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失信
失信之別有二:曰食言,曰愆期。
食言之失,有原于變計者,如晉文公伐原,命三日之糧,原不降,命去之。諜出曰:“原將降矣?!避娎粼唬骸罢埓??!笔且?。有原于善忘者,如衛(wèi)獻公戒孫文子、寧惠子食,日旰不召,而射鴻于囿,是也。有原于輕諾者,如老子所謂“輕諾必寡信”是也。然晉文公聞軍吏之言而答之曰:“得原失信,將焉用之?”見變計之不可也。魏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不敢忘約也。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毖约静疾惠p諾,諾則必踐也。
愆期之失,有先期者,有后期者,有待人者,有見待于人者。漢郭伋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及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謂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及期乃入。明不當先期也。漢陳太丘與友期行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七歲,戲門外??蛦栐剑骸白鹁诜?”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不至,則是失信。”友人慚。明不可后期也。唐肖至忠少與友期諸路。會雨雪。人引避。至忠曰:“豈有與人期,可以失信?”友至,乃去。眾嘆服。待人不愆期也。吳卓恕為人篤信,言不宿諾,與人期約,雖暴風疾雨冰雪無不至。嘗從建業(yè)還家,辭諸葛恪。恪問何時當復來。恕對曰:“某日當復親覲?!敝潦侨眨∮麨橹魅?,停不飲食,以須恕至。時賓客會者,皆以為會稽、建業(yè)相去千里,道阻江湖,風波難必,豈得如期。恕至,一座皆驚。見待于人而不愆期也。
夫人與人之關系,所以能預計將來,而一一不失其秩序者,恃有約言。約而不踐,則秩序為之紊亂,而猜疑之心滋矣。愆期之失,雖若輕于食言,然足以耗光陰而喪信用,亦不可不亟戒之。
[譯文]
不講信用的行為有兩種:說話不算數(shù)和不遵守時間。
說話不算數(shù)的過失,有的是緣于計劃的臨時更改,如晉文公討伐原國,事先命令將士準備三天的糧草,只攻打三天,沒想到原國堅守拒降,三天后晉文公命令退軍。這時派去的間諜跑來說:“原國將要投降了。”軍官們勸阻說:“請等一下再撤軍吧?!避姽賯兊难孕芯褪亲允称溲?。有的是緣于遇事健忘,如衛(wèi)獻公請孫文子、寧惠子吃飯,天色很晚了他還在花園中射大雁,卻忘記請吃之事,一直沒有召見孫文子和寧惠子。這也是屬于說話不算數(shù)的例子。有的是緣于草率地許諾,如老子所說的“輕易許諾的人肯定很少守信用”就是這種情況。但是守信的晉文公聽到軍官們的勸說,卻回答:“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那又有什么用呢?”由此可見臨時變更計劃也是不可取的。魏文侯計劃與群臣設宴飲酒作樂,偏遇下雨,他便命令將車駕到野外。身邊的人說:“今天飲酒作樂,而天又下雨,您看怎么辦呢?”魏文侯說:“我與虞人約好打獵,雖是娛樂之事,但怎么能不遵守約會的時間呢?”于是他親自向虞人說明情況解除約定,卻不敢私自毀約。楚人有諺語說:“得到一百兩黃金,還不如得到季布的許諾值錢?!边@是說季布不輕易許諾,如果向別人許諾過,就一定會兌現(xiàn)諾言。
不遵守時間的過失,有提前的,有延后的,有等待別人的,有被別人等待的。漢代的郭伋出行,到了西河美稷,有幾百個兒童,各自騎著竹馬,在道路旁邊迎接候拜。事情結(jié)束后,那些兒童們又將郭伋送到城外,問他什么時候回來。郭伋計算好日期告訴了他們。郭伋回來后,發(fā)現(xiàn)比原先告訴兒童們的歸期早了一天,他覺得這樣違背了與兒童們的時間約定,便在野外留宿,到了約定的時間才進城。郭伋以此行為表明不應當先于預期的時間而失信。漢代的陳太丘與朋友約定中午外出,沒想到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如約前來。陳太丘只得先走。陳太丘走后不久,他的朋友就來了。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時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耍。姍姍來遲的那位朋友問陳元方:“你父親在家嗎?”陳元方回答說:“我父親等您很久您都沒有來,他已經(jīng)走了?!蹦俏慌笥驯闵鷼獾卣f:“這人不地道,和別人約好了一起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個兒走了?!标愒秸f:“您和我父親約好了時間,到了中午還不來,這是不守信用?!蹦俏慌笥炎杂X很慚愧。這件事說明與人相約不能延期。唐代的肖至忠年輕時與朋友相約在路上相見,正好趕上雨雪天氣。路上雨雪大,別人勸他回避一下,而他卻說:“哪能與別人約好了,卻因為天氣原因而與別人失約呢?”朋友來了,他才離去。眾人對他這種守約行為非常贊嘆。吳國的卓恕為人誠懇守信,從不失信于人,與別人相約,即使遇上暴風驟雨、冰天雪地也如期赴約。有一次,他從建業(yè)回家,向諸葛恪辭別。諸葛恪問他什么時候返回,他回答道:“某天要再來親自拜訪您。”到了卓恕約定的這一天,諸葛恪想盡東道之誼,大宴賓客,為了等卓恕前來,宴席暫停。當時赴會的賓客們,都以為會稽、建業(yè)兩地相隔千里之遙,江河險阻,路有不測,卓恕哪能按時前來。沒想到卓恕按時赴約,滿座的人都非常驚訝。由此可見人際交往也不能不守時間。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之所以能預見將來,而不會亂了秩序,是因為有事先的約定。有約定而不遵守,那么秩序就被打亂,人與人之間猜疑之心便會產(chǎn)生。不守時的過失,雖然比說話不講信用輕些,然而這種情形足可以消耗時間、喪失信用,也是必須馬上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