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
1823年6月10日,星期二,魏瑪
我于數(shù)日之前抵達魏瑪,今天終于有幸見到了歌德本人。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給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我由衷地感到這一日必將成為此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昨天我前去探問何時方便叨擾,他欣然定下今天十二點與我面敘。我如約而至,看到一個仆役已恭候在門口,等著帶我去見他的主人。
宅邸內(nèi)部裝飾得賞心悅目,每一件物品都透著一股質樸清雅的氣韻,不帶一絲奢靡之風。臺階上端立著一座座古代雕像的仿制品,無聲地顯露著歌德在造型藝術上的品味和對古希臘藝術的偏愛。幾位女眷在底樓忙進忙出,這時有個小男孩徑直朝我走來,他是奧蒂莉厄的兒子,長得和他幾個兄弟一般眉清目秀。小家伙倒也不怕生,目不轉睛地盯著我一個勁地打量。
匆匆環(huán)顧四周后我便和身邊那位健談的仆役一起走上二樓。他打開一扇門,只見門檻上刻著一行祝禱安康的經(jīng)文,這像是個好兆頭,仿佛在告訴客人邁過門檻就能受到主人家的殷殷款待。仆人領著我穿過房間,打開另一扇門,門后的屋子似乎更加寬敞一些。他請我在那兒稍等片刻,隨后便趕去向主人通報。屋內(nèi)的空氣清新涼爽,地上鋪著地毯,擺放著緋色的沙發(fā)和椅子,明快奔放的色調(diào)令人眼前一亮。房間的一側放著一架鋼琴,四面的墻上掛滿了大小不一、風格迥異的畫作。
從對面開著的門望去,里面還有一間房,那里同樣掛著許多油畫。仆人正是穿過那間屋子前去通傳的。
過了不久,歌德走進屋里。只見他身著藍色雙排鈕、長及膝部的正裝禮服,腳上穿著皮鞋,如此正式隆重的著裝著實讓我受寵若驚。不過他一開口,親切的話語立刻打消了我的緊張不安。我們在沙發(fā)上坐下。曾經(jīng)于我而言遙不可及的偉人如今卻近在咫尺,并且正安詳?shù)刈⒁曋?,我幸福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些什么才好。
他率先打破沉默,聊起了我的手稿。“就在剛才我還在讀你的文稿,”他說,“整個上午我都沉浸其中,不忍釋卷。年輕人,它無需任何人的推薦,作品本身就能說明一切?!彼Q贊說洗練的文筆、連貫的思路、獨到的見解都依托在一個堅實的根基之上,可見是經(jīng)過一番刻苦研究和仔細推敲的。“投稿之事宜早不宜遲,”他說,“我等會兒就給科塔寫信,簡單地介紹一下這部作品,今天趕趟先把信寄出去,明天再用郵包把文稿寄給他。”我連忙向他道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然后我們又談到了接下來的短途旅行。我告訴他原本打算去萊茵蘭,找個清靜的地方住下來,動筆寫些新作品,不過現(xiàn)在我想先去耶拿,在那兒等候科塔先生的回復。
歌德問我在耶拿可有熟人,我告訴他會先試著和克內(nèi)貝爾先生聯(lián)系。歌德聞言當即表示要為我寫封介紹信,以確保我在當?shù)啬苁艿礁又艿酵滋恼写?。他對我說:“等你到了耶拿,咱們就成了鄰居,隨時都能相互探訪,也方便書信往來。”
之后,我們便沒再開口,就這樣靜靜地安坐良久,享受著周身隱隱流動的脈脈溫情。我離他很近,近到幾乎有種與他心意相通的感覺。我看著他,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夠,就在這長長的注視中我甚至忘記了要說話。他有一張褐色的臉龐,線條硬朗,充滿力量。臉上的每一道皺紋都在生動地詮釋著人生中經(jīng)歷過的悲歡離合,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默默地彰顯著高貴與堅毅、從容與偉大。他說話時語速緩慢,語氣沉穩(wěn),讓你覺得你正在和一位年長的君王促膝交談。從他的言談舉止中你能感受到一種非凡的定力,面對塵世紛擾他早已寵辱不驚。坐在他的身旁,我忽然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緊緊包裹,所有的浮躁煩憂剎那間抽身而去,只留下內(nèi)心深處的寧靜祥和,如同一個歷經(jīng)千辛萬苦、無數(shù)次跌宕于希望與失望之間的人最后終于得償所愿,再也沒有任何遺憾了。
接著,他又說起了我寫給他的信,對于我在其中論及的觀點深以為然。他點評道,如果一個人可以把一件事闡述得條理分明,那么闡明其他事情也自然不在話下。
“先去耶拿也未嘗不可,各有各的好處,”他說,“你瞧,我在柏林有許多故朋舊識,現(xiàn)在,在耶拿又多了你這么一位新知?!闭f到這兒,他的唇角泛起了一抹暖人的笑意。然后,他告訴我魏瑪有哪些地方值得一游,并說會安排秘書克勞特當我的向導,他特別指出在所有景點中最不容錯過的就是魏瑪大劇院。之后,他又仔細問明了我的住處,表示在適當?shù)臅r候會差人來請,邀我再次暢懷一敘。
臨別時分,我們依依互道再見。我幸福得如同身處云端。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飽含情誼,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對后輩的關懷與愛護。
1823年6月11日,星期三
早上,我接到歌德親筆書寫的請?zhí)?,邀我去他府上敘談。我立即動身前往,并在那里逗留了一個小時。今天的歌德與昨天判若兩人,身上竟有一股年輕小伙子才有的迫不及待和分風劈流的勁頭。
他捧著兩本又厚又沉的書走進會客室,一照面就開口說道:“我真不愿意你這么快就離開魏瑪,咱們得抓緊時間多多見面,多多交流,這樣才能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不過泛泛而談的話題俯首皆是,沒多大意思,我倒是想到一件事情,或許它能成為我們交流思想情感的基點。喏,這兩卷冊子是1772年到1773年《法蘭克福文學評論報》的合集,我在那段時期寫的一些短評幾乎全都收錄在里面。文章沒有署名,不過,因為你對我的觀點和文風了然于心,所以要把我寫的文章找出來想必也不是什么難事。我想請你仔細研讀一下這些早期作品,談一談你的感想,幫我來確定它們是否有資格在今后出版的文選中占據(jù)一席之地。這些文章都寫于年輕氣盛之時,對年邁的我而言已相距太遠,好壞與否也已無從評斷??墒悄銈兡贻p人不一樣,你們能看清楚它們是否還有價值,與當今的文學主流思想到底是一脈相承還是大相徑庭。我已經(jīng)命人謄寫了副本,你可以和原件對照著一起看。然后,我們再一起好好琢磨琢磨,看看在無傷原文整體風格的前提下,有沒有什么細枝末節(jié)需要刪減,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添筆補墨加以潤色。”
我當即表示非常樂意效勞,如果所做的一切能合他心意,便再無所求了。
他說:“一旦投身其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但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而且還是它的不二人選。”
接著他告訴我一周后將前往瑪麗安溫泉鎮(zhèn),希望在他動身之前我能留在魏瑪,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有更多會面暢談、增進了解的機會。
他還說:“我也不希望你到了耶拿后只是蜻蜓點水般的待個十幾二十天,最好能留在那里度過整個夏季,到了初秋我就從瑪麗安溫泉鎮(zhèn)回來了。其實,我已經(jīng)寫信安排好了你在耶拿的住所,凡是有關生活起居的必要事宜只要是能想到的我也都一并做了安排,保證你在那里能住得舒心,過得愉快。
“你會在耶拿找到數(shù)不盡的文獻資料和學習渠道供你開展深入研究,那里的文化氣息濃厚充沛,平日里來往的都是文人墨客、飽學之士;郊外風光無限,可供漫游散步的路徑不下半百,而且無一雷同,沿途景色宜人,環(huán)境清幽,再適合沉思冥想不過了。在那里,你會有大把的時間用來專心寫作,同時也能順便完成我剛才囑托的事情?!?/p>
我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絕如此殷切周到的提議,于是滿心歡喜地答應下來。臨走時,歌德特仿佛意猶未盡,他和我約定后天再談一小時。
1823年9月18日,星期四,耶拿
昨天上午,就在歌德動身返回魏瑪前我有幸與他再度見面。他當時的談話內(nèi)容彌足珍貴,讓我如獲至寶,我很清楚這番話將對我之后的人生產(chǎn)生無比深遠的影響。德國所有的年輕詩人都應該了解這次談話的要義,相信他們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會面時,他先是問我這個夏天有沒有寫詩,由此便打開了話題。我回答說倒是寫了一些,但總感覺自己好像缺少創(chuàng)作詩歌時必不可少的那份優(yōu)游自適。
一聽這話他馬上說道:“不要急于求成,老想著一動筆就要寫一部巨著。正是這種妄念耽誤了許多聰慧的年輕人,甚至連那些最具才華、最勤奮刻苦的人都不能例外。我本人就曾深受其害,在這一點上也算是吃足了苦頭。所幸我及時擺脫執(zhí)念,如果我信馬由韁地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怕是洋洋灑灑寫上一百卷也收不了筆。
“活在當下很重要,詩人們都善于從生活中的某個片段中獲取靈感,進而將那一刻的所思所想訴諸筆端,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也合該如此。可是,如果你每時每刻只念叨著你那部鴻篇巨制,除此之外腦袋里容不下丁點‘旁騖’,那么你無疑就是將其他想法統(tǒng)統(tǒng)拒之門外,由此也必將錯失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樂趣。試想一下,從最初構思布局到最后修正完善一部巨著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耗費多少神思?而要將它用準確流利的語言呈現(xiàn)出來,天賦和功力自不待言,你還得具備無窮的體力和精力,以及一個鴉默雀靜、不易受到任何干擾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如果作品在大局上出現(xiàn)問題,那么你所有的辛勞將付之東流;而如果你在細節(jié)安排上缺乏足夠的把握,那么就會影響整體,使之瑕疵頻現(xiàn),最終招致無數(shù)詬病。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艱辛磨難換來的不是大眾的褒獎與成功的喜悅,而是無情的批判和沉重的打擊,并且極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反之,如果詩人能活在當下,抓住當下,并且以嶄新敏銳的目光、振奮飽滿的精神來打量、對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那么他必定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即便做不到篇篇美文、字字珠璣,至少他也不會因此失去什么。
“哥尼斯堡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詩人名叫奧古斯特.哈根
,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他寫的《阿爾弗雷德和麗珊娜》?其中某些部分寫得真是令人拍案叫絕,比如關于波羅的海及其地貌風光的描寫,筆觸就十分精妙老到。然而驚艷之處也就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片段而已,從整體而言,詩歌乏善可陳??蓢@哈根在這首詩上傾注了多少心血,拋灑了多少汗水??!為了創(chuàng)作,他幾乎淘盡了畢生才學?,F(xiàn)在,他正在寫一部悲劇?!闭f到這里,歌德微笑著停了下來。我接過話頭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是不是曾經(jīng)在《藝術與古風》
雜志中撰文建議哈根嘗試寫一些小題材的詩歌?”歌德回答說:“沒錯,我的確給過這樣的忠告,可現(xiàn)在又有誰會把我們這些老朽的話聽進去呢!所有人都自以為是,以至于到最后不是徹底迷失了自我,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徘徊于歧路?,F(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悶頭悶腦亂闖亂撞的時候了,那些開山劈石、擿埴索途的過程我們老一輩已經(jīng)全都完成了。要是年輕人非得把我們曾經(jīng)走過的彎路、渡過的險灘再重新走上一遍,不把我們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吃過的苦頭當作前車之鑒,那當年一次次的跌倒爬起、探尋求索究竟所為何來!若是這樣一意孤行、執(zhí)迷不悟的話,那就注定只能裹足不前了。世人之所以寬赦我們當年的盲目莽撞,是因為那時沒有現(xiàn)成的大道坦途可走,但對于后來者而言就不能再由著性子魯莽行事了。他們應該聽從過來人的勸導,從一開始就選擇一條正確光明的道路。誠然,我們是為了到達最后的目的地而勇往直前,但我們不能僅僅只關注終點,而是要重視邁出去的每一步,并將每一步的落腳點都視為目的地,是的,每一步都該如此。
“牢牢記住這番話吧,仔細想想怎樣才能使它落到實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我這么說并不是因為對你有這方面的擔心,而是覺得它或許可以幫助你快些度過眼下這段創(chuàng)作低迷期。如果現(xiàn)在你能專注于一些小題目,以身邊小事為素材,隨時把生活中打動你的那個瞬間記錄下來,你一定可以寫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同時也能真切地體會到每一天帶給你的喜悅。試著給雜志投稿,或者讓人把作品印成小冊子,不過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務必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切莫人云亦云,在別人的指手畫腳中喪失了自己的主見。
“這個世界天寬地廣,五彩斑斕,而生活本身又是如此千變?nèi)f化,你永遠不需要去刻意尋找特定的景或物來激發(fā)詩興。話說回來,詩歌本身又確實是應景而生的產(chǎn)物,也就是說,現(xiàn)實生活促使詩人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欲望,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吟誦的對象和素材。在詩人的解讀和描摹下,某個特定的場景變得充滿詩情畫意,并且也賦予了普羅大眾以相同的感受。我所有的詩歌都是現(xiàn)實中某個片段或瞬間的延伸,它們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在我眼里,那些無根無據(jù)、胡編亂造的詩歌全都一文不名。
“不要說什么日常生活皆是庸常之類的話,因為詩人的工作就是憑借慧心才情挖掘出平淡事物中富有意趣的一面,正是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身為詩人的存在價值?,F(xiàn)實生活給予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主題和表達的依據(jù),也就是我所說的詩歌的內(nèi)核,而要將這些要素糅合打磨成一個優(yōu)美生動的整體則是一個詩人應盡的本分。你肯定聽說過‘自然詩人’弗恩斯坦的大名,他曾經(jīng)以種植啤酒花為主題寫過一首動人至極的詩歌。我建議他可以嘗試誦詠不同行業(yè)的勞動者,特別可以試著寫寫織布匠之歌。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作品,因為他從小就生活在手工藝人中間,對這些行當了若指掌,相關素材可以說是信手拈來且取之不盡。這就是寫短篇的好處了,你盡可以挑選一些你熟悉和擅長的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然而,大部頭的作品就不同了,它涉及面廣,容不得你避重就輕、揚長避短。從詩歌的整體風格、情節(jié)發(fā)展的主要脈絡,到貫穿于詩行間的所有細節(jié),都必須運用精煉準確的語言加以呈現(xiàn)??墒?,年輕人看待事物總是過于片面,而長篇作品卻要求詩人具備從多方位了解、洞悉事物的能力,這一點恰恰是年輕人的軟肋,故而在這上面栽跟頭是在所難免的?!?/p>
我告訴歌德曾經(jīng)準備寫一部關于四季的長詩,計劃將各階層、各行業(yè)的人們在不同季節(jié)里的衣食住行以及消遣娛樂統(tǒng)統(tǒng)編入其中。歌德說:“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問題,在大部頭作品中有些部分你寫起來可能非常得心應手,但另外一些沒有經(jīng)過深入調(diào)研、真切體驗就匆匆落筆的部分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敗筆。比方說,你或許能把漁夫的生活刻畫得入木三分,但在描寫不太了解的獵戶生涯時就會露出破綻。只要你在一個地方出現(xiàn)問題,那么勢必就會影響全局,無論其中某些段落寫得再怎么出神入化,就整體而言也不能算是完美之作。但是,如果把它們拆解開來,而不是硬往一堆里湊,也就是說只揀選你所擅長的那幾個部分來寫,那么你肯定會成功。
“我特別要提醒你一點,千萬不要憑空臆想出一個主題,然后以此為依托創(chuàng)作一部長篇大作,因為這樣的作品必然要求你羅列出對于不同事物的各種看法,而年輕人的見解十有八九是不全面、不成熟的。此外,為了塑造不同的角色,賦予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觀點見解,你就不得不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硬生生地掰開砸碎,而這么做的后果無疑就是破壞了你在今后創(chuàng)作過程中必須一以貫之的思想完整性。為了安排好大作品中的起承轉合,讓所有的人物、情節(jié)能統(tǒng)合成一個整體,試問你得消耗多少時間、投入多少精力!就算最后寫完了,也不見得會有人看在你努力的份上買作品的賬。
“但如果你選用現(xiàn)成的題材,一切就會變得簡單輕松許多。人物、情節(jié)都已經(jīng)擱在你面前,你要做的無非就是為這個故事注入新的生命力。這種創(chuàng)作過程基本上不需要你擺出自己的觀點,也無須你把自己放入不同的角色中來回切換,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詩人思想情感的一致性,同時也大大縮減了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因為你只需要在遣詞造句上花些心思即可。說得更明確一點,我甚至覺得采用前人已經(jīng)寫過的題材也未嘗不可,想想看吧,光是一個依菲琴尼亞就被人寫了多少回啊!然而每個詩人筆下的依菲琴尼亞都截然不同,因為他們對人物的理解和對情節(jié)的編排都不一樣,換而言之,對于相同的素材,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和處理方式。
“就當下而言,我勸你最好還是把寫大部作品的念頭先放到一邊,這段時間你一直潛心研究實在太過辛苦,還是應該多享受一下生活中輕松愉快的時刻,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寫一些小題材的作品?!?/p>
就這樣,我們在屋內(nèi)邊走邊談。歌德說的每一句話都如同真理一般讓人首肯心折。每往前踏一步,我心里的愁悶就消退一分,心情也變得越發(fā)輕盈歡快。我得承認,之前那個讓我朝思暮想?yún)s始終像霧里看花一樣模模糊糊的宏偉計劃一直沉甸甸地壓在心頭,而現(xiàn)在,我如釋重負,因為我已決定把這個計劃暫且擱置起來,等有了足夠的生活積淀之后再重新開始。眼下,我準備先挑選一些自己游刃有余的部分來練筆,隨著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慢慢加深,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可以舉重若輕地駕馭不同的題材。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與歌德的這次交談讓我從內(nèi)心深處感到能遇見這樣一位真正的大師是多么幸運的事情,此番諄諄教誨對我而言不啻是千金不換的無價之寶。
這個冬天我從歌德那里學到的東西、明白的道理數(shù)不勝數(shù),不僅是比較正式的談話,即便閑話家常也讓我受益匪淺。有時候甚至他什么也不說,我都能從他靜默的陪伴中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如同春風夏雨一般滋養(yǎng)身心。
1823年10月29日,星期三
晚上來到歌德家,仆人們正忙著為闔府上下點燈。這一刻的歌德神采飛揚,一雙眼睛在燭火的掩映下閃閃發(fā)光,他臉上帶著歡喜雀躍的神情,顯得格外年輕,充滿活力。
當我們開始在屋里來回散步時,他聊起了我昨天請給他過目的詩歌。
他說:“記得在耶拿時你曾對我說起過想寫一部關于四季的長詩,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念頭了。你確實應該寫,而且應該馬上動筆,就從冬天開始寫起。我發(fā)覺你對于大自然的種種現(xiàn)象具有過人一等的感受力。
“關于你給我看的那些詩歌,我只說兩點?,F(xiàn)在你正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關口,如果要往上走就必須有所突破,只有這樣才能邁入藝術領域中更為高深的境界,也就是具備對于具體實物的理解力。你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打破自己慣有的思維模式。你有天賦,而且已經(jīng)小有建樹,為了能走得更遠,現(xiàn)在你必須要跨出這關鍵的一步。前一陣子你不是剛去過蒂爾福特嗎?也許這就個不錯的命題。你可能要去上三四趟,通過全方位的觀察才能觸及蒂爾福特的地方特質,這之后把你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全部整理歸攏好。切莫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要把蒂爾福特研究得滾瓜爛熟,然后用美妙的文字把它描繪出來。雖然整個過程極費功夫,但它絕對值得你這么做。這原本是我多年前就該著手進行的事情,可惜一直未能如愿。我在那里經(jīng)歷過的種種變故直到今日仍然像一張千絲萬縷織就的大網(wǎng)將我層層纏繞裹挾,讓人無法脫身。而你就不同了,你初來乍到,和那個地方?jīng)]有任何淵源,你可以從城堡主人那里了解蒂爾福特的過往,而你要用眼睛看的就是它的今天,以及那些令人過目難忘的湖光山色和人文風情?!?/p>
我答應歌德一定盡力一試,但也不得不實言相告這個命題難度極大,可能已經(jīng)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
歌德說:“我當然知道這不容易,但是藝術的生命力就在于對具體事物的領悟力和表現(xiàn)力。另外,如果你只是滿足于一些大而無當?shù)念}材,那么你能做到的其他人也一樣能做到,但是,如果你的題材是具體而特別的,那就不可能有人來模仿你,即便模仿,也無法超越。為什么?因為你親身經(jīng)歷過了,而他們沒有?!?/p>
“你也不必擔心特殊的題材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無論一個角色有多刁鉆古怪,可只要是你能用白紙黑字描寫出來的具體對象,小到一顆石子,大到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為任何地方都有石子,都有人。世上沒有什么東西是只露一次面便從此銷聲匿跡的?!?/p>
“而到了描寫普通事物的特殊性時,”歌德繼續(xù)道,“也就是所謂‘寫作’的開始?!?/p>
這話讓我聽著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我按捺著沒有發(fā)問。我暗自思忖,也許歌德說的是要將理想與現(xiàn)實融合起來,或是把事物的外部特征與內(nèi)在本質相結合,又或許他另有所指。
歌德接著說:“不要忘了為每首詩歌注明日期?!蔽也唤獾乜粗幻靼走@件事情有什么要緊。他解釋道:“如此一來,你寫詩就像寫日記,它記錄了你每一天的進步。多年來我一直堅持這么做,其作用不可小覷?!?/p>
看戲的時間到了,我匆忙告辭。只聽歌德在我身后打趣說:“你這是要趕著去芬蘭吧!”他知道我看的劇目正是韋森圖恩夫人的《芬蘭的約翰》。
整場戲不乏精彩之處,不過因為全劇的基調(diào)太過悲戚,每個角色都在沒完沒了地煽情,所以整體而言并沒有給我留下什么特別美好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幕倒是深得我心,為此我也只好對其他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看完戲后,我有了這樣的體會:詩人筆下輕描淡寫的人物,在臺上演繹起來反而更容易出彩,因為演員都是活生生的個體,為了演活角色,他們多多少少都會給原本單薄蒼白的角色添加些許鮮明的個性。而那些經(jīng)過詩人精雕細琢的人物,因為他們的性格特征已經(jīng)被刻畫得纖毫畢現(xiàn),所以一站到臺上很可能就會黯然失色,要知道并不是每個演員都能駕輕就熟地演好這樣的角色,鮮有人可以將自己的個性徹底抽離,在臺上活成另外一個人。如果演員與他要扮演的角色秉性氣質相去甚遠,或者他沒有辦法完全拋卻自我,那么就必然會塑造出一個不倫不類的人物,詩中的原型也必將失真。因此,一個真正偉大的詩人其作品被搬上舞臺的次數(shù)不會很多,詩歌原本就是供人吟誦欣賞,而不是改成戲劇被人演繹的。
1823年11月3日,星期一
傍晚五點我去拜訪歌德,上樓后聽到大屋子里傳來一陣歡聲笑語。仆人說今天有一位波蘭來的女士留在府上用餐,茶敘還沒有結束。于是我轉身欲走,準備改日再來,那仆人卻又喚我留步,說主人曾吩咐過如果我來了一定要稟報一聲,現(xiàn)在天色已晚,見我來訪,主人必定歡迎。我從善如流,便在門外駐足等候。不多會兒,歌德興高采烈地迎了出來,把我?guī)нM對面的房間。很顯然,我的到來讓他非常高興。他命人拿來一瓶酒和兩個杯子,親自為我斟滿,自己也頻頻舉杯抿上一口。
“差點忘了,”歌德說著話,目光在桌上來回逡巡像是在尋找什么,“喏,這里有張音樂會的入場券,是希曼諾夫斯卡夫人拿來的,她明晚將在市政禮堂舉辦公眾音樂會,你一定得去?!蔽一卮鹫f這次絕不會錯過,上次因為看戲沒能去成,同樣的傻事不會再干第二回了,隨后又補了一句:“都說她琴藝十分了得?!薄安煌岔?!”歌德盛贊道,“與赫梅爾
相比呢?”我問。歌德說:“你得明白一點,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同時還是一位優(yōu)雅迷人的女士,無論她做什么,這份美麗都只會為她所做的事情增光添色。她的演奏如同行云流水,令聽者心醉神迷?!薄澳撬膹椬嗍欠褚惨粯痈挥辛Χ龋俊蔽覇??!皼]錯,”歌德回答說,“充滿力量,這正是她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地方,要知道女士在彈奏時一般都以柔美見長,很少有人能像她一樣彈出磅礴的氣勢?!蔽耶敿幢硎救f分期待明晚的演出。
這時,秘書克勞特走進來和歌德商討了一會兒圖書館的事宜。等他走后,歌德連連夸獎說克勞特不僅能力出眾,而且為人也誠實可靠。
后來我將話題轉到了歌德1797年途經(jīng)法蘭克福和斯圖加特去瑞士旅行時寫的雜記。前些日子,歌德把這部手稿交給了我,我已經(jīng)反復研讀了好幾遍。我說從書稿中可以看出他和邁耶就藝術造型題材這一問題進行了多次深入探討。
“的確如此。”歌德說,“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還有什么能比題材更重要的呢?若是脫離了題材還談什么藝術呢!如果題材不合適,那就注定才華要盡付之東流了。當代藝術家們正是因為沒有去尋找有價值的題材,所以他們在藝術的各個領域中都舉步維艱,難有成就。在這一點上,人們吃的虧、摔的跟頭難道還不夠多嗎!就連我自己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完全沒有沾染到這個當代藝術家們身上的通病?!?/p>
歌德繼續(xù)往下說道:“關于選材這個問題,沒有幾個藝術家具有清醒的認識,或者說很少有人知道挑選什么樣的題材才能皆大歡喜。就拿我那首《漁夫》為例,有人要以它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油畫,他并不覺得自己在行不可為之事??墒悄鞘讛⑹略姀念^到尾都在描寫夏日里一泓清波的魅惑,它引誘著人們跳下去暢游一番,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試問這種虛無縹緲、無影無形的意境如何能夠一筆一筆呈現(xiàn)在畫紙上?”
我告訴歌德,我欣喜萬分地看到在旅途中他對身邊的每一件事物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并且興致高昂地去體驗、去感悟。他描繪了群山的輪廓、山區(qū)的地貌、千姿百態(tài)的山石;記錄下不同的土壤、河流、云霞、空氣和氣候;他寫下了一座座城市的前生后世,還有不同風格的建筑物、繪畫、劇院、市政管理、治安條例、貿(mào)易、經(jīng)濟狀況、道路網(wǎng)絡、不同的民族和他們各自的生活方式、人文特色,還有政治、軍事裝備以及其他數(shù)之不盡的事物。
他接話說:“可是你在游記里找不到關于音樂的一言半語,因為我對音樂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每個旅人都應該清楚地知道在旅途中自己要去看什么,究竟什么才是他想要尋找的,什么才是旅途中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收獲?!?/p>
這時,首相先生走進來和歌德交談了幾句,接著他轉身告訴我前兩天讀了我寫的小文章,我們就這個話題閑聊了片刻,他態(tài)度隨和,觀點鮮明。隨后,他又回到了女士們中間,我聽到對門響起了鋼琴聲。
歌德在首相先生離開后對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之后他說:“你正在結交的這些杰出人士都像是我的家人,有他們在,家就在,教人舍不得離開。”
我告訴歌德我已經(jīng)開始體會到在魏瑪逗留的這段時間對自身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我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慢慢糾正之前過分看重結果以及偏重于理論的思維方式,并且越來越享受活在當下、珍惜當下這一生活理念帶給我的點滴樂趣。
“你這么說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歌德說,“就這樣堅持下去,緊緊地把握住現(xiàn)在。任何一件事,乃至任何一個瞬間都有其無法估量的價值,因為一瞬即是永恒的縮影?!?/p>
沉默片刻后我聊起了蒂爾福特以及創(chuàng)作時應該采用什么文體。我說:“這是一個復雜的題材,很難決定采用什么樣的文體比較合適,就我而言,用散文來描寫可能最為簡便?!?/p>
歌德聽后說道:“如果用散文來寫似乎有點頭小帽子大的感覺,畢竟,這個題材沒有什么特別崇高的立意。那些所謂的訓誡體或敘事體從大體上講勉強可行,但也不夠理想。最好的方式是以十或十二首押韻短詩來表現(xiàn)主題,而且每首詩歌最好采用不同的格律和形式,就像通過變換角度和方位,光線可以照射到房間的每個角落一樣,你也可以采用一首詩一個視角的方式進而全方位地描寫蒂爾福特?!蔽伊⒖滩杉{了這一寶貴建議。歌德繼續(xù)提議說:“對了,你為什么不借鑒一些戲劇創(chuàng)作的手法呢?比方說描寫一段和園丁之間的對話。從一個個小片段寫起,然后積水成淵,這樣不僅使寫作過程變得更加容易,而且還能更好地展現(xiàn)蒂爾福特的眾多特征。反之,如果你一開始就從整體入手,而這個整體又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有,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根本無處落筆。但凡嘗試這么做的人往往都會顧此失彼,最后呈現(xiàn)的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離他們想要的面面俱到、盡善盡美差著十萬八千里?!?/p>
- 奧蒂莉厄.馮.歌德(Ottilie von Goethe,1796—1872):歌德的兒媳。
- 約翰.弗里德里克.科塔(Johann Friedrich Cotta,17 64—1832):德國出版商、政治家。其家族是德國有名的出版世家,與德國文學界關系密切??扑蚵氏瘸霭娓璧潞拖盏淖髌范谖膲碛幸欢ǖ穆曌u。
- 卡爾.路德維格.馮.克內(nèi)貝爾(Karl Ludwig von Knebe,1744—1834):德國詩人、翻譯家,與歌德關系甚篤。早年在法蘭克福拜訪歌德期間曾將他引薦給當時魏瑪公國的王儲卡爾.奧古斯塔,正是這次會晤為之后歌德與魏瑪宮廷的密切交往拉開了序幕。
- 克勞特(Krauter,1790—1856):從1814年起擔任歌德的秘書和圖書管理員。
- 著名的溫泉療養(yǎng)地,位于現(xiàn)捷克境內(nèi)。
- 現(xiàn)俄羅斯海港城市加里寧格勒,舊稱哥尼斯堡,曾經(jīng)是東普魯士首府,位于波羅的海沿岸。
- 奧古斯特.哈根(August Hagen,1797—1880):德國浪漫派青年詩人,《阿爾弗雷德和麗珊娜》是他寫的一首敘事體長詩。
- 《藝術與古風》:歌德自己創(chuàng)辦的一份文藝評論雜志。
- 弗恩斯坦(A.Furnstein,1783—1841):德國作家和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多以農(nóng)耕、手工藝為主題。
- 荷馬史詩中希臘東征主帥阿伽門農(nóng)的女兒。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之一的歐里庇得斯、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詩人拉辛還有歌德本人都曾以她的故事為題材創(chuàng)作過不朽的悲劇。
- 位于魏瑪郊外,曾經(jīng)是公爵夫人安娜.安瑪莉亞夏日避暑行宮的所在地,其林苑的自然風光十分優(yōu)美。
- 韋森圖恩夫人(Frau von Weissen thurn,1773—1847):德國劇作家。
- 瑪利亞.希曼諾夫斯卡(Maria Szyma nowska,1789—1831):波蘭著名女作曲家,位列歐洲首批大師級鋼琴演奏家。
- 約翰.尼波姆克.赫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德國著名作曲家和鋼琴家,莫扎特的學生,曾在魏瑪宮廷擔任樂隊指揮。
- 邁耶(I.H.Meyer,1760—1832):瑞士藝術理論家,著有《古希臘造型藝術史》,是歌德的好友。
- 此處指的是魏瑪公國的首相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