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三過草地雪山

百年風雨路 作者:秦華禮 著


12.三過草地雪山

一、四方面軍會師后,1935年6月,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開會,正式?jīng)Q定一、四方面軍會合后的戰(zhàn)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在運動戰(zhàn)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取甘肅南部一帶,創(chuàng)建川、陜、甘蘇區(qū)根據(jù)地,使中國蘇維埃運動在更鞏固和更擴大的基礎上,以爭取西北以及全中國的勝利。

這個戰(zhàn)略方針,具體地講就是北上抗日,在川、陜、甘三省建立鞏固的根據(jù)地。我認為這條路線是正確的。后來了解到,就在這次會議上,作為紅四方面軍的總負責人張國燾雖然對于中央作出的戰(zhàn)略方針也是同意的,但在實際上,他還是懼怕敵人,想避開敵人主力,南下四川、西康。

此時,正是一、四方面軍會師后第一次翻越雪山、過草地。當時,我在千佛山戰(zhàn)斗中負傷住院,出醫(yī)院后被調(diào)到31軍政治部任干事,并參加了軍政治部組織的一個工作隊。我們從四川江油出發(fā),先后途經(jīng)平武——汶川——理潘、松潘——黑水城、蘆花——雜谷腦——刷經(jīng)寺——馬塘、卓克基一線,先頭部隊到達了阿壩、毛兒蓋和兩河口一帶。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路線圖

草地的天氣令人莫測地變換著:中午還是晴空萬里、烈日炎炎,下午卻突然黑云密布、雷電交加,暴雨冰雹鋪天蓋地而來。到了夜間,則氣溫驟降,7月盛夏時節(jié),夜間露宿時,竟已進入了零度以下的嚴冬時節(jié),凍得人們渾身發(fā)抖,徹夜難眠。

尤其是黑色爛泥沼澤被深深的青草蓋著,一不小心,人和牲口陷下去就無法被救起來。草地中遍地的水里大都含有毒汁,喝下去后肚子又痛又瀉。四野茫茫,渺無人煙,也根本找不到糧食。

盡管置身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下,但指戰(zhàn)員們的情緒都很高。我們工作隊沿途主要是做群眾工作,給無地的農(nóng)民分土地,建立地方政權,宣傳北上抗日等等。

第二次翻雪山、過草地。按照兩河口會議決議,一、四方面軍組成左右兩路軍北上抗日。右路軍以一方面軍之一、三軍團,中央機關和四方面軍的紅軍31軍組成,由黨中央毛澤東、周恩來親自率領從毛兒蓋出發(fā)過草地,經(jīng)班佑、白龍江而上出岷山。左路軍則以四方面軍的4軍、30軍、33軍和一方面軍的五軍團、總部機關、紅軍大學、中央黨校、通信學校組成,由朱德總司令,張國燾率領從卓克基、馬爾康等地出發(fā),經(jīng)大藏寺、查理寺、阿壩然后向東北,到包座與右路軍會合一同北上。

右路軍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親自指揮下,于8月20日左右由毛兒蓋出發(fā),穿過草地到達巴西、阿西一帶,攻占包座,等候左路軍約一星期。左路軍雖也到達龍口、阿壩一帶,但卻遲遲不再前進。黨中央再三電報催促北上,張國燾卻不理。

約9月初,張國燾利用他紅軍總政治委員的職權,倚仗著他所擁有的近八萬人軍隊(包括機關以及隨軍地方干部,共約不下十萬人;而此時,一方面軍因王明“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影響,兵力已不足三萬人)的優(yōu)勢,公開反對黨中央北上抗日的命令,并自行成立第二中央和第二軍委,自封“黨中央軍委主席”,公開叫喊毛主席和黨中央北上是“逃跑路線”,命令左路軍南下“赤化全四川”,并還企圖以武力截擊一方面軍,危害黨中央。

張國燾的圖謀幸被葉劍英同志獲悉,并立即報告了毛主席。于是,毛主席連夜率領一、三軍團和中央機關8000余人組成北上抗日先遣支隊,迅速轉移,脫離了危險,并按原定計劃穿過草地,經(jīng)俄界、麻士,沿白龍江而上,翻越雪山,攻克天險臘子口,出岷山到達甘肅南部岷州、洮州地區(qū)。在作短暫休整后,又繼續(xù)北進,過渭水突破敵人數(shù)道封鎖線,通過六盤山,終于在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紅十五軍團勝利會師。至此,紅一方面軍勝利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由于張國燾公開反對黨中央、反對毛主席,分裂紅軍、分裂黨,結果導致左路軍重過草地。

過草地

這次南下,完全是沿著第一次行走的路線。因此,無論是武器彈藥還是糧食,都十分困難,特別是部隊缺糧。當時正是八九月時節(jié),衣服單薄尚能克服,但是沒有了糧食,部隊全靠野菜充饑,再加上又無油無鹽,造成許多指戰(zhàn)員身體虛弱生病,甚至出現(xiàn)了無謂的犧牲。

就在這次南下途中,我奉命調(diào)到紅軍通校,學習無線電通信。

我是第一次翻越夾金山,解放后才知道,此山海拔4500余米,山上終年積雪。據(jù)當?shù)乩习傩战榻B,此山除農(nóng)歷8月期間有少數(shù)做生意的人(即去四川西部買食鹽、布匹)爬過外,其余時間,還從沒有人走過。再就是,到了山上后,再累也不能坐下休息,一坐下,人就可能再也起不來了。另外,也不能大聲喊叫,否則,就會狂風暴雨,天昏地暗,冰雹鋪天蓋地而來。

這些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點迷信,但卻是真實的。我們上到半山后,就發(fā)現(xiàn)一路上是有些死人,有的大半個身子都被積雪掩埋了,只有兩條腿露在外面。

后來,行軍到了四川省寶興縣的漢人居住區(qū)后才了解到,原來,蔣介石曾命令四川軍閥楊森的部隊通過夾金山,堵截一方面軍北上與四方面軍會師??墒牵瑮钌牟筷犨€沒有行進到半山,就有許多士兵死在山腰上,因此立即撤回。結果,再也沒有任何國民黨軍隊敢翻越這座山了。

我們從草地返回后,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困難,部隊因兩次過草地,武器、彈藥除了在與敵人作戰(zhàn)時繳獲了一部分外,別無其他來源。另外,由于離開了根據(jù)地,兵員和其他物質(zhì)的供應,都無法解決,指戰(zhàn)員的健康狀況十分嚴重,傷病員很多,饑餓和戰(zhàn)斗負傷,使得不少同志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中國工農(nóng)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碑

即便是這樣,部隊在緊接下來的百丈關戰(zhàn)斗中,依然打得十分英勇頑強。當時,那場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我至今都深深地銘記在腦海里。

戰(zhàn)斗打響后,我們通校的學員奉命前去搶救傷員。到了前線,只見百丈關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溝全都成了敵我拼搏的戰(zhàn)場。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們冒著濃煙烈火與敵人拼搏,只聽到殺聲震耳,只看見尸骨錯列、血流滿地。戰(zhàn)士們的子彈打光了,就同敵人進行白刃格斗,一些身負重傷的戰(zhàn)士堅持戰(zhàn)斗,不下火線,有的甚至拉響手榴彈與沖上陣地來的敵人同歸于盡。

激烈的戰(zhàn)斗連續(xù)打了七天七夜,共擊斃打傷敵人15000多人,我軍也傷亡近萬人。這時的天氣已經(jīng)十分寒冷,我軍遂以鞏固天全縣、蘆山縣、丹巴地區(qū)為中心,與敵對峙。同時,發(fā)動群眾準備過冬。

百丈關戰(zhàn)役遺址

這時,位于大小雪山和夾金山附近的丹巴地區(qū),已是漫山白雪,地凍三尺。出去籌糧的人員很多都得了雪盲癥,有的同志甚至凍死在雪地里。再加上敵人重兵壓境,戰(zhàn)斗不止,我軍的處境十分艱難。

大約在1936年2月,老百姓剛過大年——春節(jié),我軍就兵分三路撤離天全、蘆山、寶興地區(qū),向道孚、爐霍、甘孜進發(fā),我們通信學校隨總部直屬機關行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紅四方面軍第三次爬雪山過草地。

與前兩次爬雪山過草地相比,這次的情形格外嚴峻。

首先是糧食奇缺,大米幾乎見不到,每人只能分到很少一點玉米,出發(fā)前,要先將玉米炒熟后磨成粉??墒?,在那種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許多人根本來不及磨,只能把炒得半生不熟的玉米裝進袋子帶走。但是,分到手的這點干糧,不到三天就吃完了,只能四處采摘野菜充饑。

另外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時值嚴冬,氣候惡劣,部隊卻沒有過冬的棉衣。我們南下出發(fā)時是身著單衣的,經(jīng)過近一年的長時間行軍作戰(zhàn),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爛不堪,就像乞丐一樣。當時,天全、蘆山、寶興一帶棕樹很多,我們就把棕樹皮剝下來扎成棕杉,用自制的棕杉遮雨、包腳驅寒。

記得南下時走過的夾金山等都在海拔4000多米高,山上終年積雪,空氣稀薄,風暴、雪崩、冰雹不斷。這些大山,越往上走越覺得頭暈腦脹,四肢無力,氣都喘不過來。尤其是到了夜間,寒風怒吼,大雪彌漫,氣溫猛然驟降到零下二三十度,我們的衣服都凍成了冰筒子,眉毛胡子上面也都結滿冰碴,許多同志都被凍僵在雪堆里。

川西一帶生姜、辣椒很多。為了御寒,我們就每個人自己做一個竹筒,向老百姓買來生姜、辣椒,切成絲拌在一起,裝進竹筒隨身攜帶,實在冷得受不住的時候,就吃一口生姜辣椒絲驅寒。

當時,最為緊缺的是鹽。因為鹽的數(shù)量不多,所以,學員隊規(guī)定,任何人不能隨便吃,一定要快到山頂時,聽我統(tǒng)一口哨聲才能開始吃,而口哨聲再次響起后,就必須立即停止,要留些準備后面過黨嶺山時用。

終于,我們第三次踏上了草地。這時,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草地,是一片茫茫的沼澤,地上面有濃密的青草,但青草下面卻是深深的毒水污泥,行軍中稍不小心陷進泥潭,就再也無法出來。又加之斷糧、無油、無鹽,全靠野菜和草根充饑的紅軍戰(zhàn)士,大多已是身體多病虛弱,以至數(shù)以萬計的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到了4月下旬,我們自撤離寶興到此已近三個月,部隊在甘孜一帶休整了近兩個月,等候迎接前來會師的紅二方面軍。

這時,我們在通校的學習也進入了最為緊張的階段,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背英語單詞,然后隨便用野菜拌點炒面吃完就上課,整個上課期間是沒有休息的,有時甚至連解手都來不及。

從學校畢業(yè)到正式工作前,有一段見習時間。這與別的任何工作都不同,為更快地熟悉業(yè)務,必須樹立一種堅強的愛崗敬業(yè)精神。所以,在草地行軍艱難跋涉的日子里,我們的腦中卻要時刻背誦著通信發(fā)報中的英語單詞,還要背熟與對方電臺聯(lián)系的英文符號,以及對方機器的頻率——波長、聲音、手法等等。只有把這些全都記熟了,到了真正在機上接收到信號時,才能準確地判斷出敵我電臺,不出差錯。

另外,白天行軍一到宿營地后,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安裝機器開展工作,其他什么也顧不上,對于自己記不住或是不太熟悉的,就抓緊時間問臺長。這樣,我很快就開始單獨上機工作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