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飛鏢
在日本潛心研究近代教育的錢均夫,深知家庭教育對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知道中學教育對人的作用。突然之間,兒子錢學森該讀書了。錢均夫力所能及地為兒子提供優(yōu)越的家庭教育條件。錢均夫千挑萬選,把錢學森送進了當時最先進的北師大附小。
中小學時代的錢學森是個好動的孩子,母親章蘭娟一度為此頗為煩惱。她怕自己的孩子得了多動癥,融入不了這個社會。那時錢學森坐“洋包車”上下學。坐在洋包車里的錢學森可不安分了,他喜歡把手伸出車外去摘路邊刷刷后退的樹葉,喜歡把頭枕在車窗上朝路邊賣糖葫蘆的大爺和沿街叫賣花朵的孩童扮鬼臉。
他在學校里更是各項游戲的愛好者——他最喜愛、最拿手的是男孩子喜歡玩的“投飛鏢”。它是用硬紙片折成,頭部尖尖的,有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擲出去能像燕子一樣飛行,有時還能在空中回旋。錢學森是此道高手,他折的飛鏢飛得又穩(wěn)又遠。這個活動一度是同學們課余時間最熱心的游戲。但叫大家嫉妒的是,錢學森每次疊的飛鏢都飛得最高、最遠。
一而再再而三的“最好”,都歸于年歲不大、個子不高的他,這著實“氣壞”了同學們。為什么錢學森疊的飛鏢每次都能飛得又高又遠——像一支利箭直插目標?
“這是怎么回事呀?”一些大個子學生不服氣。他們欲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比賽扭轉這一局面,但他們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他們聚在一起,沖錢學森嚷嚷著:錢學森,你的飛鏢肯定有鬼!
于是,沒等錢學森回過神來,他們就一把搶過錢學森的飛鏢,顧自拆開,直到平平展展地變成一張紙。飛鏢里邊自然不會有什么“鬼”,但他們哪里肯放過?他們依然一口咬定錢學森的飛鏢有“鬼”。
自然課老師也聞訊趕來。老師讓錢學森重新疊一次、擲一次。飛鏢飛出去了,還是那樣遠、那樣穩(wěn),有如箭,“嗖”地一下飛出去了。
老師看著這個對一切未知都充滿好奇的學生剛做的一切,笑著召集學生們到身旁,拿著錢學森的飛鏢說:“你們都看到了,飛鏢本身沒有什么‘鬼’,但是這里的確有‘秘密’,現(xiàn)在就讓錢學森同學給大家講講他的飛鏢飛得又遠又穩(wěn)的秘密吧!”
剛才那些同學嚷叫錢學森的飛鏢有鬼時,被誣陷的錢學森急得來不及爭辯,已是傷心不已。他是這樣的人,最討厭被人誣陷。但老天似乎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他40歲左右,事業(yè)一路高歌時,卻被美國當局誣陷為間諜。從此之后,“間諜”罪名徹底影響了他的人生軌跡。這是后話。
而在此時,錢學森來不及爭辯,自己哭完了,又覺得他們可氣也可笑?,F(xiàn)在老師要他講講自己的飛鏢秘密,淚跡未干的他靦腆到紅了臉。
錢學森好像真做錯了事似的,聲音小得出奇,解釋道:“我的飛鏢沒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經(jīng)過許多次失敗,慢慢一點兒一點兒地改過來的。我的飛鏢用的紙比較光滑,飛鏢的頭不能太重,重了就會往下扎;也不能太輕,頭輕了,尾巴就重,就會先往上飛,然后就掉下來。翅膀太小,就飛不平穩(wěn);太大了,就飛不遠,愛兜圈子。就是這些?!?/p>
錢學森的話,讓小伙伴們大為折服:“鬼”原來不在飛鏢,而在錢學森的心里——他就是“鬼點子”多嘛。錢學森的話,更讓自然課老師大為震驚:小小飛鏢,里面有科學,錢學森無師自通,悟出了空氣動力學的基本原理。這小同學不能小看,他很可能是一個大科學家的料!
多少年之后,那些嚷嚷著飛鏢“有鬼”的同學們,一提起當年這位把飛鏢玩得很好的“航天之父”時,曾經(jīng)“氣壞”的那些同學頓時拍打起自己的大腿,明白了原來錢學森從小就有“航空航天”的才能。
作為當時最好的學校,師大附小的校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但學校之外的世界,異常紛亂。中國在此時——20世紀20年代——正被北洋政府分割而治。好在師大匯集了一幫仁人志士,他們牽掛著祖國的命運,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國家。但動蕩的時代和社會根本成全不了他們的抱負。
他們唯一最想做好的,便是給學生最多、最精的知識。
剛滿12歲,聰穎好動的錢學森以優(yōu)異的成績直接升入北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當時走在中國近代教育之端,有良好的學風。學校實行文理分科,以啟發(fā)學生興趣和智力為目標;學校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這里儼然是亂世里的“世外桃源”。錢學森在這里沒受外面紛亂時代的影響,享受著一份難得的寧靜的學習生活。這6年的快樂學習,還有在這里遇到的一幫愛國知識分子,注滿了錢學森的記憶,激勵著他?;瘜W老師王鶴清,特別允許錢學森自由出入化學實驗室做實驗,這啟發(fā)了他對化學的興趣。國文老師董魯安,除了在課堂上講授國文知識以外,還會留下大段時間與學生們一起討論時事。他們師生經(jīng)常一起聲討萬惡的北洋軍閥政府,一起期待國民革命軍北上。據(jù)錢學森自己講,他最先認識的“嚴謹?shù)目茖W”則來自北師大附中的幾何老師傅種孫,時任北師大講師的傅老師把幾何道理講得很透徹。而錢學森對生物老師俞謨的懷念,是他“實實在在的精神”。那時,他們對生物學課最大的期盼是和俞老師一起到野外采集生物標本。一直深愛大自然的錢學森親密接觸大自然的時候,也期待自己能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上世紀80年代,有一次錢學森接受記者采訪時,動情地回憶說:“我遇上了一個特別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北師大附中)?!?/p>
錢學森對野外的貪戀,錢均夫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次,錢學森又鬧著要正在讀書寫文的父親帶他去郊區(qū)玩,父親拍著錢學森的頭問:“你是不是很喜歡野外?那好,你去拜訪一位礦物學老師,讓他天天帶你去野外玩和采集礦石,好不好?!”一直因為父親不陪自己玩而撅著嘴巴的錢學森雀躍起來。
錢均夫的教育方法里,有一條是趁著兒子寒暑假,多多拜師學藝。他領著錢學森在寒暑假拜了多位名家為師。為了塑造兒子良好的人品,錢均夫領著兒子去拜當時的北師大校長林礪儒為師。林礪儒并不輕易收學生,他的學生必須通過嚴格的考核:先讓拜訪的學生答卷子,如果分數(shù)不夠,那么請回。
對錢學森,林礪儒并未因他與錢均夫的私交而網(wǎng)開一面。錢學森跟在父親身后,一到林校長家,就接到嚴肅的校長遞過來的一份卷子,叮囑他:“進屋答卷?!?/p>
父親和林校長留在客廳里聊天喝茶。
沒過多久,心急的錢均夫要進屋看錢學森考得怎樣。林校長細品著新出的綠茶,微笑著說:“錢兄太心急,考這卷子的學生,得花一段時間呢?!?/p>
過了一會兒,急不可耐的錢均夫踱到門口,抬頭往屋里看,卻見兒子正起勁地玩著屋里的稀奇東西。見此場景,父親氣不打一處來,責問兒子怎么不認真答題。
錢學森爭辯道:“我早已答完,只是你們一直不來收卷子。”跟著進來的林校長半信半疑地拿起卷子看,還沒等卷子閱完,當場便收了錢學森這位弟子。
日后,每次提到這位有點“苛刻”的老師,錢學森總是說:“我從林先生那知道了唯物史觀解析下的倫理學是何等精彩!”
雖然錢學森在3歲時被鄰居冠之以“神童”,其實他在求學生涯中,從未跳過級。在父母親精心的培養(yǎng)下,錢學森成了一個興趣廣泛,對知識、對自然充滿無限好奇的普通少年。在當時,無論天賦或者家庭條件,他算不得最優(yōu)越,但開明的父母為他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塑造了他極其認真的品格。升入大學后,當他獨自開始面對生活時,他把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堅定、認真,即便業(yè)余去學畫畫、參加學校的銅管樂隊,他都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