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則
原典
少年人須有老成(1)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2)。
原評
江含徵曰:今之鐘鳴漏盡(3)、白發(fā)盈頭者,若多收幾斛麥,便欲置側(cè)室,豈非有少年襟懷耶?獨(dú)是少年老成者少耳。
張竹坡曰:十七八歲便有妾,亦居然少年老成。
李若金曰:老而腐板(4),定非豪杰。
王司直曰:如此方不使歲月弄人。
注釋
(1)老成:老年人。
(2)襟懷:胸懷,氣度。
(3)鐘鳴漏盡:比喻衰殘暮年。
(4)腐板:古板。
譯文
少年人要有老年人練達(dá)持重的識見,老年人要有少年人的胸懷氣度。
評析
少年和老年是人生的不同階段。少年人活潑而有生命力,老年人持重而有豐富的內(nèi)涵,理想的境界是二者能夠取長補(bǔ)短。少年人在旺盛的生命力下能多些理性的智慧,而不至于一味莽撞意氣,老年人在理智的光輝中能多些生命的靈動,而不至于迂腐保守,如真能如此,則可無大過。