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高才生
人們發(fā)現(xiàn),錢學森才華橫溢,學業(yè)成績異乎尋常。美國人驚嘆,麻省理工學院出現(xiàn)了一位來自古老中國的高才生。
經(jīng)過二十個日日夜夜的海上顛簸,錢學森乘坐的“杰克遜總統(tǒng)號”郵輪,終于來到了大洋彼岸,來到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西海岸。盡管在航途上他認識了同船赴美的徐芝綸、聶勃鐸等中國學生,可以經(jīng)常聚談、聊天,但是,錢學森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在讀書中度過的。因此,他顯得很疲憊。
“美利堅合眾國到了?!碑攺V播中傳來播音小姐的這一廣播時,長途航行的人們,為之一振,他們收拾完行李,紛紛擁在船舷上,爭相觀看這個陌生的國度。
美利堅,這是世界上最年輕、經(jīng)濟實力最強的國家。1935年,正是他從1929年至1933年發(fā)生的嚴重經(jīng)濟危機中走出來的第二個年頭,也是羅斯福的新政時期。經(jīng)濟上開始復蘇,政治上生機勃勃。這個年輕而又充滿朝氣的國家,像海綿一樣從世界各國汲取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聚集著各大洲的優(yōu)秀科技人才。20世紀30年代,它已經(jīng)成為新的世界科學技術中心,成為世界各地莘莘學子的取經(jīng)圣地。展現(xiàn)在華人學子面前的,是一幢幢高樓鱗次櫛比,街如長河,汽車如流水的港口城市,這里的繁華使得上海外灘顯得大為遜色。
然而,錢學森的目的地是美國東海岸的大西洋之濱,舉世矚目的大學城——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管區(qū)的坎布里奇市。
坎布里奇市是美國的文化名城,這里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喧鬧的海濱,她以擁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頗負盛名的交響樂團而著稱于世。
坎布里奇市還堪稱是這個年輕國家的“古老”城市。她是美國革命的發(fā)祥地。1775年7月3日,喬治·華盛頓將軍便是在這里就任大陸革命軍總司令的。他在這里發(fā)動了第一個戰(zhàn)役,打敗了英國殖民總督托馬斯·蓋奇統(tǒng)帥的一千七百多名英國士兵,揭開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序幕。這里有許多革命遺址和文物,是一座美國歷史的博物館,一本立體的美國歷史書的扉頁。
錢學森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這里的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清澈的查爾斯河從這里流過。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就靜靜地矗立在河的兩岸。極目望去,是無邊無際的草坪和花樹,空氣清新,路面無塵,可稱得上是一個讀書求學問的世外桃源。哈佛大學在美國的政治、醫(yī)藥界占有重要位置,而麻省理工學院則以科技工程獨樹一幟。
錢學森就讀麻省理工學院,在航空系攻讀碩士學位。
通過閱讀麻省理工學院校史,錢學森得知麻省理工學院差不多與美國的歷史一樣長。寬闊的校園沿查爾斯河伸展著,綿延達1.6公里。她的第一任院長羅杰斯是該院的創(chuàng)始人,辦院宗旨是:手腦并用。
麻省理工學院師資非常雄厚,可以說是名師薈萃,教職人員達兩千人。這里集中了許許多多馳名全球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獎金獲得者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到達麻省理工學院的當天上午,錢學森很快辦完了一切入學手續(xù)。這時,有一位藍眼睛、白皮膚的學生,熱情地帶著他走向?qū)W生宿舍樓。他們穿過一個大草坪,又穿過幾條校園小路,才走進了學生宿舍區(qū)。那位青年指了指11棟樓房,用英語說道:“24號,你的宿舍。”
錢學森提著沉重的書箱和提包,走進11棟樓,找到24號房間。放下行李,坐在床上觀看了一下宿舍的設備。他感到作為學生宿舍來說,這里條件很不錯。特別使他高興的是,這樓號跟他的生年和歲數(shù)是那樣的巧合——他是1911年生,這樓號偏偏是11號樓;他當年二十四歲,房間恰恰是24號。
“世上真有這樣湊巧的事!”想到這里,他獨自笑了。
很快,這座宿舍樓就熱鬧了。各色皮膚、各種裝束的學生,提著大箱小箱,吵吵嚷嚷地進進出出。在這些洋學生中,一眼便可以看出,美國學生那特有的表情,他們洋洋自得,旁若無人,似乎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更使錢學森看不慣的,是一些美國學生不拘小節(jié)的開放行為。他們敞胸袒背,在樓道里隨地躺坐,還有男女學生擁抱接吻······這同錢學森自幼從父母那里接受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中國式的傳統(tǒng)觀念,大相徑庭。
新學期開始了,新生活從此開始了。出于好奇,錢學森參加了新學期第一次校園舞會。他取了一杯飲料,靜靜地坐在一個角落里。
舞廳的燈光很暗,樂隊的音響卻很大。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下,一雙雙青年男女隨著舞曲擺動著身子,在舞池中旋轉。一會兒,一種叫作“迪斯科”
的樂曲奏響了。樂曲速度快,而且節(jié)奏強烈。頓時,場內(nèi)的氣氛大變,舞池中的青年男女學生,一個個像發(fā)瘋似的,使勁扭動著臀部,擺動著雙臂,跳得汗流浹背。錢學森畢竟也是個年輕人,這種舞蹈使他感到新奇。他饒有興趣地看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一個念頭從心頭掠過:擁有這樣自然大方舉止的民族,也一定擁有寬容坦蕩的胸懷吧?驀然間,他初到時的一些不習慣的看法,似乎有了某種改變。
當然,以后二十年的事實告訴他,事情的本來面貌并非如此。
正常的、繁忙的學習生活開始了。第一學期,錢學森選學了航空系的六門課程。他發(fā)現(xiàn),每一門課程的教授都是風度不凡,講課非常精彩,這引起他極大的興趣。同時,這里的教學方式,又跟上海交通大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習環(huán)境相當寬松,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這很適合錢學森的學習特點,他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一絲不茍。
不久,人們發(fā)現(xiàn)這位個子不高的中國學生,閃爍著一雙烏黑的大眼睛,瀟灑英俊,剛毅自信,且才華橫溢,學業(yè)成績異乎尋常。
一次,一位教授出了一道很復雜的動力題,同學們都做不出來。一位同學去向錢學森請教,錢學森做了一番轉換,便將那個復雜的運算,變成了看似很簡單的代數(shù)運算題。難題也隨之迎刃而解。
后來,那位同學懷著好奇的心情問錢學森:“這么復雜的運算,到你手里為什么變得那樣簡簡單單?你怎么想得那樣巧?”
錢學森淡然一笑說:“算不得什么,小技巧而已?!?/p>
于是,人們驚嘆,麻省理工學院出現(xiàn)了一位來自古老中國的高才生。
就在新學期開課不久的一個周末,錢學森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他心儀已久的哈佛大學。哈佛大學的風光美麗怡人。但是,給錢學森留下深刻印象的卻不是哈佛秀美的風光,而是隨處彌漫著的濃厚的學術氛圍。古老的哈佛學院,如同科學教育的火種,燃遍了查爾斯河兩岸,這里集中了聞名遐邇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六十多所高等學府。這些高等學府培養(yǎng)了許許多多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當錢學森置身于波士頓濃濃的學術氛圍的時候,他明白了為什么美國能夠成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驗證。眾所周知,南美洲與北美洲是同一時期被開發(fā)的,而且南美洲的礦產(chǎn)資源優(yōu)于北美洲,然而,南美洲的經(jīng)濟發(fā)展卻遠遠落后于北美洲。究其原因,也正因為南美洲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是滯后的。美國人民熱愛哈佛大學,熱愛哈佛先生,就如同中國人民熱愛我們國家先祖的諸多發(fā)明家。
從麻省理工學院到哈佛大學,雖然只有一河之隔,卻需要乘坐地鐵。從哈佛大學車站走出來,前后左右都是哈佛大學的地盤。
這座在美國享有最高聲譽的學府,由于有許多實力雄厚的基金會做后盾,因此比起其他大學來顯得更闊氣。校園內(nèi),一尊尊精美的雕像,栩栩如生;一座座尖頂?shù)慕烫茫f嚴肅穆。校園內(nèi)的花園星羅棋布,在寬闊的草地上相映生輝。
雖然已是深秋季節(jié),這里的花木依然茂密蔥蘢,生機盎然。到處是鮮花,到處是綠草,到處是嫵媚的秀色。
更使錢學森驚奇的是這里的鳥類和小動物,從不怕游人。它們成群結隊地在草地覓食,或者爭搶游人拋撒給它們的食物。連膽子最小的小松鼠,也敢從游人的手里搶叼食品,然后匆匆爬到樹上,瞪著圓圓的黑眼睛,細細地品嘗著豐美的食物。
在哈佛區(qū),露天茶座比比皆是。在這里飲茶閑坐的,既有衣著講究的教授先生,也有悠閑自得的白人學生,還有慕名而來的校外游客。當然,偶爾也可以看到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同胞。錢學森向他們友好地招招手。他知道,由庚子賠款到美國各大城市或著名學府留學的中國學生,很多都是佼佼者。他們勤奮努力,自強不息,往往使他們獲得殊榮。
錢學森步履匆匆地走進哈佛大學的教學大樓,仔細地觀察著那里的現(xiàn)代化的教學和科研設備。這里的一切都使他羨慕不已。他感嘆自己的祖國當時還沒有一座設備完善的高等學府。
他走出教學樓,走進哈佛大學的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不僅藏書豐富,而且有先進的管理和設備完善的借閱、檢索、儲存等設施。他信步來到閱覽廳,找到一張椅子坐下,猛抬頭,只見對面墻壁上懸掛著一則用中文書寫的條幅“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這四個漢字不僅使錢學森備感親切,而且激發(fā)起他強烈的自豪感。他從心底贊賞哈佛學府當年那位選擇這條中國格言的哲人——他將中華先人千年智慧與教誨的結晶,展示給哈佛學子,也展示于世人。
為此,他久久不愿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