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還原文士本色

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 作者:王道 著


還原文士本色

張家注定與蘇州有緣。同治十三年(1874),闊別十多年后,張樹聲再回蘇州,在經歷了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及署理山西巡撫及升任漕運總督后,他終于坐定了江蘇巡撫實職,若干年前,這個位置正是其師李鴻章“起飛”的“跑道”。

張樹聲在蘇州的遺跡有三塊碑記為證,其中兩塊仍在舊址,另一塊不知去向,幸運的是,筆者在蘇州博物館庫房里找到了碑文拓片。

《重建滄浪亭記》碑現(xiàn)樹立在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滄浪亭的正門內,書法遒勁有力,內容清晰詳細。這處古典園林距離張家后代所居九如巷,只隔了兩條街道,其曾孫張寰和常常向他人糾正把“重建”寫成了“重修”的錯誤。

《重建滄浪亭記》記載:“同治癸亥,樹聲治軍來吳,維時公私百物,一切蕩盡,求所謂亭者,已不可復指識?!?/p>

1872年的八月,蘇州氣溫適宜,街頭的桂花開始飄香。遠處傳來信息,讓張樹聲站在古城蘇州,有一種別樣的感嘆。最后一支太平軍在貴州被剿滅,意味著清政府調派湘軍、淮軍對太平軍的剿殺取得了徹底的勝利。離開軍旅多年的張樹聲似乎長出了一口氣,陣亡的弟弟樹珊應該含笑了,自己身為封疆大吏,更應該做點什么。

當年攻打蘇州時,張樹聲根本來不及細看這座古城的模樣,只知道離開的時候,城內外斷壁殘垣,建筑、古跡、景觀等,幾乎蕩然無存,想要尋找這處有名的滄浪亭,已經認不出樣子了。

滄浪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三千多年前,楚國文官屈原被放逐后,來到江邊,遇到一位撐船的漁夫。漁夫見他一副落魄樣子,就問他,你不是那個三閭大夫〔28〕嗎,你怎么有工夫跑到這里閑溜達了?屈原說了一大堆的不合時宜,總而言之,就是說這個世界都是骯臟的、丑陋的,好像每個人都喝得爛醉了,只有他孤獨地醒著。說這話的時候,屈原異常的憔悴。漁夫勸了他半天,意思是要他隨波逐流。但屈原不肯放下“氣節(jié)”。于是,漁夫搖搖頭,撐著船走開了,走時唱著一首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張樹聲出生地合肥正是楚國的所在。但屈原在郁郁不得志時選擇了投江而去,而淮軍傳承的精神則是不屈不撓的斗志。

“滄浪”之意在先,建亭在后。約一千年前,一位宋朝的官員體會到了這位漁夫的歌詞意境,花了四萬青錢,在江南買地筑園。他就是蘇舜欽(字子美)。蘇舜欽的仕途“勢若駿馬奔平川”,只要不犯什么原則性的政治錯誤,“升級換代”屬于必然。蘇舜欽的爺爺蘇易簡在宋太宗時做了多年的副宰相,父親蘇耆在工部郎中、直集賢院行走多年,也是中央級的官員,其岳父則是宋朝最為清廉的宰相杜衍。但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蘇舜欽竟在小陰溝里翻了船——就是歷史上那場著名的“賣廢紙招妓案”。蘇舜欽看透了官場的險惡,決意隱逸。他偶過蘇州,看中了城南一處廢地,該處環(huán)境疏朗、雅致,草木叢生,水流清澈,相互錯落,頗有韻味。打聽后知,這是吳越王一個近親的池館。蘇舜欽“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號‘滄浪’焉”(《滄浪亭記》),從此寄情于園林,怡情詩文之間,直至去世。

北宋少了一個高官在位,倒多了一位園林君子。蘇子美的名聲代代相傳,明清時期,他精心構筑的滄浪亭幾度廢棄又幾度修復,來游賞者也不乏高人雅士。

張樹聲深知蘇舜欽的品質秉性。歷屆巡撫均對這座園林重視??滴鯐r,江蘇巡撫宋犖見滄浪亭廢舊不堪,亟謀修復,構亭于山之巔,得文衡山“滄浪亭”三字復舊觀。后巡撫吳存禮、布政使梁鉅章、巡撫陶澍都曾對園子進行過修復,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先后賜詩勒碑、南巡駐蹕留題。由此,這里既是一處游覽之地,也是官吏受教育的地方,伍子胥、董仲舒、李白、白居易、范仲淹等五百名賢畫像也都一一展示出來。但這一切,都在太平天國的戰(zhàn)火中毀廢了。

此時,廟宇、祠堂、學堂、衙門等都相繼修建起來了,滄浪亭重建也被提上了日程。

重建滄浪亭是一次系統(tǒng)工程。張樹聲《重建滄浪亭記》云:“是役也,布政司恩君錫署巡撫時,實始創(chuàng)議?!睆垬渎暤那叭窝矒幔ㄊ穑┒麇a就任時間很短,連一年都不到。重建工程從1872年夏一直持續(xù)到1873年夏:“同治壬申,方伯恩公錫……至癸酉季夏始竣事。”(陳其元《庸閑齋筆記》)此時距離巡撫陶澍修建五百名賢祠已四十六年?!胺灿萌酥αf一千五百工有奇;良材堅甓,金鐵丹漆之屬,其用材略相當焉?!保ā吨亟胬送び洝罚?/p>

工程完成前,考慮到將在五百名賢祠前舉行紀念儀式,張樹聲提前趕到現(xiàn)場察看工程情況。眼前的景象讓他大為感慨:“近水遠山,光景會和,益嘆昔人之善名狀。疊石之上,有亭翼然,可以登眺者,即‘滄浪亭’也。亭之后,南向三楹,地最爽塏,取子美《記》中‘觀聽無邪,則道自明’之語,名曰:‘明道堂’?!保ā吨亟胬送び洝罚┰谛藿ㄟ^程中,張樹聲并不拘泥于前人的式樣,而是適當有些創(chuàng)新,但意境并不僭越,“然邱壑景物土木之勝,僉謂視昔無遜焉”。對于吳地的文化,他也有著深刻的領會?!皡侵杏跂|南都會,最號繁盛,名園古墅,梵宇琳宮,往往前代之遺,閱世而不廢。獨粵逆(太平天國起義)之亂,為犬豕窟穴者四年,污敗灰滅殆盡?!睂嶋H上,當時除了拙政園成了李秀成的忠王王府而得以幸存,其他園林幾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張樹聲所撰《重建滄浪亭記》碑記

張樹聲認為,滄浪亭不僅僅是一個普通園林,還是一處傳承優(yōu)秀品質和傳統(tǒng)文化的勝地:“‘滄浪亭’垂今千載,靈秀所鐘,宸翰天章,重光累曜……此非以物力之艱,而事之興廢,固有其時哉!”(《重建滄浪亭記》)

竣工的那天,對五百先賢祭祀如期進行,城鄉(xiāng)民眾紛紛前來觀看,以慶祝太平日子的重新回歸。但張樹聲仍很謹慎,“惟兢兢焉以作無益害有益是懼怕〔29〕,故考成而勸勤,用嗇而度豐,其慊于人心也如此。樹聲竊愿覽斯亭也,因重建之匪易,益思名德之必不終湮,……于以上迓天和,阜成民裕,百廢俱舉,將遠追百年以前之隆,則是亭之成,實為之兆,其非奢望也夫,其尤當共勉也夫”(《重建滄浪亭記》)。

撰于1873年十二月某個黃道吉日的《重建滄浪亭記》可謂隱含著張樹聲的性格特征,一方面他力求為人低調、踏實,另一方面他也追求務實和抱負。此時,他還身兼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仕途一片光明,已經徹底完成了從戰(zhàn)將到文官的轉變。

20世紀30年代,已經遷居蘇州多年的張冀牖(張武齡)帶著小舅子韋布(著名導演,代表作《三毛流浪記》)游覽寶帶橋。這座橋始建于唐代,據(jù)說是唐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的。為籌措建橋資金,王仲舒帶頭將自己身上的寶帶捐出來,寶帶橋之名即由此而來。張冀牖曾多次攜家人游覽此橋。很多年過后,韋布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身為樂益女中校主的張冀牖在橋上四處尋覓,后尋到一個石碑,上面有其祖父張樹聲的名字、官銜和生卒年月,以及這座橋與他的關系?!艾F(xiàn)在想起來,張奇友(張冀牖)是在懷念他的祖父張樹聲。他雖然不做官,也要在蘇州為老百姓做好事情?!保f布《追憶張奇友》)

這一塊由張樹聲撰寫的《浚治太湖并修建橋竇碑》,無意中透露出他施政的民生意愿。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正是太湖之水,常常給沿線居民帶來水患和災害。由于地理位置的影響,以及降雨量豐富等原因,太湖幾乎每四五年就會有一場大的水災發(fā)生。此前,范仲淹、蘇軾、林則徐、張之萬等人都曾主持興修太湖水利。其中張之萬在張樹聲前三任,第一次提出設置水利局,統(tǒng)管太湖水利,??顚S?,疏浚太湖溇港及橋涵。

張之萬的水利工程是從同治十年(1871)開始的,到同治十三年(1874),張樹聲接手時,并沒有減速和停滯。他在《浚治太湖并修建橋竇碑》中說:

蘇屬四府一州背負江海,運河環(huán)絡太湖以踞其腹。太湖受常、鎮(zhèn)、杭、嘉諸湖山水及寧廣支流,淳涵演漾于蘇浙之交,三面穿運以注于海,惟東南趨泖淀、吳淞、劉河,陽、昆諸湖者遄往不返。其西南、東北則冬夏盈涸,風勢順逆,水或由運灌湖,所以利其出入,不虞堤之壅與潰者惟橋竇是賴。自浙至蘇,橋竇以數(shù)百計,蘇有三之二焉。歲月因仍,沖浸變改,迄經兵燹遂盡圯敗。

太湖輻射江浙滬,但主要區(qū)域在江蘇,尤其是蘇州,正處于太湖的中心,治水除了疏浚河流外,還要注意打通橋孔橋洞,從浙江到江蘇,一百多座橋梁中,不少因為歲月侵蝕,有的發(fā)生堵塞,有的發(fā)生變更,還有的在太平天國戰(zhàn)火中被破壞了,亟待修復。

張樹聲所撰《浚治太湖并修建橋竇碑》,此為作者拍攝的古碑拓片,原碑已毀

東南反事平息后,巡撫張之萬到任后首先與當?shù)毓賳T商議治理太湖要事,“于是上浚湖褸,中疏泖淀,下瀹吳淞、七浦、徐六涇河,俾湖暢流”。這其中,橋竇工程為最多,“凡重建之橋,震澤四,吳江二十有六,元和十有三,吳縣二。竇則震澤二十有八,吳江七十有三,元和二,又增建吳江鶯脰湖竇九。修治之橋,震澤三,吳江四,無錫二十有三。又重建溧陽之南渡橋,以通寧廣支流之入湖者,總橋竇百八十有奇,分布長堤如銜珠綴璧”。

一百八十座橋梁工程完成后,既壯觀又富有流韻:“飾鞶帶束,于湖腄襻以渠,襞以洫,瀹漪湍激,各順其性,以成水工之鉅制,而亙流臥波,極盡浩淼吞吐之觀,則吳江之垂虹,元和之寶帶為尤勝?!?sup>〔30〕

張樹聲撫蘇時,對太湖實施的治理工程遠不止這些,他還將大大小小的河道分別梳理浚通,并將周圍被破壞的大批橋梁拆修重建,共計花費銀兩二十九萬五千兩,比預算的還有節(jié)余,后又用于其他汊港工程,工期三年,如期完成,張樹聲特上奏,為參與工程人員申請功勞獎勵。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一工程的重要,自覺維護成果,并繼續(xù)將治水進行下去,張樹聲還煞費苦心地選擇了樹碑的地點,最終定在寶帶橋。該橋梁瀕臨大運河,來往船只眾多,能夠起到宣傳作用,“使過而覽者知湖運之相轉注與橋竇之所以貫輸湖運有如此者,思纘其功于勿壞,則百世之利也”(張樹聲《浚治太湖并修建橋竇碑》)。這塊碑已經消失多年,筆者有幸在蘇州博物館的庫房內見到了珍貴的拓片,碑文由時任布政使按察使應寶時書抄,書法工整規(guī)矩,據(jù)此估計,碑高足有兩米。筆者將拓片復印件送給其曾孫張寰和后,他如獲至寶,珍藏了起來。

同治十三年(1874)中秋前后的一天,張樹聲開始忙碌一件事,他翻查資料,醞釀文章,繼而握管下筆,撰寫出了《重建紫陽書院記》,洋洋灑灑,夾敘夾議,既是對江南第一書院重建的紀念,也顯露出他本人對教育的傾心。從同治十一年(1872)到任巡撫,已近兩年,他耗巨資在原址重建書院,并奏請同治皇帝書“通經致用”匾額而懸。如今這塊《重建紫陽書院記》碑仍立在原址(現(xiàn)蘇州中學校園),學校正在積極擴建原址尊經閣,將紫陽書院的歷史充分展示出來。

北宋年間,從蘇州走出去的范仲淹,曾官至宰相,并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最為鄉(xiāng)人稱道的事便是籌資辦學,他在蘇州城南同時辦起了文廟和府學,延續(xù)的是“廟學合一,左廟右學”的格局,開創(chuàng)東南府學先風,風靡明清,延續(xù)至今。

紫陽書院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成立的,遺址在府學內尊經閣。盡管人們對紫陽書院的初創(chuàng)年月有著各種爭議,但大致集中在康熙五十二年間,建造人為江蘇巡撫張伯行。張伯行被譽為“天下第一清官”,經他手創(chuàng)辦的紫陽書院,被康熙賜手書“學道還淳”,后又有乾隆臨幸并手書“白鹿遺規(guī)”;雍正帝曾賜帑銀一千兩資助辦學。書院前后修葺、改建,直至咸豐年間,太平軍打入蘇州,一把火將文廟與府學燒了好幾天,“蕩焉無存,今相國李公開府吳中,飭屬規(guī)畫章程,延師教授,借民居為講舍……”(張樹聲《重建紫陽書院記》)張樹聲的記述稱,李鴻章在任江蘇巡撫時曾主持恢復紫陽書院。蘇州也有史志載李鴻章重修了府學和尊經閣。李鴻章所為對張樹聲是一種無形激勵,前幾任都沒能完成的大事落到他的頭上。到任次年他就與屬下在書院遺址召集工匠并準備建材。他還勉勵諸生:“東南文學之盛甲于海內,國初數(shù)十年中,以文章大魁天下者,三吳之士居大半……而儀封(張清?。┲两癜儆杏嗄?,科目之盛未之或改,今郡中又得大魁矣,則諸生中豈無秀而賢者可以踵美前人,要在自勉而已……”

張樹聲所撰《重建紫陽書院記》碑記

文中提及的“大魁”正是狀元陸潤癢。同治十三年(1874)四月二十一日,殿試在保和殿舉行,蘇州人陸潤庠一舉奪魁,成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位狀元,是同治皇帝的最后一批門生,也是蘇州最后一個狀元。自隋代開科舉考試以來至清末廢除科舉制度,蘇州地區(qū)有記載的,共計文狀元五十四位、武狀元六位,合六十位,數(shù)量之多遙居全國各城市首位,蘇州也因此被稱為“狀元之鄉(xiāng)”。

不可否認,紫陽書院辦學初衷有統(tǒng)治者“尊儒重道”的思想在內,但培養(yǎng)人才,繼承傳統(tǒng)文化,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張蔭谷身為秀才,屢考不中,曾把希望寄托在長子張樹聲身上。張樹聲自小生在周公山(此山因有周瑜讀書處而得名),雖出身行武,但始終有一顆堅固的文心,辦學的思想貫穿了他的整個仕途。

同治十年(1871),張樹聲與劉銘傳、周盛波兄弟等在家鄉(xiāng)辦肥西書院,他們捐獻住房和田地(僅學田就有三千多畝,達到六百八十一石),用于書院的日常開銷,聘請名師前來住校講課,還請李鴻章、左宗棠題寫了匾額,方圓百里的學生都來求學,最多時有學員六七百人,直到1926年,書院還有四十多個學生,均為張、周、劉富家子弟。張樹聲的孫子張冀牖一生未進過正規(guī)學堂,其素養(yǎng)均來自少時幾年的私塾和自學。筆者以為,以他后來對詩詞和傳統(tǒng)思想的理解,早期應該進過肥西書院。如今,這處書院已成為聚星小學校園,而張樹聲的老宅子則成了聚星中學。

在碑記中,張樹聲還闡述了教化的作用,張伯行認為“為政莫急于賢才,致治必先乎教化”,并明確指出創(chuàng)建紫陽書院的用意乃在明“學者之所以為學與教者之所以為教”,他以為“非徒以為工文辭取科第之資而已也。諸士子勉旃勿務華而離其實,亦勿求精而入于虛。他日學成名立,出而大有為于天下,庶無負不佞養(yǎng)賢報國之志”(《正誼堂文集》)。張樹聲碑記曰:“……勉期諸生勿負養(yǎng)賢報國之意至深且遠,余惟教化行而后學業(yè)興,學業(yè)興而后人材出,書院之設關乎教化者綦重,振興固無難而廢弛亦甚易……諸生果能本所學以發(fā)為文章,將見處可維風教,出可裨政治仰副稽古右文之治,而無負儀封(張清?。┟?sup>〔31〕之意……”

“教化”與“教育”不同,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都認識到,單純的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而教化則是充分調動起政教風化、教育感化、環(huán)境影響等綜合、立體的影響,讓日常生活與之緊密聯(lián)系起來,正如西漢賈誼所喻:“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廢而奸邪并出,刑罰不能勝者,其堤防壞也。”

紫陽書院到了后期改為江蘇師范學堂,羅振玉任督導,王國維曾在此任教。新中國成立后成為蘇州中學,樹木叢蔭,古建滄桑,古碑林立,不遠處正是教育家匡亞明的題字“科學樓”,與張樹聲碑記只有幾步之遙。巧合的是,匡亞明年輕時曾在張冀牖創(chuàng)辦的樂益女中教書,還曾跟著張冀牖學習古文詩詞,自稱受益匪淺。

歷史,有時看著很遠,伸手觸摸,其實就在眼前。人與人之間,冥冥之中,仿若有一道心聲電波,雖然隔著幾代人,但卻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值得琢磨。張樹聲即使是走到了生命的最后邊緣,仍沒有忘記倡導新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