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初入仕途

忠魂正氣:顏真卿傳 作者:權(quán)海帆 著


兩任縣尉

進士及第是進入仕途的青云之梯。對于胸懷經(jīng)國安民之志的年輕俊彥來說,再艱難也非得登攀不可。這登梯的第一步,便是參加吏部的銓選——考察、選拔。銓選并非只是程序,多年參加銓選而不得一官半職的進士,也并非絕無僅有。顏真卿在進士及第兩年之后,開元二十四年(736),參加了吏部銓選。銓選的標準有四條:“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正;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yōu)長?!?sup>其中,書、判在先,也最重要。顏真卿對楷書的研習(xí)已有相當深厚的功底,符合“遒美”的標準無疑;而《對三命判》的命題盡管冷僻深奧,卻依據(jù)《周禮》和《詩經(jīng)》,作得恰如其分,極受稱贊,擢拔萃科,評定為高等,以制度稱為“平判入等”。于是,顏真卿得授朝散郎、秘書省著作局校書郎,開始了自己的“登梯之旅”。名授二職,實職則是校書郎。校書郎掌管校讎典籍,刊正文章,官品不高,但卻是令人垂涎的、天子近旁的清靜閑雅之職,是初入仕途進士的難得美差,拔擢可待,高位在望。顏真卿十分崇拜的忠耿盡職、直言敢諫、其詩雅正沖淡的新任宰相張九齡,當年進士及第之后的第一個職位,就是校書郎??!

顏家大院里,老槐綠蔭如蓋,蓊蓊郁郁,生機勃然;石榴繁花錦簇,朵朵火紅,狀如宮燈錯落懸掛。大喜臨門,顏家少不了置酒慶賀一番。八十三歲的姑母顏真定,顫巍巍地向侄兒舉杯祝賀,夸真卿為門庭爭光。母親殷氏高興得合不攏嘴,雖從來很少喝酒,此刻,心花怒放,連杯而飲。眾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凡在長安的——當然少不了最關(guān)切顏真卿的二兄允南、堂兄杲卿——也都回到祖宅,深情祝賀!舅父殷踐猷,為外甥的高中喜滋滋地帶了兩壇桂花稠酒而來。賀知章伯伯說過,顏真卿自立之時,他會登門祝賀的。父親和伯父的這位摯友,果然不負其言,聞訊而來。其雋言趣語,伴以不停點的舉杯豪飲,使顏家沉浸在一派歡天喜地的幸福之中。顏真卿面對全家老小和親友的祝賀,當眾表示,自己從此以清臣為字,發(fā)誓做一位清正、清廉、清明、清白之官。大家無不夸贊清臣這個字好,表達出了真卿的志向和志氣,做官就要做清官,做清正廉明的好官!

令真卿惋惜的是,伯父顏元孫晚年隨著擔任翼城縣丞的長子春卿居住,不幸于三年前——開元二十年(732),溘然而逝,既不能夠為自己曾經(jīng)身兼“師父之訓(xùn)”的侄兒真卿進士及第而與舉家同慶,更無緣享受真卿步入仕途的欣喜和快慰,令真卿不勝遺憾和哀傷。于伯父、父親靈前痛愴慘凄地哭祭了一番,顏真卿的心頭才得到了些安慰,即去秘書省著作局赴任。

校書郎十分清閑。每日應(yīng)卯而來的校書郎們,常常無事可做,相聚閑談。顏真卿不愿空度日月,翻檢隋朝陸法言與自己五世祖顏之推等人所定音韻學(xué)名著《切韻》,忽地怦然心動,產(chǎn)生了編纂一部宏偉巨著的打算:以《切韻》為本,參引許慎《說文》,擴而展之,詳盡排比其訓(xùn)解,將經(jīng)史子集四部書中相關(guān)成句予以匯編。他將這部著作定名為《韻海鏡源》,以其牢籠經(jīng)史,征引窮盡,依韻次之,其多如海,故曰韻海;鏡照原本,無所不見,故曰鏡源。顏真卿興致勃勃、孜孜不倦地為《韻海鏡源》的編纂而殫精竭智地思謀、籌劃,營建著結(jié)構(gòu)框架。

然而,憂樂交互,喜哀相隨。時過一年,八十四歲的姑母顏真定亡故。姑母胸富“彤管之才”,“深仁而莫逮”,使顏真卿“夙承訓(xùn)誨”。追思姑母,顏真卿不勝哀傷。又過了一年,開元二十六年(738),母親殷老夫人撒手人寰。顏真卿三歲喪父,能夠與九位兄弟姐妹一起長大成人,并進士及第,踏上仕途,實賴母親“親自鞠育”,不憚其煩地施予“慈訓(xùn)”。顏真卿五內(nèi)俱焚,痛徹心肺,停職回鄉(xiāng),服喪三年。

天寶元年(742)春天,玄宗皇帝李隆基親自策試博學(xué)文詞秀逸科生徒。與進士、明經(jīng)不同,博學(xué)文詞秀逸科并非是??频闹婆e,其名望更高于進士;由皇帝親自進行殿試,登科后所授官職一般也高于進士,以后的升遷自然也將快于進士。

日麗景明,和風習(xí)習(xí),春風吹綠了長安,春雨灑紅了牡丹。興慶宮勤政務(wù)本樓前,繁花似錦,姹紫嫣紅,盡態(tài)極妍;殿內(nèi)金碧輝煌,一根根明黃大柱上的盤龍浮雕顯現(xiàn)著皇權(quán)的威嚴,御座前石獸口中噴吐著的檀香青煙,彌散著幽香,氤氳著肅穆和凜然。被舉薦參加策試的生徒,一個個惴惴不安地接受著玄宗皇帝李隆基的當?shù)钣嚒n佌媲鋵Υ鹑缌?,每一個問題都回答得流利、貼切、準確,恰到好處;當?shù)钏x詩句,也被玄宗李隆基報以驚喜與贊賞交織的眼神。測試結(jié)果,當然地名列上等。

圣旨降,顏真卿官拜京兆醴泉縣尉。顏真卿心頭春水蕩漾,立即打點行裝赴任??h尉掌管治安捕盜和縣衙庶務(wù),諸如催收租稅,送往迎來,日日足底朝天,頗為繁忙,與校書郎的清閑迥然相異。醴泉近在京畿,其縣尉較一般縣尉更受朝廷關(guān)注,被看作升遷入朝的階梯,也因此為一些人暗中盯視,以尋找彈劾的把柄。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在縣境東北的九嵕山上。墓地為唐太宗親自所選,依山而筑,雄偉肅穆,騰躍著充塞天地的壯闊氣勢。陵旁矗立著相貌如同貞觀中歸順的外蕃君長的石像十幾座,還有太宗所乘六匹戰(zhàn)馬——人稱“昭陵六駿”的石雕。陵區(qū)之內(nèi),另有功臣密戚的陪葬墓百余座?;趾腴煷蟮牧陥@,顯耀著太宗李世民的輝煌武功。朝廷每年春秋,都要派遣官員謁陵,身為縣尉,顏真卿自然必須小心接待、陪同、應(yīng)酬。在日常政務(wù)中,顏真卿兢兢業(yè)業(yè),勤謹履職,潔身自勵,恪守律令,清明、清廉、清正,兩袖清風;至天寶五年(746)任滿,以獲官風“清白”之譽,而無負于自己的清臣之字,于次年遷長安縣尉。

擢任御史

在長安縣尉任上僅僅一年,天寶六年(747),詔命顏真卿任御史臺監(jiān)察御史。朝廷的任命制詞說:“文學(xué)擅于登科,器干彰于實用。宜先漢簡之職,俾佇埋輪之效?!?sup>高度贊美顏真卿的文才和處事本領(lǐng),說現(xiàn)在任以草擬公文制告的官職,是為了以后發(fā)揮東漢名臣張綱那樣有膽有識、忠耿剛烈的作用。張綱乃心系社稷憂患之臣,深為當時擅權(quán)外戚的飛揚跋扈而義憤填膺。漢順帝劉保遣使巡察地方,使臣們一個個受命出發(fā),張綱卻把車輪埋在洛陽都亭,道:“豺狼當?shù)?,安問狐貍!”當面向順帝彈劾專?quán)的外戚。一時舉朝驚駭,京師震撼。朝廷的制詞引用張綱的故事,固然出于對御史職責的冀望,是冠冕堂皇的官場語言,而在顏真卿看來,卻是對自己能夠心懷天下、恪守正道、剛直敢諫、不畏權(quán)貴的嚴正要求和殷切希望。

監(jiān)察御史的職責在于監(jiān)察百官,審察刑獄,整肅朝儀,巡按州縣。其官位不算高,不過正八品,但卻接近于煊赫險要的皇權(quán)中心,可躋身于身在京師的五品以上文武官員之列,經(jīng)常出入于天子所居的森嚴、神圣的九重宮禁——大明宮。大明宮,這座高高地雄踞于長安城北龍首原上的巍峨宮殿,其正南端的含元殿之高,超于前方平地四丈之多。入宮大臣們進丹鳳門,行至殿前,須在左右相對的翔鸞、棲鳳兩閣之間,沿曲折、漫長的龍尾道而上,參見皇上,參與議事。多少天下大事,多少官員的任免升黜、生殺予奪,都在這里決定!而神州的平安與動亂、百姓的禍福與安危,甚至一代人的命運,也都源自于此!顏真卿能夠以監(jiān)察御史之職,出入于大明宮,心中該是多么興奮、激動??!但他感覺到的,不僅是興奮和激動,更是對自己胸中耿耿忠魂和一腔正氣的砥礪!

從當年秋天起,顏真卿在監(jiān)察御史任上連續(xù)三次出使。

第一次是充河?xùn)|、朔方軍試覆屯交兵使,赴太原、靈武一帶巡察。唐代的工部主持著屯田,御史對屯田的監(jiān)督被稱為“覆屯”?!霸嚫餐徒槐埂保熢跈z查邊遠地區(qū)的屯田,以及刑部的復(fù)審案件、疏理囚徒。顏真卿受命朝廷,滿懷神圣感、莊嚴感,忠心耿耿,剛正不阿,體察下情,察看屯田兵士的冤屈疾苦,彈劾統(tǒng)管屯田官員的非法作為。其一切行為、舉措,無不合情合理、確切妥當。

第二年,顏真卿又充河西、隴右軍試覆屯交兵使,赴武威、西平一帶巡察。久旱不雨的五原郡,有冤案多年得不到昭雪,民怨沸騰。顏真卿到達后,追蹤蛛絲馬跡,明察秋毫幽微,終于真相大白,得以使負冤者伸冤、作惡者繩之以法,獲得了百姓的一片贊頌之聲。此時,甘霖普降,大雨播灑,百姓欣喜不盡,高呼為“御史雨”。從“御史雨”的呼叫聲中,顏真卿得到了巨大的鼓勵、無窮的力量。一種清明、正大的浩然之氣,在胸中升騰,一種為民做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全身涌動。

到了天寶八年(749),顏真卿第三次再充河?xùn)|、朔方軍試覆屯交兵使,出巡于太原、靈武一帶。聽聞有鄭氏兄弟三人,官做到縣令或京畿尉,母親死后,卻停棺于太原佛寺空園之內(nèi),時過二十九年還沒有安葬。顏真卿寫狀上奏,彈劾其不孝,使其官職被黜免,放歸田里,終生不得再出仕。此事頗得朝野好評。

回到御史臺,顏真卿遇到一樁事:一向受玄宗皇上恩寵、執(zhí)掌宮中和京城巡警的左金吾衛(wèi)將軍李延業(yè),召蕃客內(nèi)宴,竟炫耀其闊,大逞其威,私自動用宮廷車駕、儀仗,而不按規(guī)矩報告御史臺。御史臺責問,李延業(yè)不但不承認過錯,反而有恃無恐,氣焰熏天,大吵大鬧,惡言詰問。顏真卿不懼其權(quán)勢,憤而寫表彈劾。同僚得知,擔心顏真卿會招引禍端、貽害自身,因而誠切勸阻。顏真卿卻正氣凜然,置自身安危于度外,毅然危冠入朝,呈表上奏,面折廷爭。在場的正直官員,莫不暗自為顏真卿的義正詞嚴而失色、冒汗,不勝擔憂。顏真卿卻面無懼色,寸步不讓,彈劾之語句句入于大理、條條扣合律條,以致使玄宗李隆基也不得不忍痛割愛,將李延業(yè)這個飛揚跋扈之徒外貶出朝。此事震撼朝堂。顏真卿如不怕虎的牛犢一般,鋒芒初露,其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貴的膽識和品格,莫不為人敬佩。

這年八月,顏真卿遷殿中侍御史。此時,二兄允南任諫官左補闕。冬至、元日朝賀,走過長長的龍尾道登殿的幾十名朝臣之中,顏氏兄弟兩人俱在其中,令顏真卿深為自己的家族而榮耀和喜幸。

求師張旭

在醴泉縣尉任上,天寶三年(744),伯父和父親的生前好友、曾對顏真卿寄予厚望的太子賓客賀知章,這位年八十六歲、曠達不羈的風流名儒,在儒、釋、道三教同行的文化氛圍中,上疏請求度為道士,回歸越州永興老家,得到玄宗皇帝許可。顏真卿得知,趕赴長安為之送行,胸中不勝留戀悵惘之情。但他并不因賀知章的入道退隱而灰心、頹喪,仍然雄心勃勃,奮發(fā)自勵。在醴泉縣尉任滿而尚未得到新的官職的天寶五年(746)那些時日,曾赴洛陽向著名草書家、吳郡張旭求教筆法。

自幼在家族的德行、書翰、文章、學(xué)識家風中成長的顏真卿,酷愛書法,在伯父元孫、母親殷氏、二兄允南以及舅父殷踐猷的訓(xùn)教、指導(dǎo)下,苦練書法,留下了“以墻為紙”的佳話。伯父元孫、母親殷氏、二兄允南、舅父殷踐猷的書法,無不得自于真卿的舅爺——著名書家殷仲容。殷仲容之書,上承褚遂良,以痩硬清挺、雍容婉暢而著稱。顏真卿進士及第之前,其書法已與母親、伯父、二兄和舅父,難分軒輊,頗富功力。然而,他并不滿足,并不裹足不前,仍在孜孜不倦地苦練著,摸索著,探求著,希望能進入新的境界。隨母親南下蘇州,山水靈秀之氣的濡染,使他筆下的點、橫、豎、撇、折、捺,得到了一種無可言說的啟悟。

進入仕途,顏真卿并未放棄書法進取,一有閑暇,仍忘不了孜孜不倦地執(zhí)筆習(xí)書。而恢弘雄大、海納百川的盛唐氣象,足跡所至的廣闊,所見所聞的繁富,又開闊著他的胸襟,捶打著他的魂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長安城內(nèi)所見“三絕”——有“詩仙”之譽的李白的詩“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有“吳帶當風”之譽的“畫圣”吳道子壁畫的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以及裴旻將軍劍舞的“隨風縈且回”的氣象和風神、精神和韻味的感染;出巡塞外,“北風吹斷天山草”、“胡人向月吹胡笳”的遼闊和雄渾景象的感觸;加之“俾佇埋輪之效”的朝廷判詞所寄予的期待,五原百姓“御史雨”的贊譽和鼓舞;還有賀知章、陸象先等前輩的風采,蕭穎士、李華、岑參、高適等才俊好友的勃發(fā)英氣、激烈壯懷、云天奇志的洇染……種種般般,都凝聚為顏真卿書法得以不斷有所提高的元素和前進力量。

還在應(yīng)制考試之前,經(jīng)賀知章引薦,顏真卿曾經(jīng)在長安見到過名滿京師、有“草圣”之譽的書法家、左率府長史張旭。張旭與賀知章為從表兄弟,二人與“詩仙”李白等人,同是杜甫所謂“酒中八仙”之一。杜甫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sup>顏真卿進士及第后結(jié)交的來京應(yīng)制科試、落落有奇節(jié)的好友高適,也這樣描寫這位“草圣”:“白發(fā)老閑事,青云在目前。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也許,詩名頗高的進士李頎的描寫更為傳神:“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露頂據(jù)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下舍風蕭條,寒草滿戶庭。問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執(zhí)丹經(jīng)。瞪目視霄漢,不知醉與醒。”這位書家“脫帽露頂”,不修邊幅,無視世俗,放眼青云,庭院荒草,陋室寒風,嗜酒豪飲,縱情恣肆,放蕩不羈,卻揮毫如云煙、似流星,落筆震驚人寰,超絕古今。

那時,顏真卿曾經(jīng)向張旭請教,但張旭總是如同面對眾多求師者那樣,只是大聲笑一笑,“即便草書三紙五紙”,乘興走開,沒有告訴一句關(guān)于用筆結(jié)體的真諦之言,給你個軟釘子碰。這個性情狂放顛逸、超絕古今的“草圣”張旭,對楷書的筆法極為精通、詳盡,達到了無可挑剔的至高境界。顏真卿有這樣的記憶:自己早年曾接待過張旭,多次得到張旭的誠切勸導(dǎo),“屢蒙激勸,告以筆法”。但由于自己那時還年輕,不夠聰敏,加上有許多瑣事、俗事纏身,沒有弄懂、掌握他的傳授,一直沒有多大長進。顏真卿又是說在張旭面前碰軟釘子,只得到“即便草書三紙五紙”,又是說“屢蒙激勸,告以筆法”,這似乎有點兒矛盾,但也許“即便草書三紙五紙”的內(nèi)容,正是“屢蒙激勸,告以筆法”。不過,無論如何,事實是:并未得到多少實際收獲。對此,顏真卿耿耿于懷,很不甘心,于是利用這個受任新職之前的空暇,攜帶陳年杜康老酒兩壇,親赴洛陽,再次向張旭拜師求教。

當時,張旭借住在一位向自己求學(xué)書法的好友家中。見到顏真卿,張旭不勝吃驚。你不是已經(jīng)進士及第了嗎?不是已經(jīng)走上仕途,春風得意,前程似錦了嗎?不是已“楷書遒美”了嗎?卻長途奔波,投奔鄙人門下,不覺屈尊嗎?如今,只要得到一官半職的,哪個還有心思自找苦吃學(xué)書法呢?顏真卿卻風塵仆仆地遠道而來,雙手將陳年杜康捧給張旭,謙恭而懇切的眼神告訴張旭:我顏真卿無論遭遇如何,無論當官為民,也無論身在何處、所操何業(yè),都不會放棄對書法的鉆研、琢磨和進取的。請長史務(wù)必接受我這個學(xué)生,傳授我以自己的筆法真諦?!安菔ァ睆埿裆顬檠矍斑@個三十多歲的進士的真誠、懇切和謙恭所打動,明白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將可翹楚書壇的志士,一位將青出于藍的后學(xué),欣然接受了顏真卿的請求。

然而,當顏真卿詢問筆法時,張旭仍然只是說,加倍努力臨摹書帖,就會自然悟知的。如此月余,顏真卿每天都在夜以繼日地臨帖習(xí)書。即將告別回京之時,顏真卿畢恭畢敬地懇請老師道:學(xué)生如能得知先生的筆法要訣,將孜孜不倦,終身學(xué)習(xí),以期達到最高妙的境界。學(xué)生真誠地感戴于心,永世不忘!

張旭許久不說話,看看左右近旁,忽地起身走去。顏真卿小心地跟著老師走到竹林院的小廳堂內(nèi)。紅日高照,清風徐來,竹影搖曳。張旭盤腿打坐床上,指著對面的小榻命顏真卿坐下,開始就相傳為鐘繇所述筆法十二意——“平謂橫”、“直謂縱”、“均謂間”、“密謂際”、“鋒謂未”、“力謂骨體”、“輕謂屈”、“決謂牽制”、“補謂之不足”、“損謂有余”、“巧謂布置”、“稱謂大小”,讓真卿一一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顏真卿逐次對答為:令縱橫有象;不令邪曲;間不容光;不令其疏;以未成畫使其鋒??;點畫皆有筋骨;挫鋒使不怯滯,令險峻而成;結(jié)點畫或有失趣者,則以別點畫旁救之;趨長筆短,常使意勢有余;令其平穩(wěn),或意外字體令有異勢;大字蹙之令小,小字展之為大,兼令茂密。張旭認為顏真卿的回答都接近正確,便鼓勵道:按照這個理解,“工精勤悉,自當妙矣?!薄趭^加上用心,功夫到家,字自然會寫得漂亮。

張旭還傳授了舅父陸彥遠從褚遂良得到的用筆妙訣——“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張旭還說,自己起初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來在江邊見到平凈的沙地,產(chǎn)生了在上面寫字的念頭,于是用刀鋒畫沙,畫著畫著,忽地內(nèi)心豁然開朗,領(lǐng)悟了用筆藏鋒,才能點畫沉著、力透紙背的真諦。還告訴真卿:“真草用筆,悉如畫沙,則其道至矣?!?sup>——如果寫正楷或草書,筆筆都像畫沙一般,那么你的書法之道就達到至高境界了!

竹林小院中,陽光忽地明亮了許多,天藍如洗,云白如練,棵棵翠竹上閃爍著耀眼的光斑。顏真卿得到“草圣”張旭真?zhèn)?,頓覺天高地闊,雙目朗然,激動得心潮翻卷,久久難以平靜,連聲施禮感謝,表示將永遠銘刻在心。隨后,留戀不舍地、一步一回頭地踏上了西去歸途……

小試牛刀

約在開元二十五年(737),出于對尉遲迥人格的敬重,相州刺史張嘉祐為北周大臣尉遲迥建廟立碑。尉遲迥于北周宣帝劉赟時身兼將相,能征善戰(zhàn),好施愛士,位望崇重。宣帝駕崩,楊堅以丞相獨攬大權(quán),掌管天下兵馬事,同時開始了改朝換代的密謀策劃。尉遲迥憤而起兵討伐,但寡不敵眾,兵敗而自殺身亡。尉遲迥雖無補天之力,未能挽救北周的滅亡,而以身殉國,其忠誠品性,卻為后世之士,留下了光昭日月的楷模。

自古以來,碑碣無不以其不懼風雨的堅實之性,流傳于后世;其銘文的撰、書,歷來是極為莊重的盛事。文必真實而優(yōu)美,非凡才所可撰;字必端莊秀麗,非書家不可命筆。張嘉祐為選擇和延請撰文者、書寫者,頗費神思。他所選定的撰文者為閻伯玙。閻伯玙為唐初進士,頗富文名。上元二年(675)重九日,時任洪州都督的閻伯玙,重修滕王閣竣工,大宴賓客,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應(yīng)邀赴宴,作《滕王閣序》,受到閻伯玙深情贊頌,一舉成名,后人稱閻伯玙為王勃之伯樂,閻伯玙也因此而聲名遠播。開元中,閻伯玙被謫官華州鄭縣尉,張嘉祐請為尉遲迥撰寫碑文,不可謂不選得其人。蔡有鄰是當時的著名書家,其隸書嚴勁而有情致。由這位書家書寫碑文,也是恰當?shù)摹6佌媲溥M士及第,初入仕途,即展現(xiàn)出似錦前程,其文章、書法,俱得家傳,吏部銓選中,以其“楷法遒美”,在年輕才俊中頭角燦然;請顏真卿撰寫銘文,顯現(xiàn)出張嘉祐的不凡眼光和魄力。

撰寫銘文,對于顏真卿來說,可謂小試牛刀。他仔細研讀了有關(guān)尉遲迥事跡的文字記述,滿懷敬仰之情,伏案思慮,旋即揮筆濡墨,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寫下了四個字:“精貫天地”。認為尉遲迥以其昭然大義降伏丑類,忠節(jié)名世,死而不朽。在今人看來,此語不無欠妥之嫌。楊堅即后來的隋文帝,其篡周興隋,無疑推進了歷史的前進,使華夏步入了一個新的興盛時代,稱之為“丑”,恐怕如今已無人茍同。但從傳統(tǒng)觀念來看,其篡周行為,卻是不忠的、大逆不道的、應(yīng)予鞭撻的。恪守道德與推進歷史前進行為的沖突和悖逆,看來顏真卿并不明白。然他如此贊頌尉遲迥的精神品質(zhì),以之為自己的精神楷模,其可貴之處,分明可見。

顏真卿的小試牛刀——所撰銘文鐫刻于尉遲迥碑石之上,無疑得到了人們的稱贊。事實是,從此之后,其文名、書名漸重。又經(jīng)天寶五年(746)求師張旭,得其用筆“如錐畫沙”的真?zhèn)鞫鴷円箠^發(fā)研練;加上出巡所見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塞上雄渾之氣對胸襟魂魄的雕塑,雄視千古的詩、畫、劍舞等盛唐文化所呈現(xiàn)的那種揮灑自如、出神入化的風骨、神韻對心靈氣度的熏染和啟悟,以及尉遲迥“精貫天地”事跡的激發(fā)和砥礪……種種般般,使顏真卿書法的長進,與日俱增,慕名求其撰寫碑銘者相繼登門。顏真卿調(diào)任武部之后,忙碌的只是冬季銓選武官之時,春夏秋三季比較清閑。求書者窺伺時機,乘虛而來。天寶九年(750),顏真卿應(yīng)邀撰稿并書寫劍南節(jié)度使郭虛己碑、墓志,后又撰稿并書寫郭虛己之子郭揆碑——《河南府參軍贈秘書丞郭君神道碑銘》。郭虛己、郭揆父子碑的書寫,更使顏真卿的書才馳譽遐邇。天寶十一年(752),應(yīng)長安千福寺禪師楚金之請,書寫岑勛撰《大唐西京多寶塔感應(yīng)碑》。

多寶塔在長安興平縣千福寺內(nèi),其落成驚響四方,轟動一時。顏真卿的姻親、好友、天寶三年(744)進士岑參曾登臨并吟詩,云:“……寶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時?!Ъ耀I黃金,萬匠磨琉璃。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貲。焚香如云屯,幡蓋珊珊垂?!?sup>可見,此寺的修建,牽動著千家萬戶,動用工匠之多,工程耗資之巨,舉世震驚。千福寺落成,人們焚燒的香煙,像云團密聚;幡幢華蓋,簇擁交錯,飄然下垂。為如此宏大、如此轟動遐邇的寶塔立碑,非文章好手、書壇名流,豈能相稱?楚金禪師所選撰文者為岑參之兄、“詩仙”李白之友、隱士岑勛,而請顏真卿書寫,足見顏真卿在書壇已頭角燦然。

今日看來,其碑文乃虛無縹緲、光怪陸離之詞,而其書乃正當青春年華的顏真卿畢其心、傾其力所為。清正、剛正的道德品性,正道直行的浩然正氣,與艱苦砥礪、鍥而不舍的書法修養(yǎng),凝聚于筆墨之間,字字沉著雄毅,骨體健勁勻穩(wěn);如錐畫沙,點畫有筋,謹嚴而茂密;方圓兼?zhèn)?,結(jié)構(gòu)寬博,平正而奇?zhèn)?;端莊秀美,陽剛持正,風神獨具,可見精工秀媚、妍雅清雋的初唐書風,而又不襲前賢,獨創(chuàng)新意,別開生面,呈現(xiàn)出雄強博大、遒勁豐潤的嶄新風貌,為顏真卿早期最富代表性之書作。

觸怒楊國忠

顏真卿書壇馳名,仕途上也似乎官運亨通,扶搖直上。然而,時過不久,卻遇到了挫折和坎坷。

大唐朝政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偏離了開元盛世。昔日聰睿明達、從善如流、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李隆基,陶醉于盛世的海晏河清、國泰民安,沉迷于一些道士的所謂長生不老之術(shù)。受寵無比、眷顧不休的武惠妃突然病逝,進一步沉重地打擊了這位風流天子的空虛心靈。而開元二十五年(737),天生麗質(zhì)、善解人意、能歌善舞的楊玉環(huán)來到身邊,又奪去了這位日益陷溺于尋歡作樂的皇帝的魂魄。從此,唐玄宗李隆基倦于政事,進取之志衰,納諫之路絕,越來越不喜歡那些“找麻煩”的骨鯁之臣;只要皇親國戚有了滿意官位,別的一切都懶得理會,聽由宰相去安排、處置了。他所祈求的,只是:“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漫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優(yōu)哉,游哉!樂哉!快哉!

從開元二十四年(736),即顏真卿得授秘書省著作局校書郎那年起,唐玄宗最信任的宰相就是李林甫。這是個強辯而輕躁、不學(xué)而無術(shù)的人。他公然對朝廷官員們說:現(xiàn)在皇上還算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的旨意辦事就好了,用不著七嘴八舌。你們看看儀仗里的馬匹吧,只要不出聲,就能享受相當于三品官的待遇。但只要它一嘶鳴,馬上就會被拉出去。任它怎么后悔,再想享受三品官的待遇,沒門兒了!李林甫的司馬昭之心,昭然可揭:鉗制諫諍,阻塞言路,使自己可以無所顧忌地橫行于朝堂。而諫諍絕路,此時卻正中唐玄宗下懷,使他能夠得到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精力,陪伴著楊玉環(huán),沉湎于聲色飲宴、踏歌弄舞之中。李林甫,這個獲得了“口蜜腹劍”的蓋棺定評的家伙,以排擠賢能、羅織罪名,殘酷打擊、陷害不依附自己或地位逼近自己的官員為能事。連高才賢能之士,如杜甫、元結(jié)等人的上進之門,也被堵塞;“落落有奇節(jié)”、其詩聞名后世、當時以《燕歌行》名揚京師的高適,也應(yīng)制科試而不得中。李林甫卻上表祝賀玄宗皇帝:天下已“野無遺賢”。然而,隨著天寶四年(745)楊玉環(huán)冊封貴妃,楊氏一門雞犬升天,楊國忠的地位扶搖直上,幾年內(nèi)就做到監(jiān)察御史、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等十五職,成為炙手可熱的朝廷重臣,使李林甫在專權(quán)之路上陡然遇到了巨大障礙。李林甫與楊國忠之間的爭權(quán)奪利于是日漸升溫。在李、楊二人掀起的爭權(quán)爭利、爭名爭寵的陣陣險風惡浪面前,顏真卿不投不靠,不倚不伏,獨立支撐,正道直行,而到了天寶九年(750),卻不意間竟被這險風惡浪卷了進去。

事情是從睿宗景云、玄宗開元年間兩度為相、“善守文以持正”的名臣宋璟,其第三子宋渾的案件引發(fā)的。宋渾一掃父親的清廉之風,憑借巴結(jié)李林甫而步步高升。他與酷吏吉溫有私怨。吉溫原為李林甫所進用,眼見楊國忠日漸得寵,即棄李林甫轉(zhuǎn)而投靠楊國忠,告發(fā)宋渾貪贓,被處以流放。宋渾罪有應(yīng)得!然明眼人不難發(fā)現(xiàn),吉溫不但出于挾嫌報復(fù),而且心術(shù)不正,企圖借剪除李林甫心腹宋渾,在發(fā)泄心頭怨恨的同時,向楊國忠獻上一份漂漂亮亮的效忠之禮!

顏真卿對吉溫的公報私怨氣憤難抑,不畏其顯赫,無慮于明哲保身,責問道:“為何為了一時的怨憤,而這么殘害宋璟的后代呢?”吉溫作為楊國忠的左膀右臂,遭受初出茅廬的顏真卿如此斥責,豈能自吞惡氣,善罷甘休,自然要添油加醋地向楊國忠訴委屈。楊國忠早知顏真卿的才干、學(xué)識頗不一般,希望收羅入自己的黨羽。他明白:此般大才,如能為我所用,必然于己益莫大焉!然顏真卿許是出于文人的清高吧,一副潔身自立、桀驁不馴的神色,對楊國忠不熱不冷、不即不近。楊國忠心想:哼哼,還是先讓你啃一顆苦果子吧,看看你能不能清醒一些!

楊國忠讓顏真卿啃的苦果子不是別的,是讓顏真卿從京都長安出任東京畿——洛陽——采訪判官。顏真卿在東京畿采訪判官任上,謹慎履職,秉公行事,無處可以指責。至當年十二月,即被擢升侍御史,回到京師長安。侍御史為從六品,掌管督察百官,審理刑獄。顏真卿所以沒有被再次黜陟、貶斥,而能重返京師,并有所升遷,只能以其政績卓著、行為方正、各方誠服,楊國忠們無把柄可抓,來做出解釋。

天寶十年(751),顏真卿轉(zhuǎn)尚書省兵部(后改稱武部)員外郎,判南曹。尚書省各司長官為郎中或員外郎,官品不高,但職責重要,晉升有望。尚書省兵部下轄四司,兵部司列于首位。唐朝規(guī)定,武官的選授必須經(jīng)由武部審查其才能,以決定去留,為預(yù)備國家軍事,根據(jù)需要予以錄用。每年冬天,參選者集于選院,“判南曹”官員,一一核實參選者的解狀、簿書、資歷、考課。顏真卿一一核實,其分判,提綱挈領(lǐng),簡明扼要,切中肯綮。參選者莫不既覺便利,又深自嘆服。顏真卿的“判南曹”政績斐然。

楊國忠實在沒有想到,自己原本給顏真卿啃的苦果子,其實并不苦,不但不苦,還事與愿違,讓顏真卿嘗出了點兒甜頭。這怎么能不晦氣,心里怎么能不黑潮翻卷呢?哼!走著瞧,我不信世上有煮不爛的牛頭,不信你顏真卿不明白:馬王爺原來三只眼!

  1. 《新唐書》卷四五《選舉志》下。
  2. 顏真卿:《湖州烏程縣杼山妙喜寺碑銘》,《顏魯公集》卷七。
  3. 顏真卿:《故杭州錢塘縣丞殷府君夫人顏氏碑銘》,《顏魯公集》卷十六。
  4. 顏真卿:《正議大夫行國子司業(yè)上柱國金鄉(xiāng)縣開國男顏府君(允南)神道碑銘》,《顏魯公集》卷八。
  5. 醴泉,今陜西禮泉縣。
  6. 唐·殷亮:《顏魯公行狀》。
  7. 唐·殷亮:《顏魯公行狀》。
  8. 武威,今甘肅中部。
  9. 西平,今青海樂都。
  10. 五原郡,治所在今陜西定邊縣。
  11. 唐·殷亮:《顏魯公行狀》。
  12. 靈武,今寧夏中部。
  13.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14. 顏真卿:《贈裴將軍》。
  15. 岑參:《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
  16. 杜甫:《飲中八仙歌》。
  17. 高適:《醉后贈張旭》。
  18. 李頎:《贈張旭》。
  19. 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顏魯公集》卷十四。
  20. 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顏魯公集》卷十二。
  21. 此人名裴儆,為朝議郎行尚書員外郎裴禎之子,后亦工書。
  22. 以上引文俱見《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顏魯公集》卷十四。
  23. 顏真卿:《周太師蜀國公尉遲公廟碑銘》,《顏魯公文集》卷六。
  24. 顏真卿:《顏魯公集》卷五。
  25. 岑參:《登千福寺楚金禪師法華院多寶塔》。
  26. 白居易:《長恨歌》。
  27. 李華:《三賢論》,《全唐文》卷三一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