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只素蝶的棲息 作者:周蓉蓉 著


每一時刻自然都在啟程,每一時刻它都到達了終點。

——歌德

年輕與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散文

石英

如今在散文領(lǐng)域,散文隊伍洶涌澎湃,散文作品鋪天蓋地,這種空前繁榮的現(xiàn)象令人眼花繚亂,興奮與眩然共生,評獎與漠然并存。人們在認同散文空前興旺的同時,希望廣大作者數(shù)量與質(zhì)量并重,這無疑是對的。但現(xiàn)存的問題是,僅僅一般性地呼吁和實踐還遠遠不夠,那樣的“提高質(zhì)量”仍是泛泛的,缺乏具體的指向,而必須從加強散文的思想藝術(shù)特色,擴展散文的題材面與寫作路數(shù)出發(fā),以提高散文的吸引力、可讀性與欣賞性,強化散文的審美層面和思想深度,以減少乃至避免讀者的單調(diào)感以至“審美疲勞”。

不論是否具有此種明確意識,年輕而富有文化底蘊的散文女作家周蓉蓉以她具有創(chuàng)新面貌的散文作品躋身于當今的散文陣列。我仔細品讀了她為數(shù)可觀的散文作品,有耳目一新之感;針對當前散文領(lǐng)域那需改善與加強的一些方面,更覺有話可說。

周蓉蓉散文的可圈可點之處很多,這里擇其三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一、她可貴的獨特方面在于:能夠?qū)⒈旧淼穆殬I(yè)品性非常自然地引入散文創(chuàng)作中,她是一位法律工作者,當然有她的職業(yè)特點,但她強調(diào)的是“法律信仰”,而這種信仰,其內(nèi)核當與每一個社會成員共同堅守相通。任何人也不應相背和相悖,而應“與法律信仰同行”。作者在一篇相當厚重的文章中說:“法律,是一種信仰”,它“不是空談,而是一種慎思、明辨、篤行的信條和尺度”。

作者以自己的職業(yè)信仰揭示了一個通俗而易被人們忽視的道理:任何一個“碼字人”的作品,只要是想發(fā)表更不必說是發(fā)表出來,都不是只給自己讀的,它面對的是各種身份各種職業(yè)的許許多多人而無可回避。當下某些寫作者唯恐人不曉先發(fā)表聲明說他的作品是給自己看的,與社會、與其他人無關(guān),其該是多么不符合實際。而本集作者在她非止一篇文章中說出了這類令人難忘的話:“良心意味著體恤”“寫作是一件嘔心瀝血的事”,這些都意味著:信仰與責任是密不可分的。雖然她的一些散文是基于一個法律工作者出發(fā)而道出的由衷感受,卻有意無意地展示著凡為寫作人乃至社會職業(yè)中人均應秉持的操守。即使退一步說,可以不要求每一個人都達到這種操守的上限,至少不應該是相反。因此,我覺得作者能將“職業(yè)信仰”引入散文陣列,不僅是拓展了散文的題材面,更可貴的是一種有益的警示。也許這種警示在她來說并非完全經(jīng)意的,自然而由衷地抒發(fā)則更真實。我們的時代非常需要這樣的真實。

二、作者雖很年輕(剛接近“而立”之年),其文頗富思辨哲理色彩,且此風格一直貫串全文。讀之有一種比較深邃的成熟感。而這,同樣是自然而成,非刻意為之??傮w如此,如“生活很真實,真實得如一頭野獸;生活也很美麗,光鮮得如不可方物的美女。辯證地看,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好壞,是非,對錯,一切皆有正反兩面”。冷峻,然而不回避躲閃,使人警醒。這種明哲的思辨光芒滲透在方方面面,談到創(chuàng)業(yè)如何融入社會,她認為:“在一個黃金遍地的領(lǐng)域,一塊金子能夠心平氣和地做其中的一員,而在金子和瓦礫混雜的境地,金子容易憤怒,瓦礫容易嫉妒。自古以來,大眾從不會嫉妒弱者,但會打壓強者。”對于愛情,作者也有不盡同于平俗的見解:“真正相愛的兩個人是彼此生活的一部分,是靈魂的共同體,是能經(jīng)歷風雨也能共擔患難的同船渡客,關(guān)于愛情的最后一句話,不到萬不得已,別傷害真心愛你的男人,男人傷女人是一點點,而女人傷男人是一輩子?!鄙嫠贾畯V,皆有見地;僅舉幾例,不多累贅。

此種散文思辨風格之形成,我認為一是長于思考的天賦因素,所謂“天賦”,且不論不同人之間的高下軒輊,至少是不同類型的“色澤”使之然;另一方面應歸咎于后天精神財富的積累,促成了較廣泛中厚的知識底蘊,便升華為自己得心應手的認知利器。我大致合計了一下,作者在她的行文中涉及的中外(好像以外國的為多)哲學家、文學家、法學家等,不下數(shù)十人乃至百計之著述,而且大都能達到融會貫通,生發(fā)而致用,如此大意的智慧汲取所產(chǎn)生的啟示作用自當不可輕估,此點作為本集作者散文的特色之一可謂順理成章。

三、作者的散文語言??戳艘陨蟽身棧瑫粫坏贸鲞@樣的印象:理性有余,概會遠勝形象?非也,至少是不全面的。在這方面,我甚至有點驚奇:周蓉蓉的理性思辨能力確實是超群的,但她同樣不乏激情,而且也富于形象感,本集中的相當一部分作品,說它是美文也毫不為過——

“小眾文字常常獨辟蹊徑,如入無人之境;而大眾審美則會對一個人產(chǎn)生嚴苛的挑剔,心里想著:‘看,她今天還在叱咤風云,怎么轉(zhuǎn)眼間就江郎才盡、默默無聞?’”從表面上看,講的也都是理,但語感活絡,意興充盈,絕非在呆板地說理。

“回想起來,那不過是在馬不停蹄的奔途中一個暫時的揚塵滿面,來不及擦去的粉飾存在于肌膚之上,工作角色里的神情停留在眉眼之間。舞臺謝幕,全神投入的演員卻需要一段時間調(diào)整呼吸。一個人真正回歸本心的時候,是漫步灑滿紅楓的林蔭路上獨自思索的清晨,是駐足繹青藤蔓掩映的哥特式圖書館仰望的午后,是凝神橙溫飽暖的臺燈前專心讀書的夜晚……”全是表現(xiàn)力很強的形象詞語組合,地道的柔勁相間的個性化的散文語言。

“步履匆匆的行人,似乎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只是前進,轉(zhuǎn)彎,霓虹燈下,留著長發(fā)的男男女女喝酒彈唱,被突如其來的鎂光燈照亮,流露出蒼白無辜的神色,而黑暗中,依舊熙熙攘攘?!蹦贻p,老到,簡潔,凝練,是世相之一瞥,也是人生大舞臺的縮影。

“那晚的星空特別明亮。月牙散發(fā)著玉色的光線,周圍沒有星。不喜歡班里喧鬧的氣氛,一個人出來,站在樓梯旁,又不知不覺移動腳步,走到了校園里。沿著平臺和操場之間的那條長路緩緩地走。星空下,月光中,影子被無限拉長,一步又一步,聽著自己的腳步聲,陷入一種情緒。路上不乏散步的人,但多是兩三個,說著喧鬧的笑話。我自己,只有一個人?!弊髡邔懢耙步^不遜色,不是那種為寫景而寫景的單線條,而總是與彼時的心境溶而為一。為此,她可以寫得挺細,至少,不總是粗線條的。

在作者的不少散文中,還可以看出她對細節(jié)也不忽視,這里不再一一列舉。其實,不止是小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散文沒有細節(jié)則更顯蒼白。只不過,它寫細節(jié)則更需精當,以一當十。

總之,如前所述,當下散文作者與作品日漸膨脹,很大原因可能是因為可以拿起筆來就寫,似乎容易“玩”。但正因如此,寫不出一點新道道來,乏味也乏得厲害。也正因如此,我從本集作者的行文中讀出一些新的東西,便寫下了以上文字。

石英:著名作家、評論家,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中華散文網(wǎng)顧問、人民日報社原文藝部主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