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說:“沾了元宵節(jié)的光,我的生日總不會忘記?!?/h2>
1920年3月5日,夏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月亮正圓,象征著團圓美滿。按照我國夏歷,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故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古人認為,“上元”這天是天官賜福的日子,又值年初,為春節(jié)的延續(xù)。此時是一年的第一個滿月,為吉祥之日。為了祈求全年平安,萬事如意,因此隆重慶祝這一節(jié)日。由于這一節(jié)日的主要慶祝活動都在夜間進行,所以又稱元宵節(jié),但在高郵,當?shù)厝艘话悴唤性?jié),叫燈節(jié)。這是由于元宵節(jié)的活動主要是點燈、觀燈。燈節(jié)要延續(xù)幾天,十三上燈,十八落燈,“正日子”是十五。
高郵的元宵節(jié)白天并不熱鬧。但高郵城北門外東頭竺家巷的汪嘉勛家,今年的元宵節(jié)卻比往年、也比別人家要忙碌些,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似乎在企盼什么,等待什么。汪嘉勛老人一大早就巡視全家,囑咐家人把特意為燈節(jié)準備的燈再檢查一遍,擦拭干凈,等天一黑就點亮。汪嘉勛的夫人談氏更是里里外外忙個不停——在這個大家庭中,她是家務總管。她的責任不僅是周到地照顧好一家之主汪嘉勛,還要聯(lián)絡好、調(diào)整好三個兒子和他們的小家庭,這就是大兒子汪廣生,二兒子汪常生,三兒子汪菊生。汪常生早亡,無子,剩下一個守寡的媳婦。因此,每次到二房媳婦的房間,因其孤單一人,談氏總要多停留一點時間,婆媳兩人要多談一會兒。
今天,談氏格外留意三房媳婦楊氏。她知道,三媳婦懷孕已經(jīng)足月,前兩天找本城最有名的中醫(yī)來搭脈,說分娩就在這兩天。見婆婆來了,楊氏微微欠身表示問候,她告訴婆婆,一切都好,就是一大早起來腰酸腹脹,還“見紅”。婆婆明白,這些都是臨產(chǎn)前的征兆。她溫和地安慰她幾句,特意關照楊氏從娘家?guī)淼呐萌舜笊徸佣嗉有⌒?,一有情況立即告訴她。
大蓮子答應了。
午飯后,雖然離上燈時間還早,高郵城里城外已漸漸熱鬧起來了。
最明顯的,送麒麟的這個才走,那個又來。送麒麟一般三人一組,一個舉著麒麟(將長板凳用紙糊成麒麟狀),一個敲小鑼,一個打镲。咚咚當當敲一氣,齊聲唱一些吉利的歌。沒有表演,沒有動作,曲調(diào)也很簡單。說老實話,一點也不叫人興奮。特別是前面剛走,后面又來,唱同樣單調(diào)的歌,很令人心煩,但新年伊始,人家唱的又是吉利的話,總不好發(fā)脾氣,只好給幾個錢了事。只有一家例外,不嫌煩,那就是汪家。只因送麒麟的唱的歌,每一段開頭都是這樣兩句:“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
這真是唱到汪家人的心上了,特別是談老夫人。三媳婦飯前飯后就陣痛不止,眼看孩子即將誕生,門外反復有人唱“麒麟送子到你家”,豈非吉兆?所以,每逢有送麒麟的到門口唱,談老夫人非但不嫌煩,還叫用人多給幾個賞錢呢。
傍晚時分,一年一度的燈節(jié)由孩子們揭開序幕。性急的孩子們顧不上吃晚飯,就或拖著、或提著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幾天前就幫助糊扎好的兔子燈、蛤蟆燈、馬燈、豬燈……上街戲耍。各家店鋪也陸續(xù)在店前掛燈。早在燈節(jié)前好幾天,老板就讓伙計、學徒備料扎燈,暗暗與別人家比大、比精、比奇,這不僅是為了燈節(jié),也為了顯示店家氣派,是招徠顧客的手段之一。
當?shù)曛鱾冇酶魇礁鳂硬薀舭训觊T口裝飾得喜氣洋洋、煥然一新時,居民們也急忙把各式各樣的燈在自家門前懸掛起來。汪家也到處懸燈結彩,三房兒子屋中的掛燈都很講究,且各具特色。大房屋里掛著四盞玻璃方燈;二房屋里掛著畫了紅壽字的白明角琉璃燈,還有一盞珠子燈;三房中點的是紅琉璃泡子,燈光明亮而溫柔,顯得很吉祥。
汪家里里外外才把彩燈點亮掛上,大蓮子急急忙忙、喜滋滋地趕來報喜了:“太爺,太太,三媽生了?!闭劺戏蛉嗣枺骸笆悄惺桥??”大蓮子笑嘻嘻地回答:“男孩。黑黑胖胖的,哭聲可響哩!”
談老夫人忍不住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她與汪嘉勛頓時心中樂開了花。
此刻,晚霞把浩浩淼淼的高郵湖里的波濤輝映得金光閃閃,再看城里彩燈高照,歡聲笑語不斷,這一切真令人感到由衷的喜悅與振奮。
這個趕在吉祥的燈節(jié)來到人間的孩子,便是日后成長為海內(nèi)外影響廣泛的作家汪曾祺。汪家的族譜規(guī)定,所生的男孩子名字中都得有個“曾”字,然后根據(jù)每個人的生辰八字算算命里的五行中缺什么,在姓名的第三個字中補一下。汪嘉勛的大兒子汪廣生生了一個男孩,命里缺火,因此取名曾煒,后來成了國內(nèi)有名的心臟外科專家;汪曾祺還有一個堂弟叫曾浚,自然是命里缺水了。汪曾祺倒是金木水火土什么也不缺,因此得了個“祺”字。祺,就是吉祥、福氣的意思。
多年以后,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我的生日是舊歷的正月十五。據(jù)說我是日落酉時出生,那么正是要“上燈”的時候。沾了元宵節(jié)的光,我的生日總不會忘記。
——《七十書懷》
因為自己的生日總不會忘記,進入老年以后,每逢過生日,汪曾祺總情不自禁地結合燈節(jié)或賦詩,或題詞,或撰文抒懷述志。六十歲生日那天,他這樣寫道:
凍云欲濕上元燈,漠漠春陰柳未青。
行過玉淵潭畔路,去年殘葉太分明。
他在詩后解釋道:“六十歲是個整壽,但我覺得無所謂。詩的后兩句似乎有些感慨,因為這時‘文化大革命’過去不久,容易觸景生情,但是究竟有什么感慨,也說不清。那天是陰天,好像要下雪,天氣其實是很舒服的,詩的前兩句隱隱約約有一點喜悅??傊⒉皇捝?,更沒有過一年少一年這樣的頹唐的心情?!?/p>
七十歲生日時,他寫了一首《七十書懷出律不改》:
悠悠七十猶耽酒,唯覺登山步履遲。
書畫蕭蕭余宿墨,文章淡淡憶兒時。
也寫書評也作序,不開風氣不為師。
假我十年閑粥飯,未知留得幾囊詩。
七十三歲生日那天,他寫了散文《祈難老》。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這里所謂難老,是希望老得緩慢一點,從容一點,不是“焉得不速老”的速老,不是“人命危淺,朝不慮夕”那樣的衰老。
要想難老,首先要曠達一點,不要太把老當一回事……其次是對名利得失看得淡一些……我以為人不可沒有名,也不可太有名。六十歲時,我被人稱為作家,還不習慣。進七十歲時,就又長了一級,被稱為老作家,說實在的,我并不舒服。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成了一種負擔。我一共才寫了那么幾本書,摞在一起,也沒有多大分量。有些關于我的評論、印象記、訪談錄之類,我也看看。言談微笑中,也有知己之感。但是太多了,把我弄成熱點,而且很多話說得過了頭,我很不安。十多年前我在一次座談會上說過,希望我就悄悄地寫寫,你們就是悄悄地看看,是真話。
就在這篇文章的結尾,他寫了一副對聯(lián)聊當自壽:
往事回思如細雨,舊書重讀似春潮。
在對聯(lián)后,有兩行小注:癸酉年元宵節(jié)晚六時,七十三年前這會我正在出生。
這就是汪曾祺!淡泊名利,豁達開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無衰瑟之感,也無頹唐之態(tài),卻時時保持對生活的摯愛和對人生濃烈的情思。這樣的人生觀、名利觀、創(chuàng)作觀的形成自非一朝一夕,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對他起了決定性的影響。汪曾祺有廣博的知識,多才多藝,固然取決于他長大后的勤奮學習,名師指導,但汪家特有的文化氛圍,從他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有意無意地把他包圍住了,就開始對他進行一刻也不停止的熏陶。沒有這樣的熏陶與教育,汪曾祺能成為今天的汪曾祺嗎?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