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
“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穿草鞋下田去,夜點燈籠訪工農(nóng)”、“打雙草鞋送情郎,南征北戰(zhàn)打勝仗”、“腳穿草鞋跟黨走,刀山火海不回頭”。在井岡山、延安、太行山等革命歷史博物館里,當年紅軍、八路軍穿過的草鞋總是被陳列在這里,草鞋被喻示成“奮斗鞋”、“革命鞋”、“廉潔鞋”,成了傳統(tǒng)的象征。
從秦漢出土的陶俑腳上穿著草鞋證實,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商周時代就出現(xiàn)過草鞋。
草鞋,最早叫“扉”,相傳是黃帝的臣子不則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
漢代稱草鞋為“不借”,《五總志》記載:“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
過去我一直認為草鞋是窮人的“專利”,如今讀了一些歷史書才知道,漢朝時皇帝也穿草鞋,漢文帝劉衡,“履不借以示朝”,他穿著草鞋,上朝辦公,百官爭效,一時京城里草鞋價格賣得比布鞋都貴。
《三國演義》里的劉皇叔,就是靠打草鞋、賣草鞋起家的,“劉皇叔草鞋”至今乃是北方一個城市的品牌。
在古代,文人、雅士與俠客也以穿草鞋為飄逸、灑脫、超然,孔子、老子、莊子都穿過草鞋。
“竹林七賢”在一起吃酒、詠詩,竟然搞起了“草鞋詩會”。
“竹杖草鞋輕勝馬,一蓑風雨任平生”,蘇學士既是打草鞋的高手,也是穿草鞋的行家。
草鞋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的組成部分,據(jù)我所知:有《草鞋縣令》、《草鞋狀元》的“草鞋戲劇”;還有《紅色娘子軍》跳的“草鞋舞”,還有張明敏唱的《爸爸的草鞋》等“草鞋歌”。
草鞋更是我國南北方農(nóng)民下地干活、上山砍柴、登高采藥、林區(qū)狩獵、長途跋陟時常穿的鞋。
草鞋既防水,又透氣,它輕便柔軟、防滑且廉價,還有按摩保健功能,深受農(nóng)民歡迎。
特別是夏天跑長路,穿上草鞋,清爽涼快,軟硬適中,步履敏捷,兩腳生風。
制作草鞋的原料有稻草、蒲草、玉米皮、麥草、桑樹皮、棕皮、布條、蘆花等等,東北人也有用烏拉草打草鞋的。在我們江南地區(qū),主要用稻草打草鞋。
在湖區(qū),用蘆花制作的草鞋叫“蘆花鞋”,又叫“蘆窩子”,冬寒天穿在腳上,可以“從腳心暖到手心”,比如今用空調(diào)都舒適。
如今,有工廠化生產(chǎn)的“中國結(jié)草鞋”,花色品種繁多,造型新穎美觀,是廣交會上暢銷的出口商品,在柏林、巴黎、紐約等國際大都會的街頭,夏令季節(jié),青年男女穿“中國結(jié)草鞋”在街頭漫步,成了“瀟灑一族”。當然此類草鞋的原料,主要的已經(jīng)是綿織的布料了。
過了雨水節(jié)氣,正是打草鞋的季節(jié),有興趣的話,不妨打一雙草鞋,在出外旅游時穿一穿,也過一把草鞋癮。
雞公車
上世紀初五十年代,我在糧庫收公糧。每到交公糧的季節(jié),通往集鎮(zhèn)糧庫的石板道上,就會擁來上百輛“吱吱呀呀”的獨輪雞公車,車頭上插面“多賣愛國糧,支援工業(yè)化”的小旗子。車輛從街頭排到街尾,將三里長街塞得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