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團拜
原文
早起。是日,戊戌同年團拜。予為值年,承辦諸事,早至文昌館,至四更方歸。
凡辦公事,須視如己事。將來為國為民,亦宜處處視如一家一身之圖,方能親切。予今日愧無此見,致用費稍浮,又辦事有要譽的意思。此兩者,皆他日大病根,當時時猛省。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
評點
我們所處的時代有過年期間團拜的習慣。一個單位,或一個集體,或年前或年后擇一個日子,大家聚會一處,相互見面問好。這的確是一個好的拜年方式。從這篇日記可知,至少在曾氏的時代已有了團拜風氣。曾氏這天的團拜是戊戌同年團拜,也就是道光十八年(戊戌)中的進士又同在京城為官者,大家團聚會面,互致年禮。
次日,他的日記中又記載:“飯后仍至文昌館,本省甲午團拜。”曾氏在道光十四年(甲午)中舉,同一年中舉而此時又同居京城者一起拜年。官場也罷,商場也罷,人脈是第一等重要的。沒有人脈,做官做不好,經(jīng)商也經(jīng)不好,所以每到過年過節(jié)時,熱衷于擺酒請客的,非官即商。社會風氣的浮華虛榮,也多半是官商兩界弄起來的。
曾氏今年為“值年”,負責值辦團拜事務(wù)。檢討今年的工作,他認為有兩點需反思:一是費用上開支多了點,一是希望博得別人的夸獎。分析此中根源,是把團拜當公事而沒有當私事,若是在辦一家一身的私事,則會盡量地緊縮開支,也不會存前鑒之心。由此,曾氏提醒自己:將來為國為民辦事,要視作為家為身辦事。
圣賢教導(dǎo)我們公爾忘私國爾忘家,這的確是很高的境界。這種境界,在一般情況下對一般人而言,難以達到。降低一步,將公事當作私事對待,將國事當作家事對待,這個境界也很高,能做到也就很不錯了。事實上,許多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