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洪業(yè)傳》再版自序

洪業(yè)傳 作者:(美)陳毓賢 著


《洪業(yè)傳》再版自序

我算是個美國漢學界的“票友”。這里漢學自然不是指漢代的學問,也不是清代亦稱“樸學”的儒家學術,而是歐美學者以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文化的統(tǒng)稱。

二〇一〇年十月在一個會議上與科羅拉多大學的Antje Richter教授相晤,互報姓名后,她說看過我的書,我說哪一本呢?她說書名記不清了,卻記得我在序言里說:“寫漢學家的傳記,有個做漢學家的丈夫實在太方便了?!薄芭?,你看過A Latterday Confucian!”旁邊一位香港來的學者笑說他也讀過,“原來是你寫的!”

這位教授一語道破我的“票友”身份,但我很高興《洪業(yè)傳》英文原版出書二十多年后仍有不少人記得,哈佛大學出版社仍陸續(xù)銷售,然而臺北聯(lián)經一九九二年的中文繁體字版和北京大學一九九五年的簡體字版卻都買不到了?!稇?zhàn)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lián)大》的中譯者饒佳榮先生是位有心人,他在《上海書評》看到我的《趙元任、胡適與韋蓮司:半世紀的友誼》一文,寫評語惋惜《洪業(yè)傳》絕了版,并通過朗諾的學生張佳音和我聯(lián)絡,自告奮勇籌辦再版,請我重新寫一篇序。

我且談談我如何成為個漢學界“票友”,又怎樣經過一連串的巧遇,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獲得機會客串登臺,連帶略談四十多年來這個圈子里的見聞。

必須從我復雜的文化背景說起:我曾祖是在廣東中山縣城開錫器行的,他早逝后親戚經營不當,生意一落千丈;老掌柜為不愿增加我家的負擔上吊了,我年輕的祖父北上到天津投靠姐夫,在京奉鐵路當了點票員,不料被誣告偷竊而逃命到馬尼拉。懂些英語的他,到一家美國人俱樂部當酒保,我外公則在另一俱樂部做酒保,這些替“西人”打工的廣東漢集資賃了棟花園洋房做會館,叫“南聚安館”,讓單身會員有地方住,還提供大家玩牌聚餐一起揣摩西洋習俗的場所——這是他們自己的俱樂部。珠江流域得風氣之先,和洋人打交道不亢不卑,我從他們那里承襲了這個態(tài)度,即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是可以理解的,須異中求同。

菲律賓經西班牙統(tǒng)治三百多年后,有半個世紀是美國殖民地,“二戰(zhàn)”時被日本占據(jù)三年,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一九四六年)獨立。我小時家里長期訂購兩份中文報紙,一份當?shù)氐挠⑽膱蠹?,還有美國的《讀者文摘》和《生活雜志》。上的小學是福州人辦的,中學是廈門鼓浪嶼的基督徒辦的,都是雙重學制:半天以閩南語解釋中文課本,半天以菲律賓話或英語解釋英文課本,還要修菲律賓語和西班牙文。同樣的代數(shù)用中文上完再用英文上,但中英文的歷史課本就幾乎完全不銜接了。靈惠中學教師大多是廈門大學出身的,來自南京的陳錫榮老師是唯一的“外省人”,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當過記者,教了我高中三年的國文,奠定了我的中文基礎;有多位美國傳教士,一位曾擊落數(shù)架日本戰(zhàn)機的退役空軍教物理,另一位把世界史講得非常精彩,令我對歷史特別感興趣;有這些好老師,也算我“師運”好。

現(xiàn)在回想,我們晨光小學進樓門上那塊黑漆大木匾,上面刻著蔣中正題的四個燙金大字“禮義廉恥”,宣揚的是中國舊道德;中文課本提倡的是經“五四運動”過濾的理性思想和民族意識,英文課本標榜的是個人主義。我生活在幾個平行但自成體系的世界里,以小孩的天真,堅信書本的話完全可靠,每句話后面都有個現(xiàn)實,而現(xiàn)實世界里每件事物,包括我所有的思緒和感情,都有正確的中英文名詞和形容詞。后來發(fā)現(xiàn)居然有“漢學”這么一個東西,企圖把這些世界打通,也怪不得我著迷。

當時大人不明說,做女孩子的都明白他們指望我們日后嫁到殷實人家,然而我看到幾個姑姑出嫁后受盡婆婆的氣,母親也受祖母欺負;我外婆知書識禮,只因小時父親疼她不忍讓她纏腳,在家鄉(xiāng)找不到門當戶對的婆家,就聽媒人的話,帶了兩個婢女嫁到馬尼拉,連她也躲不了被折磨的厄運。我不甘愿日后做人媳婦,暗自立意不結婚,夢想做記者,但知這夢不易實現(xiàn)。我讀高中時馬尼拉華人社會掀起一陣臺灣熱。我們校長到臺灣招募了些年輕教員給學校帶來蓬勃的朝氣,鄰近的中正中學則從臺灣請教授來辦師專,連我母親都報名到師專讀書,讀師專后教書自立對我來說是個選擇,但有個表姐把白先勇領頭的臺灣大學生辦的《現(xiàn)代文學》傳給我看,使我們對臺灣大學生活更向往,她邀我一起報考師范大學國文系,說錄取了不但學宿費全免,政府還供零用錢。結果我們考上了,母親請她已回臺灣的老師彭震球和裴溥言替我做保人。裴教授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北方人”,她常邀我們表姐妹到她家,我們方明白餃子是怎么一回事,而饅頭并不等于面包。

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一九六五至一九六七年仍相當保守,除四書五經還有“國父思想”,讀詩用《玉臺新詠》。書法由陳誠“副總統(tǒng)”的姐姐教,她上課稱學生為弟弟妹妹;新文藝習作教授是《女兵自傳》的作者謝冰瑩,主要講新式標點符號,倒真要我們寫小說和新詩。她把我們的習作結集出版,書名叫《青青文集》,多年后書店里仍在銷售,內有我的短篇小說《幻與實》,敘述一位在臺灣讀完大學后到菲律賓鄉(xiāng)下教書的女人,有個殷商的兒子追求她,兩人不十分匹對,但她最終還是認命嫁了。這不正代表我對茫茫前途的一種探索嗎?

我暑假在天主教耶穌會辦的耕辛文教院找到一份差事,替奧地利語言學家溫知新(Friedrich Weingartner)神父打字,這讓我第一次接觸到“漢學”,知道有群歐美學者專門研究中國東西,出版各種期刊。走廊對面張志宏(George Donohue)神父是個熱心腸的美國人,我閑來無事常常和他聊天。那年秋天師范大學舉辦英語演講比賽,他鼓勵我參加,中文系的我居然得了第三。碰巧有個美國報人到臺北講演,星期六臨時找不到翻譯,我們系里的張起鈞教授想起我,便來到女生宿舍把我叫醒,我毫無準備,到場就即時中譯英、英譯中。那年代臺灣英文流利的人不多,張教授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就收了我做干女兒。張教授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的,以胡適的傳人自許,也辦報。張?zhí)軙霾?,日式庭院里經常有飯局請學界政界要人,叨陪末座的我自此以知識分子自居。

一九六七年春,以美商為主的臺灣獅子會舉辦了一個全島英文論文比賽,題目是“世界和平”,獎金不少,我參加并得了頭獎。當會長的臺北美國學校校長開車送我回宿舍時,說我應該到美國念書,我說沒錢,他說可以聘我教中文,讓我有機會存錢。我教了一學年,又在聯(lián)合國辦事處當了一年秘書,兼了一些差,籌足經費到美國。我本想改行修歐洲史,卻發(fā)現(xiàn)轉系要從二年級讀起,繼續(xù)修讀中國文學的話,處于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不但承認我臺灣的學分,連菲律賓一些學分也承認,可跳到四年級馬上拿到文憑。因此我便進了華大,多上一年課又得了個比較文學碩士,回頭想這兩個學位得來太易了,一篇論文也不用做!

在華大讀書時,干爹在北大的前后同學,主持漢語教學的嚴倚云教授很照顧我。嚴倚云是嚴復的孫女,丈夫高叔哿的父親高夢旦多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負責編譯,兩人出自福州名門,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長大,四十年代來美國讀博士,婚姻是胡適撮合的。他們家門口掛了個“高嚴寓”的小木牌。兩人種族意識、階級觀念都很淡薄,白人黑人一視同仁,高官木匠一樣談得來。我假期都在高嚴寓度過,感到像自己家一樣。住在高嚴寓有個額外的收獲,就是和艾朗諾(Ronald Egan)結了婚,也和漢學結了終身之緣。

朗諾“師運”只有比我更佳。他本在加州大學圣塔巴巴拉校區(qū)念英美文學,偶然選了白先勇的課,迷上中國文學。白先勇剛教書,熱心得很,替他取了中文名字,暑假還把他帶到臺北,請臺大的年輕講師替他補習中文。朗諾把該校的中文課都選過后轉到華大,修中國文學史和我同班,擔任這門課的老師是在青島出生的衛(wèi)德明(Hellmut Wilhelm),他父親衛(wèi)禮賢(Richard Wilhelm)是以翻譯《易經》著稱的德籍傳教士。我們課余談得相當投機。朗諾沒上嚴先生的課,但嚴先生知道他,有心做媒,常請他來吃飯;后來朗諾開了烤箱,只焙一顆馬鈴薯,就被小氣的房東趕了出來,因禍得福被收容入高嚴寓。朗諾搬進來之后,高先生賦閑在家,常帶我們一起爬山,到海邊挖象拔蚌,有時吃過晚飯,夫婦借故出去,高先生會眨個眼睛說:“讓他們倆親熱一下?!蔽伊私馑覜]有“做媳婦”的規(guī)矩,兩人順理成章便結了婚。

朗諾和我很羨慕高家的生活方式,希望也能在大學做事,但有他們前車之鑒,估計夫婦同在一個城市找到教職幾乎不可能,決定讓朗諾念博士,我找工作支持他。然而朗諾一九七一年進哈佛大學研究院上課第一天,我明知做學問不如他,還是很不甘愿地哭了一場。以后朗諾研究什么題目,我即使不太懂,也有興趣,他的師友也成了我的朋友,“票友”身份便這樣形成了。

漢學本來是歐洲人的地盤,把研究中國當作一門學問的歐洲人大約可分四類:第一類是傳統(tǒng)學者,小時受的是經典教育,拉丁文和希臘文是必修課,從事漢學是把中國當作如埃及、波斯、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研究;第二類是殖民政府官員,無論出自職責的需要或出于個人的好奇,關切中國的政府制度及外交策略;第三類是收藏家和鑒賞家,因愛好中國文物想進一步了解藝術品的來歷;第四類是傳教士出身的,對中國民間宗教社會習俗等特別有興趣,也研讀中國的古書,目的卻是要尋找和基督教教理的共通之處。

美國的漢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才起步。戰(zhàn)爭消耗了歐洲各國的財力,美國獨大,許多歐洲學人到美國棲身,形成美國學術一片繁榮的景象。一九四九年后,在中國長大的傳教士子弟紛紛回美,壯大了漢學家的陣容。當時美國漢學主要分兩派:一派研究中國古代文明,哈佛燕京學社一九二八年成立后培養(yǎng)了不少這方面的人才;另一派則研究近代中國,以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為首,探討清代以來的中國制度,主要課題是了解中國何以走上共產主義之路。當時在美國教書的華人是相當尷尬的,他們的中文程度遠在同儕之上,對中國政治、社會、文學、歷史都有較深的認識;可是那年代美國種族成見仍深,一般只請華人做副手,有名望的反而不聘用。譬如胡適這樣的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還沒有漢學可言時很多大學都爭著要聘他,戰(zhàn)后反而無人問津,倒是英國的牛津大學要他,他因政治原因退卻了。這情形到七十年代才逐漸好轉,很大程度是受惠于美國黑人爭取種族平權的運動。

朗諾在哈佛讀書時,研究古代文明的東亞系和研究現(xiàn)代的“費正清中心”幾乎老死不相往來,兩邊不但研究內容、思維方式不同,政治傾向也不同?!百M正清中心”的人認為東亞學系死氣沉沉,這邊則視那邊膚淺勢利。其實東亞系問題的確很大,研究中國的幾位老先生合不來,脾氣又大,只有新來的韓南(Patrick Hanan)教授較和氣,學生差不多都被嚇跑了。朗諾和梅維恒(Victor Mair)同年畢業(yè),是該系七年內完成博士課程僅有的兩個學生。

朗諾在哈佛的導師是海陶瑋(James Robert Hightower), 他每年暑假和葉嘉瑩一起研讀宋詞,朗諾受了影響,后來研究宋代文學。但朗諾看懂文言文,功勞應歸方志彤(Achilles Fang),方志彤是韓國人,中英文學底子都異常深厚,除日文德文外還懂多國文字,當過海陶瑋和蒙古學家柯立夫(Francis Cleaves)的老師,學生做了教授他仍是講師,未免憤世嫉俗;他與錢鍾書在清華是同學,錢鍾書一九七九年訪問哈佛,老友相逢很高興,朗諾選譯《管錐編》,就是他鼓勵的。朗諾也上柯立夫的課,柯立夫跟系里同事都不和,最親近的人是校外的洪業(yè),每周日下午三點鐘茶敘,數(shù)十年如一日。他周末回農場時,有一群獵狗和數(shù)十頭牲口陪伴,但在劍橋 [1] 孑然一身,而洪夫人已去世,我們常請兩位單身漢吃晚飯,因而和洪先生熟稔。后來朗諾博士論文寫《左傳》,洪先生的《春秋經傳引得序》是最權威的著作,洪先生自然便成了朗諾的非正式導師,也成了我們共同的朋友。

洪業(yè)曾擔任燕京大學教務長,是哈佛燕京學社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中英文皆絕佳,學問眾口皆碑,他主持編纂十三經以及其他重要古籍的引得(即索引),讓沒有熟讀古書的人亦可言之有據(jù),在中國學術史上是很重要的突破。索引現(xiàn)雖被電子工具替代了,但所做的考證和??必暙I仍不可磨滅。他又有計劃地培養(yǎng)了一大批出色的史學家,包括治春秋戰(zhàn)國的齊思和、治漢史的瞿同祖、治魏晉南北朝的周一良和王伊同、治唐史的杜洽、治宋史的聶崇岐、治遼史的馮家升、治元史的翁獨健、治明清史的杜聯(lián)喆、治清史的王鍾翰;還有考古的鄭德坤、治佛教的陳觀勝、治歷史地理的侯仁之和譚其驤、治方志的朱士嘉、治海上交通的張?zhí)鞚珊椭沃贫仁返泥囁糜怼H欢?,他?zhàn)后決定在劍橋定居,哈佛大學并沒有給他正式的職位;他買了棟房子,靠社會福利金和收房客度日。

洪業(yè)受過私塾教育再上新學堂,中學畢業(yè)時父親在山東曲阜當知縣,他決定到上海投考海軍學校報國。在青島上船遇到大風浪誤了考期,舉棋不定時,商務印書館的總編輯同鄉(xiāng)高夢旦勸他回福州,去教會辦的英華學院以便日后辦外交。不料洪業(yè)在學校皈依了基督教,一度要做牧師。

他一九一五年到美國留學,和陳鶴琴、涂羽卿、劉廷芳等數(shù)位基督徒組織了個“兄弟會”,口號是“聯(lián)合起來振興中國”,希望攜手以宗教和教育轉化中國社會,加入的會員有后來的外交家蔣廷黻、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清華大學校長周詒春、上海紡織公司創(chuàng)辦人聶其杰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到巴黎參加和會的王正廷取道美國回國,亦被邀加入這“兄弟會”,王正廷披露早些年留美中國學生也有個兄弟會,也以“聯(lián)合起來振興中國”號召,會員包括事業(yè)已有成的王寵惠、郭秉文和孔祥熙,兩個兄弟會決定合并為“成志社”。洪業(yè)說他是反對合并的,不愿看到兄弟會成為趨炎附勢攀登仕祿的途徑。后來成志社果然如他所料演變成為一個不關痛癢的組織,在北京、上海、香港皆有分社,別號“博士社”,然而從中也可看出當時這些留學生的抱負,個個以振興中國為己任。

洪業(yè)得神學位后卻放棄神職,在哥倫比亞大學修了個歷史碩士。當時巴黎和會英、法、意支持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美國威爾遜總統(tǒng)為了快速達成和約,以便進一步討論他倡導的國際聯(lián)盟,不加思索便表示贊同,這在中國醞釀成“五四運動”,留美中國學生深感有責任游說美國,把和約駁回,洪業(yè)為此做了一百多次的演說,什么地方有人肯聽就去講。有一次他講完下臺,有人跟他說他演講非常精彩,應以此為業(yè),既利人又利己。二十年代美國社會已相當富裕,但收音機仍很稀罕,電視還沒發(fā)明,除上教堂做禮拜外沒什么消遣,于是“演說局”應運而生,安排“巡回演說家”到各大城小鎮(zhèn)演說,提供娛樂兼推廣文化。身材修長風度翩翩的洪業(yè),開口便是洗練風趣的英文,聲如洪鐘,很快成為這圈子里的熱門人物。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一九二二年要替成立不久的燕京大學在北京西郊建校舍,經劉廷芳介紹,請洪業(yè)和路思義(Henry Luce,《時代》雜志創(chuàng)辦人的父親)合作在美國募款,每到一處洪業(yè)先講中國文化,講中國在歷史上的地位等,解除一般美國人的誤解,講畢路思義便懇求觀眾捐獻一件禮物給中國,即一家基督教大學,一年半募得兩百多萬美元。

一九二三年,三十歲的洪業(yè)帶了在檀香山長大,僅會幾句臺山話的妻子到燕京大學投入學術。司徒雷登后來做美國駐華大使,試圖在國共之間做協(xié)調人,晚年寫自傳請胡適替他作序,胡適特別表揚洪業(yè)提高了燕大的學術地位。

我認識洪先生時,他已八十歲,雖一頭白發(fā),但修長的腰身還是挺直的,講話聲音洪亮,很會說笑,掌故一大籮筐,聚會時總一堆人包圍著他。算起來他和我爺爺年齡相若,但我們一見如故,有可能因我的啟蒙老師是福州人,在西雅圖的高嚴先生也是福州人,一見他就覺得格外親切。他大概也覺得這菲律賓來的少婦相當有趣,不管懂不懂,什么話題都大言不慚地插幾句。他講大家庭的辛酸,學派的糾爭,國共的恩怨,都引起我的共鳴;他提起胡適、顧頡剛、傅斯年這些人,我在張教授家以及高嚴寓中已耳熟能詳;我還發(fā)現(xiàn)他中學畢業(yè)舉棋不定時,指點迷津的竟是高叔哿的父親高夢旦。

朗諾也選過楊聯(lián)陞和余英時的課,但楊先生有病,年輕的余英時事忙常不在,我們跟趙如蘭倒很熟。如蘭是語言學家趙元任的長女,丈夫卞學璜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她一半在東亞系,一半在音樂系,音樂系升她為正教授時,東亞系的老先生們還嘀咕,因她不僅是東方人,還是女人,似乎是種僭越。葉嘉瑩每年夏天自加拿大來劍橋期間,如蘭夫婦都找我們作陪,一起相聚,因我們是早相識的:朗諾第一次到臺北,白先勇就帶他拜見葉先生,朗諾在高嚴寓住時,她丈夫趙鍾蓀在華大教中文,也在高嚴寓寄宿。一九七八年春節(jié),如蘭在家辦了個迎春會,照例有一堆人簇擁著洪先生,如蘭就說:“趕快把他的故事錄下來,這就是口述歷史。”我聽這話,像觸了電似的,在下不是最佳人選嗎?我成長中受到各種文化潮流的滋潤,這些潮流差不多也都滋潤過洪先生,不同的是這些潮流對他是一波逐一波來的,而對我則同時沖涌而來,讓我有點招架不住,我很想知道他怎樣接受挑戰(zhàn),不同的概念怎么整合,儒家信念和基督教教義在他的心目中比重如何。像他這樣學問淵博德高望重,并對創(chuàng)立哈佛燕京學社有功的人,哈佛沒有給他任何正式的職位,讓他靠單薄的社會福利金和收房客過活,他卻一點都沒有怨懟——他怎能如此泰然?替他寫傳正好讓我有機會更親近他,何況我讀了那么多年文學,一點成績都沒有,正好彌補這個空白。

幾經考慮后,我鼓起勇氣打電話給洪先生,說有事跟他談,他就約我吃晚飯。到了洪宅,見潔白的桌布上擺了精致的盤碗,并設了兩只高足玻璃酒杯,洪先生捧出來的第一道菜是鮮甜的江魚刺蘿卜湯,我開門見山地說:“洪先生,您不打算寫自傳,別人寫可行不行呢?我想帶個錄音機來,錄下您的回憶?!?/p>

他先是愣了一下,接著說:“可以,可以。”

“我提議每星期來一趟怎么樣?”

“希望你常常來?!闭f著他激動地舉起修長的手,又慢慢放回到餐桌上,“我現(xiàn)在寂寞得很。三個女兒中兩個已經過去了,還有一個在西部,也五十多歲了,你就像我自己的女兒一樣?!?/p>

于是,每星期天下午,我便帶了錄音機,在廚房里與洪先生一邊喝茶吃叉燒包,一邊聽他談往事。最后一次錄音是一九八〇年八月,兩年半內積累了三百多小時的錄音。他那年十二月便逝世了。我整理成的傳記,約百分之八十根據(jù)洪先生的口述,他有時用英語講,有時用普通話,我有時必須翻譯,有時得加以濃縮、注解,不過基本上是洪先生以自己的觀點敘述往事;另一成是根據(jù)我對他本人、親友以及環(huán)境的印象寫的;其余一成,則根據(jù)我與洪先生的學生舊友書信往來等各種探討。

在擬稿過程中,朗諾的同學江勇振告訴我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有關于洪先生的檔案,洪先生的五弟洪紱,友人如楊聯(lián)陞、周杉、陸惠風、魏世德(Timothy Wixted),學生劉子健、王伊同、鄧嗣禹、王鍾翰等都踴躍替我看稿,該書經張光直和杜維明推薦,由哈佛大學出版。嚴格說來,這雖然不是一部學術論作,然而寫洪先生的傳記,讓我對近代史,尤其是學術史,有了深一層的了解,也讓我叨洪先生的光,認識不少華人漢學家。我以票友身份有機會得到內行人的指引,上臺客串,感到非常過癮。

洪先生的口述自傳,原來的對象是美國漢學家,不料出書后,劉紹銘在臺灣的《聯(lián)合報》發(fā)表數(shù)篇專文介紹,令我非常鼓舞。當時朗諾已回到加州大學圣塔巴巴拉校區(qū)教書,鼓勵他回加大的正是他的老師白先勇,白先生慫恿我出中文版,還介紹我認識痖弦,經痖弦推薦,繁體版由臺北聯(lián)經出版。除朗諾的同事江欲仙外,他的學生康笑菲的丈夫王威也幫我改稿,后來王威和康笑菲介紹他們母校北京大學的出版社出簡體字版。就如我在原序里說:寫漢學家的傳記,有個做漢學家的丈夫實在太方便了!

朗諾那一輩的準漢學家不能到中國大陸學習,不是到臺灣就是到日本,因日本漢學一向十分發(fā)達,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是大家通用的工具。朗諾研究中國文學十多年后才有機會到中國。一九八〇年外國個人旅游仍未開放,探親是可以的,我和住在廣東中山的老姨婆聯(lián)絡上了,朗諾便以“僑眷”身份和我一起去。我們到了北京大學燕南園,替洪先生看看他心愛的一棵紫蘿藤還在不在,紫蘿藤自然早已不在,而他的故居分了好幾戶人住。碰巧方志彤退休,藏書捐給了北京大學,朗諾和他的同學們幫忙搬運,書剛到北大,周培源校長和夫人在臨湖軒請我們吃精致的晚餐,很難想象這美麗的校園不久之前是個武斗場,不少人慘死。遐想多年的中國一片荒涼,所見的人不能暢所欲言,我們相當失望。

朗諾一九九五年春有進修假,想趁機會到中國小住,多認識國內學者,我當時改了行轉入金融業(yè),上海證券市場復業(yè)不久,南京大學商學院讓我開課講證券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十五年間中國變化實在太大了!出版雖仍受限制,但私人間言談已經很少忌諱。南大的程千帆和莫礪鋒教授讓我們肅然起敬。我們到了上海,見了慕名已久的王水照教授,他不少學生也成了我們的朋友。到了北京,拜訪洪業(yè)稱許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王鍾翰,他興高采烈地請我們到他學生辦的山寨飯館吃飯。劃為“右派”后二十年沒發(fā)表文章的他,在古稀之年居然大量出版研究成果。和我商榷《洪業(yè)傳》出版事宜的北大出版社責任編輯張弘泓,領我們拜訪洪先生的另一位學生,抗戰(zhàn)時代和他一起入獄的侯仁之,真可惜洪先生逝世過早,不知道侯教授得益于他的史學訓練,對北京的水利建設和文物的維護,以及西北沙漠的考察,都有巨大的貢獻。此后朗諾幾乎每年都到中國跑一趟至數(shù)趟,參加會議或到大學講學。中國每年都出版一些很有價值很有分量的關于宋代的書,因讀書風氣熾熱,遲一點就買不到。我偶爾也跟他去,見證了中國對外來思想的空前開放。

現(xiàn)在洪先生的夢想基本上是實現(xiàn)了,中國學者著述都采用國際規(guī)格,即使不懂外文,也有興趣靠翻譯跟蹤海外漢學的走向,與海外漢學家不斷互通聲氣;歐美漢學界最具權威的學者不少是華人(這點在二〇一〇年出版的《劍橋中國文學史》中可看得很清楚,十七位撰稿人中,華人居然過半)。如果說學無國界,漢學這名詞是否應該榮休了呢?在中國大陸出生,臺灣長大,長期在美國教書的孫康宜用英文談論詩詞算是漢學,她用中文談論詩詞難道不算漢學?

我相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漢學仍會保持它獨特的蘊涵。

首先,我們用什么語言寫,很大程度左右了作品的內容。語言是詭異的,有些話用中文講,翻成英文就變了質,英譯中也是。每種語言都有些內在的軌道,讓寫的人不自覺地循一個方向走,一不小心就預設了下文。很多名詞動詞形容詞拉扯了一些不易擺脫的聯(lián)想,譬如中文“單身漢”這詞令我們想到一個孤獨可憐的人,而英文bachelor則令我們艷羨此人無家室之累,自由自在。因此同樣的題目,同一個作者用不同的語言寫出來,文章就不一樣。有一天,中文作者普遍感悟到單身漢不一定孤獨,英文作者普遍意識到無家室的人不一定活得開心,這種距離就拉近了。有些西方很普通的話語,如context(語境),alienation(疏離),irony(反諷),用中文表述,就覺得撲朔迷離。

再者,因心目中的讀者文化背景不同,有些話題非用某種語言表達不順暢。譬如此篇序要用英文就不能這樣寫, 首先,英美沒有“票友”這概念,鄉(xiāng)誼意識比較淡,也沒有長輩替后輩撮合婚事的習俗,用英文表述就要大費周章,而且到頭來會變了味。要用英文寫,提到胡適、顧頡剛、傅斯年這些人就必須逐一介紹,因顧慮到一般英文讀者對他們不熟悉;我大談小時接觸的方言,華人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等等,用英文寫必定著墨不多,因心想一般英文讀者對這些話題沒多大興趣。

畢竟,學術討論是參與一場正在進行的多方會話。每個族群,每個團體,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對自身的大敘述,大敘述既定,就有意無意把不利己的情節(jié)刪略了,把別的觀點過濾或扭曲以自圓其說。而且學術討論往往牽涉懸掛著的題外問題,譬如近年漢學界熱衷研究明清婦女詩詞,主要是女權運動的驅使,數(shù)目龐大的明清男士詩詞反而很少人理會;因此中國國內進行的會話和漢學家間的會話,是很難匯合起來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談自己的東西有語言等各種方便,但有時候“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為局外人的漢學家,容易混淆事實鬧笑話,也免不了受自身文化的干擾,或刻意借中國話題影射當?shù)厣鐣?;然而漢學在歐美屬于邊緣學科,傳統(tǒng)的約束和政治顧忌都較少,可較客觀地審視很多東西,也可發(fā)表些近于荒誕的妙論,有時竟歪打正著。

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各種文化都是獨特環(huán)境的產物,如五花八門的語言看似雜亂各自有文法。我們的思想充滿了舊物的沉淀,常互相借鏡,方能摸索到自身的盲點。

我一九九八年自金融業(yè)提前退休,有閑暇做些賞心悅性的事,包括和朗諾的同事白睿文(Michael Berry)翻譯王安憶的《長恨歌》,英譯稿經朗諾在哈佛初教書時的學生、香港長大而英文絕佳的鄭文君修潤,出版后竟得到《紐約時報》的好評,獲了翻譯獎。朗諾二〇〇二年在香港城市大學訪問時,恰巧普林斯頓大學周質平教授也在該校訪問,我們在一個餐聚上毗鄰而坐,發(fā)現(xiàn)看過彼此的書。哈佛出版《洪業(yè)傳》時他看過,相當喜歡,卻沒悟到作者Susan Chan Egan是華人;他的《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北大出版時張弘泓贈送了一本給我。周教授邀我與他合作,用英文撰寫胡適這段異國戀情,于是我又粉墨登場,所幸演的不是昆曲,是白話文明戲,非科班出身的我也能應付,何況我有問題隨時可請教彭松達、冀小斌、徐振銓等朗諾諸同事。瀏覽胡適的著作,才發(fā)現(xiàn)洪業(yè)三四十年代致力于哈佛燕京學社引得叢刊工程,有系統(tǒng)地請專家爬梳中國主要古籍的來歷和版本,加注標點,是有前例的——胡適二十年代便如此處理中國主要的白話小說。洪業(yè)則進一步替這些古籍編索引,以方便學者尋檢;索引現(xiàn)在雖被電子工具替代了,但無論是于中國人“整理國故”,還是于國外的漢學,引得叢刊都曾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洪先生倘若活到今天,必定會為計算機的奇異功能及網(wǎng)絡交流的便捷而歡呼雀躍。

八十多歲老人回憶往事,大半生的檔案信件又不在身邊,差錯是免不了的;然而洪先生的記憶大體很準確,有些事乍聽“比小說還離奇”,后來竟被印證了。

譬如洪先生說一九二四年有個燕大學生替哈佛福格博物館的朗頓·華納(Langdon Warner)當翻譯,跟他到敦煌去,見他用甘油滲透棉布把數(shù)幅壁畫取下運回美國,次年見華納又帶了大隊人馬來,準備將更多的壁畫運走,便密告洪先生,洪先生馬上通知教育部,教育部即發(fā)電到敦煌沿途各縣市,吩咐地方官員招待這些外國人,并加以武裝保護,但小心防備他們破壞文物,結果華納空手而還。哈佛燕京學社成立后,洪先生到哈佛做訪問教授時,聽到斯坦因(Aurel Stein)說服了哈佛燕京在美國的托管人出錢讓他到中國搜寶,力勸他不要去,結果斯坦因去了無功而返。洪先生對自己保衛(wèi)敦煌文物有功頗得意,他怎么講,我便怎么寫。

書出版十年后,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有位作家請我把一張洪業(yè)的照片寄往美國《考古》(Archaeology)雙月刊,因她有文章談及洪先生。該文章年尾發(fā)表了,說《洪業(yè)傳》出版之前,西方學者不明白華納第二次中國之行為何全軍覆沒,華納自己也不明白,給太太的信里很惱恨地說大概是中國官員嫌賄金不足,回美國后心猶不甘,說服他的同事薩克(Paul J. Sachs)出面籌錢,籌到十萬美元(包括來自哈佛燕京學社的五萬),足夠探險隊兩年的費用,預算中有六千五百元預備作為給中國官員的“禮金”,終于把年近七十歲到中國搜寶最有經驗的斯坦因引了出來。哈佛大學文檔中有一份提及一九三〇年三月十八日斯坦因、司徒雷登和洪業(yè)在薩克家開會,洪業(yè)說他可去函剛成立的文物保管委員會替斯坦因鋪路,斯坦因推說探寶的細節(jié)須保密,因而謝絕了。斯坦因離開劍橋前,再請福格博物館給他示范如何使用甘油和紗棉,到了南京拜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正廷,則說此行目的是要跟蹤玄奘的腳印。然而中國報章突然出現(xiàn)他要運文物出境的報道;同一個月內,立法院通過法律限制文物出國;他到了新疆,又有位姓張的學者亦步亦趨地跟著他,讓他動彈不得;最尷尬的是,預算中賄賂官員的一項被傳了出來,燕大在美國的托管人向福格博物館質問,斯坦因只好作罷?!犊脊拧反宋牡淖髡哒f,她相信賄賂官員的預算是洪業(yè)傳出來的,因他看過該團的預算。我們知道王正廷是洪先生在“成志社”的兄弟,他暗中把此事本末告訴王正廷,也是意料中之事。

據(jù)我所知,《洪業(yè)傳》初版有三個錯誤。一個是中文版的錯誤,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向我指出敦煌古物中最早的印刷書是《金剛經》,不是景教的禮拜手本,這是我譯錯了,英文版提到兩種文獻間有個逗點,我沒注意到,以為是同一個文獻。另一個錯誤是周質平指出的,書中說洪先生去看駐美大使胡適,電話響了,胡太太接聽后說是宋子文,周質平說那時候胡太太不在美國,應是使館內別的女士。第三個錯誤是筆誤,一九七九年和徐萍芳到哈佛講學的考古學家名字不是王仲殊而是王鐘殊。

還有個地方不是錯誤,是稱謂的問題,洪先生談起宋史學家劉子健,總稱他為“我的學生”,我成書后把談話錄音帶捐了給哈佛圖書館,最近清理檔案要把其他有關文件也送去,發(fā)現(xiàn)有封劉子健寫給我的信,說他沒有上過洪先生的課。劉子健的父親劉石蓀和洪業(yè)很熟,劉子健抗戰(zhàn)時從清華轉到燕大,和洪業(yè)一起被關押入獄,三個多月間還替洪業(yè)洗衣,一向對洪先生執(zhí)弟子禮,是洪業(yè)最親近的人之一,無怪乎洪業(yè)稱他為學生。

清理檔案時,還發(fā)現(xiàn)一篇一九九八年寫的文章。事緣《洪業(yè)傳》出版后,收到洪業(yè)長女靄蓮的信,還有靄蓮童年朋友轉寄來的信,看了令我相當震撼。我認識洪先生的時候,洪太太已去世,關于她的事,他沒多說我也沒多問,原來她的身世那么復雜,洪家有那么多可悲的事情。不料還有更大悲劇正醞釀著,洪先生去世十五年后,他四十六歲的外孫女,在一個秋日清晨冷靜地走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中心,朝身上倒汽油點火自焚,在五十人圍觀下死亡?!都~約時報》有篇長文,走訪了認識她的人,分析這令人驚駭?shù)氖录?,結論是她來自一個顯赫的華裔家庭,這環(huán)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母親也是自殺的。我感到分析得不錯,但悲劇可追溯到她外祖母那一代,因而寫下《洪家三代女人的悲劇》一文,當時因種種原因沒有發(fā)表,現(xiàn)在事過境遷,牽涉的人都已不在,可以向讀者交代了,這次《洪業(yè)傳》再版,便把它附錄在后。

我寫《洪業(yè)傳》時對洪業(yè)妻女的情形不清楚,不知他有這許多隱痛。洪業(yè)到晚年對什么事都仍興致勃勃的,談起往事雖相當激動,卻令人感覺他心靈深處有一片寧靜,是種盡了責任后對人對事皆不苛求的寧靜。洪業(yè)后半生不屬任何教會,但他相信祈禱在冥冥中有效,尤其可挖掘人們內心的潛能。他加入了一個提倡祈禱與靜坐的跨宗教團契,叫Fellowship-in-Prayer。他引伏爾泰說“要是沒有上帝,為人類的利益也要創(chuàng)造一個上帝”,有了上帝才能有“天下皆兄弟”之感。我相信吟詩作詩也是他重整思想感情、保持心態(tài)平衡的一個方法。日據(jù)時代,洪業(yè)和張東蓀、陸志韋等十來位燕大師生被押在監(jiān)牢三個多月,待遇相當惡劣,他和同獄室的趙紫宸忍餓挨凍竟做起詩來,趙紫宸出獄后把詩作以《南冠集》為題出版,有六十七首是贈洪業(yè)或是和洪業(yè)的韻寫的。洪業(yè)晚年常和葉嘉瑩等友人唱和,去世兩年前有一回去看蒙古學家柯立夫的農場,見鄰居門口有個池塘,想到朱熹的一首詩,便朗誦給他們聽,并用中文寫下贈送給這對夫婦,此詩大概代表洪業(yè)所覓的心境: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劉子健一九八九年在《歷史月刊》(六月刊,第十七期)發(fā)表一篇文章,題為《洪業(yè)先生:少為人知的史家和教育家》,討論洪業(yè)的史學功力不亞于陳寅恪、顧頡剛與錢穆;整理國故比胡適更有成績,為何聲望遠不如這幾位大師。結論有幾種原因:一則洪業(yè)集中精力做基礎工作,編了六十四種引得,為了選最佳版本,上承乾嘉,反復考證源流,貢獻宏大,但這是為人作嫁供別人使用的。二則洪業(yè)寫文章不求聞達,最重要的著作是《禮記引得》與《春秋經傳引得》的兩篇序文,解決了很多歷代以來爭議紛紜的疑問,在本行之外卻少為人知。他關于杜甫的巨作,考訂了三百多首杜詩的時間,是用英文寫的(哈佛,一九五二),因此讀者有限。(所幸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一年出了曾祥波的中譯本《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最可惜的是,他數(shù)十年研究《史通》,要把原文每句的來歷都找出來,以確定劉知幾用了哪些書,沒有完成就逝世了。其外,洪業(yè)辦教育訓練學生,畢竟分散了他研寫的精力。再者,他自美國到燕京大學執(zhí)教時已三十歲,作風相當洋派,許多人還以為他是華僑;當時北大清華中央金陵各大學史學都已有相當陣容,他在教會辦的燕大獨樹一幟,和洋人共同籌辦哈佛燕京學社,被人以為是洋機關所搞的國史必不甚高明;他一九四六年后在哈佛又只有研究員的名義,更少為人注意了。

《洪業(yè)傳》中文版內容較英文版豐富,但一九九五年的簡體字版有些刪節(jié),此次再版得以復原,非常值得慶幸;為了讓讀者對洪先生的學術成就有較全面的了解,這次還附錄了余英時的《顧頡剛、洪業(yè)與中國現(xiàn)代史學》,得到他的授權,謹此鳴謝。

商務印書館是百年老店,我兒時還不懂出版是什么一回事之時,就在各種字典的書脊和版權頁看慣了這字號。后來發(fā)現(xiàn)早年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輯的高夢旦,是朗諾和我的“媒人”高叔哿的父親,他在洪業(yè)的生命中,甚至在我后來研究的我們“媒人的媒人”胡適的一生中,都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本書承蒙商務印書館支持再版,我感到格外踏實。此書的負責編輯孫祎萌女士審稿特別細心,修正了不少不妥的地方,我非常感激。

陳毓賢

二〇一二年八月于美國加州


[1] 指哈佛大學的所在地,波士頓的劍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