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聆聽季節(jié)的聲音,猶如云飄過眼睛
要寫的是一封不該寫也不該寄的信,卻也是一封最想寫最想寄的信。寄給一個翠綠的春天,告訴他,你的心情為了這春天而充盈著溫柔的淚水。
為了這個春天
羅曼·羅蘭
春,誰知道能給你帶來什么?只覺得一切都是一段從衰殘到繁榮的折磨,是人對自然的忍耐與生存意志的殘酷考驗,是十分痛苦的一個過程。當一切完成后,那份對于新生的茫然,卻如大夢初醒——要再次確認世界和自己的位置了。每一個生命,每一個季節(jié)都是這樣的過程。從掙扎著出生到懵然的覺醒,用不明所以的眼睛觀察周圍,適應(yīng)生存,肯定自我,之后再次從繁榮到衰殘,又從衰殘到新生。
經(jīng)過了不同的瞬息,也經(jīng)過了各種的冷暖,穿皮衣的日子,在人海里的日子;提著大包小包,不明白為什么不能獨自清醒,而只能泯然塵俗日子,春節(jié)這一天,突然,一切靜止,是不是歲月蛻變到了頂點?然后回到家把一些爐火升起,把一些燭光點亮,在門前或各個角落,張貼一些生命的象征,宣告掙扎的決心,祈禱生命的持續(xù)與繁華。接著,在如酒一樣的醉意中,忽然解除了一切的掙扎和戒備。街上重新有了車聲,人的蹤跡再次從疏落到繁盛。外面的大樹擺脫了歲暮的枯黃,和桌子上的桃枝一起綻出了新葉。日歷一下子就要跨到三月,一個新的航程,在軌道上已經(jīng)進行很久了,而你在這個蛻變的季節(jié)里夢游著。
你,以前是怎么樣活過來的呢?
似乎才發(fā)現(xiàn)自己被放置在一個不認識的起點,四顧茫然,要從開始找回一些記憶,發(fā)現(xiàn)一些去年的遺痕。從無依中起步是如此的需要集中心力來使自己擺脫舊夢,是如此的需要氣力來讓自己慢慢前進!
醒過來的時候,是疏淡的春天早晨,外面正下著雨,雨中車輛駛過的聲音是那樣的陌生又熟悉。曾經(jīng)是用什么樣的心情,去聽這些聲音呢?曾經(jīng)你的苦是什么滋味,你的快樂是什么樣子呢?你曾經(jīng)在成功的頂峰還是在失敗的谷底?你曾經(jīng)為愛激動還是為恨傷感?你曾為做錯過什么而痛苦悔恨?為忽略了什么而失落?你曾有什么事該做而沒有做?你曾允諾過什么而沒有實現(xiàn)?夢前與夢后,隔著一片霧一般的空白吧!
也許,也許,仍有一片傷痕在痛,提醒你,那錯誤的噩運仍然在繼續(xù);也許,也許,你記起有一枚小小的青葉,在心的冬眠中等待綻放。你要彌補的是什么呢?要完成的是什么呢?要追尋的是什么呢……
你需要一些答案。
而日子已經(jīng)在春雨與春晴,春寒與春暖中,不斷地飛離遠去。仿佛是昔日一些愛情的信簡,那些薄薄的紙頁所飛越過的時間與空間,都已經(jīng)消逝。
要寫的是一封不該寫也不該寄的信,卻也是一封最想寫最想寄的信。寄給一個翠綠的春天,告訴他,你的心情為了這春天而充盈著溫柔的淚水。
秋夜
魯迅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jīng)]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xiàn)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眨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角上現(xiàn)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xiàn)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了他們別人打剩的棗子,現(xiàn)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干子,然而脫了當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眨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藍,不安了,仿佛想離去人間,避開棗樹,只將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而一無所有的干子,卻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夾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哇的一聲,夜游的惡鳥飛過了。
我忽而聽到夜半的笑聲,吃吃地,似乎不愿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圍的空氣都應(yīng)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立即被這笑聲所驅(qū)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下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不多久,幾個進來了,許是從窗紙的破孔進來的。他們一進個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了丁丁地響。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那罩是昨晚新?lián)Q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
四時的情趣
清少納言
春天破曉的時候景色最佳。逐漸發(fā)白的山頂,微微亮了起來,紫云微細地飄搖在那里,這是極有趣的。
夏天是夜里景色最佳。月亮高懸時,自不必說,就算暗夜里,無數(shù)螢火蟲四處飛舞,或許只有一兩個發(fā)出點點微光,也是很有趣味的。飛著流螢的夜晚連下雨也很有趣。
秋天傍晚的景色最佳。夕陽燦爛地照著,到了快接觸山邊的時候,烏鴉即將歸巢,三四只一起,兩三只一起匆忙地飛去,這也極有意思。而且更有排成一隊飛去的大雁,之后在視野里越來越小,也真是有趣。到了太陽落下以后,響起風鳴和蟲鳴,不用說也是極其有趣的。
冬天早晨的景色最佳。下雪時自不必說,有時就算降了白霜,或者就是沒有霜雪但也覺得很冷的天氣,趕緊生起火來,拿了炭到處分送,十分有冬天的模樣。但是到了中午暖了起來,寒氣減退了,所有地爐以及火盆里的火,因為無人看管而變成白色的灰,這就不太好看了。
濟南的秋天
老舍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shè)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huán)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shè)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yù)備著的??墒?,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zhuǎn)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shù)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么,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fā)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zhuǎn)移而不同。山頂?shù)念伾煌€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diào)和著彩色,輕輕地抹上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fā)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瓷巾斏夏莻€塔!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zhì)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地吻著。山不動,水微響。中古老城,帶著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夏季的芳香
尼·斯米爾諾夫
薔薇和茉莉花在別墅陽臺上日漸舒展茂盛,一旦花季時它們就日漸美麗起來,茉莉枝頭猶如披上了掛霜的水晶,薔薇則綴滿了漁漂似的綠衣紅蕊的精美花蕾,這些“漁漂”漸漸伸展,狹長而卷曲的葉片舒展開來,接著花萼綻開了,綴滿茉莉枝梢的點點“霜花”一下變成了黃蕊的小鈴鐺。
對著陽臺的窗戶整夜敞開,我覺得,朦朧中我不僅聽到了夜鶯的婉囀輕啼,還有薔薇和茉莉盛開時的沙沙聲響。
一天晚上,掠過一陣雷雨。下雨過后的花園里飄來十分濃郁的暖意和濃烈的芳香,幾乎令人眩暈。
第二天清晨,陽光晴麗,天空清澈,滴著雨珠的茉莉和薔薇美得無法形容。
陽光似乎在薔薇上傾瀉著紅色的火焰,而蔭影中的花朵微微泛藍,宛若光滑柔軟的錦緞。
被帶花紋的綠葉環(huán)繞的四瓣茉莉,閃爍著純潔干凈的光暈。
花園里爭奇斗艷,芳香彌漫,顏色絢麗的蝴蝶靜靜地在薔薇叢中翩然飛舞,嗡嗡低唱的蜜蜂不時地伏在花朵上,燕子脆生生地啁啾著,猶如箭一樣地忽前忽后地掠過,伏爾加河岸邊的山上回蕩著雄渾奔放的贊美祖國的歌聲。
俄羅斯明媚的夏天到來了。
白嘴鴉飛來了
尼·斯米爾諾夫
我來到戶外漫步,太陽依舊在沉睡。忽然白嘴鴉的叫聲從公園那里傳了過來。這些白嘴鴉昨天晚上才飛回來,今天清晨就急不可耐地宣布了春的來到。
一片片水洼凍結(jié)著薄冰,似乎鍍上了一層白銀,一座座酣然沉睡的房屋上垂掛著串串冰箸,猶如閃閃發(fā)光的水晶。但是,風兒卻已經(jīng)帶來了南方的溫暖和喧鬧。
雪地表面的冰凌還凍得很結(jié)實,我蹬著滑雪板,聽著悅耳的聲音在皚皚白雪的原野上奔馳。
我在樹林茂盛的谷地里迎接了剛剛升起的朝日,谷地中溝壑縱橫,柳枝上飄滿了柳絮。
啄木鳥兒一個接一個地敲擊著樹干。風兒逐漸地加快了腳步。我彎腰摸了摸地上的雪,雪是軟綿綿的,上面的冰凌已經(jīng)化了。滑雪板只得提在手里。
蒼茫的雪野反射著炫目的白光。遠處的森林霧氣繚繞,泛著青光。白嘴鴉的合唱從市里傳來,片刻間便匯入了低沉的轟鳴,在曠野上空往復(fù)回旋。在陽光下融化的積雪漸漸地塌陷,路上形成了一條條小溪,向各個方向流淌。去年的野草在積雪融化的地方又露了出來,讓人看了異常感動。積雪融化的草地落滿了一片黑壓壓的白嘴鴉。離城市越近這種漆黑的、神態(tài)安詳而又傲慢的鳥就越多。
郊外。一座小房舍旁,有兩個有了年紀的獵人在閑聊。
一個說:“每到這樣的早晨,草鷸就在白樺樹上不停鳴叫?!?/p>
“是搭窩的時候了?!绷硪粋€應(yīng)聲道。
是的,不久就會在清晨聽到黑雷鳥的喃喃細語以及山雀在晚霞中的婉轉(zhuǎn)歌唱——這一番思緒撥動了情感的弦,心中驟然激起一陣巨大的波浪,讓我不得不停住腳步。我深深地呼吸著春天的氣息,慢慢走進山巒起伏的公園,旋即又被一陣欣喜迷住,停下了腳步:晴朗的天空下有一座高高聳立的發(fā)白的鐘樓,它四周的水洼蕩著波紋,赤裸的白樺泛著銀光,枝椏上的白嘴鴉悠閑地輕輕搖晃,放聲鳴唱。
白嘴鴉飛來了!
冬天
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把鬆t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蹦峭碓律婧?,現(xiàn)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shù)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zhuǎn)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xué)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現(xiàn)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秋天踏著腳踏車來了
尼·斯米爾諾夫
這是一個疾風勁吹的日子,黃昏前,我散步的田野上空,流云匆匆飄過猶如快速翻過的書頁,但從云縫中露出的藍天卻更加明凈,更加湛藍。一會兒后,藍天被劃成無數(shù)條閃爍的明亮的小徑從東向西蜿蜒而去,西邊的天空泛起從來沒有見過的各種的絢爛霞光……
風兒不停地把云彩吹向西邊的天空,流云坍塌了,噴發(fā)著火焰翻騰的巖漿,然后凝結(jié)成色彩斑斕的群山——像鮮紅色皇冠一樣的夕陽很快便垂到了它們的脊背上。在天空的另一邊,一彎新月掛在了樹梢上,猶如一支角笛,姍姍而來的夜晚吹響了它。
風轉(zhuǎn)向了,它自南方吹來,然后向北方飛掠而去,在那里消失于沉寂。
風兒掠過的田野廣闊無邊,俄羅斯一望無際。
空氣十分清新,彌漫著艾蒿的辛香和沼澤的氣味。小路的拐彎處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徑直向我而來,她是集體農(nóng)莊的一位姑娘,身穿白色絨線衫和紅裙子。等到同我并肩,她剎住車,輕柔地說道:“有點秋天的味兒了……”說著,左手拋給我一個像大理石似的熟透的蘋果,便又朝前騎去。
我恍然覺得,這踏著腳踏車跑來的正是秋天,它帶著薄薄的霜花閃光的紅葉。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xué)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guān)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guān)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guān)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guān)系特別深了??墒沁@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冬天的美麗
喬治·桑
我打小以來就熱愛鄉(xiāng)村的冬天。我無法理解有錢人的情趣,他們在一年當中最不適合舉行舞會、講究穿著和奢侈揮霍的季節(jié),把巴黎當做狂歡的地方。大自然于冬天邀請我們?nèi)セ馉t邊享受天倫之樂,而且只有在鄉(xiāng)村才能領(lǐng)略這個季節(jié)不常見到的明媚的陽光。在我國的大城市里,充滿臭味和凍結(jié)的爛泥似乎永遠不會干燥,看見就讓人惡心。在鄉(xiāng)下,一片陽光或者刮幾小時風就讓空氣變得新鮮,讓地面干爽??蓱z的城市工人對此很了解,他們滯留在這個垃圾場里,實在是沒有辦法。我們的富翁所過的人為的、荒謬的生活,違背大自然的安排,結(jié)果生氣全無。英國人比較聰明,他們到鄉(xiāng)下別墅里去度過冬天。
在巴黎,人們想象大自然有六個月死氣沉沉,可是小麥從秋天就開始發(fā)芽,而冬天慘白寒冷的陽光——大家慣于這樣描寫它——是一年之中最耀目,最輝煌的。當太陽撥開云霧,當它在寒冬夜幕時披上閃爍發(fā)光的紫紅色長袍墜落時,人們幾乎不能忍受它那令人炫目的光芒??v然在我們將嚴寒不恰當?shù)胤Q為溫帶的國家里,自然界萬物永遠不會除掉盛裝和失去盎然的生機,廣闊的麥田鋪上了炫麗的地毯,而天際低矮的太陽在上面投下了綠寶石的光輝。地面披上了美麗的苔蘚。豪華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一樣的鮮紅和金色的斑紋。躲在雪層下面的報春花、紫羅蘭和孟加拉玫瑰在微笑。因為地勢的起伏,因為偶然的緣分,還有其他幾種花兒躲過嚴寒生存下來,而隨時讓你感到出乎意料的歡樂。雖然百靈鳥不見了,但有多少熱鬧美麗的鳥兒路過這兒,在河邊棲息和休憩!當?shù)孛娴陌籽┫窠k爛的鉆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或者當掛在樹梢的冰凌組成神奇的連拱和不能描繪出來的水晶的花彩時,有什么東西比白雪更加好看呢?在鄉(xiāng)村的耿耿長夜里,大家親切地聚在一起,甚至時間仿佛也聽從我們的話。因為人們能夠沉靜下來思索,精神生活變得非常豐富。這樣的夜晚,同家人圍爐而坐難道不是特別快樂的事情嗎?
以蟲鳴秋
唐弢
一年四季,我現(xiàn)在喜歡的是春天。
說是現(xiàn)在,因為這是近來才有的感覺。年紀過了三十,卻忽然喜歡春天,喜歡紅色,喜歡和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打交道,究竟是生命的活力突然轉(zhuǎn)強,抑是預(yù)感衰退,遂不免起了依戀之情呢?我自己也無法回答。不過,倘在十幾年前,或者溯而上之,倘在二十年前,情形就和眼前的不一樣。盡管年輕好弄,跳跳蹦蹦,脫不了孩子的脾氣,但以季節(jié)而論,我愛的卻是雁來以后的秋天。
我愛秋天的淡泊和明遠。
十幾年前,那時候我在一個中學(xué)校里念書,每周只上五天課,兩天半是中文,兩天半是英文。課余多暇,自己就學(xué)些做詩填詞之類的勾當。詩詞,按照中國的老例,是必須從多讀入手的,因此也翻翻前人的集子,希望從那里得到些須的影響?!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閑適,“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這是蒼涼,“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悒郁和惆悵。童稚何知,然而面臨蕭索,想起來也不免為之惘然。中國的詩人對于這點是特別敏感的,我雖然三不像——學(xué)稼、學(xué)賈、學(xué)書都不夠格,每逢提筆,卻也無法抵御秋意的來襲。
詩詞,它讓我看到春青背后的紅葉。
不過我的真正愛好秋天,卻遠在能讀這些詩詞之前,少說也該有二十個年頭了。那時候,天地似乎比現(xiàn)在闊大,山河似乎比現(xiàn)在年輕,而生活,當然也比現(xiàn)在有意義——即使是最小的蟲蟻吧,我也覺得十分可親,它們仿佛都能說話,用的是一種歌唱的調(diào)子。說得最為悅耳的自然是秋蟲。
我因此渴望著西風的起來。
炎夏向盡,梧桐已開始落葉,街頭樹間,時而傳來一陣刺耳的繁音,“知了,知了”,叫聲較為噪?yún)柕氖球胂i,“烏有,烏有”的是螗蜩。中國的文人是最喜歡代人立言的,有時候也代物——著名的如禽言,并且還及于昆蟲。劉同人《帝京景物略》里說:“三伏鳴者,聲躁以急,如曰伏天伏天,入秋而涼,鳴則凄短,如曰秋涼秋涼?!彼詾橄s蜩呼候,所叫的常是當前的時令。這和《靈物志》里說在芫荽下種的時候,農(nóng)夫們欲使抽芽,必須口說穢語一樣,全是以人擬物的幻想,說來荒謬,卻也頗饒一點風土的趣味。
螂蟟身長寸許,螗蜩背作綠色,雙翅一律透明,這兩種,我們鄉(xiāng)下都沒有。蟬類種色繁多,我在年輕時常見的是叫做蚱蛙的一種,它沒有螂蟟的長大,又不及螗蜩的美麗,只有叫聲較為清越。不過一捉到籠里,也就默爾而息,再不發(fā)些須的音響,第二天隨即僵死了。我同情沉默,卻又以它的決不再鳴為可惜。
為什么呢?
我自己也有點回答不上來。
以彼時的年齡而論,大概總不會有什么牽涉國家大事的社會觀念,卻以為倔強是可愛的,因此也不想再去觸犯它,遂使翻瓦礫的時間多過于拿竹竿。農(nóng)民的血統(tǒng)讓人和泥土接近,天堂于我生疏,我所追求的乃是人間的堅實。
于是就開始翻瓦礫,多半是在屋后的安園里。安園,隔著一條小河,離開村子約莫幾百步,是一所荒蕪的墳場。促織就在那里棲息著。撥開斷磚,往往可以看到一對小蟲驚惶的在躲避,有時逃到野草根邊去。就以往的經(jīng)驗而論,這十九是徒然的,它們逃不過人類的眼睛,也跳不出人類的手掌,到最后,只能受人豢養(yǎng),遷入瓦盆,又進而以為這是自己的值得驕傲的天地,得意忘形,漸漸地失去本性了。
一經(jīng)挑撥,此后便樂于斗噬起來。
我蓄促織,往常是因為它能鳴,并非因為它能斗,所以“別種”如油葫蘆、小油蛉之類,行家棄諸不顧,我也加以延攬,一樣的放入匣內(nèi),飼以雪白的米飯。就農(nóng)民的習俗說,這是有點浪費的。不過我畢竟還是孩子,能夠借此自娛,即已不計其他。若是腰纏十萬,那就一定去豢養(yǎng)文人,聽他滿口“我公”,或者在筆頭上裝腔作勢,似驚似喜。也許這點便是人蟲之辨吧——花樣著實多著哩。
可惜我還沒有這樣的財勢,也不愛類此的花樣,因而所養(yǎng)的只限于促織。油葫蘆俗名老油丁,身體比普通的蟋蟀為大,小油蛉卻又特別小,幾乎和唧蛉子差不多。別以老小,正是因為兩者的形狀相像,而大小卻又懸殊的緣故。油丁比油蛉易得,貴之賤之,此中若有區(qū)別,不過以論鳴聲,我是寧取前者的。
——唧令令,唧令令!
幾乎就是金屬的聲音。
和油葫蘆一樣,因繁生而不被重視的,還有一種棲息在亂草、灌木或者豆莢地里的螽斯,《詩經(jīng)》里所謂“嚶嚶草蟲”,指的就是它。螽斯色綠,易受草梗樹葉的保護,鳴聲又相當輕微,驟然看去,簡直就像賊害禾稻的蚱蜢,但在博物學(xué)上,它們是并不同科的,我從前喜歡分得很清楚。直等讀了法布爾的書籍,才悟到這是人的意見,倘在蚱蜢它們,就不作如是想,它可以辯白本身并非蚱蜢,或者進一步說螽斯倒是蚱蜢的?,F(xiàn)在是連兩腳直立的東西,當“內(nèi)疚神明”,無法自解的時候,也學(xué)會這樣的口吻了,聽:
——太陽底下,彼此是不會距離得過遠的呀!
看他說得何等嘴響?。?/p>
在這點上,我大概還不能成為法布爾的信徒,無法忘卻做人的立場。我以為生存向背,即在同類之間,也還劃著鴻溝,決難用文字或語言來填平的。物我齊觀是一個幻想,掛上口頭,就不免成為詭言。以血肉為布施自然是無可非議的,但切忌去喂養(yǎng)癩皮狗。
我主張精密的分辨和選擇。
螽斯而外,較為常見的鳴蟲是絡(luò)緯。絡(luò)緯也即莎雞,俗名紡織娘,我們鄉(xiāng)下則叫做繅線蟲,以其鳴聲酷肖紡紗的緣故。絡(luò)緯晝伏夜鳴,要捕捉,必須等它振羽發(fā)聲的時候。我常和小朋友一道,提著燈籠,趕往兩里外的竹園去。鄉(xiāng)間的晚上是闃寂的,走夜路不免有幾分心悸,自己也聽得出腳步的急迫,燭影搖動光波,像水暈一樣在黑暗里浮蕩。一轉(zhuǎn)出村子,耳邊像聽到遠處的“鬧場鑼鼓”一樣,絡(luò)緯的鳴聲突然震響起來,原來前面已經(jīng)是竹園丁。
——輕些,別做聲!
有人低低的照會我,我們便躡手躡腳地跑近去。一見到篝火,滿園叫得更其起勁了,每次可以捉到好幾只。而每年又總有一回這樣的經(jīng)驗。
現(xiàn)在,季節(jié)到了秋天,春華老去,我自己也逼近中年。絡(luò)緯在鄰家的園圃里振羽,靜夜遠聽,真使人有夢回空山身在何地的感覺。清人龔定庵詩云?!翱衽F文獻耗中年,亦是今生后起緣,猛憶兒時心力異,一燈紅接混茫前?!蓖略谛念^浮現(xiàn)。此時此地,大概誰都有點愴然,覺得難以遣此的吧。
我不能忘情于已逝的童年。
以大體論,我所致慨的只是時間,不是時代,所以我還摯愛我的春天。感到洚水在后,對眼前的光景又深致流連,這心情近于沒落,我是不能不表示懷疑的。如果這些話所挑逗起來的只是臉上的忿怒,而不是心底的慚愧,那我還能說些什么呢?
我希望世上真有精神升華的事情。
一九四四年十月五日
九月晚景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一扇扇房門關(guān)閉了。我推開那沉重的門扉。它抵擋著我的推力。以前,母親每天凌晨將門打開,讓新鮮的空氣進入屋內(nèi),并在幽暗的四壁內(nèi)把它囚禁到夜幕;那推門的吱嘎聲常常將我從夢里驚醒。
我向前走了幾步,我停下來,我聆聽著。九月的草兒不再抖動了。我仿佛聽見葡萄架下有蟋蟀在鳴唱,但那可能只是我耳朵的嗡鳴和以往的夏日在我記憶中的絮語。半鉤缺月掛在空中。月光是弱小的,但足夠讓其他星星黯然失色。她高高掛在那兒,戀愛著大地。對月兒的魅力我變得冷漠了。她飄浮在太多的被忘記的差勁詩歌之上。月亮是音樂家和詩人的危險的啟迪者,是淺薄的形象和乏味的激情的母親,她給黑夜和星辰抹上了陰郁的色調(diào)。
星辰,并不是因為我曾經(jīng)在它們的群體中找到了自己的方位??墒窃谶@里,有幾顆星星被馴服了,并且脫離了大部分的星群,似乎它們熟悉我的聲音,似乎它們從草原深處聽到我的話后跑來在我手心里嚙食。我要依據(jù)我的祖屋的位置才能叫出它們的名字。雖然是數(shù)量不多的幾顆:我已經(jīng)不知道獵戶座在天空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點。但金牛座在那兒,還有大角星。月亮妨礙我重新找到織女星。
我漠然、灑脫,穿越我今生不會重演的那出戲的布景向前走去。我詛咒月亮,但我拋棄的是整個夜的奇奧。和黑暗串通的年紀已過去了。在這無邊無際的屏幕上,我不再有任何東西需要投射。青春不單離開了我們,并且從這個世界退出了。任何年輕的生命都是不自知的魔法師。當我們還有可能的時候,我們對黑夜施以魔法。她賜還我們的就是我們給予她的東西。
春至海堤
漢斯·臺奧多爾·沃爾特森·施托姆
我們的海岸邊曾經(jīng)長著很多高大的橡樹林,樹木繁茂,一只小松鼠能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連續(xù)幾里地不落到地面。傳說當婚禮隊伍穿過樹林時,新娘必須摘下頭上的頭紗,所以能想象枝丫垂得多么低了。盛夏,這高大的樹木構(gòu)成的大教堂整天陰涼。那時還有野豬和猞猁在林中走來走去。在那雄鷹視力所能見到的高處,陽光的大海在樹梢上翻滾著。
但這些樹林早已被砍伐盡了,只有人們時不時從黑色的泥沼中或從淺灘的淤泥中挖出一些石化了的樹根,它會讓我們后人想象那一片樹冠在與西北方向來的暴風猛烈搏擊,發(fā)出動人心魄的喧囂。但我們今天站在海堤上,望著光禿禿的平原,仿佛望著永恒。當那位哈利希島的女居民初次從她的小島來到這里時,她的話說得多么正確?。骸吧系?,這個世界如此之大,它一直連著荷蘭了”
海堤上的風多么教人舒爽!故鄉(xiāng)是我魂之所系;在哪兒又能像這兒一樣盡情享受星期天的早晨呢!
在下面那新開發(fā)的沼澤地中,第一陣溫暖的春雨已經(jīng)把一望無際的草地染綠;散布著的無數(shù)的牛在吃草,貫通著一個個“沼潭”的水溝猶如銀色的帶子在早晨的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吼叫聲和撞擊聲在廣闊的原野深處飄蕩,起起伏伏,相偕成趣。而耕牛的那些長翅膀的朋友們——椋鳥——是多么活潑歡悅!喧囂的鳥群從低地升起,在我的面前飛來飛去,然后密集地落在堤頂,一會兒,便靈巧地啄食著,順堤坡而下,向海邊漫步而去。
然而,沿著下邊那從城市流來,注入大海的河流邊,新谷草織就的網(wǎng)閃閃發(fā)光,讓人向往,這是為了阻擋海潮的侵蝕而鋪設(shè)的——河水慢悠悠地流過這潔凈的地毯——正是早晨的時候,青春時代夢幻般的感覺再次征服了我,仿佛這個日子將給我?guī)黼y以述說的美好;每個人都有在心底歡迎幸福幽靈光臨之時。
初冬的晚秋
德富蘆花
一
霜已經(jīng)落了,朔風乍起。庭院中的紅葉,門前的銀杏時不時地飛舞著,在白晝時猶如是掠過書窗的鳥的影子;在晚上時則撲打著屋檐,雖然是晴朗的夜晚,但是總是讓人想起是雨夜。早晨起來一看,地上滿是落葉。抬著頭看,楓樹露出枯瘦的枝頭,地上猶如彩錦那么燦爛,樹梢還殘存著幾片葉子,那是被北風留下來的,正在晨輝里閃光。銀杏樹直到昨天還是一片金色的云,今晨卻削瘦了,那殘葉好像晚春的黃色蝴蝶,這一處那一處的點綴著。
二
這個時節(jié)的白天是寂靜的。早上的霜,夜暮的風,都讓人感到凄涼。但是在白天,天空湛藍、明凈、高爽;日光清澈、美麗。當窗讀書,周圍寂靜無聲,雖然身在鬧市,但也覺得十分安靜。偶爾有東西影映在格子門上,開門看去,院子的李樹,葉子枯落了,枝條交錯,交織在藍天之上。梧桐墜下一片碩大的枯葉,靜靜躺在地上,在太陽下閃著光。
庭院寂靜,菊花因為被霜打過后始終低著頭,它的影子散落在地上。被鳥雀啄食過的南天竹的果子在八角金盤下泛著紅色的光暈。失卻了繁美的樣子,顯得格外寂寥。兩三只麻雀飛到院里覓食。廊椽下一只老貓?zhí)芍鴷裉?。一只蒼蠅飛來在格子門上爬著,發(fā)出沙沙的聲音。
三
內(nèi)宅里也很安靜。栗、銀杏、桑、楓、樸等樹木,葉子都落了。月夜,樹影徹地,參差斑駁,可以任意踩踏,也分不開它們。院內(nèi)各處,焚燒枯葉的炊煙裊裊,傍晚時茶花香味飄散,陣雨敲打著栗樹的枯葉,當暮色逐漸暗淡下來時,如果是西行,準會唱幾首歌的。暮雨瀟瀟,落在過路人的傘蓋上,聲音一下子變大了,整個世界似乎都籠罩在雨中。這一夜,我默默獨坐,顧影自憐。
四
當夜晚月色朦朧時,踏著白花花的銀杏樹落葉,站在院子里。月光逐漸暗了下來,樹隙間嘩啦嘩啦落下兩三點水滴,以為是陣雨,剛一這樣想,雨就止住了。月亮又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趣能向誰言及呢?
月光消沒了,滿天的寒星。此時,我靜靜地站在樹下,夜晚不再流動了。許久,大氣稍稍震顫著,頭上的枯枝摩戛有聲,腳下的落葉沙沙作響。一會兒才停止。月光像是霜一樣布滿地面。秋風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夜里,人生頓然消寂,仿佛可以聽到一種自天外傳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