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哪怕因此付出代價
很多富人雖然家財萬貫,卻還是過著簡單樸素甚至枯燥無聊的生活,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在他們眼中.只有事業(yè)沒有別的。這在外人看來太傻太苦,可他們卻是樂此不疲。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熱愛,對自己事業(yè)的強烈熱愛。
當你把事業(yè)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時,事業(yè)就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而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命的舞臺,是激情的釋放點,即便是一文不名,也能聚集財富。
1.輟學哈佛,只為電腦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總是需要放棄點什么。在哈佛深造,可能使世界多了一位數(shù)學家或是律師,但卻可能少了一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當初考慮得或許沒有這么多,他只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事,這卻成為了他一生的轉(zhuǎn)折點。
比爾·蓋茨認為,誰都不可能讓自己所有的愿望成真,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自己最想達到的目標和定位,并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蓋茨曾經(jīng)玩笑地說:“我一直沒能夠花10年的工夫思考經(jīng)濟學;我一直沒能夠成為一個生物化學家;我一直沒能夠在高爾夫球局里打出72桿的好成績,雖然這些都是我想做的事情。但是我選擇了并一直堅持在電腦世界里不停地探索,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東西?!?/p>
沒有熱愛,就沒有投入,沒有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便沒有杰出的工作成績,就聚集不了財富。
眾所周知,哈佛是世界著名學府之一。三百多年來,哈佛以其嚴謹?shù)男oL和獨樹一幟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了無數(shù)的優(yōu)秀人才:7位美國總統(tǒng)、12位副總統(tǒng)、33位普利策獎獲得者、3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shù)十位跨國公司總裁、十幾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眾多的國會議員……在這方崇尚“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的圣地,在這塊精英云集的校園,蓋茨第一次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在大學期間,他如癡如狂地學習著數(shù)學、物理等課程,而且把主要精力花在計算機方面。早在進人大學之前,蓋茨就對計算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那時候,幾個華盛頓大學的畢業(yè)生在湖濱中學附近建立了一家叫做“電腦中心”的公司,他們的業(yè)務主要是將自己手中的電腦的“機器時間”租給其他企業(yè)。由于這家公司無法付清購買電腦的貨款,于是與賣家公司簽了一個協(xié)議。協(xié)議書規(guī)定,只要電腦中心能夠持續(xù)幫助找出電腦程序中的錯誤(行話稱為“臭蟲”),貨款可以延期償還。
比爾·蓋茨和艾倫早已聽說電腦中心,自信自己也有能力“捉蟲”。于是,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去那家公司上班。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電腦中心的辦公室里依然燈光明亮,幾個少年默默無聲地埋頭在電腦控制臺上,盡情操縱著多臺電傳打字終端機,通宵達旦沉迷于程序字符穿成的海洋里,如魚得水。從此,電腦在他們的身上產(chǎn)生了質(zhì)的飛躍。
蓋茨迷于電腦和程序,從12歲那年第一次接觸電腦那一刻起,電腦就成了他的終身伴侶。他的大腦細胞與電腦里的線路和元件幾乎是相通的,電腦運作給他帶來的喜悅在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一日不見那閃閃發(fā)光的控制盤便感到不舒服。蓋茨喜歡電腦,還因為這可以讓自己得到超越他人的心理滿足。他13歲就開始編寫程序,有此能力的少年,當時確實是鳳毛麟角。
進入著名的哈佛大學,讓蓋茨一半歡喜一半憂。他在這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打擊,他發(fā)現(xiàn)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和他一樣聰明。蓋茨的競爭天性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就讀于法律預科班的第一年,蓋茨就選修了哈佛大學最難的數(shù)學課——“數(shù)學55”。他也曾想過要當一名數(shù)學教授,但最終他還是把主要精力花在計算機方面。他一邊在哈佛大學讀書,一邊想著計算機領域的開發(fā)。到了學期末,雖然蓋茨的數(shù)學得了無可非議的800分,可他的總平均分只是一個B。這似乎也成為他最終決定離開哈佛的原因之一。他幾次想退學去干計算機開發(fā)的事業(yè),可是由于父母的反對和未找到合適的項目,他不得不繼續(xù)留在哈佛。
這時,他和朋友艾倫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兩人被華盛頓州電力網(wǎng)的自動化和計算機化的TRW項目組雇用。僅僅18歲,還在上學期間,蓋茨一年就掙了3萬美元。
蓋茨的電腦技巧與商業(yè)敏銳相結合,加上希望贏的強烈愿望,使很多人相信他在哈佛也會出人頭地。就這樣,蓋茨迫不及待而又帶著些許遺憾地進入了電腦軟件業(yè),從一開始創(chuàng)業(yè)時,他就敏銳地發(fā)現(xiàn),電腦行業(yè)將會引領這個世紀的潮流,未來絕對是電腦的時代。他希望未來每個家庭都有一臺電腦。他認為,現(xiàn)在是一個關鍵的時刻,如果不順應甚至領導這一場電腦革命就會落后。為此,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公司定下目標:讓每一個辦公桌上以及每一個家庭中都擁有電腦。
這樣的目標在當時看來,無疑是天方夜譚,畢竟那時候的電腦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還是科研工具而非家用產(chǎn)品,也只有企業(yè)和政府才足夠支付電腦的費用。但事實證明,這個目標的實現(xiàn)并不久遠。從不可能到有可能,其間只是短短的20多年。我們在感慨科技發(fā)展迅速的同時不得不佩服比爾-蓋茨敏銳的商業(yè)眼光。
盡管現(xiàn)在還有許多人對比爾·蓋茨的輟學之舉頗有非議。一般人對比爾·蓋茨從人人所向往的哈佛大學中途輟學的行為很是疑惑,甚至懷疑蓋茨的腦袋有問題。當然蓋茨的巨大財富則證明了他的能力。而比爾·蓋茨在回答關于這樣的提問時顯得十分從容。他說:“我之所以輟學,只因為我當時有個理想:成立一家微電腦軟件公司,而那個理想不能再耽擱,再不做就來不及了,就會失去歷史機遇,我將遺憾終生?!?/p>
為此,比爾·蓋茨進一步補充說道:
“我離開哈佛大學而開設微軟公司從未后悔過。但我還是很留戀大學生活的樂趣,很希望當年有更多時間允許我完成學業(yè),然而時間不允許我。當你聽到或看到不少退學人士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可能會以為創(chuàng)業(yè)應優(yōu)先于學業(yè)。但是,我卻不這樣看,除非那人有一個非做不可的構思,而且認定除此之外不會再有更美妙的機會,否則還是應先完成大學學業(yè)較為劃算。20歲的小伙子有機會募集資金和聘用優(yōu)秀人才,畢竟是萬中無一的?!?/p>
當然,我們并不是鼓勵所有的聚財者都要中途輟學,都不必完成學業(yè),而是當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才可能取得成就。
2.愿意付出青春換取成就
如今,比爾·蓋茨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年輕人,而是一個50多歲的中年人。雖然他貴為世界首富,但蓋茨卻并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的。蓋茨所付出的最大的代價,其實就是他個人的青春。
人最寶貴的是青春。從出生到成年,年輕的時間和歲月,其實只有十多年。由二十多歲開始,一個人成熟了,到他四十歲之時,這十多年,其實很容易就過去了。青春歲月最容易消逝。
有人因為青春容易消逝,就提出一個論點,就是工作并不是人生的整個部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趁著青春的時候,及時行樂,莫負青春,人生得意須盡歡。如果一生只懂得工作,其他什么享樂都不去嘗試,到自己年老之時就會后悔莫及,感嘆青春為何這樣快就離自己而去。這一種觀念,在現(xiàn)今年輕人身上很容易發(fā)覺。很多年輕人都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工作,終日流連網(wǎng)吧,晚上就到夜總會、會所,和不同的朋友,講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題,在人背后說是是非非,整日游手好閑。他們很少會考慮將來,只顧眼前的享受,要趁青春之時及時享樂。
這些人雖然有了一個享樂的青春歲月,卻也是荒誕不經(jīng)的。如果在年輕時,不努力工作,也不努力學習,可能到年紀漸大時,發(fā)覺完全沒有競爭力,在社會上沒有一樣工作自己能夠勝任。到了年老,才會感到生命的衰微。
蓋茨與這些享樂主義者截然不同。蓋茨在童年時也有他的朋友,他們一起度過歡樂的時光,長大之后,蓋茨也一樣參加群體活動。但即使如此,在蓋茨的人生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卻是在他的辦公室,在計算機前度過的。如果以時間分配來計算,有人說,一日之內(nèi)的二十四小時,應該八個小時用來睡眠,八個小時用來工作,另外八個小時用來社交、運動、辦私人事務、吃飯等。這種分配是最好的。但如果蓋茨接受這樣分配的話,我們就不會看到今日這樣一個有大成就的人。如果一日二十四小時,我們平常人工作八小時,蓋茨就可能工作十四小時至十六小時,比平常人高出一倍。在創(chuàng)立了微軟公司之后,蓋茨花在公司里的時間差不多是他全部的時間。直至今日為止,蓋茨仍然是在微軟公司內(nèi)最勤奮工作的人,即使是年紀比他較輕的同事,也自嘆不如。比爾·蓋茨天生就是一個工作狂。在微軟負責為IBM公司“西洋棋方案”開發(fā)軟件時,由于必須在1981年3月交貨。在任務艱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逼得蓋茨不得不全力以赴。
通常,蓋茨總是回家和父母一道共進晚餐。他的父母都是基督徒,信守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重視家庭成員的親密和諧。但在和IBM簽訂合同的當晚,在餐桌上,蓋茨告訴他母親:“媽媽,可能有近半年的時間你見不到我的面。”
蓋茨整天足不出戶,像發(fā)了狂一般拼命地工作。餓了,抓起桌上的漢堡包,渴了喝幾口可口可樂,塞飽了肚子又接著干。困了,倒在地板上,順手抓塊毯子,蒙頭就睡。為的是使自己的工作處于滿負荷狀態(tài),從不愿意多浪費一分鐘的時間。
公司最初的辦公地點雙園中央大廈,離亞帕克基飛機場只有幾分鐘的車程。每次乘飛機出差,蓋茨總要在辦公室里忙到最后一刻,才匆匆忙忙駕車趕往機場。超車、闖紅燈的事常常發(fā)生。沖進機場,把車停好,等他跑到飛機下,地勤人員都在開始收拾登機扶梯了。出于對蓋茨的關心,身邊人不止一次地向蓋茨建議:“你還是提前15分鐘動身好些?!薄拔业墓ぷ鲗嶋H上是一場競賽,我喜歡在事情到了緊要關頭的時候全力以赴。在這種時刻,人往往有超水平的表現(xiàn)?!鄙w茨說。
瘋狂地工作,使得蓋茨很少關心自己的外表?!爱斈憧吹奖葼枺憧倳滩蛔‘a(chǎn)生疑惑,他昨天晚上睡在哪里?辦公室還是過道?你總想上前問他,嗨,比爾,我不清楚你是不是每天淋浴,如果是的話,你可不可以同時洗洗頭?”微軟的一位女雇員這樣說。最讓人吃驚的是,在紐約的展示會上,比爾竟然穿著皺巴巴的套頭衫,臟兮兮的牛仔褲,鏡片上滿是塵跡和油漬走上演示臺,當著全世界的電腦巨頭和行家,演示“Excel”軟件。結果,“Excel”讓人嘆為觀止。
我們說過,蓋茨是一個工作狂,不知道辛苦為何物,從來沒有人聽過蓋茨說自己感到疲倦,從來沒有人見過蓋茨沒精打采。不論是下屬、同事、顧客、其他社交圈子中的政要、大商家,見到蓋茨之時,都只是見到他神采奕奕。每一日對著工作時,蓋茨總是如臨大敵一樣,抖擻精神,全力以赴。
一個人能夠?qū)⒆约耗贻p之時的大部分時間,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于事業(yè)之上,愿意付出個人的青春去換取成就,這種成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尤其是對時下青年中的享樂主義者,只知道眼前享樂,從來不考慮將來的生活怎樣,將來的前途怎樣,得過且過,有今天沒有明天的人,蓋茨就是他們一個很好的榜樣。雖然付出的青春,是一種極大代價,但換來的成就,卻是無與倫比,世人景仰,確實是值得的。
如果你還年輕.你愿意學習蓋茨,付出自己的青春去換取成就嗎?畢竟,成就是得來不易的,如果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又怎可能會得到成就?
3.對工作的投入源于熱愛
一個有工作熱忱的人,不論是在挖土,或者經(jīng)營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天職,并懷著深切的興趣。有工作熱忱的人,不論工作有多么困難,或需要多么艱苦的訓練,始終會用不急不躁的態(tài)度去進行。只要抱著這種態(tài)度,任何人都會成功,一定會達到目標。
比爾·蓋茨在電視訪問中,被問到如何才能使事業(yè)成功,他回答:“我深切地認為,一個人的經(jīng)驗愈多,對事業(yè)就愈認真,這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成功秘訣。成功者和失敗者的聰明才智,相差并不大。如果兩者實力半斤八兩的話,對工作較富熱忱的人,一定比較容易成功。…個不具實力而富熱忱,和一個雖具實力但不熱忱的人相比,前者的成功也多半會勝過后者?!?/p>
愛默生也說過同樣的話:“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yè)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事實上,這不是一段單純而美麗的話語,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指標。
因此,對工作熱忱是一切希望成功的人——像創(chuàng)造杰作的藝術家、賣肥皂的人、圖書館的管理員,以及追求家庭幸福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當然,它也是聚積財富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熱忱這個字眼,源自希臘語,意思是“受了神的啟示”。
有工作熱忱的人,具有無限的力量。威廉·費爾波是耶魯最著名而且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他在那本極富啟示性的《工作的興奮》中,如此寫道“對我來說,教書凌駕于一切技術或職業(yè)之上。如果有熱忱這回事,這就是熱忱了。我愛好教書,正如畫家愛好繪畫、歌手愛好歌唱、詩人愛好寫詩一樣。每天起床之前,我就興奮地想著有關學生的事……人在一生中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抱著熱忱的態(tài)度”。
同樣的道理,無論是什么樣的老板,都知道雇用熱忱者的重要,也知道這種人難以物色。比爾·蓋茨說過:“我喜歡具有熱忱的人。他熱忱,就會使顧客熱忱起來,于是生意就做成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此一概而論,籠統(tǒng)地說只要熱忱就能做好工作。譬如,一個對音樂毫無才氣的人,不論如何熱忱和努力,都不可能變成一位音樂界的名人。話說回來,凡是具有必需的才氣,有著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并且具有極大熱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有所收獲,不論物質(zhì)上或精神上都是一樣。
需要高度技術的專業(yè)工作,更需要這種熱忱。時代雜志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具有啟發(fā)性的話:“我認為,一個人想在科學研究上有所成就的話,熱忱的態(tài)度遠比專業(yè)知識來得重要?!?/p>
這句話如果出自普通人之口,可能會被認為是外行話,但出自比爾·蓋茨這種權威性的人物,意義就很深遠了。如果在科學的研究上熱忱都這么重要,那么對普通的職員來說,豈不是占著更重要的地位嗎?
關于這點,我們可以引用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法蘭克·派特的一些話加以說明。他那本《我如何在推銷上獲得成功》,在銷路上,打破以往任何一本有關如何推銷的書籍。
以下是派特在他的著作中所列出的一些經(jīng)驗之談:
“當時是1907年,我剛轉(zhuǎn)入職業(yè)棒球界不久,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因為我被開除了。我的動作不起勁,因此球隊的經(jīng)理有意要我走路。他對我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好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老實跟你說,法蘭克,離開這里之后,無論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的話,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p>
本來我的月薪是一百七十五美元,離開之后,我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二十五美元。薪水這么少,我做事當然沒有熱忱,但我決心努力試一試。待了大約十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我介紹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zhuǎn)變。
因為在那個地方?jīng)]有人知道我過去的情形,我就決心變成新英格蘭最具熱忱的球員。為了實現(xiàn)這點,當然必須采取行動才行。
伐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我強力地投出高速度的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我以猛烈的氣勢沖入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我就盜壘成功了。當天氣溫高達華氏一百度,我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中暑而倒下去。
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真令人吃驚,產(chǎn)生了下面的三個作用:
1.我心中所有的恐懼都消失了,而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技能。
2.由于我的熱忱,其他的隊員也跟著熱忱起來。
3.我沒有中暑,我在比賽時和比賽后,感到從沒有如此健康過。
第二天早晨,我讀報的時候,興奮得無以復加。報上說:‘那位新加進來的派特,無異是一個霹靂球,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活力。他那一隊不但贏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p>
由于我熱忱的態(tài)度,我的月薪由二十五美元提高為一百八十五美元,多了七倍。
在往后的兩年里,我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增加了三十倍。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一股熱忱,沒有別的原因?!?/p>
后來,派特的手臂受了傷,不得不放棄打棒球。接著他到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拉保險的人,整整一年多都沒有什么成績,因此他很苦悶。但后來他又變得熱忱起來,就像當年打棒球那樣。
目前,他是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不但有人請他撰稿,還有人請他演講自己的經(jīng)驗。他說:“我從事推銷,已經(jīng)三十年了。我見到許多人,由于對工作抱著熱忱的態(tài)度,使他們的收入成倍地增加起來。我也見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熱忱而走投無路。我深信唯有熱忱的態(tài)度,才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從上面所提到的那些人看來,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熱忱的態(tài)度,是做任何事必需的條件。任何人,只要具備這個條件,在他所能夠勝任的職位上熱忱地工作,那么他能獲得成功,他的事業(yè),必會飛黃騰達,他的財富也必然會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
4.享受工作的快樂
真正的富人都是非常熱愛工作的,并將工作視為生命的一部分。因為熱愛,所以投入,不是被動地接受工作,而是主動去挖掘工作的樂趣。比爾·蓋茨說:“我認為關鍵在于你能從你每天的工作中得到樂趣。對我來說,這種樂趣是與非常有魅力的人共事,致力于解決新問題?!?/p>
在大部分人看來,吃喝玩樂是快樂的,而工作是痛苦無比的。許多關于成功者的紀實傳記或報道也都將其奮斗的歷程描述得無比艱辛。這種意識無疑在誤導著人們一成功等于苦難。
不可否認,人性中有享受快樂,避免痛苦的本能,我們也無意讓人們?nèi)褐七@種本能。工作固然是不像娛樂那樣讓人爽,但這并不意味著工作就一定痛苦,否則就不會有那么多“工作狂”。感官的娛樂只是一時的,終有曲終人散落寞的時候,而工作所帶來的快樂則是精神上的愉悅與成就感的滿足,這種快樂是最為充實的,甚至能豐富你的一生。
什么是樂趣?魏特利在他的《樂在工作》一書中將“樂趣”(JOY)單詞的三個字母分解為三方面的內(nèi)容:
J——全力做好工作(A Job well done);
0——樂觀(Optimism);
Y——重視你自己(You)。
熱愛、熱衷工作的好處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過,但是有的人或許會認為熱愛和熱衷是需要以樂趣為基礎的,工作能帶來這種樂趣嗎?答案是肯定的。傾盡全力投入工作絕不會令你精疲力竭,反而會使你精神愉悅。全力做好一件工作之后,在家里過一個寧靜的夜晚,或利用周末外出釣魚,或存錢準備來日度假,這些生活的享受都是給自己的最佳補償,能令你舒暢無比。
比爾·蓋茨十分熱衷工作,可以稱得上是“工作狂”,但他更看重的是成功的結果——財富或地位,而將過程的享受忽略。一個人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熱愛自己的工作,就沒有內(nèi)在的動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在比爾·蓋茨看來:追求財富與地位就像小貓追自己的尾巴,越想追上它,就越在原地轉(zhuǎn)圈;如果小貓只是一味地向前跑,它就會緊緊地跟隨著。
在比爾·蓋茨的眼中,使工作有趣的目的不僅在增加樂趣,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更成功。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他并不是為賺錢而工作。如果只是為了錢,比爾·蓋茨早就可以退休不工作了,他可以輕松地生活在紙醉金迷之中。但他之所以仍在工作崗位上,是因為雖然他的工作辛苦、艱難、飽受壓力,但卻也充滿了樂趣,使他舍不得離去。
大多數(shù)人不會用快樂來形容他們的工作,也因此沒有致富的希望。如果你認為你的工作毫無樂趣可言,光是這樣的態(tài)度,就足以扼殺任何成功的機會,成為邁向成功的最大障礙。一個人的態(tài)度可能從極端地憎恨工作到消極地“坐著等待時間過去”,當一個人用后者的態(tài)度看待工作時,那么工作其實和坐牢沒什么兩樣。
工作無趣,不僅使一個人在工作上無法有大成就,也連帶著使他在家庭生活等方面不會有令人滿意的表現(xiàn)。想想看,我們把大部分睡眠以外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在一天精力最充沛時開始工作,收工時大多已精力耗盡。回到家以后,如果身心過于疲憊,再加上心情不好的話,就無法對期待受到關注的伴侶和小孩表現(xiàn)出熱情,因而讓家人失望,使家庭關系變得緊張、不和睦。
事實上,這種隋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不論你目前的工作多么無趣,你總會有辦法讓它變得有趣。當工作變得較有意思時,一個人就會有較好的表現(xiàn),也因此有更多升遷或另謀發(fā)展的機會。工作時心情愉快,回到家也較愉快、較有精神。
其實這里所說的重點并不是要你辭去目前的工作,另找較有趣的工作,而是希望你想辦法使目前的工作變得有趣。只要你在目前的工作上表現(xiàn)優(yōu)異,其成功和致富的機會就會伴隨而來。
那么如何使工作變得較為有趣?來看看比爾·蓋茨給我們的建議。
提升工作樂趣的第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改變或調(diào)整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對于自己的工作和同事,你是抱著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態(tài)度?你常向別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嗎?你抱怨你的上司、工作、同事、部屬、客戶或供應商嗎?你一早醒來想到工作就心煩,黃昏時“迫不及待要離開這個鬼地方”嗎?對工作和同事越是抱著負面的心態(tài),就越?jīng)]有成功的希望。成功路上阻礙的大小,與一個人對工作的負面感覺成正比。當一個人的負面感受越強烈,遭受的阻礙就越大。只有自己能為自己的心態(tài)負責;也只有自己能使自己的心態(tài)變得較為積極。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態(tài)度和感覺,是由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及工作的好壞而定。其實并不是這樣,我們自己才是自己心態(tài)的主宰,要抱有正面或負面的心態(tài)完全在于自己。比爾-蓋茨知道逆境不是他的敵人,而是他的朋友,也是生命中最強大的一股外力。如果一個人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逆境,他就能激發(fā)潛力。
讓工作變得更有趣的第二步,是與同事或者上下級建立愉快的關系。當然也包括公司外與你有往來的人,如客戶、廠商、供應商、承包商等。改善人際關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和精力。
使工作變得更有趣的最后一步是學習追求效率。追求效率不是空泛的原則,而是明確的態(tài)度,也是一個人在每天工作中具體的行動。
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那么你就能像比爾·蓋茨那樣,不是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而是更多的享受工作的樂趣。
5.以退休打響帝國保衛(wèi)戰(zhàn)
2000年,蓋茨決定退出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的位置。隱退幕后,蓋茨就可以變成一個不太惹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也就減少詆毀者們一個大有可為目標的機會。蓋茨不再是微軟首席發(fā)言人,微軟的形象自然就會變得不太那么令人不悅,更加高效率地運轉(zhuǎn)。
前面已經(jīng)提到,從微軟成立之初,就一直官司不斷,而蓋茨本人也成了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對于同行、競爭對手來說,他簡直就像是一個劊子手,而在美國司法部,他似乎也成了“奸商”的代名詞。因此,當他宣布于2000年退出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位置的時候,引得輿論一片嘩然。有觀點認為,考慮到對微軟的審判案件已經(jīng)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負擔,世界首富也許想擺脫日常的埋頭苦干,這似乎是一種理由。蓋茨一定被審判所導致的日益增加的負面結果弄得灰心喪氣和極度疲憊:高層主管大量流失,員工陷入茫然和困境之中,頭版頭條的大肆報道。
還有些人推測,美國聯(lián)邦法院正在秘密策劃試圖逼迫這家帝國公司拆分,因此微軟除了尋求快速和解以外別無選擇。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時刻,最好由一個像鮑爾默那樣機敏和不太情緒化的經(jīng)營者負責,而非某個盲目認為其公司沒有任何過錯的人掌握。
當然,事情的真相令人難以猜測,但如果蓋茨讓出首席執(zhí)行官的職位,隱退幕后,就可以變成一個不太惹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也就減少詆毀者們一個大有可為目標的機會,這卻是可以肯定的。
放棄核心權力對于比爾·蓋茨而言并不容易。首相和美國總統(tǒng)們由于清楚自己受制于憲法制度的約束,所以他們雖然不情愿離開,但至少也是非常體面的。然而,國王們則鮮有放棄其君主權利的,他們可以終生享有自己的職位,根本不受任何法律規(guī)定的約束。截止到2000年,比爾·蓋茨就是一個國王——一個過度年輕而不會退位,但又過度惹人爭議的國王。
可是,權力轉(zhuǎn)換并不妨礙他繼續(xù)成為微軟公司的“國王”。只不過是從臺前轉(zhuǎn)移到臺后,讓眾人看不到他。并且他可以由此全力投入到技術層面的工作中。他可以讓史蒂文-鮑爾默去統(tǒng)籌安排司法部訴訟案的和解方案,甚至在他看來當時那也是微軟的最佳出路。他認為鮑爾默有能力承擔起這個重任。后面事實也證明了這點,鮑爾默確實有能力帶領微軟沖過重重險阻,繼續(xù)向前發(fā)展。
到2003年,比爾·蓋茨把在微軟的大部分時間幾乎完全花費到了技術方面——“之所以幾乎而非全部”,是因為他尚未完全放棄對微軟商業(yè)層面的關注。蓋茨將自己引退之后的新角色定義為微軟首席軟件架構師。雖然史蒂文·鮑爾默擁有商業(yè)事務的最終決策權,但針對其中的許多決策蓋茨仍舊要提供自己的意見。他還在參加某些關鍵主管人員的招聘流程。
但到了2006年5月,微軟又拋出一條重磅型“消息”,蓋茨將在2008年7月前完成微軟現(xiàn)任主席、首席軟件架構師的職務“轉(zhuǎn)型”過程,逐步從微軟日常工作中“離開”。蓋茨本人則表示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比爾及梅琳達·蓋茨慈善基金會上,致力于全球健康以及教育工作。2008年7月以后,比爾·蓋茨正式退出微軟集團,只保持集團主席的地位,而他在將來則主要投身慈善捐助活動。
蓋茨正式引退的消息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美聯(lián)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等西方主流媒體紛紛對此事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不約而同地認為,蓋茨的引退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是,對世界慈善事業(yè)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蓋茨曾許諾,將把自己大部分的個人財富捐給世界慈善基金會,用于資助貧困國家的衛(wèi)生與教育事業(yè),而他的3個孩子只能從父親價值500億美元的身價中,得到“僅”幾百萬美元的遺產(chǎn)。擁有近300億美元資金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慈善機構,截至2005年年底,這家機構已向第三世界國家捐助了110億美元,挽救了至少70萬人的生命,捐款數(shù)額甚至超過了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堵迳即墪r報》在社論中稱,蓋茨要當全職慈善家的決定,將是慈善世界的一個福音。也許幾十年后,當提起比爾·蓋茨的名字時,人們想到的不再是微軟和視窗,而是一個慈善家的博愛,一種在個人成功實現(xiàn)之后的精神追求。《華盛頓郵報》則稱,蓋茨為數(shù)字時代造就的成功企業(yè)家們樹立了社會責任的新標尺。
“我們在業(yè)內(nèi)的技術領先地位從未如此強勁,微軟已經(jīng)做好準備在未來幾年內(nèi)繼續(xù)獲得成功。我很高興微軟能夠擁有Ray以及Craig這樣的技術領袖,”蓋茨說道,“我將在2008年6月前繼續(xù)全身心投入微軟事業(yè),與Ray和Craig并肩努力,爭取讓此次過渡順利完成?!?/p>
“離開微軟對我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蓋茨補充道,“我為人生擁有微軟和慈善事業(yè)兩個追求而感到幸運,我已經(jīng)做好改變的準備,微軟的前景亦會更加光明。”
由于帝國微軟在行業(yè)內(nèi)的絕對壟斷地位,蓋茨在被稱為“IT英雄”的同時,還被冠以“黑暗王子”等灰色綽號。在整個20世紀80、90年代,他成功擠垮了諸多競爭對手,蓋茨成了一個讓人又敬又恨的名字。人們對他的智慧充滿欽佩,對他的行為卻充滿非議。
對蓋茨的崇拜者來說,蓋茨從一個精明、殘忍的企業(yè)家到一個善良的慈善家地轉(zhuǎn)型無疑強化了他作為資本英雄的個人魅力。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三年級學生文卡特在他的博客網(wǎng)站上說,他一直對蓋茨的所作所為抱著一份羨慕和崇敬,而蓋茨此次的舉動“會讓那些一夜暴富后忘乎所以,醉心于購買飛機、游艇、豪宅供個人享樂的精英們汗顏”。即便是那些一直憎恨儆軟壟斷者形象的批評人士,這一次也似乎找不到指責的理由了。在硅谷一家軟件公司上班的程序員馬克自稱是微軟公司的一貫反對者。他在自己的博客網(wǎng)站上寫道:“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賺錢已經(jīng)不是蓋茨考慮的事情。他的財富可以讓他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很顯然,他的興趣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移。”
6.壟斷軟件行業(yè),遭遇前所未有變革
微軟被美國司法部盯上了。就在比爾·蓋茨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因為違反了反壟斷法,微軟不得不花精力來與司法部周旋。正如很多事有所失必有所得一樣。一方面,微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另一方面,則表明微軟在軟件行業(yè)霸主地位的奠定。
1999年11月1日,美聯(lián)邦地區(qū)法官托馬斯杰克遜宣布,美聯(lián)邦政府聯(lián)合19個州共同控告微軟違反托拉斯法一案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調(diào)查取證后,認定了微軟壟斷的事實,并通過壟斷打擊競爭對手,損害消費者利益。裁定書中羅列的犧牲品包括原網(wǎng)景、San、Apple、BC、IBM等公司。這一裁定如同龍卷風一般席卷全球,成為各大媒體的頭版要聞。
美國聯(lián)邦政府控告微軟公司所援引的反壟斷法,旨在保障消費者的利益,避免因為某公司的壟斷而受損,從而可以享用價廉和創(chuàng)新的商品。依據(jù)反壟斷法,公司可以借運氣和技能合法壟斷市場,但如果利用壟斷權力將潛在對手擠出市場,又或者是將它的壟斷優(yōu)勢伸展到其他領域,那么法官可以對它進行罰款,或要求它分拆成多家公司。
20世紀初,標準石油公司被控透過收購對手公司,迫使鐵路公司拒絕用其他公司石油等手段,壟斷石油業(yè)90%的市場。1911年,標準石油公司被判罪名成立,最終被分拆成34家公司,包括現(xiàn)在是全球最大石油公司之一的??松兔梨?。
美國煙草公司也曾被控以超低價及其他手段,壟斷美國95%的煙草市場。它同樣在1911年被裁定罪名成立,最后分拆成16家公司。
國際商業(yè)機器(IBM)也曾被控對電腦行業(yè)進行壟斷,訴訟持續(xù)13年之久,是美國政府首次挑戰(zhàn)電腦行業(yè)。不過,司法部在1982年放棄起訴。
早在1990年,美國聯(lián)邦貿(mào)易委員會就開始調(diào)查微軟的市場行為,主要是針對其操作系統(tǒng)與應用軟件一起捆綁銷售的方式,這種搭售方法正是反壟斷法“專政”的對象之一。1995年,法院做出裁決,禁止微軟將不同軟件產(chǎn)品強行捆綁。這與其說是司法部的勝利,不如說是雙方體面地言和。因為微軟亳發(fā)未損,而且這項裁決也被束之高閣。
但這一次,美國司法部來勢洶洶,光是杰克遜宣讀的起訴書就長達207頁。由美國司法部和19個州聯(lián)合控告全球首富蓋茨的微軟公司,并初步裁定微軟的確壟斷市場,該消息在1分鐘內(nèi)使微軟股價下跌,蓋茨身價暴跌50多億美元。
更深遠的影響是,微軟這個巨無霸將來若敗訴,可能向競爭對手開放其windows系統(tǒng),蓋茨一向所向無敵的電腦王國將面臨瓦解,屆時其世界首富地位能否保持也成疑問,不過,對全球的消費者而言則會帶來更多選擇。不過,一些專家認為,法官應不會要求微軟解體,畢竟微軟是美國的經(jīng)濟火車頭,打擊該公司對經(jīng)濟并無好處。
微軟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壟斷,當然是有充分依據(jù)的。長期以來,微軟公司將制定行業(yè)標準作為公司發(fā)展的主要戰(zhàn)略,并因此而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微軟公司的拳頭產(chǎn)品windows功能越來越強大、全面,幾乎無所不包,這就使得用戶在使用了Windows系統(tǒng)后,幾乎不再需要其他軟件。windows所包含的內(nèi)容,已經(jīng)不是一個純粹的操作系統(tǒng)。
微軟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好戰(zhàn)的本性及一貫咄咄逼人的策略,用比爾·蓋茨的話來說:“任何會動的東西,都是我們的獵物。”也正是非凡的野心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成為微軟不斷成功的動力源泉。
20多年來,微軟如同一頭風度翩翩的大白鯊,游進了金魚池中,令對手聞風喪膽。在比爾·蓋茨的率領下,不但在原有的業(yè)務領域內(nèi)鞏固了壟斷地位,也頻頻開拓可供占領的全新疆域。
但是,微軟的壟斷卻是其他軟件公司的噩夢。微軟壟斷所造成的產(chǎn)業(yè)畸形已經(jīng)成為整個軟件業(yè)發(fā)展最致命的障礙。雖然,微軟整個公司的總收入并不高,但它的投資市場的價值和公司利率卻占據(jù)了整個產(chǎn)業(yè)的很大比例。1999年1月3日,全美軟件業(yè)市場價值達到6700億美元左右,而微軟一家公司竟占了將近4000億美元,達60%之多。其壟斷能力可想而知。
不但軟件廠商在微軟強大的商業(yè)攻勢面前節(jié)節(jié)敗退,更多的硬件廠商,也是各懷心事,面對微軟的產(chǎn)品,不捆綁吧,市場肯定做不起來,捆綁吧,又有種被人宰割的感覺,絕對不甘心。他們時時刻刻都想擺脫微軟對他們的控制。
但比爾-蓋茨也并不是高枕無憂的。對微軟的最大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自由軟件和美國司法部。而首當其沖的當然是互聯(lián)網(wǎng)。直到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革命仍在微軟的駕馭和控制之外。
1995年,比爾·蓋茨發(fā)布向互聯(lián)網(wǎng)進軍的總動員,人們以“珍珠港事件”作比喻。當時,幾乎人人都認為稱霸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的必將是微軟無疑。尤其是網(wǎng)景節(jié)節(jié)敗退之際。但今天,大家(包括比爾·蓋茨)才猛然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的地域遠比預想的要博大遼闊,兇猛的微軟并沒有撲到正點,瀏覽器只是一個軟件而已。如今不是網(wǎng)景,而是微軟目標之外的AOL、Yahoo、Ama—zon等成了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的主角。雖然微軟在互聯(lián)網(wǎng)浪費的錢最多(也只有微軟能浪費得起),犯的錯誤最多(也只有微軟犯得起);雖然互聯(lián)網(wǎng)帶動了基礎軟件的銷售,微軟的利潤還有看漲;雖然在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微軟憑著手中的“金彈”,近乎狂轟濫炸,而其他公司只有資格認真瞄準,開好一槍打好一炮;雖然微軟已推出網(wǎng)絡投資、金融保險、旅游預定、汽車銷售、家庭購物、房地產(chǎn)買賣、MSN等16個網(wǎng)站。但至今,微軟仍然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仍無力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互聯(lián)網(wǎng)必有瓦解原有操作系統(tǒng)的力量。
在微軟陷入壟斷案期間,股票市場對于新經(jīng)濟、網(wǎng)絡的炒作達到近乎瘋狂的程度。2000年9月底,微軟總裁巴爾默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商業(yè)編輯作家協(xié)會會議上說:“市場對科技股的估價已經(jīng)達到了荒謬離奇的地步,微軟公司的股票就屬于這一類。科技股的過高估價對經(jīng)濟的長期發(fā)展有不利影響,任何不真實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2000年以來,除首席技術官外,還有6名總裁級人物離開,低層的更不計其數(shù)。大多微軟老兵懷揣著微軟的錢,操著微軟學到的食肉性競爭手段,一頭扎進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大潮中,瓦解微軟的力量,也尋找個人的新價值。
面對這些沖擊,早在1999年伊始,蓋茨就出臺重組計劃,重新劃分部門,確立一切以服務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策略。但顯然,這是一場傷筋動骨的變革,必須改造微軟的整個企業(yè)文化,使其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精神(多元化、開放性、多樣性)相一致。
微軟的成功與其說是技術和創(chuàng)新的成功,不如說是一種商業(yè)模式的成功。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來了,由微軟確立的軟件業(yè)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受到極大沖擊。自由軟件異軍突起,微軟的兩個壟斷性產(chǎn)品正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杰克遜的裁決并不是偶然,因為微軟的問題在于它的整個企業(yè)文化和整套市場策略。因此,微軟受到的挑戰(zhàn)不僅僅在美國,而是全球性的。日本和許多歐盟國家也紛紛展開對微軟的反壟斷調(diào)整。2000年,比爾·蓋茨在中國發(fā)動的維納斯計劃遭到全面質(zhì)疑,中國公司總經(jīng)理吳士宏辭職,并對微軟產(chǎn)品、打擊盜版策略、企業(yè)運作方式、windows密鑰等提出嚴歷指正。無獨有偶,微軟總裁巴爾默在韓國發(fā)動7700萬美元軟件捐贈的“校園行動”,也遭受韓國民眾的廣泛指責,最終也流產(chǎn),微軟韓國公司總經(jīng)理被迫辭職。
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微軟和蓋茨的把握之外誕生了。在崇尚創(chuàng)新與自由的IT業(yè),微軟的商業(yè)模式必然受到“透明天花板”的制約,在崇尚共享與合作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微軟侵略性的企業(yè)文化開始失效。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微軟和蓋茨不得不從神還原為凡人,去接受新時代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