,這在當時的大背景下顯得與眾不同??傮w來看,到晉武帝末年,貴族士大夫的窮奢極欲引發(fā)了嚴重的社會矛盾,廣大勞動人民,甚至許多下層士族與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已十分尖銳。
二、“八王之亂”后皇室的衰落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去死。繼位的癡呆低能的兒子司馬衷為晉惠帝。第二年,即發(fā)生了歷時16年之久(291—306年)的“八王之亂”。
司馬氏建晉后恢復古代的分封制有其歷史原因。曹爽當政魏國時,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諸王,政權可能轉入異姓之手,曹爽不聽。之后,司馬家族奪取了曹氏皇族魏國的政權,這事在司馬家族中很有影響。因此,西晉建國初期,晉武帝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建國。之后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265年(泰始元年),又制定了王國置軍的制度,后來又讓諸王出任地方都督,賦予了一定行政權力。如此一來,多位王掌握了封國的軍政大權。晉武帝執(zhí)政期間,本人有統(tǒng)治才干,威望較高,所以能把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了政局的穩(wěn)定。但他去世后,分封制的弊端立刻顯現(xiàn)出來。
晉武帝重病之時下了詔書,依托汝南王司馬亮及太后楊芷之父楊駿共同輔政晉惠帝。楊駿從中書省借出詔書,看后不歸還。當時的中書監(jiān)華廙恐懼,還親自向楊駿索取詔書,但楊駿始終不還。晉武帝病情加重時,楊駿要求讓他單獨輔政,帝點頭默許。楊駿招來中書監(jiān)華廙、中書令何劭,口宣帝旨作遺詔,讓楊駿單獨輔政。詔成后華廙、何劭二人拿給晉武帝看,帝視而無言,兩日后就駕崩了。晉武帝死后,司馬亮恐怕楊駿要害他,逃亡許昌。楊駿一時位極人臣。而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是開國元老賈充之女,也企圖操縱晉惠帝以把持朝政。
楊駿輔政時期,凡有詔令,晉惠帝過目后交與楊太后;然后直接下發(fā)執(zhí)行。楊駿知賈南風難以控制,為防賈南風礙其擅權,則任命其親信掌管禁軍,此舉引起皇親國戚及一些大臣的不滿。永平元年(291年),賈南風秘密派人與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聯(lián)絡,要他們帶兵進京,討伐楊駿。楚王司馬瑋從荊州帶兵進了洛陽。291年三月,賈皇后設計讓晉惠帝下詔書,宣稱楊駿謀反,司馬瑋軍火燒其府第,楊駿逃到府中馬廄被殺。賈后又以晉惠帝名義下詔書,廢除楊芷的皇太后位置,貶為平民,囚禁在洛陽郊外的金墉城(楊太后因沒有食物八天后餓死)。又誅滅楊駿三族,株連而死的共有數(shù)千人,至此楊駿政治勢力被消滅。楊駿被殺后,朝政大權由司馬亮與衛(wèi)瓘共同執(zhí)掌。賈南風對未能獨攬政權不滿意,當年六月,串通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及衛(wèi)瓘。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及衛(wèi)瓘后,司馬瑋友人岐盛勸其乘機擴大權力,司馬瑋猶豫不決。
賈南風認為司馬瑋的權力太大,在殺了司馬亮的第二天,她依張華之計,派人到司馬瑋處宣布司馬瑋偽造手詔。司馬瑋的部下聞詔后多放下武器散去,司馬瑋束手就擒。賈南風至此并不罷手,他以司馬瑋偽造手詔害死司馬亮、衛(wèi)瓘的罪名,將其處死。由此朝政大權被皇后賈南風掌控,她的親戚黨羽多被委以重任。例如其族兄賈模、內侄賈謐,母舅郭彰這些親黨。賈皇后還起用當時名士張華為司空,世族裴頠為尚書仆射,裴楷為中書令,王戎為司徒。賈南風把持朝政達九年之久。國勢也相對安穩(wěn)。
太子司馬遹乃謝才人謝玫所生,與賈南風一向不和。299年,賈南風設計廢除太子司馬遹,讓晉惠帝下詔廢除司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陽郊外金墉城,不久被殺。司馬倫、孫秀等人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發(fā)兵收捕賈皇后及其黨羽,廢賈皇后為庶人,囚禁在建始殿。張華、裴頠等人當時被殺,很多官員都被罷免。賈南風后來被送到金墉城,司馬倫又以偽詔書讓賈南風喝下金屑酒而死。事后司馬倫假詔書自封相國,孫秀等人都被封大郡,握有兵權。司馬倫一黨掌握了朝政大權。司馬倫一黨道德低下,也無治國之能。黨羽之間鉤心斗角,在政治上并無建樹。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皇帝,晉惠帝被廢,軟禁于金墉城。司馬倫眼睛不好,人稱“瞎兒”。真是“瞎兒”奪了“傻兒”的皇位。
司馬倫篡位后,駐守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起兵討倫,成都王司馬穎與鎮(zhèn)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颙舉兵響應。洛陽城中的禁軍將領王輿也起兵反倫,迎惠帝復位,殺死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以大司馬入京輔政。太安元年(302年)底,河間王司馬颙又從關中起兵討司馬冏,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也舉兵入宮殺齊王司馬冏,政權落入司馬乂之手。太安二年,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合兵討長沙王司馬乂。司馬颙命都督張方率精兵7萬,自函谷關向洛陽推進;司馬穎調動大軍20余萬,也渡河南向洛陽。二王的聯(lián)軍屢次為長沙王司馬乂所敗。次年正月,洛陽城里的東海王司馬越與部分禁軍合謀,擒長沙王司馬乂,將其交給河間王司馬颙的部將張方,被張方燒死。成都王司馬穎入洛陽為丞相,但仍回根據(jù)地鄴城,以皇太弟身份專政,政治中心一時移到鄴城。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不滿,率領禁軍挾惠帝北上進攻鄴城。蕩陰(今河南湯陰)一戰(zhàn),被成都王司馬穎擊敗,惠帝被俘入鄴,東海王司馬越逃往自己的封國(今山東郯城北)。與此同時,河間王司馬颙派張方率軍占領洛陽,接著并州刺史司馬騰(司馬越弟)與幽州刺史王浚聯(lián)兵攻破鄴城,成都王司馬穎與惠帝投奔洛陽,轉赴長安。永興二年(305年),東海王司馬越又從山東起兵進攻關中,擊敗河間王司馬颙。光熙元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迎惠帝回洛陽,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相繼為其所殺,大權落入司馬越手中,“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后人多將“八王之亂”嫁禍于賈南風頭上。這位賈南風皇后確實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葩”。史書上對其極盡貶斥。記載賈南風身材矮小(約1.4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眉后還有一大塊胎記,可謂丑陋之極;而且嫉妒心強,心狠手辣,曾手刃嬪妃。為什么這樣一個人能成為皇后?原因在于賈南風是西晉的開國元勛賈充之女。賈充在曹魏時任大將軍司馬昭的軍中司馬、長史等職,后為廷尉,爵封宣陽鄉(xiāng)侯。他能言善辯,為人巧慧,很得親信。魏主曹髦深知司馬氏久有篡位之心,曾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賈充作為司馬昭心腹,也積極地為其搖旗吶喊。后來,賈充奉命帶兵殺死曹髦,并勸司馬昭取代曹氏另立朝廷。司馬昭做晉王后,曾想立次子司馬攸為世子。賈充勸阻說:“長子司馬炎聰明神武,膽識過人,身材魁梧,有超世之才,又寬仁孝慈,有人君之德,能歸附人心,應立長子為世子。”這樣司馬炎得以世子身份繼承晉王爵位。司馬昭臨死前,拉著司馬炎的手,諄諄囑咐他說:“真正知你者,是賈公閭呀!你不要辜負于他?!辟Z充因此很得司馬炎的倚重,不久被拜為晉國衛(wèi)將軍、儀同三司、給事中,封臨潁侯。司馬炎受禪稱帝后,賈充因功被加爵魯郡公,拜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仆射,后又拜為侍中、尚書令之職,參與樞密機要,一時朝野側目。賈南風成為皇后,還得到了當時一些晉武帝親近權貴大臣的極力推薦。雖然后世對賈南風詬病甚多,但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就是在這場宮廷斗爭之中,她都表現(xiàn)出了相當高的政治智慧;特別是她當政的九年間,西晉政局還是難得的平穩(wěn),“數(shù)年之中,朝野寧靜”“海內晏然”。她任用的賈模,史稱“以才望居之”,重用的張華、裴頠,均是史上名臣,阮籍曾說張華有“王佐之才”。這期間,幾乎每年都有全國性自然災害,朝廷采取減賦、減稅、賑災等一系列措施應對。將“八王之亂”歸罪于賈南風確實不公。從史實來看,恰恰是趙王司馬倫發(fā)動政變殺死賈南風后,形勢才進一步惡化。不過,我們從這場宮廷內斗中,卻可以看到另一點,即司馬家族的衰退,司馬諸王在其中表現(xiàn)出的貪婪、怯懦、猶豫,以及兄弟間的殘忍、才略的缺乏、斗爭手段的卑劣,難以與三國時的群英薈萃相比,真是應了阮籍一句:“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這場戰(zhàn)爭的影響是深遠的,由大及小、由遠到近表現(xiàn)為:
一是為后世君主專制政治制度提供了血的經驗教訓,分封制退出中國歷史舞臺。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通常有兩種治國模式,即分封制和郡縣制。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聯(lián)系,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諸侯王位世襲,并擁有封地,擁有世襲統(tǒng)治權,擁有一定的地方獨立性??たh制是在國家大一統(tǒng)的條件下實現(xiàn)的,是按照地域劃分,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調遷,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官位不得世襲,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西周曾實行分封制,在當時對穩(wěn)定時局、維護西周統(tǒng)治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據(jù)勢力,不利于封建大一統(tǒng),其危害性在漢代尤其突出。西晉時,實行裂土分封,給予了諸侯在封國內的行政權、人事權,造成了藩國林立,各封國獨立自處的體系,特別是在裁撤中央在地方駐軍的同時,居然給司馬諸王配備軍隊,使得藩王的軍事實力在地方上具有了相對優(yōu)勢;不僅如此,西晉統(tǒng)治者還授予了一些藩王都督某些地方軍事的權力,如反對趙王司馬倫的三王,都是出鎮(zhèn)地方的都督,具有相當?shù)能娛聦嵙?。從春秋?zhàn)國開始,歷代君主在選擇治理模式時,均慎之又慎。即使實行分封制,大多數(shù)情況下分封的諸侯也只能享受封國的賦稅收入,不得干預封國的行政,尤其不能擁有及涉足軍事武裝。司馬氏實行分封制,一是親眼看到曹魏懷疑同姓不予分封,很快為其所禪代的殘酷現(xiàn)實,一是出于士族本身的狹隘性和局限性。士族的根本是宗法,家族利益是其最終目的,這一點在兩晉時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不僅司馬氏,許多士族大戶往往都是家族利益至上,常常將家族利益置于民族國家利益之上。但歷史的諷刺在于,在搶奪王位時宗親們表現(xiàn)出的“六親不認”讓人心驚,如果晉武帝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王夫子在《讀能鑒論》中指出,曹魏懷疑同姓,西晉懷疑天下,無論分封還是郡縣,只要是出于這種懷疑心理的制度,都必定導致“亂亡之禍”。認識可謂深刻。從西晉之后,分封制基本退出了中國政治舞臺,郡縣制成為主流。換個角度說,這也是西晉“八王之亂”的一大“貢獻”吧!
二是司馬家族進一步衰落,進而形成了東晉時期的“門閥政治”?!鞍送踔畞y”基本讓司馬一族喪失殆盡,且大多“死相”極慘。司馬瑋、司馬亮及太子司馬遹被賈南風設計殺死。司馬冏、司馬颙、司馬穎起兵討伐司馬倫,死者近十萬人,司馬倫后來被囚禁于金墉城,被賜金屑酒而死。司馬冏一黨被司馬乂所滅,斬殺俘虜了六萬多人。司馬颙不甘司馬乂獨攬政權,與司馬穎共同興兵討伐司馬乂,司馬乂獲勝。朝廷任職的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乂軍疲憊,夜捕獲司馬乂,司馬乂被活活燒死。司馬越操縱下的晉惠帝又下令追捕司馬穎,司馬穎兵敗后被捕殺。晉懷帝剛登基,就下詔書要以司馬颙為司徒,司馬颙不疑有他,就乘車上路,被南陽王司馬模所派遣的將領梁臣掐死在車內,他的三個兒子也被殺死,司馬颙就此絕后。就連在“八王之亂”中最終獲勝的司馬越,在繼還洛陽后,四海皆知其不臣之跡,加之當時經濟破壞嚴重,動亂迭起,上下分崩離析,后憂懼成疾,不久去世。其部下欲下葬東海,石勒追上后,“焚其柩”,還盡殺三萬余人。從此,司馬氏一族已所剩寥寥,倒是司馬睿這個遠親,因地位太低、遠居山東瑯玡一隅、親戚關系太疏,反而和“八王之亂”沒有扯上太多關系,居然成為碩果僅存中的“極品”,這也算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利”。歷史總是在必然中充滿偶然性,讓后人讀史時一面唏噓不止,一面又啞然失笑。但在司馬睿稱帝東晉后,由于司馬氏一族基本凋滅,使得王、謝、庾、桓等大族得以長期把持政局,形成士族大戶與司馬“共天下”的局面。東晉時期的“門閥政治”由此而起。
三是導致“五胡亂華”和“永嘉之變”,西晉走向滅亡。
三、“五胡亂華”和“永嘉之變”的巨大影響
“八王之亂”的16年中,參戰(zhàn)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fā),西晉進入人們常說的“五胡亂華”時期。
匈奴左賢王劉宣等私議:“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興邦復業(yè),此其時矣。”而存有這種心思的并非劉宣一人,元康六年(296年)八月,秦(今甘肅天水、秦安一帶)、雍(今陜西關中及甘肅東部)的氐、羌推氐帥齊萬年為“皇帝”;永康二年(301年),散騎常侍張軌求為涼州刺史,“陰有保據(jù)河西之志”,而自316年晉愍帝降漢國、西晉亡后,當時的前涼勢力統(tǒng)治者張寔保據(jù)涼州河西之地,雖向晉王司馬保、東晉稱臣(正式冊封要遲至東晉咸和八年),但其半獨立的態(tài)勢,實際割據(jù)涼州的野心立場不容否定;太安二年(303年)正月,蠻人張昌據(jù)江夏(今湖北安陸)擁立丘沈(后改名劉尼)為天子,建國號“漢”;永興元年(304年),氐人李雄在成都稱王,建國號為“成”,并于兩年后稱帝;也是在這一年,匈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東北)稱王,建國號為“漢”,并于308年稱帝;永興二年(305年),右將軍陳敏據(jù)江東叛,自稱楚王?!拔搴敝感倥Ⅴr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聯(lián)盟。百余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qū)建立數(shù)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史稱“五胡亂華”。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兩漢以來,不斷與西北外族作戰(zhàn),戰(zhàn)后基于“柔遠人也”的觀念,把投降的部落遷入塞內,與漢族雜居,且以降服的胡人為兵,保衛(wèi)疆土。魏晉政府亦繼承這“用胡”政策,曹操用氐族兵、晉武帝以匈奴人劉淵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劉淵為五部大都督。后來建立“前趙”的匈奴人、建立“后趙”的羯人、開“前燕”之基的鮮卑人等,都曾卷到“八王之亂”中,都經過這場戰(zhàn)亂的鍛煉,不斷成長壯大起來?!鞍送踔畞y”中,司馬越一黨曾以鮮卑、烏桓為先驅,是司馬越的重要力量。而司馬穎則聯(lián)合匈奴人劉淵及其部屬石勒。這一格局一直持續(xù)到東晉,因東晉的建立與司馬越有直接的關系,故東晉后來與劉、石的對抗,一定程度是“八王之亂”對抗形勢的延續(xù)。
“永嘉之亂”是指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的亂事。光熙元年(306年),晉惠帝死,司馬熾嗣位,是為懷帝,改元永嘉。劉淵遣石勒等大舉南侵,屢破晉軍,勢力日益強大。永嘉二年,劉淵正式稱帝,四年劉淵死,子劉聰繼位。次年,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旋攻入京師洛陽,俘獲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三萬余人。永嘉五年,西晉攝政兼最高軍事統(tǒng)帥東海王司馬越病死,王衍等人竟扔下晉懷帝率十幾萬大軍公開逃跑。結果他們被石勒全殲。七月,洛陽失守。建興四年(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
可以說,“五胡亂華”是導致西晉滅亡的直接原因?!坝兰沃畞y”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史家也稱其為“中原陸沉”“神州陸沉”“中原淪陷”等。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全國三百七二七萬戶,約一千八百八十五萬人?!鞍送踔畞y”和緊接著的“五胡亂華”,導致華北地區(qū)人口消失90%,所謂“十室九空”如是。東晉建立后中原人民為躲避戰(zhàn)火紛紛大量南遷,一共有六次南遷高潮,累計遷入百萬。漢趙劉聰時,漢趙控制地區(qū)的戶口大約有六十三萬戶,人口約有三百一十五萬人。估計此時的華北地區(qū)人口僅余七百萬,而到后趙滅亡時(351年),華北地區(qū)漢族只有不到三百萬人。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大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種滅族。史料記載,公元304年,慕容鮮卑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shù)財富,還擄掠了數(shù)萬名漢族少女?;貛熗局幸宦飞洗笏良橐?,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至于羯族就簡直可以稱之為“食人惡魔”。史書記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zhàn)從不攜帶糧草,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只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性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在鄴都一次解救被擄掠的漢族女子就達二十萬。后來冉閔被慕容鮮卑擊敗,鄴城被占。有未能及時逃離的五萬名少女又全部落入慕容鮮卑的手中,一個冬天就吃了個干凈,鄴城城外這五萬名少女的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在這里,不得不提起一個幾乎被后世所忘的人物——冉閔。冉閔的父親冉瞻出身于當時名震天下的乞活義軍。乞活義軍是西晉末至東普活躍于黃河南北的流民武裝集團的一支,抗擊胡族,為生存而戰(zhàn)。冉瞻在一次作戰(zhàn)時為羯趙俘虜,因傷勢過重沒幾天就去世了,羯趙國主石勒欣賞勇冠三軍的冉瞻,見當時十一二歲的冉閔聰明伶俐,石勒就將小冉閔認作干孫子,為他改名叫石閔,并一手將他帶大。仇人的強大使冉閔只有將仇恨深埋心底,強忍內心悲痛討石勒歡心。成年后的冉閔驍勇善戰(zhàn),在羯趙與鮮卑的戰(zhàn)斗中屢立戰(zhàn)功,逐漸成為羯趙帝國的高級將領。公元350年正月,石閔宣布復姓冉閔,殺死羯趙皇帝石鑒,同時殺死石虎的38個孫子,盡滅石氏,一舉滅掉了殘暴不可一世的羯趙帝國。其后冉閔即皇帝位,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頒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殺胡令》。一時間,鄴都城內漢人紛紛拿起武器追殺胡族,冉閔親自帶兵擊殺鄴城周圍的胡人,三日內斬首二十余萬,尸橫遍野,同時冉閔還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還本土”。面對胡族聯(lián)軍的瘋狂反撲冉閔沉著應戰(zhàn),首戰(zhàn)以漢騎三千夜破兇奴營,殺敵將數(shù)名,逐百里,斬兇奴首三萬;再戰(zhàn)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zhàn)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lián)軍三十余萬;四戰(zhàn)先敗后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zhàn)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lián)軍十余萬;六戰(zhàn)于鄴城以一兩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得潰不成軍。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開始對入侵中原的數(shù)百萬胡族展開大屠殺,史載“無月不戰(zhàn),互為相攻”,一舉光復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甘肅、寧夏。冉閔后來在鄴城屠殺羯族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五胡中的四胡在種族仇殺中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統(tǒng)治今天的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以及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一萬人馬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糧。鮮卑族得到這一消息,急調二十萬鮮卑騎兵南下,想乘機消滅因剛掃清中原而元氣未復的冉魏政權。冉閔在常山被鮮卑的十四萬先頭騎兵部隊包圍,最終冉閔被俘,后被殺害。史書記載,冉閔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p>
303年,王羲之出生,用“生于亂世”形容再合適不過了。而他所在的瑯玡王氏也正是在這個亂世中登上了歷史舞臺。
我們用很長的篇幅來回顧這段似乎與本書無關的歷史,是想基本真實地再現(xiàn)一下當年的場景。我們總是喜歡表面的美麗和繁榮,常常忽視了其后的血淚和苦難;我們總是贊嘆晉人的風度和氣韻,常常忘了他們在亂世中的茍安和殘喘;我們總是自豪于中華民族的源遠流長和偉大成就,常常不愿提起形成這個民族的艱難,更不愿看到我們民族性中殘忍、狡詐和貪婪。每當我翻開這個階段留下的不朽遺墨和偉大詩篇,看到后世文人常常提起的魏晉風度和名士典故,眼前總是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在一風景勝地,清風徐來,水波不驚,柳搖花開,幾簇亭臺樓閣處,滿座高人雅士,周圍僮仆無數(shù),美人相伴,宴上美酒佳肴,器皿精致;名士們寬衣博帶,高談闊論,應答有致,妙語連珠。這是怎樣令無數(shù)后世文人傾慕的景象??!但當我再近觀這段歷史中無數(shù)的陰謀、連年的戰(zhàn)火、滿地的尸首,我常常在想,當時以權貴士族為主的文人雅士,內心到底是怎樣的心境和感受。是無關于己的麻木和不仁?是深感命運之舟如滄海一葉后的沉淪和放縱?是祼衣裎行千杯買醉的無奈和逃避?是對人生無常的感嘆和失落?是觀盡人世沉浮之后的解脫和超越?是對天下蒼生百姓壓抑著的同情和悲憫?是暗下決心愿做中流一擊的慷慨和豪氣?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我總是覺得兩晉時代的文人缺了點什么,肯定不是才華和風度,他們留下的太多的作品和故事足以為證。他們缺的是精神和英氣,是文人身上最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我們稱頌的嵇康,不愿仕晉的原因是他是曹氏的姻親;我們羨慕的王、謝名流,大多為家族的利益相互傾軋,還不惜損害國家利益;我們追捧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是不屑與寒素出身的上級為伍。當然我們不應責備求全,超越歷史給當時的文人士大夫提出過高的要求。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當一個以文人為主的精英群體在精神上集體“陽痿”時,當心中只有個人和家族的“小我”而忽視民族和國家的“大義”時,當知識分子不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愿與他的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時,他所在的時代必然是一個黑暗的時代,他個人的任何成就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幾乎微不足道,留下的“偉大”作品也終是“小道”而已。而作為士族大戶子弟的王羲之,從其一生的從政經歷和留下的書文來看,不時流露出憂國憂民、體恤民情的作風和思想,特別是在對待王庾之爭和北伐的態(tài)度上,始終能以國家利益為本,這在當時實在有難能可貴之處。這在后面章節(jié)也將專門論述。
第二節(jié) 東晉的偏安之政
一、司馬睿的崛起和建鄴稱帝
司馬睿,咸寧二年(276年)生于洛陽。司馬懿曾孫,司馬覲之子。太熙元年(290年)司馬覲死,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瑯玡王爵,這時正值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八王之亂”開始。在動蕩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處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無兵無權,為避殺身之禍,他采取恭儉退讓的方針,盡量避免卷入斗爭的旋渦。在洛陽,司馬睿交結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導兄弟。
永興元年(304年)七月,“八王之亂”進入高潮。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司馬衷親征鄴城。當時,坐鎮(zhèn)鄴城的將軍是皇太弟成都王司馬穎。前不久,司馬穎擊殺了執(zhí)政的長沙王司馬伷,強迫惠帝封他為皇位繼承人。在取得了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等職務之后,司馬穎將皇帝的乘輿服御盡數(shù)劫入老巢,并以鄴城遙制洛陽。司馬穎的橫暴和專權,引起了另外一些實力派人物的不滿。尚書令司馬越乘機以惠帝的名義發(fā)布檄書,征召四方軍隊討伐司馬穎。時任左將軍的司馬睿奉命參加了討鄴戰(zhàn)爭,年二十九歲。司馬穎與司馬越兩軍在蕩陰(今河南湯陰)展開激戰(zhàn)。結果司馬越兵敗,遁回封國東海?;莸奂半S軍大臣被司馬穎劫掠入鄴,司馬睿也在其中。不久司馬睿的叔父東安王司馬繇因得罪司馬穎而遭殺害。司馬睿害怕禍事殃及自己,潛逃出鄴。在奔往洛陽的途中,他行至黃河岸邊曾被津吏捕獲,險遭不幸。司馬睿到達洛陽,馬上將家眷接出奔赴瑯玡(今山東膠南縣)去了。
司馬越經過一年的休養(yǎng)生息,實力開始復原。由于惠帝已被河間王司馬伷劫持至關中,司馬越無法操縱朝政,永興二年(305年)七月,遂以西迎天子為借口,聯(lián)絡山東各方鎮(zhèn)討伐長安。臨行前,他以司馬睿為平東將軍、監(jiān)徐州諸軍事之職鎮(zhèn)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為他看守后方。司馬睿引王導作司馬,凡“軍謀密策”皆聽由王導規(guī)劃。永嘉元年(307年)七月,司馬越改任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假節(jié)、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等職,負責鎮(zhèn)守建鄴(今江蘇南京市)。司馬睿到達建鄴半年之久,沒有任何當?shù)卮笞逯鲃拥叵蛩繑n,表示親近。在司馬睿建立江東雛形割據(jù)政權的過程中,在王導、王敦輔助下,優(yōu)禮當?shù)睾缽娛孔?,壓平叛亂,慘淡經營,始得在江南立足。關于永嘉南渡,王氏一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后面章節(jié)將詳細論述。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修堰筑壘,課農造舟,有由此渡淮入江,奪取建鄴的打算。司馬睿采取了相應的防范措施,將主力部隊全部集中在壽春,任命熟悉水勢的南士紀瞻為揚威將軍,都督京口以南至蕪湖諸軍事。由于連降三個月的大雨,石勒的軍隊饑疾并臻。石勒聽從謀士張賓的建議,取消南下計劃,撤軍北上。紀瞻乘勢追擊一百余里,江東形勢才化險為夷。自此,基本形成了南北劃江自守的形勢。
永嘉七年(313年)二月,劉聰將俘獲的晉懷帝司馬熾殺死。當年四月,兇信傳到長安。已經占據(jù)長安的秦王司馬鄴開始稱帝,這就是晉愍帝。晉愍帝即位后改永嘉為建興,并任命司馬睿為左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陜東諸軍事;以秦州刺史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大都督,負責都督陜西諸軍事。這是愍帝借用歷史上周公召公“分陜而治,挾輔天子”的典故,對司馬睿等人實行的重封。次年二月,弘農太守宋哲逃至建康。宋哲帶來了愍帝臨降前所寫的詔書。詔書同意司馬睿代他“統(tǒng)攝萬機”,從這時起,偏居江南一隅的司馬睿政權已成為晉王朝的唯一代表。
晉愍帝司馬鄴是西晉的第四任皇帝,也是西晉的最后一任皇帝。313年晉懷帝于平陽遇害之后,司馬鄴于長安即帝位,改元建興。但這時的皇室、世族已紛紛遷至江南,西晉王朝已經名存實亡。《晉書》記載,此時“天下崩離,長安城中戶不盈百,墻宇頹毀,蒿棘成林。朝廷無車馬章服,唯桑版署號而已。眾唯一旅,公私有車四乘,器械多闕,運饋不繼?!苯ㄅd五年(316年)八月,劉曜率軍圍攻長安。十月,“京師饑甚,米斗金二兩,人相食,死者太半。”十一月,城內糧盡,無法據(jù)守。愍帝只得赤露左臂,口含玉璧,乘坐羊車,帶著棺木,出城往劉漢軍營求降,群臣圍住羊車號哭,有的爬上車拉住他手臂,不讓他出城。愍帝悲不自勝,又無可奈何,只好推開臣下,驅車出城投降。劉漢軍將他押到平陽,封為光祿大夫、懷安侯。西晉至此宣告滅亡。劉聰曾對愍帝百般羞辱。出獵時,命令他行車騎將軍,全身披掛,手執(zhí)長戟,作為前導。晉朝的百姓見了,圍觀痛哭。建興五年十二月,劉聰在光極殿宴會群臣,也像對待懷帝那樣,命令愍帝穿上青衣,替大家斟酒、洗杯,甚至在自己如廁時,命令愍帝替他持傘蓋。陪伴愍帝同來長安的晉朝尚書郎辛賓見皇上如此受辱,失聲大哭,為劉聰所害。建興六年(317年)十二月,劉聰派人殺死了愍帝,時年十八歲。
晉愍帝投降后,劉琨等180名北方將領懷著各樣的目的聯(lián)名上書給司馬睿,進行勸進。司馬睿拒而不受,一則由于愍帝未死,二是愍帝的附加的北伐條件對他有很大的壓力。恰巧這時,祖逖在收復大片北方領土之后,又在譙縣(今安徽亳縣)打敗石勒大軍。建興六年(317年),司馬睿借勢傳檄天下,聲稱要派遣其子司馬裒統(tǒng)率三萬大軍、水路四道,增援祖逖。然而隊伍尚未出發(fā),司馬裒旋即被召回建康。再一次表明司馬睿的所謂北伐仍是在故作姿態(tài)。這年年底,劉聰將備受羞辱的晉愍帝殺死。愍帝之死,使司馬睿的稱帝不再存有任何障礙。司馬睿一面斬缞居廬,表示對愍帝的哀悼,一面積極籌劃即位前的事宜。這時,南渡的北方大族周嵩上疏,勸說司馬睿不要忙于稱帝。他認為,司馬睿當務之急是出師北伐,“雪社稷大恥”。實際上,他是在要求司馬睿履行愍帝詔書的附加條件。上疏后,周嵩很快遭到報復,先是被貶出朝廷改任新安太守,后又以“大不敬”之罪幾乎被殺。
太興元年(318年)三月丙辰日,司馬睿名正言順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東晉王朝正式建立。
二、“王與馬,共天下”
“永嘉之亂”后,以王導為首的瑯玡王氏士族集團輔佐司馬睿,王導的堂兄弟、王羲之的親生父親王曠認為:當時北方夷族太多,建議司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實施戰(zhàn)略轉移,而此前,王導、王曠已經南下“開辟”了根據(jù)地。
“永嘉之亂”后,發(fā)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永嘉南渡,整個中原地區(qū)的北方名門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機構、官員甚至士族家中的傭人和雞鴨牛馬都被帶過了長江。這次以門閥士族為主要力量的大遷徙共有90多萬人,瑯玡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王氏一門出身中原著名士族,王導、王曠、王敦都是老練的政治家,是東晉朝的實際創(chuàng)造者。司馬睿向來缺少才能和聲望,在晉室中又是疏屬,他能夠取得帝位,主要靠王氏家族的支持。司馬睿因此把王導比作自己的“蕭何”。
司馬睿移鎮(zhèn)建業(yè)后,三吳的大族豪強都不肯依附,士大夫們都不來拜謁。王導十分憂慮。正在這時,王敦來到建業(yè),王導與其商量說:“瑯玡王雖有很高的仁德,但是知名度不高。兄的威風遠揚,應該予以匡助!”三月三日這天,王導利用司馬睿要去水邊觀禊的機會,精心準備了一副肩輿,讓司馬睿高高坐在上面,派人抬著,兩旁排列儀仗,自己與王敦等名流騎著駿馬緊緊跟隨,前呼后擁,好不威風。三吳大族中的代表人物紀瞻、顧榮等人目睹此狀,又驚又懼,一齊拜倒道旁。王導趁機向司馬睿獻計:“顧榮、賀循在本地最有名望,應該引薦他們出來做官,以結納人心。這倆人來了,其他人就沒有不來的了?!彼抉R睿立即派王導親自拜訪顧榮、賀循,二人皆應命而至。于是,以賀循為吳國內史,以顧榮為軍司馬、加散騎常侍,凡軍府中的大事,都與他們商量。果不出王導所料,顧榮、賀循出仕后,三吳的大族豪強紛紛投靠司馬睿。王導又帶頭與江東士族聯(lián)姻。他曾向陸玩請婚,陸玩卻說:“小地方長不出大松柏,香的熏草和臭的蕕草不能放在一個容器里。我陸玩雖然不才,也決不首先做亂倫的事?!蓖鯇е缓米髁T。陸玩拒絕與王氏聯(lián)姻,也許是三吳習俗所致,也許是對這批亡國失守之士的藐視和戒備,或者兼而有之,反正王導這次碰了個軟釘子。但王導并不灰心,仍堅持與陸玩往來。一次,陸玩到王導家做客,王家用北方人愛吃的酪漿招待客人,陸玩吃得稍微多了些,回去后就病倒了。第二天,陸玩致書王導,信中說:“仆雖吳人,幾為傖鬼?!薄皞帷薄皞岣浮薄皞峁怼笔悄先藢Ρ比说拿锓Q,陸玩之言頗為幽默,也未必認真,但卻不無輕鄙之意。王導是中原人士,不通三吳方言,為了加強與江東人士的感情聯(lián)絡,常常自學吳語。名士劉惔第一次見王導,時值盛暑,只見王導在自家客廳里光著膀子,用腹部在彈棋盤上熨來熨去,自言自語地說:“何乃渹!”“何乃渹”是三吳方言,意思是“真涼快!”劉惔訪問歸來,有人問:“王公這人怎么樣?”劉惔風趣地回答:“沒有別的不同,只聽到他在講吳語。”在王導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江東士族的思想感情也逐漸轉變過來,成為支持司馬氏政權的一支重要力量。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漢國大將劉曜、王彌攻破洛陽,俘晉懷帝,殺王公以下士民三萬余人,北方陷入空前的戰(zhàn)亂之中。為了躲避戰(zhàn)亂,中原士民渡江而南的占十分之六七,王導勸司馬睿從中收羅有道德才能的人,與他們共圖大事。司馬睿聽從了王導的建議,一次就辟舉掾屬一百多人,時人稱之“百六掾”。刁協(xié)、王承、卞壺、諸葛恢、陳頵、庾亮等人都是這次被辟舉的,后來在東晉政治舞臺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當時南方戰(zhàn)亂較少,社會相對安定,荊揚二州,戶口殷實;但形勢異常復雜,政局不穩(wěn),流民問題嚴重,王導為政務在清靜,每每規(guī)勸司馬睿要“克己勵節(jié),匡主寧邦”。司馬睿初鎮(zhèn)建業(yè)時,嗜酒廢事,王導勸他不要喝了,司馬睿請求再喝一次,喝完后,把酒杯翻過來往桌上一扣,從此戒了酒,以示勵精圖治。王導又提出四條重要建議:“接納士人要謙虛,日常開銷需節(jié)儉,為政要力求清靜,南北之人應安撫?!彼抉R睿把這四條作為施政方針,從而逐漸贏得了南北士族的共同擁戴。王導的威望越來越高,朝野人士無不傾心,都尊稱他為“仲父”?;敢统踹^江時,見司馬睿力量微弱,曾說:“因為中原戰(zhàn)亂,我來這里是想找條活路,想不到這等寡弱,將來怎能成就大事!”于是終日憂懼,心中悶悶不樂。后來,桓彝去看望王導,倆人暢談世事,回來后高興地對周顗說:“剛才見了管夷吾(管仲),再也不用發(fā)愁了!”南渡的北方士族,每到空閑日子,便相邀出城登新亭游宴,新亭臨江,風景秀麗,周顗觸景生情,感慨萬千,長吁短嘆地說:“風景不同啊!舉目有江、河之異。”眾人一聽,相對無言,潸然淚下。王導臉色一變,厲聲地說:“應當并力扶助王室,克復神州,怎能作楚囚相對而泣!”大家只好收住眼淚,齊聲道歉。司馬睿有了王導作輔,可謂如魚得水。一次,他對王導說:“你真是我的蕭何?。 蓖鯇Щ卮鹫f:“過去秦皇無道,老百姓討厭亂政,以致農民暴動,諸侯并起。漢代與民休息,倡導‘無為’政治,故能由亂到治。自曹魏以來,直至太康之際,公卿世族,比豪斗富,政治敗壞,不遵法度;上自王公,下至士人,無不貪于安樂,遂使奸邪之人有隙可乘。大王正要建立不世功勛,如同齊桓公那樣,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必有管仲、樂毅之類的賢相、猛將存在,豈是小小的王國臣僚所能事前揣測議論的。愿大王深謀遠慮,廣擇賢能。顧榮、賀循、紀瞻、周顗都是江南的杰出人物,愿待以優(yōu)厚禮遇,江東就安定了?!?/p>
司馬睿稱晉王,以王導為丞相軍諮祭酒。不久,又拜右將軍、揚州刺史,監(jiān)江南諸軍;隨后遷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都督中外諸軍事、領中書監(jiān)、錄尚書事。王導以大將軍王敦已經統(tǒng)領六州軍事,故辭去了中外都督。其時,司馬睿忙于削平江南割據(jù)勢力和鎮(zhèn)壓流民起義,征戰(zhàn)不息,學校未立,王導上表稱:“夫風化之本在于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庠序設,五教明,德禮洽通,彝倫攸敘,而有恥且格,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自頃皇綱失統(tǒng),頌聲不興,于今將二紀矣?!冗M忘揖讓之容,后生唯金鼓是聞,干戈日尋,俎豆不設,先王之道彌遠,華偽之俗遂滋,非所以端本靖末之謂也。殿下以命世之資,屬陽九之運,禮樂征伐,翼成中興。誠能經綸稽古,建明學業(yè),以訓后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今若事遵前典,興復道教,擇朝之子弟并入于學,選明博修禮之士而為之師,化成俗定,莫尚于斯?!彼抉R睿采納了這一建議。
司馬睿登基那天,鳴鐘擊玉,百官陪列,大典隆重。元帝命王導升御床共坐,王導堅決不答應,再三推辭說:“如果太陽與地上的萬物等同,老百姓怎能得到陽光的普照!”司馬睿只好作罷。元帝自出鎮(zhèn)江左以來,王敦、王導同心擁戴,出力最多;元帝也推誠相見,委以重任,讓王敦總征討,掌管全國軍事;讓王導總機要,總管朝政;王氏子弟布滿朝廷,顯耀無比。當時人形容這種局面說:“王與馬,共天下。”
三、“王敦之亂”及對王氏宗族的影響
東晉建立后,司馬睿希望減弱瑯玡王氏的影響力,于是提拔劉隗、刁協(xié)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制衡王氏勢力。司馬睿亦忌憚掌握軍事大權的王敦,亦疏遠了曾經極力扶持自己的王導。同時,王敦亦漸見專擅,如自行選置屬下州郡官員,自行加任割據(jù)險處的何欽為將軍,更意圖安插親信任州刺史。后司馬睿漸漸重用劉隗,同時疏遠一開始扶持他而名聲似乎比皇族更高的瑯玡王氏士族,王敦因而上疏為王導抱不平。太興三年(320年),司馬睿任命湘州刺史甘卓改任梁州刺史,王敦要求以從事中郎陳頒代替甘卓擔任原本湘州刺史的位置,但遭拒絕,司馬睿更派譙王司馬承移鎮(zhèn)湘州。王敦見此,上表陳說古今被皇帝猜疑的忠臣和小人如何離間忠臣和皇帝的關系,想要感動司馬睿。后王敦寫信勸劉隗與他修好,劉隗亦拒絕。司馬睿見奏表后更為忌憚王敦,表面上增加他的屬官和尊貴待遇,但同時又任命劉隗和戴淵領兵到外,表面上是要抵抗北方胡族政權的入侵,實際上是要防備王敦。這都令王敦十分憤怒。太興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為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他,最終決意舉兵動亂。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上奏劉隗的罪狀,并以誅劉隗為名舉兵向建康進發(fā)。王敦部屬沈充亦在吳興舉兵響應王敦。王敦到蕪湖時又上奏另一位寵臣刁協(xié)的罪狀。司馬睿對王敦的行為十分憤怒,于是決意與他決戰(zhàn),要親率六軍與王敦對抗,并召命劉隗和戴淵回建康準備防衛(wèi)王敦的進攻,又下令斬殺王敦就可封為五千戶侯。在朝中任光祿勛的王敦兄長王含見此偷偷乘船投奔王敦。
被召還建康防守的劉隗入宮后與刁協(xié)要求司馬睿因王敦叛亂而盡誅王氏,但遭到拒絕,劉隗因而有懼色。同時王導亦率宗族子弟二十多人請罪,亦被司馬睿原諒,并任王導為前鋒大都督,戴淵任驃騎將軍,周札為右將軍、都督石頭諸軍事。又命王廙勸止王敦,但王敦不聽,更留下王廙自行任用。王敦逼近建康時,劉隗被指派守金城,周札守石頭城,司馬睿親自領軍在城郊準備迎戰(zhàn)。王敦兵臨石頭城,周札開城門投降。王敦因而占據(jù)石頭城。司馬睿于是命劉隗、戴淵、刁協(xié)、王導、周顗、郭逸和虞潭等率軍進攻石頭城,但都被王敦軍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