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在德國,我問拉扎雷夫·尚貝蘭對希特勒印象如何,彼時,二人剛剛有過接觸。
“震驚?!彼卮鹫f。
果不其然。正如你讓柏格森去見阿提拉,毫無疑問,阿提拉會讓柏格森感到震驚。而柏格森,卻不會給阿提拉留下什么印象。
醉酒的水手比哲學家還要聒噪。受盡屈辱的物理學家,正在彎著腰打掃廁所的時候,看著那個把大拇指插在腰帶里的納粹軍人在自己面前走來走去,必定會震驚不已。
圣??诵跖謇?sup>
要想克服某種不祥的預感,你首先要弄清這種預感到底代表著什么。顯然,我們身處不祥之地。因此,我們選擇了維護和平。但是,在維護和平的進程之中,我們還裹挾著朋友和自己。毫無疑問,我們中有不少人曾準備以友誼之名讓他人拿著生命去冒險,但現(xiàn)在卻覺得羞愧難當了。但是,若犧牲了和平,他們同樣會感到羞愧,因為接下來,他們將會犧牲掉整個人類:他們將不得不看著歐洲的圖書館、教堂甚至實驗室被破壞;不得不目睹傳統(tǒng)的文化變?yōu)閺U墟,整個世界都化作一團煙云。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態(tài)度才會搖擺不定。和平受到威脅之際,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的可恥之處;若是我們?nèi)艏慈綦x地避開戰(zhàn)爭,我們又要接受和平帶給我們的恥辱。
……
若是德國人已經(jīng)做好了為希特勒流血犧牲的準備,你就應該明白,譴責希特勒是沒用的。那是因為希特勒給予了德國人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會讓德國人為之激情澎湃,不吝獻身。因為在德國人眼中,希特勒就是偉大的神。你還不理解嗎?某項運動能量的大小要看這項運動能夠孕育出什么樣的人。
你還不理解嗎?這種自我犧牲、甘于冒險、為信仰而死的品質(zhì),正是人類之所以偉大的根基所在。你若要求證,就可以飛行員為例,他犧牲了自己卻保全了他所運送的郵件;還可以醫(yī)生為例,他在抗擊流行病的過程中英勇獻身;還可以軍官為例,他親率駝隊,沖鋒在前,深入物資急缺而又充滿孤寂的沙漠。每一年,都會有人死去。他們的犧牲看上去可能毫無意義,但是,你真的以為他們的犧牲無濟于事嗎?首先,他們把美好的形象移植到了人類純潔的軀體上;其次,他們把自己的英雄傳說播撒在搖籃中熟睡的嬰兒心中。萬物之生,皆有其理。修道院即便高筑圍墻,神明之光還是會流瀉出來。
你還不理解嗎?沿途某處,我們也曾經(jīng)誤入歧途:人群聚集之地比以往更顯繁華,我們的財富日增,閑暇更盛,但是我們卻失去了精髓,而且無從描繪。我們覺得自己似非人類,因為我們在某個地方,丟掉了人類特有的品性。
……
我們希望自己面前鋪開的那片廣闊區(qū)域是什么樣的?我們正在尋求自我解放,竭力擺脫囚禁我們的監(jiān)獄牢房。我們曾經(jīng)以為,若要長大成人,只需穿衣吃飯,迎合所需,便已足夠。于是,我們就漸漸地變成了庫特林筆下那種微不足道的小市民、鄉(xiāng)村政客和內(nèi)心蒼白的技術工。你可能會說:“我們接受過教育,接受過啟迪;我們比前人更富有,因為我們有征服一切的力量?!钡牵绻腥苏J為,了解一套公式或是記住所學的知識就能夠在頭腦中形成文化,那么,他對文化就一無所知。即便是最平庸無華的技術學校學生,對于自然和法律的了解,可能會比笛卡兒、帕斯卡和牛頓更多一些;但即便如此,他卻不可能實現(xiàn)笛卡兒、帕斯卡和牛頓的任何一個思維過程。對于受過教育的人而言,思維才是最重要的。帕斯卡首先提供了一種方法,而牛頓則提供了工具——映射了整個宇宙。落在草地上的熟透的蘋果、七月夜空中閃爍的星星,都在用一種別人無法理解的語言向他們訴說。科學之于他們,就是生活。
現(xiàn)在,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一些無法解釋的神奇情況會給我們施加養(yǎng)料。只有當我們?yōu)榱俗陨砟繕酥獾钠帐滥繕硕蛣e人凝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能呼吸;我們在沙漠中把自己僅有的給養(yǎng)與他人分享之后,我們這些平素豐衣足食的子民,才能體會到那種無以言表的寬慰;我們中間有些人曾經(jīng)在撒哈拉沙漠經(jīng)歷過飛機的失靈,體驗過其間的巨大驚喜,因此,其他所謂的喜悅真可謂無足輕重。
因此,請不要驚訝。一個從不認為自己體內(nèi)休眠著某種未知東西的人,一旦來到巴塞羅那無政府主義者的集會之上,偶然間感受到這種未知物質(zhì)的一次震顫之后——因為這里有生命的犧牲、有共同的目標和嚴肅的正義形象——他就會永遠都只接受無政府主義這種觀念,而對其他的真理一概不聞不問了。同理,為了保護那些受到驚嚇的幼小修女,有人在西班牙的修道院里站過崗、放過哨,他們甚至愿意為西班牙的教堂獻出生命。
……
在歐洲,有200萬人找不到自己的目標或方向,這樣的人就應該轉(zhuǎn)世再生。工業(yè)化迫使他們脫離了世代相傳的農(nóng)民之根,把他們關進了偌大的貧民窟:那里就像集裝箱的編配場,散亂地堆放著一排排黑色的車廂。他們理應逃離這片位于郊外的住宅區(qū),以求重生。
還有一些人被形形色色的工作裹住了手腳,在他們看來,梅爾莫茲式的幸福,宗教生活中的幸福,或是科學家的幸福,都是陌生的、未知的。這些人也期盼著能夠重生。
當然,有人能夠賦予他們新生:只要讓他們穿上制服就夠了。然后,他們就會高唱戰(zhàn)爭之歌,就會跟同志們一起分享面包。他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苦苦追尋的,就是一種共性的體驗。但是,他們吃下分得的面包,就要為之付出生命。
有人會挖出一些木偶,激活一些古老的咒語;有人能夠激活泛日耳曼主義的神話傳說和羅馬帝國的神話傳說;有人能把德國人全都灌醉,讓他們?yōu)樽约旱牡聡松矸?、為貝多芬同胞的身份而精神亢奮。給世人灌輸了這樣的食料,自然比再造一個貝多芬要簡單得多。
但是,這些蠱惑人心的木偶卻是肉食性的。有人會獻身于知識的進步或疾病的治療,他們的死,死得其所;為抵制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擴張而死,是甜蜜的。但是敵人既不是知識中無法整合的方程式,也不是疾病中殘害血清的腫瘤——因為敵人就是住在隔壁的那個人。必須有人同他斗爭,而且,毫無疑問地,必須要擊敗他。大家可能會撤退到掩體墻的后面,但是不管怎樣,大家都會發(fā)起夜襲,直擊敵人的心臟。勝利將會屬于尚未腐爛的那個人——看看西班牙吧——因為敵對的雙方會腐爛在一起。
若要重生,我們需要什么?答案是奉獻自我。我們模模糊糊地感覺到,如果不經(jīng)歷同樣的意象,一個人就無法同其他人進行交流。飛行員會在保護郵包的戰(zhàn)斗中通力協(xié)作——為希特勒獻出自己生命的追隨者們、奮力攀登同一座山峰的登山者們,莫不如此。人類的凝聚,不是因為相遇,而是因為擁有相同的理想。在即將化作荒漠的世界里,我們渴望同志之誼;彼此分享的面包讓我們接受了戰(zhàn)爭的價值。但是,當我們努力奔向同一個目標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用戰(zhàn)爭來激發(fā)溫暖的同志情誼。戰(zhàn)爭欺騙了我們:因為仇恨不會提升競賽的成就感。
1938年10月初,圣埃克絮佩里寫下了上述這段文字,彼時,《慕尼黑協(xié)議定》剛剛簽訂,協(xié)定中,英法將蘇臺德地區(qū)割讓給德國,希望借此來避免戰(zhàn)爭。
圣埃克絮佩里有充足的時間對戰(zhàn)爭展開思考,甚至可能從1937年7月《巴黎晚報》自西班牙發(fā)回報道的時候就開始了。3月28日,西班牙的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但是世界的政治局勢卻讓人輕易地嗅到了戰(zhàn)爭的氣息。從“理性”上來說,戰(zhàn)爭是不可接受的,但它還是一樣會來。
1939年2月,在起程前往德國之前,圣??诵跖謇锍霭媪恕度说拇蟮亍芬粫?。當時,他的一個思路就是通過本書闡明飛行員與飛機之間的關系,以及情感與理性思維之間的關系。1943年,當他重新服役,駕駛更為精良的飛機,參與更多任務的時候,這種思路又再次出現(xiàn)了。1939年8月1日,讓·瑪麗·孔蒂編輯了《文檔》雜志的一期文章——與試飛員有關,圣??诵跖謇餅榇宋淖珜懥饲把裕瑑?nèi)容如下:
在此,讓·瑪麗·孔蒂將會跟你談談試飛員??椎佼厴I(yè)于法國綜合理工大學,熱衷于寫方程式。他的這種做法無疑是正確的,因為方程式是對經(jīng)驗的編寫。然而,在實踐中,發(fā)明設計卻不會像小雞跳出蛋殼那樣從數(shù)學分析中衍生出來。數(shù)學分析有時會超越經(jīng)驗,但通常情況下,它只能對經(jīng)驗進行編寫——畢竟,這才是它的基本功能。通過粗略測量,某種給定現(xiàn)象的變化能夠借助于雙曲線進行完美的表現(xiàn);依據(jù)雙曲線,理論學家把這些試驗性的測量結(jié)果編寫成了方程式;而且,他還指出,通過長時間的分析,該現(xiàn)象的變化只能是這樣的。因此,如果有更為精密的測量手段,就能幫助他畫出更為準確的曲線圖(目前來看,這個曲線圖將完全不同于原有方程式所表示的那個),借助于新得到的方程式,他就能對該現(xiàn)象進行無限精準的編寫。隨后,他就可以證明,通過更加精密的分析,其變化從一開始就能夠被預見。
理論家推崇的是邏輯,他認為自己對夢想、直覺和詩歌不屑一顧。但他并未意識到這三個精靈為了把他迷惑得像個相思纏身的懵懂少年,竟然進行了喬裝改扮。他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對它們進行深入的挖掘。它們把自己偽裝成邏輯學上的“工作假設”“任意條件”和“類比”。而他,作為一名理論家,又怎么能猜得出自己其實已經(jīng)背離了縝密的邏輯推理呢?怎么能猜得出自己在聆聽它們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聆聽繆斯之歌呢?
讓·瑪麗·孔蒂將會談及試飛員燦爛輝煌的業(yè)績。但是,他畢竟是綜合理工大學出身。因此,他會告訴你們,試飛員充其量只是工程師的測量手段罷了。而我,跟他一樣,對這一點也深信不疑。我還相信,等到有一天,如果我們生了病卻又不知道為什么,我們就可以去問醫(yī)師,他們什么都不問,只要用注射器抽出我們的血液樣本來進行分析,得出相關的數(shù)據(jù),然后,在對照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之后,就能夠用一片藥片幫我們恢復健康,我相信,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但是,現(xiàn)在,如果我生了病,我就只能去看年長的鄉(xiāng)村醫(yī)生,他會對我上上下下地仔細審查,拍拍我的肚子,在我的胸口鋪一塊手絹,聽上一陣,接著,我的咳嗽聲就會傳進他的聽筒,撞擊他的頜骨,最后,他沖我微微一笑,把我治愈。
我仍舊信仰庫佩特、拉辛和德特魯瓦,對他們來說,飛機并不僅僅是一系列參數(shù)的匯總,而是一個需要你對其進行測試的生物。落地之后,試飛員會小心翼翼地圍著飛機檢視一周。他們的手指尖會觸摸整個機身,拍打機翼。他們并不計算,他們只是思考。接著,他們就會轉(zhuǎn)過身,徑直面對工程師說,“固定面要縮短。”
我仰慕科學,但我也仰慕智慧。
圣??诵跖謇?/p>
圣??诵跖謇?,應邀為安妮·莫羅·林德伯格的著作《聽啊,風》的法語版作序。在讀完校稿之后,圣??诵跖謇锇l(fā)來了以下文字(1939年7月10日):
林德伯格的校稿讓我驚訝。我樂于為此寫一篇重要但絕不簡短的序言,愿此文能于7月15日返回紐約之前抵達你處。
《聽啊,風》法語版序言(節(jié)選):
……一本好書應該是一張網(wǎng),語言的作用就是編織網(wǎng)眼。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于漁夫從深水中拖上來的那些活物,以及那些在網(wǎng)眼中閃閃放光的銀梭。安妮·林德伯格向我們展示的,是她內(nèi)心深處的什么樣的生活呢?她的書又是怎么樣編排的呢?
我不易闡述。若要說得清楚,你就必須寫一本書才行,還要論及很多事情。盡管如此,我還是感受得到她字里行間流淌著一種非常細微的焦慮感,其形式雖然多變,但卻不疾不徐,不斷不停,像一條靜靜的血脈……
安妮·林德伯格所說的——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遲到時的那種愧疚感。當一個人一直不斷地和物質(zhì)世界里的慣有惰性進行抗爭的時候,要加快他的內(nèi)在節(jié)奏是多么困難?。∷械氖虑槎紴l臨停滯。在瀕臨崩潰的世界里,一個人想要維持生命和運動,他的警惕性該有多高啊……
林德伯格先生駕著小舟在波爾圖和普拉亞之間的港灣里進行勘察的時候,安妮·林德伯格就在山頂上看著,他像一只細弱的昆蟲,受困于泥濘的灘涂,掙扎到精疲力竭;散步的時候,每一次只要她轉(zhuǎn)過身面向大海,似乎都能看見丈夫被困在那里一動不動,像只昆蟲,徒勞地顫動著翅尖。想要穿過這片港灣實在是太困難了,減緩了速度的徐徐緩行只能意味著永遠都無法到達彼岸。
有段日子,他們兩個人就像囚徒一樣被困在一座小島上。在那里,時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它根本就不流動;人的生與死也只能在他們的頭腦中激起一丁點兒的想法,而且每次都是同一個想法。甚至有一天,連這種想法都不復存在了。
(他們的房東一遍又一遍地喋喋不休地嚷嚷著,“在這兒,我說了算……”像遠方傳來的回聲。)時空必須重啟,他們也必須重返大陸,再入洪流。洪流之中,有人疲倦倒下,有人生猛屹立。安妮·林德伯格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無始無終。
但時間上的無始無終卻如此接近!只要不穿越這片海灣,只要不離開這座小島,只要不飛離巴瑟斯特,無始無終幾乎不須耗費片刻功夫就能實現(xiàn)了!但是,他們還是晚了一點點,林德伯格先生和安妮·林德伯格……只差一點點……差一點就……但是,如果再晚一點,世上就沒人能夠再見到他們了。
有一個小女孩,她跑得比其他人慢,其他人都開始做游戲了?!暗鹊任遥〉鹊任?!”但她還是晚了一點點。他們已經(jīng)厭倦了等待,于是,她就落在了后面;她被人遺忘了,孤零零地存活在世上。該如何安慰她?我們內(nèi)心的這種焦慮真是無從緩解?。∫驗槿绻齾⑴c到游戲中,她就必須出發(fā),如果推遲動身,她就會惹得朋友們厭煩!他們彼此之間已經(jīng)低聲地抱怨過了,他們正斜起眼睛盯著她……他們將再一次把她孤零零地留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內(nèi)心的焦慮揭示了這對夫妻不同尋常的一面:他們享譽全世界。巴瑟斯特發(fā)來電報邀請他們前往,他們無限感激。但后來,他們卻無法從巴瑟斯特起飛了,為此,他們因自己不得不強留在主事一方而備感愧疚。此種謙遜絕非虛偽,而是出自對致命危險的感受。晚一點點,就什么都沒有了。
焦慮還是發(fā)揮了效應。他們內(nèi)心的懊悔驅(qū)使著他們在黎明前兩個小時就起身去追趕那些先行者,計劃穿越暴風雨肆虐的海洋——它阻隔了外界與他們的交往。
我們距離這樣的故事何其遙遠啊!它們簡直就是用狩獵故事中的最精彩的事件串聯(lián)在一起的,但是安妮·林德伯格不動聲色、信手拈來,把這些故事組合得如此完美!這里面完美地嵌入了一些無法描述的像神話一樣的事情,它們?nèi)币徊豢桑瑓s又俯拾可得。安妮·林德伯格對核心問題的把握如此到位!這個問題就是,在闡述技術要素和具體問題之間的關系時,人類該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她并未談及飛機,但是卻完整地寫下了她駕乘飛機的體驗。她保存下來的資料,專業(yè)性很強,甚至可以當作一種媒介,為我們存留一些機密且重要的東西。
林德伯格夫婦還是未能從巴瑟斯特起飛。飛機的負載太重了。其實,只需一陣海風就能幫助飛機升空,但是卻沒有風。他們兩人又一次在沼澤地里展開了抗爭。接著他們決定放棄一些備用品、附件和一些無關痛癢的額外部件。他們又多次嘗試了起飛——但還是失敗了。每一次,他們都會減輕飛機上的負載。漸漸地,他們的宿處就丟滿了珍貴的物件,那是他們從飛機上卸下來的,一盎司一盎司地增多了,連同他們無盡的遺憾……
安妮·林德伯格以敏銳清晰的手法把這種細致入微的專業(yè)化的傷感傳遞了出來。她把飛機的這種悲劇氣質(zhì)表現(xiàn)得恰如其分。這種悲劇場景并不是由舞臺背景一樣的粉色晚霞造成的,而是和你如何使用一枚螺絲刀有關,尤其是在你發(fā)現(xiàn)儀表盤上的對稱軸上有一個黑洞——像爛掉的牙齒——的時候。但是,不要誤會:如果作者能夠讓一個門外漢成功地體驗到專業(yè)飛行員的那種憂郁,那肯定是因為她所傳達出的是人性中最具共性的可悲之處——這已經(jīng)超出了純粹的專業(yè)化悲劇。她還賦予了那些古老的神話以嶄新的意義,讓祭祀所用的犧牲品重獲了自由。我們都知道,樹木必須經(jīng)過修剪才能結(jié)出果實;那些禁錮在修道院里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精神越了界,就必須持續(xù)不斷地予以割舍,這樣才能獲得精神上的富足……
但是,神靈的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妮·林德伯格又對宿命論發(fā)起了二次探索。想要拯救一個人,直擊他的內(nèi)心還不夠——他必須受到恩典的感化;若要一棵樹結(jié)出果實,修它剪它也是不夠的——還要等到春天來臨;減輕飛機上的負載也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海風的幫助。
毫不費力地,安妮·林德伯格就續(xù)寫了伊芙琴尼亞的神話。她的描寫把伊芙琴尼亞的形象拔高了一個層次。為了讓我們接受巴瑟斯特無風之事的宿命,伊芙琴尼亞和時間的斗爭就變成了伊芙琴尼亞和死亡的斗爭。她讓我們知道飛機在海面上——事實上,在水面上,它只是一臺沉重笨拙的機器,海風一吹拂到它,它就會變得高度敏感。
圣??诵跖謇飸绹霭嫔讨巴绹K嬖V記者,他剛剛發(fā)現(xiàn)了安妮·莫羅·林德伯格的才華所在,“我原本擔心會遇到濫竽充數(shù)的作品,我還以為只要讀上幾行,我就能把譯文呈現(xiàn)在法國讀者面前……但事實并非如此!我越往下讀,就越覺得欲罷不能,我甚至開始問自己各種各樣的問題?!睂κグ?诵跖謇飦碚f,這是“非常人性化的一本書,安妮·林德伯格所寫的并不是飛機,但飛機卻更像是在她的血液里”。聞名遐邇的主題一再出現(xiàn):“林德伯格夫人和林德伯格先生都認為始終存在著某些東西,比奔騰的發(fā)動機更令人艷羨,那就是澎湃的心跳。他們絕不愿意成為機器的俘虜?!?/p>
8月份,圣??诵跖謇镌俅纬舜祷胤▏?0日抵達勒阿弗爾。幾天前,希特勒和斯大林剛剛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9月1日,希特勒就侵占了波蘭。兩天后,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zhàn)。
9月份的第一周,圣埃克絮佩里接到了動員令,隨后,他被分到了圖盧茲馬圖丹空軍基地,擔任空中導航員的職務。
情報部高級專員讓·吉羅杜希望他能夠參與宣傳服務工作。下文即是一則廣播文稿,大約錄制于10月16日:
關于泛日耳曼主義宣傳
(1939年10月18日,電臺播出)
德國的宣傳機構工作得異常出色,堪比那些能夠為好萊塢電影提供所需特效的團隊。
德國的宣傳團隊每次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了擴張,德國必須攫取新的地區(qū)。這種新的需求該以何種方式傳達給全世界?既不能打破世界的常態(tài),又不能引起世界的警惕。于是,宣傳團隊就撰寫了口號。雖然這些口號彼此矛盾、互相沖突,但是,廣告商都知道:受眾是沒有記性的。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備受愚弄。我們甚至還在討論中為他們的動機進行過嚴肅的辯論;我們未曾竭盡全力地去反駁敵人的論調(diào),而是被他們表面上溫順的忠誠給迷惑了,我們只是想讓他們?yōu)樽约旱某鰻柗礌柛械叫呃ⅰJ聦嵣?,我們是把語言用在了最不應該使用語言的地方。
他們的方法就是張貼海報,而張貼海報的目的就是要讓德國人能夠侵吞更多的土地,不分人種族群,不分人口密度地予以吞并,毫不顧及被占土地上的人民的精神需求。
敵人給我們設立了單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我們深受其擾,卻還要詭言狡辯。我們都是人類,我們認為人類的行為主要受到人類哲學思想、宗教思想和信仰的影響。我們認為如果人類做好了為某個理由而戰(zhàn)斗和獻身的準備,那么,這個理由就必定和他們的理想息息相關。但是,我們卻忘記了,有些行為的動機可能和理想毫無關系,而有些國家尤其嗜血于擴張,就像野蠻生物一樣。
我們之所以忘了這一點,就是因為在我們看來,文明意味著用理性的頭腦戰(zhàn)勝原始的欲望。但是在某些地方,頭腦卻更像個諂媚者,只會為獸性的欲望做辯護。若要改變泛日耳曼主義,我們需要依靠歌德和巴赫。但是,今日之德國,要么是把歌德和巴赫丟進了集中營,任其腐爛;要么就是把他們驅(qū)逐出境,就像對待愛因斯坦那樣;只有在為芥子氣武器做辯解的時候,為開放城市遭受炮轟做辯解的時候,歌德和巴赫才會派上用場。但是,把泛日耳曼主義強加在歌德和巴赫的身上,其目的,和歌德與巴赫本人其實并無任何關系,和人們對于權力的信仰也沒有任何關系,和生存空間理論也沒有任何關系。泛日耳曼主義是一個關乎空間的問題,只跟其自身的目的有關:那就是傾向于擴張。所有的動物物種都具備這種傾向:任何種族都傾向于繁衍自己,消滅他人。
如果還有人為泛日耳曼主義辯護,那么,這種辯護就絕不是單純的戲謔之言!在納粹的書面資料中,我們能找到一些經(jīng)過偽裝的辯護之詞。辯護的論證還在繼續(xù)深入:我們德國人理應擴張,理應接管我們的鄰居,理應把他們的物品用于我們的擴張,因為擴張的欲望才是充滿活力的表現(xiàn),而我們才是唯一能夠感受到這種欲望的人。和對手相比,我們的優(yōu)勢就在于我們擁有這種欲望,我們想要接管他們,同時我們的對手卻在退化,所以,他們無從實現(xiàn)這一欲望。
因此,現(xiàn)在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放下武器其實就是助長了德國的欲求。荒謬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是永遠地封閉了德國向東擴張的路線圖。那么,明天,誰來填飽德國的欲求呢?德國是無法用理性的思想來解釋的,德國絕不會滿足于既定的目的。德國的目的就是要在宣傳噱頭上進行一連串的戰(zhàn)略推進,其真實的目的,就是擴張。
因此,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問題絕不僅僅是要不要和納粹,或是為波蘭,為捷克,為我們的文明而斗爭的問題,而是為了存活而斗爭的問題。那些放下了武器,放棄了商店和工廠的人,他們的斗爭都是為了不讓自己變成德國強盛過程中的催化劑。他們已經(jīng)出手了,為了贏得活下去的權利,贏得在和平中活下去的權利。
在《戰(zhàn)爭中的飛行員》寫到第五章的時候,圣??诵跖謇锘貞浟烁呒墝T(讓·吉羅杜)邀請他的事情:
被誘惑了就是被誘惑了。精神已經(jīng)向理性的思維屈服了,昏昏睡去。
我冒著山區(qū)雪崩的危險,完成了怎樣的任務?我沒什么印象??偸菚腥藢ξ艺f,“我安排您從這里轉(zhuǎn)移到那里,是因為您屬于那里。您在那里,遠比您在空軍編隊中更有價值。飛行員!我們能夠培養(yǎng)出千千萬萬的飛行員,但是,您……”毫無疑問,他們是對的。我打心眼里贊成他們的觀點,但我的本性總是會戰(zhàn)勝我的理性。
即便我找不到證據(jù)來駁倒他們,但他們的理由也永遠無法說服我,為什么會這樣?我只能對自己說,“知識分子都是放在宣傳部門的書架上備用的,就像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就要被扔掉的果醬瓶子?!睕]什么可爭論的。我只能同意。
現(xiàn)在,和空軍大隊中其他飛行員一樣,我又一次起飛了,決然不理任何一條完美的分析,不理會任何一條淺顯的道理,也不理會任何一點理性的思維。很快,我就會明白,向理性開戰(zhàn)是合理的。
給×的信
[1939年10月26日,于圖盧茲]
我萬分誠摯地懇請您向尚普索施壓,讓我進入飛行中隊。我越來越覺得憋悶,這里的空氣簡直讓人無法忍受。萬能的上帝啊,我們到底在等什么呢?
在您想盡一切辦法把我弄到飛行中隊之前,您就不用去見迪拉了。我參加不了戰(zhàn)斗,精神上就會病得厲害。對于這些事情,我有太多太多話要說。但是現(xiàn)在,我只想說,我要做一名戰(zhàn)士,而不是游客。這是我唯一想說的。我每天飛四次,身體狀況良好;甚至好過了頭——因為局勢變得更糟了。他們想讓我做導航指導員和重型轟炸機的飛行指導員。因此,我覺得憋悶、痛苦,卻又只能保持沉默……讓我去飛行中隊吧……我并非嗜戰(zhàn),我只是無法做到一直待在戰(zhàn)線的后面,而不去承擔本該屬于自己的風險……我們肯定要開戰(zhàn),但是,當我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圖盧茲無聊閑逛的時候,我根本就無權說這樣的話。這是極其不光彩的角色。就讓我參加測試,去贏得自己應該擁有的權利吧!從理智上來講,當一個人總是接受“有價值的那些人”的光環(huán)庇護的時候,這種虛偽總是會讓人覺得惡心的。
只有參與其中,一個人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如果你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你就應該和社會融合在一起,這樣的人才值得尊重。如果你站得遠遠的,你就沒有資格說“我們”。在那樣的情形下說“我們”,就是耍無賴。
給×的信
[1939年11月初,于圖盧茲迪沃利爾大酒店]
我剛剛完成了兩天的值崗。我在機場里的電話機旁邊睡覺,周圍都是加密的電文;醒著的時候,我就待在經(jīng)過粉刷的小房間里;我還像學生去食堂一樣,到一間冰冷的餐廳去吃飯。雖然四周都是建筑噪聲,日常工作繁雜不堪,而且人來人往,但我卻找到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快樂。我本應沉浸其中,讓它深入我的骨髓。但是我覺得這沒有任何意義。這是一種小資產(chǎn)階級的生活:這里有可惡的拉斐特;我只能在機場上空來回盤旋;還要在機庫前面來來回回地巡查。真是無所事事!我多想長成一棵樹啊,那樣的話,我還能保護一下鳥兒呢。
無論你是航空公司飛行員還是戰(zhàn)斗機飛行員,或是隱居于修道院之中,無名之輩的幸福就在于你能否轉(zhuǎn)變成另外的東西。一種事物向另一種事物的轉(zhuǎn)變,就是通過對事物本質(zhì)的領悟。
對我來說,提出申請并不尷尬。我所申請的并不是什么職位或補貼,而是申請被派到前線去——加入戰(zhàn)斗部隊。這一點對我來說至關重要。即便這一點很難實現(xiàn),也不管它有多么復雜,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向您申請,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請您幫這么大的忙。先不要跟迪拉提及這件事,他也救不了我。我必須在這次關乎信仰的戰(zhàn)爭中盡責。我所鐘愛的一切都受到了威脅。在普羅旺斯,如果發(fā)生了森林大火,只要不是卑鄙齷齪之流,人人都會拿起來水桶和鋤頭去幫忙。我只想為愛而戰(zhàn),為內(nèi)心的信仰而戰(zhàn)。我必須加入,讓我加入戰(zhàn)斗部隊吧,越快越好!
現(xiàn)在,我在這里百無一用,快要腐爛了,真是可悲可憐。
以我的實力,我并不幻想能夠駕駛戰(zhàn)斗機,但至少,做“腐殖土”還是可以的吧,那樣也能擁有和戰(zhàn)斗機飛行員一樣的快樂。作為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我愿意變成一片泥土,去供養(yǎng)樹木。我無須多做闡釋,泥土存在的目的,就是滋養(yǎng)樹木,這是不言自明的。
因為年齡問題和前期飛行事故的遺留問題,醫(yī)生不同意圣??诵跖謇锞幦霊?zhàn)斗中隊,于是,雙方達成了這樣一條折中的協(xié)議:在德·維特羅勒上校的幫助下,圣埃克絮佩里于1939年12月3日被安置到位于奧爾孔特(埃納?。┑目倐刹齑箨牭?3飛行大隊第2中隊。(他不想駕駛轟炸機。)
11月26日,他開始參加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訓練。圣??诵跖謇锞芙^住進當?shù)氐囊惶奏l(xiāng)間別墅,而是搬到了奧爾孔特的一棟很小的農(nóng)舍里。
給×的信
[1939年12月中旬,于奧爾孔特]
滿地泥漿,有雨。我因風濕病留在農(nóng)舍里。夜晚空空蕩蕩。我也憂郁多疑。我多么渴望三萬五千英尺的高度。當然,我也會害怕。要成為人中龍鳳,所需甚多,我亦未全備。我和戰(zhàn)友們聚集到一起了,因為如果離開了他們,我將一無是處。我最討厭的,就是做一名旁觀者……
我明白了自己對于偵察的含義。我跟其他人沒什么兩樣,我會像他們一樣覺得冷,像他們一樣得風濕病,像他們一樣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他們和憲兵部隊待在一起,而我的事情卻比那些憲兵要重要得多。此外,我也很喜歡那些祝酒歌,他們也一樣。雖然如此,他們還是不停地請假外出活動,尋求安慰,找樂子,他們還會很友好地拍拍我的肩膀。而我,則要隱姓埋名于戰(zhàn)友中間。
給×的信
[1939年12月22日或23日,于奧爾孔特]
悲劇的一天。在同一天,我們大隊和兄弟大隊都有一位戰(zhàn)友被擊落了……
我對自己在利比亞的那次迫降非??粗兀埠苤匾暺仁刮彝讲叫凶叩闹刂乩Ь澈蛶缀鯇⑽乙稽c點吞噬的沙漠。我差一點就變成了另外的東西,但那也不是什么壞事……夜晚,當我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時候,我就極其看重自己在漫天星光下的慢慢行程。我難道不該這么做嗎?我情愿相信,真正能給予我們最大利益的,就是我們所謂的不得不做。但是,當我們談及那些經(jīng)過背地里的深思熟慮才被公開的真相時,情況就不是這樣了。深思熟慮比仁慈寬容更偉大,它所處的層次更高一些……但是,深思熟慮的味道卻讓人覺得惡心。人似乎總要美化自己。因此,如果沒有人征求我的意見,就給我分配了某項任務,那么我可以認為那不是為了利用我,而是在數(shù)百個候選人之中,對我的偏愛嗎?
你見過哪個特使會追求上進嗎?我可不是那樣的特使。我不是專橫跋扈的樹,非要強硬地剝奪土地里的財富,非要不可思議地將土地的精力耗盡。
給×的信
[1939年12月,于奧爾孔特]
……他們建議我現(xiàn)在就請假,立刻就請,因為接下來的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沒什么工作可做。
不要理會我的上一封信了。事情矛盾重重,難以說清。我并不后悔自己的決定,因為我發(fā)現(xiàn)生活真的很難理解,而我也復雜得連自己都理解不了。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發(fā)揮所長。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飛行中最困難的時刻就是一個接一個地排除幻覺的時刻。最初,我并未想過要飛三萬五千英尺的高度,也沒想過參戰(zhàn)。我并不嗜戰(zhàn),而且也不清楚我們這一代人究竟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這個問題并不只是三萬五千英尺、泥土和冒死前進那么簡單。在此地,所有的創(chuàng)造、征服和狩獵都無法帶來快樂,剩下的就只有純粹的痛苦。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參與其中。例如,只有當你一刻不停地去撕扯圍困在你周圍的那一層層樹皮的時候,它們才會開裂、破損。與此同時,你就會意識到這一層層的,也僅僅是樹皮而已,因為一旦你戰(zhàn)勝了幻覺,你就不可能不關心三萬五千英尺的高度了。只有當你身陷麻煩的正中央,身處震中地帶的時候,你才能找到平靜。所以,你不得不先把樹皮撕開……
給×的信
[1939年12月底,于奧爾孔特]
在維特里,我們舉行了慶?;顒?。我接到命令,必須到武裝部隊戲劇院去。再一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急切,我問了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們到底為什么而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爭中,法國到底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帕斯卡又在哪里?眼下的這場鬧劇何其卑鄙!這些現(xiàn)成的小曲小調(diào)何其無恥!假如它們真的像“奧爾加”那么呆板愚鈍,倒也還可以忍受:
她不愿賣身,但迫于壓力。
但是,當這些劇目觸及到情感的時候,當它們煽動情緒的時候,一切都從根本上變成了色情文化。這簡直就是制造商給我們提供的一文不值的狗糧,可我們卻還對此感到頗為滿意!彌爾頓竟然還能贏得掌聲。那個可憐的小丑!他奉上的快感如此邪惡,讓我們受盡他污言穢語的折磨,讓我們的頭腦變得空空如也,讓我們只能記住他這個油嘴滑舌的家伙,可是他卻憑著這些就給自己掙到了不錯的收入——他們說的是人話嗎?沒有人會說是,因為人類的語言都是能夠表達出內(nèi)涵的語言結(jié)構。
于是,我再一次回想起了聆聽“奧爾加”時的那種清新誠摯和健康向上:
她是風流俏寡婦,半推半就謀生計。
突然間,表演的風格就超越了表演的內(nèi)容,內(nèi)容變成了無聊的放聲尖叫,插科打諢,而且輕松自然得就像放屁一樣。表演的內(nèi)容十分貧乏,就只能靠表演風格來撐起,事實上,風格對于內(nèi)容的增減,無足輕重。但是,一個人怎么能夠忍受這樣的東西而不嘔吐呢?
我愛——愛——愛——愛你愛到心煩意——意——意——意亂。
這種風格應該對應什么樣的內(nèi)心情緒?在我看來,這個編劇就是個商販,精明到只知道抓錢。就算把這些臺詞按照邏輯關系排列在一起,也表達不了任何含義,只能算是醉漢嘔吐的穢物,只能算是把便秘時腸道淤塞般的隆隆響聲搬到了頭腦當中,卻又沒在頭腦中形成任何東西。所有的這一切多么慘淡無味啊!在這里,愛就是二流演員褪了色的裝腔作勢,別無他物。
有那么一秒鐘,我有了一點觸動:
女儐相都趕往森林,牧師感到很高興,這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洗禮儀式……
我突然想起了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想起了它們各自的含義。吉羅杜本人和當前的各色事物都是屬于城鎮(zhèn)的,但是在此類城鎮(zhèn)當中,精神上的背叛讓城鎮(zhèn)里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價值:就像精明的商販,他的卑鄙無恥會讓他的價值消失殆盡。而鄉(xiāng)村卻秉承著持久、親密的理念,秉承著某段時間,以及這段時間所帶來的變革。有人播撒了谷物,谷物就會成長。(如果那些年輕的女子走向森林,神父就會覺得高興,因為那意味著會有更多次的洗禮出現(xiàn)。)
于是,慢慢地,民歌、舞蹈和瑰麗的家具出現(xiàn)了。在中世紀的鄉(xiāng)村,是死亡保證了鄉(xiāng)村的延續(xù):那段時間意義非凡,人類各司其職——語言也因為教會的存在而得以發(fā)展——但是如今,我們的死亡卻只會留下空殼。在我們看來,夏天和秋天沒什么關系,他們只是毗鄰的季節(jié)而已。今日眾生如此無能!吉羅杜以為自己的才智足以挽救整個人類,但他孤傲獨斷、東拼西湊的智慧(雖然這種智慧沒有為了取得荒誕離奇的效果而采用捏造扭曲的手段來博人一笑)卻從根本上喪失了情感。如果有人認為這是“形勢”所迫,那就是他從未理解真正的人性。
我既不年輕,也不年老。我恰好處于二者的中間,正好是事物成型的階段。我正處在老去的過程之中——就像玫瑰,雖然眼下尚未發(fā)芽,但很快就會開花,并散發(fā)出香氣。這是教育學途徑上的闡釋,這種分析方式會預見到玫瑰花的死期:玫瑰花不具備舞臺劇那樣的演替,它更像一種飽含著淡淡憂郁的慶典。
我確切地知道我想說什么。但是,我必須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得更清晰一些。
關于武裝部隊戲劇院,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我準備迎接犧牲,即便只能“為土地增添些肥料”;但是我卻不會去拯救彌爾頓。我對于自己所生存的這個怪異的星球并不滿意,我無法理解這里的一切。我很累,但這種疲憊卻又無法用語言說得清楚??赡芤徊糠质且驗镴,親眼看著自己的好朋友消失,還有什么事情比這更令人痛苦嗎?事實上,我對J的了解并不多,但此前,我卻并不這么認為:他曾讓我覺得厭煩,我甚至討厭他的出現(xiàn);我曾對自己說,“我不會去罵他,因為我不在乎”;我也不介意他的生活態(tài)度,因為我對喝酒沒什么興趣,雖然朋友之間還是要喝上一杯的——但我說的不是這個,我說的是例行公事的喝酒;我也不在乎他手上的事情進展得如何;他所聽過的那些美麗童話其實是不是都丑陋無比……僅此而已。我從三萬五千英尺的地方回來了,但是另一個靈魂卻安息了。在三萬五千英尺那個沒有人煙的地方,充滿了未知生物的吼聲,洞穴的泥土都是黑色的,人類的動作會變得異常緩慢,就像在濃濃的果醬里游泳一樣——在那里,壓力減小了(只有海水中的十分之一),你的生命甚至會被蒸發(fā)掉。在那里,你呼出的氣體會變成冰,零下51度,你呼出的氣體會變成面罩里面懸垂的冰針。你會受到25種機器故障的威脅:比如吸入器失效,這會讓你直接完蛋;比如加熱系統(tǒng)的失效,僅從字面上看,它就能把你變成冰,這一切都是真的。當然,也會有不一樣的東西,有些事情只能靠想象。
在控制氧氣流通的儀表操作盤上,測量儀器是肯定有的,而且那些表針,甚至比測量心跳的表針更重要。盡管如此,它也屬于“不一樣的東西”,因為表針永遠都是抽象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你只有經(jīng)常用手指尖去擠壓連接著面罩的那根小小的橡皮軟管,才能檢測出它是不是滿的。就像嬰兒的奶瓶,如果里面有牛奶,嬰兒就會不停地吮吸。這可不是什么無聊之舉。
就加熱系統(tǒng)崩潰而言,我對此并不覺得緊張。讓我無比驚訝的卻是熱量竟然會以那樣的方式擴散,飄散開來,竟然那么美。我擔心電線會灼傷我的皮膚——但是,根本不會。即使是貼著電線,也不會有一點灼熱的感覺。我自言自語地說:“竟然是這樣的,如果因紐特人也有這個東西……”真是工科的杰作啊,像是洗熱水澡——全身都泡在里面了,除了手指。我的手指冰涼,但還能忍得住。我在天空中飛了很長一段時間,手抖得像是抱著一挺機關槍。
后來,我降落了:
“溫度多少?”
“零下51度?!?/p>
“你肯定凍壞了吧?”
“不,我是冷,但還沒到受不了的程度。你跟我說,高熱的氧氣會燒傷鼻子,但是我的鼻子還不賴。至于防護罩……”
“防護罩又不會燒到……你,你竟然忘了裝防護罩?!?/p>
我想起了第一次飛行的前期,我當時以為自己需要慢慢來才能克服膽小和怯懦,我甚至以為額頭上和手上的皮膚都會潮乎乎的,讓人不堪忍受。但是現(xiàn)在,我卻有了一種揚揚自得的甜蜜感覺。這真是一種顛倒是非的感覺!
事實上,在三萬五千英尺飛行要比在二萬五千英尺飛行簡單得多,因為三萬五千英尺有氧氣,而二萬五千英尺卻沒有。突然之間,我的仰慕之情全都消失了——那是我對米希少校的敬慕,他是我所認識的唯一一位勇于挑戰(zhàn)高度的飛行員。有些人每天都彰顯著他們的英雄主義。降落的時候,他們很少會說起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英雄都是這樣的,所謂硬漢少語。就算有人問到他們,他們也只是聳聳肩,“孩子,你理解不了的。”我又一次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沉默原來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他們根本不必說出來。勇氣,并不在于你說了些什么,而是在于你選擇了什么。米希很勇敢。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在三萬五千英尺的高度發(fā)生致命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要選擇這樣的職業(yè),本身就需要付出特殊的努力。隨后,當他決定要起飛的時候,就要安放好自己的靈魂。一個人理應儲備好必需的勇氣,有了這一點其實就已經(jīng)足夠好了。因此,一旦靈魂得以安頓,這份工作就跟其他的工作沒什么兩樣了。飛三萬五千英尺的高度,和修椅子……一旦靈魂得以安頓,哪里還會有什么差別?每次夜航,我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情感——溺死在海里或渴死在沙漠里。而且,迪拉也不會把勇氣教給飛行員,他只是強迫他們?nèi)グ差D自己的靈魂。這一點,我在《夜航》里已經(jīng)有所提及。
前天,當我的飛行任務取消的時候,我竟然覺得很高興。我是多么白癡??!
但是,接下來,勇氣就變得高貴了,至少比醉酒士兵的暴力行徑要高貴得多——它是一種對自我的認知。事實上,任何戲劇都能體現(xiàn)出一種社會本質(zhì)。孩子生病也能演繹成戲劇,但戲劇永遠是別人的故事。自己的事情永遠不會變成戲劇。你可以在三萬五千英尺的地方高飛、爆炸,然后,什么都不會留下。但是你卻不可能變成另一個人,因為另一個人對你而言就是一種無限的擴大。一個孩子覺得很冷,那么,他所感受到的痛苦就會遠遠超過零下50度時加熱系統(tǒng)崩潰所帶給你的痛苦。因此,我所知道的寒冷和危險,都只是別人的危險。
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會強迫自己承受這一切。我已經(jīng)承擔起了“他們”的三萬五千英尺的任務,于是,那就成了“我的戰(zhàn)爭”——那可不是愚蠢的斗牛士般的功績,我也不會因受人信任而受其所害。第33飛行大隊第1飛行中隊和第2飛行中隊的20或25個人中損失了11個人。他們就是承擔了工作、承受了風險的人,有時候,在我自己的房間里,我會對這些事情感到悲痛萬分。已經(jīng)有人為此付出了極其昂貴的代價,但我卻真的不知道這昂貴的代價到底換來了什么。至少,我無法確定。但是我相信,總會有人理解的。今晚,我的一只耳朵聾了(并不是因為我耳朵里有蜂鳴聲,蜂鳴聲已經(jīng)減輕了,而是因為我剛剛從那么高的地方落下來),到明天為止,我的耳鼓膜都會很緊。
再一次,我想到了那種無從解釋的矛盾思辨。有時候,身體就是你自己——是身體在愛,在享受火爐邊上靜謐的夜晚,是身體在被子下面蜷縮起來想要入睡,是身體知道如何發(fā)出笑聲。但是有時候,身體又和你自己分離開了,變成了一種工具,像田野中的小公牛,不停地工作著,耳朵都扯破了,毛皮也燒焦了——就像前天我的那些飛行員伙伴一樣。今晚,兩種情感交織在一起:一方面,我對潛在的死亡感到悲傷,另一方面,我因幻想全部的游樂場所都被關閉而感到憂郁。梅塞斯密特戰(zhàn)斗機的一道雷霆閃電就能把你化為灰燼,就像燒死一棵樹。它打破了那片晴朗的天空——接著就悄無聲息地垂直向下,潛藏了起來。
三個人中,唯一借助降落傘成功逃生的那個人卻什么都沒有看見——操控裝置突然就爆炸了:火光,像腸道中的隆隆聲,爆燃起來,其中必定隱匿著炮火;他被火光困住了,于是只能放棄自己棲身其中的家園。當然,換作是我,我也會從火光中逃生;或許,我也可能會選擇讓靈魂去安息,但那樣一來,我的內(nèi)心就會充滿憂傷:剛剛,你還在想著奢華,想著空中花園——這些東西在我看來就是奢華的象征;但接下來,你可能就要想到尸體,想到那種讓人心臟緊縮的氣味;剝開制服,你就會被熱烘烘的氣味緊緊裹住。當然,其他的情感也會存在,在明天的行動中,我就能體會得到。尸體只是一種手段,它能凸顯出重要性,但它卻和戲劇無關。我知道,真的無關。赤裸的時候,我會覺得很冷。
對于戰(zhàn)爭,我還有很多話要說。戰(zhàn)爭絕不是我在這里所看到的那種樣子。但是,我所在的位置卻有利于觀察戰(zhàn)爭,像所有有利的位置一樣,它能夠鼓舞人心——這是最有利的內(nèi)部位置。我必須要把事情分析清楚,但是真相卻令人壓抑——這還不是真相的全部,而只是一部分。
首先,惡劣的條件:不適、寒冷和潮濕,讓我感到很高興,因為它們反襯出了切實有形的奢華:小小的圓爐子燒得那么旺,還有我的農(nóng)舍——我住在一個農(nóng)場里——里面的小床,在我看來,床上的鴨絨被就是奢華的標志。晚上,當我躺下來,在冰冷的床上把自己滾成一個球,自己溫暖著自己,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我覺得無比幸福。只要一伸腳,我就像是邁進了冰冷的河流,但是我很享受這種感覺。等到春來,積雪融化,我也會感覺很棒——自然而然,我的支氣管炎也就痊愈了。
其次,當然就是飛行,還有很多航線我沒有飛過,但是我已經(jīng)對天空很熟悉了。而且,因為你可能會遭遇到敵人,所以我想向他們學習一下——就在起飛之前——如何使用機關槍。我并不喜歡運動,這可能會導致一些誤會。我喜歡那些能讓我超越自己的事情。我不喜歡高度,三萬五千英尺是個無人區(qū),它對我的影響很大,它讓我意識到,如果吸入器失效,我就會像只小雞一樣被掐死在那里。
這會讓我裂成兩半,讓一個我遠離另一個我——我不能再考慮體內(nèi)的緊張,它會毀掉所有人。表面上能夠看到的生活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我并不在這里。我生活在其他的地方,醒來的時候,我只需讓自己感到滿意就好。我的飛行員同伴是另一個問題——就像某件商品的質(zhì)量問題——但是,如何進行判斷卻是一個頗費周折的難題。有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問題,他就會把自己全部的生活都托付給那些喜歡巴赫的人,而不是那些喜歡探戈的人。
再其次,你可能會跟那些在飛機剛一升空就關掉美妙音樂的人一起飛行,不過,他們卻具有極好的基本素質(zhì)。他們是一些善戰(zhàn)之人,進行過真正的戰(zhàn)斗,不過,他們?yōu)橹鴳?zhàn)斗的東西與我又有不同。他們的戰(zhàn)斗并不是為了拯救我們的文明。換句話說,如果說他們的戰(zhàn)斗是為了拯救我們的文明,那么他就需要對文明進行重新定義,對文明所包含的內(nèi)容進行重新定義。
當下如此巨大的荒謬,就這樣重重地壓在我的心上。歷來如此:當下的情況無法解決,因為過去的一百年間,所有的一切都變化得太快了,而思想?yún)s處于較慢的進程之中。
設想一下,一位物理學家接受了(突然之間)已知現(xiàn)象的二十個新形態(tài),和一千個新的現(xiàn)象。對他而言,問題就比較嚴重。我們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能讓另外一些人——他們對所有的一切都消化得很慢——創(chuàng)造出一種能夠把世界進行有序排列的新語言,因為在數(shù)學和物理學中可能并不存在更多的排序。所有的一切都令人感到極其痛苦。有些觀點可能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因為你要么接受自己成為希特勒的奴隸——要么就是徹底地反對他,承擔起這場反抗中所固有的風險。但是,所有的人都在保持沉默!我也不想在收音機里說這些話:當你沒有權威的信息可以傳遞給民眾的時候,說什么都不合適。因此,我接受了自己所應承擔的那些反抗中固有的風險。但是,我還是要沖破那些禁令,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準備放棄所謂的和平。我知道自己的原則,也知道自己放棄的是什么——是自由!還有飽含愛意的身體溫度!甚至還有生命!而且,我也問過我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這個問題就和宗教懷疑論一樣,讓人痛苦不堪——但答案無疑又極其豐富。真理就是由這些無法忍受的矛盾強硬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為我正在為這樣的矛盾忙得不可開交,所以,我要么死去,要么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絕不可能在《巴黎晚報》上找到精神上的和平。在M.拉蒙·費爾南德斯那里,在丑惡的收音機電臺里,同樣找不到答案。昨天,我聽到了皮埃爾·達克
的言論——我震驚了。如果我是個外國人,聽到法國噴出了那樣的口水,我就會想,如此骯臟的國家應該馬上被清除掉!昨天的《巴黎晚報》刊發(fā)了一篇令人驚訝的長文,是關于大軍閥希特勒的——這是希特勒長期以來虛構的炒作。它給人一種毋庸置疑的莊嚴雄偉之感。主編竟然讓這篇文章通過了審核!他們簡直就是在蟒蛇面前被嚇呆了的小猴子!這個國家就要淪陷了,除非它能明確自己到底是為什么而戰(zhàn)……顯然,它毫無頭緒!因此,我們盲目地跟在英國的后面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們無法為自己定位,無法確立自己的特質(zhì)。英國人為他們自己的習俗,為他們的斯里蘭卡紅茶,為他們的周末生活而戰(zhàn)。而我們,雖然感受得到若即若離的團結(jié),但是卻沒有那種常規(guī)性的、清晰而又具體的習俗。
于是,英國就變成了達拉第的意識,也就變成了我們的意識。那么,如果英國讓我們覺得不再羞愧,我們也就不用再參與戰(zhàn)爭了。我們對英國充滿了仇恨——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道德良心要求得很嚴格,他就會那樣做?,F(xiàn)在,吉羅杜的不當之處和他的思路就顯而易見了:那就是對整個民族的欺騙!是對統(tǒng)一和團結(jié)的欺騙!是對精神和智力的坑騙!是言辭上的詭詐!沒有人會為了某條思路或一杯雞尾酒而死的。所有的這些都過于抽象了,只能引人發(fā)笑。它雖然能夠鼓動大家的頭腦,卻無法在心靈上留下什么痕跡。對我而言,這還不足以讓我做好在戰(zhàn)火中接受死亡的準備。(我發(fā)現(xiàn)自己受傷的肩膀已經(jīng)不能再操作降落傘了)。如此一來,就更好了,我會因此對冒險更加謹慎。而且,我將不得不弄清真相。但是,當我對面的家伙高喊“希特勒萬歲”的時候,我也就不會再呼喊“理性的言語才是萬歲”了。
有些事情再次震撼了我——在我獨自坐守的這座奇怪的山上,這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我對自己所愛的周圍的一切都備感親切,對全人類也更感親切,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身陷險境的時候,他就應該承擔起一切。有人喜歡這樣說,“和平與你同在?!?/p>
- 寫于1939年,草稿,私人收藏。
- 喬治·庫特林(1858—1929),以編寫苦情諷刺舞臺喜劇而出名。
- 讓·梅爾莫茲(1901—1936),法國飛行員,在執(zhí)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
- 迪迪?!さ侠?914—1918年間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后來成為圣??诵跖謇镌卩]政航空公司(現(xiàn)法國航空)的指導員和導師。
- 拉斐特:當?shù)氐囊患铱Х瑞^,圣??诵跖謇锖退娘w行員伙伴經(jīng)常光顧。
- 1935年12月30日,圣埃克絮佩里試圖在巴黎至西貢航線上創(chuàng)造最短飛行時間紀錄。但飛機在撒哈拉沙漠迫降,他和機械師讓·曾雷派斯特,被貝都因人(一個居無定所的游牧民族——漢澤者注)發(fā)現(xiàn)并救下。
- 為了打發(fā)“靜坐戰(zhàn)”期間的無聊時光,軍隊中興起了一種名為“軍中讀書、藝術和休閑活動”的服務,其中就有“武裝部隊戲劇院”。讓·杜圖爾在《海軍出租車》一書中指出這是唯一一件令人感到滿意的工作。該慶典于12月14日舉辦。
- 法國藝人,12月14日,在圣埃克絮佩里出席的那場武裝部隊戲劇院的演出活動中有過出場。
- 自1939年7月起,劇作家讓·吉羅杜開始擔任總理府信息部門總干事長,主管審查制度和宣傳工作。他精心揣摩的微妙言語后來成為了人們攻擊他的工具。有段時間,全法國都受到了他的激勵。
- 12月16日,這位作家拜訪了圣??诵跖謇锼诘目罩芯庩?。
- 流行喜劇演員和歌手。
- 愛德華·達拉第(1884—1970),在1933年和1934年擔任法國總理,后于1938年再次擔任這一職務,直到194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