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當我動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并不清楚該采取怎樣的形式。這點很有好處,因為這意味著我必須即興發(fā)揮,于是從一開始,主題的基本特性便賦予了寫作一股活力。
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與傳統(tǒng)的評論已經(jīng)相差千里。那些音樂里發(fā)生了什么?為了描繪出我心中的答案,我只能依靠隱喻和明喻——但它們似乎越來越不對勁。而且,由于最簡單的明喻也會引起一絲虛構(gòu)感,沒多久這些比喻就自動擴展成了片段和場景。隨著我編造出對話和動作,最終形成的東西越來越類似于小說。然而,與此同時,這些場景依然是一種刻意而為之的評論,要么是對一首樂曲,要么是對一個音樂家的某種特質(zhì)。于是,應(yīng)運而生的,既像是小說,也像是一種想象性評論。
許多場景是源于一些著名的,甚至傳奇性的逸事:比如切特·貝克(Chet Baker)被打掉牙。這些片段,作為奇聞逸事,已經(jīng)成為公共資源的一部分——成為“經(jīng)典”。換句話說,而我則將其做成自己的版本,先是對顯著的事實稍微簡略地加以陳述,接著便圍繞它們即興發(fā)揮,有時甚至完全偏離。這或許意味著不太忠于事實,但又一次,它卻忠于這種形式所享有的即興創(chuàng)作的特權(quán)。有些片段甚至根本沒有事實來源:這些完全虛構(gòu)的場景,可以被看成一種原創(chuàng)(雖然它們有時會引用一些相關(guān)音樂家說的話)。我曾一度考慮,要不要指出在書中我讓某人說的話是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說過的。最終,出于導(dǎo)致了本書所有其他決策的同樣原則,我否決了這一想法。爵士樂手在獨奏中經(jīng)?;ハ嘁茫耗芊衤牫鰜砣Q于你的音樂知識。這對本書同樣適用??偟膩碚f,這里虛構(gòu)的或變動的成分多于引用。因為在整本書中,我的目的是要呈現(xiàn)出這些音樂家在我心目中的模樣,而非他們本來的模樣。自然,這兩種追求通常相差甚遠。同樣,即使我表面看上去是在敘述,但其實我并非在描繪那些工作中的音樂家,而是更多地在表達三十年后我初次聽到他們音樂時的感受。
在后記中,我以一種更加正式的闡釋和分析方式,對正文涉及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重申和展開。它也對近年來爵士樂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看法。盡管它為正文提供了一種可作參照的背景,但它仍然只是一種補充,而非與正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