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自然風(fēng)光
大自然是萬物之母,投身大自然,就像回到母親的懷抱。每一個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須臾都不能與其分開。
李時珍從小就與大自然為伴,他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了接近自然的樂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鄙钤卺t(yī)生家庭的孩子,經(jīng)常接觸的就是疾病、醫(yī)治、搶救、采藥、制藥一類的事。
而且李時珍還從小聽了許多名醫(yī)的故事,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等,他們治病救人的故事,都給李時珍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別是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李時珍聽了不知有多少遍了,還是經(jīng)常要求父親講給自己聽。
李時珍從小就受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而且他常跟父親、哥哥一起去附近的山上采藥。
有時,好奇的李時珍還跟著父親去病人家看如何出診。家中來了病人,小時珍經(jīng)常不言不語,站在一邊觀看,而且很有耐心,一直看到病人千恩萬謝地離去。
耳濡目染,李時珍從小就認(rèn)識了不少藥物,見過不少病人,了解了不少病況,長了不少知識。
天長日久,無形中李時珍就對醫(yī)學(xué)、藥物學(xu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父親讓時珍苦讀圣賢書,但時珍幼小的心,卻向往著大自然。那里有草藥,有兒童的樂土和天地。
李家的后院是小時珍常去的地方,院里種滿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更有趣的是還有許多小動物。
李言聞是個懂藥草的醫(yī)生,他常常喜歡收集一些藥草來作研究。有些可以種在地上的,他就種在地上;有些可以盆栽的,他就一盆一盆地栽起來。
所以,這個小小的庭園里,差不多一年四季都開滿了花。
李時珍的父親每天都要出去看病,母親又忙著料理家務(wù),沒有時間去多照料他。可是,李時珍在后院里,總是玩得很高興,他一點也不感到寂寞。
李時珍的母親有時丟下手里的活兒,到后院里來收拾東西,會順便陪伴他玩一會兒。
這時候,李時珍就格外感到高興。母親在前面澆花,他就跟在母親后面澆。澆一種花,小時珍就問一種:“媽媽,這種是什么???”
母親溫柔地答道:“這是牽牛花?!?/p>
“牽?;?。”李時珍記住了一種花的名字。
后院里發(fā)生的一切事情,都使他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他不時地隔著窗子向母親報告新發(fā)現(xiàn)的情況。
有時,李時珍向媽媽喊道:“那大白母雞又來啄雞冠花了。”有時他向媽媽喊道:“那薔薇花上又有黑螞蟻了?!?/p>
母親為了鼓勵他多留在園里玩耍,總是用溫柔的聲音回答著:“嗯,還有什么呀?”
這時,李時珍又會認(rèn)真地尋找起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來,有時他在墻根下、磚縫里、樹皮上常會碰到各種小昆蟲,有土狗、促織,還有蜈蚣呢!
有時,父親從外邊回來,李時珍聽見父親一路上大聲呼喚:“時珍,時珍,把小鐵鏟拿來!”
李時珍一聽就知道,父親又采了一些東西回來要栽種,一個有趣的活兒馬上要開始了。他歡呼一聲,搶著把栽花用的工具,都給父親拿過去,一面蹲在地下問:“爸爸,這是我們家里有的嗎?”
李時珍的父親有時點頭,有時搖頭。如果父親搖頭,李時珍就知道這是位新來的“客人”,對它就加倍地關(guān)切起來。
有一次,李時珍見到了一種新的中草藥,他沒有見過,就一天幾次地跑到花盆旁邊,耐心地看著它抽條、出芽、開花。
當(dāng)李時珍看到,這株植物開出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方塊形大藍(lán)花時,非常高興,發(fā)出興奮的歡呼聲。
“開花嘍!開花嘍!爸爸的花開嘍!”李時珍歡快的叫聲傳遍了他家小小的后院。
李言聞見兒子這樣喜歡花草,也非常高興,同時,他覺得,認(rèn)識花草植物,是人人都應(yīng)該懂的常識,是應(yīng)該多讓孩子知道的。
所以,李言聞不但樂意回答兒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有時還把哪些花草是藥草以及藥草的作用,也講一些給他聽。
這樣,李時珍在很小的時候,不但認(rèn)識了許多花草,并且也懂得了這樣的道理:世上有許多花草,都是可以作藥用的,是很有用處的。
于是,小時珍對花草的興趣,就越來越濃厚了。
李時珍漸漸長大了,身體也漸漸地好了起來。李言聞常常帶他出去,有時到附近的山里去采藥草,也把他帶去,讓他看看草木的生長情況,還讓他知道這藥草是怎么來的。
這時,除了小小的庭院,李時珍有了更廣闊的天地,那就是蘄州一帶的山山水水。
蘄州是一個極為富庶的地方,附近有許多山,鳳凰山、供微山,稍遠(yuǎn)一還有大泉山、龍盤山。山上山下,一片郁郁蔥蔥,到處是蒼松翠柏、奇花異草,還有不少飛禽走獸。
孕育著中華燦爛文化的長江離蘄州不遠(yuǎn),蘄水就是它的支流之一,蘄州附近還有很多小河,如劉河、治家河、蔡家河、雞鳴河等。河的兩岸,垂柳搖曳,桃花映紅,綠草如茵,野花遍地,鶯歌燕舞,蜂逐蝶飛,美不勝收,好不熱鬧!
蘄州還有許多湖泊,湖邊,綠樹成蔭,蘆葦叢生,水鳥繁多,魚蝦成群。
大自然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少年時的李時珍非常喜歡的廣大課堂。
李時珍常同小朋友們一起“游山玩水”。有時他們登上鳳凰山,爬樹摘點野果,嘗嘗鮮。有時他們攀越供微山,采些野花野草,捉些小蟲小鳥。
有時,小伙伴們還相互考一考:
“這是什么花?”
“鼓子花!”
“這是什么草?”
“這是仙人草!”
“這是什么蟲?”
“小蜈蚣?!?/p>
“不對,不對!”李時珍爭辯說:“這雖然看起來像蜈蚣,卻不是蜈蚣,它是馬陸!”
在這種時候,往往李時珍答得最多,說得最準(zhǔn)。因為他有很多機(jī)會去認(rèn)識世界,有父親,還有哥哥做自己的指導(dǎo)教師,還有《爾雅》一書做助手。
由于經(jīng)常同父親一起采藥,李時珍知道北門外灌木生長最旺的原野里草藥最多,所以那里就成了他常跑的地方了。
李時珍常常帶著小朋友,在北門道上采野花玩。他驕傲地把從父親那里得來的知識,一點點地講給小朋友們聽。
李時珍告訴小伙伴們,這叫什么,那叫什么,什么是能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什么能治病。
有時,李時珍還帶著小朋友們到田野里,去尋找青蒿子,尋找那吃起來有點咸味的滴滴金。
李時珍回家時,手里總少不了一把花草。有時他回家晚了,受到母親的責(zé)備,這時候父親常常來給他解圍。
這位勤勞的醫(yī)生,看見兒子挨罵之后,垂頭喪氣地站在那里,心里有些不忍,于是就想辦法讓他高興起來,他伸出手來說:“來,把你今天弄到的寶貝拿來讓我瞧瞧?!?/p>
然后,李言聞接過兒子遞上來的一把花草,輕輕地咳嗽一聲,故意裝出一種嚴(yán)肅的神情。
“今天我倒要考考你,答得不對,明天可不準(zhǔn)出去了?!苯又钛月劸统槌鲆豢没ú輪柶饋?。
“說說看,這六個片的小紅花叫什么?”
李時珍答對了,他就笑著點一下頭。有時,李時珍回答不出來了,就一下趴在父親身上,央求地說:“爹,你還沒有對我說過它叫什么名字,你說這是什么啊?”
這時,李言聞總是非常耐心地指出這種植物的一些特點,然后把這個花或草的名字說出來。
這時候,李時珍又會接著提出下面的問題:“爸爸,它是藥草嗎?”
有時,李時珍的父親點一下頭。這時,李時珍馬上會扭過身子,對這棵花草反復(fù)地看,一面喃喃地念著它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一種新知識的增加,使這個孩子感受到無窮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