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廷敬小傳

對話陳廷敬 作者:陳雪 著


陳廷敬小傳

陳廷敬本名陳敬,字子端,號說巖、悅巖、月巖、午亭、半飽居士、午亭山人,生于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后因與一同期進士重名,為免誤會頻生,向皇帝請求更名,得到皇帝允許后改名為陳廷敬。

陳廷敬出生于山西省陽城縣。陳氏家族世代習儒,家教嚴格,祖上有多人考取功名,為官揚名。陳廷敬從小耳濡目染,對求學有著強烈的渴望,三歲起在母親的口授下學習《毛詩》和《四書》,六歲時初顯天賦,十歲時令其塾師自嘆不如而請辭。1651年,陳廷敬參加童子試,名列榜首,后于1657年中舉人,1658年中進士,入庶吉士館進修,學習滿文。

1661年,康熙即位,見陳廷敬才學出眾,于三月破格任他會試同考官,并于同年五月授他秘書院檢討之職。次年,陳廷敬因病請假回家休養(yǎng),一養(yǎng)就是三年。在此期間,他一邊養(yǎng)病,一邊侍奉父母、研究詩作。1665年,陳廷敬回京,任原職,自此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

1669年,陳廷敬升為國子監(jiān)司業(yè)、內弘文院侍讀。次年,陳廷敬由內弘文院侍讀升至內秘書院侍讀,同時仍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又被授以奉政大夫。1671年,陳廷敬改為翰林院侍講,轉侍讀,升侍院講學士??滴醴浅?粗仃愅⒕吹臑槿撕蛯W識,于1672年任命陳廷敬為日講起居注官,負責記錄自己的言行起居,同時為自己答疑解惑。

1675年,在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的陳廷敬得到康熙進一步賞識,被升為經筵講官,為康熙講經,頻頻出入南書房。陳廷敬自小受儒家教育,后又喜好經學研究,常對儒家經典有高人一籌的獨到見解,康熙對其所解之經頗為贊同,也對其人更加尊重,兩人關系日益親密。

陳廷敬在朝中身份地位與日俱增,卻始終恪盡職守,不驕不躁,對朝臣百姓一視同仁。他品性高潔,不貪且治貪。康熙信任他,先后授他禮部侍郎、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朝中要職,他均盡職盡責,公正嚴明,令朝中貪官無不懼怕。

在朝期間,陳廷敬奉命編纂《明史》《平定朔漠方略》《詠物詩選》等,又有多部自創(chuàng)著作和詩文集如《午亭文編》《丁丑詩卷》等。陳廷敬在七十歲時按照慣例,主動提出致仕申請,康熙卻不予接受,以其負責的編撰工作未完成為由,繼續(xù)將他留在朝中。1710年,陳廷敬奉旨主管《康熙字典》的編撰任務。

1712年,陳廷敬病情加重,同年四月,陳廷敬病逝,康熙親賜喪銀及棺木,作祭文及挽詩,并派皇子代祭。

總而言之,陳廷敬一生不曾經過太大的波折,與其為人處事的智慧不無關系。身居高職卻不變初心,鉆研學術卻不自傲。在提及陳廷敬時,后人念及他的貢獻,敬稱他為“大清相國”,康熙也曾用“幾近完人”來形容他。

本書將要講述的便是這位清初傳奇人物不平凡的一生,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從中領悟到一些難能可貴的為人處事之道,提升個人內在和生活品質,令此生無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