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飲中八仙”的酒腸詩膽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詩人與酒”自然也就是千古不倦的話題。文人飲酒的第一個高峰在魏晉時期——曹操“對酒當歌”,孔融“樽中酒不空”,“竹林七賢”個個是飲酒大師,陶淵明的詩歌更是“篇篇有酒”。文人飲酒的第二個高峰就是唐代了,其代表人物是“飲中八仙”。
據(jù)李陽冰《草堂集序》記載,李白仕途失意,乃浪跡縱酒,與賀知章、張旭等八位文人墨客“酒味相投”,被人視為“八仙之游”。杜甫則據(jù)此精心描繪,寫了神采飛揚的七言古風《飲中八仙歌》。這八位“酒仙”是:賀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
賀知章(字季真)資格最老、年事最高,也是唐代詩人中的壽星。他為人豪放曠達,清談風流,晚年更加放誕,自號“四明狂客”。他好飲酒,能文詞,善書法,特別是酒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更是出神入化,人們爭相傳誦、收藏。有一次,他的鼻子忽然流出類似“黃膠”的涕液,去看醫(yī)生,醫(yī)生說是因為飲酒太過,賀知章不以為然,照舊日飲月醉。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來到長安,賀知章聽說后,特地前往旅舍拜訪。當時賀知章已年過八十,在朝中任太子賓客、秘書監(jiān),而李白是四十多歲的“布衣”。但賀知章喜歡李白的詩酒之才,愿與李白結(jié)為忘年之交。李白得知這位名滿天下的前輩詩人大駕光臨,不禁十分驚喜,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李白拿出《蜀道難》請賀知章指教,賀知章還未讀完就驚嘆道:“先生不是世間凡人,大概是太白金星下凡,是位‘謫仙人’吧!”讀了李白的《烏棲曲》,吟詠再三,稱賞道:“這首詩可以‘泣鬼神’了!”兩人情投意合,越說越高興,賀知章當即邀請李白到酒館邊飲邊談,李白欣然允諾。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了一會兒,發(fā)覺酒錢不夠了,賀知章哈哈一笑,解下隨身攜帶的珍貴的雜玩之物金龜,權(quán)當酒資,繼續(xù)推杯換盞,并約定以后時常切磋“酒藝”。天寶三年,賀知章告老還鄉(xiāng),李白賦詩送行,說“狂客歸舟逸興多”(《送賀賓客歸越》)?;剜l(xiāng)不到一年,八十六歲的賀知章在家鄉(xiāng)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縣)病逝。兩年后,李白漫游到永興,走訪賀知章的故居,緬懷這位文朋酒友,寫下了兩首《對酒憶賀監(jiān)》,其中一首說:“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p>
李琎出身皇族,是唐玄宗長兄李憲的長子,封為汝陽王。他長相俊美,聰悟敏慧,又通曉音樂,善打羯鼓,因而很受玄宗皇帝的鐘愛。玄宗每次出游,都帶著李琎,并稱呼他的小名“花奴”以表示親昵。這一切,曾被杜甫形容為“主恩視遇頻”,“倍此骨肉親”(《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但李琎不樂仕進,好酒無厭,自稱“釀王”兼“曲部尚書”。唐人飲酒,十分講究酒器,如金酒壺、玉碗、夜光杯等,像楊貴妃喝西涼州的葡萄酒,用的是玻璃七寶杯;唐玄宗則有一種奇異的“自暖杯”,酒入杯中有熱氣漸次升騰。而汝陽王李琎別出心裁,選取云夢石甃泛春渠以蓄酒,又作金銀龜魚漂浮酒渠中,當做酌酒的器具。他自家釀酒,還定有“酒法”,號稱《甘露經(jīng)》,關于酒的四方風俗、各種材料,無不齊備。
李適之也是皇族后裔,是太宗之子恒山王李承乾的孫子。他性情簡率,不拘小節(jié),雖有官職在身,但喜歡“座上客恒滿,樽中酒不空”式的文人士大夫生活,雅好賓友,喝酒喝一斗也不礙事,白天處理公務,夜晚飲酒宴樂,豪飲日費萬錢。他曾賦詩表達縱酒之志:“朱門長不備,親友恣相過。今日過五十,不飲復如何?”天寶元年,李適之代替牛仙客為左相。在這個位置上,他與口蜜腹劍的右相李林甫格格不入,幾年后便辭去相位,只擔任太子少保。罷相后的李適之,更加沉溺于酒鄉(xiāng),并作詩言志:“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在長期的飲酒實踐中,他對酒器的研究和鑒賞頗為精到,把自己的酒器分為九品,其品目是:蓬萊盞、海川螺、舞仙盞、瓠子卮、幔卷荷、金蕉葉、玉蟾兒、醉劉伶、東濱樣。其中“蓬萊盞”上面有山像三個島,倒酒時以淹沒山島為界限;“舞仙盞”設有能轉(zhuǎn)動的機械裝置,倒?jié)M酒就會有仙人出來跳舞,瑞香木花球掉落杯外,令人嘆為觀止。
崔宗之是宰相崔日用的兒子,與李白多有詩酒唱和。曾任禮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右司郎中,被稱為崔郎中。他喜歡月夜泛舟,舉杯望天,傲視一切;酒后則左搖右晃,迎風長嘯,醉態(tài)瀟灑。
蘇晉官任中書舍人,過著亦僧亦俗的生活。他既崇佛耽禪,長期齋戒,又嗜好飲酒,經(jīng)常喝醉。在“佛”與“酒”的矛盾對立中,只有通過“醉”來達到和諧統(tǒng)一了,于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也就成了蘇晉放膽飲酒的最好遁詞。
李白號稱“醉圣”,是“八仙”的中心人物。如果把他寫酒的詩句全部匯集起來,就是一部“飲酒小辭典”。他夸張說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贈內(nèi)》),希望“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閑暇時“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春日獨酌》其二),憂傷時“滌蕩千古愁,留連百壺飲”(《友人會宿》)。酒后坦率待人,“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酒后文思奮涌,“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江上吟》);酒后傲視權(quán)貴,“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酒后惟酒獨尊,“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為飲酒出手大方,千金散盡也不在意,不怕“歸家酒債多”(《贈劉都使》),甚至可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將進酒》)??赡芤驗槔畎罪嬀铺度肓?,所以連同樣嗜酒的杜甫也委婉地規(guī)勸他不要過分“痛飲狂歌”、“飛揚跋扈”(《贈李白》)。也許由于李白出生在西域的一個漂泊流浪的商人家庭,所以他對胡姬酒肆特別感興趣,喜歡選擇在那里開懷暢飲。當時在長安西市和春明門至曲江池一帶,有許多西域胡人經(jīng)營的酒肆,當壚賣酒的都是胡人少女,人稱“胡姬”。胡姬佳冶窈窕,衣著時髦,態(tài)度和藹,賣的都是西域名酒,如高昌產(chǎn)的葡萄酒,波斯產(chǎn)的三勒漿酒、龍膏酒;而且胡姬擅長表演胡歌胡舞,“舞曲拂云霄”,“更奏遠清朝”(《贈王歷陽詩》)。有佳人、妙歌、曼舞佐酒,更是千杯萬盞也不醉了。李白縱橫酒場,自然是胡姬酒肆的???,“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白鼻(guā)》)。有一次他為朋友裴圖南送行,正在考慮“何處可為別”時,忽然看見“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遂毫不遲疑地走進胡姬酒肆,痛飲餞行酒。
張旭是書法家,人稱“草圣”,以草書與李白的歌詩、裴旻的劍舞號為“三絕”;因曾任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他喜歡醉后落筆,趁著酒勁大呼狂奔,披頭散發(fā),走筆揮灑,草書如云煙舒卷,變化無窮。由于他慣于醉后揮翰潑墨,行為上又狂放不羈,所以人送綽號“張顛”。
焦遂與前七位稍有不同,他從未出仕,布衣終身。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面對客人說不出幾句話;但喝酒半醉之后,變得口若懸河,高談闊論,滔滔不絕。由于他醉倒比不醉精神,所以人送綽號“酒吃”。
飲中八仙同樣嗜酒如命,但又情態(tài)有異,各閃光芒。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錯落突兀、幽默詼諧,本身就是一個妙趣橫生的佳話,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篇惟妙惟肖的“肖像詩”: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